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宏圓法師:犯五逆誹謗正法還能往生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一段經文非常的重要的,五逆和誹謗正法,都是應該墮落阿鼻地獄的重罪。五逆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是五逆罪;誹謗正法就是誹謗佛法,我們今天說的不信有佛、不信真理,誹謗佛、誹謗菩薩、誹謗正法。這裡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就是說如果這兩種罪都犯,就不得往生。可能有人就會問了,如果就犯其中的一條罪,能不能往生呢?《觀經》中說:“五逆十惡,臨終十念也得往生,但是如果只誹謗正法,不犯五逆,不能得生”。就是這麼一個概念。昙鸾大師在《往生論》中說:”但令誹謗正法,雖更無余罪,必不得生”。你誹謗正法了,沒有別的罪,任何錯都不犯,哪怕你修十善,你也不得往生。為什麼這麼說呢?可能有人會覺得犯了五逆罪,傷害到別人罪過極重。他有行為,他有現行,他會傷害到別人,而只是說說無佛無法,怎麼會比五逆罪還重呢?《往生論注》中說:“若無諸佛菩薩,說世間出世間善道,教化眾生者,豈知有仁義禮智信耶?如是世間一切善法皆斷,出世間一切聖賢皆滅,汝但知五逆罪為重,而不知五逆罪,從無正法生,是故謗正法人,其罪最重”。就是把根子斷了。昙鸾大師這個說的非常的好,五逆的罪人為什麼會犯五逆?就是因為他不知道正法。如果我們大家都知道因果報應,知道為善得福,為惡受報,應求解脫,消除這些貪嗔癡,就不會犯五逆了。因此誹謗正法的罪比殺父、殺母這五種逆罪還要重。所以古人說:不怕破戒,就怕破見。你破了戒了,在行為上我們還可以忏悔,還有忏悔的機會,還可以再修正過來。如果你要破了見了的話,根子斷了,連修正的機會都沒有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根子就斷了。《往生論注》中還說:“此生愚癡人,既生誹謗,安有願生佛土之理?”就是這樣愚癡的人,既然誹謗正法,那他怎麼還會發起求生淨土的心呢?所以不得往生,是這麼一個道理的。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散善義中開示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對未造這種罪業的人說的,目的是為了警戒眾生,不要犯這樣的重罪,所以說犯了這種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不是說已經犯了這個罪的人,佛就不再攝受你了,如果犯了這兩個重罪,還是可以忏悔的,還是可以得到攝受的。佛法就是這麼的慈悲、就是這麼平等。因為我們眾生本來成佛,你只要犯了以後,你只要去改正,只要去忏悔,還可以得到佛的加持,佛的攝受的。但是犯了以後,往生會有障礙。第一,在蓮花中蓮花不能開,你見不到佛及諸聖眾。第二,聽不到正法,不能出去供養諸佛,除此以外更無諸苦,沒有別的不好了。我們說這個蓮花不能開,不是說馬上就開,他需要十二劫蓮花方開,是這麼一個理論。猶如比丘入三禅之樂,你就沒有別的諸苦了,只是蓮花十二劫以後才開,但是他享受的快樂,這裡面說了,猶如比丘入三禅之樂,就像有三禅功夫的,享受這種快樂。善導大師說:“應知,雖在花中多劫不開,可不勝阿鼻地獄之中,長時永劫受諸苦痛也”。這個不勝,勝在古文的解釋,是受的意思,那善導大師這一句的意思就是說,雖然花多劫不開,你也不要受阿鼻地獄之中,長劫永劫受這麼大的苦痛了,有猶如比丘入三禅之樂,就得這個快樂。善導大師的這些觀點,和昙鸾大師的《往生論注》下卷中說的是一致的。昙鸾大師說:“眾生以驕慢故,誹謗正法,毀呰賢聖,捐痺尊長,如是人應受拔舌,瘖啞等苦,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皆得解脫”。我們今天不要說我們能不能往生,犯了五逆十惡的,誹謗正法的,他只要後不再造,現在發起精進念佛,求生淨土的心,一定可以往生的,是我們最大的一個解脫,多方便。阿彌陀佛的慈悲真的到了極致。

  那我們說,我們犯的這些重罪,怎麼樣去忏悔呢?跟大家說,就是信願持名就是忏悔。蕅益大師說,“信願持名就是菩提心”。我們的佛性就會顯現出來了,就是這麼一個真理,對我們末法眾生,慈悲到了極致。由此可知,唯除的意思,其實是止惡之意,使還沒有造這個惡的人,不敢再造。如果已經造惡之人,你只要能夠信願持名念佛,那麼阿彌陀佛仍舊來攝取,仍舊來接引,無有遺漏。可見,彌陀大願攝機無盡,真是平等普度。我們講了這一願,大家就能明白什麼叫平等普度了,不是因為誰好我來度誰,誰不好我不去度誰,沒有分別心的,佛菩薩沒有分別心的。更不會因為你造了惡了,極樂世界的菩薩去排斥你去,那這不是平等大願了,談不到平等了。所以善導大師贊歎第十八願:“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這第十八願,確實是四十八願的心要,是願中之王。

 

上一篇:黃柏霖:相有來去,自性沒有來去
下一篇:宏圓法師:為什麼佛的名號是萬德洪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