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诘經》有雲:“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若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
此句經文描述了新學菩薩和久修道行面對經典的兩種態度,前者喜歡雜句文飾,流於形式,而忽略經中包含的深義及給我們的指導;後者以無染無著之心,沒有畏懼地去理解甚深的經文典籍,並且能契入其中,聽聞並領悟到甚深之法,能心態平和地接受並奉行,能如經文說的進行修行實踐。
最開始接觸佛法時聽過一種這樣的說法,讀佛經與讀世間書籍不同,讀佛經時不要去想經中的意思,讀多了其中的意思會自然湧現。我一直對此存疑,如果讀經不解義,那麼開經偈中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以及我們常說的“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那又如何理解呢?盡管如此,這句話卻影響了我很多年,我為讀經不求甚解找到了借口。此次讀到這句經文,才明白自己盡管學佛有些年頭,依然很長時間處於新學狀態的原因了。
跟著人間天老師學習《九字讀經》的過程中,慢慢地理解了每一句佛經深入進去都是甚深經典,字字句句展開來都有無量義。可是,對於此經文中的“恐畏”二字心生疑惑:對沒接觸到過的佛法內容,最多是畏難,止步不前而已,為什麼會恐懼呢?深入經典為什麼要克服恐畏之心呢?深入經典真的這麼令人害怕嗎?
此次面對面跟隨人間天老師學習,我問起這個問題。老師引導我隨文入觀,讓我把自己放入當時的場景,想著佛陀手摩其頭,念《地藏經》中的一句經文:“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觀想如果此時世尊把度脫末法時期眾生的這付擔子,沉甸甸的托付給自己會是什麼感受?我在老師的引導下,慢慢地念了三遍: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讀完後,想著菩薩的辛勞,想著眾生的剛強,再想想自己的心量狹小,早已泣不成聲。《地藏經》我讀了很多遍,經文非常熟,熟到快可以背下來了,可是從來沒有深入其中去理解其意,大多數時間都是浮於表面,自然很少讀出這麼深的感受。
在老師引導下讀完這句經文後,我忏悔自己遇佛法、遇到老師沒有深入理解跟隨,身為大乘佛子卻沒有承擔心量。佛菩薩心系眾生,我敷衍眾生;佛菩薩不畏辛苦,我怕苦怕累;佛菩薩敢於承擔,我安於閒適,止步不前!如果再這樣不解佛意,就很可能會白白浪費此次投身為人、遇明師、遇佛法的機會,如果不出輪回,必定隨業流轉,除了地獄還會去哪裡呢?這些還不夠我恐畏嗎?
後來,我內疚地對老師說,我錯了,我願意承擔。老師反問:你願意承擔,你拿什麼承擔?我的眼淚又要落下來了,不解如來意,不按經文說的方法修行實踐,調伏自心,怎麼進步?如何成長?又如何承擔?連經文說什麼都不明白,還要老師一層層的挖出放在眼前,我又能拿什麼去承擔?如果總依靠吃現成的,我又有什麼成長可言?
人間天老師常常教導我們: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的地方,是大乘人的淨土,做為大乘佛子,我們要擴大心量,不要只想著去做極樂世界的蓮花,而是要做一個發蓮花的人!
可是做一個發蓮花的人,首先自己要有蓮花,否則拿什麼發給別人?此句經文後半句告訴我們答案:如說修行,落實行做!這八個字擲地有聲,字字敲打著我的心房!“紙上得來終覺淺”,道理懂是了就要落實行做!反觀自己,行做上落實得非常不好,功課每天堅持著,大多時候流於形式,沒有深入理解佛意語深,心量沒有打開,沒有以眾生為念。慚愧,忏愧,流淚!
我願意提升自己,願意擴大心量,敢於承擔,勇敢地面對挑戰,心心以為眾生為念,落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佛,憶念佛,依靠佛,不離佛!
我願意用好老師教給的《九字讀經》,聽聞經典,深解其義,無有恐畏,落實當下,如說修行!
我願意不害怕不恐懼於沒接觸到過的佛法內容,並信受奉行!
感謝人間天老師指導!
弟子DZ寫於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