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與後悔。
施與,是濟急救危的事。捨財作善,立功最速。然思大積陰功,務要慷慨不吝;若施與了,又要懊悔,便折斷了善根。
對面看來,善人的救濟方法最多。有人來尋我的,有我去尋人的,有遇著暫做的,有立法常做的,有零碎做的,有趸當做的,有直率的,有巧妙的。
人來尋我,人盡曉得。若我去尋人,如莆田林國鈞,每日袖銀到窮村,見困苦的便放他家裡。江都蔣應泰,每日帶錢出門,路施乞丐是也。
遇著暫做,人盡曉得。若立法常做,如陳幾亭,劃六百畝教養貧族,劃八百畝赒濟鄉黨。王椒圃,獨養孤貧三百六十人,每月每人米三斗、錢三百是也。
零碎做,人盡曉得。若趸當做,如南城吳伸,與弟吳倫捐谷四千石,立社倉。陸稼書先生,祖名珪,兩次捐米千石救荒是也。
直率的,人盡曉得。若巧妙的,如劉理順,聞鄰婦因子久出難度日,將要嫁媳遠商,劉捐銀阻他,並代他兒子寫假信送去。瞿嗣興,受窮人籴米錢五千,假說道:你錢十千耶,因倍與他是也。
這九人都享大福,今不及載。為善大要開闊心胸,放高眼界,真實做去,自然動天地,感鬼神,富貴神仙,在我掌握。
假借不還。
借財借物,總要速還,若據為己有,久不肯還,沒天理人,哪望好處?這二句,最是自昧初心的惡。
對面看來,善人借人的物,保護完好,用過速還。
借人的財,時掛在心,措置償還;若與借他人,又要存心方便,如陸竹西放債,只取一分息,享壽九十六歲。宋時李謙遇荒年出米千石,借與鄉人,明年又荒,謙便對眾焚契,壽百歲,子孫都做顯官。
在路上拾財物,最關性命,等待失落人還他,極是善事。(《感應篇直講》,弘化社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