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如孝法師:參照這個家庭模式人人都可以有一個幸福的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從佛教修行的角度來看,家庭是一個道場。同樣的,寺院道場也是一個大家庭。

  今天,我為大家分享一些佛教中解決問題的思路。因為每一個家庭的氛圍、背景都不一樣,所以我只能提供佛教的這種運作方式,供大家參考,希望不同家庭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雖然佛教的人員來自於五湖四海,但大家都以釋迦牟尼佛為家長。在這裡,不僅有剛性的規定,也有柔性的制度。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有對生命內在的自我覺悟。這是每一個人首先要完成的人生功課。

  我們先要完成自我管理、找到自己對生活或者生命的定位以後,我們才能談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簡單地講,家庭關系是人與人互動的一種結果。有時候結果會不盡人意,所以我們可以參照佛教的互動方式。

  在佛門裡,每個人的年齡不同,每個人的文化背景也不同。大家聚在一起就像一個家庭,甚至比一個家庭更復雜。但是,佛教的內部是非常和諧的,有很多內在的生機。所以,生機與和諧,就是非常實在的目標。平平常常的日子,我們要能夠過得去——要能夠不干擾當下的現實和我們的人生。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得到安全或者幸福。

  在現實生活中,家庭成員往往並不能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彼此。我們總是用一種習以為常的態度來對待家人,這是一種沒有生機的表現。沒有生機的生活就會埋藏很多問題。有時候,家庭裡會出現一些不如意、不滿足的地方,這都是平時過於忽略造成的。

  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先要把家庭當作是一個道場。首先,我們要超越感情,把家庭成員的關系重視起來去經營。如何經營呢?首先是要完善對自我生命的認知和管理。如果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去學習。

  家人不能用習以為常的方式來相處,而是有驚喜和期待,是一種內在的和諧。首先,應該是穩定。因為在家庭當中,情感因素是基礎。不過,不僅僅要有情感上的穩定,還要保持一種內在的生機。

  如何讓歷久彌堅的情感變成智慧呢?如果你有這個目標,那麼在家庭中遇到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嘗試通過佛法的方法來處理。這樣,你對家庭也會有新的發現和期待。

 

上一篇:海濤法師:如何對孩子修忍辱?
下一篇:如瑞法師:聰明與智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