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心得分享之四/念佛功夫/真誠恭敬/斷惡修善
《文鈔》復馬契西書。“諸惡眾善,皆須在心地上論,不專指行之於事而已”。善惡要從心地上論,我們平時說身語意三業,心是司令,另兩個是兵。心起善念,身口都善;心有惡念,身口一定惡,這才是修行的要緊處。修行要是在身口上下功夫,忽略了心行,就像伐樹,是從樹葉開始伐,去掉樹葉再去掉樹枝,最後挖根。反之要是先從根部挖起,根挖斷了,大功告成。
又如打仗,我一下子端掉了對方的司令部,這一場戰爭就勝利了。修行也是如此,從心地上修,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惡念一起馬上對治,我們淨土宗,就是一句佛號,提起佛號就是覺悟,這句佛號就可以伏住煩惱妄想(惡念)。可是進一步說,我們求往生,是出十法界,六道我們都不要去。那樣看來,惡念不好,善念也不好,就是這句佛號,提起來就是覺悟。不管是善念還是惡念,只要念頭一起,馬上提起覺悟的佛號。這就是斷惡修善的第一步。既有了求往生的修行,又把基礎功夫一起修出來了。
斷惡修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就在這一句佛號中一次完成。為相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不再夾雜其它,這就是規矩(戒);一句佛號二六時不變樣,就是定;定深之後,漸漸就有了智慧。都在一句佛號中完成。不管你上不上班,只要我們不用動腦筋,佛號就可以提起來,方便快捷,簡單易行,怎麼都適合。不是非得出家不可,不是非得坐下來不可,不是非得什麼都不用干不可,誰都可以行得通。只要我們老實真干,就時時刻刻住在佛號之中。聽經是最重要的事,可是沒有時間聽經,也可以修行,為什麼?聽一千道一萬,還不是讓你老實真干嗎?
所以老實的人,阿公阿婆,遠比聰明人占便宜。今天的知識分子,吃虧大了,搞懂佛法要花很多時間,搞懂了還是沒有老實真干。等我們知識分子老實的時候,要有很大福報才行,或是大病躺下來了,或是遇到災難,才真想做一點實事,改變命運。這時阿公阿婆已經老實干了很多年。他們的生死大事大概早就解決了,知識分子可能哪一世真老實了,才能解決問題。
就像兔子和烏龜賽跑,烏龜要贏十次,兔子也不行。所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就是今天的知識分子,老法師講,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說法,就是給知識分子講的,到今天也沒有改變習氣。其實我就代表了所有知識分子,能說不能行。
“心地上了不起惡,全體是善,其念佛也,功德勝於常人百千萬倍矣”。真到了一句佛號,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善念惡念都沒有了,功夫成就了。我們和阿彌陀佛的熱線就連上了。什麼時候想往生,隨時可以走。
這個“三不”,可不簡單。他裡面顯示出很多內涵,比如我們越是真修行,越是有困難,業障也就起來了。冤家債主這時來是很正常的行為。為什麼?他再不來,就沒機會報復了。可是朋友看我出了問題,給我出主意,發願念幾百部《地藏經》,超度冤家債主。我們一旦接受,這就表示我們在佛號之外需要一個輔助的方法,我們對佛號不是不信,也不是全信,多一點說是半信半疑。
這個方法好,可以幫助冤家債主,可是我們求往生的大事毀之一旦。信願一旦摻水分,往生大事就泡湯了。真是捨本求末,顛倒用心。又有人在助念的時候,用密咒來幫助亡人,亡人接受她的辦法,是很好,可是信願之心馬上就產生虧欠,你對阿彌陀佛的這一句佛號不信任,才用另外一種方法,作為輔助,輔助阿彌陀佛這句佛號能力不足的部分,你用其他方法彌補。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這一句阿彌陀佛的能力不足,我們要用輔助方法幫助。哎!我一個朋友在寺廟裡,廟方信任他,讓他負責助念一事。他不聽廟方的管束,總是用自己的方法(大量夾雜密咒),寺廟告訴他,歷史上祖師大德沒有用過其他方法,就是一句佛號,他不聽,最後被遷單了。這是他自己和我講的。
“欲得心地唯善無惡,當於一切時處,主敬存誠。如面佛天,方可希企。心一放縱,諸不如法之念頭,隨之而起矣”。對佛菩薩要“主敬存誠”,“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誰敢在歷代祖師大德的章程外建立新東西,簡直是造反了!“心一放縱,諸不如法之念頭,隨之而起矣”。
你名氣小也就罷了,名氣大,影響大,還不改心行,護法善神能不修理你嗎?都是自己做(zuò)的。
【歡迎轉發“朋友圈”、“qq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