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尊者用這個法門一夜證阿羅漢果
緬甸:大慈禅師馬哈希尊者 智如法師翻譯
身動時,行人須效虛弱病家般緩緩而動。移動、曲伸臂腿,俯仰其首,皆宜輕緩。由坐起立時,漸緩漸起,並觀「起立,起立」。直立時,觀:「站立,站立」。四下張望時,觀「張望,看見」。經行時,不論踏右足左足,都要觀照步子。由舉足到踩下,一一連貫動作皆須覺照。不論右足左足,皆一步一觀。這是快步經行之觀法。
快步經行及行程稍長時,如所說觀照即可。慢步或牆垛式經行(Cankama Walk,步直舉、移前再直落)時,每步應觀三動作:足舉起時,移前時及踩下時。先習觀舉起及踩落之一一動作。其舉起,覺照明白。其踩落,足之笨重落下時亦明明白白。
經行時,每步應觀「舉起,踩下」。這種方法約兩天後即輕松易為。接著依前述觀三個動作「舉起,移動,踩下」。初習時,僅觀一或二動作即可,所以快步時,觀「右步,左步」,而慢步時「舉起,踩下」。經行中,欲坐下時,觀「想坐,想坐」。真坐下時,全神觀身軀之「笨重」落下。
坐時,觀安頓腿臂之一一動作。無此類動作、身唯靜止時,則觀腹之脹癟。用功中如四肢酸硬,身體發熱,即加以觀照,之後纔回到腹之「脹,癟」。用功中如想躺下,觀此心念及躺下時腿臂之一一動作。臂之舉、動,肘之息靠地板,身之搖晃,腿之伸,慢慢躺下時身之歪斜等一一觀照。
如前觀照躺下頗為重要。在躺下過程可成就明-慧(道智,Magga-Bana 及果智 Phala Bana)。定(Samadhi)、慧( Bana)俱有力時,曲伸臂頃間,明-慧隨時可得。阿難尊者就是這般成就阿羅漢的。
阿難尊者於首次三藏結集之前晚拚力於一夜間趣證阿羅漢果。他徹夜依毘婆捨那(Vipassana)禅觀之身念住(Kayagatasati)法用功,觀右步、左步、舉足、移動及踩下;觀現行諸法,觀想經行之念及經行時身體之一一動作。如此這般以迄快破曉時猶未成就阿羅漢果。因覺經行過多,為平衡定(Samadhi)及精力(Viriya),宜稍臥作觀,遂入臥室。尊者坐榻上,徐徐躺下並觀:「躺下,躺下」,於瞬間證得阿羅漢果。
躺下之前,阿難尊者僅是位須陀洹(預流果或涅盤道初果)。由須陀洹果(Sotapannahood),繼續用功,而斯陀含果(Sakadagamihood,一來果或涅盤道二果),而阿那含果(Anagamihood,不還果或涅盤道三果)及阿羅漢果(Arahatship,證得究竟果位之聖者)。連證後三品果位僅花了一會兒功夫。由阿難尊者證阿羅漢果之例子以觀,證果時刻說到就到並不費時。
所以,行人宜時時刻刻精進用功。不應松懈。莫以為「稍稍偷懶應無大礙」。躺下及安頓臂腿之一一動作均應綿密觀照。(身)靜止不動時則觀腹之脹癟。及晚而眠,行人亦先莫就寢而放下用功。認真而精進之行人修念住應至於廢寢的地步,用功不息直至入睡而止。觀境殊勝時會睡意全消,但如昏沉嚴重就會睡著。睡意濃時,觀「想睡,想睡」;如眼皮垂下,觀「垂下」;眼皮沉重,「沉重」;眼睛酸痛,「酸痛」。如此一觀,昏沉不再,眼睛恢復「清爽」。
此時行人應觀「清爽,清爽」,再繼續觀腹部之脹癟。若行人再何等賣力用功,昏沉真難敵時,也要睡倒。睡倒不難,其實容易。躺著修觀時會漸漸昏沉而終於睡著。所以初習者不宜躺修太多而應多靜坐經行。但夜深安板時,應躺著修而觀腹部脹癟,就自然睡著。
呼呼入睡是行人休息的時間。但實在認真的行人應限制睡眠時間在四小時左右。此是佛所許之「中夜」時間。四小時睡眠委實足夠。初習者如認為睡四小時對健康不宜,可延長到五或六小時。就健康言,六小時睡眠顯已足夠。
醒來時,行人應馬上恢復用功。真赍志證道及果智(Magga and Phala Bana)之行人,功夫應僅於熟睡時中辍。其余清醒時間宜脅不著席不斷用功。所以一醒來就要觀清醒的狀態「清醒,清醒」,不然就觀腹部之脹癟。
打算起床時,應觀「想起床,想起床」,接著觀調整臂腿等一一動作。抬頭起身時,觀「起身,起身」。坐定時,觀「坐著,坐著」。安頓臂腿的任何動作均應觀照,靜靜安坐並無變動則恢復觀腹部之脹癟。
洗臉沐浴也不離觀照。不過因其一一動作較快,觀照能越多就越好。穿衣動作,整理床榻,開關門戶等,其觀照亦盡可能周密。
用膳時眼望飯桌,宜觀「望,看,望,看」。伸臂取食,觸、抓及拌,揑送到口邊,垂首並抟食入口,再松臂抬頭,皆宜一一觀照。
(上述觀法系依緬甸抓飯食之方式,使用叉、匙或筷者應如其所應觀照)
咀嚼時,觀「咀嚼,咀嚼」。嘗味時,觀「曉得,曉得」。吞咽並食物通過食道皆一一觀照。此即抟食時行人觀照之法。喝湯時,伸臂、舉匙、杓取等動作皆宜觀照。膳事繁雜,依此觀照委實困難。初習者難免會漏掉些應觀項目,惟應有求全的決心。疏漏一些亦無可奈何。不過定力(Samadhi)增強時,觀照就能巨細無遺。
行人宜觀事項具如前述。綜合起來,觀照者亦不過數事。快步經行,觀「右步」、「左步」,慢步時,觀「舉起,踩下」。靜坐時,觀腹部之脹癟。躺著時,如無其它所緣境,亦觀腹之脹癟。用功時如心散亂,觀所起妄想,然後恢復觀腹部脹癟。有酸硬、疼痛及癢等感受時亦宜觀照,再回頭觀腹部脹癟。四肢曲伸、移動;頭俯仰;身搖晃挺直等等,亦應隨起隨觀,再觀腹部脹癟。
繼續這般用功,行人能觀之法遂愈觀愈多。初期,行人妄心四竄,其觀照難免疏漏很多。惟不宜氣餒,蓋初習者每人所遇困難相同。只要精進用功,就能念起即覺,最終妄念不起。心止於所緣之境,而能觀心之起,幾與所緣境如腹脹癟俱時。(換言之,腹之脹與能觀心俱起,腹之癟亦復如是。)
所緣色境與能觀心系俱時生起,於此俱時生起間無人無體,惟是所緣色境與能觀心俱生。行人遲早會如實親證此俱生法。觀腹脹癟時見腹脹之色法及能觀腹脹之心法。腹癟落時亦復如是。行人乃能明悟此色心諸法系俱時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