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氏看人生
十八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盧梭在《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中認為人類社會文明是人墮落的根源,並主張退回到原始狀態才能保持住人的純真及原來的天性。他說:“如同格洛巨斯的雕像之遭到天氣和海水的侵蝕與狂風暴雨的吹打,已經被弄得不像一尊海神而像一頭猛獸,人的靈魂也一樣:在社會環境的重重包圍中,由於千百種不斷產生的原因的影響,由於在獲得了許多知識的同時又接受了許多謬見,由於身體氣質的變化和欲念的不斷沖動,可以說,人的靈魂也是被弄得幾乎認不出來了”。
他對人的原始狀態進一步作了描述:“我們的大多數痛苦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因此,只要我們保持大自然給我們安排的簡樸的、有規律的和孤單的生活方式,這些痛苦幾乎全都可以避免……野蠻人的欲望的沖動是那樣的少,加之又受憐憫心的有益制約,因此,他們行事雖粗野,但心地並不壞;他們更多的是注意於保護自己不受可能遇到的壞事的傷害,而無意於傷害別人;由於他們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種類的交往,所以很少發生危險的爭端。他們不知道什麼叫面子,也不知道如何顯示高傲、尊貴和看不起他人。”
在上面的這段話中,顯然,盧梭並不完全反對物質文明和人類知識,他所反對的主要是那些謬誤的世俗觀及文化,即人類因迷戀物質而迷失自己的思想行為。物質文明由於它能夠給人類帶來了種種好處和便利的實惠,這是人因而產生迷戀心理的主要原因。這即是說,金錢本沒有錯,是人為了方便交易的創造物,出錯的是人意識上的誤會和迷失——為外物所迷惑。
盧梭說:“對社會的基礎作過一番研究工作的哲學家,都認為必須追溯到自然狀態,但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真正追溯到了這種狀態。”誠然,即便到了今天文明發達時代的哲學家、科學家及學者們,他們當中能夠察覺並研究人類本真原始狀態的也為數極少,無疑,布雷登是其中比較典型的這麼一個學者,他認為現代人大體上已迷失自己的本性,成為了物質的奴隸。而在南美地區印弟安人的意識傳承裡依然流行著拒絕物質污染、恪守本真的傳統觀念和習慣。
然而,這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中卻有二個道家思想家——老子與莊子,並稱為老莊,早就意識到人類存在著該問題。“道家哲人憂心仲仲地注視著物質文明的進步與積累,認為這剌激了人們的欲望,擾亂了人們的心境,必然造成道德墮落。在他們看來,‘機巧之事’必然滋長違反道德的‘機巧之心’,歸根結底會導致道德失靈乃至大道淪喪”(馬中)。
要明白人降生的使命和目的是為了體驗生活和學習知識及促進境界的進化,當人在學習和掌握到一定知識之後,在主觀動能性的驅使下就會萌發演繹事物原理及創造發明的意念,於是,人類文明便逐步產生了起來並不斷開拓新的篇章。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人類卻因物質的實惠對其產生依賴甚至是迷戀之心理,對物質的執著從而形成了世俗文化,在整個人類社會世俗文化的層層熏陶並誤導下,加上人對物質的依賴心理,人類的心靈正是在這樣情境下被迷失的,這是人丟失了自己本性的原因所在。即愈受物質污染的人,他的純真必愈會減少,其迷失程度則自然愈嚴重;而物質文明愈發達和豐富的時代,更是人最容易迷失的時代。
在物質文明愈來愈發達的情況下,尚能夠仍舊保持自己本心不變的人,這說明他此生的進步必定是巨大的,境界也自然會有了長足的提升——這是他人生的成功和勝利,也說明了他可以完成自己今生的降生使命。所以,修行的人總是警惕物質上的種種誘惑,如對名利和美色的迷戀。亞裡士多德說:“凡屬於自然的東西, 我們就不要在天性已經敗壞的人的身上去尋找,而應當在行事合乎自然的人的身上去尋找。”
我們必須明白,降生為人,就必須經歷物欲的種種誘惑和考驗。換一種說法就是,物質誘惑是人生所必須的考驗內容之一。唯有看透了其虛妄性,人才能保持自己原本的本性不變。准確地說,迷戀物欲的世俗人只不過是物質的奴隸罷了。
看來,人類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即一方面需要學習經驗知識和創新發明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又為自己所創造的文明環境所迷惑和俘虜,沉迷在自己的文明包圍和困境之中而不能自拔。只有保持清明意識的人才堅守自己的本性和原本的覺知;而處於原始狀態的人則由於沒有受到物質文明的污染就比較容易地保持了自己的純真了。
可是,人類不斷體驗新生活及學習新知識又是人降生的使命和目的,旨在促進自己境界能夠邁進一個新的台階。因此,人類要維持在一個一成不變的狀態下,這不僅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是一件並不可取的想法和現實。不斷學習和進步才是人類實現自我進化的關鍵環節,人降生後正是處於這種矛盾下開始自己的人生之旅的;而迷失者則注定於今生中無法到達得道(即人提升境界、取得進化的成果)的彼岸。
這就是說,人類一方面需要不斷體驗生活和學習知識及創造物質文明(創造發明及享受創造物乃人類體驗生活的內容之一),另一方面卻需要警惕勿做物欲的奴隸,時刻保持自己的本性。盧梭認為:“要分辨人的天性中,哪些是原有的東西,哪些是人為的東西。”因此,這就需要人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注意辨識真偽和主次的東西,保持本我的覺知意識。
盧梭的持人原始狀態說在人的外相層次上是最接近於實相真理的觀點,道家莊子的化蝶說卻是已半步邁入實相世界的觀點。而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觀點就是實相的真理了,直破人生的種種虛妄及返回人的本性。
如果說創造是人的本性之一的話,那麼,清明的覺知、愛與善同樣是人的本性之一。人愛創造發明乃基於自己的天性——主觀能動性,但人原來的本性卻並不沉迷於物質,深陷於物質的污泥裡。為物質所污染的唯有認同了物質並為物質所同化了的世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