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索達吉堪布 演講地點:香港科技大學 發布時間:2013-4-22 22:01:36
一、科技發達時代的失衡現象
今天的主題是“科技發達時代的佛法教育”,我很喜歡這個題目。因為現在是科技時代,而你們又是科技大學,在此時此地探討科技與宗教,應該很有意義。否則,越來越發達的科技,如果失去了宗教的引導,那它對人類是有利還是有害,就難說了。
愛因斯坦講過:“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我思索以後,這樣認為:當科學離開了宗教的引導,那麼這種科學在行進時,很可能會損害自然、社會及人類,有害的就不會被認可,所以它走不快也走不遠,甚至會倒下來,就像跛子一樣;同樣,當宗教不能與時俱進,經不起科學的驗證時,它的教義也很難被普遍信賴,就像盲人一樣,在方向上總是不太確定,這樣一來,讓跟隨者也常常有“盲修瞎煉”的疑惑。
當然,愛因斯坦所謂的宗教——尤其是能引導科學的宗教,不一定僅指佛教,但從他的很多語言 可以看出,他對佛教非常推崇。對於這樣一位科學先驅的認識,我認為,作為科技大學的知識分子,有必要重視;而這種重視,或許有助於解決如今社會的失衡。
失衡在哪裡呢?人們追求物質的節奏太快了,也太過了!這一點,諸位應該非常清楚。
如果普遍來看,可以看看人們的腳步。據英國的一個報告說:現在人的步速,比10年前加快了10%。現在比以前快10%,那10年以後呢?肯定更快。人們為了賺更多的錢,為了做更多的事,就只有加快腳步了。人們常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但這種認識,和哲學家所謂的“時間就是生命”,其實是有不同意味的。
今天這堂課要兩個小時,對某些人來講,或許真是用他追求物質的生命換來的,換來尋求精神的慰藉。但值不值得呢?應該是值得的。大家知道,隨著科技的發展,跟50前年比起來,現在人在物質上有了飛速的發展,可以說有天壤之別,但與此同時,人們的道德是否也快速提升了呢?人們的心靈是否依然安寧、快樂呢?絕對不是!這一點,所有智者是公認的。那這是什麼?這就是失衡!
當人們只看重物質,而缺乏宗教善的規勸,任由良心泯滅的時候,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就頻頻發生了,比如“毒奶粉”事件,比如“蘇丹紅”事件,比如“孔雀石綠”事件……這就是科技被野心大而又毫無人性的人掌握的結果。
這種“科技工作者”,因為掌握了些科技,要發明、制作點什麼,很快而且很容易。但是,由於缺乏良知,也不像古人那樣畏懼因果,所以,當他只考慮自己而不關心別人的時候,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在這個時候,說是人,實際跟動物沒什麼差別。
而作為普通人,雖然衣服穿得五顏六色,生活的各個方面也越來越奢侈,可是內心卻越來越空虛,就算是父母與子女之間,也沒什麼感情了。因為要生活,為人父母的每天忙著工作,心裡想的也是事業、金錢、地位,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而為人子女的,能學到什麼呢?也是這些。所以,從家庭到社會,當物欲膨脹以後,那種善的理念——回饋社會、維護世界、利益一切生命等等,也就日趨減少了。
一旦一個社會或國家的物質水平越來越高,而道德水准或人文素養越來越低的時候,就叫失衡——精神與物質失去了平衡。那這種失衡,是進步還是倒退?很值得專家們研究。
二、佛法教育是當今所需
而作為一個佛教徒,我希望人人知道的是:在當今世界,要調整這種失衡狀態,人們需要佛法的教育。
剛才有同學問我:“你穿的這個衣服叫什麼?”我說:“按佛的戒律,統稱為袈裟。”我一個穿袈裟的人,不管是在知識界中,還是在偏遠地方的老百姓中,到哪兒都會講佛教的基本理念。為什麼去講呢?一方面,因為我自己在學習佛法之後,的確得到了許多真實利益,說出來別人也不一定了解,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同時,我也深刻認識到:從佛陀乃至印、藏、漢高僧大德們傳下來的一切教言,全都是無價如意寶,而世間的金錢、地位、幸福,絕對無法同日而語。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而另一方面我也認為,這是現代人的需要。我與大家分享佛法,並不希求什麼,也不是口頭上說好,心裡卻揣著種種目的,不是這樣。當然,作為一個凡夫,如果說毫無自利心,這個我做不到,但我大多數的心思,的確是想真誠地交流佛法:佛法這麼殊勝,人們又這麼需要,那我再累再辛苦,也還是願意去傳播。哪怕讓一個人領會了慈悲與智慧的理念,體驗了寬容與放松的心境,我都非常欣慰。如果讓我給錢,給他多少,很快就花完了,但如果是給思想,即使是一點點正確的思想,它的價值也遠遠超過了前者。
所以,無論是藏地、漢地,一些高校讓我去,只要有時間我一定會去,哪怕十幾個人聽也願意講;偏僻地方的老鄉讓我去,也是一樣。我去講法,總是懷著一顆好心,不為別的,就是因為他們需要佛法。
尤其是今天的社會,當人心都轉向外面,德行日趨向下的時候,科技的發達與道德的衰落之間,出現了巨大的差距。這時候,綜合素養相對較高的一些老師或同學,便警惕到了這個問題,甚至開始尋求解決之道。
其實,這也不是不可能的。在發展科技的同時,只要我們漸漸重視這個問題,思維方向有所改變,通過集體或多數人的力量,完全能夠縮短這種差距。尤其是高等學校的知識分子,你們現在或將來走向社會時,心裡一定要先有個意識,知道宗教的重要性。否則,一講佛教就會當作迷信,認為這是念佛的老爺爺、老太太的事,“我們是21世紀的年輕人,我們向往的是美滿、快樂的生活……”,然而,當你真正面對煩惱、痛苦甚至死亡時,就不得不從虛妄的高山回到真實的平地上,而當你雙腳落地舉目四望時,卻不一定找得到這樣的珍貴理念。
所以,不論你進入什麼樣的研究領域,千萬不要忽略佛教的神秘力量。它對社會人心的作用無可替代,包括在座的同學,其實你們心裡的困惑和痛苦,都能依靠佛法來解決。
《愛因斯坦談人生》裡有一段重要內容,或許會有啟迪作用。1950年12月初,愛因斯坦收到一位19歲大學生的來信,信中說:“先生,我的問題是‘人活在世界上到底為什麼?’”之後他說出自己的種種疑惑,諸如“我不知道是誰把我降生於世,也不知道世界是什麼”、“我對萬物一無所知”、“不知道為什麼把我放在這裡而不是那裡”……和現在的大學生一樣,他有許多奇奇怪怪的問題。
收到來信後,沒過幾天,愛因斯坦便毫不敷衍地親自回了一封信。他首先肯定了那位大學生的思考,但他認為,那個提問“不可能有合理的答案”。愛因斯坦說,一個人活著,如果問自己“怎樣度過一生”,應該是合情合理且非常重要的問題,而在他看來,答案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滿足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建立人與人之間和諧美好的關系。這就需要大量的自覺思考和自我教育。不容否認,在這個非常重要的領域裡,開明的古代希臘人和古代東方賢哲們所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我們現在的學校和大學。”
這些內容我記得很清楚。從最後這一句話——“不容否認……”,可以看出,愛因斯坦在“自覺思考和自我教育”的道德層面,明顯傾向於古代哲人們的思想。
現在很多年輕人想改變世界,就像喬布斯一樣,以一種事業利益整個世界,可是,如果不是有一些前世因緣的話,再怎麼想,也不一定能實現。即使你一本一本地看那些成功人士的傳記,一次一次地去那樣實踐,但從我一個佛教徒的角度來看,也許你有智慧、有毅力,但沒有前世的福報,縱使你發明了什麼,最終也不一定得到社會的認可。
因此,人活在世間,就像愛因斯坦所說,應當盡量滿足他人的願望,建立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而在最根本的問題上,比如今生來世的問題等等,眼下的一般思想是解決不了的,應當向古希臘的哲人們——公元前400年前的蘇格拉底、柏拉圖的哲學理論中尋找,這些即使在今天、在中國,也被認為是西方思想的精華。
不過,雖然那些理論中也提及靈魂,而且說人死以後,或者上天堂或者下地獄,但在更神秘的層面,並不像佛教那樣深入細致地去開顯。所以我認為,愛因斯坦所說的“古代東方賢哲”,尤其應該指釋迦牟尼佛,佛陀出世距今2555年,而佛教的教義及文化可謂包羅萬象,很值得今天的人學習。
我學佛的時間比較長,看的書也比較多,顯宗的、密宗的,藏文的、漢文的,藏傳的、漢傳的、南傳的……越看越覺得佛教的智慧最為卓越。在座的都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也應該追求佛教的智慧。湯恩比博士說過:“要拯救21世紀的人類,就應該尋求大乘佛教及孔孟思想。”而我更認為,科技越發達,越不能忘記佛教;社會越失衡,越需要佛法的教育。如果因為不懂、因為神秘,就打個問號放著,甚至當作迷信排斥,這是非常不科學的!
三、佛教的慈悲觀永不過時
只要科學、客觀地分析一下,在人類最關注的心靈領域內,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佛教中的某些理念依然是最深刻的,而且始終是社會人群的需要,永不過時。
比如說“慈悲”。佛教的慈悲觀,是教人關愛人、動物乃至一切生命。在西方的認識中有一個盲點:認為動物也有生命,植物也有生命,殺動物與殺植物的過失一模一樣。其實,這種說法不正確:一是動物與植物的差別很大;二是在“殺”的層面,認為二者過失等同,也太過了。然而,人和動物的生命是一樣的,所以,佛教的慈悲一向遍及動物。
而這種慈悲觀,對現在的動物保護,應該是一個很好的理論支持,否則,當這些組織遭到非難時,用其他理念很難解釋。甚至在很多時候,即使是不信佛的人,當他發現一些動物被殘殺的時候,也會自然地生起同情或不忍。諸如此類,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可以知道,這種廣大的慈悲觀非常適合人類。科學再進步,一個人——我們自己也好、別人也好,說“因為科技的發展,我從此不需要慈悲了”,這是何時何地也不成立的。
還有就是“非暴力”。佛教所謂的非暴力,並不帶有任何政治意味,是對修行人的教誡,如《毗奈耶經》中所說的沙門四法:“人若打我,我不還打;人若罵我,我不還罵;人若嗔我,我不還嗔;人若毀我,我不還毀。”這種忍讓的修心原則,就叫非暴力。那這種原則,不說修行人,一般人需不需要呢?也需要。
有人認為這很怯懦,怯懦的民族會被強國吞噬,所以應該反抗。然而,18、19世紀各個國家手持武器相互殺戮、征戰的過程,在今天的人們看來,既不科學,也無利益,和平與人道才是解決任何爭端的最佳方式。
對於“非暴力”理念,一般人盡管偶爾也會有些觸動,但卻很難像一些偉人那樣深刻了解並貫徹它。聖雄甘地曾說:“我的價值觀很簡單:真理、非暴力。”在他的認識上,如果你加上大乘佛法的教義,其實也就是前面說的慈悲觀。所以,“慈悲”在這個世界,在社會的任何角落,都是需要的。
當這種慈悲心被真正受持時,怨恨的敵人來到面前傷害自己,也能夠安忍。對這種高尚的安忍,不懂大乘理念的人不一定理解,但當你學了佛法並且慢慢深入的時候,就會懂得。
堪布貢噶旺秋的事跡,曾讓我深受感動。“文革”期間,他被關進監獄20多年,釋放以後去了印度。那個年代,在監獄中所受的虐待是無法想象的,雖然我沒進去過,但見過很多被批斗的場面,對出家人、在家人,好似地獄來到了人間,極其可怕!到了印度以後,有位大德問他:“你在監獄裡受折磨的這20年,心中最害怕的是什麼?”他回答說:“我最怕的,就是對傷害我的人生起嗔恨,失去慈悲心。”
那個時候,他不是怕被餓死、被打死,而是怕失去慈悲,這就是真正的修行。他的境界,不說一般的世間人,就算是我們穿著袈裟、常年呆在寺院聞思修行的人,也是很難企及的。試想一下,假如我們身處那樣的環境,會怎麼樣呢?今天有人打我了,“我要記住這個人是誰,一旦我有機會,就不客氣”,會不會這樣呢?但是,大乘慈悲理念真正入心的人,就完全不同了。
青海那邊也有一位大德,這位大德,也是在那個年代中每天挨批斗。批斗是這樣的:挨批斗的人站在前面,一個人先講一講他所犯的錯誤:他是怎麼學佛的,怎麼怎麼……然後就上來一兩個人開始打他。每次打的時候,這位大德就當一次修安忍的機會,並以三殊勝攝持。所謂“三殊勝”,做任何善事之初,首先為利益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中間以無緣、不執著的方式行持;最後將善根回向給一切眾生。這是我們佛教中最關鍵的修法,依此修持,發心殊勝、無緣殊勝、回向殊勝,這就是三殊勝。
當他要被打的時候,他就發心:今天挨打,我為了利益他以及一切眾生而發起菩提心。在被打的時候,他維護自己的心不生嗔恨。打完以後,他把修安忍的功德回向給這些人,有時間就完整念一遍《普賢行願品》,當然是默念,嘴唇不能動,動又要挨打;沒時間或者被人一路打著回去,他就念一些短的回向文,一回去也念完了,心裡很高興,因為修行圓滿了。
這些大德的慈悲及修行,是可歌可泣的。但可惜的是,這種慈悲理念,在現在的大學教育中很少,很多高等學府的宗教系或宗教研究,要麼是秉持馬克思的唯物論,要麼是以研究東西方的哲學理論為主,而這些理論在後人編寫時,有些不為人接受的道理也被刪掉了。這樣的宗教系課本,與真正的宗教理論或實修教言,實際是相去甚遠的。
因此,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在你們作科研或宗教研究的同時,也希望能研究一下純正的佛教,藏傳佛教也好,漢傳佛教也好,去研究、修行以後,才能真正懂得佛教的理念,懂得慈悲觀永不過時。
四、佛法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改變
其實,這樣的“非暴力”或者“慈悲觀”,說到底就是心地善良。如果一位科學工作者、一位老師、一位公務員具有了善良的心地,指導思想就會高尚,不會偏離軌道。所以,借助善的教育改變一些現狀是明智的,否則,學校就變成商業機構了。
美國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改革家羅伯特曾說過:“當一所學校為謀取金錢而采取一些行動,它必定會喪失其精神,同時通常也得不到金錢。這是很可悲的,但卻是千真萬確。”
有些學校以商業或其他目的招生,學生招了很多,但真正學到知識的,卻並不多見。為什麼現在的失業率高,越來越多的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就是因為在大學期間,沒有做好准備,沒有學到真正的知識——不管是技術上的,還是道德上的。名義上是大學畢業了,但實際上並沒有大學水平,所以一步入社會,不論是做人做事,都成問題。
其實,社會很需要人才,各個企業、單位都需要,但與此同時,好多畢業生又找不到工作,甚至有些博士、博士後,也是五六年一直待業在家,這樣就導致了脫節的現象。當然,這也與自己有很大關系。現在不少學生散亂度日,要麼上網,要麼迷戀世間瑣事,空耗了寶貴的時間。可能這裡面還有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現在人的心不像古代人了,求學求知的心非常罕見。
我問過一個即將畢業的博士:“你在學校裡學了多少知識?”
他說:“沒學到什麼,混日子而已,為了一張文憑。”
“怎麼會這樣呢?”
“不光是我,其他同學也一樣,上學就是混呗!”
他一直在數日子,盼望著畢業。我相信,並非所有學生都是如此,但這種現象確實存在。如果他在學校裡學過佛法,懂得以正知正念來約束自己、觀察自己,懂得要報四重恩,就不會太散亂,一定能學到很多東西。
所謂報四重恩,就是指報眾生恩、報父母恩、報國家恩、報聖教恩。其實你們讀大學,也應該了解這四點,知道感恩、報恩。
首先是報父母恩。父母辛辛苦苦十幾、二十幾年地撫育我們,方方面面的呵護一定要記在心裡。還要感恩眾生和國家,很多人覺得這些跟自己沒關系,實際上並不是。最後就是老師,我們依靠老師而獲得知識,所以不能忘記他們的恩德。我雖然出家了,但特別感恩世間的老師,包括小學老師,哪怕只給了我一句教誨,我都記在心裡。即使報答不了這份恩德,也還是盡心盡力地修行、做善法,並將善根默默回向給他們。
今天是感恩節,對吧?西方的節日,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其實,有顆感恩的心很重要,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好多人都會唱,歌詞很好,有一種向上的引導,能讓人從內心中產生感恩。現在人習慣於抱怨,對社會、對人都是如此,“這個對我不公平”、“那個對我不好”……有了這種心態,人就不會舒服。尤其是年輕人,感情的困擾、生活的矛盾,常常在心裡埋下怨恨。甚至,以前我看過的一本書裡說,一個人因為跟女朋友分手,殺害了二十多條無辜的生命。
然而,如果我們學了佛法,有了感恩的心,人就會理智、輕松多了。佛教認為,你學得越好,心情就越舒服,什麼都想得開;因為不太執著,所以痛苦也就慢慢減少了。
因此,有了佛法,也就有了快樂。我最羨慕藏地寂靜山裡的修行人,他們沒有富裕的物質生活,平平淡淡,正因為平淡,所以內心沒有很大的欲望,沒有買房買車的執著,也沒有還款的焦灼,沒有競爭,也沒有不公……總之是在一種內心的覺悟中,享受著人生的快樂。
《泰晤士報》2011亞洲大學排行榜中,你們香港科技大學是第一,香港大學第二,新加坡國立大學第三,日本東京大學第四,香港中文大學第五,北京大學是第十三,清華大學第十六,台灣大學第二十一……我記得是這樣。
從這個排名來看,我相信,你們在科研方面是非常頂尖的,也一定有許多突破性的進展。但是,在座的畢竟是人,是人就離不開生死,那我們除了科技知識以外,對生死大事有什麼認識呢?如果你了解宗教或佛教中的利他精神,並借由你的知識改變世界,饒益一切有情,這當然最好不過;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僅僅憑著對“無常觀”及其他佛教理念的理解,並用在生活中修行的話,也是你個人最大的收獲。否則,只是隨著科技往外發展,而不讓內心的價值體現,這不見得是真正的發展。
當美國哈勃望遠鏡的科學觀測到達頂峰時,前總統尼克松說:“人類的知識科技已經征服外太空,卻無法征服人們心裡的‘太空’。”心裡的太空,其實就是心靈的問題。科學再發達,也只能完成物質的觀測,而對內太空的觀測,不憑借修行,單靠科學技術是無法完成的。
因此,愛因斯坦等科學家都認為,他們對宇宙及物質的探索,只是整體中的一部分;而在下結論時,也只是用“或許”、“也許”的方式,並不敢完全肯定已經到了頂點。
說到這裡,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不論你的專業是什麼,趁著年輕的時候,應該學一些佛教的道理。以好奇心了解一下也可以,但最好是多花些時間,不但要了解,而且要實修。
五、糾正錯誤的學佛觀念
1、不要等老了才學佛
其實,學佛法的緊迫性,不亞於我們對生存的追求。有人說:“現在我要成家立業,有所作為,等我老了才去學佛。”但到了那個時候,你的精力、因緣或許已經消失了,正所謂“勿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等你白發蒼蒼、滿面皺紋才去學道,人已經糊裡糊塗,理解也跟不上了。
如果沒有因緣另當別論,但是說來也怪,在這樣的時代裡,好多高等學校的學生、老師卻很有因緣。前段時間,我們喇榮佛學院開了個“大學生夏令營”,你們這裡的大學生也有參加的。當時我就感到,好多同學對佛教不僅是簡單的感興趣,而是水平相當不錯;而且,在他們自身上出現過許多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有些能回憶前世,有些在夢裡或白天直接感受到佛菩薩的加持,有些人遭遇不順,一祈禱就有明顯的感應……當然,作為知識分子,光是憑感覺或者有個形象還不夠,應該尋求理論上的解釋,以此堅定自己的信仰。所以,有了因緣就要抓住。
2、信佛就直說
在信仰方面,香港這邊很開放,“我是基督徒”、“我是佛教徒”……領導也好,老師學生也好,信什麼就坦率地說出來,這樣很好。否則,明明學佛,卻矢口否認“我不學佛、不學佛”,這沒有必要。
我很羨慕的一點是,在這裡,一個有信仰的人,人們都會認可他,認為他是好人,很可靠,因為他至少承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因為他有信仰,大家都比較信賴他,讓他當會計、做部門負責人。但有些地方恰恰相反,如果你學佛,人人都會蔑視你,上上下下把你當“怪物”一樣看;而學佛的人,自己也膽戰心驚,慢慢地,也覺得自己挺怪的。
我認為直率一點好,尤其是佛教徒,信佛就說自己信佛。但我遇到一個領導,明明已經皈依很長時間了,家裡有佛堂,也一直在念佛,但我問他:“你是不是佛教徒?”“不不不,我不是!我只是研究佛教,喜歡看看,但我不信,我們不信仰這個……”其實這大可不必。
當然,一個人不論信什麼,都是很難改變的,因為這是內心的東西。你信馬列主義,信基督教、信天主教、信儒教……信哪一個都合理,因為任何宗教的存在都有道理,即使是非佛教徒,我們也十分尊重。這就是因緣,佛陀為什麼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就是這個道理。
不過我想提醒大家一點,那些更深層的智慧與慈悲理念,的確是人類思想中的精華。為什麼是精華呢?我不需要以佛教徒的名義勸你,只要你擦亮慧眼,看看在世界漫長的歷史轉變中,佛教都經歷了什麼樣的考驗,也就心中有數了。因此,希望大家能選擇一種智慧的宗教,獲得智慧的教育。
3、學佛不要形象化
其實,佛教最重視的就是智慧,然而遺憾的是,多數學佛的人一直停留在形象上。香港這邊也是一樣,許多人學佛往往是為了保平安。你去朝聖禮佛,能不能保平安呢?當然能,但這不是根本。佛教最根本的,應該是進行佛法的教育。尤其是知識分子,當你學習佛法的時候,一定要學習它的精髓,這樣便可以得到真實的見解。有了穩固的見解,你的信仰也就牢不可摧了。
這些見解,在智慧方面,用世間最尖端的學問,比如量子力學等微細智慧去觀察時,也破不了;在慈悲方面,用人們最推崇的博愛思想來推敲時,也一樣經得起觀察,甚至更勝一籌。
因此,學佛就應該深入經藏,認真地學。如果只有一個形象,辦個皈依證,參加個儀式,找找感覺,說說、笑笑、唱唱歌,這也可以,是佛教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你想學到佛教的精髓,最好翻開傳統的經典和論典,從中領略深層的佛法奧義。即使沒有善知識或善道友引導,在一些基本理論方面,我經常推薦大家去學習《入行論》、《菩提道次第論》、《大圓滿前行》等論典,學了以後再實修,就一定能獲得真實利益。
如果不學而修,就不明智,因為修是很困難的。藏地著名的薩迦班智達曾說:沒有如理聞思的修行,多數是旁生之因。因此,為了修行成功,一定要先明理,參禅修密都是一樣的。比如坐禅,你為什麼要坐禅?如果想讓心靜下來,怎麼才能靜下來?靜下來又有什麼用……其實這些都有理論。理論上明白了以後,再坐禅就非常穩妥。
那坐禅有什麼利益呢?不說深層的解脫利益,就算是科學可以驗證的層面,也是相當可觀的。美國紐約有一位科學家叫卓然•約西波維奇,他用一台重達5噸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對坐禅者的身體及心智進行測試。在測試過20多人以後,他發現:禅修者的細胞免疫功能健全,完全有能力對抗抑郁症、老年癡呆等病症,心態愉悅舒適……可見,單就今世暫時的利益而言,坐禅也是裨益良多。不過,這種修行一定要有理論基礎,否則就修不成功。
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只是學一學、研究研究,也體驗不到佛教的深義。就像《楞嚴經》裡說的:雖然聽聞了很多佛法,但若不修行,其實與不聽聞是一樣的,就如同光是嘴上說食物,不吃終究不會飽。
很多知識分子只會誇誇其談,說得倒是很漂亮,但從來沒有修過,甚至都沒有思維過。你不思維的話,即使是最簡單的“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即使是你講了一輩子佛法,也不一定會有太大感受。因此,一定要實實在在地研究,真真實實地修行!
總之,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願大家能真正領受佛法的心髓。虛雲老和尚有個偈子說:“心田不長無明草,處處常開智慧花。”我也由衷地希望,諸位心田中不再生長無明雜草,時時處處綻放勝義與世俗的智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