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善導大師:《第十八願善導釋》 49 怎樣做到真實修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四、“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欲如實修行相應故——“相應”者:契合之義,如函蓋相稱;一體之義,形影相從。

  “欲如實修行相應故”,這就是天親菩薩這段法語中的第四句。

  “相應”,必須有兩個東西配合,才能談相應與不相應。相應,就是契合,函蓋相稱、相合,也等同一體,一體不離,一體不二,形影不離,形影相從,有形必有其影。

  (一)此句與上三句彼此相承

  此一句六字三語,與上三句彼此相承:

  “如實”二字,承“如彼如來光明智相”;

  “修行”二字,承“稱彼如來名”;

  “相應”二字,承“如彼名義”。

  這是容易理解的。“如實修行相應”有六個字、三個詞,就是“如實、修行、相應”。這三個詞跟上面“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這三句,是各自互相承接的:“如實”二字承“如彼如來光明智相”,“修行”二字承“稱彼如來名”,“相應”二字承“如彼名義”。

  “名義相應”者:彌陀名義屬所應,眾生信行屬能應;眾生信行,與彌陀義合;名義信行,信行名義,兩兩相即。

  這也容易了解。也就是說,我們只要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本身就跟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以及他的光明智相互相契合、互相隨順了。所以,從彌陀那邊來講是佛名佛義,從我們這邊來講是信受奉行,所以,“名義信行”“信行名義”兩兩互相在一起,“兩兩相即”。

  (二)機法一體即如實修行相應

  彌陀眾生,眾生彌陀,彼此機法一體,能所融合。此謂之“如實修行相應”。

  彌陀憶念眾生,彌陀以光明名號攝取念佛眾生;另一方面,眾生憶念彌陀,眾生專稱攝取不捨的名號。因此,彌陀與眾生、眾生與彌陀,就彼此機法一體,能念的跟所念的、能感的跟所感的,就融合在一起了,此謂之如實修行相應。

  “機法一體”有三:

  一、《大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二、《觀經》言“佛入眾生心中”,又言“光攝念佛眾生”。

  三、善導大師言“彼此三業,不相捨離”。

  《觀經》所講的“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就是“佛入眾生心中”;“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就是這裡所講的“光攝念佛眾生”

  “彼此三業,不相捨離”,這是善導大師的法語,這幾段法語就好像白話一樣,一看就懂。善導大師說:“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彼此三業,不相捨離”就是“一體不離”,所以,這也是“機法一體”。“機”指我們念佛的眾生,“法”指彌陀攝取不捨的法體。這是“彼此機法三業,不相捨離”。如果眾生稱佛是稱其他諸佛的名號,不稱彌陀名號,所禮的佛不是阿彌陀佛,所想的佛也不是阿彌陀佛,那當然就跟阿彌陀佛彼此三業互相捨離,那就不是機法一體了。

  前面也曾提到三種機法一體,《大經》“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往生正覺,機法一體”,還有《觀經》所講的是“身心功德,機法一體”,以及善導大師所講的是“生佛三業,機法一體”。

  專稱彌陀佛名有這樣的利益,又是這樣易行,因此我們就應專稱彌陀佛名,來跟阿彌陀佛機法一體。

  (三)三相應、一如實

  口稱佛名,三相應、一如實。

  怎麼說“口稱佛名,三相應、一如實”呢?“三相應”就是這段法語所講的,“稱彼如來名”就是“如彼如來光明智相”,也就是跟阿彌陀佛的光明智相相應,這是第一個相應;“如彼名義”,就跟阿彌陀佛的名跟義相應,這是第二個相應;“欲如實修行相應故”,這樣才是真正的如實修行,所以有這三種相應。總歸就是一句“如實”。

  我們修行,必須是如實的修行,才能獲得真正的果報。如果所修所行不如實,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果報。所以,凡事都要真,有什麼樣的因,才會有什麼樣的果,所謂“如是因,如是果”,“如是”也就是“如實”的意思。

 

上一篇:淨空法師:真願往生是真放下,真不動心了
下一篇:人間天:為什麼無盡意菩薩已經福慧具足了,還要供養觀世音菩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