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道理我們都能理解,也都會說。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說和做是兩回事。佛教的思想教育也是如此,分為兩大塊,一是理論,二是實踐。首先在理論上通達了,實踐的時候才會做到事半功倍。
但是也有很多人理上都明白,就是做不到,所以也就無法受用。就像在社會上做事,有的人很會說,但是一讓他做事,他就推三阻四,敷衍了事。因為他的心都用在說上,用在理上了。所以能否管住自己的身口意,是要看實際行動的。
當一個人相對能做到布施了,接著就是佛家四攝的第二步——“愛語”。也就是講話比較有愛心,不爭鋒相對,說話不傷人。當一個人有口德時,他心中的貪念和嗔心自然就沒有了。有時候我們為了一句話爭得面紅耳赤,還以為自己說話很留情,實際上已經傷到別人了。社會上不是有一句話叫“好語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嗎?所以佛家告訴我們要用“愛語”的方式來說話,要修口德。
光有口德還不行,還要“利行”——佛家的“四攝”之三。也就是你做的事情要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你光利益自己,不利益他人,他人也不會認可你,你的心靈也不會解脫。一個人要成功,首先要得到社會的認可。只有被認可了,你才會真正感到自己成功了。倘若社會不認可你,身邊的朋友不認可你,你是感覺不到成功和幸福的。因為人是同一體,息息相關的,不是我做事,只要我自己感覺好就行了。你自己感覺好,但是身邊的人不認可你,不支持你,最終你也不會有好感覺。
表面上看,人與人都是各自獨立的,彼此之間並沒有關系,實際上內在都是相連的。包括每一個人的幸福也都與周圍的人息息相關,一個人是不可能幸福的。所以我們在管好自己的同時,還要引領身邊的人。如何引領呢?就是做利益他人的事情,這才叫“利行”。要想做利益眾生的事情,就要與眾生打成一片,融為一體。拋開眾生,拋開身邊的人,就等於拋棄了社會。拋棄了社會,就等於把自己拋棄了。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不去享受他的佛果,還要到紅塵中去普度眾生呢?因為佛的悲心是無限的,他感受到與眾生同一體,而且深深地認識到他之所以能成佛,是因為得到了眾生的支持。就像一個人成功需要很多人幫助,為他提供環境等諸多因素一樣,否則他不可能成功。所以佛成佛以後,不去享受他成就的果實,而是與眾生打成一片,把果實分享給眾生,告訴眾生:你們按我說的方法去做,也會像我一樣解脫、幸福。
所以,一個成功的人要學會與身邊的人相處,這就是佛家的第四攝——“同事”。當一個人做到四攝時,自然就管住了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也就淨化了自己,這時他就能影響和淨化周圍的人。現在社會上的人都說環境不好。環境是什麼?不就是你我他嗎?沒有了你我他,哪裡來的環境呢?環境是好是差,直接因素就是你我他。
你千萬不要以為環境惡劣是別人造成的,與我無關。倘若你做好了,我做好了,他也做好了,我們就不需要治理環境了。你把眼睛瞄向別人,只治理外在環境,自身的環境不治理,結果外在環境你也治理不好,甚至你還在破壞外在環境。倘若你從自身做起,先治理好自己的內部環境,以自己的行動、德行、修為去影響和感化周圍的人,你就能影響和治理一方,這不就是“蝴蝶效應”嗎?
你管不了別人,難道還管不了自己?你影響不了別人,難道還影響不了自己?佛家的思想和修持法門之所以能流傳至今,讓無數人認可和受益,就是自身先做到位,然後再去影響、感化、說服他人。自己沒有做到,就去說服別人,你的話會顯得蒼白無力;自己還沒有受益,就主張別人去做,你的語言也沒有力量。
所以佛家的心靈環保首先是自己做到,通過“四攝”對治心中的欲望、貪念,從而與世間萬物融為一體。所以淨化自己的同時,就是淨化他人,淨化社會,淨化世間萬物。要想淨化社會,淨化這個世界,就從自身做起。
作者:東華禅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禅寺、3次7年閉關、16年建寺安僧、8部著作、1.2萬場開示、千萬余字的開示錄、16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4791萬多元……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禅》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禅》融通人生四大關系:我與家庭的關系,我與社會的關系,我與國家的關系,我與自然的關系,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