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安士全書新白話版74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問]等到老修行,固然沒有這個理。但是凡夫都在世網中,有事不能放棄,怎麼辦?

  [答]人在世間,必有一死。修與不修,總不能免。與其墜落,不如超升?如果痛念無常,哪還怕用心不切。無論處在靜中處在忙中,是順境是逆境,總與念佛求生,互相不妨礙。縱然是世緣極重,也應當忙裡偷閒,定為日課,或萬或千,不可間斷。那冗忙已極的,早晨十念,一定不能缺。

  [問]一心不亂,一天到七天,就能往生。或一天七天內一心,這以後不能一心,不知也能往生嗎?

  [答]既然能一心,以後心即使稍有散亂,一定不至於大散。如顏子三月不違背仁,三月以內,固然是仁人,難道三月以後,就成為惡人了嗎?如果能常常自我檢點,屢屢發弘願,沒有不往生的。

  [問]念佛的,念念相續,功夫才能密。但在暑天裡,裸體的時候多,怎麼能整天衣冠楚楚。不知飲食坐臥,裸露洗漱時,都可以念佛嗎?

  [答]默念無妨,所謂“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也(意思是不論緊張還是困苦都一定如此)。”

  [問]一心稱名念佛時,又發求生淨土的心,似乎夾雜有兩念,怎麼辦?

  [答]稱名念佛,固然是因為求往生淨土啊。經上說:“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又說:“執持名號。”那麼知道固然是一事,不是兩事啊。譬如考科舉的人,他要得功名,就是求生淨土啊;他讀書作文,就是執持名號啊。這裡似乎有微細的分別啊。那求生的念,應當在早晚發願時。如果稱名念佛的時刻,又應當專注一心,不可以有夾雜啊。

  [問]整天念佛,遇福就作,固然是學佛人的本分,但作福時,未免心在福事,不在佛號,不知是不是有妨礙一心不亂呢?

  [答]明鏡本來是空的,物來就顯現,對於鏡空有什麼妨礙?一般人卻是事沒有來就要去迎,事已過還要留住,就是病罷了。

  [問]父母的恩德,最難回報,如果能往生西方淨土,不知有沒有辦法,可以報恩呢?而且人生一世,就有一父母,如果百千萬億世,就有百千萬億父母,不知往生以後,能各個記憶姓名,各個知道他們的去處,可以挨個報答嗎?

  [答]要報恩德,天空廣大無邊,這是世俗的話啊。用世俗的辦法報恩親人,確實沒有可報的辦法。如果往生以後,想報恩親人,就容易了。哪裡只是報一世的親人,就是想報百千萬億世以前的父母,也有報恩的辦法。因為人一到西方,必定能有神通天眼,能見到無數世界的事;必定能有神通天耳,能聽到無數世界的聲;必定具有他心通智,能知一切眾生的心;必定能有宿命通智,能知無量劫前死在這裡生到那裡的事。所謂某人在某處這樣的名、這樣的姓、這樣的種族、這樣的住址,一絲一毫都知道,可以任我為所欲為,盡力報效。哪裡有父母的恩,不能報答的呢?昔日孟子稱贊舜的孝,說是天子父,尊貴至極啊;用天下養,養到至極啊。假使我往生為菩薩,使父母成為菩薩的父母,不是更超過人類的尊貴嗎?並且使父母能生到淨土,念衣服有衣服來,想飲食有飲食到,享受自然的福,享受無極的壽,不是更超過天下養嗎?何況一國土中,不過一天子,若是有第二位孝子出來,也要想用天下養,那必定圖謀不軌,反而做了亂臣賊子了。哪裡如淨土法門的人人可以盡孝,仍然不妨礙世法呢?

  [問]異類眾生,在三惡道中受苦的,那是無量的,我怎麼能全都救了,而徒勞發這虛願呢?

  [答]菩薩要普度眾生,那一切三惡道中受苦的,都是我分內應度的人。怎麼可以因為多而有畏心,因為多而有厭心倦心呢?地藏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普賢菩薩十大願,每願都是盡眾生界為預期。那麼修淨業的,想生西方淨土,不應當用回入娑婆,誓救三途為願力嗎?

  [問]微細物命,種類太多。假使每當見到物類,就發救度的心,不知這個 心僅能完結我的志願呢?還是仍有益於它們呢?

  [答]應當觀察發心的誠不誠,如果能竭盡我的真誠,都是有益於它們的。觀察世尊過去劫是忍辱仙人,目犍連過去劫是樵夫的事,便知道發心的有益。釋迦如來,在無量劫前,是忍辱仙人,在山中修道,遇到國王出來打獵,追逐一走獸,問道人:“獸在哪裡?”這時仙人如果實話告知,那就害了獸;不實話告知,又是打妄語。仙人沉吟沒有回答,國王怒了,砍去仙人一臂。又問一遍,仙人也是沉吟不答,又砍去仙人一臂,仙人就發願說:“我成佛後,應當先度這人,不要使世人效妨他作惡。”後最先度的比丘憍陳如,就是當時的國王啊。

  佛在世時有一城人很難度化。佛說:“這些人與目犍連有緣。”就派目連前往,那些人果然都度化了,問佛因緣。佛說:“目連在過去劫時,曾經是樵夫,驚動了無數亂蜂,目連對它們說:“你們都有佛性,以後我如果成道,就來度你們。”現今這城裡的人,就是當時聚集的群蜂啊,因為他曾發一念,所以與他們有緣。”這樣看來,不只是見了一切人類,都應當勸他們念佛,發起救度的想法,即使見到一切異類,也應當代它們念佛,發起救度的想法了。

  [問]念佛雖然虔誠,但念佛的數有限。假使有百條命而用千聲佛號布施,百條命自然沾上福了。萬一是恆河沙那麼多的物命,卻也用千聲佛號布施,那福變微小了,怎麼辦?

  [答]譬如一火炬,百人分別點燃,這火炬依舊如故。千人萬人分別點燃,這火炬也是依舊如故。

  [問]昔日有二僧,在念佛時,觀想自身坐在大蓮花內,想著蓮花開合,這樣五個月後,都得往生了。不知念佛的,可以作為榜樣嗎?

  [答]可以。但畢竟是以念佛為主。

  西歸直指卷三

  啟信雜說

  [說明]用淨土的道理,勸大智慧人,化導很容易,因為他們宿福深厚,根器不凡啊。用淨土的道理,勸愚夫愚婦,化導也容易,因為他們胸無成見,如甘味可以受眾和,白色可以受眾采啊。唯獨把這道理告訴我們讀書人,卻很不容易,因為先有一番膚淺套話牢固在胸中,所以雖有至道而不想見,雖有良言而不想聽啊。這一集指迷歸信的話,可與淨土相互說明,摘錄數條,當作法喜,名為《啟信雜說》。

  如如居士顏丙《勸修行文》

  人人愛這色身,誰信身為苦本。時刻貪圖快樂,不知樂是苦因。浮生容易度過,哪裡是久住的地方?虛幻的體質不堅固,總歸要磨滅了。長壽的,偶然到八九十歲才亡;短命的,不過二三十歲就夭折了。更有今天不知未來的事,又有上床忽然告別下床的鞋,多少個一口氣不來,便是千秋永別。歎這身體沒有什麼好,無奈誰人不被假像騙了。那筋纏繞七尺骨頭,那皮包裹一堆肉塊,毛發爪齒,聚集像一堆塵土,涕淚痰涎,污穢如行走的茅廁。冬寒夏熱,年年在瘧疾病裡偷生,蚊蟲叮咬,歲歲從蛆蟲邊上混過去。這身體不可愛樂,人們當願出離。為什麼迷昧的尚且逞風流,懵懂漢還在生顛倒。或有骷髅頭上,戴花戴草;或有臭皮袋邊,帶麝帶香。羅衣完全罩著膿血囊,錦被完全蓋著屎尿桶。用盡奸心百計,以為能活萬年。不知頭痛眼花,閻羅王迎接的人來到。再加上兩鬓花白牙齒脫落,無常鬼寄信來正要尋找。個個戀色念財,盡是失掉人身的捷徑;天天喝酒吃肉,無非是種下地獄的深根。眼前貪圖快活一時,死後受痛苦萬劫。一旦命根斷絕處,四大(身體)被風刀分割時(風刀:比喻人臨命終時,身體中風大動搖,支解身體,好像刀割一樣痛苦),外面手腳抽搐,裡面肝腸痛裂,縱然是妻兒愛惜,也沒有辦法留住你。假如骨肉都在面前,又有誰能代替你?活著的人枉自悲啼痛切,死去的人只是覺得神識奔跑。前途不見光明,舉目沒有伴侶。過了奈何岸(奈何岸:古人認為人死後要經過一‘奈何橋’的地方才能魂散。因此“奈何橋”、“奈何岸”就是陰陽兩界的交接處的代稱),見了無不悲傷;入鬼門關,到了自然淒慘。離世剛剛經過七天,冥府漸漸經歷了各部門,陰曹官員報案不講人情,鬼差拿著叉子沒有笑容。平生行善的,送歸天道、仙道、人道;活著造惡的,押入湯鍋、火海、刀山。當初盡說因果荒唐,這時才知道一點不假,孽鏡裡顯現過去的事件件分明,夜裡墳墓中般般苦楚。刀山劍樹,吃不盡萬種煎熬;戴角披毛,填不滿多少業債。任憑你心雄膽大,免不了向鬼差低頭求饒;隨便他毀謗佛僧,挨不過對閻王的屈膝認罪。魂魄雖然歸到陰界,屍體還躺在棺材中,或隔三天五天,或當六月七月,腐爛時就出蟲出血,惡臭時就熏地熏天。沒有錢財的,一堆野火燒了;有體面的,埋在萬裡荒山。昔時俏麗紅顏,變成灰燼;今天荒涼白骨,變作塵埃了。從前的恩愛,到這時都成空;昔日的英雄,現今在哪裡?青草邊漫延留有碑石,綠楊樹內空掛著紙錢。想到這樣的結局,誰能避免這下場?如果要跳出輪回,必須是皈心正覺(佛)。休要向那鬼窟裡作活計,要知道肉團上有真人。是男是女總應該修道,俗人僧人都是有分的。趕緊求活路,應當想到身後的身;切莫猶豫,還要做夢中的夢。如果明天又等明天,眼看著耽誤了青春;使後人再悲哀後人,累累不斷增高白骨。彌陀好念,不要認為極樂國的金台是虛;閻老無情,不要招惹他家的鐵棒。棄惡從善,改修未來。對眾就為大眾宣揚,在家就為一家解說。使大家都知道覺悟,教人人共同避免沉淪。佛的話不信,什麼話可信;人道不修,別的道難修。各自請直接承當,不要使這一生空過。

  理障更甚於欲

  天生的盲人沒見過大象。有一國王,召集群盲問他們:“你們想知道象的形狀嗎?”都說:“想知道。”國王就命令象夫牽象到庭院來,叫群盲用手去摸。摸過以後,國王問道:“你們已知象的形狀了嗎?”群盲都說已知。就各自揣測,摸象鼻子的,說象形如琴;摸象腳的,說象形如柱;摸象脊背的,說象形如屋;摸象脅的,說象形如壁;摸象耳朵的,說象形如簸箕;摸象尾巴的,說象形如掃帚。每人各執一說,爭論不休,接著毆打起來。國王笑道:“你們都不知道象。所謂琴,就是鼻子啊;所謂柱子,就是腳啊;所謂屋子,就是脊背啊;所謂牆壁,就是脅下啊;所謂簸箕,就是耳朵啊;所謂掃帚,就是尾巴啊。”於是群盲沉默不敢說話,但心裡還是認為自己摸的不錯,而且極恨別人都說得不對,於是盲人終身不知道象了。假如先前不讓盲人用手摸,那象的形狀,幾句話就知道了,又怎麼至於爭執啊。因為有這一摸,他們就以為親手摸過,絕沒有疑惑,這就牢固在心而不可改變啊。不讀書的人,教他修淨土,縱然不能全信,但必定不至於誹謗。如果一讀考科舉的書,便自以為是,空腹高心,以為這不過是佛家的教導,而誠實的話,反認為荒唐,甘露的投放,看成鸩毒了。所以說,理論的障礙更超過欲望。

  先要知三世之說

  讀書人有不信前生後世,因而不信淨土的。不知前生後世,就是昨天來日,當下便有,並不是佛家造出來的。譬如五髒六腑,原本在病人自己的腹中,無奈因為是出自醫生的口,就看成是藥籠中的東西了?文昌帝君《勸士子文》,開口便說“我一十七世是士大夫身”,這顯然有三世了。讀書人考科名,都經他掌管,難道他的話不可信嗎?

  又要明因果之理

  儒生不信因果,不是不信佛啊,是不信儒啊。《易》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書》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那行善行不善,是因啊;降吉祥降災殃,就是果了。譬如日與太陽,是同一個東西。所以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人如果信了,自然不敢為惡,倘若以為報應為荒唐,就落得個欺人詐人,沒有忌憚了。就如一縣城裡,一人信因果就作一善,萬人信因果就增萬善;一人不信因果就造一惡,萬人不信因果就增萬惡。所以說:“人人信因果,是大治之道啊;人人不信因果,是大亂之道啊。”

 

上一篇:為什麼孝順父母,可以解決工作姻緣資財、子女頑劣福薄、抑郁、慢性病等一切問題
下一篇:果卿居士:學佛行善還會遭遇車禍的因果故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