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悟顯法師:消業障的次第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彌陀疏鈔》曰:「又《起信因緣分疏》。明信位初心有四種機。以禮忏滅罪被初機;以修習止觀被中機。以求生淨土被上機。」也就是說要消業障,最先使用的方法就是用禮拜佛菩薩,忏悔罪業的方式來消,不管是初學還是老修,在禮佛的時候,都能夠消自己非常重的惡業。所謂「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妙蓮長老講:「禮佛一拜。罪滅海沙。」這是他的體會,很值得我們做參考。

  在禮佛的時候,要知道忏悔自己無始劫以來造作的惡業。什麼叫「無始劫」?就是從迷失自性開始。《楞嚴經》講:「認悟中迷。」眾生就是從「動念」這時候開始迷,就從透過身、口、意三業,造作了貪、瞋、癡、殺、盜、YIN、妄言、绮語、兩舌、惡口,乃至種種惡行,這一切都應當忏悔。

  「忏」就是心中能發慚愧心,「悔」就是後不再造,並且發願:「願斷一切惡。願度一切眾生。願成無上佛道。」所以叫「禮忏發願」,忏悔偈講:「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忏悔。」

  拜忏是在佛菩薩面前請佛為你作證明,在娑婆世界,就是請釋迦牟尼佛為你作證,證明你的發願是真的,你的慚愧是從內心而發的,所以稱念「釋迦牟尼佛」。禮佛的時候,萬緣放下,雜念不起,身投覺地,一心禮忏,這是能夠消除業障的方法,一般稱為「事忏」。沒有透過事相上的忏悔,你的業很難消除,你對道理雖然明白,可是過去所造的惡業畢竟沒有消掉。有些人覺得,為什麼學佛很久了業障都沒有消,那是因為沒有拜忏,沒有從心裡面,透過這事相上的忏儀來忏悔。

  即使你通宗通教,對於經典很熟悉,道理都懂得,但是你的散亂除不掉,你的邪見沒有除掉,乃至於你的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這些根本煩惱,沒有一絲毫的消除,就是因為沒有拜忏。

  你不要想:「釋迦牟尼佛不是教我們念阿彌陀佛嗎?我們怎麼還拜他呢?」說這種話的人要想一想,你是忘記根本,你現在身在娑婆世界,這裡的教主、這裡的老師,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教你念阿彌陀佛,你向他忏悔發願,那是應該的。

  不要在佛法裡面生對待想,這樣你又多了一種罪業,不要去起分別。以上是教大家怎樣來拜佛、來忏悔。你能夠去做,業障就能夠真正的消除。再來才修習止觀、起觀……等等的禅修方式。「修習止觀」是漸次觀門再越來越進步。但一念轉過來,你就不用走次第的修行方式,而是走頓超的方式。所以最後講「以念佛求生淨土被上機。」念佛求生不光只是指淨土法門,而是你這一念能覺、能夠生發菩提心,這就叫上根利智。就像六祖,他之所以會開悟,不是他這一生能成,是他過去累劫以來積累的善根,這善根到這一生因緣成熟,就豁然開悟。

  你想要徹底消除業障,禮佛是必須得做的,在禮佛的時候,你要忏悔自身從無始來,棄本逐末,認悟中迷,透過身口意,所產生貪、瞋、癡、慢、疑的一切惡業。還有損害他人的,或是破他梵行、污僧伽藍、毀謗三寶、毀謗大乘、撥無因果、狎近惡友……等等的重罪,你心裡面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全都在佛前真正的發露,那業障自然就消了。

  那你在念佛、用功的時候,很快就能夠得定,看經典很快就能看得懂,就能發起大智大慧!你們有的人念佛,坐在那裡昏沉,就是因為你的業障沒有消掉。念佛的時候昏沉,就會叫你張開眼睛不要閉眼,把姿勢坐好,這都是對治你的問題。所以在念佛的時候昏沉、打妄想,這都是業障沒有消掉。在非共修的時間,你如果在念佛堂昏沉,就不要再繼續坐在那裡,就站起來拜佛或是繞佛,用活動的方式,來對治你的惡業,禮忏也是如此。

  所以你在昏沉的時候要提醒自己,再繼續這樣昏沉的話,念佛永遠都是在原地踏步,不會進步的,因為你根本沒在念,是在睡覺,你沒有在用功,你是在練睡功─坐著睡。所以你要提起佛號來,你不能想:我昨天做了事感覺很累,馬上把業障推到曾做哪些世間事上去。可是你想想,如果現在給你看你愛看的電視、愛看的電影,或是做你愛做的事情,你還會不會想睡?那就不會了!所以是你的業障使你昏沉,而不是曾做什麼事情讓你想睡覺,這一點你要懂。

  初學以及老修,要消業障最先入手的方式,就是用禮拜的方式。禮拜釋迦牟尼佛、諸佛如來,求佛菩薩加持你,讓你的惡業可以消除。將過去生謗佛、謗法、謗僧的、破壞人家出家的、破壞人家行道的……等等惡業、罪障,都要能夠忏悔,都把它消除掉,不要讓它來干擾你,不要讓它來障礙你。

  那你拜佛的時候,需不需要想象冤親債主跟在你後面拜呢?我聽過有人這樣拜的,建議你不要,因為你還沒有工夫,冤親債主也沒有工夫,你動念頭找他來,他反而來捉弄你。到了佛堂就只要好好禮佛,心裡只有佛,不要有這些罣礙。什麼觀想你已故的父母、已故的兄弟姐妹跟你一起拜佛,這都是你的罣礙。本來沒有那麼多業障牽纏,你一觀想,他們都來了,你心裡面本來只有佛,又多了你的先生、又多了你的父母、又多了你的兄弟姐妹,乃至於他們的冤親債主,你都跟著一起罣礙,這樣拜佛收的效果就不大。

  所以拜佛的時候,心裡只有釋迦牟尼佛,沒有其他的,不打過去的妄想,不打未來的妄想,只專注在現前這拜佛的動作當中,或是發願的願文當中,不著其他的想念。知道拜佛表法的意思,就作如是觀、作如是想,這樣的禮拜,可以消除無始劫以來的罪業,這是消業障的第一步,希望大家能夠這樣學習。

 

上一篇:第二章 記憶前生
下一篇:悟顯法師:實修指南,「觀照」及「反省」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