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佛教教規禮儀》(十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義解

  二、修持

  三、信仰篇

  四、常識篇

  五、社會問題

  "為什麼?"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也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

  "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信仰是入佛之門的首要條件。但是佛法除了信仰之外,還得從另外一個角度"為什麼"來看,從懷疑來看。佛法常說:"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不疑則不悟。"懷疑也是入佛之門。你沒有問題,怎麼會有解答呢?你有了問題,有了疑問,才能有解答。解答圓滿,你生信了,然後才由正門導入堂奧。

  佛教不同於一般宗教的地方,是不怕人有問題,反而問題越多越好,懷疑越有越好。那是為什麼呢?因為佛教是不怕懷疑的,甚至是經得起懷疑的。本篇以"義解"、"修持"、"信仰"、"常識"、"社會問題"五個單元,來引導大眾的思路走入佛教的正理。

  一、義解

  什麼是無相布施?

  無相布施,就是布施時沒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當然布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無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

  為了求名,為了求利,為了怕墮入惡道,甚至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而布施,就叫有相布施,是屬有限的功德。不求任何利益,不計任何代價,以及有無報償都不計較,完全為了別人的需要而行的布施,就叫無相布施,無相布施的功德是無限的。

  《金剛經》雲:"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講話、做事、吃飯、穿衣,只要心存慈悲,處處可以幫助別人,造福大眾。但是不可斤斤計較於人我,不可罣礙布施多少於心上。

  什麼是解行並重?

  修學佛法,首須理解經教,也就是要讀經閱藏,聽經聞法,以了解教義;如果不重慧解,盲修瞎練,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光在慧解上著力,在修持實證上沒有下功夫,也只是"如人數他寶,自無半分毫",不能獲得學佛的利益。因此,學佛必須解行並重。

  什麼是五家共有?

  佛陀說世間的財物為五家所共有。所謂"五家",即大水、大火、盜賊、貪官污吏以及不肖兒女。雖然我們擁有萬貫家財,逢到大火、大水,可以把我們的家當焚燒成灰,或流失淨盡;遇到盜賊、貪官污吏,也會搶走我們的財富;即使親如兒女,如果不肖奢侈,也會使家財轉眼成空。所以,人生在世,累積財富不如累積功德。

  什麼是諸行無常?

  "諸行"是指世間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這些事物,若依佛法來觀察,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可以從兩個道理來說明:一、三世遷流不住,所以無常;二、諸法因緣生,所以無常。什麼是三世遷流?過去、現在、未來叫做三世。一切法在時間上 是剎那不住,念念生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現在的即生即滅,故說無常。何謂諸法因緣生是無常?因為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因緣離散則消滅,因緣是無常的,由因緣所生之法,自然也是無常。譬如人生由過去的業識來投胎,到呱呱出世,由幼而成長,以至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以後又是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如此三

  世遷流不住,生命實實在在是無常的。又眾生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菩薩位上的生死叫做變易生死,未成佛果,必然有此兩種生死,有一期一期的生死之相可得,而此一期一期的生命,即是從剎那不住,念念生滅的變異而死亡。《法句經》說,積聚終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當離,有生無不死。這都是說明人生無常的道理。

  人的心念亦然,一念生一念滅,剎那間變幻莫測;宇宙萬事萬物也是如此。一切現象是時時刻刻,剎那生滅,剎那變化,換言之,是時間性的存在而已,亦可說是永遠的過程而已。世界的生住異滅,氣象的春夏秋冬,人生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的一切,均如大河之流,滔滔潺潺,永遠如此,都是流動變化的狀態。在這流動之中,並無任何一個不變的東西。

  再說宇宙世間一切事物,依物理學來說,沒有一樣是靜止的,既都是動的,即是無常。如花朵,以肉眼來看,它是靜的,若用佛法來觀察,則知組成花朵的各種元素都是動的,且在遷流不息的新陳代謝中。從各種元素的變化,而促成花朵的逐漸凋謝,它雖然也曾鮮艷一時,但終究要枯萎死亡,因此,我們知道它是無常的。如果它不是無常,而是常住不變的,那麼花朵將永遠不凋謝,不枯萎;既然會凋謝、枯萎,即證明它是無常的。

  通常我們說,人的感受有三種,即: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受當然是苦,樂受依佛法說也是苦,這是壞苦。譬如健康、美麗,這是快樂,但當失去了健康、美麗時,痛苦就跟隨而來;又如一般人常常感歎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筵席時快樂,散席時就感到悲傷,所以說樂受是壞苦。不苦不樂受所感到是行苦,如時間的流逝,生命的短暫,世間沒有真正長久不變的,這遷流不息的轉變,帶給人類的也是一種難以忍耐的苦,這是無常的苦。所以說,在諸行無常下,諸受皆苦。

  什麼是緣起性空?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說的"空",以為佛教所說的"空"是什麼都沒有的空,這可說是誤解了空的真義。宇宙"緣起"的現象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諸法因為因緣的和合而生,因緣的消散而滅,所以其本性為空。即世間上的形形色色,皆由於因緣和合而成,並沒有實在的自體,故稱為"空"。常人對空的了解,往往止於什麼都沒有的"頑空";說到有,則認為是什麼都有的"實有"。其實,佛法所說的"有",是如幻的緣起假有,雖有而不礙其空;佛法所說的"空",是無實的自性本空,雖空而不礙其有。此即緣起性空的道理。

  什麼是涅槃?

  涅槃寂靜是說不論世間如何動亂,最後終歸於寂靜;不論萬法如何差別,最後終歸於平等。動亂歸於寂靜,差別歸於平等,寂靜、平等,這就是涅槃的境界。依佛法來說,達到涅槃的境界,已寂滅了一切煩惱和生死,而到了離苦得樂的境地,亦即圓滿一切智德、寂滅一切惑業的果位。一般人以為涅槃是死後的世界,如某某法師去世,便說得大涅槃了。其實涅槃的定義是不生不死,即"滅度"的意思。什麼是滅度?

  滅是除滅執著,滅除我執、法執,滅除煩惱障、所知障。度是度生死,度凡夫的分段生死,度聖賢的變易生死。涅槃是解脫,煩惱是系縛。離系縛處,即是解脫;斷煩惱處,即是涅槃。譬如一個犯人,為杻械枷鎖系縛時,無自在可言,一旦卸除了,便得解脫。眾生為貪瞋癡等煩惱所系縛,若修習佛法,斷除煩惱,即得解脫,解脫即是涅槃。除此以外,若想再覓一涅槃,實在不可得。

  佛在世時的諸大阿羅漢,也都是現證涅槃而後游化說法、托乞食。由此可知,涅槃並非離一切法之外,別有一物可以證得。法法本來即是涅槃,只因眾生無明覆心,妄想執著,視一切我、法皆有實體可得,所以處處都成為障礙系縛。若是聖者,知一切緣起法,雖有而自性空,無所系著,則能即物而得解脫,解脫即是涅槃。

  什麼是四依止?

  "四依止"就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是學佛者應該依循的四個准則。

  依法不依人:依止永恆不變的真理而不依靠有生滅現象的某一個人。

  依義不依語:從義理本身去把握真理的內涵,而不執著戲論,滿足於語言文字的游戲。

  依智不依識:以般若智慧為人生行為的規范,而不依順一般的俗知俗見。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持究竟的宇宙真理,而不盲從方便邪說。

  四依法是我們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指南。能夠依止四依法,得其門而入,才能探骊得珠,登入真理堂奧。

  什麼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一"就是只有一個,"多",就有很多個了;但是,在佛教看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

  一朵花與一個虛空,孰多孰少?孰大孰小?一粒花種籽由種在土壤裡到萌芽成長,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陽光的照耀,還要有風來傳播花粉,有空氣來沃養成長。所以,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萬有的力量才得以綻放的,一朵花即等於是一個虛空,"因緣有二法,實性則無二"||這也就是一多不二。

  再進一步從世法上來說,我們每天的生活裡面,要吃飯、穿衣,要坐車、住房子,要希求多聞、資養色身。這一切一切,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由農夫種稻、工人織布、司機開車、建築師蓋房子、專家學者講授、科技資訊傳播而來,所謂"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一個人必須仰賴那麼多人事的聚集輻湊才得以生存,這個"一"豈不是包含了無限?

  了解這種"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道理之後,就會覺得"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了。

  什麼是菩提即煩惱,煩惱即菩提?

  佛陀成道時,即於菩提樹下做如是言:"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妄想執著纏裹著我們心中本自具足的佛性,使之不得開顯;但若離開此心,又別無煩惱可除,也別無菩提可得。所以,菩提也好,煩惱也好,都在此心的迷悟之間。一念覺則菩提顯,一念迷則煩惱生。就像一面鏡子,沾滿灰塵時是它;

  拂去灰塵的,也還是它。要讓它沾滿灰塵或拂去灰塵,都只能在鏡上求,離開鏡子,則什麼也找不到。

  當我們懂得往心內修正自己,探求自己本來面目時,煩惱雖熱惱,解脫的希望也含生其中。

  什麼是不二法門?

  顯示超越相對、差別的一切絕對、平等真理的教法,稱為"不二法門"。《維摩诘經》對"不二法門"的意見有:生、滅不二,我、我所不二,受、不受不二,垢、淨不二,動、念不二,一相、無相不二,菩薩、聲聞不二,善、惡不二,罪、福不二,漏、無漏不二,為、無為不二,世、出世間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我、無我不二,明、無明不二,色、空不二,根、塵不二,正、邪不二。

  而不二法門的人間化,即指:

  人在山林,心懷社會。

  立足地球,放眼宇宙。

  身居市井,志在佛國。

  天堂雖好,人間更美。

  法界無邊,家庭第一。

  今日一會,無限未來。

  今之俗語多援引"不二法門"一語,轉指學習某種學問技術唯一無二的方法。

  什麼是一心二門?

  《大乘起信論》為了說明心的性質,遂將含攝諸法的眾生心分為"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以顯其體用,稱為"一心二門"。"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都是說明眾生與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無明妄想而呈現生住異滅、迷悟染淨之相。

  心真如門:心的本體,沒有生住異滅、迷悟染淨等對待差別之相,為絕對平等之理體,此理體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真實如常。

  心生滅門:心的動相,隨緣生滅,所以呈現生住異滅、迷悟染淨等對待差別之相。

  心的本體為生起萬法的第一因,然凡夫偏於妄情,所以不見平等之理體,若除妄情,則真如之體自現。故知真如、生滅二門,實則不一不異:約義來說,真如門是絕對平等的本體,不生不滅的實在;生滅門則是相對差別的諸法,生滅變化的現象,二者截然不同,故說不一。約體而言,非真如本體之外有生滅現象,因此真如即生滅,生滅即真如,故說不異。以水波的關系為喻來說,水是靜的,波是動的,此為不一;離水則無波體,此為不異,故知不一不異是一體的二面。

  從以上的诠釋得到一個結論:宇宙萬有的本體為一心,眾生與佛同具此心,然此心有覺與不覺之分,故析為二門,覺者稱為心真如門,不覺者稱為心生滅門。由心之本體而言,具有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等性質,為絕對的無差別相,稱為心真如門;由心之動相而言,具有生、滅、增、減等性質,為相對的差別相,稱為心生滅門,此二者為一體兩面之關系,即稱為一心二門。若以禅宗公案"慧可安心"來說,未安之心就是心生滅門,已安之心就是心真如門,因此凡夫只要識心寂滅,泯除妄想的動念,即可見性悟道。

  什麼是六成就?

  佛教講因緣,凡事必須因緣具足、眾緣和合,方能成事。此緣起法為佛陀所證悟,是放諸四海皆准的真理,就是佛陀說法,也必須具足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等條件,才能開演法筵,此稱之為六成就。

  如是:為"信成就"。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說而不疑,並依之而奉行,故稱信成就。

  我聞:為"聞成就"。是阿難親聞佛陀說法,故稱聞成就。

  一時:為"時成就"。指說法的時間,法王啟運嘉會之時,眾生有緣而能感者,佛即現身垂應,感應道交,不失其時,故稱時成就。

  佛:為"主成就"。指說法之主,佛是世間、出世間說法化導之主,故稱主成就。

  在某處:為"處成就"。指說法之處,佛曾於忉利天為母說法,除此,皆於人間的印度摩揭陀國、捨衛國等處說法,故稱處成就。

  與眾若干人俱:為"眾成就"。指聞法之眾,菩薩、聲聞、緣覺、天、人等諸大眾雲集聽法,故稱處成就。

  以上六緣具足而教法興,故稱之為六成就,如果缺其一,即不能有正法流傳,故知成就道場說法,非一人所能為,須待信、聞、時、主、處、眾等因緣具足,方能開演法壇。因此今之說法者,應當秉著恭謹虔誠之心,宣說法要,令大眾菩提增上,蒙受法益;而聞法者也應心懷稀有難得,難遭難遇想,並且發願護持正法、成就道場,如此方能使佛光法水源遠流長。

  什麼是"般若"?

  能讓人覺悟者,一切都是般若,如:無言說教、拂塵掃垢;不能讓人覺悟者,一切都不是般若,如法華會上五千人退席。

  沒有般若的人,就是盲人摸象,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般若"不同於"智慧",因智慧有善有惡,若智慧"生病"則成"癡",如同科學有益也有害,含義較膚淺,有邪正之分;而般若是純善的、不可言說的、意義深遠的,聞者大都能生殷重之心。般若種類,有三:

  文字般若:在於方便引導,重於解悟,如舟筏。

  觀照般若:在於體驗真理,重於實行,如駕駛。

  實相般若:在於所悟所證,重於性體,如抵目的地。

  般若指的是我們的智慧、真理、實相、本來面目、真心、佛母。

  什麼是佛教?

  佛教,廣義的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狹義的說,它就是佛所說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應當叫做佛法。

  法是什麼意思?

  "法"的梵語音譯是"達磨"。佛教對這個字的解釋是:"任持自性,軌生物解。"這就是說,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質和相狀,有它一定軌則,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著它的濕性,它有水的一定軌則,使人一見便生起水的了解;反過來說,如果一件東西沒有濕性,它的軌則不同於水的軌則,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經中常見到的"一切法"、"諸法",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萬有"的意思。

  緣起是什麼意思?

  "緣起"即"諸法由因緣而起"。簡單地說,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現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對)的互存關系和條件,離開關系和條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個事物或現象。因、緣,一般地解釋,就是關系和條件。佛陀曾給"緣起"下了這樣的定義:

  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

  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

  這四句就是表示同時的或者異時的互存關系。

  什麼是無常?

  宇宙一切現象,都是此生彼生,此滅彼滅的相待的互存關系,其間沒有恆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現象,它的性質是無常的,表現為剎那剎那生滅的。

  什麼是因果相續?

  因緣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滅無常的,而又是相續不斷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後後生起,因因果果,沒有間斷,這是就豎的方面來說的。從橫的方面看,因果的品類有種種無量的差別。種種品類差別的因果關系固然錯綜復雜,但其間又有井然的法則,一絲不亂。一類的因產生一類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與果相符,果與因相順。一類的因不能生另一類的果,如種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以為因果的法則是決定的,雖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也不能加以改變的。這就是"因果相續無間斷義"、"種種因果品類別義"、"因果更互相符順義"和"因果決定無染雜亂義"的簡單解釋。

  什麼是法印?

  印就是印玺。國王的印玺所以證明文件的真實(有通行無阻的作用)。借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義,也以符合"法印"而證明其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對一切法通達無礙),所以稱為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並稱三法印,或者加上"一切行苦",亦稱四法印。

  大乘小乘有什麼分別?

  大小乘的分別,主要在於大乘著重利他(利益大眾的行為),小乘則著重自己解脫。

  什麼叫做六度?

  "度"的梵語音譯是"波羅蜜多",字義是"到彼岸",就是從煩惱的此岸度到覺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個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進,第五是禅定,第六是般若。

  什麼是四攝?

  攝的意義,就是大眾團結的條件。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愛語,第三是利行,第四是同事。四攝法是菩薩攝受眾生,令其生起親愛心而引入佛道,以至開悟的四種方法。

  五明是什麼?

  五明是五種學藝,是印度的學術分類法。

  聲明:即聲韻學和語文學。

  工巧明:即一切工藝、技術、算學、歷數等。

  醫方明:即醫藥學。

  因明:即邏輯學。

  內明:即佛學。

  阿羅漢是什麼意思?

  阿羅漢是修行者得到證悟的果位。到達這個果位有四個階段:斷除了見惑的叫做須陀洹果,即初果。進而斷除思惑,按照其淺深粗細不同而有斯陀含果(二果)和阿那含果(三果)。到了阿羅漢的果位(四果),見惑、思惑都已斷盡,證得涅槃,堪受人天供養。所以阿羅漢的意義之一就是"應供",這是聲聞乘中的終極地位。

  什麼叫做叢林清規?

  叢林就是大寺院。僧眾集合在一起,好像樹木叢集成為森林一樣,所以叫做叢林。清規就是禅宗寺院(叢林)的組織規程及僧眾日常生活遵行的規制。清,為清淨大海眾的略稱;規,為規矩准繩的意思。又因為所立的儀軌能清淨大眾,所以稱為清規。中國唐代百丈禅師創立禅宗僧眾的清規,稱為《百丈清規》。《百丈清規》之後,我國陸續撰出的清規有:《禅苑清規》、《日用小清規》、《禅林備用清規》、《幻住庵清規》等;日本有:《永平清規》、《瑩山清規》等。

  什麼是五時?

  天台宗把釋迦如來所說的經教,劃分為五個不同的時期,稱為五時教,就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五時的名稱都是佛經的名稱,主張佛陀所說的經教不出這五個時期的范疇,所以稱為五時。

  什麼是五乘佛法?

  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名為五乘。

  "南無"是什麼意思?

  "南無",是梵語的音譯,意義是敬禮、皈敬、皈依。

  "轉法輪"是什麼意思?

  輪,是印度古代戰爭中用的一種武器,它的形狀像個輪子。印度古代有一種傳說,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轉輪王,他出生的時候,空中自然出現此輪,預示他的前途無敵。這裡以輪來比喻佛所說的法。佛陀的*輪出現於世,一切不正確的見解、不善的法都破碎無余,所以把說法叫做轉*輪。佛陀初轉*輪的地方是鹿野苑,在今天波羅奈城。

  "三寶"是什麼?

  佛陀是佛寶。佛陀所說的法是法寶。佛陀的出家弟子的團體||僧伽是僧寶。稱之為寶,是因為他能夠令大眾止惡行善,離苦得樂,是極可尊貴的意思。佛初轉*輪,憍陳如等五人都歸依佛,出家為弟子,於是形成了僧。所以說,從那時起開始具足了三寶。

  二、修持

  在家信眾可否於房間內誦經念佛?

  居家若有佛堂,誦經做功課最好到佛堂;若無佛堂,或環境不許可,亦可在房間內課誦,只要把房間整理干淨即可。不課誦時,佛像與經書應用布或經蓋蓋好,課誦時,再取下即可。

  參加法會時應如何持經課誦才如法?

  持經課誦,除了心存恭敬外,舉手投足間的觀照留意,更能使我們身心一如,於恭敬中承受法益。

  雙手捧之,平胸,不單手攜行。

  雙手捧經欲向佛作禮時,只須平舉齊眉,不向人作揖或合掌。

  休息時,經書應置於淨處,不隨意棄置。

  不任意損壞經書。

  不在經書上隨意塗寫。

  經書如未誦完,可用線香為記,經本暫合。

  經書蒙塵時,不用口吹,應以淨紙擦拭。

  經案上不放置其他雜物,如電話(大哥大)等。

  喝酒無罪,何以佛教視為根本大戒的五戒之一?

  酒雖無罪非惡,但酒醉之後,常使人失去理智而做出種種惡事。譬如《大毘婆娑論》說,印度有位優婆塞,飲酒之後,盜取鄰居的雞,烹殺作為下酒菜,犯下偷盜、殺生戒;鄰婦問起,他妄言說沒有看見雞,犯了妄語罪;此時又見鄰婦貌美,非禮她,犯了邪YIN戒。喝酒使人喪失理智,由於喝酒而造下殺、盜、YIN、妄等四重罪,因此佛陀制定不飲酒戒。

  對滅老鼠、蟑螂、蚊蟲、使用農藥的看法?

  有些開藥店的商人說:我們開藥店,出售消除蚊蠅、蟑螂等害蟲的藥,或者捕殺老鼠有罪過嗎?農夫也問:我們種田栽水果,為了收成好,要噴灑農藥,驅殺害蟲,有罪過嗎?在這裡,我不能違背佛法打妄語說:這些行為沒有罪過。但是根據佛法,驅除蚊蟲等,並不是很嚴重的大問題。因為佛法所說的不殺生,主要以"人"為對象,以殺人為嚴重,殺人,這是佛法所不許。如果為了去除蟲害,當然,預防比殺害要好些,但以人為本的佛法,為了生存,雖用農藥,並不是很大的罪惡。即使受過戒律的比丘,犯了此過,依佛法上來說,也不過犯了"惡作"而已。"惡作"的行為,是可以用忏悔的力量加以洗除的,並不如殺人那樣不通忏悔。事實上,我們平時在有意無意中殺害生靈的行為,縱使有罪,也很輕微,有些甚至無罪,最主要的是不能懷著瞋恨心而殺生,以瞋心而故意殺生,是必墮地獄受苦的。佛教之重視動機、存心,由此可見一斑。我們不要把佛法的規范視為畏途,認為是束縛我們自由行動的繩索,或以為佛法的戒律要求太嚴,難以守持。其實,佛法的戒律有很寬容、自由的精神,只有在不侵犯他人自由的情況下,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

  佛教徒可以說謊嗎?

  在佛教裡,殺、盜、YIN、妄、酒是根本大戒,根本戒的妄語是指:"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也就是說,沒有得到神通,卻說得到了神通,沒有證果,卻說已證果,這種說詞構成了妄語罪,像古今附佛外道的人,自稱活佛,還有自謂無上師的人,所說的皆為妄語。

  很多江湖人物,也常用如此欺騙的詐術贏得別人的信仰、恭敬,這也是妄語。至於我們常講的:"大家吃過飯了嗎?"明明沒有,但為了怕問的人麻煩,於是會說:"我吃飽了。"這類的話並不嚴重,因為話中含有善意,叫做方便妄語。經雲:修道之人,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不绮語者,這點很重要。

  受持"八關齋戒"為何"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

  受持八關齋戒,等同出家人,一切生活當以知足少欲為原則,才有助於身心的淨化。高廣大床容易使人心生貪戀,所以,佛制出家眾不可睡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是指非時食容易助長貪欲,且飽食之後容易昏沈,故佛陀制戒不許。

  修習苦行才容易入道嗎?

  一般人總認為必須吃苦才算有修行,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佛陀對修行的態度是主張"不苦不樂"的中道。因為"苦"容易使人心生煩惱,"樂"又容易使人散亂放逸,心力不集中,所以偏苦或偏樂的修行都不順於佛道,難得解脫。尤其某些外道修無意義的苦行(如食牛糞、食草、烤火等),或極力主張欲樂,這都是無助於解脫道的邪見。修行人的生活是精神重於物質,所以采取少欲知足的生活態度,來減少外緣,磨練心志,是不同於極端苦行的。

  何謂"借假修真"?

  "假"是指我們的身體,"真"是指我們的心。修行主要是在修"心",身體只是修身的工具而已。但一般人平時只知重視自己的身體,卻不重視我們的心,這是顛倒的,要知道人生百年之後,身體不是我們的,金錢也不是我們的,親朋好友、妻兒眷屬都不是我們的,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還是我們的心,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業和心才是屬於我們自己的。

  經典上有個故事,心對身體說:"每天從早到晚,我就幫你穿衣、洗臉、吃飯、刷牙、走路,現在你這個身體要修行求道,到處跑道場,每天拖著軀殼東來西往的,真是緣木求魚,你怎麼不向我這顆心問道呢?有一首偈語說得好,"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放著我這個現成的靈山不求,卻向心外覓佛,身體你不是太糊塗了嗎?"人生要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本心,那才是重要的。

  打坐時呈現異相好嗎?

  呈現異相,一般是指看到佛菩薩,或自身放光,或身體變大或飄浮空中或具神通等,這些現象,有時候是自己的幻覺,或魔來混淆自心清淨,誤導眾生修行正道。雖然也有可能是諸佛菩薩的加持,但如《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呈現異相雖令人好奇,但卻無關於解脫。如果執著了,對修行者不好,唯有平常心觀其來去,才是正確的處理態度。

  打坐時有幻像該如何?

  睜開眼睛,再有幻境,就起來跑香,偶爾有些瑞相,也是適可而止。如果常有幻像,要想方法正念。

  吃素會造成體力不繼,營養不良嗎?

  吃素不但不會營養不良,反而有益健康。西方國家的醫學界早已極力提倡減少肉食,主要是因為肉食容易造成血管內積聚太多的脂肪與膽固醇,導致血管硬化與阻塞的病症,而素食則有益清除體內毒素。

  至於有些素食者何以顯得瘦弱不堪、體力不支的樣子,主要是對素食的觀念不正確,或因烹調不當,或因飲食分配不均,或因生活作息不當所致,並非素食所引起。

  煩惱來時怎麼辦?

  去除煩惱的方法有:

  找善知識傾訴,避免再和煩惱人談話。

  慚愧自己有煩惱,責怪自己沒出息。

  走入大眾,接待客人,更要親切、微笑,說好話。

  面對現實,主動找對方溝通。

  自制、能忍,才是有力的人。

  寬容別人,體諒別人,人我互調,為別人想一想。

  自省改過,因為這是最勇敢的人。

  發願:"我願以慈心對待他人,我願以慈眼看待他人。"

  自念:"我不是為煩惱來學佛的。"

  自問:"為什麼自己放不下?簡直是跟自己過不去!"

  自己告訴自己:"我要贊美別人,我要尊敬別人。"

  寫作、抄書,多寫幾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畫圖,最好畫佛菩薩的金容聖像。

  念佛、拜佛或讀誦、抄寫各種忏悔文、發願文。

  誦經或讀法語、箴言。

  閱讀藏經,講一段藏經的內容給自己聽。

  打坐參禅,自問為什麼煩惱?

  發心工作,讓自己忙碌起來。

  聽梵呗,唱聖歌,或是彈一曲"三寶頌"或"念佛曲"。

  瞻仰佛菩薩的聖容,"我以生氣的面孔能對佛菩薩嗎?"

  逆境來時怎麼辦?

  面對逆境的方法有:

  勇於面對,接受挑戰,設法改進。

  學習承擔,世間上沒有不能解決的事。

  肯定自己,安住身心,以不變應萬變。

  觀想古今聖賢,以他們的事跡作榜樣,努力向前。

  閱讀高僧傳記,學習堅忍、發願、無畏於風霜雨雪等艱難困苦的精神。

  置之死地而後生,自忖"我已沒有退路,不管怎樣,我要堅持下去"。

  愈挫愈勇,不灰心不氣餒,觀想佛陀降魔的精神。

  靈巧應變,另辟新路。以迂回的方法,達到目的。

  告訴自己:"沒有逆境,那有順境,我要經得起考驗!"

  堅此百忍,不可輸掉慧命!

  自念:"逆境只是一時的,修道是永遠的,不要害怕!"

  斗志不斗氣,一切境界都是對自己的考驗。

  多念幾句: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念一段《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生氣時怎麼辦?

  生氣時,可以:

  要小聲說話,保持平靜微笑的態度。

  不要給人知道自己生氣,暫時離開現場,到室外透一下氣。

  記下生氣的原因,再替別人想一想。

  聆聽或唱誦梵呗聖歌,從歌聲梵呗中,平息情緒。

  禮佛忏悔。

  面帶笑容,告訴自己要歡喜,不可生氣,會上人當!

  做個旁觀者,冷靜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審查自己的起心動念。

  攬鏡自照,看看自己生氣的模樣。

  誦念佛號,直至氣消為止。觀想佛、菩薩的慈顏相好。

  到沒有人的地方去,問自己:我生氣有道理嗎?

  反問自己:"為什麼要生氣?"往往會發現:這種小事,沒有什麼了不起!

  自我反省,承認己過。

  心想:承擔委屈,一切不如意都是自己的逆增上緣。

  看破放下,學習"觀自在",問自己,自己生氣會自在嗎?

  找不生氣的人講話;但不可給人知道自己在生氣。

  生氣時,要慢半拍,告訴對方:等一會我要生氣!

  忍!忍!忍!忍一口氣,風平浪靜。

  不怨恨他人,感謝對方替自己消除業障,增長福慧。

  自忖沒有資格生氣,應以慈悲寬容待人。

  告訴自己:生氣對自己沒有意義。所以不生氣。

  化悲憤為力量,激勵自己要更加發奮圖強。

  自問:"我是為生氣來到人間的嗎?"

  凡事退一步想,留有余地,以免日後見面尴尬。

  慚愧自己沒有用,有用的人不生氣。

  發心工作,讓自己忙碌起來,沒有時間生氣。

  如何解決人我是非?

  你好我壞。

  你大我小。

  你有我無。

  你樂我苦。

  我們都希望自己好、自己大,希望擁有和快樂,怎麼反而把好的、大的、有的、樂的都給別人去享受呢?這就是千百年來人類功利心態的"所知障"。人與人之間,若想從根本上解決彼此的一切不和諧,就應該奉行這四句話,這會讓你獲得意想不到的法喜。

  如何"發願"?

  發願就是立志向上、向善,自我期許。諸佛菩薩皆以發願而得道,是故學佛應該發願。如何發願?願有:總願||四弘誓願;別願||觀音菩薩十二大願、普賢十大願、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等大宏願。所以,發願,要學習承擔諸佛菩薩的大乘願力,建立在奉獻、犧牲上,而非只求自利。

  "說時似悟,對境生迷",如何才能對境不動心?

  一般學佛的人,聽法時能契入,且有所悟,但往往遇到境界時,便隨境轉,功夫全廢。如何才能轉境而不動心?偈雲:"風吹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在日常生活上要做到:不把煩惱帶到床上、不把仇恨帶到明天、不把憂慮傳染別人,若遇境界,隨來隨化。

  如何對治塵勞妄想?

  "不於六塵心生,不於妄心著相。"一個國家要有國防的軍事武力才能保衛國土,我們每一個修行者也應自我心理建設,以求抵抗塵勞,去除塵勞,進而明心見性。

  過自在解脫的生活,經雲有四個力量,能對治塵勞妄想:

  勝解力:對真理、禅定正確深入了解。

  堅固力:對所信所行所知立場堅固,不朝秦暮楚。

  歡喜力:對家庭、朋友、工作,從歡喜中產生力量。

  休息力:佛法的修行非透支力量,適當的休息也是一種精進。

  此外,心常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也能對治雜念妄想。

  怎樣自悟修行?

  我們對於世上的知識、財富、愛情等等,總是期望別人能教導我們、成全我們、愛護我們,乃至於覺悟成佛都希望別人幫忙。但就禅宗而言,世間上的一切事情,求人不如求己,凡事靠自己才是根本可行之道。

  過去,有人問禅師:怎樣才能開悟?禅師回答:我現在沒有時間說明,我要去吃飯了。你能代他去吃飯嗎?他能代替你開悟嗎?吃飯、開悟,全在於自己。如何自悟修行呢?

  要自我觀照,反求諸己:觀照自己在不在?觀照自己的心動不動?觀照自己能否把持自己?凡事要多多反求諸己,寬以待人。

  要自我更新,不斷淨化:自己的心要不斷的更新,不斷的淨化。我們的煩惱雖多,但今天除煩惱,明天除煩惱,八萬四千煩惱總有消除的一天。

  要自我實踐,不假外求:佛法告訴我們,為人處事與修行都要靠自己去實踐,要自己守信、守時、守分、守約,不向外覓求。

  要自我離相,不計勝負:世人太執著於相,太愛在表面上、語言上、小事上斤斤計較。計較人我、得失、勝負,使我們天天陷溺於人我是非、得失的風波裡,不得安寧。因而我們要離一切相,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被迷惑,不計勝負,進而臻於安身立命的境界。

  以上"自悟修行"之道,看似容易,真正身體力行卻是一種自我的考驗,雖然不易實踐,但還是必須靠自己,任何人都無法替你開悟,替你修行。唯有自我的體悟,方能對人生有更加清明的領會。

  什麼是障道因緣?

  障道的因緣,就是我們做事情常常遇到障礙。讀書遇到障礙了,交朋友遇到障礙了,留學遇到障礙了,創辦事業遇到障礙了,甚至於要建一棟房子,要買一個家具都遇到障礙了,連修行、信仰也遇到障礙了。障道的因緣在那裡呢?有四點:

  口說不行:真正障礙我們的還是我們自己。外來的障礙力量有限,自我障礙的力量很強大。口說不行,常常說,說了又不做,說久了以後人家不相信你,這時候就是障道了。

  心想谄曲:你心裡所想的,都是打別人的主意,都是自私,都是自己多得到一點利益。這種谄曲不正的心,別人不是盲目的,也不是糊塗的,他會知道,他不但看到你的人,看到你的面孔,也看到你的心,你的心谄曲,他當然不要和你來往。

  身行惡事:如果你生活中有很多不良記錄,交朋友沒有信用,自私、見利忘義,甚至做過很多非法的事情,當然別人就不願與你合作,不和你來往,所以身行惡事也是障道的因緣。

  人我計較:你和人相處,和人合作,和人創業,不要锱铢必較。你計較很多,人家當然不願和你建立太密切的關系,很多好因緣往往是自己把它破壞了。我們如果不改正自己的因緣,就永遠有障礙。

  除了上列四點以外,心門不開、心結不解、心擔不放、心妄不除、心憂不喜、心暗不明、心狹不寬、心惡不除、心邪不正、心貪不捨、心迷不悟、心有不空,也是障道的因緣。

  平時如何自我修行?

  談修行,論修行,重要的是如何修行呢?可用四句偈十二種修行來做:

  修身修口修佛心:首要是先修身,譬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打人、不亂做壞事,這就叫做修身。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不诳語、不隨便亂說、不諷刺、不傷害人,叫修口。最後還要修佛心,讓我們的心和佛的心一樣,就是慈悲心、平等心、般若心。

  修自修他修人我:把自己修健全了,叫修自。讓別人也得到利益,讓別人也漸漸地健全,好像父母教導兒女,老師教導子弟,這就叫做修他。修人我,是把人我的關系改善,大家和諧相處,這就要靠修養的工夫。

  修時修地修密行:任何時候都可以修行,或一分鐘梵行,或五分鐘打坐,或十分鐘念佛禮拜。修地,就是在房間裡、客廳裡,不一定在佛堂,隨時隨地,舉心動念,皆可以修行。修密行,就是自己要有一點梵行,有一點密行,不一定要人家知道我有修行,我舉心動念都有密行。

  修福修慧修禅淨:造福人群,利益別人,叫修福。修慧,就是自己要有靈巧、智慧、聰明,能悟道。修福修慧,福慧雙修,再修禅、修淨土皆可。

  如何用功?

  用功的方法有三:

  要會"聞",沒有聽聞就不會接受,學生不接受,則上下就不能相應,不能相應又如何教育?所以"接受"在學習過程中很重要。佛經中"谛聽谛聽",就是聞的真義。

  要會"思",聽了以後要懂得深思,反刍才會消化,吸收才會受用。佛經中"善思善思",就是思的真義。

  要會"修",道理聽了,也信受了,接下來就是要自我奉行,付諸實踐,才不會變成空談。佛經中"信受奉行",就是修的真義。

  因此,培養自我的"會聽、思想、奉行"的習慣,這也就是所謂"以聞思修,而入三摩地"。

  如何廣結善緣?

  廣結善緣的方法有四:

  在時間中結緣:比如說,我現在點頭向你微笑,這是結"現在緣";幾天之後,你看到我,你也向我含笑招呼,這又進一步是結"他日緣"了。說不定就從這一個微笑開始,我跟你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結下了生生世世的"未來緣"。所以我們在時間中結緣,不僅要結現在之緣,也要結他日之緣、未來之緣;能夠緣緣不絕,善事自成。

  在空間處結緣:我們不僅要結"此方緣",還要結"遠方緣"、"十方緣"。其實,現在所結的"此方緣",也有可能成為他日"遠方緣"的因,而更一步成就了未來"十方緣"的果。所以,在佛教裡,時間空間是相續不斷,生生不息的,我們不要看輕在任何一個小空間,任何一個微少時間內所做的善事,因為這一粒種子,很可能就是將來茁壯的一棵大樹。

  在人間裡結緣:除了結"人緣"外,還要與眾生結下"生緣"。結了"人緣"、"生緣"還不夠,要更進一步結"佛緣",以與佛結的千年萬世法緣,來做為我們生生世世的依歸。

  在因緣上結緣:這種緣有三種,就是"親因緣"、"改善緣"、"無緣緣"。"親因緣"是在已有的因緣上再結因緣;"改善緣"是將彼此的關系做調理、改善的努力,使這個緣更美好、更長久。一般的婆媳、妯娌之間,都是有緣才成為一家人,如果能改善原來不好的嫌隙,這個緣就會和善,家庭也更幸福。另外,我們還要結"無緣緣",也就是要與和我們有關系,互相認識的人結無上善緣,即使是與我毫無關系,形同陌路人的,我們也要主動友善地和他們結歡喜緣。比如說:你在路上看到一

  個人滑倒了,你立刻扶他一把,跟他點頭微笑,他也向你道謝微笑,由於你的廣結善緣,你們這兩個原本無緣的人就成為有緣人了。

  如何有善根?

  善良,肯接受道理,與人為善,有道心、有正念、肯與人結緣,給人歡喜,都是具有善根。

  如何將佛法融入生活?

  要時常親近道場,接觸蓮友,親近善知識佛教徒,並要求自己要有信仰、忍耐、慈悲、道德,能不貪就是奉行佛法的戒,不瞋就能慈悲歡喜,不癡就能明理不邪見,並能時時心中有佛,這就是生活中有佛法。

  如何安住身心?

  平時行事要能夠:

  寬大。 厚重。 渾含。 慈和。 沖淡。

  樸實。 公正。 平易。 沈潛。 簡單。

  如何受尊重受歡迎?

  要給人歡迎接受,平時要付出多少代價,要培養多少因緣,平常做事、讀書、講話,不給人傷害、煩惱、掛礙、難堪、失望、不鬧情緒。只有給人歡喜、給人方便、不讓對方失望、讓人對我有信心,如此自然到處會受到歡迎尊重。

  聞法的正確心態為何?

  佛教的入道要門有很多種,有的從信仰入門,有的從義解入門,有的從慈悲入門,有的從智慧入門。但基本說來,多聽聞佛法,以增信心,以助道行,是有必要的。聞法應有正確的心態,《成佛之道》說,聞法的心態要:"如器受於水,如地植於種,應離三種失。"也就是說,聽聞佛法不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不能成見不空,不能心生排斥,否則就像一個杯子,由於覆蓋、裂縫、有雜物,再好的法水也裝不進去,即使裝進去了,也會變質;又像在地上種植播種,由於土地堅硬、雜草叢生或種子沒有生長的助緣,就不可能生根發芽。因此應該要用恭敬心、清淨心、柔軟心、稀有心、至誠懇切的心聞法,才能獲得法益。

  修行遇到瓶頸時,如何自我突破?

  發心就不會有低潮,要發慈悲心、忍辱心、精進心、布施心。開發心田,心裡的世界,寶藏用不完,要求自己,適應大眾,改心、換性、回頭、轉身。

  對閉關修行的看法?

  所謂"不開悟,不住山;不破參,不閉關。"人間佛教修行者不要一開始修行就想閉關、住山。本身善根、福德因緣的培養未具足,縱使閉關,仍然煩惱不斷,一旦出關面對境界,煩惱即現行。此類閉關之舉,對世事不聞不問,生活所需又賴大眾供養,豈不成了社會的寄生蟲?所謂修行,充其量只是懶惰的代名詞,不值得鼓勵。

  三、信仰篇

  道場的莊嚴是浪費嗎?

  有的人到寺院來,看到客堂、會議廳的擺設莊嚴,就批評"道場應該樸素,如此的家具太浪費了!"難道說佛門就得破破爛爛的嗎?西方極樂世界是以水、鳥說法;現在的道場則要以設備來說法。不像樣的客堂、會議廳,就不會有人來開會,來走動,阻礙了佛教的進步與新生,也度不到較高層次的信眾到寺院來,所以道場的莊嚴不容忽視。

  在家信眾可以收留溜單的僧眾嗎?

  有出家眾在道場不安住,只好到處游走,有些信徒就提供場地、食宿收留他們,這不僅造成師徒間的矛盾,也破壞了佛門的倫理。鄰家出走的孩子都要勸他回家,而 不可收留他們;佛門弟子若連世俗禮儀都不懂,其不邪為何?

  太忙了!那有時間修行?

  為眾生服務,滿眾生所需,解決眾生苦難,"忙"難道不叫修行嗎?不忙著度眾,不忙著說法,不忙著開示,*輪如何常轉?所以"忙",就是修行。一個人要閒,到棺材裡就會閒了。

  學佛的利益為何?

  認識真理,明了人生:學佛的最大利益,就是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理。比方說:這個世界是怎麼形成的?人生的真象是什麼?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你對佛教有了認識,你就知道人的生死情況,知道世界的還滅。雖然,世界是成住壞空的,人生 是生老病死的,但並非成住壞空、生老病死就什麼都沒有。成住壞空是循環的,生老病死也不是一死了之;壞空後仍有成住,死後還是會復生,所以五趣流轉、六道輪回之間的種種情況 ,都值得我們去探討。

  走出自我,開拓胸懷:如果沒有佛教的信仰,我們就會生活在自我中心裡,被虛妄的自我迷惑。因而我們執著,我們貪戀,跳不出自我,不能超越自我,在貪瞋癡的泥沼裡輾轉生活,是很不自在的。我們如果有佛學的素養,走出自我,開拓胸懷,視眾生都是我的兄弟姊妹,宇宙世間都是我的道場,那真是一個無限寬廣的人生。

  培養人格,升華擴大:在宗教裡,最重視人格的完成,要把我們的自我升華擴大,擴大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把我們的人格培養成道德圓滿的人生。

  享受法樂,常行精進:我們信奉佛教,最主要的是享受真理的快樂。世俗上的娛樂短暫易失,法樂裡的人生快樂卻深廣無限。

  只要心地善良,不做壞事,何必要吃素呢?

  這是一般世俗不信宗教的人常掛在嘴邊的話,乍聽之下,好像很有道理,若仔細去想,便知道有矛盾。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怎忍心把自己的歡喜建築在眾生的痛苦上呢?只管自己的口腹之欲,卻無視於被殺者的慘痛,這還能說是心地善良嗎?佛教勸人素食,主要是為了長養慈悲心,連儒家對食肉都有"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之言,可見素食對長養慈悲心有其重要意義。

  不可用蕃石榴、蕃茄等水果供佛嗎?

  水果是佛教的十供養之一(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以水果供佛,是出於對佛菩薩的感恩和崇敬,只要能以虔誠的心將供果洗淨,並不忌諱水果的種類,更何況諸佛菩薩已是萬德具足的覺者,豈會為供果而起分別?

  學佛人吃素,青菜蘿卜是否也有生命呢?

  生命的定義是"生長、繁殖、死亡"。青菜蘿卜也有生命的定義啊,我們為何要吃它呢?植物與動物是不一樣的,植物不是有生命,而是有"生機"(生長的機能),因為植物沒有"心",動物有生命,是它有心識的活動。吃青菜蘿卜,它是物理上的反應,而殺雞鴨牛羊,它有心理上的反應,所以物理的反應不能承認他是有生命,只能說是"機能(生機)"。有"心",佛教才承認他是生命。

  具有神通就能萬事通嗎?

  佛教不否認神通,但卻也不標榜神通,因為神通抵不過業力,神通不是究竟的解脫之道。一個人如果造作了罪業,即使有神通,也不能免於因果業報的法則。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以前釋迦族因輕視、侮辱琉璃王子,而遭到滅族的惡運,雖然神通第一的目犍連運用神通欲解救釋迦族人,但被拯救出來的人,最後仍然化為血水,這就是業力勝過神通的最佳證明。所以不要依賴神通,老實修行,腳踏實地,才是學佛之道。

  對神通靈異的看法?

  神通非究竟之法,神通敵不過業力,神通比不上道德,神通及不上真理。所以佛陀不鼓勵弟子修學神通。

  佛法講究因果業力,不運用神通違背業力。所謂"打死會拳的,淹死會水的",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業力之故,終不免被裸形外道亂石擊斃。賓頭盧頗羅墮尊者因顯神通,被佛陀處罰不准入涅槃。佛陀教示:神通必須具備兩個條件:要依於淨戒;要住於慈悲。此外施展神通即是犯戒。

  經書或佛像壞了該如何處理呢?

  經書或佛像壞了,若能修補,就盡量加以修補,假如實在破舊不堪,也不便保留,就予以焚化。

  燒冥紙給亡者有用嗎?

  這個習俗是源自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認為人死必到陰間為鬼,親友為恐其在黃泉道上無資可用,所以才有燒冥紙的做法。但佛教認為:人死之後,隨著生前累世所造的業力而轉生於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之間。所以,人死不一定是鬼,即使為鬼,其所能享用的資具也要依他的福德而定。若是無福德者,再多的冥紙對他也沒用;若是有福德者,就算沒有冥紙,也能得到供養。但為表生者心意,燒一點冥紙也無可厚非。

  對異教的看法?

  若將佛法分為五乘,其中人乘佛教是具有儒家的思想:儒家的五常"仁、義、禮、信、智"與佛教的五戒,戒"殺、盜、YIN、妄、酒"相近。佛門的報恩思想,與儒家的慎終追遠精神相契。耶教的十誡與佛教的十善相近,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信仰天神,以求生天國為目標,相當於天乘佛教。

  對禮拜神明的看法?

  已皈依三寶弟子是可以禮拜神明的。

  皈依是一生的信仰,信仰是不能變的;禮拜是一時恭敬,皈依與禮拜是不一樣的。人和人見面都要互相打招呼,對天主教、基督教的神父、牧師,佛教徒都可以點頭、握手以示禮貌,怎可說不可以禮拜神明呢?

  對宗派的看法?

  佛教是包容性很大的一個宗教,所謂"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有同一個教主佛陀,有同奉的四聖谛、三法印、十二因緣等真理,有共遵的制度、規矩、戒律等。因教徒根基不同、修持方式不同而產生所依經論不同的諸多教派、宗派如:印度的部派佛教、小乘二宗、大乘八宗、中國的四大名山,甚至顯密、南北傳之分,是自然、正常的現象,也使佛教在不同的時代、國度中呈現其不同的風貌,含攝不同的眾生。這正是佛教包容性、多元性、適應性的具體展現。

  對密教的看法?

  修密要有十年顯教基礎,也就是對基本佛教義理要有全盤的正確認識後,才能一門深入。對於時下部份佛教徒受速食主義影響所及,連修行也追求速成,迷信密教的灌頂、加持或神通,以他人修行成就,企圖圓滿一己的修行,是不可得的。

  對南傳佛教的看法?

  中國佛教一向對南傳佛教僧人抽菸吃肉之舉,不以為然。日本佛教也對南傳佛教不注重義理研究,只注重生活儀軌的情況甚為輕視。南傳佛教對日本僧人娶妻生子的現象,更是不能接受。對於不同宗派所紛呈的沿習,應是各有需求、各有因緣,不必刻意排斥。

  不過世界女男平等風氣所趨,向來女權低落的南傳佛教,對於比丘尼僧團的重建及承認,是必須面對的一大課題。

  《佛教教規禮儀》(十二)問題答問篇(上)

 

上一篇:一位11年手YIN歷史患者的沉痛自述
下一篇:貪色縱欲、邪YIN會給人帶來無數的害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