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泉源 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成佛度眾生,「度」是幫助眾生離開痛苦;就像孩子生病,母親會設法找到最好的醫生一樣。但佛跟我們說,當你想幫助別人的時候,不要忘了幫助自己,如果自己很執著,也不會有能力幫助別人。所以想成佛,基本上必須無我—「體證空性(注1)」,學習一切利益眾生的方法。為這個目的,必須淨除業障、累積資糧、實踐很多善行。在這過程中,慢慢看到生命的真相,這才是「體證空性」的正確作為。 我有一位親戚,年紀很大了還沒娶妻,常來道場找我,但我發覺他動機不對!總是盯著女人看,看哪個漂亮、哪個適合做太太,他自己不感覺這是偏差的行為。
我告訴他,你這樣作不對,變成利用佛教。當然我也知道,要跟一個沒有深入思考的人講這些不太容易,但無論如何還是要說。我們生命道場有些義工、員工,我也常叮咛他們,來到這不要談戀愛,這裡是追求清淨與慈悲的地方。佛教是有智慧、有慈悲的信仰,不跟眾生談感情,也不吃眾生肉、不會設計人家的錢,不會利用關係來獲得利益,純粹是為了對方好。 佛陀要我們練習正直而中道的思惟,所以八正道的最先就是正見,再來是正思惟,不管作什麽,只要見解、動機正確,無論從政、作生意、教書,都是正確的,要不然只是滿足個人的欲望而已。外在的物質環境必須有所節制,夠用就可以,再大再多,仍然不會給自己帶來快樂。我們今天買一間房子,花了一千萬或五千萬,又要花心思裝潢,終於完成了,結果發現丈夫在外面有女人,突然之間,那房子變成什麽?地獄!你每天關在面飽受煎熬:建築很豪華,但得不到快樂。
反過來說,縱使夫妻很貧窮,但彼此瞭解佛法,有歡喜心,這等於住在極樂世界一樣,喝水都是甜的。 又有個故事說:有兩個人在晚上爬山趕路,口渴得很,終於找到一窪水,兩個人喝得很歡喜,喝完以後就睡了。天亮以後,他們看見昨天晚上喝的水嚇一大跳,實在夠骯髒,都是蟲,但前一晚兩個人喝得很歡喜;這時他們終於瞭解「三界唯心」的道理。各位,萬法唯心造啊!同樣是水,用不一樣的心境去喝,感受完全不同。這說明什麽?當我們在黑暗中,會將骯髒的當作甜的。開了智慧才知道,我們過去所追求的,全是自找麻煩,所有的煩惱、痛苦都是自己找的。有人想要買佛像和念珠,每天討論「多少錢?」「上哪去買?」當然這不是壞事,但他忘了佛像及念珠的功用。還有人戴著念珠打麻將、戴著念珠跟人吵架,有人車上掛一串念珠,還超車跟人家相撞,這都不算真的學佛,甚至連佛法的邊都沒摸到。 一切法,不管是小乘、大乘、密乘,都是為了幫助開顯我們的心性而存在的。
寂天菩薩(注2)說:生命的泉源就是悲心,就是菩提心。眾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但因為有生命的泉源—大悲願,所以能乘願再來,不斷地回到人間利益眾生。這才是生命的泉源、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動力。所以各位要隨時調整自己,有的人愛美、有的人愛名、有的人愛享受、有的人執著感情,或是執著於名利,這些都不是生命的泉源,必須要將這些執著消滅。所以我們要透過修行、透過了種種方法調伏我們的妄念;萬一失去正念(注3),趕快起個慚愧心,拉回來。所以各位一定要找時間讓自己老實修行,每天早上起來,半個鐘點也好,二十分也好,靜靜地在三寶前保持六念法(注4):拜佛、打坐、看經書;下午、晚上的時間就好像出家人一樣。每天要早課、要晚課,中午還要作午供;中間的時間要靜坐,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
下面幾句話很透澈地點出生命重點,第一句話:「慈悲是對於悲傷的心靈反應。」例如:男女談戀愛時,看到對方生病很難過;女孩子三更半夜為男朋友織毛衣,直到天亮。不捨得對方受苦;但這是有條件的,我為你織毛衣,不能拿給別人;我愛你,你不能愛別人,你不能愛別人。這不是真慈悲,真慈悲必須有空性,平等而沒有分別。生命的悲傷是每個人內心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讓我們感受到別人的痛苦,彼此相連。如此一來,你會慢慢生起一種溫柔、憐憫,全然無條件的慈悲,感動每個有情生命。 我們一定要問自己,這輩子什麽人讓我們感覺討厭,乃至什麽人讓我們難過,這就是我們不慈悲的地方。因為我們還對此人或此事起瞋心。
早上我在誦經,念到一個很重要的咒語,背了半天背不起來,突然接到一通電話,我很快樂,過去一個怨恨我的人打電話來,邀請我參加他的法會。我心想,那麽有效!我在這兒念咒,那邊感應就來了,還沒背會呢!因為那是屬於除障咒,去除逆緣的咒語。我覺得這是佛菩薩在這時候特別讓我有信心。事情過了六年,他打電話邀請我參加他的法會,我內心很感動。菩薩戒(注5)中有一條重戒是「瞋不受悔」,別人跟我們表達忏悔,如果不接受他,這是不慈悲的。 有些女人家,先生在外面和女人同居幾十年,突然想打個電話問候,妳卻惡言相向,掛他電話,然後自己又哭了。這樣妳快樂嗎?沒有必要。接到電話應該說:「謝謝你打電話來,只要你快樂就好,我也過得不錯。」
要有勇氣講那種話,大家結善緣。一旦結了惡緣,怨恨的種子便在兒子、女兒的生命中滋長,以後換成是他們離婚、吵架、打架。這是我們傳給他們的,這叫「遺傳」,因為心中有怨恨的因素存在。這樣代代相傳,等於傷害了社會,所以我們要隨時感受別人的痛苦,培養溫柔與憐憫,不要嘴巴太利、不要心太利,不要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這很要緊。 第二句話:「智慧跟慈悲應該作為指引我們身口意的最高指標。」事情沒有對與不對,不要解釋、不要找藉口,只要知道自己是否安心,這比較重要,這樣才能提升服務眾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