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覺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見哲人柏拉圖,以尋求解脫之道。柏拉圖沒有說什麼,只是給他一個簍子讓他背在肩上,並指著一條沙石路說:“每走一步就拾一塊石頭放進去,看看有什麼感覺。”那人開始遵照柏拉圖所說的去做。過了一會兒,那人走到了小路的盡頭,柏拉圖問他有什麼感覺。
那人說:“感覺越來越沉重。”這就是你為什麼感覺生活越來越沉重的原因,”柏拉圖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背著一個空簍子,在人生的路上他們每走一步,都要從這個世界上拿一樣東西放進去,所以就會有越走越累的感覺。”
那人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這些沉重的負擔嗎?”柏拉圖反問他:“那麼你願意把工作、愛情、家庭還是友誼哪一樣拿出來呢?”那人聽後沉默不語。
柏拉圖說:“既然都難以割捨,那就不要去想背負的沉重,而去想擁有的歡樂。我們每個人的簍子裡裝的不僅僅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恩賜,還有責任和義務。當你感到沉重時,也許你應該慶幸自己不是另外一個人,因為他的簍子可能比你的大多了,也沉重多了。這樣一想,你的簍子裡不就擁有更多的快樂了嗎?”那人聽後恍然大悟。
生活當中,衣服髒了別人可以幫你洗,房間髒了別人可以幫你打掃,東西亂了別人可以幫你收拾,而我們的心情呢?如果我們心情很亂很糟糕時,別人除了能安慰我們以外,誰也幫不了我們,只有自己去調整去改變。即便是上帝在世,佛祖再現,也無法調整我們煩悶的心情。那麼,當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就真的束手無策了嗎?下面我將西藏古老佛法,苯教經典裡所講的心情調整方案,來告訴大家,希望都能從中受益,從而走向快樂。佛陀告訴我們,只要學會測量心情、管理心情、調整心情、自我放松這四種知識,快樂就會無處不在。
第一,學會認識心情。當我們想改變心情之前,一定要認識心情是什麼?為何要改變?若是這兩個問題沒有明白,你將無從下手,也無法改變。就像審判罪犯一樣,審判之前必須要了解嫌疑人身犯何罪,觸犯了哪一條法律,才能進行審判繼而,使其接受改造。想改變心情也是同樣的道理,首先確定自己的心態是否正常,心情是否浮躁,情緒是否穩定等等,對自己的心情要有徹底的認識。有一篇文章《人的正確心態是從哪裡來的?》這樣寫道:“一個正確的心態,往往需要經過由觀點到觀念,由觀念到精神,由精神到心情,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反復的思考,才能夠認識自己的心態是否正確。”心情和觀念,觀念和精神,精神和心情之間有剪不斷,理還亂的因果關系,比如照鏡子和攝影有相類似的地方,但又有著根本的不同。
第二,學會心情安靜。依據古老苯教的經典來說,人們每日要“入靜”及“安靜”30分鐘。因為,在人的心情之中,幸福及快樂占十分之一,痛苦和煩惱占十分之五,剩下的十分之四就是平淡(睡覺、吃飯等)。能夠常保持平淡心,其實也不易。我們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而且這種不如意往往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怎麼辦?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調整和適應。
如何調整呢?人每天如果能夠拿出半個小時“入靜”及“安靜”,我們的心情自然就改善,若是能夠常保持安靜的心情,對我們的壽命和生命都有好處。但每當遇到心情不好的時候,不是你想平靜就能平靜的,那時候平靜兩個字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因此,我們每時每刻提醒自己平靜及冷靜,平時注意改善自己的心情,而且還要鍛煉自己控制情緒,或者鍛煉舒散注意力,但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這種簡單的“心情安靜修法”,你不妨去試一下:每天只需半個小時入靜,安下心來修煉自己的情緒。如果每天能夠堅持半個小時安靜入座的話,你的生命能量就會增加。每天你靜修入座的時候,無論何地,站、坐、臥都要按時行動,最好獨處一隅。選擇一個你認為最舒適的地方,將身體展開,完全放松、平心靜氣、閉目安神、自然呼吸、萬念皆拋,把半個小時化整為零,秒一秒地靜靜品覺,進入一種恍惚的狀態,仿佛天地間只有你自己。半個小時結束,接著做你想做或者應該做的任何一件事,盡可能地全身心投入。
第三,學會微笑。你微笑,他也微笑,世界也微笑;你笑得燦爛,他笑得也燦爛,世界更燦爛。微笑是人類最基本的動作,也是人類傳達親和態度的表情。在心情好的時候,人們才會經常微笑,只有會微笑的人,才能在人際交往中更受歡迎。如果你真誠和善良,在微笑中就會洋溢著感人肺腑的芳香。微笑的風采,包含著豐富的內涵,而且微笑它是一種激發想象力和啟迪智慧的力量。微笑是一種力量,你在順境中,微笑是對成功的嘉獎;你在逆境中,微笑是對創傷的理療;你在疾病中,微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良藥;你在矛盾中,微笑是一種化解的動機。因此,我們要學會微笑,每天多微笑幾次,不僅是對熟悉的人,對陌生人也可以微笑。你必然會收獲人們友好的笑容,而且改變你自己的情緒,同時改變心態,也改變命運。人最漂亮的時候,就是微笑的那一刻;人最快樂的時候,也是微笑的那一刻;人最可愛的時候,還是微笑的那一刻。
第四,學會改變心情。我們的一切與心情有關系,佛經裡也講過,萬法為心造。那麼,我們怎麼樣才能改變心情呢?改變心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首先要找到打開心鎖的鑰匙,而這把鑰匙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快樂就是快樂,我們的心不快樂就是煩惱,與其他沒有關系。盡管每個人都不會跟自己過不去,但事實卻是,一切身心的感受,無論好壞與否,都是自己打造出來的。可是人們往往把過錯推卸給別人,認為一切痛苦、煩惱、憂慮、壓力等都是別人造成的。其實,自己的心情好壞,與其他人沒有關系。比如,我和朋友走路時,遇見一個小孩,朋友看見小孩就逗他,那個小孩就說:“你們倆是烏龜王八蛋。”當時我就笑,心裡想,可愛的小朋友說得很對,我們倆很胖,走路就像烏龜。我之所以開心是因為,烏龜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動物之一,我會長壽的。於是我笑著說:“小朋友,謝謝你的祝賀。”但我的朋友就不一樣,非常氣憤,沖著孩子雙眉緊皺,滿嘴髒話。幸虧孩子沒說我們倆是豬八戒,如果那樣,我的朋友會氣死的,他非常討厭豬八戒。問題就出在這裡,只有我們管理好自己的心情,才能做快樂之人,若是你管不好自己的心情,你就是痛苦之人。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將痛苦、煩惱、失望、恐懼、不平衡等等所有負面的感受,都歸結於外面的人或事物,很少冷靜下來向自身找原因,也不願意做自我檢討,因此忽略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自身存在的問題。佛經裡講:“心外求法是外道,永不成就佛;反觀自心,明心見性,立即成佛。”如果你確實是發自內心地想尋找快樂,那你必須要改變推卸責任的心態,將目光收回來,從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自身上尋找快樂。如果真能如此,那麼你的心情一定會開朗,快樂的大門一定會被你打開。因此,開啟快樂之門的鑰匙,其實就在自己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