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們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自然就是對阿彌陀佛最高無上之贊歎。就好比天親菩薩在《往生論》裡所說:“稱念佛名即是贊歎門”。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大贊歎,贊歎這尊佛是有能力救度十方眾生的佛,其他的佛並沒有發這四十八大願,所以未必有救度十方眾生的功能。因此,我們念其他的佛號跟念南無阿彌陀佛比較起來,就不是最高無上的贊歎。
稱念佛名,即常忏悔
第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忏悔。為什麼?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具足所有的功德,所謂萬德洪名,萬德莊嚴的名號。經典中說:“我們至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可以滅除八十億劫生死大罪。”至心念佛一句,既然可以如此,我們如果時常念佛,豈不就是常忏悔之人?所以,善導大師在 《般舟贊》中說:
念念稱名常忏悔。
單單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本身,就具有忏悔的功能。若是修其他法門,忏悔都要作忏或是拜忏,在佛前痛哭流淚,流露內心的忏悔,而且,如要大忏,就要忏悔到流汗,甚至眼睛流血。我們這個法門不需要這樣做,只要如善導大師所言,念念稱名,這樣就是常忏悔。每天只要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即每天都在忏悔,而且不論在家裡或是在工作崗位上,都可以念佛,都可以忏悔,不用特別去做朝山、拜忏等其他活動。這樣的意思不是說朝山、拜忏不好,也不是排斥朝山拜忏,而是就念佛和朝山、拜忏作比較,念佛容易而且本身即具有忏悔的功能。所以善導大師說:
自余眾行,雖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意思是說,所有的善事和念佛的功德相較起來,是無法比較的。
稱念佛名,即發願回向
第三,只要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即是發願回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本身,不必特別作發願回向,自然具有發願回向的功能。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 〉說: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意思就是說,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南無”二字,就具足歸命以及發願回向的功能在內;而“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就是念“南無”的眾生的功德、資糧或行,所以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就是念佛的人“行”。這個行,是往生極樂世界的行,所以念佛自然就具足往生極樂世界的行了。因此,善導大師才說“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所以凡是念南無阿彌陀佛的眾生,就必定往生。包括 《觀無量壽經》所說“下品生”的眾生,他一生都沒有累積功行,而且依因果報應,應該墮入三惡道,但是,靠著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他不但沒墮入三惡道,而且脫出三塗六道的輪回,還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完全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具足了發願回向以及往生之行的功能,信願行都具足在內。所以,只要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自然成就發願回向和功行,即決定往生;如果沒念這句南無阿隬陀佛,就沒有這種功能,需要再發願回向,才能往生。
就好比我們坐的是直達車,它不會轉到其他地方去,時間一到,就一定會到達目的地。如果不是直達車,就必須要回轉到可以到達目的地的道路,如果沒有回轉,就永遠到達不了目的地。因此,修其他的行,必須要回向;如果單單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不需要回向,自然往生極樂世界,功行具足,信願具足。所以說,念南無阿彌陀佛,即是發願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