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柏霖:陰惡慘於陽惡,故陰律必重於陽律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可能是出自無心,而作破壞的事情,已經是損德了。更何況是為了奪取他人的財產、珠寶,而導致破壞他人的家庭或家產。有些人是明的靠著勢力蠻干,有些人是暗中使用陰謀來奪取。那些明搶硬奪的人,當然難逃法律的制裁。而那些暗中使用陰謀的人,也許能夠僥幸逃過法律的制裁,但這種罪惡是最為嚴重的一種惡行。那麼嚴重到什麼程度呢?我說,這要看所犯的罪,在人間的法律,按照所得贓物論罪多少,在陰間是以五倍來處罰。而暗中陰謀所作的罪惡,而所受的報應,要比公然造惡來得悲慘。所以陰府的律法,必定重於陽間的法律,因為陰府、陰間的這些幽冥的判官,你是不能夠用金錢、用權力來左右祂們的,祂們也是「天眼洞視,天耳徹聽」的。

  所以這一段裡面提到說,「陰惡慘於陽惡,故陰律必重於陽律也。」那麼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印光大師有寫一封給某居士書,這裡面印光大師有提到,到底陰間的犯罪要不要檔案?要不要公文?要不要紀錄?這是大家最懷疑的。我們知道陽間,你犯罪的話,那公安、警察會把你帶到分局、派出所問筆錄,然後再把你移送,台灣來講叫地檢署,給你起訴,檢察官給你起訴。然後法官再開庭給你審判,那判完罪以後再發監到、發放到各監獄去執行,這是人間的法律是這樣執行的。那在大陸,在中國,也是跟這個情形差不多。在大陸,中國叫公檢法,公安、檢察官、法官,所以我常說,公檢法就是人間的「司過之神」。

  那在陰間,我們常常會探討一個問題說,陰間的法律,這裡講說,是比陽間法律來得嚴格,而且處罰是用五倍來處罰的。所以我們在拍《玉歷寶鈔》裡面描寫得非常詳細,分毫不差。所以有些人就會疑問說,那全世界現在人口這麼多,將近七十億的人口,那這個陰間的地獄呢?那是不是都要蓋不完,要客滿呢?那是不是也像陽間一樣,現在用計算機操作呢?我們知道像一般的法院,現在也是門庭若市,那監獄也是人滿為患。我們比如說,像陽間來講的話,以前我在當副分局長,光移送一個比如說竊盜犯或是殺人犯,那個公文卷宗差不多要這麼多。就是這些案卷跟著人犯移送到地檢署,交給檢察官去審案,審查這些數據,然後再決定起訴不起訴,那公文就這麼多了。

  那在陰間到底要不要公文呢?印光大師有特別開示,很有意思。印光大師在寫給「復某居士書」裡面提到,「陽間犯過,陰司有記」。你這邊犯一條,那邊就記錄一條,它是同步的。因為我們這個地方是五趣雜居地。五趣就是什麼?扣掉阿修羅以外,如果講五趣就是沒有算阿修羅。如果講阿修羅就是六道。那如果沒有加阿修羅,五趣,阿修羅就天道阿修羅、人道阿修羅、畜生道阿修羅、鬼道阿修羅,那就變成五趣了,所以這個地方叫五趣雜居地。

  你看印光大師怎麼說呢?寫這個信的這個人請教印光大師,他對因果也有興趣,但是他因果理路不通、不明。他是用世間的角度來解釋因果,他認為因果乃至於陰間是佛教設的。印光大師說,這是最錯誤的知見。那問的這個人,也跟一般人一樣說認為,比如說我們在陽間看到一個人犯罪,最好馬上審判,最好馬上槍決、馬上判刑。但是我們《感應篇匯編》前面有講,上天有好生之德,祂在等你回頭。他說,為什麼呢?因為《感應篇匯編》裡面有講說,因為我們的念頭會變化,念頭會轉移,所以有時候我們會回心轉意,我們會回頭是岸,我們會忏悔,我們會改過。所以上天祂是最有耐心的在等待你,祂等待你什麼?等待你回頭。而且我們人間時間的算法,跟天上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四天王天,一天人間五十年。忉利天,一天人間一百年,祂們才過一天,你已經過一百年。

  所以在《感應篇匯編》前面,「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裡面,它裡面特別強調一個問題,就是說你人的歲數是不能跟天比的。你人離開這個世間以後,你往生了,你死掉了,你帶著業障去受報了。就算說好了,你死掉以後,你到鬼道去。比如說你殺人,你到鬼道去以後,你經過一殿到十殿這樣來審判,那你服完應該服的地獄的刑罰。如果你造成殺生的話,人間判決你死刑,那是花報,到地獄去是果報。還有余報呢?余報就是你到人間來,你受完這些刑罰以後到人間來,你要短命多病的果報。所以《感應篇匯編》前面有提到說,你到陰間去,你到畜生道去,你到鬼道去,這個是在上天執行因果報應的一個大限裡面。

  那麼這位居士他寫的信裡面,印光大師說,這位居士不夠聰明,他是以儒家跟佛家,以儒佛的因果跟世間的王法,就世間的法律來相提並論。他說,看起來好像有道理,事實上是沒有道理。他說,世間的賞罰,有時候還可以用人情去影響,你可能透過權力、透過關系,可能去游說,可能用人情去影響。那麼這個人情都是什麼?都是「心識所感召」的,都是我們的妄想,阿賴耶識去感召的。印光大師說,你把儒佛的因果跟世間的王法、法律相提並論。印光大師說,他聰明不夠徹底。

  他說,善惡因果是自心感召的,「世人不知」,以為是佛設的。所以老法師有講過,善惡因果,因果報應,這個都是真理。它的原則就是我們《太上感應篇》裡面講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可以講說這四句是整個《太上感應篇》的總綱,往下走的統統是這四句的延伸解說。那最重要的是前兩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所以印祖就說,善惡因果都是自心感召的,也就是你要招來福報、招來惡報,那都是你自心感召來的。

  以前陳大惠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講過一個有趣的對話。有一位女性的觀眾去聽課,穿得非常時髦,花枝招展,她離過婚了。在下課的時候,就請教陳大惠老師說,我一直想要再嫁,想要嫁一個好丈夫、好伴侶。她問陳大惠老師說,我有沒有那個機會?陳大惠老師說,沒有那個機會。他說,妳嫁不到好丈夫、好伴侶。那這個女的就很不服啦,她說,為什麼呢?陳大惠老師說,光看妳的打扮跟妳的穿著,妳所招感來的,就像那個蜜蜂跑去采蜜一樣,妳什麼樣的打扮,就感召什麼的對象來親近妳。那都是什麼?都是一些心行不正的,這些我們所謂的不良少年來親近妳。所以後來陳大惠老師給這個女子開示以後,這個女孩子覺得很慚愧,確實如此,這是自心感召的。

  那世間人不知道,佛詳細為你解說,那麼你以為說這因果是佛設的,這樣哪裡算是聰明呢?印祖說,果報的到來,有「即刻即世」的,就是有現作現報的,也有「來世後世」的,也有「多生多劫」的。寫這封信的這個居士認為這個報應太遠了,還要到來世,我根本看不到。這是一般世間人的想法,認為我看不到啊,希望趕快受到報應啊。印祖說,這樣反而變成邪見。印祖特別解釋說了,他說,為什麼變成邪見呢?他說,你要知道,「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乃至於成佛的果報,都不是在一世就結束了,都是在多劫,多生累劫。

  像佛陀他講,他來這個娑婆世界八千次了。佛陀就來這個世界八千次,你想想看,他到這一世,釋迦牟尼佛這一世才成佛。所以印祖說,你不要以為一開悟佛性,就「實證佛果」。如果這樣說的話,那世間沒有一個人能了生死,何況成佛呢?所以你的認知這樣的錯誤,如果你了解我講的這個道理,你也不致於怪佛這麼個激烈。你應該感到佛陀的慈悲,而痛哭流涕來告訴你的同修,「同倫」就是同修。那麼你嫌說,這個報應不趕快報應,你卻不知道老天,或者是這個報應不會馬上到來,是上天的慈悲,對眾生是有大利益的。為什麼?我剛才有講過,老天也就在等你回頭、等你忏悔、等你改過。

  老法師有講過,浪子回頭金不換。他說,犯過罪的人,如果讓他回頭,一定是人間最好的老師。為什麼?因為他迷途知返。老法師說,他是最好的現身說法。所以老法師說,我們不能看不起犯罪的人,老天看眾生就是這個樣子。印祖說,就好像夏蟲不知道有冰,蜉蝣不知道「有來日之見」,「蜉蝣」就是剛出生就死掉了,這「蜉蝣」。他說,這樣不是很悲哀嗎?他說,報應的快慢,是自己的業識所招感的,為什麼去推給佛陀呢?推給佛呢?

  他說,就算說我們寡過這個事情,「寡過」就是我們希望我們的過錯愈來愈少。他說,聖人還需要努力。這個地方他提到孔子了。他說,「孔子行年七十」,到七十歲了,他還想要假天年,就是「尚欲天假」,就是希望上天再給他幾年的壽命,五或十的數年。這個地方我們等一下會討論,為什麼「孔子行年七十,尚欲天假或五或十」這個數年,「以期學易而免大過」?這個我們等一下再來討論。他說,孔子到七十歲,都還想上天多給他幾年,五到十年,讓他可以學易,就是《易經》,可以不會再犯錯了。那為什麼學《易經》不會犯錯呢?這待會兒我們再來講。

  所以儒家見淺,就稱為說聖人太過謙卑了。他不知道「聖道之深」,「聖道」就是我們的本有智慧,不是一次開悟就可以徹底的。他說,以圓教來說了,初信位斷見惑,圓教初信位,他就是已經開悟了,他是破見惑,等同小乘的初果須陀洹。圓教七信位,他是等於斷思惑,等於斷貪瞋癡慢疑,等同小乘的阿羅漢,所以圓教七信位等於阿羅漢。那圓教八、九、十信位的,他是破塵沙惑,他伏住無明,「伏無明」,但是還沒有斷。所以圓教八、九、十,三信位的,我們稱他叫菩薩,因為菩薩是破塵沙惑。

  那「於十信後心,再破一分無明,即證初住,即法身大士。」到「十信後心」以後,進入圓教初住位的時候,破一品根本無明,分證一分法身,我們稱他叫「法身大士」。有四十一個位階,一直到初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總共經歷四十一個位階,還沒有到「無明淨盡」,因為等覺還有一品生相無明。「再破一分無明,則真窮惑盡」,「圓滿菩提」的佛果,就是入妙覺位,就成佛了。所以四十一位位階的法身大士,在天台宗裡面講叫分證佛。那圓教初信位到十信位,就叫相似即佛。四十一品無明破盡了,入妙覺位了,就是究竟即佛。這個在天台宗裡面講,六即佛裡面有名字佛、理即佛,還有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

  所以印光大師說,「善報之遠者。而惡報之遠者,當亦相埒。」「埒」就是相等了。所以善報有時候也不是一世就會得到果報,可能好幾世才會得到果報,惡報也是一樣,跟這個成佛也是一樣的道理。何況「修因證果」,以至於成佛。如果什麼事情都一次就了了,一時就了,那就變成無因無果的斷滅深坑了。印祖說,你難道不觀察天道運行這個次序嗎?他說,「夏至一陰生而大熱,冬至一陽生而大寒。」立春有時候在過年前,有時候在過年後,而「一一不皆一時俱盡,方成歲時」。如果「一時俱盡」,那就不成運行了,那就成斷滅了。他說,這個宇宙運行的一年之中,還有春夏秋冬的這樣的運作、運行,這個軌則,這個叫規律。上天都有這個規律在運作。冬天很冷,秋天非常涼爽,夏天非常炎熱,春天非常舒暢,你看四個季節都不一樣。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二O四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上一篇:人間天:為什麼短短的一篇《普門品》內多次重復觀世音菩薩聖號?
下一篇:黃柏霖:陽間打死一只雞,陰間簿冊有記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