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心得分享之三十六/永離妄語/對人真誠/仔細學戒
佛弟子
印光大師:三皈與五戒十善。“不妄語者,言而有信,不虛妄發也”。在《大經》善護三業中第一個是善護口業,這與一般佛教經典中的順序不同,突出地把口業最易犯,這個事實表現出來。確實在生活中,口業的問題最嚴重。
所以有一句話講:“有佛法就有辦法”,佛法處處對治眾生病,令眾生覺悟。眾生口業易犯,佛法裡面就突出提醒我們,善護口業。不是求佛菩薩保佑,這個大事要時刻提醒自己,把握好三業,這樣才能修成十善。
十善修好了,佛菩薩自然護持我們。向外求不是佛法,佛法是內學,處處向內打點好自己,把自己的三業修得滴水不漏,口業沒有閃失,多好!
《十善》裡講:“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這是佛給出三業用功的方法。要晝夜常念及這事、思考這事、仔細觀察這事,要讓善法增長,不許不善夾雜。
要先從口業下手,這個最易犯,我們常常在說話之間,只圖說得痛快,只圖任性講,從來不顧及口上的錯誤。我們看到《弟子規》中的一些句子,真的感覺我們沒有從小的聖賢教育,這時後補,還真有困難。因為已經養成了很多的壞習慣,不改這些壞習慣,學新的東西就有障礙。
可是大乘法有高明之處,不在錯處直接下功夫,只要把好的一方面做到,錯誤的一方面就不再注意了,也就不會出現了。原來好妄語,現在不用改妄語的錯誤,就是講真實語,就可以了。多簡單!
“若見言不見,不見言見,以虛為實,以有為無等,凡是心口不相應,欲欺哄於人者皆是”。這個毛病即口是心非、虛情假意。我們只要不犯這個心病,口上的這類毛病就改了。
佛法的菩提心,本體是真誠,我們處處練習對人真誠,對什麼人都真誠,永遠真誠,我們的菩提心就會浮現出來一點,多麼難得,那個時候我們就走上了菩提道,雖然常常走下來,我們再常常走上去,走慣了就不下來了。對人真誠的不多!
“又若自未斷惑,謂為斷惑,自未得道,謂為得道,名大妄語,其罪極重,命終之後,決定直墮阿鼻地獄,永無出期”。這類事,沒本事的人不易犯,貪名利,貪人恭敬,就易犯。
下地獄太不值。佛法恢復自性,這事確違背自性,怎能干呢?假得過頭的人,也不多!
“今之修行而不知佛法教理者,比比皆是,當痛戒之,切要切要”。今天迷信的人多,沒有緣分遇到講經教學的書籍、光碟,遇到也不喜歡讀書聽講,一天到晚迷於嗜好,這樣的人很多!
“以上四事,不論出家在家,受戒不受戒,犯之皆有罪過,以體性是惡故也”。四事指不殺不盜不YIN不妄語,犯者就違背自性。此四事最違背良心,最令人痛心疾首,是性罪。
“然不受戒人,一層罪過,受戒之人,兩層罪過,於作惡事罪上,又加一犯戒罪故”。不受戒,只有性罪,受戒,則另有破戒之罪。細論起來還有很多問題,不勝枚舉。
受戒不守戒,只有糊塗人才肯干。可是今天的糊塗人太多,種種原因一言難盡,總是沒有循序漸進地落實學佛基礎。但是承擔後果的是自己,多可怕!
好比世法中,有人不知道殺人要償命,犯了偏說無辜,槍斃時後悔晚了。
“若持而不犯,功德無量無邊,切須勉之”。真正仔細學戒,持守不犯,確實要花很多時間和功夫。耽誤不少做佛事的機會,少掙了很多錢。可是你得果報時內心的快樂、你往生時的快樂,誰能比?!
佛法沒滅,就靠這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