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二七歲失去了父母,好在他的身體素質好,寒風吹著也不咳嗽,暴雨淋了也不感冒,到山上撿柴找野貨,竟然也長成了身強力壯的小伙子。要說這個封二,除了窮,還真沒的挑,長的膀大腰圓,一口氣挑個二三百斤的柴就跟玩兒一樣,最主要的是心眼好,村子裡一些孤寡老人的水和柴他全包了;自己雖然窮,但是人仗義,辛辛苦苦用野貨換來的錢也經常周濟那些老人。“封二是好人啊;好人應該有好報的。”村子裡的老人們都誇他。
還真上村子裡的老人給說著了,封二窮,娶不上媳婦;可巧的是在去集市賣柴回家的路上遇到一個要飯的姑娘被幾個混混欺負,他看不過去,上去撥拉了幾下子,把那幾個混混給打跑了。一問,才知道,這個姑娘還有個病重的爹,兩天沒有吃東西了,在一個破廟裡躺著。封二心好,隨著姑娘又返回集市上,買了一堆饅頭還有一只燒雞,讓姑娘給她爹送回去;又掏出了僅剩下的一點錢,讓姑娘給她爹看病。姑娘磕了一個頭,流著眼淚走了。
封二再次去賣柴,回家的路上,被姑娘截住了,姑娘的頭上帶了朵白花。姑娘哭著說:爹死了;用封二給的錢買了張破席子把屍體卷了還在廟裡呢;自己沒有辦法,又來求封二,說自己也沒有地方去,求封二收留她。封二也沒有細想,反正人家需要幫助,自己幫忙是應該的,再說,一個姑娘,在外面要飯,再讓那些混混給欺負了怎麼辦?
於是封二就用賣柴的錢買了口薄棺材,把姑娘的爹簡單的葬了。把姑娘領回家。
村子裡的老人們見了,高興,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嗎?於是一撮合,姑娘就成了封二的媳婦。
這個姑娘心地和封二一樣,善良,樂於助人,又把那些老人們的縫縫補補的活給攬過來,讓村子裡的人贊不絕口,說封二好人好報,撿了這麼個好媳婦。結婚後,封二上山打野物,媳婦在家做飯,閒了,繡花,紡布,封二再拿到集市上賣,日子竟然過的紅火起來。那時候,村子裡的人教育孩子都拿封二做榜樣:看見沒?這人就得學好,學好老天都照顧,看人家封二窮,可是老天送給人家一個好媳婦!
要說也是,好人好報;可是封二結婚後一直沒有子嗣,找了好多醫生看過,什麼偏方秘方的都用過,沒有一點跡象。封二和媳婦也不抱怨,自己沒有孩子,把別人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待,上學沒有錢了,主動送上去;哪個孩子生病了,也買點東西去看。轉眼間,兩個人四十多歲了,仍是無兒無女。
一天,村子來了個風水先生,大家撺掇著封二找他看看,是不是風水有問題,封二到覺的沒有什麼,但是媳婦坐不住了,家裡日子越來越好,可是膝下無兒無女,就是覺的生活沒有意思,於是把風水先生領到封二家的墳地。風水先生到那裡一看,二話沒說,扭頭就走。
“怎麼回事先生您倒是說句話啊?”封二的媳婦著急了。“是啊,先生,您看,請您來了,多少也給指點指點啊。”村子裡的人也說。
先生歎了口氣,說:“那好,我也就不客氣了;說多了本家也不用不愛聽。這墳地該有些年號了吧?”
封二搖頭:“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的這個墳地。”“是有些年頭了,應該不下二百年了。”村子裡的一個老人說。
“是啊;按說開始的時候,墳地的風水不錯,你們看,祖先的墳頭在河床上面的平台上,那可是穩穩當當的好風水啊,門庭興旺,忠厚傳家;可是到第三代上,這個墳已經到了平台的下面,這個時候就應該改墳地了,否則,只能世代單傳;到這個最近的一輩上,墳都埋到河床上了,這是個絕地啊,沒有辦法,沒有辦法!無兒無女,命定孤獨!”
“先生,您幫幫我們吧;要不,您看,我們改個墳地?”封二的媳婦著急了。
“哎,若是能改,我早就叫你們改了,現在不能改了!如果我看地沒錯,這墳裡的人過世至少二十年了!再改會驚動先人了!更何況,這片墳地少說也有一百個墳頭,要改,都得改啊,不然,祖先不答應,會降大禍!”
“先生說的不錯;封家原本是個大家,到封二的老太爺那代,就世代單傳了;封二和他媳婦行善積德,是個好人,你就幫幫他們吧。”老人也幫著求那個風水先生。
風水先生搖搖頭:“那就看老天吧!我無能為力了!不過,你們最好別抱這個念頭,除非哪天這個河給添平了,這個墳地啊,風水可就來了!”
封二的媳婦回到家,長吁短歎。封二倒沒有往心裡去,該砍柴砍柴,該上集上集,他倒想開了,命裡注定,何必多想!
既然注定沒有子嗣,封二把積蓄的錢掏了出來,開始修路,修一條從村裡通向山上的路,路修好了,能走車了,人們砍柴方便了,不用往山下背,老人、婦女也都能上山上去砍柴了。
在路修好的第二年夏天,下了一場罕見的暴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暴雨過後不久,封二的媳婦竟然懷孕了!封二高興的滿街跑,老來得子,是何等的喜悅!他早把那個說他必絕後代的斷語給扔掉了。
那個風水先生聽到封二的媳婦懷孕的消息後,趕到封家的墳地一看,原來那場暴雨從山上沖下來的泥沙把河床給墊高了一米多。風水先生長歎:千年不遇!千年不遇!天意啊,天意!看來,人,除了積陰德,陽德也得積啊!
封二的孩子自小聰明伶俐,雖然父母百般溺愛,但是從來不恃寵而驕;讀起書來,心無旁骛,十八歲的時候中了舉人,後來又回到縣裡當了縣令。膝下三兒兩女,自此,封家的門庭又興旺了起來。封二和他媳婦,活了九十多歲,都無疾而終。
行善才能得福報
一位風水名師,為人看墳斷宅非常准確,經過調理的宅墓許多人都成了富貴。但他自己的兒孫們都不富裕,也沒有一個當官的。有一天,他的兒子說:“爹,你是一個風水名師,為什麼咱們家沒有出一個當官的?你就不能調理一下,讓咱家也富裕,也出官員?”
風水師說:“可以,但必須按我說的去辦,明天午時是一個是吉時良辰,你們哥仨到你爺爺的墳上拜祭一下,然後將我包好的鎮物埋在東南西北方向上,不出數年可以出官。但埋下後,不可以說一句喪氣話,直走回家。”次日午時,哥仨按照老爹的吩咐,到爺爺的墓地去按法調理後,回家的路上,突然從路上走來一個乞丐,乞丐說:“想討點吃的,或給點小錢。”老大一腳踢開。並說道:“真倒霉,遇到一個要飯的”。
回家後,老爹說:“一路上,遇到什麼人了?你們一定說了倒霉話吧?”哥仨只好承認事實。然後老爹說:“你們沒有當官的命啊,我雖然精通術數風水,但也違背不了天意,剛才你們遇到那個討飯的,就是你們的爺爺的靈魂啊!”你們這樣對待祖上,哪會有當官的福份呢!”
古人言“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福人居福地”,那沒有福德之人,本身也擔不起那福德之地。必應因種種緣由,失之交臂。
在《了凡四訓》中寫到:福建莆田縣的林家,他們的長輩中有一位老太太喜歡做善事,常做粉團給窮人吃,只要有人要,從不厭倦。有一位仙人變作道士,每天向她討六七個粉團,老太太每天都給他,一連三年都是這樣,仙人這才知道她做善事確實出於真誠。道人就向她說:“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團,要怎麼樣報答你呢?這樣吧,你家後面有一塊寶地,你將來你死後葬在那裡,後代子孫當官的人數,就會像一升芝麻那麼多。”後來老太太去世,她的兒子依照仙人指定的地點埋葬,葬後第一代就有九人中進士,後來世世代代做大官的人很多。因此,福建竟有“無林不開榜”的傳言(意思是每次考試發榜,榜上准有林家人)。
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看出,不知布施的無福德之人,求之富貴而不得。行善積德之人,福德深厚,必得福報;不求富貴,而富貴自來。
現在很多人,不知布施、捨是如何?也就罷了,更可怕是,人心貪得無厭。自己不想任何付出,就要坐享其成。或者本來不屬於自己應得的東西財物,強行盜取。古人造詞“捨得”二字,是有因果關系的。預先得來,必先捨去。捨在前,為因。得在後,為果。就像一個農夫,要想秋天多得糧食,就要先春天多播種子。春天不播一粒種,秋天豈得萬斤糧!不行春風,難得秋雨。佛說人有三毒:貪、嗔、癡。行善、布施、捨去,是能斷貪念,為修一切善,種善根的。種下善根才會得善果,才會有福德,才會福報的,才會“佛事門中求,有求必應”。可憐的是,有些愚昧無知眾生,貪念極其重,想收獲糧食,但有時連一粒糧食種子,都不捨下播種,還在那裡“黃粱一夢”呢。哪裡會有福德和福報會降臨他們呢?易經雲:積善之家,必有馀慶!
金甲神護佑積善的商家
文/林靈
據《感應篇注證》記載,明朝嘉靖初年,儀征縣金某,在鎮上開一個典當鋪。當時出現盜賊,搶劫了所有富家的財產,惟獨金某的當鋪無恙。
官府有關部門,懷疑金某與盜賊相通。等到捕獲盜賊後,查問他們為什麼不搶金家的當鋪?盜賊說:“我們曾經先後幾次前往搶劫,都看見金家屋上和門外,有幾位金甲神守護著,所以不敢侵犯。”
官府還是不信,就喊當地鄰居前來詢問,大家都說:“金某實是積德善人,其它各個典當鋪,都是出輕入重,只有他家出入公平,估物很寬,限期更遠。並且訪知老而貧弱的人,還破例免息。又在冬天免寒衣的息,夏天免暑衣的息。年年都是這樣。上天保佑善人,所以有吉神保佑。”
縣令聽後,大加贊賞;匯報給上司,上司聽說後,就表彰了金氏。
周氏按曰:典鋪本是方便人民的行當,但是其它當鋪,竟輕出重入,對平民百姓,分毫不予優惠,不免歸入市儈一類。但金某的當鋪,不但沒有這個趨向,還能格外施仁。這樣的好人,難道盜賊搶劫和官方懷疑,就能損壞他的福澤嗎?
筆者附言:商家若學金某,實為長富之道。於人於己兩利,此系富祥訣竅!
投河不死
文/林靈
據《付法藏經》記載, 毗婆屍佛在世時,有一位比丘(男性僧人)頭痛的很。那時候,薄拘羅尊者,是一個窮人,拿了一個诃梨勒果,布施給他,那位比丘吃下後,病就好了。
薄拘羅因為做了這件善事,結下這個因緣,所以,在九十一劫以來,薄拘羅享福快樂,未曾有病。後來,薄拘羅投生到一個婆羅門人的家中,他的母親早死,後母多次要殺害他,都沒有成功。有一次,又把他投到河裡,被大魚所吞,魚隨即被捕,購魚者剖腹得兒,薄拘羅便成為有德望人的兒子,後來,修行成為羅漢。
周氏按曰:薄拘羅布施一位病僧,就獲得九十一劫無病的果報,並且多次遇折磨而不死,這是福田殊勝的緣故,難道這不是惡星永離、吉神常護嗎?——(均據清代周思仁《安士全書》)
(轉載)
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
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學佛網、轉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佛、求生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