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聖嚴法師:何謂菩薩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要瞭解什麼是「菩薩行」,就得先弄清楚什麼是「菩薩」?我們看到經典的記載,菩薩沒有一定的身分;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為出家比丘、國王、王子、居 士乃至鹿、牛、象、鵝等動物,都被稱為成佛的因行,也就是修行菩薩道的階段;觀世音菩薩與地藏王菩薩等諸大菩薩也是如此,他們以種種身分和形相,在世間救苦救難,當眾生需要什麼樣的菩薩,他們就以那種形相,出現在他們四周和中間。

  因此,菩薩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常以凡夫的形相,在世間隨緣化眾的修行者。所以,「菩薩」主要是發了菩提心的眾生,而不拘於特定的形相,凡能已發「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的菩提心者,便會誓願學習慈悲與智慧的菩薩行。以此可知,人人都可以成為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

  把「止惡、修善、度眾生」的菩薩行,具體落實在生活裡,就是一套與他人、與自己相處的方法。也就是說,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常起尊重、感恩、讚歎、奉獻的慈悲心;與自己相處時,則常生起慚愧、忏悔的精進心和清淨心,你就是修學菩薩行的初發心菩薩。

  特別要強調的是,慚愧不等於自卑,忏悔不等於後悔。我們在檢視自己的心念和行為時,如果對當做而沒有做的事感到慚愧,就會激勵出下次努力去做的決心; 對於不當犯而犯、甚至一犯再犯的錯誤,若能心生忏悔,一方面可以懸崖勒馬,及時改過,一方面也可以勇於承擔後果,不會狡辯诿過、推卸責任。因此,慚愧的心、忏悔的心,是積極的自勉自省的行為,跟自慚形穢、自以為處處不如人,或是不斷犯錯又不斷後悔,是絕對不相同的。

  還有一點要強調的是,我們這些發了菩薩願的凡夫,是初發心的「嬰兒菩薩」。嬰兒,本來就是要在跌跌撞撞,倒了再起,起了再倒之間,慢慢學習、漸漸成長。所以,不要怕犯錯,更不要怕能力不夠;只要方向確立,心意已定,一日比一日更進步,就一定有成就圓滿的一天。要知道,初發心難,維繫住不變不退的長遠心更難,一曝十寒的人太多太多了,能夠持之以恆,才能實踐菩薩精神。

 

上一篇:淨空法師:這個能除過去、現在、未來貪瞋癡一切諸障
下一篇:悟顯法師:你不可忽略的一件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