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安士全書新白話版38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萬善先資集

  萬善先資集序

  聖人的教導雖然說是大同,但佛法其實是最優勝的。不必深求奧義,就拿佛制定的不殺一戒來說,就可以斷定為聖中的聖了,無與倫比了。須知人不論智愚,沒有不認為被殺是極苦的,救生是大德。罪、福的巨大,沒有超過戕害生靈、止住殺戮了。而動物的好惡喜怒,與人的情感本來沒有什麼不同。大肆烹調享用,宴會賓客充滿廚房等等,還能在《書》、《傳》中常常見到,致使人們習以為常,尊循舊規理所當然。若不是自從大雄氏(佛),首次垂下禁戒,痛切的提醒,誰又知道蠢動含靈、萬物一體的道理?如今儒家也說愛物,我不知那零切碎割的是不是也可以稱為愛啊。說斷樹殺獸,不按時序是不和順的,不知天地祥和的氣息常在;宇宙間本來沒有可以殺戮的時序啊;干旱水災時,也知道禁絕屠宰,要感應天心;而平時的舞刀亂殺,破壞祥和釀成災害的,就置之不理了,我不知道那又怎麼解釋啊。經上說,轉輪聖王,出現在世間,普遍教化,要除去殺業,而國土人民,壽命福樂,甚至聽不到刀兵饑荒的名。生在劫濁時,世運如江河日下,先聖們看到積重難返的勢態,萬不得已,為除害說過重的話。而經傳遺留的文字,還不能免除貪吃的借口,說起來太可歎了。友人周安士,慷慨寫書,警醒良心,挽回殺運,搜求分類,坦露真誠的心意,並且開示佛理,大破古板儒生的鄙陋學說,期望人們大夢頓時覺醒,重病必得治療而後已,實在是貪殘世界中的大光明旗幟啊。同志相勸,印刷流傳。想到戒殺是第一,仁是善的源頭,聖人的教導,決定明示,因此題目叫做《萬善先資》。希望這書所在的地方,有無量的賢聖,用慈心三昧,作為護持;諸天鬼神,恭敬圍繞,應當有華香,散在那裡。同縣的五雲學人,冰庵張立廉述。

  萬善先資集卷一

  因果勸(上)

  勸閱是集者(此篇是戒殺之綱領)

  仁列五常首,慈居萬德先。皇哉三教論,異口若同宣。人人愛壽命,物物貪生全。雞見庖人執,驚飛集案前。豕聞屠價售,兩淚湧如泉。方寸原了了,只為口難言。蓦受刀砧苦,腸斷命猶牽。白刃千翻割,紅爐百沸煎。炮烙加彼體,甘肥佐我筵。此事若無罪,勿畏蒼蒼天。古來生殺報,往復如轳旋。吾昔弱冠時,目擊生哀憐。搜(搜集)羅今昔事,將盈數萬言。誓拔三途苦,此志久愈堅。落筆傷心處,一字一嗚咽。繡板貧無力,勸募亦辛艱。崎岖三四載,今日方流傳。奉勸賢達者,留神閱是編。

  示勸全祿(出《夢覺篇》)

  交河的孟兆祥,萬歷壬子年考中科舉。患脾病,夢見到陰府,閻王對他說:“你的福祿遠大,但殺生過多,將折算你的壽命。現今應當戒殺放生,刻《夢中語》勸化世間,可以贖這個罪。”孟承諾,醒來後忘了。一天晚上,又夢見如先前一樣,很吃驚。這時正是會試沒考中,急忙回去完成承諾的事。當晚,他住的屋子塌了,床被壓得粉碎,因此刻印《夢覺篇》流傳世間。後來考上進士,官升到理卿。

  [按]人們都是因為“因循”二字錯過一生。孟某若是有一念因循,便與那床鋪,都成為粉末了,怎麼能再享後福呢?他刻印的《夢覺篇》,真成了夢覺篇啊!

  冥主遵行(見《感應篇廣疏》)

  錢塘的鄭圭,生病,夢見已故的舉人陸庸成來訪,隨從盛況超過平時。問他任什麼官職,答:“冥曹觀政。”隨後拿出二本書贈送,一是《孝義圖》,一是《放生錄》。鄭說:“這本《放生錄》,是蓮池大師刻印的啊。您在冥府,怎麼得到的?”陸說:“冥主遇有世間的嘉言善行,隨時吩咐記錄,並且頒布遵行,惟恐人們不信啊。先生能奉行,病就好了。”鄭醒來就馬上找二書閱讀,隨即堅持殺戒,病果然恢復安康。

  [按]道有二,仁與不仁而已了。戒殺,是仁啊;戒殺書,是與人共同廣大那仁的啊。獨善其身的,那仁小;兼善天下的,那仁大。蓮大師,是儒家的麒麟鳳凰,放棄科名如破鞋,後來捨俗世出家,成為法門的中流砥柱,所以祈雨而甘霖就迅速充沛遍地,居山而猛虎就潛藏。可知《戒殺》一書,上天尚且不違背,何況人呢?何況鬼神呢?

  阻善顯戮(見《證慈編》)

  程嗣昌在密州,見膠西鎮的人好吃活物,因此夜裡拜星斗說:“我想為一切眾生,並同七世的父母因緣,將《戒殺圖說》一本印刷布施。今天真武真君下降,願憑借聖力流通。”居民彭景的妻子華氏,扯破善書,扔到髒處。第二天,買魚要烹煮,魚忽然跳起,撞破華的眼睛,就流血化成蟲子,繞著身體啃咬。正喧鬧時,監鎮郭向看見一神,自言自語說:“我是真武,察知這裡的大善人程嗣昌,印刷布施《戒殺圖說》,華氏扔到髒處,罪重該死。若不忏悔,還要加罪,以後再施行懲罰。”

  [按]末法的人,惡業越來越多,善根越來越少,見人行一善事,發一善言,沒有不阻撓的。並且如見別人戒殺,必定說:“這是呆板的行為啊,這是薄福的狀態啊。”見別人放生,必定說:“放了未必能活啊,就算活了,不久又被人抓了。”甚至露齒談笑,誹謗沒有因果。或在人多面前譏笑戒殺放生的癡傻,或找借口指責戒殺放生的愚昧。直到使善人面紅羞慚,退失初心而後止。噫!這樣的惡人,天仙見了憤怒,等於鸠槃惡鬼,一旦閉眼後(死),不知他是什麼東西了。敢勸同心的善士,凡是遇到阻攔善行的人,縱然是有那肆意誹謗的,只應當順受他而已,不可存忿恨的心;勸化他而已,不可說自得的話;憐憫他而已,不可萌生不管他的想法。觀察華氏,能不警惕知道害怕嗎?

  勸宰官(以下言居官不宜殺生)

  普天之下,富貴貧賤,有萬種的不平等。有的人,高車大馬,威德巍巍;有的人,肩挑背扛,孤苦伶仃。有的人,安富尊榮,金珠滿屋;有的人,糟糠吃不飽,窮途哀乞。其中的榮辱相差,不止是天淵。如果不信佛家報應的思想,過去世因果償還的道理,那天賦予人的,也太不公平了。所以經上說:“為人豪貴,國王長者,從禮事三寶中來。為人大富,從布施中來。為人長壽,從持戒中來。為人端正,從忍辱中來。”過去世作有這樣的因,今生就受這樣的果,比如演奏音樂的人,敲鐘有鐘聲,敲磬有磬聲;也如管理果園的人,種桃必有桃,種橘必有橘,這就是富貴貧賤為什麼懸殊啊。敲小的就小鳴,敲大的就大鳴;以及種一樹就有一樹果,種十樹就有十樹果,這就是富貴貧賤為什麼又有差別啊。現今的年少考中科舉,享受高官厚祿的,都是過去世好善不倦,廣修福德的人。不然,那蒼天為什麼只優厚宰官呢?但是居高位乘勢力,順風疾呼,行善有力量,行不善也有力量,就像服參、苓的人,治病在這裡,生病也在這裡,這就是孟子所說的“惟仁者宜在高位也”。又何況爵位既然尊貴,那日用烹煮,賓朋宴會,殺生尤其的廣呢?身到一方,一方的水陸眾生,就突然慘遭凌遲。居官一天,一天的無辜眾生,就相繼受刑切割。所以往昔高賢,同情戒懼,隨時開設放生的河,不時懸掛禁屠的布告,發一命令說“宰牛者有罰”,而驚恐的群牛,都慶幸逃脫屠場了;發一命令說“屠犬者有罰”,而守門的義犬,都避免慘報菜板了。至於圍山打獵,下河打漁,尤其要申嚴號令,禁止殺機。只怕的是權力失去,有善願而沒有善力罷了。普勸當權的仁人,趕緊種善緣,乘機作福,體會上天好生的用意,朝廷和諧的用心,一旦掌握權柄,就該廣積陰功。如果可以救活眾生,不要因循錯過。爵位尊貴的,通告各部屬禁止屠宰;地位卑下的,請求法令制止殺害。若是能奉行仁風直到萬世,自然名列仙曹。即使恩惠只是一時,也可以福報資傳後代。否則,與身入寶山,空手而回有什麼不同呢?

  勒石垂慈(出《舊唐史》)

  唐朝的顏真卿,字清臣。精通書法,信奉三寶,曾經依湖州慧明禅師受戒。乾元三年,肅宗設置天下放生池,凡是郡縣的水陸要道,沿江的城郭,共八十一處。顏為各處請求御制碑文,刻石作為永垂不朽。顏後來升到尚書右丞,封為魯郡公,成為一代名臣。

  [按]設放生池,須奉朝廷命令立石碑,一切漁船網具,一概不能靠近,才可以保存久遠。顏魯公請求碑文,雖說是皇帝御制,其實是出自顏的手筆。自唐到今,有一千多年。其中所救的無量物命,種的無量陰功,都是顏創始出的力啊!

  魚泣志感(見《廣仁錄》)

  宋朝的諸暨縣令潘華,修普賢忏法,禁止捕魚。後來奉诏到朝庭,夢見江河中數萬魚都大哭說:“長者走了,我們不免受烹調了。”哭聲震天。潘很驚異,作《夢魚記》,囑咐後來繼任的縣令。

  [按]聖人的心,難道不想要所有的物命都保全?但豬羊一類,實在很難禁。至於獸類中,如牛如犬;水族中,如蝦如鳝,如鱉如螺蛳等類,沒有不可以禁止的。應該在數日前,先發號令,那有違反的,賣東西的,人人能搶奪,而且憑搶奪的東西送到官府追究處治。全縣的人,也不許買違禁的東西,如有買的,也任憑路人搶奪去。務在有賞有罰,必始必終。那樣一來雖然天天鞭撻逼迫他捕獵生命,也不可能了,所謂除本堵源的禁法啊。

  兩度回生(出《感應篇廣疏》)

  吳郡的某司理突然死了。過了一夜醒來,急忙叫家人,請太守及僚屬來。嗑頭說:“我到陰司,乞求活命選用哀懇。陰官最初還不答應,後來說:‘你能勸一千人不吃牛嗎?限期三天。’如今有幸再生,不是各位為我普遍勸百姓,不可能啊。”眾人假裝答應。過了三天,司理又死了。郡守大驚,召僚屬共同遵守這戒。又立簿在路口,讓百姓都寫上名字。有數千人,焚燒掉。過了一會兒,司理復活,說:“被陰間使者抓去,陰官正發怒斥責,忽然黃衣人拿著簿子來,說是戒吃牛肉的姓名。陰官打開看了,大喜說:“不但能再生,而且延壽六紀(一紀十二年)。”太守與眾人,都受福無量。司理後來活到百歲。

  [按]近來的官長,也有能禁宰牛的,但是方法不對。所以禁宰的布告雖然懸在城市,牛肉遍布大街小巷啊。干屠牛的行業,本想得利,利沒有什麼可得,自然應當息止。應該派衙役,輪番糾察。有緝查到牛肉的,就罰賣主出銀獎賞。務必要使查獲屠家的利,多過私受屠家的利,那衙役都願意為官長效力,就沒有容許欺瞞。不然,受屠人的重賄,互相掩飾,官長哪裡知道,哪裡見到呢?

  禁牛益算(出《戒牛匯編》)

  嘉靖年間,福建布政胡铎,宴請賓客。在座的尚書林俊忽然昏倦熟睡起來,呼喚不醒。良久才醒來,說:“奇怪啊!我剛被召到冥間,主管的人是我宗族的尚書林聰啊。他說:‘現今閻羅王就是宋朝范文正公,我是他的屬下。因為你昔日當縣令,沒有禁止宰牛,應該減壽一紀,所以抓你來。’我辯解說:‘我任某縣時,曾有禁止宰牛的布告,案卷還在。’林聰愕然說:‘難道失查了嗎?’急忙再查。過了一會兒,縣裡土地神把我的禁止布告呈上來。林聰歡喜,又代我上報,還壽命一紀,吩咐原來的使者送我回來。”座客都吃驚,共同發誓不再吃牛肉。林俊後來壽命果然一紀。

  [按]貧窮的人希望的是富有,富有的人希望的是尊貴,尊貴的人希望的就是壽命罷了。冥府冥間,為屠牛一事,宰官的增加壽命,不知多少?減少壽命的,不知多少?可惜幽明隔絕,沒辦法覺悟罷了!

  勸在公門者

  衙門的人,見人纏繞木索,受棰打,沒有什麼悲憫心,他們看戒殺,尤其覺得呆板。所以一到鄉村,橫行無忌,見雞要雞,見鴨要鴨,甚至逼迫別人賣兒賣女,供他們的口腹貪欲。滿足後,又對同行誇耀,而凶暴的風氣越來越盛。哪知天道好還,或死在杖下,或喪命監獄,或不再傳宗而子孫淪為乞丐。實在因為設心刻薄,結果導致加速自己的罪過。普勸公門的善士,時時行方便,見困苦不能告狀的,用善言安慰;無辜被冤的,在公庭昭雪。至於口腹,沒有窮盡。與其上干天怒,何不如惜福延年,昌盛後代呢?古語說:“推人扶人,同一運手,吞菜吞肉,同一舉口。”明理的何不深思?

 

上一篇:淨空法師:沒有悟之前不能夠離開師友,這個很重要
下一篇:嫖娼者感染艾滋病並伴有四種不同性病的痛苦滴血經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