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安士全書新白話版60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勸親狎妓童者(共二則皆戒)

妓女流毒,很厲害了耗盡精氣,的錢財,離間他人夫婦,樸誠的人近就YIN蕩,的人貪昏迷。迎新送舊,藏垢納污,這也是天下最污的人啊,而俗士甘真是。至於龍陽(龍陽:戰國時魏有寵臣,食邑龍陽,號龍陽君,以後稱男色為龍陽),尤多事,幸好是身了沒有的了卻在沒有以玷的地方非要那玷的辦法難道不是自尋煩惱嗎?不知是什麼創始天還存在啊。潔白的人士,應當都警

趙劉二子(都中競傳)

宛平的居民趙林,與劉方遠,妓家喝酒。妓女的好王宗義到了,劉毆打他當場死了告到。劉囑陷是趙,趙死罪抵命正在請客,客住他的頭發,作“是你殺人嫁禍我已訴陰司,要抓你們了”不久,劉與妓女都

[按]楊邦乂不涉茶房酒肆,妓館,楊就燒掉自責。比起趙劉,優劣怎麼樣呢?

張崇義(友人目擊)

康熙辛亥,山西永寧州銀匠張崇義,親近一頑童武根耳子,吃睡在一起,先睡下了,根耳子見東西,竟殺張,竊逃更時分,逃東門,門還沒有開,早上就被抓獲,即處斬

[按]俊童在家,常常暴露。張生的事變,意外罷了

勸悔過(共三則各兼法戒)

邪YIN事,世人犯的很多,雖一時不見惡報,但在不知不覺中,有默消福,有壽命的,有削除功名的,有死於蛇虎、刀兵、官水旱,更有自身暫而報子孫身上,今世沒有還就在來世。譬如羅網中的逃;如漏網的魚,漸漸就死。今天的人舉都是面臨暗廁深坑,安然不知畏。一旦業報到來,手忙腳亂,如落湯螃蟹,哪裡來得呢?普勸世人,早覺知,生大恐怖,發大羞慚,佛菩薩前鼓起大勇猛,一一忏悔,罪從心起,還從心滅,積德久,自挽回。若是想超出三界,又當發菩薩誓願,願未來世度盡一切眾生,所有YIN業罪報,全都救拔,使蓮花化生,不經過胎獄,那麼不只是惡業消除,且獲福無量。所以《涅槃經》譬如棉花,雖有千斤,終不能敵真金一兩。如恆河中投一升鹽,水無味。屠刀放下,還同不壞之身;水底回頭,便立菩提之岸。火急進步,時人,不論智愚,都應當自勉。

洪焘(《迪吉錄》)

朝的洪焘,文忠公次子天上,被已死陰府,見一貴人坐,衣綠衣的人左右侍立,洪問自己前程的事,綠衣人從袖子裡拿出一冊字如蚊己名下的內容不能都看完,後面有釋說“應參知政事,因為某日某少女,降秘閣修撰,轉運副使。流下,綠衣人說“只要努力行善事,挽回。”醒來後,已於是猛行善。後來洪因為秘撰兩浙漕但最後安然無恙,活到很高的,官升到端明殿學士。

[按]最的沒有比僕更容易了哪裡道這是折福的呢?謹吧謹

項夢原(《知非集》)

北直項夢原,原名德棻,夢見自中辛卯年的鄉科,因為奸污兩少女被除名於是發誓戒邪YIN,力行善事。刻《金剛經》,年年布施。後中到一個地方,見黃紙第八名項姓,中間有一字模糊,下面是“字。因此改名叫“夢原。壬子鄉試二十九名,己未會試中第二名,心裡很到了殿試,二甲第五(二甲:第二等),才省悟鼎甲合起來是第八(鼎甲:科舉考試中進士一甲前三名的總稱。即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狀元居鼎甲之首,別稱鼎元),紙確實不虛啊,後做到副憲。

[按]戒YIN,並流通典,善上加了啊哪裡只是滅罪

田某(《不可不可錄》)

末時的田某,豐姿俊雅,婦人往往。田心道不對但不能戒。讀書南山寺,見神人白訴他說“你本來有大福,因為愛欲多情,削減幾乎快沒了,若是從今改過,不失為進士御史。田急猛省忏悔,他後來的官位如神說的

[按]《解脫要門》若忏悔YIN業,須觀女根如毒蛇口,其罪自滅。犯YIN戒不可不知。

勸犯根本重罪者(共三則皆戒)

《華嚴經》邪YIN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得不如意眷屬。《罪福報應經》YIN人婦女者,死入地獄,男抱銅柱,女臥鐵床。從地獄出,常生下處,墮雞鴨中。雖然如此這還是泛說YIN業。若至親尊長、僧尼淨眾,而有通奸染污,就叫做根本重罪,死無間地獄。屠割燒磨,沒有時的停息。這世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壞,更寄他方。如經太可怕了。若世人不知,曾犯這樣的罪,或雖然沒有這樣的事,而有這樣的心,也是。須知這樣的人三寸氣斷,必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來沒有應當趁著康健三寶前,苦切忏悔,誓度十方一切眾生,使他們都出三界,我然後方成正覺。那麼雖有定業,自然消除。昔阿阇世王,犯大逆罪,因為忏悔懇切,在地獄中,不過如世間牢獄五百天的苦(詳《菩薩本行經》)。見忏悔功德,不可思議。倘天不改,難免長劫苦楚。

朱公取卷(本房吳履聲述)

宿松令朱維高,康熙己酉江南任教官中一卷,夜“這人不可中。”然後YIN字。問詳回答說“這人奸繼母,已冒犯天譴。”第二天夢,把選中的,主考官大加賞,忽然用筆抹掉“險阻二字,朱“選子裡的很多,似不應抹考官後悔,朱洗去。洗的時候,墨跡透數層。忽然想起先夢,於是定放棄了

[按]北俱盧洲,當男女會合時,同樹旁,樹枝四面垂下,自然有各種臥具。若是這子是母姨姊妹,樹枝不垂,強要奸污,樹枯死(《起世因本經》)。可見骨肉之間,特別冒的禁忌,放棄考卷還不罰他的

許兆馨(《感應篇說定》)

晉江許兆馨,戊午年的舉人啊福寧州,谒本房座師(明清舉人、進士稱本科主考官為座師),偶然路過尼庵,悅一少年尼,挑不從,就用強勢脅,強奸了第二天無故發狂,咬斷而死。

[按]是花報,正報的果在地獄。

進香舟人(姑蘇間進香者述)

順治初年,有夫婦九華山進香,夜裡睡在船上,有人偷看到他的假冒丈YIN她,第二天上才發覺,妻子羞上吊痛,買棺材放在路上。朝拜進香後運棺材回家他的先在家了丈夫驚駭以為鬼,婦人說“是你先送回來了”丈更驚駭。打開材看,死者卻是船的脖子上有索,如的樣子從此遠近傳播,朝拜的人加嚴肅。

[按]進香人,男女,所以應快速而

勸發心出世(引經十則八法二戒)

世尊在祇園精捨,有四比丘,論世間什麼最苦,一人說YIN欲,一人說饑渴,一人說嗔恚,一人說驚怖,共同爭論不止。佛“你們討不是竟的苦義,天下苦,沒有超這個。饑渴、嗔恚、色欲、怨仇,都是有身所謂眾苦的根本,禍患的根源。(《法句經》)就拿YIN欲一事來說,有女人愛男子;有男子愛女人。敗名喪節,損福壽,沒有不是因為身體。縱然是堅操,現富貴,而享富貴時,必造惡業。一行凶,萬劫受報,得到的能補或者是享福,又修善業,直生天,而天福一盡,入輪回。所以經上說轉輪聖王,王四大天下,飛行自在,福盡還作牛領中蟲。”這就業緣福報,總歸墮落因;地獄天宮,是輪回的地方。若不發出世心,趣菩提路,而忙忙碌碌,今修善,明改惡,轉輪三途八難就不是有志的血性。雖然如此,曲然少這話只以對懂的人說

如來降誕(《釋迦如來譜》,此條雖無與乎戒YIN,然欲為下文張本,不得不述應化原由。庶使一段大事因緣,不至泯沒耳。)

本師釋迦牟尼佛,無量劫前,已經成道。為救度眾生,分身無數,處處示現降生罷了就拿本釋迦來說就是天竺國淨飯王太子沒有降生前,在兜率天宮,名善慧菩薩。時天竺國有聖王,名淨飯王,聖後名摩耶夫人,都是過去古佛,現身為國王國母。菩薩乘六牙白象,騰空入夫人右脅,聖母身體安樂,如服用了甘露;智慧辯才,時具足;諸天,自然就來了。將要懷滿,聖母帶著宮女游園,偶舉右手,攀波羅叉樹枝,太子右脅忽然生,放大光明,遍照天地。萬天聖眾,贊歎歡喜。地上忽香水二池,一冷一熱,浴太子身。又虛空中九龍吐水,四大天王抱持太子,忉利天王天衣承接。時太子,各方行七步,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當時淨飯王坐寶殿上,正在商議國政,忽然聽到大臣歡喜鼓,報告聖子。要用車送進,毗首羯磨天化作七寶車,四大天王來駕御,各界人在虛空中燒微妙香,供養太子。太子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十九出家,三十成道。這是大略的始,詳在大藏,不可述。

不染世緣(《佛本行經》及《過去因果經》)

時淨飯王,聘耶輸陀羅為太子妃,具足姻禮增二妃,一位叫瞿夷,一位叫鹿野,就是三妃。起三宮殿,采女三千,侍太子。第一宮采女,當值在初夜;第二宮采女,當值在半夜;第三宮采女,當值在後夜。宮中奏千萬音樂,晝夜不時太子他的,行住坐臥,有世俗靜夜中修禅觀,從沒有與妃夫婦之道。

菩薩降魔(《觀佛三昧海經》)

魔王波旬見太子勇猛修行,毀他的魔道,所有天兵,毒龍惡鬼,太子那裡,刀輪火箭,四面雲集。太子入慈心三昧,不能害。波旬大怒,又派三女,天冠纓絡、光彩耀眼,乘七寶車,安寶帳,無量玉女各奏天樂,身中毛孔都發出妙香,太子那裡,下車合掌,安詳步,禮敬太子。手寶器,盛有上甘露,獻太子,太子生時,萬神侍衛,為什麼放棄天位,來樹下?我是天女,六無雙,願用卑,奉獻給太子,請答應我的”那時太子身心不動,只用眉間白毫旋向三女。三女自己體裡:膿血唾、九孔筋脈、大腸小腸、生藏熟藏,其各有無量,宛轉游戲。三女子當嘔吐起來。又見自己的頭:一化為蛇,一化為狐,一化為狗。背上負一老母,發白面皺,猶如僵屍;胸前抱一死小兒,六竅流膿。三女,匍匐著走了

丑诃美女(《雜譬喻經》)

時有一婆羅門,生端正,艷麗無雙。就對外賞:“招募有能指責我女兒長得就給他子。”九十內竟然沒有響婆羅門帶女兒到那裡,佛就斥責說“這子很丑,有一好。阿難“這子其好,佛為什麼說不好人眼不色,是好眼,耳鼻舌也是如此。身不穿細滑,是好身;手不盜他是好手。色、耳聽音、鼻嗅香,身穿細滑,手喜歡偷盜財這樣的女子不好

 

上一篇:淨空法師:抓住九字念佛秘訣,萬修行萬人去!
下一篇:靜波法師:要做到境由心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