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宗教會被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所重視呢?一般人會說宗教能幫助帝王將相安定江山,穩定社稷。其實這只是一個小的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個人的修為修養離不開宗教信仰。
雖然社會上的宗教派別很多,但是無論哪一種宗教,首先解決的都是心靈的問題。心靈的問題不解決,宗教的存在是沒有根本意義的。
每一種宗教都有它的目標和相對應的起點。我們今天就講佛教的心靈起點、心靈環保、心靈淨化。佛教是如何淨化我們的心靈呢?它把心放在什麼樣的位置呢?佛教是讓大家拿心來與人相處、交往。那麼佛家為人處世的標准和依據又是什麼呢?幾千年前,佛祖就已經給我們制定了標准。
佛教有個詞語叫“四攝”。第一攝是“布施”。布施並不單指布施錢財,布施是一個非常廣義的概念。比如兩個人在競爭或者吵架時,你退讓一步,這就是布施;你見人就微笑,也是布施;你為別人開門、讓路、讓座都是布施。
一個人能布施,就等於能把自己的腰彎下來。當一個人能屈尊彎腰,謙恭禮讓,處處為他人著想時,他就能時時處處獲得主動權。
但是社會上的人恰恰相反,都是爭強好勝,總想走在別人前面。用佛家的話來講,你在前面就是在後面,在後面就是在前面。我們要學會用辯證的方法來看問題。通過布施,可以把一個人的心量打開,廣結善緣,化解惡緣。倘若一個人把布施做到位了,他的心靈就會得到淨化和超越。
東華禅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禅寺、7年閉關、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字著述、17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4000多萬元……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禅》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禅》融通人生四大關系:我與家庭的關系,我與社會的關系,我與國家的關系,我與自然的關系,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