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素食護生 :素食文化

 

素食的發展與未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土》雜志2017年第4期 文/衲木錯

  筆者自二〇〇八年籌備“首屆素食營銷論壇”起,到二〇一五年創辦國內第一所專業素食學校——廣州市素食職業培訓學校,再到二〇一七年參與籌組世界素食聯合會,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素食文化研究與素食文化傳播工作。十多年來,筆者見證了素食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和時尚風潮的興起,也歷經了素食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的曲折發展。作為一名素食人,在日常生活中很明顯地感受到,我們對於“什麼是素食”這類基本問題仍然充滿著種種模稜兩可的理解。

  比如上街去吃素食,除了“蔬食餐廳”與“素食餐廳”讓你眼花缭亂、分不清楚之外,雞蛋、牛奶、蔥蒜、蜂蜜等原料烹制的菜品也出現在不同類型的素食餐桌上。至於境外“不吃紅肉的素食”“不吃菌類的素食”等等,也常見於素食人群的話題中。甚至在二〇一五年,我們開始籌備素食專業學校時,接觸了很多與素食相關的方方面面的資深專業人士,幾乎每一次請他們解釋一下什麼是“素食”時,都回答得含含糊糊。

  我想,對於什麼是素食、什麼是中國素食的大問題,到了該圓滿解決的時候了。

  素食的標准和分類

  從人類發展史的角度來看素食,世界素食文化由三個典型代表組成:一是源自傳統喪禮文化與修煉養生文化的中國素食,二是印度佛陀年代提出的佛教素食,三是古希臘畢達哥拉斯提出的非肉食主義的西方“素食”。

  隨著佛教在印度的湮滅,佛教素食主義隨佛法流布到了東亞和南亞地區,印度的佛教素食所剩無幾。由中國傳統喪禮和修煉養生的素食、中國化佛教素食、以及南宋末年產生的道家素食三者匯流而形成的中國素食在華人文化圈生機勃勃。西方素食從畢達哥拉斯提出的動物生命關懷、智慧飲食開端發展到今天,歷經幾次高潮和低谷,逐漸形成了以時尚與健康為特征的素食風潮。與此同時,從十九世紀以來,一種介於傳統西方素食和中國素食之間的新型素食——“蛋奶素”悄然流行。John Davis在《A History of Veganism from 1806》一書中提到,William Cowherd 在1809建立的“Bible Christian Church”(聖經基督教教會),根據《聖經》中的教義“the promised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流著奶與蜜的膏腴之地)”(Exodus 3:8)大力提倡“蛋奶素”,並認為這是上帝所賜予的食物。中國在二〇〇〇年後也出現了不少接受“蛋奶素”的群體。目前,西方素食、中國素食以及蛋奶素食並存於東西方人群生活中,而中國關於素食的標准一直以來是百家爭鳴、各執己見,概念不明、認識不清的情況十分突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認識和接受素食文化。基於當前這種情況,對素食的理解和研究、未來發展的預判以及素食文化的推動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應該建立一個專業的機構和規范的標准去促進和推動素食產業的健康發展。

  “素食營銷網”二〇一〇年在中國九華山舉辦的“第三屆素食營銷論壇”上,就明確提出研討素食標准的議題,在後續七年時間裡每年都在這個議題上進行大量的研究和討論,直至二〇一六年第九屆(香港)素食營銷論壇,基本完成了素食標准的探討與總結,形成了一個融合東西方素食發展源流與時代趨勢的素食劃分標准,獲得了大眾的普遍認可。新的素食標准將素食分為三類:一、全素(中國素,不食肉及動物產品,且不食五辛);二、蛋奶素(現代素,不食肉,但不戒食蛋奶制品)三、蔬素(西式素,不食肉及動物產品)。

  素食營銷論壇在進行素食標准劃分的同時,發現“素食”在外文裡並沒有一個標准含義能夠對應的單詞,例如,英文“vegetarian”是蔬食的意思,與中文裡的“素食”含義相去甚遠。鑒於中文拼音“sushi”已被翻譯對應為日本的標志性文化“壽司”,當時考慮到廣東話在世界范圍內的接受度,便提議把“素食”的英文對應單詞翻譯為廣東話發音“soushi”。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廣州長洲島召開的“素食與和諧社會”國際研討會上,來自七所高校的學者與佛教界、素食界、傳媒界的代表們一起再次探討了素食的標准與推廣問題,與會代表全部贊同素食的劃分標准,但大部分專家認為,不應受日本壽司翻譯的影響,以國際標准拼音“sushi”作為“素食”英文的對應單詞比較好,更有利於在全世界的推廣。因此,研討會組織者“世界素聯籌委會”最後決定,把“素食”的英文對應單詞翻譯為普通話發音“sushi”。為了統一對素食的認識、更好地傳播素食文化,研討會提出三類素食分別對應的英文是:

  全素(中國素)——Sino Vegetarian

  蛋奶素(現代素)——Lacto-ovo Vegetarian

  蔬素(西式素)——Plant-based Vegetarian

  中國素食的世界夢

  素食所蘊含的健康養生、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動物保護、不殺慈悲、清淨祥和等文化內涵,正契合了全人類文明所共同推崇的普世價值。其所體現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黃金律正是整個人類得以在地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可以說,從價值理念的角度看,中國的素食文化與世界的素食文化是一致的。而中國素食漫長的發展歷史中所積累的地緣特色又在素食世界中獨具優勢,潛力無限。可以說世界素食的夢想在中國。

  遼闊的地域,東西南北的巨大跨度,地形地貌的巨大差異,成就了中國豐富的食材種類,為中國素食“高大上”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多姿多彩的各色菜系與烹調技藝,為中國素食“高大上”提供了精湛的技術基礎;傳統食文化的獨特養生理論,特別是以中醫為基礎的藥食同源理論,為中國素食“高大上”提供了普世的健康基礎;傳統文化的熏陶及傳承培養了大量的潛在消費人口,為中國素食“高大上”提供了龐大的產業基礎。所以,中國素食應該有著“得天獨厚”與“一覽世界”的自信與豪邁。

  中國的素食文化,糅合了道家的清淡養生、儒家的修身養性、佛家的慈悲不殺,還有對世俗口味的理解包容——托葷(仿葷),這是中國素食中最具特色的一條道路,體現的正是大開方便法門的包容精神。

  中國素食是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抓手。伴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動物保護運動的深入,多國在政策上的獎掖與扶持,宗教的慈悲提倡,健康概念的普及以及名人效應等,中國素食在世界范圍內被接受和認可,定是可預期的。

  中國素食人的努力

  早在一九〇八年,西方素食界在德國的德累斯頓召開了第一次世界“素食”大會,並成立了“國際素食協會”(The International Vegetarian Union,縮寫IVU)。目前,國際素食協會的成員數量大約為一百一十個左右,歐美地區占比大約三分之二,亞洲地區約有十幾個,國際素食協會成立一百多年來,一直不遺余力地推廣西方素食文化,為西式素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相比較而言,中國素食的推廣已經滯後很多年了。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素(全素)在亞洲地區得到快速恢復與發展,特別在中國大陸地區,在楊立前、蔣勁松、許成彪、宋淵博等素食文化界、產業界人士的大力推動下,發展尤其迅速,並帶動了蛋奶素、蔬素等新型素食的發展。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世界素聯”在香港應運而生。“世界素聯”肩負著探索當代中國素食文化傳播的規律與方法的重任,並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將具有鮮明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素食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將中國素文化與西方素食文化共同進行研究與傳播,努力為全人類的身心健康與精神提升做出更大的貢獻。

  然而當代中國素食文化傳播亦面臨著不少困境:一、因為諸多因素影響,以佛教信眾為主的中國素食主義者在社會層面進行素食文化傳播的主動性、組織性表現較弱;二、一大批非法宗教組織為擴大影響、發展信眾,選擇素食作為傳播渠道,附著偽裝,混淆視聽,在互聯網等社會公共平台大肆傳播,其主動性強、組織嚴謹、手段靈活、影響日漸擴大,對正信素食文化傳播的傷害不可低估;三、以“西式素”為代表的西方技術標准大行其道,對傳統中餐素食技術沖擊較大,加之文革因素等影響,中餐素食技術亟待搶救、整理、挖掘、創新、傳承和傳播。

  在互聯網平台影響日漸擴大的今天,正信佛教素食文化傳播應正視現實,依托大乘佛法珍愛生命、慈悲為懷等深厚的佛教文化基礎,強化組織,規范管理,積極協助反邪祛邪,從強化中國美食的多樣性、深化中國食文化的推廣、發揚中國傳統養生概念與食療的科學性等方面入手,促進東西方素食文化的交流,深入推進中國素食文化的傳播與弘揚。

  在推廣素食和傳播素食文化的路上,中國素食人一直在努力,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秉持“傳承飲食文明,傳播素食文化”的理念,努力把中國素食及素食文化推向全世界。

 

上一篇:素食與生命安頓
下一篇:宣化上人:為什麼要念觀世音菩薩聖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