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分享《阿彌陀經》時提出了“大乘淨土往生一路”,兩年多來又進一步細細劃分,剛剛加群或長時間不關注的同修沒看到,自然就不會理解為什麼如此提了。從這幾天和同修面對面的交流中,發現大家對大乘淨土往生一路的理解還不夠深入,略占用各位點時間,做這一期《簡解淨土六路》,作為《消業從頭說到尾》的姊妹篇,也希望更多同修能明白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
首先從出輪回的高度來說。
學佛,不管懷揣了多大的夢想和報負,一定要有個人出輪回的目標。不管是小乘還是大乘,都要惦念個人生死如何解決的問題。
自無始劫前,出輪回只有一條路——
靠實修、破五陰之魔、出陰界獄、破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成阿羅漢。
若想成菩薩救度眾生,也要走通這條路,才能以此方法救度大眾出輪回。這個狀態下的大乘也異常艱難,無異於比小乘的難度翻幾番。
以此狀態下達到成佛,其難度可想而知,因為佛是要圓滿身口意三業的,三業不圓是不可能成佛的,業力要消盡,願力也要全部圓滿。
每個眾生在輪回裡都會投射出無量無邊的願望,這些願望可完成的就要盡數完成,那些不可完成的就要忏悔掉,因為未完成的願望就是輪回的業力了。
在輪回中,不僅投射願望,還在造作業力,乃至業力不斷發展失控成為罪業,數數現前成為業障,以至於:
一入輪回歲月催,日月輪轉馬蹄急,
剛剛還是小二郎,抬首銀絲已幕垂!
剛剛還在覺得自己很年輕,已經年老乃至臨終來臨,在這生死裡,前面年幼,不堪指望;後面年老,聾昏健忘,也不能依憑;而中間這段又要忙碌,何時想到自己也會被歲月催促呢?
每次的輪回無異於投射了大量的願力和業力,越輪回,離解脫就越遙遠,乃至每次投生、轉生都要添加新的債主和牽掛,這樣的生死如何脫離?
十劫前阿彌陀佛成佛!
一尊佛成佛,這在虛空法界裡可不算是什麼大事,過去成就的佛無量無邊,現在成就的佛也無量無邊,剛剛成就的佛也無量無邊,因為虛空法界裡的世界太多太多。
成佛,對某個世界來講很難得,但對整個虛空法界是非常平常、普遍的事情。就像很多單位都會有董事長,想見董事長一面不容易,有的員工入職幾年都不曾謀面,但是董事長對於所有的企業來說太平常普遍了。
阿彌陀佛成佛有什麼不同呢?
佛佛道同,都是究竟無上,沒有誰凌駕誰、誰高於誰的,為什麼釋迦佛對阿彌陀佛的稱贊超越了平常的狀態,說“阿彌陀佛是諸佛中王,光中極尊”呢?
釋迦佛的稱贊無異於把阿彌陀佛捧在了諸佛之上,與其他佛完全不是一個地位。
“佛無虛贊”,佛贊歎誰,絕對不可能有虛假成分在其中,如果沒有真憑實據,沒有真實的內容,佛是不會為此說妄語的。
由此可見,阿彌陀佛的成就和貢獻如果不是超出了過去、現在的所有佛,是不可能被釋迦佛如此稱贊的。
學習淨土法門,若不理解阿彌陀佛到底因為什麼被如此稱贊,我個人覺得這就是嚴重的失職,就像做為一名學生不知道老師在教什麼一樣,這也是很大的罪過。
阿彌陀佛因為創建了一套完全新穎的、出輪回的模式,即——可以帶業往生到淨土佛國,這是過去不曾有,現在也獨此一家的!
帶業往生出輪回與過去一直在使用的實修出輪回完全不同!
若想投生在淨土佛國,在過去最低要達到阿羅漢的水平才可以,有的世界還是純一大乘,阿羅漢都沒有投生的資格,但極樂世界帶業往生的模式完全打破了這種一直壟斷虛空法界的、出輪回的方式,這個貢獻對整個虛空法界、所有佛國、所有世界、所有眾生而言,都完全是全新的模式。
這個模式對你我凡夫而言,代表著什麼?
代表著我們不再需要如過去那樣的修持模式了!
代表著我們就算戒律不好、就算沒有定力、就算還有種種業力沒有消除完畢、就算我們的個人修為很差、就算我們善根很差、福德很差,但我們因帶業往生的模式可以有機會出輪回了!
在過去,這種水平的眾生是不可能實現出輪回的結果的。
這個模式的出現對你我凡夫來說,無異於是唯一希望、是唯一解脫輪回的希望、是唯一轉凡入聖的可能、是唯一永取解脫的路徑、是唯一可以當下依憑永脫生死的依靠!
現在這個優勢展現得不夠明顯,還被其他種種信息干擾覆蓋著,令此寶珠無法光彩熠熠。
若我們理解了阿彌陀佛對虛空法界的貢獻所在,就一定知道這貢獻不是在於建立了一個清淨、完美、超越其他佛國世界上,不是在於成就了一尊佛上,還不是教化了無量無邊的菩薩將要成佛,更不是促成了無量的阿羅漢,這些都是其他佛也在做的,本質上並不稀奇。
阿彌陀佛的稀缺之處在於——
開辟了完全新穎、門檻極低、出輪回的全新模式,簡而言之最優勢的地方就是帶業往生!
往生極樂也依然分很多種修法:
實修的,靠念佛的功夫;
有境界的修行人靠回向也可以去……。
但這些和阿羅漢投生到其他佛國是一樣的要求,就算念佛的法門很容易修行,也不是阿彌陀佛在虛空法界裡首創的,《地藏經》裡婆羅門女不也是念一日一夜的佛才到的業海嗎?
念佛修行的這個方法也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