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明如居士:眾生皆有佛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生命是寶貴的。在此世間,沒有一個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沒有一個人不希望自己擁有一個美好快樂的人生,人們一旦發現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或者自己將遭受某種傷害,就會不惜一切代價,想盡各種辦法來保護自己的生命不受到任何傷害。人是這樣,動物也是如此。大覺世尊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人和所有的眾生都具有趨樂避苦的本能。所以,我們應當用平等心和慈悲心對待周圍的一切眾生。

  然而,有不少愚昧的人錯誤地認為,動物並沒有象人一樣的趨樂避苦的本能和意識,因此動物不能和人平等,動物生下來就是供人宰殺和食用的,人宰殺動物是天經地義的。在這種邪見的驅使下,人們肆無忌憚地屠殺著各種生靈。例如,當我們走入菜場,一幅幅慘不忍睹的地獄般的畫面就會躍入眼簾:一雙沾滿鮮血的手,不停地將一條條活生生的黃鳝釘在木條上,然後用鋒利的尖刀殘忍地劃開黃鳝的胸膛;一條條鮮活的鲢魚被麻木而凶殘的手按在地上,然後被一把生了銹的菜刀腰斬,身首異處的鲢魚仍然在地面上痛苦地掙扎;一只活生生的雞從籠子裡被提出來後,先是被鋒利的剪刀剪斷氣管,然後被扔進一個盛著開水的機械裝置,幾分鐘後雞身上的羽毛就被脫落殆盡……

  動物真的沒有象人一樣的趨樂避苦的本能嗎?執持這種邪見的人請看看下面兩則發生在動物身上的紀實故事,這兩則故事摘自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的題目叫《生命的壯歌》。

  第一個故事叫《蟻國英雄》,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天,由於游客的不慎,使臨河的一片草叢起火了。順著風勢走著的火舌像一串紅色的項鏈,開始圍向一個小小的丘陵。這時,一位明眼的巴西向導忽然叫道:‘一群螞蟻被火包圍了!’我們隨著他指點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縮小的包圍圈裡已經變成了黑壓壓的一片。‘這群可憐的螞蟻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裡惋惜地想著。火神肆虐的熱浪已夾雜著螞蟻被焚燒而發出的焦臭氣味。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區區的弱者並沒有束手待斃,竟開始迅速地扭成一團,突然向著河岸的方向突圍。蟻團在火舌舐動的草叢間越來越迅速地滾動著,並不斷發出外層螞蟻被燒焦後爆裂的聲響,但是蟻團卻不見縮小。顯然,這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至死也不松動分毫,肝膽俱裂也不放棄自己的崗位。一會兒,蟻團沖進了河流裡,隨著向對岸的滾動,河面上升騰起一層薄薄的煙霧……”

  第二個故事叫《生命橋》,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狩獵隊,把一群羚羊趕到了懸崖邊,准備全部活捉。幾分鐘以後,羚羊群自動地分成了兩群:老羚羊為一群,年輕羚羊為一群。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輕羚羊群叫了一聲,一只年輕羚羊應聲跟著老羚羊走到了懸崖邊。年輕羚羊後退了幾步,突然奔跑著向懸崖對面跳過去,隨即老羚羊緊跟著後面也飛躍出去,只是老羚羊躍起的高度要低一些。當年輕羚羊在空中向下墜時,奇跡出現了:老羚羊的身子剛好出現在年輕羚羊的蹄下,而年輕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墜的身體又突然升高並輕巧地落在了對面的懸崖邊,而老羚羊卻像一只斷了翅的鳥,筆直地墜入了山澗。試跳成功!緊接著,一對對羚羊凌空騰起,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躍。頓時,山澗上空劃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亂的弧線,那弧線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橋墩的生命橋。那情景是何等地神聖!獵人們個個驚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獵槍。”

  凡是讀過這兩篇短文的人,無不為螞蟻和羚羊所具備的智慧、慈悲和力量所感動。在群體遭遇滅頂之災的關鍵時刻,群蟻能夠想出用扭成一團的方法脫離險境,羚羊群則想出用“生命橋”的方式為年輕的羚羊贏得生的機會,這就是智慧!毫不遲疑地犧牲自己,將生的機會讓給其他生命,這就是慈悲!認定一個目標之後,無所畏懼、義無反顧、毫不遲疑地付諸行動,這就是力量!在螞蟻和羚羊身上表現出來的這種智慧、慈悲和力量,即便是自诩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也未必具足。“智慧、慈悲和力量”是佛性才具備的三大品質,而這三大品質在螞蟻和羚羊的身上體現無余,這充分說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有趨樂避苦的本能,這是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充分了解了這一事實,我們對其他眾生的恭敬心、平等心、慈悲心才會真實生起,並會自覺自願地斷除一切傷害眾生的行為。

  據說孔子的學生子貢曾經問孔子說:“先生能否用一個字來概括我一生中需要奉行的道理?”孔子回答他說:“這個字應該是‘恕’——也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實際上,孔子所說的值得一個人終生奉行的道理就是“將心比心”或者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為“恕”字是“如心”的會意,“如心”即是“將心比心”之意,而“將心比心”的本質就是讓我們培養慈悲心——所有眾生和我一樣,都不希望得到痛苦,所以我們不應當用自己的身口意野蠻地給任何有情制造痛苦;所有眾生和我一樣,都希望得到安樂,所以我們應當認同有情的這種希望獲得安樂的需求,盡己所能地幫助眾生獲得安樂。

  世間一切惡業的本質就是用自己的身口意給有情制造災難和痛苦,世間一切善業的本質就是用自己的身口意為有情創造幸福和安樂。一個人只有放下心中的“屠刀”和“獵槍”,用平等心和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才能創造自他的和諧、美好和安寧。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和我們一樣都不願意遭受任何痛苦,都願意獲得安樂,所以我們應當發願:“願我生生世世斷除一切傷害眾生的行為,決不給任何眾生帶來一絲一毫的傷害,願我生生世世一切的所作所為皆能承辦眾生的安樂!”

  摘自《放生心語》(明如居士 著)

 

上一篇:萬行大和尚:為什麼每天忙忙碌碌卻依然什麼都沒有
下一篇:淨空法師:到極樂世界不是去享樂去,如果你是享樂的這個心,去不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