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悟顯法師:唯有淨土法門是稱性當中,登峰造極之談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世尊稱其本性,和盤托出,毫無保留,故名稱性,一切含靈因此而得度,乃稱性中登峰造極之談,故為稱性極談。」

  這一句主要是解釋,什麼叫作「稱性極談」。稱性極談就是說世尊毫無保留的,為我們說出來。在一大藏教裡面,宣說淨土、帶說淨土的經論有兩百多種,可見淨土法門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中,相當重要的一個課題。如果不重要,他不會多次的宣講,必然是重點,而且是重點中的重點。

  如來出世本為救度所有的一切眾生,眾生根器不同,哪個方法能夠讓所有的眾生一時得度,所謂一切皆成佛,釋迦牟尼佛以他的大智慧觀,知道唯有此一法門,能夠度脫一切眾生。所以毫無保留的,為我們說出來,這叫稱性。「性」除了是稱本性,還有一個是指「如來的心願」。佛希望眾生能夠速脫輪回,「速」,是「趕快」脫離惡道,這是佛的本懷,因為所有的方法,都算是稱性;唯有淨土法門是稱性當中,登峰造極之談。

  所謂六度萬行不能離開般若度,歷代祖師大德說,修行離開般若都是盲修瞎練,造善、造惡俱是輪回,要是沒有般若智慧,修行是墮在有為法中,所以般若智慧就很重要。就像《梵網經》菩薩戒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它的戒相,是經文前面,宣說盧捨那佛重重無盡的境界。若對於心性能明了,才叫作解法師語,從體起修。

  依戒相看,菩薩戒跟一般世俗的五戒十善有什麼差異?就是在前面不一樣。佛說菩薩戒的戒行,是一切眾生心地本具的,是本具的行為,本具的功德,是自性戒。所以般若智慧是佛法當中最主要的,所有法門都不能離開般若,我們講「空慧」,空慧裡登峰造極之談是什麼?就是《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也就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一品有四十卷,稱為《四十華嚴》,一開始善財童子去參學,參吉祥雲比丘,吉祥雲比丘在別峰念佛。須彌山稱為妙高山,「須彌」翻作中文叫妙高,它高八萬四千由旬,由旬是古印度軍隊,一天所行軍的距離,一由旬大約是三十裡,一座山有這麼高。

  常把須彌山比喻做如來的教法,既妙且高,高妙的意思。這個「淨土法門」為什麼在別峰?別於妙高,不是不妙,是妙中之妙!所以叫登峰造極。但一般人會輕視,因為登峰造極之法,看似簡單,但用起功來,心行很深。

  上次有位居士來,說有人介紹他看《法華經》,他說《法華經》比較簡單,《金剛經》比較難;我說《法華經》是佛門裡面最困難的一部經,看起來像是講故事,可是要能契入,那必須要有大根器,因為是從事相上講的。

  至於淨土宗,看起來好像在形容一個世界,實際上要能契入,比《法華經》更困難。能解法華,不一定能解淨土,真的是這樣,我舉了一個比喻跟他說,就像現代的計算機,它的接口越來越趨向人性化,幾乎所有的人不分年紀,只要肯學都會使用。雖然接口人性化,但是裡面的背景運轉程序非常的復雜,用這個來比喻「淨土法門」最適合。

  看似簡單的一句佛號,只要一心念,不必問如何,這樣就能夠出三界,不要說大家不相信,連有些菩薩都不相信,羅漢也不相信,這是很難去體會的,所以才叫不思議。羅漢的境界還可思可議,如來的境界不可思議,經上有首偈子贊歎說:「大海中水可飲盡。剎塵心念可數知。虛空可量風可系。無人能贊佛功德。」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不是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所以我們就這麼使用,暫時不解沒有關系,慢慢的會了解。又有人說:「你們念佛是執相,是隨妄相去轉。」不是的。淨土宗所現的相,是自性真如法性的全現,是全體的大用,不是凡夫業力所變現,若是業力絕不會不生不滅,更不會讓你成就。

  《無量壽經》裡說到極樂世界出微妙音,出廣長舌相,這是稱性之說,所說之法無外乎就是眾生的本覺。如果還是不了解,再引《觀無量壽佛經》的一句話:「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觀佛身故,就見佛心。所以你念佛見佛,就是見心。那是釋迦牟尼佛親口說的,如來身、心是一如的,心、境是一如的,是不二的。眾生迷失本性,尋逐色聲香味觸法流轉,所以教你悟自本心,但是越到末法,眾生執著心越重,越難去體會。

  所以《觀經》說:「汝等心想羸劣。不能遠觀。」眾生的垢濁很重,沒有辦法去觀見無量壽佛。「然彼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這是佛大慈大悲,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見性的第一妙法。所以觀佛身,就見佛心,你念阿彌陀佛就能見性,這真是不可思議。「山色無非清淨身。溪聲盡是廣長舌。」連這句有為的生滅法中都能悟得,何況是如來的不生滅果德名號。

  《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以有些人誤認為臨終見佛是著相,那是你用生滅心,緣色相、攀緣音聲相,那是行邪道。但只要一心稱念,求願往生,不是生滅心,這行的是正道。「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特別是現代,末法垢染很重,大家離不開五欲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開這個勝異方便,你喜歡執相,沒有關系,轉過來執佛的身相,就這樣潛移默化,你所緣的是不生不滅的境界。佛號是清水珠,就像現在講的明礬。

  所謂「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佛號在心地上去運轉,就老實的念,這樣不知不覺地潛移默化,妄習就從心洗,之後你就會漸覺佛聲逐念圓,越來越與真如法性相應。淨土法門就是這麼巧妙,「入有得空」,此乃登峰造極之談。所以,善財童子第一個參訪的就是吉祥雲比丘,教他二十一種念佛門,二十一是密宗代表大圓滿的一個數字,並不是光只有二十一種。《四十華嚴》裡面確實講了二十一種,是含攝一切的人、事、時、地、物。住一切時念佛門,住一切處念佛門,住一切剎念佛門,一切時、處,皆是念佛法門。這是五十三參,一開始是念佛,學了這麼多,末後是普賢菩薩導歸淨土,求生淨土,首尾圓照。

  這確實是別峰!別於一般的法門,讓眾生能夠方便受持,又能夠達到最究竟。

 

上一篇:悟顯法師: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下一篇:淨空法師:念佛人決定不希求人天福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