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山西一寺廟驚現15尊“包骨真身”肉身佛,腳骨清晰可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山西一寺廟驚現15尊“包骨真身”肉身佛,腳骨清晰可見【轉貼】

  在山西僅綿山就有這麼一座深藏不起眼的寺廟,正果寺。正果寺中竟然至少15尊“肉身佛”像。

  最早發現包骨真身的是當地冀家莊村現在的村支書兼村長李金鎖,時間是在1996年。

  【發現包骨真身純屬偶然】

  1996年夏秋之交的一天,李金鎖跟隨著綿山開發領導組的成員們,和部分施工人員來到山頂。由於日本人的燒掠,當時的現場,斷壁殘垣,瓦礫成堆。翻過僅剩一米的圍牆,李金鎖等來到了正果寺內,開始清理、打掃。

  清理塑像時,李金鎖放下了工具,用雙手慢慢拂去像上厚厚的塵土。這是一尊莊嚴的“和尚”,李金鎖小心地輕拂著塑像的頭部,忽然覺得泥胎松動,一整片泥皮掉了起來。他不敢聲張,悄悄撿起。眼前的情景把李金鎖驚出一身冷汗,只見除去泥片的頭部,俨然是一個白色的頭蓋骨。李金鎖趕緊把情況向現場的領導們匯報,經過允許,他繼續清理。再往下走,塑像的身上又有幾塊泥坯脫落,泥塑之下裡邊竟然是已經陳舊的麻布僧袍,透過破碎的僧袍,塑像的骨骼、經脈赫然呈現。現場的人員一陣驚喜:“原來,傳說中的包骨真身竟是事實。”大家立即停止了清理,仔細地對周圍的塑像察看,這才發現,寺內12尊塑像無一例外,全部是包骨真身。

  【全球最大規模的包骨真身塑像群】

  此後的幾天,大家陸續對正果寺附近的寺廟展開考察。很快,雲峰寺內的空王佛像,馬鳴菩薩殿內的焦居士及圓通和尚像都是包骨真身。

  隨著考察的進展,15尊塑像的身份先後得到確認。“僧人圓寂後,一般是火化將骨灰存放進捨利塔內。綿山卻有一種奇特的現象,即得道僧人圓寂後在其肉身上塑像,稱為‘包骨真身’。類似的現象,在杭州和泰國曾有發現,但都屬於零散存在,像綿山這樣大規模的真身像的出現,至今國內外少有。”介休市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趙曉峰告訴記者。

  實拍綿山正果寺高僧包骨真身:肉身菩薩露出腳骨

  什麼是包骨真身?佛教認為僧人修行到最高境界,有可能實現圓寂之後肉身不壞的身體,稱為全身捨利。這些圓寂之後的僧尼,身體經過多年不僅不腐朽潰爛,而且栩栩如生,因此還被尊稱為肉身菩薩。後人再將其肉身用泥做成塑像,予以膜拜,就稱為包骨真身。

  昙鸾祖師被梁武帝譽之“肉身菩薩”,他的包骨真身像也在正果寺。(圖片攝影:路迦)

  【佛像真身的腳趾骨清晰可見】(圖片攝影:路迦)

  綿山的包骨真身像,從唐至明,各代都有。這些塑像,身材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容貌各不相同,就連他們的年齡都可以從容顏上窺見一斑。他們歷經千年,仍然保持了圓寂時的原始狀況。有些地方泥塑脫落,還可看見所包真身的手指骨、腳趾骨、頭蓋骨。

  綿山包骨真身像形成後,歷經劫難。1941年至1942年,日軍侵占介休,多次對綿山一帶圍攻,並兩次將包括正果寺在內的大批寺廟燒毀。解放後,綿山一帶的寺廟得到重視,先後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在2008年1月,中央電視台還以《綿山包骨真身,塑像歷經千年骨架完好無損》為題,對綿山15尊包骨真身像進行了關注。

  【相關報導】:

  到正果寺,要經過一路的危險陡峭。

  正果寺中至少15尊“肉身佛”像,堪稱迄今為止全球發現的最大規模的“肉身佛”塑像群。

  據寺中僧人介紹,最早發現綿山“肉身佛”的,是綿山鎮冀家莊村的李金鎖。1996年夏秋之交的一天,李金鎖跟隨著綿山開發領導組的成員們,和部分施工人員來到山頂正果寺內,開始清理、打掃。 清理塑像時,李金鎖放下了工具,用雙手慢慢拂去塑像頭部上厚厚的塵土,忽然覺得泥胎松動,一整片泥皮掉了起來。他驚出一身冷汗,只見除去泥片的頭部,俨然是一個白色的頭蓋骨。

  此後幾天,大家陸續對正果寺附近的寺廟展開考察。很快,雲峰寺內的空王佛像,馬鳴菩薩殿內的焦居士及圓通和尚像,都被確認為真身。隨著考察的進展,15尊塑像的身份先後得到確認。

  圖為釋圓空,此像頭稍前傾,眉梢上翹,笑肌十分明顯。

  圖為釋普欽,俗姓孔,字善信,宋末河北邯鄲秀才,因為民請命被誣陷入獄,兵亂逃至綿山為僧。大定二十九年坐化成真。

  綿山的“肉身佛”像,從唐至明各代都有。這些塑像,身材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容貌各不相同,就連其年齡都可從容顏上窺見一斑。圖為釋普欽。可以看到真身的頭蓋骨。 他們歷經千年,仍保持了圓寂時的原始狀況。有些地方泥塑脫落,還可看見所包真身的手指骨、腳趾骨和頭蓋骨。

  圖為昙鸾祖師。昙鸾祖師,雁門人,十五歲出家五台山,太和年間至綿山修行。梁武帝譽之“肉身菩薩”。

  昙鸾祖師真身的指甲清晰可見。坐化後,指甲在一定時間內還會繼續生長。

  釋懷德,十三歲時因父母雙亡流亡至抱腹寺。唐天寶十年為住持,練得飛空搬運異數。建中二年重陽圓寂。

  釋懷德的腿部細節

  釋懷德。真身腳骨裸露在外。

  釋師顯,介休人,生而聾啞被棄,後被本寺僧人收為徒弟,逐漸恢復語言能力。後練就治啞奇術,名滿三晉。唐長慶四年為本寺住持,會昌二年圓寂。據傳有啞童祈拜,其落淚成丹,服後即會說話。

  “肉身佛”的發現,輔以綿山當地碑文、史料等文獻,使我們對其如何形成有了一個大概認識。“這些高僧們,遠離紅塵凡事,摒棄七情六欲,數十年如一日地苦行修煉,打坐誦經。

  山上聖乳泉和石桐水為主的諸多泉水,則被大醫學家傅山先生稱為“聖水”。在綿山修煉的高僧高道們,有野果有“聖水”,保證了他們攝入體內的保健養生物質較之常人要豐富得多,而有害物質進入體內的幾率微乎其微,肌體中有害基因產生或積存很少。

  入滅前,僧人們都要通過打坐辟谷,只吃野果和中草藥。一段時間後,慢慢禁食一切食物,僅飲聖水。再經過一段時間,將體內污穢物質排洩干淨後,逐步減少飲水量,直至滴水不進,最後自然停止呼吸,使體內的有害物質和水分耗盡,自然能夠達到長期不腐不敗。

 

上一篇:嘎瑪仁波切:但凡心有所向,就會有患得患失的果
下一篇:最大的困惑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