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個修法?我們也常常提供諸位同修,最初方便要把世緣看淡一些。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你要是看重了,沒有希望,不但是佛道沒有希望,就是外道冥谛這個程度都沒有指望。你看看人家,捨了欲界才到色界,捨了色界才到無色界,這是無色界的功夫。我們要是連欲界都捨不了,色界都沒有分,跟這些外道那功夫差得遠!佛道,說實在話連邊都沾不上,這都是說的真實話。真正學佛人,一定要在二六時中求心地清淨,這就是用功夫,修定。理一定要明了,理與事一定相應,事是什麼?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一定要相應。功夫在哪裡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上不動心、不起心,不起心是不起念,這叫修行,這叫用功夫。首先是以觀照的功夫,理智克服你的妄心,不動心,功夫用久了,自然而然接觸一切境界如如不動,這個時候就智慧現前。諸位要曉得,不動心與真心相應,真心是如如不動,起心動念全是妄心。「那好,我在這境界裡頭我現在已經是不起心、不動念了」,給諸位說還是妄心。什麼妄心?你有個不起心,你已經起了,起了個不起;你已經動念,動了個不動念,還是錯的。
這個功夫做起來當然不容易,實在講不容易,追根究柢我們缺乏基本的訓練,所以這些功夫用得都不得力。基本的訓練就是根本智的訓練,我們虧吃在這裡,今天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對於根本智要下功夫去補習。如果不把根本智的功夫補習圓滿,我們盡管怎樣努力,還是功虧一篑,不能成就。可是目前來修根本智有相當的困難,為什麼?我們不甘心,不甘心就麻煩。叫你天天去背書,不叫你聽經,也不叫你念佛,也不叫你參禅,天天背書,天天學著侍候人,諸位想想,甘心嗎?從前在家做學生,侍候老師、侍候師母,還得要侍候老師的兒子女兒,就跟做下人一樣。侍候得不好,老師罵了幾聲沒有話說,老師的兒子女兒還要罵你,你要不要忍受?都得要受。學什麼?學忍辱波羅蜜。你看佛在《金剛經》給我們說的,「一切法得成於忍」,沒有忍辱的功夫,什麼都不能成就。所以你要想成佛,哪一尊佛都不例外,專修忍辱要修五百世。你看釋迦牟尼佛《金剛經》講的,五百世做忍辱仙人,專修忍辱然後才能精進。
從前的教育,小孩跟老師一方面求根本智背書,再一方面就是在老師那裡折磨,修忍辱,從小就什麼事情都能忍,有涵養,遇到事的時候心裡他才如如不動。出家也是五年學戒,跟在家教育一樣,根本教育,五年當中背誦經典,再就是寺廟裡的雜務事情,侍候你師父、侍候師兄弟。寺廟是這樣的,他比我先出家、比我先受戒的,我就得要侍候他,所謂是先入佛門為長老,他是先入門,我是後來的,後來就要侍候先到的。諸位曉得,每個人凡夫習氣都不一樣,寺廟那麼多人,要叫大家都滿意,做不到,所以那個氣也就夠受的了。真正有成就的人,他能夠忍受得了,都有成就,受不了的就淘汰掉,自然就淘汰掉。你們去看看《禅林寶訓》,那些全是我們的善知識,全是教我們基本功夫的。所以五年以後功夫有了相當程度,根本智也有了相當基礎,才准許聽經、准許你參禅念佛,沒有說是一出家就聽經、就參禅念佛。現在如果叫你這樣子出家,待不了三天就跑掉,所以不行。現在不但是一出家要聽經,上台講經才行、才過瘾,上了台胡說八道、胡造謠言,所以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我們懂得這個原理,曉得這個倫理的重要性,現在必須要補習,要認真的去補習,曉得這個基礎教育是成功的根本,不在這上干不能成就,這是千真萬確的話。講堂裡面講經,諸位在聽經,不必用功夫,聽懂了很好,聽不懂不要去思惟、不要去研究。為什麼?思惟、研究都是用的妄心,是第六意識心,你不會開智慧。一遍一遍的聽,懂多少算多少,不懂的就算了,再聽第二遍、聽第三遍,用清淨心來薰習。在基礎上認真的修學,諸位要是五年之後就不一樣,大大的不相同,在這一生當中開悟決定可能,縱然不能是徹悟,大悟我想是應該可以證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理一心達不到,事一心可以能做到,縱然事一心做不到,功夫成一片是決定可以做得到,毫無疑惑的,我們取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確定能夠取得,我們這一生沒空過,這一生絕有價值。這就是我們必須要認清的步驟,要辨別真妄。
摘自 楞嚴經 (第三十九集) 1980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