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柏霖:落實孝悌之道,照顧親族,修繕祖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老法師說,這個「背親向疏」,不只一件事情,他說,這個事情太多太多了。他說,這個地方也不過是舉幾個例子,比如說,「瞞背父母」,瞞著自己的父母,也就是現在人說,剛才我講的,愛護他妻子的家庭,比愛護自己的家庭還要重,對妻子父母的尊敬,超過自己生身父母,是這個意思。另外對兄弟斤斤計較,對於朋友卻是非常慷慨大方。自己的親族清寒都不想照顧,反而去照顧別人、去救濟別人,這就是所謂的『薄其所當厚,厚其所當薄』。

  那麼這一點末學都有做到,我有做到說應該要照顧的,比如說,我一、二十年前,我家我的二姐經濟條件不好,生活非常清苦,在台北市也沒有房子,生活非常困難。她有一技之長就是女生的燙頭發,美容,我跟我太太就幫她在台北市的中山區,她就有租一個房子。那她沒有生產器具,也沒有裝潢。诶,那時候,我們就幫她裝潢一家美容院,我跟我太太就等於供養我二姐,讓她有謀生的工具、謀生的機會,一直到現在過年過節,我都會去看她,買禮物給她,然後包個紅包給她。這就是做到老法師講的,老祖宗跟我們講的,就是這裡講,厚其所當厚者,而不是什麼?而不是「薄其所當厚者」,或者是「厚其所當薄者」,這一點我沒有做。

  自己的本族貧寒,你要照顧啊,再去照顧別人,這沒有錯啊。你旁邊都沒有照顧好,你說,你去照顧別人,你說,你慈悲,別人不會相信。所以二姐本身生活就很困難,那台灣的社會都會有個標會嘛,我們台灣就有個標會,一個會首招二、三十個人,讓大家寫,每個月都寫一個標單,每個月定期一天開標,就是標一個,寫一個底價,大家賺那一點利息。比如說,這個會一會是五千元,那二十個人,二十個人乘以五千就是十萬元,那你就填四千八,給別人賺兩百元的利息。那二十個人乘以四千八,就九萬六,那你九萬五標到。有人需要急用嘛,他不用向地下錢莊借錢,他用標會,有九萬五的現金去做生意。那你標到以後,你每個月固定要繳五千元,等於你先標到,你就要去負擔以後的利息。

  那當時我二姐沒有錢,叫我三妹,我家有三個姐妹,叫我第三個幺妹,我幺妹對我父親母親非常照顧,孝順。以前我出外在做警官的時候,都是幺妹照顧爸爸媽媽,所以我對她真的非常感恩。我幺妹就幫我二姐標一個會,後來這個錢也被我二姐用去了,她也沒有錢,那她還要繳那個死會,每個月固定要繳,繳不出來,因為她沒有上班。那時候我在台北市警察局服務,那時候我已經當主任了,我就跟我幺妹講了,我說,好吧,那妳現在還幾會呢?她說,二哥,我還有大概將近十幾會,快二十會,我繳不出來。我說,一個月要多少錢呢?她說,一個月大概也要五千元。我說,好吧,妳把賬號給我吧,我每個月給妳匯進去吧,妳就去繳吧。我就每個月給她匯,她標會的那個金額,我就匯給她,她去繳那個死會。我真的有做到這個道理了,我沒有做到這個「背親向疏」,所以講到這一段我就抬頭挺胸,我就講得出來。為什麼?因為我做到了。

  所以有時候,我們學這些聖賢道理,我們現在回過頭再去看這些老祖宗講的話,我們並沒有『锱铢必較』。像我祖墳,那我們祖墳是在宜蘭,那早期我家兄他做生意,有賺到錢,他去重建祖墳。因為當時祖墳都散落各地,後來把它集中在一起,那後來水災來以後,又把我們祖墳沖掉一半,都岌岌可危,祖先的那個陰宅都沒辦法住了。那當時我爸爸有四個兄弟,那加起來也大概,再傳到第三代也都是一、二十房。那當時我就問這些兄弟姐妹說,這些堂兄弟姐妹,有沒有人願意捐錢呢?來修這個祖墳,沒有一個要修,我一個人扛起來,那時候台幣二十萬。我說,好,那我來修,我就把我祖先裂開的那個祖墳,重新再打好地基,再做很好的駁坎,台階再固定,發心真誠。我的祖墳經過我重修以後,到現在沒有任何裂縫,已經好幾年了。

  我每次去掃墓,我就感覺到很榮耀。祖墳這麼牢固,這是慎終追遠。當時我爸爸這邊四房的四個兄弟沒有一個,第二、第三代沒有一個願意出錢,我一個人扛起來。這就是什麼?我沒有說,「厚於妻黨」。我對我父母也是這樣,那父親母親往生,我自己先拿錢出來。我岳父也是一樣,我岳父往生,我跟我太太,我們先拿錢出來,先辦岳父的喪事。我沒有「厚於妻黨」,我也沒有「锱铢必較」。所以孝道這一塊,我真做到了。我說,我來講《感應篇匯編》,我自己就有資格講,「孝悌」我有做到。所以老法師說,有些人對兄弟斤斤計較,對朋友卻是慷慨大方。自己的家族清寒不能照顧,看到別人他就願意照顧,這個叫做「薄其所當厚,厚其所當薄」。應該要厚待的,你偏偏薄待他。不應該厚待他的,你卻是厚待他,厚待別人。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二三一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上一篇:夢參老和尚:凡這種夢境,都是過去父母眷屬,在惡趣未出離
下一篇:黃柏霖: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