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金剛經》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而佛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怎樣理解?可否理解極樂世界只是一個化城,並未真正到家?
答:《金剛經》我們要善讀,它是從諸法的空相去建立的,掃蕩一切。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從真如理體方面來遣蕩一切,它要遣蕩那種對音聲對顏色,這種色塵上的執著,執著它是見不到如來的。
如果“以色見我”,比如說佛有三十二相,紫磨真金色,如果執著這個三十二相、紫磨真金色就能見如來,那麼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紫磨真金色,但是他不是如來。
“以音聲求我”,音聲是一種聲塵,聲塵是生滅的,它不可能和不生滅的如來相等的。所以從色相和音聲上去求如來,是心外求法,是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來有法身如來,有報身如來,有應化身如來,這裡主要是指法身如來,是見不到的。這是從真谛空性的角度來讓我們對色受想形識、色聲香味觸法進行掃蕩,然後契入到自性理體。
淨土法門卻要讓我們念阿彌陀佛,它要建立一種阿彌陀佛的身相;它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它要我們求生極樂世界這個方位。好像《金剛經》所說的有矛盾,但是表面上有矛盾,實際上是不矛盾的。
為什麼不矛盾呢?佛法一般要從兩方面去展開去講的:一個是理,一個是事。理事雙備,真俗圓融。一個是從真谛的層面說,真谛的層面說是掃蕩一切,不立一塵。一個是從俗谛的角度說,它要建立一切。《金剛經》般若空性是從空門進入的,所以它要掃蕩;淨土法門它是從有門施設的,這種有門就要建立相。但這個相不是我們凡夫的業力之相,這是阿彌陀佛的清淨願心裡面顯現的相,是從真空裡面產生的妙有。這個妙有就等同於真空,真空妙有是一體兩面。這叫“第一義谛妙境界相”。所以透過這樣的一個妙有,就能夠契入到法身如來,就是實相。
所以淨土法門的方便就在於“指方立相,住相證果”。指示西方極樂世界,建立阿彌陀佛的音聲之相,相好之相,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之相。這些音聲、彌陀的名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都是實相的表現。所以住在這個相上,就能證到實相之果。
這就是法門施設的不同,但是它到家是等同一味。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它絕對就是成佛的寶所,是實報莊嚴土,絕對不是化城。如果你是說化城,那就是邪知邪見了。
化城是來自《法華經》,佛為那些怯弱的眾生建立聲聞緣覺的果位,權設化城,到了化城會趕緊告訴他:目的地還沒有到,化城就會消失,還要向前走。施設化城的目的還是為了成就摩诃衍,一乘法的目的地。所以帶著這個成就一乘法的目的地施設化城,那這個化城本身就不是目的,它也是契入一乘法的一個過程裡面的方便。
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直接指向成佛的目的,是實報莊嚴土,不是化城。所以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才是真正到家了,這就是“故鄉明月有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