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一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01
諸位請翻開《疏鈔演義》的序分,也就是下面阿拉伯字的頁碼第一頁,翻開第一頁,科判後面的第一頁。
這一次承蒙葉居士啟請,講這部《觀經妙宗鈔》。《疏鈔》我們正在印,今天可以送來,送來之後分贈給諸位同修。《疏鈔》不但分量多,而且有相當精深的程度,在短短的一個星期很難把它講完的。我們講座采取《疏鈔演義》,《演義》是谛閒老法師將《妙宗鈔》做了一個精簡的本子,也就是把它重要、精華的地方選擇出來,所以《演義》就是《疏鈔》的精華。我們這一次跟諸位在一塊共同研究,也用精簡的方式,使諸位在短短時間當中,對於淨宗的理論、修學、因果、成就,都能有個概略的認識,這個講座的目的就達到了。所以我把老法師的序文也不捨棄,因為他序文寫得很好,序文裡面重要的也要提一提。
我們看序文,「觀經疏鈔演義序」,我們先把它念一遍。「彌陀經以信願力持佛名號,為至直捷,至圓頓,最極穩當,最易成就,是世尊徹底悲心,普令業重眾生,橫超三界,帶業往生,故稱異勝方便之法門也。」淨土宗最重要的是三部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與本經,稱為淨土三經。《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概論,將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做一個圓滿的介紹,所以是淨土宗最重要的一部經典。《彌陀經》是《無量壽經》的精要,它的特色是勸信、勸願、勸行。這幾句話把《彌陀經》的特色統統都給我們說明了,它確實是「異勝方便」,異是奇異,跟其他的經典、法門不相同,勝是殊勝,奇異殊勝無比方便的法門。也就是說任何方法都度不了,這個眾生業習太重,都度不了,這個法門能度。所以這個法門的確是第一殊勝的法門。
我們再看本經,偏重在淨宗的理論、方法,方法就是十六觀,包括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念佛的方法都在這部經上。同時又給我們說明淨土四土九品的因果,比《無量壽經》上講的「三輩往生」更要詳細、更要清楚。所以修淨土的人,實在說三經要合起來看,對於淨宗才能徹底的了解、認識,信心才能夠生的起來。後來這些大德們,像魏源居士將《普賢菩薩行願品》附在三經之後,成為淨土四經。印光老法師,這是我們淨宗近代的一位祖師,又將《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附在四經之後,成為淨土五經。我們想想,還有沒有必要有什麼經附進去成淨土六經?實在講,到五經就真正圓滿具足,用不著六經,再也用不著,到這裡就圓滿了。所以淨宗修行,這五部經是圓極了,圓滿到了極處,也是頓極了。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人有福,圓備的經典在這個時候出現。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古德雲,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禅」。這說明念佛是無上甚深微妙之禅學,不僅是禅,一句「阿彌陀佛」還是無上之神咒,這是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到的。此土密宗是金剛薩埵菩薩傳下來的,金剛薩埵是密宗創始人,是密宗第一代的開山祖師,這位菩薩就是普賢菩薩的化身。普賢菩薩在華嚴會上,最初提倡淨土,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密宗無上的神咒。你念這句阿彌陀佛,不但是教,也包括了禅,也包括了密,也包括了戒律,所有一切法門統統包括無遺。這個法門不可思議,這是我們首先要把它認識清楚的。
底下說,「吾人果能依教修行,以真信切願,但念彌陀,則無論時之久近」。久是你念佛念的時間長,近是你念佛念的時間短,甚至於在臨命終時開始念佛也不遲。「功之淺深」,功是講功夫,功夫是講伏煩惱、心地清淨的程度。「臨命終時,決定往生。無可疑者」,到這裡是一段,這都是勸我們要認真的修學這個法門。這底下兩行很重要,「如其信不真,願不切,念不專者,不名但念」,這就不叫但念,但念就是專念,《無量壽經》裡面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經》講的一向專念就是此地說的但念。那就不叫做一向專念了。「乃名雜念」,不是專念,是雜念,「雖肯念佛,難臻實益」,雖然念佛,念佛真實的利益不容易得到。什麼叫真實利益?這一生往生,那是真正的利益。這一生不能往生就不叫真實利益。「所以念佛人多,往生者少耳」,這個道理就在此地,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說得清楚、明白。
老法師雖然是天台宗的祖師,他是念佛求生淨土,在他會下,念佛往生、預知時至的人很多。我們從前聽倓虛老法師講,谛老有個學生,有個徒弟,不認識字,從來沒有聽過經,沒有聞過佛法。跟他老人家出家,他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說你就這一句佛號念下去,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將來一定有好處。這個學生實在講非常老實,對於老師的教導百分之百的依從。他就這樣念,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念了三年,預知時至,站著往生。往生之後還站了三天,等師父替他辦後事,這個不容易,往生之後還站三天,谛閒老法師的學生。所以這個事情千真萬確。老和尚注解這個本子,是他自己真實修證的功夫,絕對沒有一句是妄言,我們應當依教奉行。
下面序文諸位自己看,我把重要的地方跟諸位提一提。我們看第二頁,頁碼統統看底下的,第四行最後三個字看起。「佛說三種淨業,答彼思惟,說十六妙觀,酬其正受。」這個「彼」就是韋提希夫人,她是在一個惡劣的環境,她的兒子拿現在話來講就是搞政變奪權,他的父親是國王,奪他父親的權,殺父害母。在這樣情況之下,她發心不想住在這個世間,想求生淨土,希望佛告訴她有沒有好的地方,讓她去往生。釋迦牟尼佛以他的神力,將一切諸佛剎土變現在韋提希夫人的面前,讓她自己去看,自己去選擇。她看了之後,她向釋迦牟尼佛說明她希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韋提希夫人自己選擇的,不是釋迦牟尼佛給她介紹的。佛度眾生,方法是很民主的,不是專制的,不是勸你到哪裡去;整個諸佛剎土給你看,你自由選擇。當然她選擇是最好的,這一點值得我們注意。選擇之後,就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怎麼樣才能去的了?於是佛在此地教給她重要兩個方法,一個就是「三種淨業」,一個就是「十六妙觀」,這是把修淨土重要的方法告訴她。
在這一段裡面,谛老給我們說明,「前十二觀,為上根人,教觀想念佛」,所謂上根人煩惱輕,這個根性是上根。第十三觀是「觀像念佛」(前面十二觀是「觀想念佛」),那是為中根,中根就是煩惱比較上要重一點,前面那十二種方法他不適用。最後一觀就是第十六觀,為下根人,下根是什麼人?業重惡人,在第二面倒數第四行,從當中看起。「唯最後一觀,為最下根業重惡人,臨終獄境現前之時,善友教令稱佛名號,即得往生」,這是造作五逆十惡,業障非常重。我們想想我們的業障重不重?有人說,我不是上根,也算是中根,我還沒有到下根。其實你把這個經仔細去看看,我們的確是下下根人,我們造的惡業,極重的惡業,自己不知道,自己不覺悟!希望在這一個星期當中,諸位聽了之後,自己能夠知道自己業障習氣之重,你來參加這一會就有收獲了。極重罪業的人,什麼方法能度?持名念佛能度。業習、罪業重不怕,怕的是自己不知道,不曉得回頭,不曉得念佛,那就沒法子了。極重的罪業,自己知道業障重,知道念佛,知道求生淨土,那就有救,不是沒救。所以這個法門實在是不可思議的法門。
我們再看底下第三頁第六行,看最後這一句。「經雲,持是經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足證持經持名,無二致也,須知持名一法,法爾圓具三觀妙行,所謂吾人日用自不知耳。」這幾句話很重要,明白給我們開示,念經跟念佛是一樣的。正是大勢至菩薩在「圓通章」裡面所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因為自己業障習氣很重,這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跟諸位同修提起,什麼是業障?佛在《華嚴》上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妄想執著就是業障。《華嚴經.出現品》裡頭佛講得很明白,他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就是所知障,執著就是煩惱障,你有這兩樣東西存在,你就不能見佛,就不能明心見性。佛法的修學就是去二障而已,他用的方法是戒、定、慧。戒這個東西是以毒攻毒,教你嚴持戒律,持是執著,用執著這個方法來破執著,以毒攻毒。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戒的目的在哪裡?目的是得定。戒律持得再好,心不清淨,這個戒就變成有漏的福報,變成世俗之間一種善行。世俗的善不是真善,是有漏的福報,一定要得定。好像我們上樓梯一樣,戒律好像是樓梯,目的在哪裡?要往上面一層樓上上去,不能停在樓梯上不前進,那是錯誤的。登上樓梯,登上上面一層,必須要捨下面一層才能夠上上面一層。所以說捨得,你能捨底下的才能得到上面的。因此戒律要不要?要,要嚴持戒律。所以古德勸我們持戒念佛。在《無量壽經》,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就是戒律,所以我們圖書館同修的早課,我們念四十八願,晚課我們就念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持戒念佛。我們的目的是希望我們的心願,希望我們的解行,跟阿彌陀佛相應,跟阿彌陀佛相同,這樣才能決定往生。這就是說明,讀經跟持名功德完全相同。
念佛目標是在一心不亂,一心不亂不容易求到,所以勸同修們先念《無量壽經》,先把經念熟,念到能背,背得很熟,這是第一步的功夫。背得很熟之後,那就要修清淨心,就要講功夫。功夫是什麼?在這一部經從頭到尾不起一個妄想,這叫功夫。如果念了一半打個妄想了,不算,從頭再來起。又念到一半又起個妄想了,還不算,還再從頭來起。這叫功夫!功夫淺的,一部經當中沒有妄想;功夫深的,三部五部也沒有一個妄想;再深的,念十部、念十二部,當中都沒有一個妄想,那成就了。功夫淺深是從這裡說。
我為什麼不說佛號?我們罪業深重,佛號不行,一面念佛號,一面打妄想。所以沒辦法,功夫淺深,念佛號實在是看不出來,念經看的出來。念經時一個妄想曉得我念錯了,錯了從頭再來,所以功夫淺深在念經很容易覺察。念到自己功夫確實成就了,就是我念十部,一個妄念都不起,那時候就不要念經,專念佛號,那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把這個方法教給諸位,你用這個方法去做,你這一生決定往生。障礙結症在哪裡?結症是我們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是非人我太多,你這個東西不放下,不行!所以貪瞋癡慢、是非人我統統要放下。
好事,好事不如無事,我們今天要什麼?要無事,不能要好事。到你功夫真正成就了,希望你多做好事。現在為什不能做好事?你沒有功夫,你一做好事就壞了,就要墮落,你的妄想執著斷不了。所以好事不要做,人家說我們是小乘,我們是消極,隨他講去。我功夫不夠!好像看人掉水裡要淹死了,你這個人沒有慈悲心,你都不下去救他。我不會游泳,下去白賠一條命,我得趕快去學游泳,人家說你是小乘,自了漢,我在學本事,現在沒本事救不了人。所以希望諸位不要做好事。這不是我勸諸位要消極,我看大家沒有這個本事,你沒有能力做好事,這是我跟你講真話。
序我只跟大家介紹到此地,現在我們要看本文,在第五頁。《觀經疏鈔演義》卷上,我們看第一行的題目,「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是本經的經題,疏是疏通的意思,經太深了,我們初學的人不懂,疏就是注解,給我們解釋,把義理給我們疏通,這個叫做疏。注它的名稱很多,論是注解,疏是注解,用這些字有什麼差別?菩薩注經,像《大智度論》,《大智度論》是《摩诃般若波羅蜜經》的注解。我們看李長者李通玄注《華嚴經》,他叫《華嚴合論》,用論,他不用疏,不用鈔。諸位要曉得,用「論」這個字,就是他自己說明他所注的決定不錯,跟佛講的沒有兩樣,後來的人不可以更動,這個語氣非常肯定。菩薩大德注經用這個字。後來這些祖師大德謙虛,就不用論,用疏。疏,可能我裡面還有不對的地方,請你多加以改正。論是不可以改正的,我注的跟佛講的沒有兩樣,不可以更動的。所以,用疏、用鈔這就謙虛多了。現代人更謙虛,用講義、用淺釋,這就更謙虛了,連疏、鈔這個字都不敢用,愈來愈謙虛。
這個《疏》實在上講就是論,是大師謙虛。疏是解釋經的,鈔是解釋疏的,疏還是很深,初學的人還不容易懂。四明尊者這是天台的後裔,再將智者大師,這個疏是智者大師作的,再將智者大師的疏加以解釋,這就叫鈔。疏鈔就好了,這個鈔為什麼叫「妙宗鈔」?底下的解釋裡面就有了,我們看,就在這頁倒數第二行,最後一句。「鈔名妙宗者」,這個鈔題目叫妙宗鈔,「乃取疏釋經題大意」。他這個「妙宗」是取智者大師解釋經題的大意,就是玄義裡,解釋經題玄義裡,五重玄義裡面。智者大師是以「圓妙三觀」解釋能觀,就是解釋「佛說觀無量壽佛」這個觀字。這個觀,天台大師用空、假、中三觀來解釋這個字。能觀的觀,是圓妙的三觀,所觀的佛是無量壽佛,所以能觀、所觀統統是圓妙至極。觀的對象,能觀的觀是空假中三觀,這個我們不難體會,所觀的境有十六觀。十六觀,為什麼他只說觀無量壽佛?他為什麼不說日觀、水觀、樹觀,他為什麼不說這個,說無量壽佛?諸位要曉得,十六觀觀裡面以佛為主,說無量壽佛,依正莊嚴統統都包括了。譬如我說日觀,日觀不能包括無量壽佛,說佛是包括了一切,說其他的不能包括一切。第八觀是觀身相,觀西方三聖,第九觀是觀無量壽佛,所以他就是取第九觀。經題所觀的是取第九觀,觀無量壽佛。
「佛既總攝余十五境」,就是十六觀全都包括了,「故知一一皆是圓妙三谛三觀也」,這是所觀的境界,能觀是智,所觀是理。「是經既以妙觀為宗」,這部經,宗就是修學的方法,就是宗旨,他是以觀為修學的方法,「學者應當注重妙宗」,特別注重。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也是觀,列在第十六觀,如果說是持名裡面沒有三止三觀,那就不符合經義,這個道理許多念佛人都不知道。不知道,他要是能夠老實念佛也不要緊,為什麼?老實裡面,妙觀就在其中。我們一般人實在講就是不老實,老實就好了,誰是老實人?谛閒法師講他那個徒弟,那才是個老實人。老實人千萬人當中難找一個,老實人對老師的教誡,百分之百的服從,沒有懷疑。那一句佛號真正念到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這叫老實。我們一天到晚念這個佛號,又想東又想西,又想前又想後,這哪裡叫老實,這就不老實。可見得老實真正不容易。
底下,頂格的,這是原文。「天台智者大師說」,這個「說」是說《疏》,《疏》是智者大師作的。「四明法智大師鈔」,這個鈔就是注解疏的,是四明尊者,就是知禮法師。四明是地方上的名稱,就是浙江的四明,天台山。這兩位大師,天台智者是隋朝的人,知禮大師是宋朝時候人,是天台的後裔,對於天台宗很有貢獻,可以說是天台中興的大師。他的著作很多,我們通常尊稱他為「四明尊者」,這個鈔就是他作的。這兩個人的傳記我們都把它省掉,諸位在《高僧傳》裡可以看得到。此地他是智者大師的傳略了,四名尊者略略的寫了一點,這個我們可以不必去讀了。
我們看他的序文,在第八頁,我們看頂格。「夫樂邦之與苦域,金寶之與泥沙,胎獄之望華池,棘林之比瓊樹」,這四句是兩個世界的比較。「樂邦」是極樂世界,「苦域」是我們娑婆世界,先從兩個世界生活環境來看,西方極樂世界比我們這裡殊勝太多了。我把大意說了,解釋諸位自己去看。第二句,「金寶之與泥沙」,這是講物質的環境。我們這個世界,所看到的是泥沙,大地是泥沙,西方極樂世界是七寶。經上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土地是琉璃,琉璃是什麼東西?我們中國人講翡翠,翡翠是綠色的玉,這是玉裡面最好的、最珍貴的、透明的,佛法裡面稱之為琉璃。西方世界的大地是翡翠做的,不是泥沙,那個地堅固,地是透明的,地底下都看得清清楚楚。經上講「黃金為地」,黃金是鋪馬路的。地的質是翡翠的,是琉璃地,琉璃地上鋪成黃金的馬路,黃金是鋪路的,像我們這邊柏油、水泥,是鋪馬路的。你就知道那個地方物產的豐富,這兩個世界不能比!我們這個世界人拿著這些七寶鑲成手飾,戴在身上很美。在西方極樂世界,那是地上的泥土,是鋪馬路的材料,誰要這個東西。你就曉得這兩個世界物質結構不相同。
現在我們曉得,七寶跟泥沙如果在化學分析之下是一樣的,沒有兩樣,分到最後都是原子、電子,只是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其實一切物質都是一個基本物質變現出來,這個物理的現象,佛在《金剛經》上給我們說出來了,我們這個世間科學家最近才發現,佛在三千年前就給我們說清楚了。《金剛經》講什麼?「一合相」。「一」就是我們今天講基本的物質,所有一切的元素都是這一個物質和合組成的,我們今天講排列的方程式不相同所排列成的。這個方程式是怎麼樣把它組成的?給諸位說,這是意識的心變現的,「唯識所變」。識是什麼?就是想像。我們心都想惡事,它組合的就不好,結果就不好,就變成泥沙。我們心很清淨,所想的是純善,它的結構就變化,就變成最美好了。所以,這個世界之淨穢,人事的善惡,統統是我們心裡變現的。
現在的人心比過去的人心,說老實話要壞得多了,沒有從前人那麼樣的淳厚。所以,現在全球有嚴重的染污,這個染污幾乎叫這個世界人類沒有辦法生存,所以說環境染污。環境染污從哪裡造成?心理的染污、精神的染污,這個才是根本!如果我們不能從心地去淨化,精神上去淨化,要在環境上去改善這個染污,是一種不可能的事情。為什麼?那是標,心地是本,從心地上下功夫,這叫治本。外面怎麼努力去做都是治標,沒辦法徹底真正去挽救。這個第二句是講物質環境。
第三句是講人事環境。我們這個世界胎生,胎卵濕化,胎生,胎生苦。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華池』是七寶池中蓮花化生。這個怎麼能比?胎生有生、老、病、死苦,化生沒有。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佛來接迎我們,蓮花化生,化生的身相就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不會比阿彌陀佛矮一點,也不會比阿彌陀佛丑一點,不會的。阿彌陀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你的化身跟佛相同。所以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這個事情記載在《無量壽經》。不但《無量壽經》,而且在四十八願裡面,阿彌陀佛親自給我們講的。所以西方世界的人,面貌完全相同、個子大小也相同、皮膚顏色也相同、壽命也相同,統統是無量壽。不會說化生到蓮花裡面是個小孩,慢慢長大,那跟我們這個世界有什麼兩樣?他只要會變化他就有生死,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沒有變化,沒有少長,也就沒有老死。佛無量壽,所有一切往生的人也無量壽,這是不可思議!我們這邊是剎那剎那都在變化,所以這個世間講萬法無常。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變化,他一切法是真常。有變化就不是真的,沒有變化這才是真的,這是在《無量壽經》裡面講得非常的詳細。
末後這一句是講受用。我們這個地方生活艱難,好比在荊棘林,有刺的樹,非常之難走,人生從生下來到老死,這條路太苦了,這是比喻這個。西方極樂世界瓊林玉樹,那完全是享受,是游山玩水,是享受,這不能比。所以,這個四句是簡單給我們說出兩個世界不同之處。事上我們明了了,為什麼不同?這就要講到什麼原因,底下一段就說出來了,實際上這個原因剛才我跟諸位稍稍提到過。
我們再把這段文念下去,在第九面倒數第四行。「誠由心分垢淨,見兩土之升沉,行開善惡,覩二方之麤妙。」四明尊者在《鈔》裡面講,「報之淨穢,實從心行二因所致」。兩個世界果報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是兩個世界的人心不一樣、行為不一樣,這是把它所以然的原因告訴我們了。心是什麼?一個是迷,一個是悟,了就是覺悟,我們娑婆世界人心迷惑顛倒,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人心是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明了。行為,這裡頭就有善惡,他們的行為完全與真如本性相應,這叫順,這叫善;我們的行為與真如本性完全相違背,這叫惡。這是說明為什麼兩個世界果報不相同,他的因不一樣。這部經裡面特別要說明的,就是把這個因果要詳細的告訴我們。我們要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諸位同修要知道,我們的心要淨,我們的行要善。心不清淨,行不善,念阿彌陀佛也沒用處,古人所講的,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喊破喉嚨也枉然,只能說種一點善根,這一生不能往生。所以真正求往生的人,要著重在心行上修持。
是不是下課了?好,我們休息幾分鐘。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二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02
請掀開經本,第十面倒數第三行:
「喻形端則影直,源濁則流昏」,「形端」,端是端正,比喻淨因、善行;影直這是比喻果報,西方因果殊勝是從這裡來的。回頭看看我們娑婆世界,「源濁」,源是講心源,我們的心是染著的,拿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染污。經上常常形容我們的世界叫「五濁惡世」,濁就是染污,五種嚴重的染污。心不清淨,所以行為就不善,行為就是造十惡業,行就不善。所以這是「流昏」,流是像流水一樣,它自然就不干淨了。這個水是「昏」的,這是指我們這個世界。這是兩個世界因與果報從比喻上來說。
底下一段文,「就淨示修」,在第十一面第四行。「故知欲生極樂國土,必修十六妙觀,願見彌陀世尊,要行三種淨業」,這是大師在此地為我們剀切的開示。想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不知道十六妙觀,十六妙觀任何一觀修成了,都能夠往生西方世界。從第一觀日觀到最後持名,任何一觀成就都行,修其中之兩、三種觀也行,十六觀齊修也行,不論多少,只要你能夠修成。怎樣才叫做成?經文下面會給我們說明的。這個十六統統是妙觀,為什麼?任何一觀裡面都是空假中三觀圓修,一心三觀,這十六種觀法統統是一心三觀,包括念佛。這是正修,善中之善。「願見彌陀世尊,要行三種淨業」,三種淨業非常重要,我們在講《彌陀經疏鈔》的時候,曾經跟諸位細說。在此地還是要跟大家細講,因為有些同修《彌陀經疏鈔》沒聽到,對我們修淨業,關系太大了。這三種淨業在後面我們會看到的,到經文的時候會看到的。我們再看下面序文,在第十二面第二行。
「然化因事漸,教藉緣興,是以闍王殺逆,韋提哀請」,這段是講這個法會的來由,怎麼會有這麼個法會?是因為阿闍世王叛逆的行為,使他的母親非常之傷感。韋提希夫人是他的母親,啟請世尊,希望往生到一個安樂的淨土。這個法會是這麼來的,也就是這部經這種教學緣由是這樣興起的。「大聖垂慈。乘機演法」,我們看頂格的這個文,序文。大聖是釋迦牟尼佛,在一切聖賢當中,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沒有比他更高的,我們尊稱為大聖。乘機演法,乘這個機緣演講這個法門。「曜玉相以流彩,聳金台而顯瑞,雖廣示珍域,而宗歸安養。」這幾句話是說世尊放光現瑞,韋提希夫人選擇西方極樂世界這段的公案。前面跟諸位略略的提過,釋迦牟尼佛將一切諸佛剎土展現在夫人面前,由她自己選擇,她看了之後,選擇西方極樂世界。在鈔文末後這句說,就是第十三面第三行,她說「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這是夫人自己選擇的。再看序文。
「使末俗有緣,遵斯妙觀」,實在說韋提希夫人、阿闍世王都是菩薩化身,好像唱戲,演戲給我們看的,哪裡是真的有這惡逆?無非是用這個方法來勸我們選擇無上、圓頓、第一殊勝的法門,使我們一切罪惡眾生當生成就。這是諸佛菩薩真正是徹底悲心,尤其是末法時期,末俗,末法世俗有緣的眾生,哪些人有緣?像我們在座同修都有緣。緣有淺深不一樣,緣深的,一接觸他就相信,他就認真修行。緣淺的,他能信,還放不下,就前面講的不能專修,雜修,這是緣淺。專修的是緣深,緣深的這一生決定成就;緣淺的是結個法緣,這一生不太容易成就。古德告訴我們,雜修,一萬個人當中只能有三、五個往生。專修的人,善導大師說一百個人修一百個往生,一千個人修一千個往生,一個都不漏,萬修萬人去。這個法門實在講難信,真難信!
我們看古來的祖師大德,往往到了晚年才相信,淨宗祖師都不例外,蓮池、蕅益都是晚年。蓮池大師到晚年,我們曉得他真正是徹底覺悟,他才說「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晚年徹底覺悟之後,就是一部《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其他的統統捨掉。諸位要曉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看看淨土五經,你去查,它的條件是信、願、行。「信」是真正相信,絕對沒有懷疑,「願」是有懇切的願望,我就想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想見阿彌陀佛,「行」,這一句佛號二六時中不間斷、不夾雜,這就叫行。我們看蕅益大師念佛的開示,一個念佛人,又要去持戒、去搭衣、去持缽,又要去誦經,又要去做法會,又要去拜忏,這叫雜修!這個果報只是世間一點的癡福而已,不能成就,把專修完全破壞掉了。
我們想到蓮池大師的晚年,就是一聲「阿彌陀佛」四個字。你在《竹窗隨筆》上看到,別人向他老人家請教,你老人家教別人修行怎麼教法?他說我教別人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人家問,你老人家自己修行呢?他說我自己修行念四個字,阿彌陀佛。別人就問他了,這是什麼緣故?他說「我是一心一意在這一生決定要見阿彌陀佛,經上說執持名號,名號只有四個字,南無不是名號」。所以真的想往生,一切那些客氣都不要,都不需要。他說我勸別人,別人未必願意往生,加個「南無」好,南無是恭敬的意思、是皈依的意思。就是皈依阿彌陀佛、恭敬阿彌陀佛,但未必想去;真正想去,這一切顧忌統統沒有。
這個法門古德講得很清楚,是華嚴境界。華嚴是什麼境界?華嚴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沒有障礙;換句話說,沒有一切忌諱。阿彌陀佛的像,臥房都可以供。你說這持戒的人,這還得了,這不恭敬!好了,這恭敬使你功夫間斷、夾雜了,你不能往生。現在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些事情不談了,要緊的是什麼?我無論在什麼地方我都能看到阿彌陀佛的佛像,我都能提起「阿彌陀佛」,這就對了,一點都沒有錯。對於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那要恭敬,你臥房是普通房間,不可以供佛像。真正想往生的人,什麼顧慮都沒有,這是諸位要知道。為什麼?目的就是叫二六時中,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決定不能有一次忘掉。我們聽到念佛聲音提醒自己、看到佛像提醒自己,這比什麼都重要,什麼顧慮都不要去忌諱,這個法門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這個法門殊勝,圓頓之極,無礙之極,古人講「專中之專,頓中之頓,圓中之圓」。如果還有這些障礙,怎麼能稱為圓?那就不圓了。這樣不能,那樣不能,那就有障礙,不是無障礙。這是諸位同修一定要記住。
我們唯一的一個希望,說老實話,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唯一的希望,是希望我們這一生成佛,是希望我們這一生這句阿彌陀佛不要中斷。心裡面只有一句佛號,絕對沒有第二個妄念,有一個妄念就錯了,這個妄念就變成夾雜,就間斷了。如何叫我們的功夫不夾雜、不間斷,這是一定要遵守的。這叫緣深,緣成熟了,這一生決定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就決定作佛,你想想這個緣多稀有。所以,彭際清居士在《無量壽經起信論》裡面講,「這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再看底下這兩句,「落日懸鼓,用標送想之方」。這就是講到本經的十六觀,十六觀第一觀是日觀,觀落日,也就是教我們想西方。它這裡頭觀落日有兩個意思,第一個叫心不馳散,心不散亂;第二個叫念念想著西方。這是真正覺悟,徹底覺悟,為什麼?我們生生世世都搞六道輪回,太苦了。我們過去生中有沒有修過淨土?有修過,不但有修過,而且生生世世修過。為什麼生生世世修都不能往生,都沒去得成?就是我們修行的不如法,功夫不得力,耽誤掉了。怎麼不如法?雜修,不是專修。這一生如果又犯了老毛病,換句話說,這一生還不能成就,再要等來生。這一生真正覺悟了,從今以後我們專修,決定不雜修了。
專修,那要問我要修多久才能成就?這就看你自己功夫的勤惰。你如果要精進,時間就不必很長,你要懈怠,那得要好幾年的功夫。還要看自己善根的厚薄,什麼是善根?真信、真願這是善根。什麼是福德?專念是有福、是福德,這一句名號叫「萬德洪名」,專念是有福,雜念,福就薄一點了,專念福是最厚。蕅益大師勸我們專持佛號,一切放下,為什麼?一句佛號裡面,不但是把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一切法門、所說的一切方法統統包括,即使十方無量無邊世界,一切諸佛菩薩所說的無量無邊法門,也超不出這一句佛號。這句佛號是大總持法門,你不念你念什麼!念其他的、修其他的是一部分,念這句阿彌陀佛是全體。這個要知道,這個功德不能為比。
底下一句,「大水結冰,實表琉璃之地」,這第二觀,水觀。這種觀想,《華嚴經》上把理論給我們說出來了,《華嚴經》上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嚴經》上講,「若能轉境,則同如來」。由此可知,一切物境都是分別想像變現出來的,《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從心想生的,心淨,變現的境界就是淨土;心穢,所變的就是穢土。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不但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在這一生當中,我們的壽命還沒有盡,生活在這世間,在世間苦樂禍福自己就可以做得了主宰。只要明白這個道理,自己能作主,自己確實在這一生當中能夠享受最圓滿、最快樂、最幸福的人生。給諸位說,這叫花報,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果報。
幸福美滿的人生,不一定是很有錢,不一定是很有地位;說老實話,有錢有地位的不見得幸福。真正的幸福是什麼?是心裡頭沒有牽掛、沒有憂慮,這是真正幸福。心裡面什麼事都沒有,心清淨、身清淨,身心清淨,世界就清淨,世界是境隨心轉,世界也清淨。這是真正幸福!心裡頭有憂慮、有牽掛,心就不清淨,就有煩惱、就有業障。清淨心裡頭哪來的障礙?沒有障礙。所以諸位要想知道,什麼時候自己業障消除了?你什麼時候心裡頭沒有妄念、沒有憂慮、牽掛,你業障就消除了。這個時候你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感應道交,跟他通消息了,有電報往來,自己往生有把握,有信心了,這個快樂!在這世間就像諸佛菩薩示現一樣,游戲神通,到處游玩;到娑婆世界來觀光、來旅游的,這才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圓滿。
再看下面兩句,「風吟寶葉。共天樂而同繁。波動金渠。將契經而合響」。這兩句,前面一句是「寶樹觀」,後面一句是「寶池觀」,七寶蓮池,我們到後面都能看得到。「觀肉髻而瞻侍者。念色相而覩如來」,前面這一句,觀觀音、勢至;後面這一句,觀無量壽佛。西方世界,佛菩薩色相相同,佛跟菩薩的差別,就是佛的相頭頂不一樣,頭頂,佛是肉髻相,菩薩是戴的有帽子。實際上,菩薩帽子要拿掉,跟佛完全一樣,完全沒有差別,他戴個帽子,帽子就有差別。觀音菩薩帽子當中是一尊阿彌陀佛的立像,大勢至菩薩的帽子當中是個寶瓶。就這一點點差別,我們能夠辨別哪是觀音,哪是大勢至。沒有這個相的話就沒有差別,完全是相同的。到經文我們就會讀到。
「及其瞑目告終。上珍台而高踴。文成印壞。坐金蓮而化生」,這是講三輩九品往生的,四明尊者解釋裡面講得很清楚。諸位同修必須要知道,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都是活著往生的,沒有死了往生,這是諸位要記住。這個法門實在是不死的法門。品位高的,預知時至,看到佛來接引他,跟大家來告別,「我現在跟阿彌陀佛走了」,他才往生的,活著往生的!下品往生的,業障深重的,佛還是來接引,沒有說不來接引的。因為他業障重,他也看到佛來接引,他想告訴大家,嘴唇在動,沒有聲音、沒有氣力了。下下品往生還是活著往生,絕對不是說死了以後才往生,沒有這個道理!
許多祖師大德告訴我們,人過世之後,斷氣八個小時不要動他,給他助念。實在講八個小時給他助念,他沒往生。他往生,氣沒斷他就走了,他走了才斷氣,那叫真往生。但是斷了氣,八個小時是怕什麼?怕他惟恐他沒有往生。沒有往生,在這個時候他神識沒走,我們念佛提醒他。如果在這個時候他忽然想起佛號求往生,他還是能去得了,這是個關鍵時刻。這就是講「度中陰」,度中陰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這個時刻以後就非常困難,就不容易了。即使沒有往生,這個時候給他助念,實在講是給他增福,減少他痛苦,幫助他往生善道,不至於墮惡道,目的是在此地。因此求願往生最好是靠自己,不要靠人助念,不要依賴別人助念。萬一到臨終時候沒有這個緣分,沒有人助念怎麼辦?所以一定要靠自己。
你看倓虛老法師在《念佛論》裡面,給我們講青島湛山寺念佛會的那個女居士張氏,人家往生沒有要人助念,預知時至。那個人生活很清苦,先生是碼頭上拉黃包車的,一家四口,一天不做工一天就沒有生活。自己也不認識字,參加念佛會跟人念佛,在廚房裡面打雜,幫人家洗碗洗筷子。她居然佛號念到那麼好,走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走的時候是上午走的,不必要人助念,曉得什麼時候走。所以,這些真是現身說法,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身有病苦的人,老實念佛、念《無量壽經》是不可思議。我第一次到北京見黃念祖老居士,老居士告訴我,他有十幾個學生,跟他學的。學生告訴我,他們生病不看醫生、不吃藥,全家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一直念到病好。學生也給我說,他說我們確實是這樣做法的。這個經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我們有病痛、有障礙的話,有業障,你念這個經一定能夠消除。
下面說「隨三輩而橫截,越五苦而長骛」,這兩句是講三輩往生,從上上品到下下品,這一生當中永脫輪回。「橫截」就是橫超,這是這個法門殊勝之處。修其他法門沒有橫超的,沒有橫超就太難了,為什麼?他要修四禅八定。四禅生色界天,八定成就了,在無色界天,再要修第九定這才超越輪回,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佛在小乘經裡面告訴我們,小乘人斷八十八品見惑,證得須陀洹果,從這一天起,天上人間七次往來,才能夠把八十一品思惑斷盡,修成第九定超越輪回。天上人間七次往來要多長時間?人間壽短,天上壽長,可見這個難。大乘其他法門也不例外,也是要斷見思煩惱才能成就。
唯獨淨宗不需要斷,不要斷但是要伏。伏不是斷,「伏」古人比喻叫石頭壓草,沒有除根。壓到怎麼樣?壓到叫它不起現行。什麼是石頭?草就比喻煩惱,妄想、執著,比喻這個,石頭就是那一句「阿彌陀佛」的佛號,用這句佛號把你的妄想、執著、分別壓住,不讓它起現行。這個東西確實沒有斷,只要它不起現行就行,就管用,就能往生。但是要壓住,壓不住不行,壓不住不能往生,壓住了就叫功夫得力。所以我們念這句佛號,不起煩惱、沒有妄念了,這個功夫得力。這一句佛號念到,還起妄念,還生煩惱,功夫不得力。這是特別要注意的。
「可謂微行妙觀,至道要術者哉」,這是這一段裡頭一個總結。「微」是微妙,微妙至極,修行就是指三種淨業,「妙觀」這就是指十六觀。「道」是成佛之道,「至」是到了極處,成佛之道無過於此。「術」是方法,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三種淨業、十六妙觀。十六妙觀在前面給諸位說過,只把握到一觀就成就了。佛世尊跟諸佛、祖師大德們教給我們選擇第十六觀,選擇「持名念佛」這個方法。這個方法,你看淨土三經裡面,《無量壽經》提倡,《阿彌陀經》也提倡,這就知道一切諸佛菩薩沒有一個不提倡這個法門。即使是谛閒老法師給我們講解《妙宗鈔》,這是他的講義,你看他序文裡面一開端,他也是提倡持名念佛,可見得持名實在是不可思議。我們翻過來看第十六頁。
「此經心觀為宗,實相為體」,這是說明本經的明宗辨體。「經以觀佛為題,疏以心觀為宗」,這是四明尊者一開頭就給我們交代清楚明白。詳細的、重要的,我們到經文的時候再跟諸位報告。現在我們曉得這裡面最重要的是三種淨業、十六妙觀。三種淨業很難做到,但是又不能不做,為什麼?不做不得往生,不做不能超越輪回,一定要把它做到,這比什麼都要緊。它的原理就是此經所說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能念之心是始覺,所念之佛是本覺,所以起心念佛是始覺合本覺,始本不二就是究竟覺。所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菩薩成菩薩,念聲聞成聲聞,念天就生天,念人得人身,念貪瞋癡、念五欲六塵那就三惡道,就看你念什麼。
注解裡面,我們看十六頁第五行,看第五行末後這句,「今觀彌陀依正為緣」。這個經上常常講觀,他為什麼不講念,為什麼不講想,他要講觀?這個字關系很大。如果講念、講想容易產生情執,情執就是感情的執著,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你說我現在我不愛這個世間,我愛阿彌陀佛,這不能往生。觀是理性的,不是感情的,是理智的,就是像禅宗裡面所講的觀照、照住、照見,是用的這種功夫。念佛也是念念不離觀照的功夫,觀照是屬於理性,不是屬於感情的。所以他用觀,他不用念,他不用想。
「今觀彌陀依正為緣,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而生,不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心,終日觀佛」,這幾句話是念佛的秘訣,要知道。知道了你才肯念,念成了,極樂世界是什麼世界?是「唯心淨土」。阿彌陀佛是什麼人?是「自性彌陀」。也許有人問,唯心淨土跟阿彌陀佛那個淨土一樣不一樣,是一還是二?自性彌陀跟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彌陀有什麼關系?給諸位說,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自性變現的,阿彌陀佛也是自性變現的。不但極樂、彌陀是自性變現的,我們現前這個娑婆所有一切芸芸眾生,還是自性變現的,這是自性變的穢土。西方極樂世界是你自性變現的淨土,為什麼?因為你心清淨就變成淨土。你心不清淨,淨土變不出來。唯心淨土跟西方淨土是一不是二,沒有邊界,自性彌陀跟法藏修成的彌陀也是一不是二。這是真實的原理。
世間哲學家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本體就是心性。禅家修行要求從根本修,殊不知淨宗修行那才是根本之根本,超過禅宗太多了。所以終日念佛就是終日觀心,一定要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你念佛的功夫才真正達到了極至,達到最高峰。到這時候我們看一切人都是佛,看一切物也是佛,看一切事還是佛,那就成佛了。佛眼看一切都是佛,凡夫看佛菩薩也是凡夫。由此可知,確實境隨心轉,「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是一點都不錯。
我們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這是個段落。下午我們就講到經的題目。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三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03
請看第十七面第四行:
「所言佛說觀無量壽佛者,佛是所觀勝境,舉正報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眾,觀雖十六,言佛便周,故雲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題有通有別,所謂別題,就是於其他經不相同;通題,則是一切經相同的。下面這個「經」字就是通題,上面「佛說觀無量壽佛」是別題。此地說「佛是所觀勝境」,這個佛是指無量壽佛,境是境界,勝境就是最殊勝的境界,前面我們已經知道觀佛的因由、觀佛的功德。「正報」是佛身,我們觀無量壽佛就包括無量壽佛的世界,他的生活環境。「化主」就是教主,也就是老師。提到老師,當然就包括了他的學生,極樂世界就像一座大學校一樣,無量壽佛是校長,其余的都可以說是他的學生。觀法雖然說了十六種,說佛就將十六種觀法統統包括了,周是周全,全部都包括了。所以這個經的題目叫「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者,訓法,訓常,由聖人金口,故雲經也」,我們道場是長年不斷的講經,像這樣的通題就可以省掉,就可以不必說了。
我們再看下面的文。「此經義疏,人悕淨報,故說聽者多矣。」此經,義疏是智者大師做的這個注解,因為修行人都希望求生淨土,這個注解是修淨土非常重要的一部書,因此講的人多,聽的人也就多了。這個裡面給我們細說西方世界的依正莊嚴,依報正報,因為要不細說,我們無從觀想,必須要詳細說明修行的方法。所以真正發願,想在這一生當中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說實在話是不能不知道的。這幾句是說明為什麼要做注解。下面,「所禀寶雲師首制記文,相沿至今,著述不絕,皆宗智者」,這句是講師承,如果沒有師承,則不能取信於人。中國、印度對於師承非常重視,你所學的,你是跟什麼人所學的?這個很重要。不像現在,現在人不太重視師承,每個人自己都可以獨成一家,在古人沒有的。
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你看《壇經》看到永嘉禅師。永嘉是個非常聰明的人,遇到玄策,玄策看出他是個人才,勸他要找一個高明的人給他印證,給他證明,給他證明的人就是老師。如果沒有人證明,說自己學成的,玄策就講了,在佛法裡面說,威音王前可以,威音王之後,要沒有師承都是天然外道。諸位想想,這就很嚴重了。所以,他就勸他到曹溪去親近六祖,拜六祖為師,這就有了承傳。永嘉實在是聰明,見到六祖幾句話一談,他就契入境界。得到祖師給他印證,他就准備離開,就准備走了。六祖大師說,你不要這麼著急,留一晚上,明天再走好了。所以他在曹溪稱為「一宿覺」,一宿是一個晚上他就開悟、就覺悟了,也證明了我們中國古人所說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師承不一定是要跟老師多久,經過老師指點,自己真正覺悟,徹底覺悟,這就夠了。
這個注解所師承的是「寶雲」,注解裡面講,寶雲是四明所禀法師也。寶雲是高麗國人,是韓國人,他在智者大師會下開悟的。他到我們中國來留學,悟了以後,他想回去,回到自己國家裡面去弘法,以後是被我們這邊的同修把他留住了。他說佛法沒有種族界限的,也沒有國家界限,哪裡有緣就到哪裡去弘,何必一定要回到你自己的國家!所以他就留下來了。寶雲有兩個弟子,這兩個弟子在中國佛教史上都非常出名的,一個就是四明尊者,另一個是慈雲遵式大師,這都是天台宗後來可以說是復興天台主要的幾位大法師。他的傳記我們也把它省略掉。
再看下面,「著述用意」,第十九面最後第一行。「豈有不知修心妙觀,感四淨土文義者耶。」他先從反面來說,豈有就是哪有的意思,哪有不曉得修心、不曉得修妙觀,能夠往生西方淨土?西方是有四種淨土,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余土、凡聖同居土,這句就概括了,四種淨土都要修妙觀。同樣修妙觀,為什麼生的土不相同?是你妙觀功夫有淺深不相同。所以不管修哪一種方法,功夫之淺深,在淨宗經典裡面講的,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這是大別的分。如果細分,每一種裡面又有參差不齊,所以才有三輩九品。
下面一段,「正示」,說明這個意思了。「良以憫物情深」,物是眾生之通稱,如果要是說人,就不能包括諸天,不能包括畜生、餓鬼、地獄。所以用物,就是把六道有情眾生統統包括了。佛開這個法門,不但要度我們,也要度諸天,也要度三惡道,即使是地獄眾生,他能夠相信、能夠依教奉行都能往生。可見這個法門確實是廣大無邊,不可思議。這是祖師大德們對於一切眾生生起悲憫之心。「適時智巧,故多談事相,少示觀門,務在下凡,普沾緣種。」這就是說一般講經說法,為了契機,眾生根機劣,眼光短,貪圖眼前的利益,還不想往生淨土,那就給他結個法緣就好了,就不必深講。這就是「多談事相,少示觀門」。把佛法介紹給別人,確實有善巧方便。先要叫眾生生歡喜心,願意聽,願意接受,不至於聽了一次,下次就不來了,所以要用善巧方便來接引他們。等到他入門,稍稍有一點根基了,再給他說真話。你說先一開頭就給他講念佛往生不容易,他下次再也不來了。「這個法門沒用,我念了一輩子不能成就,我還來干什麼?」所以先要告訴他很容易,到他覺得很容易,學了幾年之後,再告訴他,這個法門也不是你想像那麼容易。這跟你講真話。
所以我們教人,你看教你受持經法,執持名號,先教你熟,這是第一步功夫。熟透了,再教你用這個方法去伏煩惱,也就是用這個方法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統統伏住。能伏就決定往生,凡聖同居土。到達這種功夫的時候,告訴你,你為什麼不要再進一步?進一步是事一心不亂,把煩惱斷掉,功夫就更殊勝了。這就要講觀門。所以修學、修行是有次第的,這個法門雖是圓頓大法,它裡面還是有次第。正如同《華嚴》所說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就是次第。
「方今嘉運,盛演圓乘,慕學之徒,皆欲得旨而修證矣」,這一段話這是說因緣成熟了,因緣不熟不能說,成熟了就可以說。嘉運這是好會,這是最殊勝的法會,圓乘是圓頓一乘。本經是《無量壽經》同類,《無量壽經》古德贊歎為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大乘當中的大乘,圓教當中的圓教,贊歎到了極處,本經既然和它同類,當然也是圓頓一乘法。能夠對這個法門羨慕,想修學,這不是普通的根器。正是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講,是什麼樣的根器?是成佛機緣成熟,這個人這一生要成佛了,這個不得了!一切根器當中,成佛是第一,比成菩薩還要高。這個人這一生要作佛、要成佛了,才能感動諸佛菩薩來為我們說這個法門,所以稱之為嘉運。
注解裡面有幾句話說得很好。他說「圓頓初心」,圓頓是講他的根性,確實是圓滿頓超的這一類根性之人,這是菩薩根性。「喜聞圓義」,他聽經、讀經喜歡讀圓教的大乘經典,他才能滿足。「仰慕妙宗」,對這種微妙殊勝修學的方法非常羨慕。這個時節因緣成熟絕對不是偶然。我們從這些地方看,諸佛菩薩憐憫眾生確實是無法想像的,比父母憐愛子女不曉得要超過多少倍,愈是在苦難的時候,愈容易見到。不是在苦難的時候,就是機緣不成熟,大家還懵懵懂懂,不想求上進,所以佛菩薩不來。當一個大劫難、苦難來的時候,人就會感覺到這人生人世非常痛苦,希望解脫、希望離開這個環境,這時候是機緣成熟,佛菩薩就來了。
淨宗在整個佛法裡面是最殊勝的法門,說實在話,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一切諸佛出現於世,你要問他,你到這個世間來干什麼的?度眾生成佛道的。你用什麼方法?沒有一個不是用念佛方法,都是用這方法,所以這是第一法門。為什麼說其他的,說那麼多經典?那是他的善根沒成熟,對於這個法門不能接受,這才講其他的法門來培養他的根性,誘他回歸到念佛法門來,這是如來的苦口婆心的設施。諸位如果深入經藏,你就能夠看出來。中國人與佛法有很深的因緣,諸佛菩薩化身在中國非常之多,世界上其他國家地區則沒聽說過。這不是佛菩薩有偏心,佛菩薩沒有偏心的,是哪個地方眾生緣成熟了,他就來示現。因緣沒有成熟,再慢慢等待。
我們這個時代,在中國歷史上,甚至於在整個世界歷史上,是最痛苦的一個時期,過去沒有像我們現在遭的這樣大的劫難,所以佛菩薩出現在近代就很多。我們知道的,印光祖師是西方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這是我們曉得的。印祖對於蕅益大師《要解》的贊歎,他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一個注解,也不能超過其上。蕅益大師是什麼人,值得大勢至菩薩這樣贊歎?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我相信決定是觀音菩薩再來的。我們從這個贊歎能夠推想到一點消息。在近代這是遭最大劫難,淨宗最不容易被人接受,不但我們現代一代中國人不肯接受,外國是更不必說,所以出現了一個夏蓮居居士。夏老居士是什麼人再來的,沒人曉得。我們從許多方面跡象來觀察,這個人不是佛再來,也是等覺以上菩薩來的,絕對不是普通人。他出現在這個世間來干什麼的?就是要把《無量壽經》重新整理,能夠叫這個世界眾生普遍歡喜接受,他來干這個的。也就是這一部經流通到中國,多少次的翻譯都不太圓滿,沒有一個圓滿的本子。這是佛菩薩再來的,不是普通人!
我跟黃老居士說過兩次,希望他把夏老師的傳記寫一寫,我們給他流通。他老人家這次告訴我,他說不行,時候還沒到。為什麼?怕寫出來人家毀謗。我在大陸上觀察一下,確實是時節因緣沒有成熟。但是夏老師這個會集本的經,在台灣這樣的盛行,這也是我意想不到的事情。我們提倡這個經才三、四年,居然台灣現在從南到北讀誦這部經的人這麼多,演講的人也多、印的人也多,真是希有難逢!這是時節因緣成熟,很不容易見到。所以,台灣這個地方是寶島、是福地,諸佛菩薩護念,龍天加持,這個地方不會有災難的。我們俗話所謂是有驚無險,不會有大劫難的。
下面,「述鈔所以」,說明他自己做這個注解的意義。「故竭鄙思,鈔數千言」,這兩句話是四明尊者的謙虛。尊者,說實在話是佛門的通家,通宗通教,為我們講這個經還費什麼心思,不費力的。他這裡說故竭鄙思,鈔數千言,這是客氣話。「上順妙宗,略消此疏」,就是隨順微妙修學的宗旨,來解釋智者大師的疏。「適時之巧,非我所能」,這就更謙虛了。這個意思是講,時節因緣湊巧,三寶加持,不是我自己的能力。這個話是謙辭,實在也是真話,我們今天能說能聽,歡喜信受,都是過去善根現行,現在三寶加持,這是真的。
下面是他真正的用意,「願共有情,即心念佛,乃此鈔所以作也」。他做這部《疏鈔》留給當代、後世,用意就是這兩句話。他自己在這部經裡面真實的利益得到了,得到之後,希望我們大家統統都能得到。願共有情,我與一切有情眾生,即心念佛。注意!不是口念,不是教你即口念佛,是即心念佛。口裡念佛,心裡沒有佛,沒有用處的;心裡有佛,口裡不念還是有用處,還是管用的。所以要緊就在心,心才是妙宗,從心修叫從根本修。諸位要曉得,妄心裡頭沒有佛,妄心裡頭有什麼?妄心裡頭有魔。魔是什麼?折磨!妄心好苦,你用妄心,受盡折磨;如果你用真心,清淨自在。所以真心是佛,我們念佛的這個心是真心,起心念佛,這個心是真心。我起個心念菩薩、念羅漢,這個心不是真心,不是純真。特別是在一切諸佛裡面起心念阿彌陀佛,這是純到了極處。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是我們自己的本覺,是究竟圓滿的大覺,這個心與佛完全相應,這種功德利益,是任何一個法門都沒有辦法相比的。
念佛的同修很多,知道事實真相的人不多。如果你真正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會很歡喜念佛,你會不間斷的念佛。為什麼?確實「一念相應一念佛」。當你念佛的時候,心是佛,口是佛,行是佛,三業已經契入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他能不念嗎?所以「念念相應念念佛」,他不念別的,其他東西他都不要念。為什麼?念佛,其他所有無量無邊法門統統成就。《華嚴》上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多是無量無邊的法門,一就是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法門統統歸阿彌陀佛,所以無量即一。念一句阿彌陀佛,一切法門統統都圓滿修學,念到一心不亂,所有一切法門都圓修圓證,一即無量。
古德在世尊一代時教裡面做個比較,他說一切經,一切經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大藏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全部經典,比較一下,《華嚴》第一,這是中外高僧大德都承認的。《華嚴經》跟《無量壽經》比較一下,《無量壽經》第一。為什麼?《華嚴》如果沒有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不圓滿,歸到極樂才圓滿。《無量壽經》自始至終字字句句都講極樂世界,是《華嚴經》的歸宿,那當然《無量壽經》是第一。夏蓮公所會集的經本分為四十八章,這四十八章哪一章第一?第六章第一,第六章是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無量壽經》是兩尊佛說法,裡面有些經文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四十八願第一。四十八願還有四十八條,哪一條第一?這也是祖師大德們公認的,第十八願第一。十八願是什麼?十念必生,就歸到一個佛號。所以到最後你才曉得,原來阿彌陀佛是第一。
那你要問,「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一部《無量壽經》就是解釋阿彌陀佛的意思。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無量壽經》的注解,也就是阿彌陀佛詳細說明。再說的詳細一點那就是《大藏經》,全部《大藏經》講什麼?就是講一個阿彌陀佛,你總搞清楚了!這個要沒搞清楚的話,真的把阿彌陀佛看小了。所以古德重重較量,這是慢慢比到最後才發現山的最尖峰原來是阿彌陀佛,統攝無量無邊法門。所以,能念所念都不可思議。
四明《鈔》裡面,末後二十一面最後的一句。「凡有心者,皆當作佛,即心即佛,念佛念心,心佛本自不二,乃所以作此鈔也」,四明尊者這幾句話,可以說解釋得非常透徹。智者大師作疏,目的是教我們「即心念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這個心記住是真心,沒有妄念的心。禅家修行的宗旨跟此地講的沒有兩樣,大珠和尚在《語錄》裡面一開頭就告訴我們,善修的人從根本修。什麼是根本?心是根本,所以從心地上下手,這叫從根本修。可是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這才是真修行。所以禅宗修行的方法是參究,他不叫研究,我們今天常說,什麼事情你好好去研究研究,禅家叫你去參究,不叫研究。為什麼?研究用思考,思考是第六意識;參究不用思考,不用心意識。第六意識是分別,第七末那是執著,第八阿賴耶是落印象,這三個東西不要;換句話說,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才叫做參究,參究用真心。世間人用分別心、用執著心,他會落印象,他用的是心意識,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
大乘佛法統統都要用真心,宗門用真心,教下也不例外。教下,你看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教給我們修學的原則。他教給我們,無論是讀經、無論是聽講,「離言說相」,就是不分別,不用第六意識;「離名字相」,那就是不執著,不用第七識;「離心緣相」,就是不要起妄念,不要去胡思亂想。經裡頭意思也不要去想,決定不可以去研究,不用第八識。所以,教下也是離心意識才能大開圓解。淨土宗你要不離心意識,用心意識去念,用妄心去念,行!還能往生。這就奇怪了,真不可思議,這跟其他法門不一樣。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都是用八識念佛往生的;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是離心意識念佛往生的,這就不一樣了。所以,淨宗還有個好處,不會用真心也能往生,這是諸佛菩薩之所以特別贊歎。正因為如此,它能夠普度一切眾生,上中下根性眾生統統都得度。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再離心意識,那就方便多了、安全多了,為什麼?不要再搞六道輪回,這是這個法門特別方便。
序,到此地就結束了,介紹圓滿。下面這就「入文」,就是《妙宗鈔》的正文。正文一開端是天台家的五重玄義,天台講經、注解都遵守這個原則,就是先用五個大綱介紹全經的大意,將全經大意介紹完畢再講經文。所以,玄義這個部分非常重要。這種方式在佛法裡面,實在講佛法的注解有兩種,就是論有兩大類,一種叫宗經論,一種叫釋經論。宗經論是根據經義來闡揚、來發揮,不是一句一句來解釋經文的,玄義這個部分屬於宗經論。到入文解釋的時候,一句一句經文解釋,那就是釋經論。在我們佛經大論裡面,《瑜伽師地論》是屬於宗經論,他不是一句一句解釋經文的。《大智度論》是釋經論,他是一句經文一句一句解釋的。天台家他把兩個揉在一起,宗經論、釋經論統統都有,玄義是屬於宗經論的。
「釋經五義,名,體,宗,用,教相,雲雲」,雲雲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等等,就是他用這五個項目,就是五個科目來介紹全經的大意。我們把底下這個鈔念一念。「鈔雲」,鈔是四明尊者解釋的,智者大師解釋得很簡單,「言雲雲者,令依諸部,明於通釋五章之義」,這就是五個章體,把它分成五章來介紹全經的大意。「妙玄雲」,妙是《妙法蓮華經》,玄是玄義,《妙法蓮華經玄義》就是解釋《法華經》經題、辨體、明宗、論用、教相。智者大師講了九十天,這是天台家有名的叫「九旬談妙」,典故就從這裡來的。它的分量,我們圖書館有,精裝本這麼厚,大概今天你們諸位同修拿到的《妙宗鈔》這樣厚,有三本。這三本是什麼東西?是《法華經》的五重玄義,還沒講到經文。智者大師九十天所講的記錄下來的,這麼厚的三本書,這是「妙玄」,天台三大部,這是一大部。
第二大部就是講經文,經文是《法華經文句》。所以前面這個兩大部,前面的第一大部,「妙玄」是《法華經》的宗經論,「文句」是《法華經》的釋經論,另外是天台宗的修行方法,《摩诃止觀》。這三大部在從前學天台的一定要能背誦,不能背誦不能入天台的講堂。天台講堂聽經,三大部都背得很熟,才有資格進它的講堂聽講。所以從前學佛的水准比我們現在高很多。我們現在每個人都拿到經本,照著經本講。以前的人沒有經本,經書沒有那麼多,印刷術都不發達。尤其是像唐宋時代,印刷術還沒有發明,書都是手寫的,哪有那麼多?大家都背熟了,講經的人背得很熟,不用經本,聽經的人也背得也很熟,也不用經本,都不用經本的。現在印刷術發達了,印刷很方便,每個人都可以得到經本,拿著經本來聽,實在講在真正功夫上不如古人。古人都背誦,都背的出來。好,我們休息幾分鐘。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四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04
請掀開經本,看二十二面:
在《鈔》裡面,我們看到天台宗的「七番共解」,這是他講經的方式。七番就是七個小題目,每個小題目都很明顯,一是標章,二是引證,三是生起,四是開合,五是料簡,六是觀心,七是會異。這七個小題,第一個「標章,令易憶持,起念心故」,目的就在此地,標是標示,章是章題。「引證,據佛語,起信心故。」標明章旨一定要有證據、要有根據,不是隨便說的,一定是根據經典,我們才能生起信心。「生起,使不雜亂,起定心故。」「余三」,就是第四、第五、第七,四是開合,五是料簡,七是會異,這個目的是「起慧心故」。「觀心,即聞即行,起進心故」,就是精進心。這七個小科就是信、進、念、定、慧,就是這五種心。所以,他的結論上說,「故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解脫,今疏從略,故注雲雲」。《疏》是在今天諸位那個大本子裡就詳細,這個地方這些細科都省掉了。可是我們要曉得,他的目的是培養我們信進念定慧五根,希望五根能增長成為五力,才能夠消業障。這是說他的目標。
我們看底下,這是解釋,這是五重玄義的第一重。「第一釋名者」,天台家一開頭就給我們講經題,「一切眾經,皆有通別二名,通則經之一字,別則有七或單人、法、譬或復或具」。這就是題目裡頭把它歸納起來,一切經不外乎以人為經題,或者以法為經題,或者以比喻為經題,這叫三單。三復是一個經題裡面有二個,或者是人法,或者是人喻,或者是法喻。第七種叫具足立題,人、法、喻統統都有。佛的經題目很多,不外乎這七個原則,所以叫七例立題,這也是屬於佛學常識。
在本經,底下就給我們介紹出來,在第二十四面。「今經從能說所說人以立名,即教別。」我們這部經,「佛說」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說的,這是能說之人,「無量壽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也是人名,所以這個題目裡面有能說之人、所說之人,它是從人來立題的,單人立題。正如同小本《阿彌陀經》一樣,「佛說」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就是無量壽佛,這個題裡面沒有法,也沒有比喻,單人立題。這是教別,這是別題,跟其他的經名稱不相同。「同名為經,即教通。」像《金剛經》、《華嚴經》、《法華經》都稱為經,經這個題目是通題,這就叫教通。「為行不同,從一至無量,即行別,會同常樂,即行通,理雖無名,將門名理,理隨於門,四四十六,即名理別,門隨於理,即名理通,此約一化,以明通別。」這些意思,如果對於天台教義沒有涉及的話,都不太好懂,因為裡面許多是天台宗的術語,初學的人很難體會到他是什麼。
這裡面要跟諸位說明的就是「四四十六」,天台家把理事開為四門,四門就是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開成這個四門。四教裡面,藏、通、別、圓,藏教裡面有四門,通教也有四門,別、圓亦復如是,四四十六。在理上講就不同了,理不同是淺深不同,理有淺深不同,不是其他的不同,只是說淺深不同。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離不開這個原理,所以佛是依真俗二谛而說法。俗谛簡單的講,隨順我們的常識,隨順我們的常識,我們聽起來很容易理解。真谛是如來他的境界,說出來往往我們就不容易懂,不容易體會。必須要心地清淨到相當的程度,我們的障礙沒有了,佛說的我們能體會,能夠理解。
因此,佛法諸位記住一個原則,它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我們凡夫日常所用的心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能夠理解的都是在八識范圍之內,沒有辦法體會到心性。因此,佛所講的這些教理,我們就聽不懂。真正學佛從哪裡修?從定下手,不是從教下手,先修定。所以古時候,不管是在家出家,學佛五年學戒。五年學戒,不是學經律論裡頭的律藏,不是學那個戒律,是遵守老師的教誡。老師教你什麼?教你把所有一切分別、執著、妄想放下。用什麼方法,那不一定。禅宗教你參禅,教你靜坐,坐的時候不要想善,也不要想惡,不思善、不思惡,把心定下來。如果你有問題去問老師,你問題才一提出來,老師香板就打下去了。為什麼?叫你不要起妄念,你怎麼又起妄念了!老師看到你常常不問,沒有妄念時候,板子又打下去,為什麼?無明!你不是妄想就是無明,妄想要打,無明也要打。所以禅宗這種教學法有時候看非常不合理,無緣無故就找碴打人,他就是要把你妄想打掉,也得把無明打掉。
教下多半是用讀誦,就跟我們中國從前的小學一樣,叫你背書,不要講解,背書。一天把這書背多少遍,像天台宗背《法華經》,《法華經》的分量相當多,一天念一遍,五年就念上千遍了。不要求解經義,這個念是把心念定下來,定下來之後,再聽經就會開悟。你看《壇經》裡面講的法達禅師,法達是念《法華經》的,見到六祖,禮拜的時候頭不叩在地上,六祖看出來了。禮拜頭沒叩到地上,傲慢!所以六祖就問他,你有什麼值得傲慢的?現在講值得驕傲,你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他很老實就說出來了,我念了三千部《法華經》。值得驕傲!念了三千部《法華經》。結果被六祖一問,《法華經》是念得不錯念那麼多,念的不懂,不解其義。他覺悟了,恭恭敬敬向六祖大師請教,六祖給他一點,他就通達,就開悟了。
我們今天也看到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對法達的開示,我們為什麼不開悟?他聽到了幾句話就開悟了,我們把那個話念上一百遍一千遍都開不了悟,問題在哪裡?人家心清淨那麼多年,那是功夫,我們的心亂糟糟。所以,散亂心不可能開悟,散亂心不可能懂得佛所講的意思。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必須心地清淨,清淨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夠懂得佛經的意思。所以真正學佛,真正善知識,總是教你從減少煩惱,煩惱一天一天減少,從這個地方下手。
現在學佛很難,很難遇到善知識。像我跟李老師,李老師給我三個條件就是古人的辦法,他那個辦法比古人已經放寬很多了。我拜他做老師,第一個條件就是從今之後只能聽他一個人講經,任何法師、大德、居士講經一律不准聽。這把想聽經這個妄想堵塞、打斷了,不可以聽。第二個看書,我們總認識幾個字,喜歡看書。不管看什麼書,佛經也好,不是佛經也好,要經過他同意;他不同意的,一律不准看。把看書也堵死了,不准你看。第三個條件他說你從前所學的我不承認,一律作廢,從今天起從頭學起。我們聽李老師講東西,以前聽別人講的跟老師講的不一樣,有的時候想提來問問老師,我從前聽的是怎樣。你以前那個不作數,作廢了,連話都沒得說的。還算不錯,他也有期限,五年,這個五年說實在的話,就是希望你心稍為靜一靜。這個方法實在講就是共產黨的洗腦的方法,把你頭腦裡面亂七八糟的東西先把它洗干淨,然後再來接受佛法。這叫五年學戒,你才會得一點受用。心不清淨,遇到再好的老師,佛菩薩親自給你說法都枉然,不是一個法器,沒有能力接受。什麼是能力?清淨心就是能力。
這一段我們就簡單介紹到此地,再看下面一段,二十六面第一行。前面是從「一化」上講起,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所謂一代時教講起,這裡是從這部經講起,「更約一題」,從經題上講起。「佛說」就是教,「觀」就是行,就是修行的方法,「無量壽佛即是理,教行理足」,足是具足,「任運有通別意」,任運是自自然然,它也有通意,也有別意。這是在一個體裡面我們看到有教、有行、有理,理是理論的依據。「更就一字說者,釋論雲,所行如所說,說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經題裡面這個「說」字,含義也非常之廣,通常我們在一般經論裡面所看到很淺顯的解釋,說是悅所懷也。佛看到眾生機緣成熟,他是以度眾生為本懷,現在眾生得度機緣成熟了,當然要把離苦得樂、轉凡成聖的方法教給眾生。所以說歡歡喜喜的來為眾生說法。這個地方是從理上講,前面的那種講法是從事上講。
「所行如所說」,解行完全一致,如果佛所講的跟他自己所行的不一樣,那就不相應了。從這句話我們就知道,佛在這個經裡面勸我們念佛,他念不念佛?所行如所說,佛當然念佛,佛要不念佛,怎麼能勸我們念佛?確實你看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注解裡面引經據典,不但釋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是念佛成佛。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十地是從初地到等覺。由此可知,成佛之道唯獨念佛,這是所行如所說。說就是教,如就是理,如是不二的意思,完全一致,就是心行是一,心就是行,行就是心。我們今天修學淨宗法門,提倡《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個圓滿的教義,是淨宗最明實的依據,可以說是淨土概論,無論性相、事理、因果統統都說到。所以勸大家依這部經,把這部經裡面所說的理論、方法、境界完全做到,把它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我們跟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那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決定往生。所以,受持經典、佛號目的是在此地。
下面一段說,「佛即法身,觀即般若,無量壽即解脫」,這是配三德來說,法身、般若、解脫。諸位要知道,這個配法實在講是活活潑潑的,怎麼配都是圓融的,都講得通。你說佛是般若,觀是解脫,無量壽是法身,也講得通,為什麼?一而三,三而一,一法裡面就具足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一法。所以大家不要死在句子裡面,那就錯了,怎麼配都有理。底下講「即一達三,即三達一,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一個字義理無窮,何況這一部經,何況那一大藏教!末後他講,「若不如上解者,安獲無限功德耶」,這就是古人講的,一個人能夠聽到一部經的經題,所得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了。這個話是真的,也未必是真的。怎麼說是真的?你真正通達義理,一即無量,無量即一,這是真的,一個經題裡面無量無邊的功德;如果你不曉得,不曉得得不到利益。由此可知,你明不明理?不明理得不到功德。
你說我們念阿彌陀佛,我們對於阿彌陀佛理、事都通達明了,一念相應一念佛。如果對於這阿彌陀佛事、理都不明了,把這句佛號當做歌在那裡唱。現在我聽什麼「五會念佛」,唱歌!唱得滿好聽的,什麼意思?不曉得。這個沒用處,這個只能說種一點善根,口善!李老師常講比罵人好一點,所得到的利益就是這一點。一定要知道名號具足的功德,你念起來才相應。這一句阿彌陀佛,圓滿具足一切性德、修德,所以佛號功德就不可思議了。說老實話,三經都主張持名,《十六觀經》前面十五不是持名,末後一著是持名。你不要看到末後是給下根人說的,下根是什麼?病最重的。病最重的人,這個藥一下去他病就好了,那病輕的還有什麼話說,就更容易好了。
佛法裡面排列的順序是有很深用意的,跟我們中國世間法相似,最好的擺在最後,像唱戲一樣,最好的那出戲擺到最後叫壓軸戲。持名念佛放在最後,就是壓軸戲。我們看《楞嚴經》,《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二十五位菩薩修學的法門,按照秩序排列的是普通的,不按照順序排到最後的,最後是最殊勝的。「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第一殊勝,觀音菩薩要按照順序排列,他應該排在第二位。六根,他是屬於耳根圓通,第一個是眼根,第二個是耳根,六根、六塵、六識、七大,按這個順序擺的,他沒有按順序,把他提出來擺在最後。
這二十五章裡面,特別法門不是他一個,是兩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也是特別的。如果按照順序,大勢至是根大,他在七大的順序是地、水、火、風、空、見、識,他是屬於見,應該擺在識的前面。識是彌勒菩薩,學唯識的,彌勒菩薩是識大,他應該在彌勒菩薩前面,結果你就看看《楞嚴經》,他在彌勒菩薩後面。所以這個排列的順序,二十五個法門裡頭兩個特別法門,不是一個特別法門。這樣說起來,為什麼不把「念佛圓通章」排到最後,而把「耳根圓通章」排在最後?這個裡面用意很深,念佛圓通是契合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之機,這個太大了。耳根圓通章只適合我們地球上的人,因為在地球上說法,適合你們的程度,把這個特別拿到你們這來。如果不在這個地方說法,觀音菩薩還是按照順序排到第二位去,不會拿到最後。但是大勢至菩薩拿到最後那是決定的,不受任何影響。這個讀《楞嚴經》要留意,順序一不對,意思就不一樣了。
所以,夏蓮居居士在《淨修捷要》裡面講「淨宗初祖大勢至菩薩」,我看到這句話我也吃了一驚。想一想沒錯,他講得很正確,我以前沒想到。盡虛空遍法界,提倡淨宗專修、專學念佛法門的是大勢至菩薩,所以大勢至菩薩是盡虛空遍法界淨宗的初祖。從他這個我們又聯想到,娑婆世界是普賢菩薩是淨土宗的初祖。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第一部講的是《華嚴經》,華嚴會上提倡念佛法門是普賢菩薩,所以普賢菩薩是娑婆世界的初祖。在我們中國,是慧遠大師最初提倡的,遠公大師是我們中國初祖。以後提到淨宗初祖,要問是哪一個初祖?三個都是初祖,教化的范圍大大的不相同,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再看下面,大師以天台「六即」來解釋這個佛字。「初釋佛者」,這要把經題一個字一個字的來介紹了,先解釋佛。「佛是覺義」,佛這個字是梵語音譯過來的,意思是覺,覺而不迷,「有六種即」,「即」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涅盤經雲,一切眾生即是佛」,《華嚴經》上也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圓覺經》上也有這個話,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從真如本性上說的,為什麼?一切眾生都有真性,從真性上講,眾生跟佛沒有差別,完全相同,所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情眾生叫佛性,無情的眾生叫法性,植物、礦物它有性,性就是本體,就是它的體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所以《華嚴經》上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我們有情這個身心是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無情的土木、石塊也是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追究它的本體是一個。這樁事情唯識學家講得很清楚。
本性一念無明起來之後就有三細相,業相、轉相、境界相。「業相」就是妄動,業就是動,這一動,本性的德用就失掉,一動就變成八識。所以,真心這一動就變成了妄心。如何恢復真心?你要學著不動心,真心就恢復了。佛在《金剛經》上教給須菩提尊者,「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對了,你的真性就起作用;不取於相是外不著相,如如不動是內不動心。達摩傳到中國來的禅,六祖大師把它發揚光大,就是《金剛經》上這兩句話,「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外面取相,裡面動心,這就是凡夫。
所以從體性上去觀察,「一切眾生皆如也」。大師《疏》裡面說,他都是引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如是《維摩經》上說的,《寶箧經》裡面說「佛界眾生界,一界無別界」。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變現之物,就好像你晚上睡覺作夢,夢到佛菩薩也是你自性變現出來的,夢到餓鬼、地獄也是你自性變現出來的。全夢即心,全心即夢,好夢也是這個心,惡夢還是這個心,惡夢、好夢統統是一個心,一心無二心。因此,那個好、惡就沒有了,達到真正平等。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見性的人看是平等法界,是一真法界,為什麼?完全是真實的,沒有一樣是假的。
這個境界,諸位要細細去想想,你要是得到這個意思,受用無窮!對於你修行有很大的幫助,幫助你斷煩惱,幫助你遠離一切分別、執著。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吃虧就在分別執著。佛法沒有別的,破執著,人、我執破掉了,證阿羅漢果,法執破掉了就成佛。二障實在講就是二種執著,我執、法執,這個虧吃大了,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永遠沒有辦法了解。愈是真的愈不能了解,愈是真的乍聽起來還愈不能接受,這就是無始劫以來,分別執著已經變成習慣,這個習慣一下打不掉。正因為我們一下打不掉,所以佛才講方便法。方便法隨著你的執著所執著,隨著你的分別所分別,你能夠聽的懂,你可以接受的了,慢慢逐漸再誘導你往真實法裡面去接近。
下面一段有幾句話很重要,但是這個理有相當的深度。在二十九面第四行。「此是圓智」,圓滿的智慧,這是說「一切眾生即是佛」這是圓滿的智慧,這是佛的境界。「圓覺諸法」是圓滿的覺悟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包括十法界,包括有情法、無情法,統統包括在其中,圓滿覺悟諸法,「遍一切處,無不明了」。圓覺是什麼?圓覺是你心,你心本來圓滿覺悟。很可惜,你現在這個心迷了,迷了你不覺。怎麼迷的?就是佛講的妄想、執著,這就迷了。妄想是染污,就是無明,什麼都不知道。執著是煩惱,你們諸位想想,所有一切煩惱、一切是非、一切人我統是執著上生的,你不執著,哪來的煩惱?所以煩惱障的根就是執著,無明的根就是妄想。
佛在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向釋迦牟尼佛請教,無明是怎麼來的?無明是幾時有的?佛答覆他,那個答覆的話答覆得太好了。佛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立知就是無明。知見是什麼?是你本有的知見,就是此地講的圓覺,本來你是圓滿覺悟的,你要在圓滿覺悟裡頭再加上一個知見,壞了,這一加就變成無明。這個話答覆得簡單、明了,一語道破,不是真正大學問真正通達說不出來。我們本來是一切法都明了的,很可惜現在這個心染污,現在這個心起伏動蕩不定,就像波濤一樣,在那裡動,不能夠靜下來。所以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大乘小乘,不管什麼宗派,不管什麼法門,修什麼東西?修定,把你心裡面的染污去掉,把你心的動蕩安定下來。
所以我們供佛,其他的可以不要供,一定要供一杯水。水表什麼?表心,我的心要像水那樣的清淨,要像水那樣的不動,水是平的,這個心才能把一切宇宙萬法照得清清楚楚,心遍一切處,無不明了。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盡虛空遍法界,統統清楚,為什麼?都在心,照得清清楚楚。這個心一起波浪,一染污,什麼都不知道了,擺在眼前的都沒有能力覺察到,這真可憐!所以學佛就是學一個不動心,就是學一個不受染污,這就叫功夫,這叫本事。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取相就是不受染污,不動心,心就定下來了,不起波浪,我們就成就了。千經萬論都是講這麼一個原則。
你真正要是通達明了了,底下說「雖五無間」,五無間是地獄,你觀察無間地獄「皆解脫相,昏迷倒惑,其理存焉」。你看眾生迷惑顛倒,佛眼睛裡看他,他佛性不顛倒。他佛性在不在?在。他佛性起不起作用?起作用。他起作用裡面,他在作用裡面加上一點點,錯就錯在那裡。譬如說我們的眼睛見外面的色相,它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偏偏要戴一個黑眼鏡,黑眼鏡一戴,看到外面統統都是黑的。戴個藍眼鏡,看到外面都是藍的,外面是不是藍的?不是藍的,眼鏡是藍的。我們今天統統戴上了有色眼鏡,用不用眼睛?還用眼睛,用眼睛多一個眼鏡。佛叫你把這個東西拿去,本來面目就恢復了。那個眼鏡是什麼?眼鏡就是妄想執著,妄想執著這兩副眼鏡套在眼睛上,把外面的相都看錯了。雖然都看錯,佛說你還是用你的眼睛見,不是眼鏡見,還是眼睛見,不過是你眼睛上有個障礙而已。那個障礙又不是真的,又不是本來有的,是你掛上去的,拿掉就沒有了。馬鳴菩薩《起信論》上說,「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不覺就是那個有色眼鏡,本來沒有。所以,佛看眾生都是佛,佛並不以為你戴上幾副眼鏡就不叫你是佛,還是佛。佛眼睛看得沒錯,實在講是錯在我們自己。「斯理灼然,世間常住,有佛不能益,無佛不能損,得之不為高,失之不為下,故言眾生即是佛,理佛也。」所以,從理體上講,從本性上講,一切眾生都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是從這個角度上去觀察的,從本體上觀察的。
這一段是我們凡夫學佛成佛的最重要的依據,我們信心就從這個理論上建立。為什麼?我本來是佛,我怎麼不成佛?本來是佛,我現在又想學佛,那當然能成佛。如果本來不是佛,現在要想學佛,未必能成就,那不一定能成就。本來是佛,現在又學佛,決定成佛。所以修行的信心,清淨信心,堅固的信心,是從這個地方建立的。「六即佛」,第一個是理論,後面五種是修行,從名字、觀行、分證到究竟,那都講的修行次第,屬於修德,前面這一條是性德。這一點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五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05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頁倒數第四行:
「二名字即,此至究竟,皆修德也,須論損益,及以高下,此位是修德之始。」前面一段,「六即佛」裡面講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道理實在講就是事實真相,每個人本來具足如來的智慧德相,換句話說,我們原來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無量的福報。本來有,現在沒有了,跑到哪裡去了?佛告訴我們,本有的並沒有失掉,還在自己身上,就是我們這個肉身是統統都具足。具足而不能現前,得不到受用,這就講迷失了自己。好像我們家裡頭有寶藏,自己忘掉了,冤枉受這種貧窮的苦報。佛出現在世間,他的目的就是告訴我們,我們自己本有的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
我們讀《無量壽經》、讀《阿彌陀經》,曉得阿彌陀佛的富貴、阿彌陀佛的智慧、阿彌陀佛的自在,我們念了很羨慕,殊不知我們自己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阿彌陀佛他的智慧、德能他起用了,他統統都用在生活上,我們智慧、德能、福報藏在家裡沒拿出來,問題就在此地。現在要怎樣把我們本性裡面本有的智慧德能顯示出來,我們也像諸佛如來一樣的起用?這就要靠修,要靠修德。對於修德,我們生起充分的信心,信心從哪裡建立?就從理上建立。像《起信論》上所講,本覺本有,天台講六即佛,「理即佛」是我們本有,理就是真如本性,一切眾生個個具足,所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根據這個理,我們對於修德就生了充分的信心。今天講「名字即佛」,這是修行的開始,開始裡面有損有益,損益拿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我們修行功夫有進有退。進退是很正常的現象,不要到退步的時候,自己就沮喪、就灰心,信心失掉了,有進有退,進退是正常的現象,我們要知道。我們看他的本文,在三十一面第二行。
「如斯之理,佛若不說,無能知者。」這句話是承前面「理即佛」說的。這個理是真理,佛要不給我們說清楚、說明白,我們怎麼會知道?佛出現在世間,對我們最大的恩德就是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底下引用《法華經》上說,「法華雲,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世尊未出時,十方常暗暝」。這就講世間要沒有佛出現,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永遠不了解。世間雖然有很多的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他們也算是很不錯,對於宇宙人生有種種的解釋。可是這許多的解釋都不圓滿,都不究竟,要拿佛法來講,叫瞎子摸象。摸到大腿,象什麼樣子?象像一根柱子。摸到耳朵,象像什麼樣子?象像一把扇子。這就是今天全世界古今中外的這些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他們對於宇宙人生的解釋,可以說都是片斷,不是全體,絕對不是事實真相。
如果講瞎子摸象,給諸位說,總算是摸到了,還算是不錯,沒有見到全體,是見到部分。其實連瞎子摸象還不如,怎麼?摸到石頭以為是大象,這不是大錯特錯嗎?這是真的,確實是如此。以凡夫的知見,在那裡猜測宇宙人生的真相,決定得不到。所以佛不出世,的確我們永遠住在黑暗的時代。現在這個世界這樣的混亂,有沒有方法叫這個世界恢復正常的秩序?我們看眼前這個現象,這個世界至少還要苦難三、五十年,還有大的苦難,為什麼?不經過很大的苦難,這些人不會靜下來認真去反省。所以還要有重大的打擊,他才會認真去反省一下。真正反省之後,如果不念孔老夫子的書,不念大乘佛法,這個世界沒有安寧的日子,不可能恢復到正常的秩序。正常秩序是什麼?就是孔老夫子講的五倫十義。這個說法,說老實話是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都可以接受的,都歡喜接受的,可惜沒有人告訴他,他不知道。
佛法更徹底、更究竟、更圓滿,可惜的就是他一生沒有聽說過。大乘佛法特別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可以說是大乘佛法的精華、大乘佛法的代表。我實在沒想到,這兩、三年來能夠在台灣這樣的普及,這是好現象。從這點看,我們對台灣,很多預言上說台灣是寶島、是福地,我們有了信心。看台灣這個現象,不像是福地,不像是寶島,但是現在看大家這樣認真的去讀經、去修行,是個好現象的開始。換句話說,病,大家是知道了,病痛是曉得了,要用什麼藥來治?現在藥方也找到了。藥方雖然找到了,還沒有吃藥,沒吃藥病還是不會好的。藥方找到,要照著藥方去服,才能對治。這個藥方得來不容易,得來之後就要想辦法對治,但是對治,我們把藥拿來,還要去煎藥,還要去熬藥,還是有一段時間,不能把這個藥拿來就吃,這不是成藥。
所以我教給同修們,先要把經念熟,要念背,要背得很熟。這個背誦是什麼?這是在煎藥、在熬藥,還沒吃。不要以為我念得這麼多遍,很不錯了,你還沒吃藥,你不過在煎、熬就是了,熬得不錯,快熬好了,快煎好了。吃了才能把病治好,在那裡煎、熬治不了病的。病是什麼?是妄想、執著、煩惱,是這些東西。到什麼時候開始治病?就是你那個藥熬好之後,可以吃了,可以治病。所以背熟之後,真修了,真正修行才開始。這個經從頭到尾念一遍,一個妄念沒有,這叫治病。如果這個經念一遍當中打個妄想,就不算,從頭再念,必須要念到這個經從頭念到尾不起一個妄念,這叫服藥,這叫治病。然後一天念五遍,念十遍都不起一個妄想,這樣念個兩、三年,確實你的無明、執著逐漸真的減少,功夫得力了。到那時候不念經可以了,一句佛號就行了,這一句佛號就能與佛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為什麼我們現在念佛不相應?就是無明煩惱太重,障礙了念佛的功德,所以念佛沒有效果。我們今天用讀經這種方法,開始斷煩惱,用這個方法破煩惱障、破所知障,二障稍為消除一些了,功夫才能夠得力。年歲大的人念經是困難,背誦是困難,但是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專心執持名號就好,一樣有成就。把憂慮、牽掛要減少、要放下,一樣能夠得到念佛三昧。但是年輕人還是要從基礎上奠定根基,這條路非常的穩當,千萬不能夠疏忽。
「名字即佛」,只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了,知道怎麼樣?沒開始做。但是知道是修行的開始,不知道,想修也不曉得從哪裡修起;知道了之後,就知道我們從什麼地方修。我們把這段文念一念,下面他引用《涅盤經》上的一段話,「涅盤雲,於無量世,亦不聞有如來出世,大乘經名」。這就是沒有佛的時候,不知道佛的名字,也不曉得經典的名稱。大乘經典名稱都不曉得,那還談到經文、經義,當然更不知道。「若佛出世,方能闡智慧日,識三寶之光明,開甘露門,知十號之妙味,因說生解,於寶適悅。」佛出現在世間,佛為我們講經說法,我們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才知道自己有佛性,才知道自己有無量的智慧德能。諸佛如來都有十個通號,十個通號顯示本性本具的德能。佛有,我們各個人都有,只是佛得受用,我們不得受用,雖不得受用,聽說自己有也非常的歡喜。這叫「名字即佛」。名字即佛可以說這是很普遍的,凡是修學大乘佛法的都在這個位子。初修,像我們現在就在這個位子上,我們現在是名字即佛,只是明白一點佛法的道理,有沒有開始修?沒,還沒修,只是知道這麼一回事。
底下一段這就開始修了,底下一段是「觀行即」,我們看第三,在第三十二面倒數第四行。「三觀行即,此中觀法,直觀心性,故托他佛,而為所緣,今明對塵,即成觀佛,其中念念覺知之心,名觀行佛。」這一段解釋「觀行佛」三個字的含義。觀行才真修,觀是觀照,就是我剛才跟諸位說的,就用念經這個方法來觀照。一部經念下去一個妄念都沒有,這才叫觀行,這才真正叫觀行。可見得我們今天就是念經念上幾千遍,這裡面還有妄想,還不算是真正用功夫,那在名字即,第一個階段裡。第二個階段是真正用功了,用功就是真正要斷煩惱,真正要破無明。這是真正用功夫,這才叫觀行。觀行就是功夫得力,在淨土裡面講,觀行即就是功夫成片,有這樣的功夫就能往生西方世界凡聖同居土。所以不要看輕它,這功夫是剛剛得力,在淨土法門裡頭,它就起很大的作用。在其他法門裡頭不行,為什麼?出不了三界,不能了生死出三界;了生死出三界要到底下一個階段「相似即佛」那才行。相似即佛在我們淨土宗是事一心不亂,那往生西方淨土生方便有余土,不是凡聖同居土。那個不太容易成就,這個容易成就,觀行容易成就,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
觀行,此中觀法,觀是修行,這個經有十六觀,十六種方法讓我們修。十六種方法真的是有難有易,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十六種方法只要你一種成就就行了。不是叫十六種統統成就,不是的,一種成就就可以,就能超越三界往生淨土。十六種裡面最難的是觀佛,這個經題上「觀無量壽佛」,說老實話觀無量壽佛是最難的。我們不要說觀佛,我們說想一個人,觀是觀想,想一個人。想這個人的面相,想他的眼睛、想他的眉毛、想他的鼻子,要想的這個人就在我們面前,這都不容易。佛的面相可不得了,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我們從哪裡想起?所以這十六觀裡頭,觀佛相是最難。也有最容易的,最容易是什麼?是念阿彌陀佛,這就是執持名號。執持名號也在十六觀之中,是十六觀裡面的一種,最容易的,最難的是觀佛,最容易的是念佛名號。所以你看《無量壽經》裡面所提倡的、《阿彌陀經》裡面所提倡的,都是執持名號。
諸位要曉得,執持名號是十六種觀法之一,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修觀行,你觀無量壽佛、觀日觀、水觀,也是觀行。所以,觀行裡面就包括十六種,我們在裡頭選擇一種就好。實際上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在這十六種觀行裡面,已經替我們選好了持名念佛。我們果然能夠遵守佛菩薩給我們的選擇,決定不會錯。十六觀包括持名在內,諸位要知道,都是「直觀心性」,這個道理一般念佛的人知道就不多了。你曉得這個道理,你才知道古人所講的,起心念佛就是始覺,所念之佛,就是阿彌陀佛,即是本覺,起心念佛就是始覺合本覺,這就是直觀心性。祖師大德所講的話,跟經上一對照,沒錯。因此,念佛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了。許多人不知道這念佛真實功德,所以他不念,他念佛的興趣提不起來;換句話說,不知道念佛的好處。在這個地方我們曉得念佛的好處。
他的方法,前面加個觀,觀底下有個法,觀法。法是講方法,方法很巧妙是「托他佛,而為所緣」。他佛是什麼?我們造個佛像,阿彌陀佛的佛像,這他佛,從他佛把自佛引發起來,念佛要這個念法。借西方阿彌陀佛,把我們自性阿彌陀給念出來,念出來之後,自他不二,這就成功了。修行方法的原理是從這個地方建立的,這裡頭沒有迷信,確實有理論依據。所以我們常常看佛像,常常念佛名,念佛名還不能夠降伏妄念,《金剛經》上講「雲何降伏其心」,那個心是指妄念,念這個佛號還不能降伏妄念,可以加觀想。觀想是觀什麼?就想佛像。想佛像,諸位同修要記住,最好想一尊佛像,容易攝心,想很多佛像沒有辦法攝心;換句話說,妄想控制不住。一生當中只想一個佛像,那是最好的方法。我們在佛像裡面喜歡哪一尊佛像,這尊佛像我一生盡形壽供養。
現在很方便,從前攜帶一尊佛像很難。蘇東坡當年在世的時候,他是畫的佛像,畫了裱好了一卷。他走到什麼地方他都帶著,走到哪裡他就把佛像掛起來,觀想念佛。他自己說「這是我西方公據」,這個西方公據是蘇東坡說出來的。可是蘇東坡一生他的習氣太重,他沒能往生,雖然一生念佛,不能往生。不能往生的原因就是文人的習氣,喜歡作詩、喜歡填詞、喜歡寫文章,喜歡搞這個東西,把自己往生西方的事耽誤掉了。所以,我在台中學佛的時候,剛剛親近李老師還沒有出家,沒出家的時候李老師就警告我。因為我也很喜歡讀書,他就提出警告,古人不要學蘇東坡,今人不要學梁啟超。這兩個人在佛法上都很有名氣,都沒有成就,煩惱習氣沒有斷。那時候李老師就建議我,他說你最好學印光法師。所以我們學佛要有個榜樣,要有個樣子,我要學他,你看蕅益大師就是以蓮池大師為榜樣,他學蓮池。所以古人善學的,他都會找個樣子,我跟他學,學得跟他一模一樣。如果我們不用一般人做榜樣,阿彌陀佛是最好的榜樣。阿彌陀佛怎麼學法?《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的介紹,你照《無量壽經》上依教奉行,那就直接學阿彌陀佛。
所以我勸同修們,早課念四十八願,念四十八願就是學阿彌陀佛,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晚課念《無量壽經》三十三到三十七章,遵守阿彌陀佛的教訓,修正我們自己錯誤的行為,使我們的行持跟阿彌陀佛也相同。這就是直接學阿彌陀佛,以阿彌陀佛做為自己的修行榜樣,這是最好的。所以佛像,塑的像不好帶,現在印刷術很發達,我們這裡有印的很多佛像。這尊佛像也印了,那一邊我們供了十年了,那尊佛像我們也印了。那個佛像我的印象非常之深,我自己現在帶到國外,就是帶的照相做的版,照相做的我覺得比真的像還好看。所以實在我們可以隨時帶在身上,常常看這尊佛像,將來我們往生,阿彌陀佛來接引就現這個相。佛沒有相,隨緣現相,我們心裡頭歡喜哪個相,佛就現哪個相。我一生都看這個相、想這個相,將來阿彌陀佛來接引,一定現這個相,決定不錯。很熟了,天天看他,看了多少年,佛這下真的來了,從前看照片,現在真的人來了,所以特別親切。因此我們供佛像不要隨便換,選到自己喜歡的相,一生就供養這一尊,這個觀行容易得力。
我們看本文,在三十二頁最後一行。「觀行佛者,觀佛相好」,這就常常想佛,我們想佛就不會打妄想。凡夫這個心它會想,你要是不想佛,它就亂七八糟想,想其他的事情就是造六道輪回的業,想阿彌陀佛就是造往生西方的淨業,這關系太大了。所以我們不想佛想誰?佛像,底下說「如鑄金像」,鑄是鑄造,金像,在古時候,好的佛像用鎏金,合金,合金是金銀銅鐵錫混合起來鑄造的佛像,造成之後,像的外面再貼金。實在講這樣的像,我們要緊的是在修觀想,修觀想不要供養這些珍寶。為什麼?在從前那個社會可以,社會安定,人心厚道。現在你家裡藏有寶物,什麼小偷、強盜目標都對著你,反而找來很多麻煩,自己提心吊膽,那是有礙修行。今天我們供養佛像,供養彩畫的,你要,送你一張,我們多的很。所以說不要擔心這個。也不要收藏這些古董,很麻煩,給自己帶來了很多的這些憂患。佛像一定要選自己歡喜的,別人歡喜我不歡喜,我歡喜的別人未必歡喜,選自己歡喜的去供養,這個就好。
「心緣妙色,與眼作對」,就是叫你眼睛常常看。現在人說起來,跟古人相比,有比古人方便處,也有不如處。不如處是社會道德的淪落,社會的不安定,這是不如古人處;科技發達帶來很多便利,古人不如今人處。譬如說經本,古人得一本經本不容易,太難了!我們在台灣,在這方面的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對經本沒有重視它。你要到大陸上去,大陸上學佛的人對於一本經書,如獲至寶!為什麼?得不到。我們《大藏經》送到大陸,我是沒有親眼看到,但是照片上看到。他們怎麼去迎接?穿袍搭衣跪在地上,《大藏經》頂在頭上,這樣迎接的,我們看到真感動。我們這裡《大藏經》丟來丟去,那叫大陸人看到心裡多難過!這是什麼?他們得不到。我們是得到太方便,太容易得到了。我們現在經書送到大陸去,人家拿到都當寶貝,大陸上人太多,書太少了。雖然這些年來我們送了三、四十萬冊進去,三、四十萬冊一進去就沒有了,看不見了。地方太大,人太多,物以稀為貴。
在台灣,我們這裡印的佛像很多,你請個十張、二十張,我們這兒都有。你家裡每個房間都可以掛佛像,每個房間裡都可以看得到佛,這幫助你觀想,提醒你念念想佛。真正修淨土的人沒有任何忌諱,臥房裡面都可以掛佛像,為什麼?讓我在二六時中一天到晚不離開佛。所以這裡不要講客氣,不要講恭敬,不要講忌諱,統統沒有。父子之間還有什麼忌諱?沒有忌諱;師生之間沒有忌諱。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要尊重,那就要客氣,臥房裡不干淨的地方不可以掛。真正想生西方,那就不必講了,為什麼?我要達到我的目的,念念之中我不離開佛。
所以一個求生西方跟不求生西方,供養佛像是不一樣的,這是諸位同修要記住。有很多人說,佛像有什麼地方不能供,那個說法也對的。為什麼?他不生西方,他不想求生西方,他不念阿彌陀佛,那是對的,要對佛像要恭敬,有禮貌。真正想生西方,就跟小孩子依賴父母一樣,一步也不肯離,那就什麼顧忌都沒有。我們跟阿彌陀佛一步也不離,我們就像小孩一樣,要依靠父母,一步不能離,不看見就不行,不看見就哭了,那就什麼地方都可以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諸位同修要記住的。我們對別人也要這樣告訴他,他不念佛,不求西方淨土,修其他的法門,供佛像應當供在佛堂,或者供在家裡客廳,不可以隨便供。如果他真的這一生想求生西方,那你就告訴他,什麼地方都可以供,除了洗手間、廁所不干淨,不要供佛像之外,哪裡都可以供。
「開眼閉目,若明若暗,常得不離見佛世尊。」睜開眼睛、閉著眼睛,白天、晚上,時時刻刻不離阿彌陀佛。為什麼?如果不想阿彌陀佛,一定就是胡思亂想,我們用這個方法把我們一切妄想、執著打掉。所以這是一種方法,恢復到自性清淨心。這個方法在所有法門裡面,是最殊勝、最巧妙的一個方法。現代科技發達,這是古人沒有辦法享受到的,用錄音帶念佛號,這是個方法。所以真正念佛人,你的家庭或者是道場,這一句阿彌陀佛,二六時中不間斷。日夜不能斷,不能說晚上睡覺就斷了,那不行。過去淨土宗的道場,就是念佛堂,念佛堂裡面的佛號決定沒有中斷的,中斷了那就不叫念佛道場。晚上怎麼辦?晚上輪流念,四個人一班,輪班念,所以他晚上佛號也不斷,一年到頭都不斷。他分班,當班的一定要去念,不當班的,你睡眠少你可以隨喜念,你可以跟著一起念,當班的是一定要念,用這個方法佛號不斷。
現在我們人少,沒法子輪流,我們可以用錄音帶。尤其現在念佛機太好了,它不要帶子,日夜去念它都不會壞。你們不妨試試看,一個念佛機看看能用多久?把它打開之後不要關上,日夜念。聲音不要太大,太大了會吵別人做事情。聲音小小的,若有若無,心一靜下來,馬上就聽到佛號。當你有事情的時候也不妨礙,這樣就好,家庭就是道場。這是利用現在科技的方便。
下面文說「從大相海,流出小相,浩浩漾漾如大劫水,周眸遍覽,無非佛界」。大相是佛的報身,我們在贊佛偈裡面稱贊阿彌陀佛「白毫宛轉五須彌,绀目澄清四大海」,這是大相。從佛相,剛才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毫放無量光,光中又化無量佛,化佛就流出小相,盡虛空遍法界都是阿彌陀佛了。像我們現在所供佛,我們佛堂裡面供一尊大的阿彌陀佛像,每個角落裡面供的小的阿彌陀像,我們小張的也印的很多,隨時隨處都可以供養。真正這個念佛堂的四周圍,統統供養阿彌陀佛像,不管你轉到哪個方向,你的眼睛都看到阿彌陀佛,這就對了。在從前念佛堂,因為是塑的像,他只塑一尊像供養在那裡,沒有辦法遍處都能見得到。現在我們用印刷照相,可以把佛像化成每個角落都有,無論轉到哪個地方都能夠見到阿彌陀佛。
在我們的周圍環境,庭院裡面,我們佛像沒有那麼多,現在我們印的有佛的名號,「南無阿彌陀佛」的貼紙。你在你周邊環境,四處都可以貼,無論走到哪裡都看到阿彌陀佛。台灣是個大環境,你看在台灣走到哪裡,你都看到什麼電線桿、牆壁上都貼到南無阿彌陀佛。現在我看那個計程車、私家車,也有不少前後都貼著阿彌陀佛,幫助我們觀行。這個實在值得提倡,在國外到處亂貼是不行的,是犯法的。在台灣貼阿彌陀佛,連警察都歡迎,台灣實在是佛國。希望阿彌陀佛的像,阿彌陀佛的名號,我們在台灣每個角落,每條街道上我們都能看到。貼阿彌陀佛名號的是很普遍,貼阿彌陀佛的佛像還沒有人提倡。希望我們這一會的同修努力來提倡,印阿彌陀佛的佛像能夠貼上,那就更好了,更容易便利觀行,真正做到周眸遍覽,我們眼睛看到普遍了,無非佛界。「念一佛,與十方佛等,念現在佛,與三世佛等,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念色身,念法門,念實相。」這是真正修行功夫得力之時。好,我們下課,休息幾分鐘。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六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06
在這一段,最後幾句話很重要,我們明了之後,就曉得自己功夫是不是得力,是不是如法。這段文在第三十四面倒數第二行,說「常運念無不念時,念念皆覺,是名觀行即佛也」。前面一句容易懂,就是不間斷。念念皆覺就是不夾雜,夾雜就不覺,夾雜就是迷了。我們念佛的時候夾雜著妄想,這就是不覺;必須念念都不夾雜,念念都清楚,這是覺。就是不間斷、不夾雜、不懷疑,這樣念佛、念經都是屬於觀行即佛。這是必須要知道的,你不知道,你念得就不如法,效果就得不到。
再看下面第四段「相似即佛」,相似比前面進一步了。前面是觀行,還不像,相似雖然不是真佛,有點像了,可見得功夫是進了一大步。觀行是伏煩惱,沒有斷,相似是見思煩惱斷了,這個境界是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大乘圓教七信以上的菩薩,這是相似即佛。「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應,念佛法門身得相似相應,念佛實相身得相似相應」,這是講三身,先說三身。下面解釋相似,「相似者,二物相類」,兩樣東西相類、同類,很接近。「如鍮似金」,鍮是金礦,沒有提煉出來,金礦裡面有很多金,但是參的很多渣子在裡頭,跟那個金兩個一比它很像,這相似。「如瓜比瓠」,這個也很相似,瓜跟瓠很接近,樣子也差不多。「猶火先暖」,火雖然在遠處,但是那個熱我們已經感觸到了。雖然沒接近到火,但是熱氣已經接觸到,這就相似。「涉海初平」,好像我們到大海,我們往大海去,海灘先是很淺很平,我們可以走過去,愈走愈深,淺的是相似,深的是大海。從這些比喻,讓我們體會到什麼叫相似。
「水性至冷,飲者乃知,渴不掘井,聽說何為。」這幾句話是勸我們要修學,要認真的修學,如果不認真的修學,只是聞佛法沒有用處。聽到佛法,自己不肯認真修,是決定得不到利益的。底下這幾句話就正說了。「略舉其要,如法華中」,像《法華經》上所講的,「六根清淨,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這是把標准給我們說出來。佛是身心清淨,清淨到了極處,如果我們六根要清淨,就有一點像佛了。六根怎麼不清淨?有煩惱就不清淨,煩惱斷掉了就清淨,煩惱是染污;換句話說,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圓教七信位的菩薩斷了見思煩惱,別教七住菩薩斷了見思煩惱,那都叫做相似即佛。在淨土宗,念佛功夫要達到事一心不亂就入了相似位,到事一心不亂就像阿彌陀佛了。
我們到底要從哪裡下手?諸位要記住,我上面一堂給你講的重要的方法,這個方法是斷煩惱的很得力的一個方法。其次就是依教修行,我們把《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道理,當然一下子不太容易明了,不明了沒有關系,你多讀多聽,漸漸會明了。理要明了,理明了之後,就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經上許多教給我們在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的教訓,我們一條一條都把它做到,那我們就很像佛了,這樣也能入相似位。這比一般修行修到真正斷煩惱入相似位,是要容易的多了,這個方法確實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得到。
講到九品的差別,我在《無量壽經》上也跟諸位同修說過,只看我們把《無量壽經》真正做到多少。如果完全能做到,那就上上品;不能完全做到,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那就是上中品;能做到百分之八十就是上下品。這樣往下降,下下品也要做到百分之二十,就是做到兩成。兩成都做不到,那只能退,退到前面「名字即佛」。能夠做到兩成以上,可以說是「觀行即佛」。做到五成以上,差不多就是「相似即佛」,就入這個位子。真正修學,要認真努力去做到,要解,解了之後要行,只解不行,那是在名字位中。
我們再翻過來看三十六面,第五,「分證即」。這是真佛,這不是假的了,不是相似,這是真的。真佛,還不圓滿。在這個地方我先說一個比喻,古人常常拿月亮做比喻。天上的月亮、月光是真的,水裡頭也有月亮的影子,那不是真的,水裡的月亮是相似的,不是真的。真的月亮只有一個,有分證、有圓滿,分證就是還沒有圓。你看初三、初四有個月牙,那是不是真的月光?是真的,那不是假的。十三、十四月光很大了,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定到十五才圓滿,十五的月亮比做「究竟即佛」,從初二、初三月牙到十四,都叫做分證即,他是真的,不是假的。可見得前面相似不是真的,很像,但他不是真的,好像是水中之月,不是天上的真月。
本性這上面染的無明,無明不能夠一時就去干淨,正好像月亮,它的光明一天一天的放大,它不是突然之間從黑夜就變成一個圓的月亮,不是這個變法的。我們本性裡面無明,佛給我們講一共有四十一品,四十一品慢慢去斷,斷掉一品,光明就大了一分,就是本性的光明。所以從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就是分證佛,他是真佛,不是假佛,才破一品無明而已!破這一品無明,他用的心跟諸佛如來所用的心是一個心,真心,用真心。相似以下用的是八識心,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把這個當作心,真心完全不知道用,也就是真心不起作用。到分證即,用真心,不用妄心,所以他的思想、見解、行持跟如來完全相同,只可以說能力大小不一樣。他的正確性、真實性跟諸佛如來沒有差別,只是大小不一樣。
我們看底下解釋,「即心觀佛,托境顯性,雖得相似,尚屬緣修」。這一句是承前,前面相似位中,相似位的成就不是真實的,還是屬於緣修,從緣起修,不是從性起修。分證他從性起修,不是從緣起修,在修行依據上也完全不相同了;換句話說,一個用妄心,一個用真心。用妄心,修到最高的境界是相似即佛,沒有辦法明心見性;到明心見性,決定不能用妄心,也就是要捨識用根,轉識成智。禅家所講的離心意識,才能達到分證。我們念佛也是如此,離心意識才能達到理一心不亂,這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了。「今則親證」,親證法身,親見本性,「屬於真修」。所以真修到什麼時候?明心見性以後才是真修,明心見性之前是相似修。我們現在,說老實話連相似修都談不上,我們現在是名字位中,有名無實,還沒有開始修。如果你認為我說的話不太可靠,你自己想一想,你哪一天認真去斷煩惱過?你念佛、拜佛,沒想到要斷煩惱,可見得你沒真修。真修是斷煩惱、是斷習氣,那才開始真修。這個真修還是緣修,不是此地講的真,算的上你已經開始修行。觀行位中、相似位中,都是用心意識,到這個地方不用心意識,離心意識。
所以聽經,我們也常說,雖說,也許你聽到也還能懂,但是不會用。真修人聽經,就是《起信論》上講的「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他是真修,是親證。講的人,講經的人用心意識,聽經的人離心意識,這得什麼樣的果報?講經人沒開悟,聽經人開悟了;講經人沒證果,聽經的人證果了。由此可知,修行真的是在個人,與老師也不相干。
佛經裡頭有個公案,公案我們俗人講故事,一個故事,這也是真的。這個公案出在哪裡我忘掉了,但是有。佛在世那個時候,有一個修行人想證阿羅漢果,辦了豐盛的供養去求一個出家修行人,求他開示。這個修行人本身沒有證到果,貪圖他的供養,告訴他我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你來供養我,貪圖他的供養。這個人恭恭敬敬、虔誠真的把他當阿羅漢看待,供養他,他接受了。接受之後,他就向他請教,那你要教給我,我怎麼樣修行證果?他沒有法子只好騙他,他說好,我坐在當中,你聽我的話。他拿個皮球,叫他蹲在牆角上,打他一下,「你證到須陀洹果了」。他說是的,我證到須陀洹果。他真的證得了。再轉一個角,又給他那麼打一下,「你證到斯陀含果了」。四個角轉了,「你證到阿羅漢果了」。他每一次都點頭說他證得了。四個角落轉完,他給他磕頭頂禮。他說我騙你的。他說沒有,我真的證得了。這是確實的,為什麼?他是至誠恭敬之心來求法。雖然欺騙他,說的是假的,人家得到是真的。這就是說法的人不善說,善聽的人得真實利益,所以會說不如會聽,會聽重要!。
這裡就是教我們要用真心,真心就是至誠心,至誠心就是心裡頭沒有一個妄想、沒有一個妄念,這是真心。至誠恭敬能得真實利益。從前有人問印光法師,佛法的真實利益要怎麼樣才能得到,有沒有什麼秘訣?印祖跟他說了兩個字,「誠敬」,他說這是入佛門的秘密的鑰匙,「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說的人他有沒有證、有沒有學、有沒有修,都不要緊,問題在我們自己求學的態度。正因為如此,古今我們常常看到學生超過老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什麼原因?學生用的心比老師真誠,所以學生就超過老師了。於事於理都有依據。我們把文念下去。「惑分分破」,惑就是無明,一分一分的破除。「性分分顯」,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一分一分的往外面透露。「從所證說,名為分真」,他所證的是真如本性,一分一分真實。「從能顯言,名分證也」,一分一分證明了。這個文也分為兩段,第一段「約發心明即佛」。我們看文。
「分證佛者,初發心住。」這是講圓教,圓教初住叫做發心住,發什麼心?發菩提心。所以諸位同修要知道,菩提心一發就是圓教初住菩薩,超越阿羅漢太多了。阿羅漢相當於七信位,你看他的上面,八信、九信、十信、初住,還有四個階級。菩提心一發,就入了分證位。菩提心是什麼心?真心,真誠,真誠到了極處!我們學佛要用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也要用真誠心。在這個社會裡面,有很多人有顧忌,這個顧忌就是妄想、分別。我用真誠心對人,那我要吃虧,人家都騙我,我怎麼可以用真心對人?這是大錯特錯!你要用真誠心待人接物,你決定不吃虧。眼前可能吃點虧,後來要占大便宜,果報不可思議。所以,不要怕人騙我們,不要怕上當,被人家欺騙、吃虧上當,正是消業障。業障統統消除了,無量無邊的智慧福德自然現前,現在吃虧上當怕什麼!後來有大好處、大利益、大福報,這是真實的功德。往往世間人只看眼前,疏忽了將來,這就是眼光短淺,不知道修福。
真正的福報,給諸位同修說,晚年享福是真有福。你現在年輕,把福報都享盡了,晚年貧困,晚年受苦,那才叫真苦。晚年沒有體力,苦難來了承受不了,年輕受點苦難算什麼!有體力、有精神,可以熬的過去。所以有福報不要年輕享,留著晚年享;有財富也現在不要,你命裡頭有財富,丟不掉的。財富來了,我把財富布施掉,我都不要,晚年財富來了,晚年有財富,日子過得才舒服。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你要去算命,算命的會告訴你,五年一轉運,人的命運是五年一轉。一生當中有最好的五年,也有最壞的五年,假如說最好的五年在年輕時候,最壞的五年在晚年,這個命不好;最好的五年在晚年,最壞的五年在年輕,這個命好。假如我們好運在年輕時候,壞運在晚年,怎麼辦?聰明人,我好運來的時候不受,不受那它就延到晚年去了,延後去了。現在發財,我散財,我把它散掉,我根本不受用,晚年財就聚來了。這是有智慧,有深遠的眼光,他才會轉移自己的命運,改造自己的命運就這個改法。
你要真正相信你就會改,命運決定操縱在自己的手上。你要是多念念《了凡四訓》,所以我常叫人念《了凡四訓》一口氣念三百遍,為什麼?不念三百遍,你念了不覺悟。看一遍、兩遍,看完之後就忘掉了,你的命運還是轉不過來。三百遍念下去,印象深了,真相信,知道怎麼做法,確實可以改造命運。壽命短的可以長壽,貧賤的可以得富貴,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所以你要懂得理論、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去求,沒有一樣得不到。你所得到的,不但是你命中有的,是你真如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哪有一樣得不到?就是如理如法去開采而已!我們現在是開采,開采不當,這個地方有金礦,你曉得在這個地方開采會開出來。你調個方向,到那邊去開采,那裡沒有,怎麼開也開不出來。所以說是方向搞錯了、處所搞錯了。一定要懂得真實的福田怎樣去修學,處事待人接物以真誠之心,決定不吃虧。這是講發心。
「一發一切發」,這句重要。不能對佛菩薩真心、對佛教徒真心,對世間一般人就用假心,這個不可以。那你還是用二心,你沒有用一心。對佛菩薩是什麼心,對一切眾生也是這個心,這就對了。正是因為佛菩薩我們這個心發起來,發起來之後,要在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把它用上,這才對,發了就起作用,不能發了不起作用。所以,對於一切眾生都要像對佛菩薩一樣的看待。「發一切功德,發一切智慧,發一切境界,不前不後,亦不一時。」前後屬於同時,不一時就是一時。這個意思是告訴我們,在應用的時候隨緣就自在,不要執著。一時是執著,不一時也是執著,都落在妄想執著的裡面。所以,這一句就是教我們捨離一切妄想執著,這就對了。
「三智一心中得」,三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是阿羅漢證得的,道種智是菩薩證得的,一切種智是如來果地上證得的。一切智是知一切法的本體,道種智是知一切萬法的性相,一切種智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從哪裡學來?從一心中得。這句話重要!因為淨土宗修行的目標就是一心,一心不亂。開始就一心,最後得一心,開始教你什麼?一心念佛,所以他直接用一心,用一心才能證一心。開始用的一心是意識心,不是真心,是妄心,意識心。意識心妄念很多,妄想很多,我現在專心在一個佛號上,用一個佛號代替所有一切的妄念。就是一念取代一切妄念,把一切妄念歸到這一念,這個叫一心,用這個方法來修。到所有一切妄念都沒有了,一心就證得了,一心是真心,就證得了。這種修學的方法直截了當,不像其他的法門拐彎抹角,不曉得彎到什麼時候你才能彎到,這個法門直接的,馬上就得到。
所以諸位同修要真修,真正修,你要記住,你真正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事實真相搞清楚,你才會修。會修的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從早晚課誦就專。覺明妙行菩薩在《西方確指》裡面教給我們,他那個功課就簡單了,二六時中功課都一樣,一遍《阿彌陀經》,三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這是一堂功課。早課是這樣的,晚課也是這樣的,絕對不參雜其他的東西。此地的課誦我還不知道,我不在此地住。昨天晚上我在這裡住,聽到我們這裡做早課,我們的早課夾雜,不是一向專念。還夾雜著有十小咒這些東西在裡頭,這是對於淨宗事理都不明了,真正的明了,不是這樣的。淨宗祖師大德通常經都不念,就是佛號,一天十萬聲佛號,他也沒有什麼早課晚課,一天十萬聲佛號,決定往生。
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這是專修,為什麼先叫你念一遍經,念三遍往生咒?收心,就是攝心,把妄念伏住。伏住妄念,佛號才有功德,才相應,所以叫你念一千聲佛號。第二支香也是這樣做起,大概這樣念法,念一千聲佛號差不多將近兩小時。如果要打精進佛七的話,就是一天十二支香,日夜十二支香,課程完全相同。一天十二遍《無量壽經》,每次都是三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一晝夜是一萬兩千聲佛號,再多余時間就拜佛。這個方法得力!所以,最忌諱的就是夾雜。我們只能在此地勸告,現在兒子都不聽父母話,徒弟也不聽老師話,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所以說各人修各人的,你的成就與我不相干,我的成就你也沾不到光。但是我不能不告訴你,不告訴你是對不起你;告訴你了你不干,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不能怪我。所以是三智一心中得。
像禅宗,禅堂裡面坐香,他什麼東西都沒有,二六時中就是叫你靜坐。坐到腿發麻的時候跑香,運動,跑完了之後再坐。就是叫你妄想斷掉,一心中得。不管哪個法門都是一心中得,絕對不會說雜心當中會得到的,沒有這個道理。查遍《大藏經》,哪個經上說二心、三心當中得到?沒有。這是我們真正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不能不知道的。
底下說「得如來妙色身,湛然應一切,開秘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修行,就是從一心起修,果報,三智一心中得。三身,法身、報身、應身,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脫,全是一心本具。因為一心是真心,一心就是本性,本來具足。我們看末後的解釋,三十七面倒數第四行,從末後一句看起。「三身三德,體離縱橫。」縱是從豎的上說,先後講,橫是從平面上講,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時間、空間。離就是超越,三身三德超越時空,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這個講法,大家就好懂了,超越時空。以前不曉得,「今始發明」,發是發現,現在才發現,明是明了,今天才發現,今天才明了。「名開秘藏」,這是無始劫以來,藏在這個地方從來沒發現,似乎是秘密,今天打開了。「入理般若名為住」,理般若是什麼?就是根本智。《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就是清淨心,無知就是定。定是體,慧是用;慧是體,定是用,定慧可以互作體用。可以互作體用他就輾轉往上提升,這個叫住,正是《金剛經》上所講的「應雲何住」。
釋迦牟尼佛教給須菩提尊者說,須菩提尊者問的,「雲何應住」。佛告訴他,直截了當給他講,就像我這樣住法就對了。釋迦牟尼佛住在哪裡?你們念《金剛經》有沒有找到?實在找不到,《金剛經》上有兩句明白話,「無住涅盤」,不住生死,不住涅盤,這是佛住。實在講,我們還是學不到,我們今天能夠學的,把這個心住在阿彌陀佛佛號上,住在阿彌陀佛佛相上,這就好。住在阿彌陀佛名號、身相上,也是入理般若,為什麼?你要沒有這樣的智慧,你不會把心安住在這裡。「此住無住,住秘藏中」,這是《金剛經》的境界,不是我剛才講的境界。但是我們剛才講的境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入了住秘藏中。但是我們把心安住在阿彌陀佛名號、身相當中,是我們現在可以做得到的。
下面一段是「約被物明佛用」,這是講作用。我們把這段文念一念。「以普現色身,作眾色像」,這就是說的隨類化身。諸位要知道《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圓通章」,他的地位就是圓教初住。初住菩薩也有三十二應身,看看那個眾生應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示現八相成道,用佛的身分去度他。分證佛就有能力現種種身,可以現佛身。佛身都能現了,其他就不必說,其他當然能現。《法華經》上講的觀音菩薩是等覺菩薩,《華嚴經》上講的觀音菩薩是第七回向菩薩,你看統統都講觀世音菩薩,他在每部經上、每個法會上示現的身分地位就不一樣,這是讀經要知道的。此地所講的分證即,都是從圓初住上說的。初住菩薩都已這樣,往上去更不必說了,他的智慧、德能、神通愈來愈殊勝,普現色身,作眾色像,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一樣。
「一音隨類,報答諸聲」,這是講說法,「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做到了,就有這個能力。他給一切眾生說法不需要翻譯,中國人聽的,說中國話,日本人在座聽的,講的是日本話。不需要翻譯,每個人聽的都不一樣,都是自己的言語,都能聽懂,都能接受,這是很不可思議的。這個能力是不是真的?現在科學家相信了,因為科學家利用電腦,電腦可以能夠產生這種能力。將來到外國去旅游,如果這個電腦真正發明之後,不需要翻譯,電腦它就會說。可見得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本性裡面本具的德能。
「不動真際,群情等悅」,真際是真性,真性沒動,真身沒有動,十方法界有緣眾生都法喜充滿。阿彌陀佛可以說每分鐘、每秒鐘,都在十方世界去接引無量無邊的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講阿彌陀佛忙死了!其實阿彌陀佛動了沒有?沒動,在西方極樂世界端端坐著,沒動。沒動怎麼去的?化身去的。佛身有無量光明,光明當中有無量無邊的化佛,去到十方世界去接引。沒動,十方世界都見到阿彌陀佛去接引他,不動真際,群情等悅。「應以三輪度者」,三輪就是身口意,「能八相成道具佛威儀,以佛音聲,方便而度脫之,況九法界三輪耶,初住尚爾,況等覺耶,是名分證即佛也」,這就講得很清楚了。但是怕諸位裡面這個「三輪」不太好懂,注解裡頭有,注解在三十八頁,就是這一頁倒數第三行,從底下一句看起。「威儀屬身,音聲屬口,方便屬意」,這就是三輪,三輪講的身口意。佛度眾生,這三種都要用,要用身相、要用言語、要用種種權巧方便的方法。「應以佛度,即現佛三」,應該用佛身度,就現佛的身口意,應該用菩薩身分度,就用菩薩的身口意,這叫三輪。末後一句說,「良由位位始覺本覺,一合俱忘,致使體用高廣若此」。這個意思就是說,到分證即位用真心就離一切相了,就像《金剛經》上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所以他的作用廣大無邊。好,我們就講到此地。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七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07
請掀開經本三十九面,看第二行,「究竟即」:
「究竟佛者,道窮妙覺,位極於茶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邊際智滿,種覺頓圓,無上士者,名無所斷,無上士者,更無過者」,到這個地方是一段。下面是比喻,「如十五日月,圓滿具足,眾星中王,最上最勝,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義」。究竟佛這是圓教圓滿的果位,地位在等覺之上,就是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盡了,這個時候我們稱他做妙覺。位極於茶這個「茶」是印度梵文,就像英文一樣,是字母拼音的,它總共有四十二個字母,茶是最後一個字母。他是比菩薩前面四十一個果位,第四十二個這就究竟圓滿成佛了,是這樣的一個比喻。這個字是梵文音譯過來的,就是四十二個字母到最後了,後面再也沒有了,這是比喻他的果位到了極處。唯佛與佛,只有證到極果之人,他才能夠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圓滿的明了。等覺菩薩雖然明了,還不能夠說究竟明了。必須到如來果位才真正完全明了,無明破盡了。
所以說到修行,總是要特別注意到,修行的方法很多,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這個法門我們用了,用了有沒有效果,這是不能不知道的。就好像我們生病吃藥,這個藥吃了之後,對於病況有沒有好轉?這個我相信每個生病的人都知道的。假如這個藥吃下去對病沒有好轉,一定就是要重新再去找,或者重新再去看大夫。如果這個藥吃得不對症,吃了病不但沒有起色,吃了是愈來愈嚴重,那就更可怕了。佛法就好比藥一樣。大家現在也不看醫生,也沒有醫學常識,在那裡亂吃,這個怎麼得了!修行沒有成就倒還罷了,將來把法身慧命給斷掉了,那就問題嚴重,這是一定要注意的。
我們的重病,實在講除了煩惱之外,再就是無明。什麼叫無明?邪知邪見,邪知邪見就是無明。《楞嚴》上講的「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上再立知見,就是邪知邪見。想法錯了,看法錯了,這是大病。治療的原則就是先教我們什麼都不要想,把想法、看法統統把它終止住,讓心恢復到清淨,這就講的修定。無論哪一個法門,講到真正功夫都是修定。首先修清淨心,心不清淨,就是念佛也沒有用處,也不能相應。等覺菩薩因為還有一品無明沒斷,換句話說,要是跟佛兩個比,他的心不清淨。跟我們比,那他的心真是清淨到極處,跟佛比就不行了。所以他還是帶業,他帶的最少,因為有這一點障礙,對於諸法實相,他還是不能究竟徹底的明了。譬如說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念佛往生這種殊勝的功德,等覺菩薩就不能完全了解,這就是他有那麼一點障礙存在。所以,真正修行人總要知道,我修的是什麼?就是把一切錯誤去掉,恢復到正知正見,這就對了。《法華經》上說得好,「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的知見就是正知正見,這才能到究竟覺。
「邊際智滿」,智慧圓滿,邊際就是講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知,這個智慧才算是圓滿。「種覺頓圓」,種是一切種智,這時候圓滿了,所以稱他做「無上士」,沒有比他更上的。「名無所斷」,等覺菩薩還有得斷,還要斷一品生相無明。到佛,佛沒有東西好斷了,該斷的全都斷盡,沒有得再斷的,無所斷。「無上士者,更無過者」,沒有再超過他了,在十法界裡面他是至高無上。下面是個比喻,好像十五的月亮,圓滿具足。十四的月亮雖然圓,還欠一點,通常經上把十四的月亮比做等覺菩薩,把十五的月亮比做佛果。這是究竟覺。所以他是最上、最殊勝,「威德特尊」,這個叫究竟佛。
我們看後面這段。「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號」,這是真的,佛的名號無量無邊,為什麼?一個德號不能代表無量,顯示不出無量。不要說佛了,我們世間人有許多人很聰明,有智慧,很能干,多才多藝,你看名片一打開,十幾個頭銜。你要問他,一個不可以嗎?一個不能代表他的身分地位。真如本性的德能說不盡,所以你看到佛經裡頭有《萬佛名經》,那萬佛名號就是一個佛的名號,他有那麼多的名號,那還只略說而已!凡是佛的名號都是講性德,真如本性本來具足的;菩薩名號叫修德,性德有多少,修德也是有那麼多。佛法絕對不是一個多神教,絕對不是泛神教,《華嚴》上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他是一個人是多才多藝,所以才有這麼多名號,顯示他的智慧德能無量無邊,是這個意思。
「舉一蔽諸」,名號多,才舉一個,其他的就顯不出來,這是為什麼要有這麼多名號之由來。名號太多了也煩,也搞不清楚,所以把佛的無量名號歸納成十個,這就是一般經上講佛的通稱有十號,我們常常見的。「華嚴有十萬號」,這裡本子上掉了一個字,諸位把它加起來,有十萬號,《華嚴》有十萬號。「又經有萬號,三世諸佛,通有十號」,這個十號就是無量無邊名號歸納,歸納成好像綱領一樣,有十號。「淨名三號,以劫壽說,不能令盡,何況諸號耶。」淨名是《維摩經》,《維摩經》上講的三號,實在講就是十號當中的三號。這一句在第四十面倒數第五行,你看當中。「淨名經雲,正遍知,如來及佛」這三個號,這是十號裡面的三個號。這三個號,「此三句義,大千眾生」,是講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聰明智慧就像阿難尊者一樣多聞第一。「以劫之壽」,壽命多長?壽命一個大劫,來解說這三個名號的意思都說不盡。三個名號都說不盡,何況十個名號,何況無量名號,每個名號裡面含義都是廣大無邊,說之不盡。
到這個地方才算把《佛說觀無量壽經》這個佛字介紹完了,講了一個字。下面講第二個字「說」,佛說。
「說者,悅所懷也」,這個解釋在一切經裡面我們都常見到。底下說,「即十二部經」,這個十二部經就是整個的佛經,要用現代話來說,佛經總共有十二種不同的體裁,所以講到這十二種體裁,就包括了整個的佛法。「八萬法藏」,這是講他修學的方法與門徑。「六度四等」,六度是講菩薩修行綱領六波羅蜜,四是講四悉檀。「一切法門,又於一法中,作四門分別,於一一門,巧作四悉檀利益,聞者歡喜,贊用,受行,施戒進念,而得開發,貪恚愚癡,豁爾冰消,革凡成聖,入法流水,或二三一益,若都無益,則示默然。」這段解釋「說」,不僅是解說能說,後面這一大段,就是「十二部」以下我們念的這一大段,是佛所說。所說裡面給我們講了一個原則,佛對眾生說法決定是有利益的,利益多少、淺深不一樣。如果沒有利益,佛就不說了,這裡說「若都無益,則示默然」,佛就不說。
「若一機扣聖,於一門施四益者」,一門是一種法門,四益就是四悉檀,「余三門亦如是,為一緣說一法既爾,諸緣諸法亦如是」。這段話的意思,有一個人他有疑問向佛請教,佛給他說法,離不開四悉檀;如果是很多人,佛為大眾說法,也離不開這個原則。這是講說法的原則。我們看注解,注解的第一行,我們從下半段看起。「若就本經,即是如來久修久證念佛三昧,蘊之在懷」,這句話重要,跟《無量壽經》、《彌陀經》裡面講的沒有兩樣。佛是怎麼成佛的?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說,諸佛是念佛成佛的,諸佛所得甚深三昧,就叫做念佛三昧。蕅益大師在《彌陀經》注解上這樣說,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頭確實看到,所以《觀經》三福裡面「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佛看到眾生成佛的機緣成熟,成佛機緣成熟,佛要給他說成菩薩法、成阿羅漢法,對不起這個人。佛說法應機施教,這個人看看這一生還沒有成佛的分,只能成個菩薩,佛就給他說菩薩法,決定不給他講成佛之法。為什麼?他沒有這個福報,給他講了也不相信,白說了。所以佛說法契機契理!看到成佛的機緣成熟,換句話說,對於成佛這個法門,跟他說了他能夠相信,他能夠理解,他能夠認真的去學習,他這一生當中決定成佛。那是什麼法門?就是念佛法門。淨土三經都是教成佛的眾生,這不是對普通人說的。這個法門,佛藏在心裡面久了,找不到對象,這下找到對象了,你說多歡喜,比說什麼法門都歡喜。度眾生,你這一生當中能度幾個眾生成佛?這下遇到一下就成佛了,這還得了,這個機會不能錯過。所以,佛說淨宗法門顯示是無比的歡喜,這是我們在《大經》上面看到了。「今機扣發說之」,「機」就是韋提希夫人,遇到這個人,無量劫中她的善根福德因緣今天成熟,佛把這個法門傳授給她,她今天就成佛了。「乃暢昔之所懷也」,蘊藏在心裡面很想說,找不到對象,這下遇到了。這個幾句話我們要注意到。
底下我們再翻過來看四十二面。四十二面這個地方有一段是說法的一個典范,無論在家出家同修,將來要發心給人說法,要記住這個原則。你不懂這個原則,你就不是講佛法,要懂這個原則。在四十二面第二行,從當中看起。「趣舉一法」,這是隨便拈一法,「須開四門」,就是一定要懂得四悉檀。悉檀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遍施,就是普遍以佛法布施給一切眾生。這裡面有四種,我們稱之為四悉檀。「機生熟故」,機就是說法的對象,你為那個人說,這個人他的機緣有沒有成熟?成熟到什麼程度?生熟裡面有程度不同,你跟他說法也就不一樣,「四悉被之」。下面給我們說明了。
「為未種者,作世界說」,這是四悉檀裡面第一條「世界悉檀」,對什麼人說?沒有種善根的,也就是對社會一般人說的。說法目的在哪裡?目的是叫他認識佛教。聽到佛教的時候,他心裡歡喜,他還不一定接受,還沒想來學佛;只是教他認識佛教,不要對佛教發生誤會,目的在此地。這就叫歡喜。實際上說,「令其樂欲,贊用受行」,這是他的目的,希望他歡喜,對佛法不至於誤會,對佛法贊歎,知道佛法對社會還是有用處的,沒有害處。建立他這個正確的觀念,這是一種說法。這個我們通常講宣傳,現在宣傳的人很多,但是內容我不太清楚。我常常看到報紙甚至於電視裡都有廣告,哪個法師在哪裡講經說法,聽眾都是幾千人幾萬人,這個有點像佛教秀,作秀去了。這個他的目標只能達到這個階段。
第二種,「為已種者,用中二悉」,已經有善根的人,已經有善根的人就用四悉檀當中兩個,當中是「為人、對治」,用這兩個。已種善根,要看他善根深淺,「善根未發者」,他有善根,善根還沒有發出來,確實有善根,沒有發出來。那要怎麼說法?「作為人說」,比前面的意思要深了。這種說法的目的,「令起宿善信戒進念」,使他能夠善根發現,信、進、念、定、慧,他聽了佛法他能夠生起來。這是已經種善根,善根並不很深厚的人,激發他的善根,我們今天講道心,道心跟善根意思是一樣的。這是激發他的道心,激發他的善根。
第三種「惡未破者」,善根是有,善根也發現了,善根雖然發現,他的煩惱習氣沒斷。這兩種情形在我們一般佛教界裡面,無論出家在家太多了。我們不能說沒有善根,習氣煩惱不斷。習氣煩惱不斷,換句話說,這是修行障礙,修行決定不能成就,因為你有障礙在,念佛也不能往生。我們對這種人說法就要用「對治說」,對治是「令其三毒忽豁爾冰消」,三毒就是貪瞋癡。說貪瞋癡,當然就包括了貪、瞋、癡、慢、疑、惡見,把這個煩惱全部包括了。這些煩惱沒有斷,那說法的目的是要幫他斷煩惱,能斷煩惱、能除習氣,功夫就能夠得力,在佛法裡頭真的有成就,法喜充滿。
煩惱習氣沒有斷,在從前是決定不能離開善知識。他跟某個善知識學,不可以離開,沒有能力離開老師。就像小孩很小,自己不能獨立,不能離開父母,要常常受父母照顧,他才能夠得到安全。煩惱習氣沒有斷,如果離開了善友,要跑到外面去,危險就大了。自古以來,不是講現在,古時候就有。沒有出來的時候,在他自己寺院裡面修行,好!真有道心,值得人尊敬。一出來講經說法,再去找一個寺院去做住持領眾,皈依的信徒也多了、錢財也多了、架子也大了、貢高我慢也起來了,煩惱統統起現行。為什麼?掉在名聞利養裡面去,墮落在五欲六塵,將來的果報到三惡道去了。
諸位如果看看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不曉得在哪一頁我不知道,蓮池大師曾經批評一位大德。那位大德從前是住山,也很有名氣,大家對他的道德、學養都非常佩服,非常尊重。以後在都市裡的一個寺廟做住持,道心統統退掉了。他去拜訪他的時候,他講從前某個人,山上修行怎麼好,佩服!到以後墮落了。那個法師說,哪一個?「就是你老兄!」他還算不錯了,還能遇到蓮池大師當面把他點醒。現在人墮落時候,點也點不醒,他還認為他那是對的。現在人修行比從前人難,從前人心地厚道,尊師重道,他能聽老師的話,現在人不聽。看到別人知名度高,他也想盡方法去打知名度,唯恐自己落在人後面。看到人家福報比他大,他心裡看到很難過,也想去想盡方法,我福報也要追上他。那個心在哪裡?心專門在求名聞利養,在求五欲六塵。不知道修行是修清淨心,不知道修行就是要把這些煩惱習氣斷盡。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即使在家居士,弘法利生都是人家來請法的,哪有自己去找地方說法?沒有這個道理。人家來請,自己還很謙虛,恐怕我不行,我說的不契機。哪有自己想盡方法去找地方講經?沒有這個道理。我們過去在台中學教的時候,練習講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到哪裡去講?同修們家裡,「請你慈悲慈悲,我講給你聽,你替我改正」。是去請教,「我講的你聽了滿不滿意?你有沒有疑問?告訴我,我來改進」。聽的人,三、五個人,每個星期一天到同修家裡去講。這是什麼?這是求教!我講的人是學生,聽的人是老師,是我的監學,我們是這樣學出來的。
我們在台中學佛的時候,每天晚上都有講經法會,今天在這個居士家裡,明天在那個居士家裡,因為同學多。今天這個同學講,我們統統都是學經的同學,一定要去參加,因為替他改正也就是替我們改正。到老師聽了以後,同意點頭,沒有什麼過失,才可以上台去講。上台還是練習,台中難得的有兩個練習講經的講台,一個在蓮社,一個在靈山寺。蓮社,台中蓮社是女眾練習講經的場所,靈山寺是男眾。來捧場來聽經的有七、八十個人,當然那些聽眾都很客氣,你向他請教,他不會批評的。但是我們這個練習講經,李老師是一定要來的,李老師是坐在最後一排,坐在角角上。為什麼?我們講經沒有擴音器,必須他聽得清楚,他要聽不清楚不可以,那就是你的音量不夠。講完之後,老師把同學集合起來,再做一次嚴厲的講評,哪些地方要改正,下次再講的時候要改正過來。經過這樣嚴格的訓練,不是容易事情。
我們現在在美國這個小道場,有幾個同修,人數雖然少,五、六個人,也是個小班。學習的方法,我就把從前我在台中學的那個告訴他們,依照老方法來學,學個三年。因為他們的程度高,環境殊勝,沒有干擾,環境沒有干擾,三年一定會有成就。
這是已經生起善根的,就是要幫助他真修,真正來斷煩惱。我們同修當中,前面這個階段有了,善根已經發現,煩惱習氣沒斷。現在開始要認真去斷,不斷就不得了,問題就大了,一定要斷煩惱。
末後一個,「為已熟者」,什麼是已熟?已熟是指成佛的機緣到了,這才叫已熟。他這一生還不能成佛,他的機緣還沒有成熟。成佛機緣到了,這是非常稀有,佛就要把成佛的方法教給他,也就是念佛的方法教給他。我們今天得到這個法門,我們也在許許多多地方弘揚這個法門,雖然講的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經》,乃至於《普賢菩薩行願品》,我們是做什麼個講法?給諸位說,是做第一、第二的講法。為什麼不做第三、第四?第三、第四看看機緣還沒有成熟。如果我今天特別強調大家要斷煩惱,他明天就不來聽了。所以,現在要對大家講好話,聽了很歡喜,明天還要來。如果我要講斷煩惱,講的都不是好話,聽得都很難過,「這個法師罵我,我明天不來了,我不讓他罵」,就不來了。說的時候,雖然是同樣一部經,講的方法不一樣,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也不相同。這是講四大類,方法的四大類,每一類裡面還有許多的善巧方便。同樣一部經,可深可淺,可長可短。我昨天收到新加坡給我寄來一個傳真,邀我明年到那裡去講《彌陀經疏鈔》。《彌陀經疏鈔》那麼大,他邀請我到那裡去住一個月把《彌陀經疏鈔》講完。實在上也可以講,淺講、短講,不過《疏鈔》文還是很長,念一遍都要相當長的時間。這個到明年再說,我還沒有回他的信。
底下講,為已熟者,這是善根成熟了,這個人福報很大,他快要作佛了。佛有神通能夠觀機,這個人的善根成熟了。善根,無量劫修成的善根,這善根成熟,成熟之後,就一定要教他成佛的方法。「作第一義說,令得契真,革凡成聖」,革凡成聖就是超凡入聖。超凡入聖永不退轉,只有念佛往生淨土這一條路,這個法門是真正超凡入聖,永不退轉,一生成佛。遇到這個人,佛要不給他說,那就對不起人。說實在話,我們台灣在這一個階段,根熟的眾生很多。我們曉得這四十年當中,台灣人口現在才兩千萬,以前沒有那麼多,四十年前只有六百萬人。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沒有詳細統計,但是最保守的估計應該有四百到五百人,這就不得了。這麼多人都成佛,還得了!這個地方稱之為寶島,名符其實,這世界上哪一個地區在四十年當中有這麼多人成佛?這個不容易。念佛的人很多,有幾十萬幾百萬,真正往生的,四十年當中有四、五百人,就不得了。我們想想,我們是不是在這個數字之內?要真想自己在這個名額之內的,那就要真修。可以說因緣不缺,在台灣的緣不缺,如果要缺那就是自己的善根福德還不夠,這個法門要多善根多福德。善根什麼叫多,什麼叫少?前幾次我們在《彌陀疏鈔》裡面跟諸位詳細報告過。
「佛智鑒機,說之必中,知不入理,令得三益。」三益是前面三種利益,為什麼?他這一生還不能成佛,還不能往生,得前面三種利益。「知不破惡,令得二益」,曉得這個人煩惱習氣不會改過來的,那講經說法就叫他得前面兩種利益。斷煩惱改習氣是要自己發心認真去做,別人不能勉強。「無善可發,作世界說但生歡喜,若全無益,佛則不說。」你給他講了,他聽也不聽,信也不信,甚至於反對反駁,那就不說,「故雲默然」,佛就不說了。這個原則、這個典范我們要記住。說法確實如此,同樣是一部經,會說的人就得懂得這個原則,見什麼人有什麼樣的說法,千變萬化,沒有說是一定的。
所以,法無有定法可說,法是活活潑潑。在講台上要有觀機的能力,看看底下聽眾,看他的面孔、看他的表情,就曉得他是什麼程度,我應該要怎麼樣說法。不是說把我所講的東西先寫成講稿,上台來念,念給大家聽,那不是說法,那好像醫生治病,先把藥方都已經開好,然後來給你治病。看了病,把藥方拿來給你吃,吃死了,不是我藥方不對,是你病害的不對,你病害的跟我藥方不對。這是錯誤的。由此可知,講經比講什麼都困難,這是很不容易的一樁事情。所以學講經的同修要虛心,要時時刻刻向聽眾請教,才能夠得利益。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八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08
請看四十三面第五行:
「觀者觀也,有次第三觀,一心三觀。」這是解釋經題第三個字,這個字是修行的綱領,大乘佛法離不開這個原則,在禅家裡面講觀照、照住、照見,功夫也是三個層次。我們讀《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那是修行最高的一個層次。最低的層次是觀照,我們這裡從這個地方談起。這三個層次各宗名稱不一樣,境界是相同的。禅宗裡面照見相當於我們淨土宗理一心不亂;它講的照住,相當於我們事一心不亂;它說的觀照,相當於我們講的功夫成片。由此可知,淨宗裡面說的名詞不一樣,境界是相同的,這是應當曉得。佛門常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功夫境界都相同,只是用的方法、手段不一樣。淨宗這種方法、手段比起其他宗,確實要容易的多、要穩當的多,這是淨宗的好處。
我們看大師《疏》裡面給我們說明這兩種三觀,請看四十四面,頂行。「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谛觀,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二空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谛觀,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此名出璎珞經。」大師給我們所講的都有經典依據,不是隨便說的。二谛就是真谛、俗谛,三觀就是空觀、假觀、中觀,這是天台大師建立的。細說在下面,我們他的解釋,在四十四面倒數第二行。「今釋其意」,解釋這個名詞的涵義,「假是虛妄,俗谛也,空是審實,真谛也」。審就是審查,審查他是真的,是實在的,空是實在的,假是虛妄的。什麼是空,什麼是假?在此地要簡單跟諸位說一說。假是講相,空是講性,相為什麼是假的?相是因緣生法,換句話說,有生有滅,凡是有生滅的統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我們這個身體,包括所有的動物,身體裡面的細胞新陳代謝,剎那剎那在生滅,不只生老病死。所以在佛法的觀察,這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東西,真的是不生不滅,那就是真的。所以身是假的,心也是假的,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這個心是什麼心?生滅心。生滅心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我們叫它作妄心、不是真心,妄心。真心不生不滅,真身,真身是法身,也是不生不滅。
我們仔細去想一想,觀察觀察,這個世間所有一切法,哪一樣東西是不生不滅的?一樣都找不到。地球有成住壞空,還是個生滅法。太陽有光度消失的一天,整個大宇宙還是個生滅法,沒有一樣是不生不滅的。所以佛法把一切法歸納起來,歸納到最簡單、最容易教初學的,就是歸納成一百法,一百法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成一百法比較容易講解。這一百法裡面,前面九十四法都是生滅法,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九十四法包括八識,八識是心,是心法。五十一個是心所法,就是心理的作用。色法講的是物質,六根、六塵,六根裡面,意根是心法,是末那識。所以六根裡面有五根是屬於色法,六塵是色法,六加五色法是十一類,這十一類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物質。
還有一種叫心不相應行法,它不是心法,也不是心所法,也不是色法,但是從這三種法裡面虛妄產生的。這個東西現在人叫它作什麼?實在講是妄想,現代的術語叫它做一種概念。有沒有事實?沒有事實,但是有這麼一樁事情,並無事實,這就是心不相應行法。這些法全是假的,全不是真的,實在講不相應行法是個錯誤的觀念,錯覺。真實法有六個,叫六個無為法。六個無為法前面五個叫相似無為,不是真的無為。為什麼叫它做無為?因為它沒有生滅,譬如虛空,虛空沒看到它生滅,所以虛空是個無為法。它不是真的無為法,為什麼不是真的無為法?你要是真的證果了,虛空也不可得。可見得虛空在你沒有真正開悟證果之前它有,永遠是這個樣子,真正證果之後就不一樣了。你看永嘉大師《證道歌》上所講的,「覺後空空無大千」,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大千世界也沒有了。所以像時空,是我們從錯覺上產生的一個概念,它並不是真實的。
一切有為法是假的,這個要認識,真正認識之後,好處就太大了,為什麼?你就不生煩惱了,假的,你就不會當真了。凡夫把假的當作真的,這裡面起分別執著,一切斗爭、煩惱都從這裡起來的,造業受報。你要曉得這是假的,你就不會執著,也不會去爭執,你才能夠萬緣放下。什麼是真的?性是真的,空是講性。空不當什麼都沒有講,它有。有,為什麼說空?眼睛看不見,耳朵也聽不見,手也摸不到,但它確實有,只好用空來代表。譬如我們現在常識裡面所曉得的電,電存不存在?存在,在哪裡?我們這個房間裡統統都有。你要不相信,你拿個電晶體收音機放在裡面,你一撥開它就響了,可見得電在。我們眼睛看不見,耳朵也聽不見,手也摸不到,但它在,只好說它是空。所以空不當作「無」講。
《心經》上告訴我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是假色,色就是此地講的假,空就是此地講的真。空是空性,假從哪裡來的?是從空變現出來的,是從空性變現出的假相。因為它的本性是空的,雖然變現出假相,這個假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真相,這是真的。智者大師在這裡告訴我們,「今欲去俗歸真」,學佛的人目標是要捨俗谛,也就是捨假相去證得真性。不僅是禅宗要明心見性,任何一宗、任何一個法門它最後的目標統統是明心見性。我們念佛人見不了性,叫帶業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明心見性,沒有例外的。「故言從假入空觀,假是入空之诠,先須觀假。」假在佛門裡就叫做佛事,佛事是依假而建立的,因為真是沒有形象,沒有跡象,不能建立。佛示現的身相、示現道場、示現的講經說法,這都是事相,就是所謂藉假修真,你必須要在這些假相裡面去悟真性,這就對了。如果你執著這個假相就錯了,假相不能執著,要在假相裡面去悟真性;換句話說,在生滅法裡面去悟不生不滅的佛性,也就是自性,悟這個不生不滅的自性,那就正確了。所以,天台修行的方法就從這裡下手,先須觀假。
「知假虛妄,而得會真。」知就是智慧,就是觀,觀是慧,不是感情,不是分別執著。要用分別執著,用第六意識去研究,就不叫觀。他用觀,他不用研究,就是教給你決定不落在意識范圍當中。要用智慧去觀察,用清淨心去照見,這樣才能曉得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麼?「相假性真」,這是真相,相有千差萬別,性是一個。能夠契會這個事實真相,他的想法、他的看法(看法就是見解)、他的做法自然跟佛就一樣,所謂是大慈大悲普度眾生,自然就做到。為什麼?情與無情原來是跟自己同一體。這種慈悲心的流露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是沒有條件的,這就是本性裡面的功德才能夠顯露。「故言二谛觀,此觀若成,即證一切智也。」這個觀要修成了,宇宙萬有的本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哲學家裡面所講的本體論真正找到了。小乘阿羅漢、辟支佛他們都是入這個境界。
再看第二段「釋假觀」。「從空入假觀者,若住於空,與二乘何異,不成佛法,不益眾生,是故觀空,不住於空,而入於假。」前面是空觀,空觀成就,知道萬法一如,萬法一體,於一切法不生執著,只入這個境界。假如住在這個境界裡面,這就是小乘,菩薩修觀要住在這個境界裡面,跟小乘沒有兩樣,就是我們一般講「入偏真涅盤」。偏是偏在一邊,哪一邊?空,偏到空裡面去,他住在空裡面去了。住在空裡面,對眾生沒有利益,他不度眾生,所以他也不成佛法,佛法是覺悟之法,偏在一邊哪裡叫覺?佛法對小乘人勉強說他一個正覺,他比我們一般眾生是看到一些真理,但是他只叫正覺,不能叫正等正覺,等是等於佛,他不等於佛。佛怎麼樣?佛知道空,不住空;他住空。佛大慈大悲,利益一切眾生;他不利益眾生。所以,他不益眾生,不成佛法。諸佛如來對於小乘人不贊歎、不鼓勵,而鼓勵這些人回小向大,從空入假。證得空了,從空裡頭回過頭來,再回到世間;不捨棄這些假相,利用這些假相去幫助無量無邊還在執著假相的那些眾生,幫助他們覺悟,這叫普度眾生。在事實上來講,一個是本體、性體,一個就是現象,現象是假有,性體是真空。
一切眾生,不是迷在這一邊,就是迷在那一邊。六道凡夫迷在假相上,認為假相是真有,那個心都住在假相上,住在假相上就搞六道輪回,六道輪回是假相。小乘阿羅漢、辟支佛這些人知道這個假的,不要了,不要怎麼樣?住到空那邊去,住到空性那邊去了。空性那裡什麼也沒有,什麼作用也沒有,那叫自了漢。雖住到空性這邊,對於空性的究竟能不能體會?還是不能,所以叫做偏真涅盤。佛與大菩薩們,他們很高明,他們兩邊都不住,也不執著空,亦不執著有,空有兩邊都不住,這不得已給他起一個名詞,叫中道。不偏不倚,這才真正得空假的大用,空有空的作用,假有假的作用,才能把空假,就是體相的德用,發揮到最高處。這就是我們講的享受、幸福、自在,他圓圓滿滿統統得到;偏在一邊都得不到。
我們讀下面的文,「是故觀空,不住於空,而入於假,知病識藥,應病授藥,令得服行」,這個三句話非常不容易。知病識藥是慧,曉得自己的毛病,曉得眾生的毛病,知道用什麼方法來對治,這是智慧。什麼方法能治自己的病,什麼方法能治眾生的病,這個叫知病識藥。我們的病,釋迦牟尼佛在德號上就已經顯露無遺。第一個毛病是一點慈悲心都沒有,自私自利,這是我們的病根。第二個是胡思亂想。所以釋迦牟尼佛用的名號,「釋迦」翻成中國意思是仁慈的意思。那是一味藥,對什麼?對我們沒有慈悲心這個病的,治這個病的。「牟尼」翻成中國字是寂滅,就是清淨的意思,對治我們胡思亂想的病。佛菩薩沒有名號,名號是因眾生的病而建立的,他的名號就是藥,你念這個名號就等於吃藥一樣,就會把病治好。但是你要知道這個名號的德用,念釋迦牟尼佛就要把自己的慈悲心、清淨心念出來,我們的病就治好了。如果不曉得他的作用,天天念南無釋迦牟尼佛還是沒有用,還是一樣胡思亂想,還是一樣自私自利,那就沒用處。所以一切諸佛菩薩名號,都是對治眾生毛病的藥方。
應病授藥,這就要觀機了,觀察每個人根機不相同,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對治,四悉檀裡面「對治悉檀」。我們知道自己的毛病,也曉得很多的佛法,但是這些佛法學了這麼多年都沒用處。我們的病沒有輕,煩惱沒有減少,智慧沒有增長,還是糊裡糊塗,是非、善惡、邪正都搞不清楚。這就是這麼多的方法,這個藥方我們吃了不見效,這個問題非常嚴重。細審古德的教誡,想想還是他們講的有道理,我們自己所想的錯了。古人教給我們修行,從福慧下手,修福怎麼修?為大眾作務。佛法裡頭作務,就是為大眾服勞役,給大家工作。你想六祖在黃梅八個月,在碓房裡面舂米破柴,這是修福。替常住、替大家做工,不辭辛苦,修福。同時修慧,慧是什麼慧?慧是根本智,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無知是根本智,就是把你所有一切的想法、看法統統放下,恢復到心地清淨。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根本智,恢復到清淨心。這個不管是在家出家,不管是修學哪個宗派、法門,都應當從這裡下手。
淨宗,佛很慈悲,特別給我們說明,說三福,三福就是修行的基礎。三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總共十一句是建立在孝親尊師的基礎上;換句話說,從哪裡學起?從孝親尊師學起。孝親尊師做不到,慈心跟十善業也沒有,不可能有。因為慈心、修十善業是建立在孝親尊師的基礎上,你怎麼會成就?不孝順父母,不聽從師長的教誡,不可能有成就。不過師道在從前是有,現在很難,現在到哪裡找老師?找不到老師。老師也找不到學生,學生不聽話,不聽話就不能算是學生。學生對老師是百分之百的服從,那叫學生;不聽老師話的,這個不能算是學生。所以,現在師道沒有了,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悲哀。師道沒有了,孝道也沒有了。因為在從前的教學,教你尊師、聽老師的教誡是父母的責任,父母教你尊師重道,老師教你孝順父母,兩個互相教的。父母總不能說「你是我的兒子,你應該要孝順我」,兒子說「我為什麼要孝順你?」這話說不出來的。老師也不能說「我是你的老師,你要尊重我」,這也說不出來。所以都要第三者教。現在父母也不教你尊師重道,老師也不教你孝順父母,整個基礎都完了,毀掉了。這是這一代人真正悲哀之處,換句話說,這是病根!
病根找到了,這才曉得應病,來怎麼救他?我們做第三者,我們勸他孝順父母,勸他尊師重道,你跟哪個老師學,你就要聽這個老師的話。你在一生當中,至少你跟一個老師不能少過五年,實在講最低限度應該是十年。十年跟一個老師會有成就,聽一個老師的教導。你聽兩個人的教導,他就有兩個意見,兩條路。你親近三個老師就是三叉路口,親近四個老師就是十字街頭,不曉得學什麼好!這個老師說這個方法好,那個老師說那個方法好,搞的你自己無所適從,沒有法子修。所以,跟一個老師是走一條路。為什麼我們親近善知識,善知識一定教他,你只可以聽我的,除我之外任何人不能聽?就是給你一條路走。你再聽別人講的,那就兩條路。不但兩條路,別人講的恐怕跟老師講的不一樣,你回來還跟老師抬槓,「老師,你這麼說,人家那麼說」,還跟老師兩個吵吵鬧鬧的,那成什麼話?
所以自古以來,你看看《高僧傳》、《居士傳》,人家學佛,或者是學世間法,就是跟一個老師。學一家之言,這叫師承!這就是應病授藥,把這個方法告訴他。告訴他之後,底下說「令得服行」,要鼓勵他認真照做,他才能夠得到效果,才能成就。「故名從空入假觀,而言平等者,望前稱平等,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言平等觀,此觀成時,證道種智。」道種智是大乘菩薩所證的。這一段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知病識藥,應病授藥,令得服行」,這三句非常重要。四明尊者在注解裡頭也有詳細的說明,諸位看看就知道了。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第四十六面,看「釋中觀」。「二空為方便者,初觀空生死,次觀空涅盤」,這就是這兩種觀的不思議的功德利益。初觀觀假,能了生死,知道生死了不可得。次觀空,原來涅盤也了不可得。涅盤是從生死建立的,沒有生死哪來的涅盤?它兩個是相對建立的,沒有這一邊,那一邊也就沒有了。這就是說明,佛與菩薩為什麼不住生死,不住涅盤,兩邊都沒有!「此之二空,為雙遮之方便」,可見得這是方便門,「此之二用,為雙照之方便」。雙遮是兩邊都離開,生死涅盤兩邊都不住;雙照是生死涅盤兩邊都用,我同時都用。那就是像佛在經上說,「度無量無邊眾生」,這是用假;「而實無眾生得度者」,這是用空。他兩邊都用,這才成就圓滿不可思議的功德,這是雙照之方便。「心心歸趣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就是一切種智,如來果德圓滿的智慧,把它比做大海,海是形容深廣。「雙照二谛也,此觀成時,證一切種智,是為次第三觀也」,這是佛果地上所證的。這是講的空觀。
注解裡面有幾句話,我們把它念一念,在四十七面第一行,我們從當中看起。「中道之觀,谛觀不二」,谛是谛實,認真的修學,「惑智一如」,惑是無明、煩惱,智是般若智慧。相不一樣,煩惱跟菩提相不一樣,愚癡跟聰明的相不一樣,體是相同的。體既然相同,實際上是一個,一個是覺,一個是迷。實在講,覺迷也了不可得。這個意思愈講愈深,愈講愈玄,不太好懂,但這是事實真相。「三觀圓融,是無作行,故得自然入薩婆若,此觀之果,名一切種智,位在初地。」別教的初地,圓教的初住,從這個位次以後,他的修行大乘佛法裡面講「無功用道」,為什麼?他完全不用心意識,離開一切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都沒有了。往後四十一品無明是自自然然斷,不能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煩惱。所以,這個位次是念不退,圓教初住以上的地位。
以上講的是「次第三觀」。後面一種這是根性非常利的人,不要次第,一心就三觀,這個成就快速。「一心三觀,斯乃稱性而觀,絕待而照,蓋一切法,無非三德,如△字三點。」這是印度梵文的一個字母,這個字母寫法就是三點,它的發音念ㄧ,就是梵文四十二個字母裡頭的一個。「三不孤立,一一圓具,舉一即三,乃以三德而為三谛」,我們只看這幾句。為什麼有一心三觀?一心三觀從什麼樣理論建立的?實在講,自性是圓融的,自性裡面沒有界限。我們把它分成層次,那是因為我們迷得太深了,是從迷而分的。從自性裡面講,哪有階級可循?這是一心三觀理論的依據。所以,一心三觀就是稱性起修,全修是性,這裡給我們解釋的是稱性而觀。
「絕待而照」,絕待是對「相對」的。我們凡夫迷久了,習氣太深,起心動念都落在相對上。愛因斯坦講的相對論,我們生活在相對的空間裡,相對的世界裡,只要起個念頭必定對面有一個。我們想個大,大對面有個小;想個長,長對面有個短;想個我,對面有個人,總是相對的。絕待就離開相對,離開相對不得已勉強叫個一心。實在講,一,一的對面有多,這實在不得已才說。如果跟你講真話,那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那就到了絕待。絕待不但是開不得口,念頭都動不得,真到這個境界,你想這個心多清淨,心裡頭一念不生。一念不生的心,心是清淨的,心是定的,它自然就能照虛空法界,自然就能照過去未來。我們稱為神通,其實那是本能,本來有的能力,過去現在,此界他方,沒有一樣不清楚。只要你能夠把一切分別執著、起心動念統統都停止,這個能力就現前。這是要做功夫,這個功夫就是無始劫以來的習氣怎麼樣能把它平息下來。
「蓋一切法,無非三德」,世出世間一切法,無不是法身,無不是般若,無不是解脫。解脫就是我們今天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真的法法皆然。下面是舉比喻,他用這個三點就比喻三德,說法身必然有般若、解脫,說般若一定有法身、解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三德不會說一個孤立的,不可能的,有一個必定有三個。所以說是一一圓具,圓是圓滿,具是具足,法身圓滿具足般若、解脫,解脫圓滿具足法身、般若,舉一即三。這是以三德為三谛,三谛是我們所觀的境界。下面講「即於一心,而修三觀,此之觀法,能所雙絕」。我們今天用什麼方法來修這個觀?給諸位說,《大經》裡面所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實在講就是一心三觀。這個時候就看你用什麼心?你心如果真的專一,我念這一句佛號的時候,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一句佛號念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從心裡面生出來,口裡念出來,耳朵聽進去,這就是一心三觀。如果起心動念,我念佛,我今天要念一萬,我今天要念五千,那是次第三觀,為什麼?你已經起心動念了。次第跟一心,自己要能分得很清楚。
修一心三觀的人,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都要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永遠保持心地的清淨光明。別人來的時候,我們對待他,隨他的執著而執著,隨他的分別而分別,這就是體用如如。自性裡面沒有分別執著,是用空,自己用空,對待別人,對待別人用假,空假兩邊都用,雙照、雙遮就在一念之間。所以《觀經》裡面,是詳細給我們說明念佛的理論與方法。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九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09
請掀開經本四十八面第二行。這是依《大智度論》來解釋一心三觀:
「一心三觀者,此出釋論,論雲,三智實在一心中得,祗一觀而三觀,觀於一谛而三谛,故名一心三觀,類如一心,而有生住滅,如此三相,在一心中,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種智,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知也,寂滅相者,是雙亡之力,種種行類相貌皆知者,雙照之力也。」這段話是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面所講的。一心三觀是修學最殊勝的法門,也就是方法。但是首先要知道宇宙人生的實相,才能夠提得起一心三觀。這段話裡面,末後給我們說得很明白,也是他為什麼能夠成就三智,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換句話說,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圓滿的透露出來。因為心法、色法,我們今天講的精神、物質,乃至於整個的虛空法界,是一心中變現出來的,這是事實,這也是一心三觀的理論依據。心實在說只有一個,哪有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虛妄的。怎麼會變成虛妄?就是有分別執著,一起分別執著,就變成無量無邊。離開一切分別執著,這個心是一心,一心具足一切法,三谛三觀就是一切法的濃縮。
三觀是能觀,三谛是所觀,能所是一不是二。能觀的心簡單的說就是清淨心,清淨心是寂滅相,它的作用是照見。這段文上把這個意思說得很圓滿,說得很好,經文很短,「寂滅相者,是雙亡之力」,亡是離開,也就是「真心理體不立一法」,六祖所謂的「本來無一物」,這是真心。真心就是一心,有了一物就不是真心,那就變成妄心,所以真心裡面不能有一絲毫東西在裡面。真假、邪正、是非、善惡,這都叫二。這個雙,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相對,要把這個徹底離開,然後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就是講種種行類相貌皆知。為什麼皆知?就是你清淨心起的覺照之用,叫照見,這個撿別不是情見,是照見。
一心三觀實在是上上根人所修的,一般人沒有法子從這裡下手,一般只有從次第三觀上下手,這是上上根人。可是在淨宗這個法門,《大經》裡面給我們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一向稱念,給諸位說就是一心三觀。為什麼?因為能念的心是始覺,所念的佛號是本覺,始覺、本覺都圓滿具足三谛三觀,這是我們一般念佛的人不知道。所以持名念佛,不但是古來祖師大德們贊歎,諸佛菩薩都贊歎,什麼人都能修,不知道所修的是究竟圓滿的法門。即使完全對於教理不通達,只要能夠老老實實的去念,念到相當的時候他就得定。念到煩惱不起現行,就成就念佛三昧,不知不覺自然成就三昧,不要刻意去修,所謂水到渠成,自然成就。三昧成就之後,再繼續念下去,念到相當程度就豁然開悟,就像大勢至菩薩講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心開就見性,一心三觀就達到,就圓滿了。所以,這個法門實在不可思議,超過一切法門,它下手容易,成功高。在一般講,一心三觀是圓頓菩薩、佛所證得的,沒想到這麼圓滿、這樣究竟的法門我們凡夫也能修。所以,諸位讀了這部經之後,知道這些事實真相,我們才肯死心塌地老實念佛。這是這本經對於修淨土的人最大的貢獻,叫我們死心塌地老實念佛。
我們再翻開五十面看倒數第三行,說「此觀微妙,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觀一切觀,一切觀一觀,非一非一切,如此之觀,攝一切觀也」。這句話實在就是《華嚴經》上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無量,無量即一,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一句彌陀,古德稱為「萬德洪名」,萬就是一切,就是無量,阿彌陀佛四個字就是一,一裡面有無量,無量就是一,全都結歸到名號。如果就本經顯義來看,一是講一心三觀,一切就是本經所講的十六觀,一觀就具足十六觀,十六觀可以容攝在一觀;十六觀任何一觀都具足其他的十五觀,沒有一條是例外的。在十六觀裡面,下手最容易的就是第十六講的持名念佛,這我們總沒有問題了!每一觀都圓攝其余十五觀,所以你觀無量壽佛,也攝其余十五觀;你觀日觀、觀水觀,也攝其余十五觀,但是那些觀想的方法很難成就。因為境細,我們心粗,觀不成。持名這個方法,心粗也不要緊,也能用得上功夫,也能得力,同樣它也具足其余的十五觀。這叫一修一切修,一切修一修。
我們把這個道理搞清楚了,不再疑惑,所以念佛常講的,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那個不懷疑,不搞清楚總是有懷疑。自己說不懷疑,實在講自己是真懷疑,沒搞清楚。果然不懷疑,他自己一定死心塌地去修去做;自己還不肯去做,可見得他沒搞清楚,決定是懷疑!這樁事情,學人的口頭語容易,言語裡面的真實義要想理解不容易。經典上都是佛的言語,我們念念把言語都學會了,可是開經偈說「願解如來真實義」,那個真實義幾個人知道!這就難了。我的意思你不知道,你的意思我不知道,如來的真實義你怎麼知道!可是經上給我們講的這個原則,我們能曉得如來真實義,我們也知道一切眾生的心意,只要你心清淨了,你就知道。因為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從清淨心生出來的。心生則種種法生,你要是把真心找到,真心起作用了,盡虛空遍法界你都知道了。所以《無量壽經》上講,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心裡面想什麼他們都知道。這在我們凡夫看起來,這是神通,這神通從哪裡來的?從清淨心來的。所以諸位同修要知道,整個佛法講修行的綱領、修行的原則,就是清淨心,不在這上下功夫,那都錯了。
下面是解釋「無量壽」,這部經題目裡面最主要的一段,在五十一面倒數第五行。「四釋無量壽,正示三觀所觀境也,前明三觀,且以三德三因,而為谛境,蓋是所觀融即,用顯能觀絕妙,須知性中三德,體是諸佛三身,即此三德三身,為我一心三觀,亦可彌陀三身,以為法身,我之三觀,以為般若,觀成見佛,即是解脫。」我們只看這段。前面說了那麼多,給我們說明什麼叫能觀什麼叫所觀。能觀、所觀意思搞清楚了,境界非常之多,我們觀什麼境界最好?十六觀裡面,阿彌陀佛是主,說阿彌陀佛,西方世界依正莊嚴統統都包括了。所以,這個經題就取十六觀裡面最重要的無量壽佛。他不說「佛說觀日觀經」,你說這樣也可以,「佛說觀水觀經」,十六觀隨便哪一觀都可以。他不用那十五個名字,取第九觀,第九觀是觀無量壽佛,所以經題上講「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諸位要知道,十六觀隨便取一個都可以,但是這十六個裡面,阿彌陀佛是主,最重要的。可是諸位要曉得,十六觀裡面觀阿彌陀佛是最難,最不容易。所以題目是標榜著這個,實際上勸我們持名,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佛。念他的名號,不必去想他的相好光明,相好光明我們想不出來的,怎麼想也想不出來。這個意思就在此地。
這一句裡面重要的是彌陀三身,阿彌陀佛的法身、報身、應身。實在講,三身就是一身,一而三三而一,所以才說以為法身,就是我們自己的法身理體。我們現在三觀,剛才跟諸位說過了,這個念佛能念之心就是一心三觀,所念之佛就是一心三谛,我們三觀就是般若,此地講的跟古德所說都能夠相應。古人講,能念之心是始覺,所念之佛是本覺,始覺、本覺都是般若。觀成見佛,功夫成就就得到解脫,解脫就自在,自在裡面就包括了神通。我們眼不能夠見遍法界,耳在此地聽不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說法的音聲,這不能算是解脫,六通具足這才叫自在。你心裡頭起心動念我都知道,這是解脫。換句話說,就是自性的本能完全恢復了,這是解脫。
下面《疏》裡面給我們解釋無量壽,在五十二面第二行。什麼叫無量壽?「無量壽者,天竺稱阿彌陀。」天竺是講印度人,就是梵語阿彌陀在中國把他翻成無量壽。實在要按照梵文來翻,「阿」翻成無,就是無的意思;「彌陀」就是量,實在它的意思就是無量。無量這裡面的含義非常的深廣,簡單舉幾個例子說,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無量的福報、無量的壽命,樣樣都無量,真是無量無邊。在一切無量裡面哪個最重要?壽命最重要,如果壽命沒有,其他所有無量都落空了。譬如說你有無量的財寶,你沒有壽命,那無量財寶別人用,你自己得不到用。所以在一切無量裡面,最要緊的就是無量壽。因為有無量壽,這一切的無量自己才能真正得到享受;沒有無量壽,其他的無量全都落了空,那都不是真的無量。所以,阿彌陀翻它主要的意思是無量壽。阿彌陀絕對不是只有無量壽一個意思,諸位要曉得,它的意思說不盡,就是窮劫也說不盡。
下面要給我們說真相了。「佛本無身,無壽,亦無於量」,身、壽、量統統談不上。先要曉得佛是什麼?我們今天一看到佛這個字,就想到一個人。人,他怎麼沒有身體?沒有身體還能叫人?諸位要知道,「佛」的意思是覺,覺性沒有身體,也沒有壽命,也不落在數量范圍之內。覺性是什麼?覺性就是我們自己的本性,稱之為真如本性,這些東西統統都沒有的。真如本性有多大?那就沒有法子思議。盡虛空遍法界都是真如本體變現出來的,本性是能變,虛空法界是所變。你要問它以什麼為身?唯有沒有身,它才能變虛空法界,要有身,它怎麼變的出來?它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沒有壽量;它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就絕對不落在數量裡面。
我們凡夫很可憐,凡夫,你看找個高明的算命,就能把你一生的命算的一點都不錯。個人的命運、家庭的命運、國家的命運、世界的命運,都可以能算的很准確。為什麼?落在數量裡面,所以才能算的出來。為什麼有數量?因為你有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就落在數量裡頭。你哪一天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就超越數量之外,誰給你算也算不准,為什麼?超越了。超越就是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動念,就超越了,心一動念就有數量,不動念沒有數量。所以真心離念,真心裡頭沒有念,所以它沒有身、沒有壽,也沒有量,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己。這個話說起來實在是很難懂,這是真相,這是事實,就是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就是如此。
因為很難體會,不是我們一般人的常識,不但我們沒見到,沒聽說過,連作夢也沒夢到過,所以諸佛菩薩常常用比喻,讓我們從比喻當中去體會。比喻裡面常用的「夢幻泡影」,譬如作夢,我們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夢從哪來的?夢不能說沒有,確實有,有這個事情。夢是真的嗎?我們曉得夢不是真的。夢既然不是真的,還有些人作夢,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來找我,這個夢到底是什麼意思?夢不是真的,還有什麼意思?連個虛妄的夢還要執著、還要把它當真,這是迷惑到所以然處。夢就是心變現出來的,佛法上常講「真如不守自性」,自性是清淨的,它不清淨它動了,心動了,真心動了就現虛空法界。你晚上睡覺睡得不好,妄心動了就作夢,所以有定功的人不作夢。有定功的人,他在睡覺的時候他心還是清淨,他的心不動,他就不作夢。
佛教沒到中國來,我們中國古人就講「智人無夢」,智人就是心地清淨,心地真誠,處事待人接物心地真誠,沒有一點虛假的,這種人夢很少,不大容易作夢。夢作得多是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他就很會作夢,而且做的夢是亂七八糟,他胡思亂想。從這個地方證明了,你那個心,我們不說真心,講你的妄心。你看《楞嚴經》一開頭,釋迦牟尼佛叫阿難尊者,問他心在哪裡?並沒有問他真心妄心。不管是真心妄心,心在哪裡?我們現在講的妄心,妄心就是我們常講的第六意識、第七識、第八識,這個東西在哪裡?到晚上作夢就發現了。為什麼?妄心現相了,它不現相我們找不到它,不曉得它在哪裡,它一現相我們就把它抓住了,夢境就是的。能作夢的,假設能作夢的是真心,所變的夢境是妄相,全真即妄,你的真心就變成妄境,全妄即真,整個夢境就是你的妄心。
那個境界裡頭,我們要問,誰是自己?作夢一定有自己,什麼人作夢夢中沒有自己的?你們哪個人夢中沒有自己的?這不可能的,一定有個自己,還有人,還有山河大地,還有許多東西。你如果真的明了那些東西統統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夢中哪一樣不是自己?原來樣樣都是自己。從這個淺近的事相往深遠處去體會,我們今天整個虛空法界,從哪裡來的?是我們的真如自性叫不守自性,變現出來的。虛空法界、山河大地、芸芸眾生,全是自己的自性。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我們的自性在哪裡?你眼所見的、耳所聽的、身體所接觸的,就是自性。你哪一天真正肯定了,這一切境界完全是自己,你就證得清淨法身。如果你說那不是我,他跟我不相干,這叫迷失自性。
佛給我們講的很清楚,我們明白了,是不是真明白了?還是迷惑顛倒。為什麼?我不是他,他還不是我,這種堅固的妄想執著沒有法子打破。這個妄想執著要打破了,那就恭喜你,你就成佛了。什麼時候把這個堅固妄想打破?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只要你一破,肯定虛空法界是自己一個人變現的,你就證得圓教初住的果位。這個時候你心地清淨平等,你的慈悲就是建立在清淨平等心上,大慈大悲。你對待佛、對待一切眾生,決定沒有第二個看法,生佛平等。平等的恭敬,清淨的贊歎,那個時候修行就是普賢十大願王了。十大願王,普通人做不到,在淨土裡面,必須是得理一心不亂之後才能修。一般講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時候修行就是普賢行;沒有到這個境界,沒有辦法修普賢行。因為普賢行他心是清淨平等的,我們的心不清淨、不平等,不知道一切萬法是自己,你裡頭有障礙、有界限,這就不是普賢行。普賢行是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界限的,他真的是萬法是一體。
這是講的法身,法身是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以萬法為自身。就好像作夢一樣,那個夢境,夢中整個境界就是一個身相。不是說一個身的身相,是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它現成相了,這個相稱之為法身。法身也是無身、無壽,也超越數量,所以法身不生不滅。
下面講,「隨順世間,而論三身」,這是佛法的權巧方便說。權巧方便的目的,是叫我們悟入真實的境界,因此佛所說的一切方便法千萬不能執著,執著你就不能悟入,這點非常的重要。這是隨順世間而論三身。「亦隨順世間,而論三壽」,三壽就是法身壽、報身壽、應化身壽。「亦隨順世間,而論三量。」可見得佛講身、壽、量都是隨順世間人說的,在佛的知見裡面決定沒有這些東西。佛心清淨一法不立,你看《壇經》裡面印宗法師初遇六祖的時候,向六祖請教黃梅,黃梅是五祖,五祖平常教誡人有沒有講般若、解脫?他般若、解脫是怎樣講法?六祖回答他就非常之妙,「般若、解脫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門」。不跟他講什麼是般若什麼是解脫,一句話就把他堵死了。這個意思就是講,你還在佛講的這些名相上去執著、計較,錯了,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心緣是什麼?就在佛的名相上起心動念,這是心緣相。你把這個統統離開了,你的清淨心現前,那就叫佛法。佛法就是清淨心,佛法就是心裡面什麼都沒有,那叫佛法。
可是諸位要聽清楚,你要聽到佛法什麼都沒有,好了,你什麼念頭都斷掉,那變成無想定。你修成了也成不了佛,到四禅天、無想天裡面去當天人,壽命完了還要墮三惡道。為什麼無想也不是佛法?諸位想想,清淨心裡面有個無想,還是有「無」在,所以無想也不能有。有個無想,對面就有有想,還是二法。什麼是不二法?這不二法,心裡面的確有想不能有,無想也不能有。從有想、無想又變成了亦有想、亦無想,亦有想亦無想也是錯了,非有想、非無無想還是錯了。這真是叫你「開口就錯,動念即乖」,你從這些地方去體會。所以,佛說一切法決定不能執著,你要執著就錯了,就是最怕的產生這種副作用。
下面說,「法身者,師軌法性,還以法性為身」,這句說得非常之好。法身是什麼?法身就是法性,法性就是能變萬法的那個理體、那個原理。我們今天科學、哲學家,都在探討宇宙從哪裡來的?生物是從哪裡來的?人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是沒錯,會不會有答案?給諸位說,永遠沒有答案。自古至今,古今中外的科學家、哲學家,包括宗教家,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找到答案。答案是許多,學說是許多,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真正的答案在大乘佛法裡,就是法性。為什麼他找不到答案?他用頭腦他去思考,思考是落在心意識裡面,就是胡思妄想,妄想怎麼能找到答案?不可能!什麼時候答案現前?妄想斷掉,答案就現前,統統明了了。所以,佛法用的方法是叫你斷盡思考。
可是世間人根性不相同,有人不喜歡用思考,怕用頭腦傷腦筋,對於這一類眾生,佛就叫他們修禅。禅是不用思考。有人喜歡思考,喜歡思考佛就叫他學唯識,唯識教他天天去思考,又是一個方法。唯識的理論叫「思盡還源」,他回頭了,回頭就見到真性。所以不思考能見性,思考到了極處的時候,回過頭來也能見性,佛的方法很巧妙,很多。念佛這個方法也是不用腦筋的,也是不用思考的,他跟禅跟密的原理是相同的,只是方法手段上不一樣。禅是決定不能有一樣東西,淨,有個阿彌陀佛,所以比禅要方便,比禅要容易。
這個地方講師軌法性,這句話什麼意思?注解裡面有解釋,在五十三面第三行最後一句。「言師軌法性」,什麼叫師軌法性?「是捨通從別,通則生佛俱軌法性,然九界雖軌而違,如人依師,不順師教,唯有諸佛,從初發心軌法而修,今能究竟冥合法性。」法性是能現、能變,佛在大經上跟我們講宇宙萬法的來源,「唯心所現」,這個心是真心,「唯識所變」,識是妄心。真心所現的境界是平等的境界,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為什麼變成十法界?是識變的。識雖然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諸位要知道,不是真的變,真的變那就違反了本性,這個變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雖然是虛妄的,就是講錯認了,錯認並沒有改變事實,但是受用就不一樣了。譬如經上講的「蒸沙作飯」,煮飯咱們用米,他誤會了,他認為沙可以把它煮成飯,這是錯認。沙還是沙,米還是米,絕對不是因為你錯認了,沙就變成米,沒有這個道理。這就說明一真法界永遠是一真法界,你把它想成十法界,並非事實,事實還是一真法界。可是你想錯了,你得的受用也就錯了,你的享受也就錯了,這裡面就有苦樂的差別。十法界有苦樂的差別,一真法界裡面沒有苦也沒有樂,那叫做真正之樂。苦是苦,樂還是苦,樂並不是真正的樂,樂還是苦。
因此十法界統統是「師軌法性」,都是從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軌是什麼?軌是有規則的,它不亂。世間人看到宇宙有這樣的秩序、有這樣的規則,像星球在太空當中運行都有一定的軌道,這世間人不明這個道理,就想一定有個人安排的,有個人策劃的。這個安排劃策的是誰?大概就是上帝。上帝從哪裡來?是人想像當中變現出來的,就這麼來的。是不是上帝策劃的?絕對不是的,這就是錯解,誤會了。因為它有一定的程序,按照程序一點都不會錯,有條不紊,這叫軌,軌是軌道,不會錯亂,法性變現出來的。九法界的眾生雖然是師軌法性,他迷了,所以我們今天不取他,我們取佛菩薩。佛菩薩師軌法性,他悟,他不迷,所以他的受用跟凡夫就完全不相同。我們下課休息幾分鐘。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十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10
我們看五十三頁。
前面講的這一段,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它的自體就是法性,一切法決定不能離開自體,離開自體就不能存在。現在問題就是一個是順性,一個是逆性,所謂順性是覺,逆性是迷,關鍵就在此地。到底什麼叫順什麼叫逆?也就是說什麼叫覺什麼叫迷?經論上常常給我們講到一個原則,只要你把原則掌握到,這個問題並不難解,也就不難修了。佛常常給我們說「覺心不動」,換句話說,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無論是人事環境、是物質環境,只要在境界裡頭不動心,就是順性。因為性是不動的,我們能夠不動心,就跟性相應,法性、佛性是一個性,一性無二性。所謂不守自性,就是你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起心動念跟性就相違背,相違背還是離不開性,那就有苦難。所以,一切的苦難從哪裡來的?自己找來的。
我們人常常講很苦,很痛苦,他都不肯回頭去想一想,如果真正回頭,那個苦在哪裡?你去找,苦在哪裡?你真正回頭去找,你找不到。找不到,可見得這東西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一定在一個地方。你把整個身體每個細胞剖析下去分析,裡面也找不到苦。苦樂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何必要去計較它?何必要認真?這種妄想分別執著是違背了法性,那就是凡夫。諸佛菩薩對一切境界絕對不起心不動念,所以永遠是清淨無染,就像虛空一樣。虛空裡面現一切萬法,虛空從來沒有沾染過。本性或者此地講的法性,能現世出世間一切萬法,一切萬法並沒有沾污到本性,本性還是一樣的清淨。不但沒有染污,也沒有妨礙,正是《華嚴》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確實沒有妨礙。一切的染污、妨礙都是錯誤觀念造成的,都是錯覺造成的,這就是與法性相違,這個經上講的「九界雖軌而違」。不但是六道凡夫,連聲聞、緣覺、菩薩也違,他們違的少,他們迷的淺,違背的少,我們看起來好像滿自在的。諸佛如來完全不違,所以得大自在。
下面舉個比喻,這個比喻也很好。「如人依師」,像學生跟著老師,把老師比作法性,把學生比作眾生。依老師,要能夠順老師的教誡,這就是隨順法性,就是前面講師軌法性。如果雖然跟老師,不聽老師的教誡,跟老師就是講你沒有離開法性,雖沒有離開你違背了法性。兩個人都跟老師,一個聽老師的話,一個不聽老師的話,兩個都是這個老師的學生。這就說明世出世間九法界眾生,包括佛就是十法界,四聖六凡都是軌法性,但是有依有順,有不順。嚴格的講,九界都不順,真正的順只是佛。如果把尺度放寬一點講,六凡是完全違,四聖是順法性。這是違、順的意思,我們知道了。
底下說,「從初發心軌法而修」,這是講「唯有諸佛」,「今能究竟冥合法性」。這個唯有諸佛,佛還要修行嗎?要修行!此地講的佛不是究竟佛,是分證佛,圓教初住以上都稱為諸佛。你們要讀《金剛經》江味農居士的講義,他解釋諸佛,就是說圓教初住一直到究竟圓滿的果位,這四十二個位次,四十一個是菩薩到等覺,四十二位是佛,這四十二個都叫做佛,所以稱為諸佛。諸佛是指這四十二個位次。到最後這個位次沒得修了,前面四十一尊佛都要修,為什麼?他沒有圓滿,但是他的修完全順性,所以從初發心。
初住叫做發心住,真正發心修行是在初住位,圓教初住。我們都沒有發心,我們發的是什麼心?發的是貪瞋癡慢之心,這個要知道。但是在我們凡夫位,實在是可憐。如果凡夫真正發心求生淨土,這一發心,雖然在功德上不如初住菩薩,神通道力上也比不上初住菩薩,給諸位說,在智慧因果上絕對不亞於初住菩薩。初住菩薩也是信願行往生西方淨土,我們也是信願行往生西方淨土,所以在因果機緣上講,跟大菩薩是無二無別。但是大家要清楚,在無量法門裡面只有這一門特別,其他的不行,其他的是樣樣都不如,不能比的。修淨土,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特別,這個不能跟一般相提並論。
要真正發心,決定要生!西方世界能不能生就看你的心堅不堅固。你說我發心了,我很想去生,但是能不能生還是沒有把握。我都遇到很多人來問我,他說法師,我們能不能往生淨土?我就告訴他:不能,你決定不能。他說為什麼?「你沒有信心,你還懷疑打問號,你怎麼能去?」如果你要來問我,「我決定要去生,我不生不行,一定要生」,來問我,我說你一定會生。為什麼?你心太堅決了,怎麼會不生?所以這個事情不能懷疑,懷疑自己就吃了大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權,操在自己手上,不操在別人手上。教義懂不懂那是其次,問題是你有沒有堅定的信心?關鍵在此地。蕅益大師說得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生到西方世界品位高下決定在功夫之淺深。什麼叫功夫?伏斷煩惱這叫功夫。他沒有說念佛之多少,念佛多少不相干,一天念一句阿彌陀佛,跟一天念十萬聲阿彌陀佛,這個不要緊,沒關系。人家一聲阿彌陀佛就把煩惱降伏住,你十萬聲阿彌陀佛煩惱降不住,那十萬聲不如人家一聲。所以,能不能把煩惱伏住,能不能把煩惱斷掉,這是功夫。伏煩惱功夫淺,斷煩惱功夫就深;伏煩惱是功夫成片,斷煩惱是一心不亂。這個決定往生西方世界的品位,這個不可以不知道。
老實念佛就是順法性,不老實念佛就是違法性。你看這個東西在我們念佛人講,很多教義很深很難理解,在淨土講就很容易,就不難懂。正如同像《金剛經》,《金剛經》是很深的一部經典。須菩提尊者向釋迦牟尼佛問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雲何應住」,一是「雲何降伏其心」,這兩大問題。第一個大問題,我的心要安住在什麼地方?須菩提向世尊提出這個問題。在中國,慧可大師向達摩祖師也提出這個問題,就是心不安,心要怎麼安法?要安在哪裡?幾乎跟須菩提提這個問題很類似。雲何降伏其心,這個心是妄念,妄念很多,用什麼方法來降伏?一部《金剛經》就是釋迦牟尼佛給須菩提解答這兩個問題。
我們中國人念《金剛經》的人很多,學佛的人都念過《金剛經》,念了之後,你曉得心安住在哪裡?你知不知道怎樣降伏妄念?佛說得那麼多,我們還是不懂,還是得不到受用。要是修淨土的人,那就好辦了,雲何應住?阿彌陀佛,住在阿彌陀佛上就好了。雲何降伏其心?阿彌陀佛,心就降伏了。妄念一起來,馬上阿彌陀佛,把妄念打掉。哪要那麼麻煩?一句阿彌陀佛統統解決,你才曉得這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問題就是你會不會用?你要會用,比《金剛經》上那個方法高明太多。《金剛經》那個方法說老實話,是見了性的大菩薩才用得上,才有效。我們同樣的問題,用阿彌陀佛也同樣有效。這個方法,五逆十惡的眾生用起來都有效果,都能達到跟法身大士同樣的目標,收到同樣的效果,然後才曉得這個法門的殊勝。
底下引大經解釋法身。「大經雲,以法常故,諸佛亦常,順法性故,名法為師,實非所師與能體別,故即所師法,而為其身,雖名為身,已出五陰,故非色質心智。」這段解釋得很好。要知道法身是理體,事一定是依理而有的,也就是現象是所變的,法身是能變的體。所有這些萬法從哪裡來的?一定有個來源,這個來源在佛法裡面稱作法身。法身不是物質,不是色質,也不是心智,心智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知識。它不是知識,它也不是物質,但是心法、色法統統是它變現出來的,它本身什麼也不是。因此,從物質上找不到它,從心智上也找不到它。我們今天科學家、哲學家用盡心智也找不到,因為它不是心智。必須把這兩樣都捨掉就找到了,它就現前。在哪裡?無有一法不是,法法皆是,法法皆如,無有一法不是,無有一法不如。必須要把色、心統統離開,這樣才在色心裡面見到能變的本體。他的文字不多,講得卻是相當的詳細。
法身就介紹到此地,下面我們再看報身,在五十四面頂格。法身是個理,它本來存在,不生不滅的,「報身者,修行所感」。報身跟應化身是相,相是所變;法身是理、是能變。能變,所以它沒有身,也沒有壽,也沒有量,統統都談不上。可是報身、應身是有身、有壽、也有量,它是所變。「法華雲,久修業所得,涅盤雲,大般涅盤,修道得故」。法身是什麼?法身是智慧,所以稱為智身。「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與法性相應相冥,相應,如函蓋相應,相冥者,如水乳相冥」,這叫報身。報身在經上講有兩種,一種是自受用報身,一種是他受用報身。自受用報身有始無終,也可以說是它有生沒有滅,也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發現之後永遠不會滅。他受用報身是有生有滅,為什麼?那是現給別人的。這就是經上常常講的,應以佛身得度者,它就示現佛身。佛身裡面,應以報身得度者,它就現報身;應以應身得度者,它就現應身。所以,他受用身有身、有壽、有量,自受用身裡面,壽量就沒有了。
這是講智,如如智這是真智。佛法裡面說這個如,什麼叫如?如是事實真相,就是這樣的,不是造作的,這個叫如,如果是造作的就不叫如。所以,如是一種自然的,本來就是。佛的經典一開端,「如是我聞」,「如是」就是佛要跟我們講的,佛跟我們講什麼?宇宙人生本來的樣子,絕對不是造作,也不是他想像,就是這個樣子,這個叫如。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了一生,講什麼?就是講個如是。你要懂得如是兩個字,佛經就不必看,全都懂得了,世出世間法一定完全通達。所以一切經,把這兩個字冠在前面,就說明佛所說的標准就在此地,絕對不亂說一句話。
「如如智」就是如是智慧,照如是境界,智是能照,境是所照。以前歐陽竟無先生說「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不是宗教好懂,為什麼不是哲學?哲學裡頭有能有所。佛法裡面也講能也講所,智是能照,境是所照,有能有所,但是佛門裡面講的能所,跟哲學講的能所不一樣。哲學能所是對立的,佛法能所是一個,不是對立的,所以它就不是哲學。哲學裡面沒有說能所是一,佛法能所是一。底下講,「菩提智慧」就是如如智,本性裡面本有的智慧,不是修來的,本來有的。與法性相應,與法性所變現的境界相應,如如智是法性的一部分,如如境界也是法性的一部分,它的體是一個。體是一個,事就能相融,所以它能與法性相應、相冥,因為它是一體。底下舉個例子,什麼叫相應?如函蓋相應。像我們這裡有個茶杯,茶杯有蓋子,正好是這個蓋子它蓋的就相應,函蓋就是這個意思。怎麼樣相冥?我們講水乳交融。我們拿牛奶跟水混合在一塊,奶跟水融成一體,裡面分不出界限。能所是一不是二,這是佛法跟學術、哲學裡面所講的不一樣。所以諸位要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
這一段注解末後講「境外無智,智外無境」。我們講眼見,見的能力有多大?你所能見到的地方都有你的見性,如果沒有你的見性你怎麼會見得到?見性多大?盡虛空遍法界,見性如此,聞性、覺性、嘗性沒有一樣不如此。所以西方世界的人,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一點都不稀奇,就是智與境相應、相冥,能力完全恢復。我們今天的見,隔了個牆就見不到,為什麼見不到?是因為你有分別執著,「這裡有個牆,那我當然見不到」,你就見不到。如果哪一天這個念頭斷掉了,「這牆不礙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邊什麼情形你就見到了。所以這種障礙是心理上的障礙,不是物相上的障礙,物相上沒有障礙,所有一切的障礙統統是在心理。「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種種法滅不是法沒有了,是障礙沒有了,那就入了華嚴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才曉得一切的障礙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產生的,都不是事實,雖不是事實,它起作用,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痛苦。
從前李老師講經講到這些地方,他教我們做試驗。試驗,在事相上做試驗很難,他就講假如你作夢,給我們一個印象。在作夢的時候,有的時候自己覺得是在作夢,知道自己是在作夢。當你知道在作夢的時候,你說夢中境界都是假的,那個牆壁我一定要走過去,那就一定會走過去,就不會有障礙。有一次我們一個同學周家麟,周家麟現在每個星期三在慈光圖書館講《華嚴經》,李老師往生之後,他代替他講《華嚴經》。周家麟就給我們講,他說他有一天作夢,就想到老師講的夢是假的,牆壁也是假的,我一定會走過去,我就試試看。結果就走出來了,就沒有障礙。周家麟就做了一個試驗,確實如此。
我們再看圓瑛法師的《楞嚴經講義》,他在序文裡頭寫了一段事情,是他自己本身的事情。他有一天在寮房裡面打坐,突然有個事情想起來他要去辦,他下了座就出來了。出來之後他就想到,他門是關著的,沒有開,怎麼出來了?出來之後再去推門,門裡頭是關的。在那一念之間,他沒有想到這個門是關著的,他就出來了。第二個念頭,門是關的,再推就進不去了,要找人拿鑰匙來開門才能進去。一念忘掉了,他就通過,就出去了,所以所有障礙是妄念造成的。你再看《虛雲老和尚年譜》,裡面記載一樁事情,這都是事實。老和尚有一次下山,不知道到哪裡去。他走路,心清淨,也在定中。在路上碰到幾個也是出家人,拿著燈籠。路上碰到虛老和尚,說老和尚,天這麼黑,你一個人走路,你怎麼燈都沒有?老和尚一聽這個話,天馬上黑下來了。他還沒有聽這個話的時候,天亮的沒有黑,他三點鐘出去走,他永遠停留在三點鐘,天是一片光明的。結果人家一提醒天黑了,他一聽到這個話,天馬上黑下來。一切唯心造!這些人都是現代人,距離我們都不太遠,他給我們做了證明,妄想分別執著是根本的因素。就是佛在《華嚴》上告訴我們的,從現代這些修行人我們也得到了證明。
底下一段,我們看應身,在五十五面倒數第二行。這段文是疏文,不是《鈔》,這個地方印錯了,印成低下一格,這要頂頭才對。「應身者,應同萬物為身也,應同連持為壽也,應同長短為量也」,到這個地方這是疏文,不是注解。底下「如鼓答響,大小隨身」,這是注解。應身是與眾生感應道交而現的,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所以應身也就跟化身一樣。但應、化還是不相同,應身是什麼?是他也好像投胎,像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跟我們人完全一樣,在世間住了八十年,這叫應身。化身是忽然現前的,事情辦完之後就沒有了,這叫化身。像從前周邦道的夫人遇到地藏菩薩,那是化身,她是在南京遇到的。我這次到南京去,到她住的舊房子裡面去看了一下。她那個房子很大,現在一大半做幼稚園,那個幼稚園不會還給她了。她的大兒子現在在南京,那棟房子還給他只還了三分之一,它的庭院也很大。
她在家裡面,忽然有個出家人來跟她化緣,說是從九華山來的。那個時候周夫人還不信佛,沒給他,化緣沒給他,這個出家人就走了。走了以後才想起來,她家的門,從大門二門三門三道門,門都沒有開,他怎麼進來的?走了以後也沒有人給他開門,他怎麼出去的?大惑不解。這個問題一直到台灣,在台中遇到李老師,她把這個事情告訴李老師。李老師跟她講,地藏菩薩來跟你化緣,那不是凡人,是化身。她才曉得,這才念《地藏經》,每天供地藏菩薩,她有篇文章「遇地藏菩薩記」,就說南京這個事情。這種叫化身,實在講也是來度她的,雖然當時沒有度,到台灣來她才學佛,但那是個因。如果沒有那回事情,到台灣來她也未必肯學佛。遇到這麼一樁事情,這個事情太清楚了,問答講話,講了很多話,絕對不是作夢,絕對不是假的,所以印象非常之深。想到這樁事情才知道,佛法裡面佛菩薩是真的,不是假的。她非常後悔,那時候只跟她化幾斤香油,她都沒有給他。
這是講應,應化,應跟化差別就在此地。應身就有壽量,像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我們世間出現,這是應身。他住在這個世間八十歲入滅的,這就是他的壽量,他的壽量是八十歲。「應同長短」,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記載,身高丈六,一丈六尺,這是個大個子。可是諸位要曉得,不是我們現在的尺,我們現在的尺,丈六不得了,那太高了。那個時候的尺比我們現在的尺要短很多,大概一尺還不到六寸,跟我們現在的尺不到六寸,五寸多一些。從這上看,我們就不覺得得奇怪了,佛的個子是高,也不是很高。那個時候的尺,標准跟現在不相同。講到應身就是有身相、壽命、長短之量,這都有。這是三身,簡單跟諸位介紹到此地。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文,五十六頁倒數第五行。「能為身,非身」,這個能是貫下去的,能為身,能為非身,「能為常壽,為無常壽,能為無量,能為有量」。這是講法身他可以隨意自在示現,這個隨意不是隨自己的意,因為他自己沒有意。自己要有意就變成凡夫,有意就不自在。隨意是隨眾生的意,《楞嚴》上說得很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是正確的。我們今天所以不能像佛菩薩那麼自在變化,就是我們有意,有意就沒有法子,就不能夠現。幾時到無意,就能隨眾生意,有意就沒法子。
法身大士不用心意識,不但沒有意,也沒有心,心意識都沒有,他用的是真如本性,所以能夠隨類化身,能夠「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我們的麻煩就是因為有心意識,心意識是有為法。在《百法》裡面排名,有為法第一個科目就是八識,八識就是心意識,心意識是假的,不是真的。與八識相應的,就是我們今天講心理作用、心理現象,就是五十一個心所,這些統統叫有為法。《百法》裡面只有最後六個是無為法,前面心、心所、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總共分為九十四類,全是有為法。《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今天凡夫把這些有為法都當作真的,在這裡面分別、執著、計較,那是苦不堪言。佛看到眾生這樣子做法,稱為可憐憫者,為什麼叫可憐憫?本來沒有,他偏偏自己變成有,不苦,他自己那麼苦,這才叫可憐。如果真的有苦,佛不會稱你可憐,沒有苦自己找苦吃,這可憐,本來不苦他偏偏自己去找苦。把假的當作真的,這可憐。所以這些有為法是假的,不是真的。
因此,你就要覺悟,真覺悟就離苦得樂,你從今之後就不會再苦了,為什麼?不再執著、不再計較。人與人往來不要當真,為什麼?假的。他說怎麼好怎麼愛我,你聽這話不要認真,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三心二意。三心是什麼?心意識,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這叫三心。二意,第六識是意識,第七識叫意根,叫二意。三心二意,不是真的。我們對別人也是三心二意,也不是真的,我今天對你怎麼好,說不定明天就變卦,哪裡是真的?自己對自己都不能保證,還能保證別人講的那個是真的,那個心是真的?你要是當真,那就是完全被欺騙了。被誰欺騙?不是被人欺騙,是自己欺騙自己。
哪一天不用心意識,用真心,那就真的,那就不是假的。到什麼時候?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真性,真性就是真心,從此以後用真心,不用心意識,那是真的。所以,我們跟一切人往來,心裡清清楚楚,全是假的,不管他怎麼說,咱們笑笑而已,你看我們多快樂、多自在,事實真相我了解。誰是真的?什麼人真愛我們?佛菩薩真愛我們。不是佛菩薩,全是假的,講得怎麼好聽,聽聽算了,千萬不要當真。這個事實,這是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我們煩惱沒有了,憂慮也沒有了,痛苦也沒有了,離苦得樂。真相搞清楚了就離苦得樂,迷在真相裡面就苦不堪言。我們看到有很多人為感情、為財物,為種種在那裡焦慮,可憐,我們看到真是可憐憫者。為什麼?全搞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世間哪一樣是真的?身體都是假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連身都是假的,何況身外之物!因此對身都不可以執著,何況身外之物。
有沒有得失?沒有得失。你說我得到,假的,什麼東西你得到?晚上睡覺眼睛一閉,睡熟的時候,人家把你身體抬走你都不曉得,哪一樣是你自己的?所以要覺悟,沒有一樣是自己的,什麼都得不到。既然什麼都得不到,什麼也沒有丟掉,根本沒有得哪來的失?患得患失這帶來多少煩惱。你搞清楚之後,原來沒有得也沒有失,你怎麼不自在?得來的東西就跟作夢一樣,夢裡得一筆財富,假的;丟掉了也跟作夢一樣,夢裡丟了一筆大錢,也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這是跟大家講宇宙之間的真相,就是佛經常講的諸法實相,實相就是這個樣子。不但六道裡面實相是如此,四聖法界實相也不例外,統統是這個樣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西方極樂世界也包括在內,不能說西方極樂世界是例外的,沒有,也是虛妄。所不同的,它是清淨心所現的境界,我們這邊是染污心所現的境界,不一樣在這裡。因此,六凡不可以執著,四聖也不可以執著,西方極樂世界你要是執著也錯了,一切都不執著就對了。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十一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11
請掀開經本,五十六頁。
前面講到法身能夠「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一段文裡面提到,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的應身也是有量的。這個文在五十六面倒數第三行,講「有量之量」,第二句看起:
「如阿彌陀實有期限,人天莫數,是有量之無量。」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因為很多人看到經上說阿彌陀佛是無量壽,又看到佛在經上講,阿彌陀佛將來入滅了,觀音菩薩成佛。觀音菩薩成佛以後,度化眾生也是無量壽,入滅之後,是大勢至菩薩成佛。這個確實經上是有的。這樣說起來,阿彌陀佛的壽量是有量的,怎麼可以稱為無量?這個地方解釋,解釋得很好。《無量壽經》上說過,假使十方眾生,這是假使的話,不是真的,十方所有的一切眾生,都證到辟支佛果,辟支佛比阿羅漢還要高一些,神通都像目犍連,目犍連神通第一,壽命都是論劫數的;這麼多的人盡他的壽命,合起來共同計算阿彌陀佛的壽量,都算不出來。能夠算出來的,經上的比喻像大海當中的一滴水;算不出來的,像大海水。我們可以想一想,阿彌陀佛的壽量是無量還是有量?算不出來就是無量。所以這裡給我們講,這是有量的無量。是有量,但是沒有人能夠計算得出來,這就是說無量。經上這個說法諸位要知道,是講阿彌陀佛的應身,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是應化身。當然報身,一般經上都說有始無終,證得之後就永遠不會有滅的,報身是智慧身,那是無量的,那是無量之無量。法身,量與無量都說不上,它不落在數量之內,所以統統都說不上。這是有時候會遇到這個問題。
另外還有個問題,在五十八頁第二行。大論,就是《大智度論》上有這麼一段話,「大論三十六雲」,第三十六卷,我們曉得《大智度論》有一百卷,三十六卷有這麼一段話。「當知釋迦更有清淨國土」,釋迦就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也有淨土,「如阿彌陀佛國」,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沒有兩樣。「阿彌陀佛亦有不嚴淨國」,也有不淨土,也有穢土,「如釋迦文佛國」,就像我們現在這個娑婆世界。讀了《大智度論》,這個人就不想生西方淨土了,為什麼?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有淨土,跟西方極樂世界沒什麼兩樣,為什麼要跑到那個地方去?要跑到那麼遠,十萬億佛國土,跑到那裡去干什麼?《大論》上講的話沒錯,我們要問問,釋迦牟尼佛的心清淨不清淨?清淨當然現淨土,這一定的道理,所以這在理上講的通,事上就有可能。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要怎樣才能夠生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淨土?
這還是前面的話,前面有個比喻,學生跟老師聽不聽老師的教誨?如果真的聽老師教誨,老師教我們念阿彌陀佛生西方極樂世界,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生釋迦牟尼佛的極樂世界。為什麼?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生一佛國土,就是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生一切諸佛國土;這一切諸佛,當然包括了釋迦牟尼佛。見阿彌陀佛,見一尊佛,就是見一切諸佛。我們知道這點,就能夠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不管讀到經論佛怎麼個說法都不會再懷疑。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不叫我們生他的淨土,叫我們生阿彌陀佛的淨土?給諸位說,阿彌陀佛的淨土容易生。這是彌陀因地所發的本願,只要執持名號,他就來接引。我們釋迦牟尼佛的淨土,釋迦牟尼佛沒有發這個願,說你念他的名號,他就來接引你生淨土,找遍《大藏經》也找不到這句話。這就是說明,西方淨土比其他一切諸佛淨土容易往生。生到西方淨土就等於生一切諸佛淨土,因為你到西方淨土之後,你想到哪個佛的淨土就到哪個佛的淨土,這個叫一生一切生。
這一大段,我們「釋名」就介紹到此地,再看第二大段。第二大段是「辨體」,在五十九面第五行。「前文解釋能說所說,能觀所觀,皆能诠名。」前面一大段是解釋本經經題裡面所含的妙義,這一段是要顯體,體就是講它的性質,也就是說佛講這部經理論的依據。佛是依什麼給我們說《觀無量壽佛經》?一定要知道它理論的依據,我們的信心才真正能夠建立。如果不知道它理論的依據就相信了,這只能說他的善根深厚,行,他能成就。有些人,你沒有理論的依據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所以辨體就非常重要。
解釋裡面有句話說,「尋名,意在忘名顯體」,這句話很重要。實在講,這就是經論裡面常常教給我們,聽教,古人講聽教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聽經,或者聽開示,古人用聽教。聽教要在消歸自性,要消歸自性一定要離言說、離名字、離心緣相,才能夠與心性相應。如果執著這些相就不相應,佛說經名也就是說教,如果我們能夠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就見性了。性是什麼?性就是經之體。由此可知,佛是依什麼給我們說經?是依真如本性。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本性建立的,佛給我們所說一切經,也是從心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這個就可以相信了。
下面給我們解釋辨體的意義,它的正文在六十一面第二行。「次辨體者,體是主義」,次是第二段。初是釋名,是第一大段,這是五重玄義的第二大段辨體。辨是辨別,體就是本經的性體,先解釋體這個字怎麼講法。體是主義,主就是賓主,前面講名,名不是主。譬如我出家了,師父給我取個名字叫淨空,淨空是不是我?不是的,這個人才是我。名字,我換個名字無所謂,我可以換個名字,不能換個身。身是一個,這是主,我喜歡什麼名字都可以。弘一大師你看他寫文章、畫畫的時候,他的印章他的名字總有八、九十個,他自己恐怕都搞不清楚。名是假名,尋名,要找它的主才行,這個主就是體。「名傍是賓」,在賓主裡講,名是賓,「體正是主」,名以顯體。「名是假名,體是實質,一切名下,皆有其體」,如果這個名沒有體,名也不能存在。佛經裡常常用比喻說「龜毛兔角」,這是有名沒有體。兔子沒有角,說兔角這有名就無體,那就沒有意義。有名一定要有個體,要有實體。這是說體的意思。
下面要正式給我們解釋「主質」。「釋論雲,除諸法實相,余皆魔事」,這是根據大經所講的,就是《華嚴經》所說的意思。什麼叫魔事?魔就是折磨,就是煩惱、痛苦,凡是與實相不相應就有苦。六道凡夫思想、見解、行為與實相都違背,所以三界統苦。聲聞、緣覺、菩薩與實相不能完全相應,相應一部分,不能完全相應,他也有小苦,比起我們來是少得多,他還是有苦。唯獨圓實菩薩,圓教真實的菩薩,就是證得法身的這些菩薩們,他們才是真正離苦得樂,永遠沒有魔事,他能夠與實相相應。這個事實我們應當要知道,知道就等於知道自己的病根,曉得自己害的是什麼病。知道病,我們就會找大夫,就會找藥,才能把這個病治好。最怕的就是自己有病不曉得,這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修行人要知道修些什麼?為什麼要修?將來希望得到什麼樣的結果?這個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定不能說糊裡糊塗去修,這是不可以,這是浪費時間,浪費精神,得不到結果。
「大乘經以實相為印,為經正體。」佛所講一切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體,實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換句話說,一切大乘經都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是根據諸法實相來說的。可見得它句句都是真實,沒有一句是假話。說出來與我們自己常識似乎相違背的,這種情形很多,那是我們無量劫以來,我們在思想、見解錯誤累積的經驗,與我們這個經驗不相應。實在是錯誤還是在我們這邊,不是佛說錯,是我們自己錯了。我們自己想錯了,看錯了。會修行的人,一定要依佛所講的理論、方法修正自己的錯誤,這叫做修行。有很多同修,初學、老學都有,看到佛經,我以為怎樣怎樣,我的看法怎樣怎樣,這個「我以為、我的看法」就是無始劫累積錯誤的經驗。佛給他講他還不相信,他還要提出他的想法、看法,這就難辦了。這在經裡面講,就是這個眾生善根還沒成熟,還不能完全接受。
諸法實相究竟是什麼樣子?你要問什麼樣子,當下這個樣子就是的。你所看的、你所聽的、你所接觸的就是一切法的真實相,佛給我們講的就是講這些真實相。這是實相。實相在我們面前,我們為什麼見不到?我們在真實相上摻雜了許多虛妄的概念,把真實相搞亂了,把真相搞錯了。這個說法大家還是很難懂,像楞嚴會上佛舉一個例子,舉眼見色,那個經文很長,「十番顯見」,說明我們見性,見的實相。實相是色性,見性見色性,這是真實的,這是佛與大菩薩們他們所見的。聞性聞聲性。性與性相應,性與性相融,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性相一如。禅家叫做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是這麼見的。
佛說我們凡夫怎麼見?我們凡夫是眼識見色塵,見不到色性。什麼叫識?識就是分別執著。你所見的色,色不是性,色變成塵,塵是灰塵,灰塵會染污,染污就是這麼來的。染污是自己心裡變現出來的,本來沒有染污,現在變現出染污出來。當我們睜開眼睛,第一念見是見性見,第二個念頭就變質了,就變成眼識見。第一念,這一念的時間很短,短到什麼程度?佛在經上用比喻給我們說,一彈指,一彈指有六十剎那,就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就是一剎那的九百分之一,那是一念,你說這個速度多快!通常我們一秒鐘大概彈四次沒問題,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兩個十萬八千,一秒鐘的兩個十萬八千分之一,那叫一念。第二念就變成識,就分別執著了。
再說得明白一點,第一見是平等見,為什麼?沒有分別執著,萬法平等,心是清淨的。第二個一念不平等了,在這一切相裡頭起了分別,起了分別就不平等。隨著分別,裡面又起了好惡,順自己意思就起了貪心,不順意思起瞋恚心,這就愈染愈嚴重,這麼回事情。所以完全保持第一念,第一念永遠保持不失去,那就是成佛,他那個心不變。第一念是真心,不變就成佛了,這一變就變成凡夫,變得太快,變得太自然,變得連自己都不曉得。所以,諸法實相確實是在我們面前,我們見不到,就是因為還不到一剎那,一剎那的二十萬分之一就變質了,就迷了。
六十一面倒數第二行,我們看注解。注解裡面,第二句講,「謂諸法當處不生不滅,非有非空,無能無所」,這句就是講的諸法實相。哪個實相?給諸位說,我們見色聞聲這些相統統都是。你看到這段字就奇怪了,我明明看到人有生老病死,怎麼說不生不滅?給你講真話,沒有生滅,給你講真話,沒有空有。這些道理說得最詳細的,的確是在《楞嚴經》。《楞嚴經》給我們講所有一切現象是一回什麼事情?「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生滅同時,這當中沒有界限。那你想想,佛講生滅是不得已方便說,實際上沒有生滅,一切法都沒有生滅。一切法的現象,因為它不是真實,它是幻相。沒有生滅,我們要用比喻,比喻也只能比喻個彷佛,沒有辦法比喻得恰到好處的。
像我們看電影,電影裡面畫面也有動作,不生不滅那就沒有動作,它到底是動的,還是不動的?我給你說電影是不動的,電影裡面放的相是不滅的,這我們看不出來。怎麼說是不生不滅?你就看看那個底片,機器的底片,不生不滅。你所看到的生滅,是你看到前一張那一張拿掉了,再看第二張,是這樣看出來的,其實張張都是獨立的。要知道,真如本性所現的相就像電影底片一樣,沒有生滅。一切法不生,哪來的滅?我們看電影,現在電影底片放映的速度一秒鐘二十四張,我們就以為那是真的,就被它欺騙了。剛才我說心的生滅,八識阿賴耶的生滅,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張,所以很逼真,不知道它是假的。這給你講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是如此。好像看電影,真相怎樣?你看到底片才看到真相,你看到銀幕上那是假相,看到放映機裡面的底片那是真相。
佛現在給我們講真相,這一切法非有非空,你說它空的,它現相,你說它是有的,這個相當體就消失了,「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就像放映機一樣,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在從前,真是佛講這些話,我們想到以前那些聽講的人聽了能開悟,實在不簡單。現在科技發達,許多科學的東西的確能夠幫助我們領悟,在以前沒有這些東西。無能無所,所以生滅、空有、能所,一切相對的都不可得,這是實相。
下面教我們怎麼樣才能夠體會到,「離言說相」,佛給我們講經說法,千萬不要執著他的言語,看經不要執著文字。文字是言語的符號,離言說相也就是離文字相,不要執著那些文字。「離心緣相」,決定不能夠想像,不能夠思惟「佛所說這個話什麼意思」,不可以思惟,一思惟就錯了。我們今天講經,講得再好都比不上佛,為什麼?我們講經,拿這個經先想一想要怎麼講法,這麼行?佛講經沒有通過思惟的,通過思惟就是落到意識裡面去,落到意識就是邪知邪見,就是魔事。人家不通過思惟。「離名字相」,名字是名詞術語,譬如經上講佛、講菩薩、講六度、講四攝,這都是名詞,統統不執著。「離此等相,名為實相」,你對於這些一切都不執著了,實相就在眼前。你見色聞聲沒一樣不是實相,你在實相裡面得到真實的受用。真實受用顯示在生活上,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福德,才能真正享受得到。為什麼?因為一切法沒有一法不稱性。性是不生不滅,性是圓滿沒有缺陷的,真性變現一切物也跟真性一樣。古人所謂是「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金比作真性,把那些器比作諸法實相,在一切器裡面都得到金的受用。
所以我們在一切法裡面,六根接觸六塵,一切法裡面都得到自性的作用,曉得全是自性變現之物。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性就是相,相就是性。像早晨我給你舉作夢一樣,夢就是心,心就是夢,夢跟心是一不是二。從這個淺顯的例子,如果我們進一步來推理,我們眼前這個境界是真如本性所現的,所有一切境界就是自性,自性已經變成境界,境界就是自性。所以「全妄即真」,妄是講事相、講諸法;真是講的本性;全,整個的妄境就是心、就是真性,整個真性就是這個虛妄的境界,真跟妄是一不是二。所以,見相就是見性,好像見到器就是見到金,金跟器是一不是二。
底下這兩句說得好,「無相之相也,誰人不具,何法不然」,這兩句話說得太好了!十法界一切眾生人人本具。一切萬法,我們講礦物、植物、虛空世界,何法不然,沒有一法不是自性變現的,法法都是。這是實相,這是真相,可是這個真相知道的人太少了。底下就說,「若論證知,唯有諸佛」,證是證明,知是知道。如果我們要講什麼人證實這樁事情,什麼人知道得清楚?那唯有諸佛。所以《法華經》上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究竟是徹底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徹底了解,是佛與諸佛;換句話說,等覺菩薩都不在內。為什麼?等覺菩薩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破,那一品生相無明就是等覺菩薩的魔障,是他的魔事。
等覺菩薩尚且有魔障,我們有些魔障算什麼!魔障一定有,為什麼?你沒有成佛。剛才講了等覺菩薩都有魔障,魔障一定有。有,你不要怕它,要想怎樣把這個魔變成佛,實在講魔跟佛是一不是二。你迷了,佛就變成魔;覺悟了,魔就變成佛。明白這個道理,有沒有佛與魔?沒有,無佛也無魔,佛跟魔的變化是在我們自己心地的迷與覺。迷了就成障了,障礙就是折磨,這叫魔;覺悟了就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就叫佛。魔與佛是這樣出現的。說來說去,總歸自己的念頭,一念邪,群魔亂舞;一念正,則諸佛出世。可是諸位要曉得,正念是無念。古人怕無念你又錯會了意思,無念是什麼念頭都沒有,那又變成無想定,這又錯了!所以還要加個注解,無邪念,無念是無邪念;換句話說,還有念。實在上說個有念,已經有了大問題,因為有念就有執著、就有分別。前面不是告訴你要離一切分別執著嗎?離一切分別執著,樣樣清楚,樣樣明了,那才叫正念。如果離一切分別執著,樣樣都不知道,那叫無明,無明不是正念,正念分明,正念不是無明。這些地方都要辨別的清清楚楚。
這一段底下說得好,「禀圓說者,初心即用佛智照境,故能信解諸法實相,既解實相,亦解實性,實體,乃至實本末究竟等,十法既實,即是實生,實佛,實依,實正,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切諸法皆是佛法」。這一段好,確實把事實真相跟我們講得很清楚,言語簡單明了。圓是圓教的根性,一切眾生的根性不相同,天台家把它分做四大類,藏、通、別、圓,這是講一切不同根性分成四大類。根性怎麼來的?我們中國古人講,是習慣成就的,所以這個性叫習性,不是本性。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對這個問題講得也很好,非常正確。他老人家講「性相近,習相遠」,《論語》上出現過兩次,這是孔老夫子講的。性就是佛法講的真如本性,是一樣的,諸佛如來跟一切眾生統統相同的。但是習性差別就大了,就變成十法界。習慣成自然,習性不是一生,生生世世無量劫來養成這種習慣,這個很麻煩。
每一個人的習性都不相同,佛說法只能夠大別的分類,不能細分,細分的確是每個人都不一樣,大分分做四類,藏、通、別、圓。有小乘根性的,所謂小乘根性就是非常固執,什麼事情都很執著。佛對這類眾生說法就跟他講執著,做出樣子也很執著,他們看到志同道合很歡喜,這樣才能教他。如果他的習性是比較開放一點,不喜歡那麼拘謹,樣樣喜歡比較自由一點,隨便一點,那是小乘人最看不順眼的。佛對於這些人就示現一個開放的作風,這些人看到也歡喜。佛出現在印度,當時的印度人很拘謹,所以佛出現在世間的時候,戒律都很嚴格,他們看到都很佩服、很歡喜。今天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些人看到小乘人我們都覺得受不了,我們沒辦法接受。所以佛在《法華經》上才講,末法時期度一切眾生一定要用大乘,為什麼?現在的世界是開放自由民主,你必須要迎合他這個意識型態,大家才喜歡接受。還要定許多規矩,把人約束,這個也不能動,那個也不能動,佛法行不通,佛法是好,大家不要你,你就沒有法子。
所以,必須在某個時代有某個時代的講法、做法,形式千變萬化,原理原則完全不動。原理原則是叫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在形式上千變萬化。一定要適合當地的人,當地的思想、文化背景、生活方式要適合,才能推動,才能利益眾生。這個利益就是講此時此地眾生,在此時此地講,不是在其他地區講,這叫契機,大家才歡喜。現在佛法不太容易推動,主要原因是不契機,是我們自己把經講死了,講錯了。好,我們休息幾分鐘。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十二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12
請掀開六十二面。我們在這本《疏鈔》裡面,我們用的這個本子,是谛閒法師從《疏鈔》裡面節錄出來的,幾乎都是原文,谛閒法師自己加的很少,頂多只是個介紹詞而已。他老人家節錄的也就是《疏鈔》裡面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還是嫌時間太短,沒有法子詳細跟諸位介紹。只是在重要裡面選擇最重要的,於我們平常修學,特別是念佛有關系的,跟大家做個簡單扼要的介紹。
從《疏鈔》裡面我們了解佛法的確是活活潑潑的,圓教、圓人他的思想、他的見解、他的行持,就接近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在無礙法界裡面,最要注意的就是邪正之別,一念正就是佛法,一念邪就變成魔事。藏、通、別、圓都離不開這些原則,小乘法裡頭也是如此。擇善固執是好的,可是如果不明理論、不知道目的,有些固執是錯誤的,得的效果是相反的。這些地方我們多讀大乘經論就會明白。這是講圓教的人,思想比較開放的,他一下手就可以用圓教的教義做為自己修學的依據;換句話說,他可以用諸佛與大菩薩修行的方法自己來做。這是既快速,比起前面幾種還要來得簡單,這就是古德所謂的「圓人說法,無法不圓」,說、聽、學習都不例外。下面這幾句就是《法華經》裡面講的「十如是」,十如是是講諸法實相,從本體到現象、到作用統統都包括。十如是也有淺深、廣狹各種不同的說法,因人根性而異。但是在《法華經》上,正說當然是圓教教義,《法華》純圓。《華嚴》是全圓,《法華》是純圓,大乘圓教的經典只有這兩部。從圓教教義來說,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
我們從這裡接著再念下去。「既一切皆實,實外無余」,真實之外就沒有東西了,「復雲余皆魔事者何也」,為什麼又說余皆魔事?一切都是真實,哪有什麼魔事?這是疑問之所在。下面給我們解釋,「應知此說,是以理簡情」,完全從理智上說那就是真實的,一切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若離心緣能所等相,名為實相」,這是純粹的理性、純粹的智慧,以智慧去觀照。「介爾有相,即為魔事」,前面講的其余就是指這個,介爾是一絲毫,一絲毫的執著就叫魔事。所以一絲毫都不能執著。這個地方諸位一定要清楚,離相、執著是從我們自己的內心,心裡不要有執著,心地要清淨。可是處事待人接物,該執著的還是要執著,不執著的地方就不要執著,那是應用。內心清淨,應用自如。應用是對人,他有執著,我們隨他的執著而執著;他不執著,我們也可以隨他的不執著,我們也不執著。這樣與世間法才能夠相融相即,才能夠和睦共處,不至於跟世間法對立,那就錯了。這在佛法就是常說的,「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
世間法是什麼?世間法就是分別執著,我們並不破壞它。因為世間人都有分別執著,從分別執著裡面建立社會秩序,像世間的法律、道德觀念、風俗習慣,統統都是分別執著裡面產生的。它既然有了,我們真正覺悟的人,心地清淨的人,入到他們那個境界裡頭也要隨俗,不能不隨俗。不隨俗就破壞他社會的形象,這是他們不能接受,不能容許的。所以要隨順世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面有「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喜裡面自己內心還是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那就叫功德。外面跟大家一樣分別執著,裡面確實沒有分別執著,外面隨喜,裡面是功德,這是菩薩修學的方法。
所以,要注意此地講的介爾有相,即為魔事,這個「介」是一絲毫。這個一絲毫嚴格來講,就是等覺菩薩還有那麼一點點沒放下,那就是他的魔事。這個魔事是生相無明,最後一品生相無明,何況其他?所以佛法沒有別的,破盡一切分別執著而已。破盡一切分別執著,不是破別人的,你要是破別人的那就壞了。破自己的,與別人不相干。破自己的分別執著,使自己得到真正的解脫,得到真正的般若智慧,清淨法身。確實,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法身、般若、解脫你統統證得。雖然證得,不壞世間法,跟任何人都能夠歡喜的相處,為什麼?能恆順眾生。恆順眾生跟大家就能歡喜相處,與一切眾生決定沒有違背。因為菩薩曉得一切都是假的,何必要認真?他要怎麼樣就隨他怎麼樣好了,不要去認真計較,這樣才能夠隨喜,才能夠恆順。
底下有兩句話也是我們應當要把它記住的,在六十二面倒數第三行,最後一字看起。「以情分別,一切皆邪,離情分別,一切皆正」,情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感情。這個東西很麻煩,世間人把這個看的很重,人沒有情還得了,那就不得了!我們看那問題太嚴重,殊不知道所有一切麻煩都是情招來的。大的麻煩是六道生死輪回,這個東西若沒有了,給諸位說,你所有的煩惱都沒有了,生死輪回也沒有。不是個好東西,何必把它看得那麼重,不肯放下。有些人對這個事實真相沒搞清楚,聽說佛教要把情斷掉,於是乎產生一個錯誤觀念,不能學佛,學佛的人沒有情,變成我們一般世俗講無情無義,這佛不能學!其實我告訴諸位,世間人執著這個情是假情假意。佛菩薩真情,真情實意。為什麼?情跟智是一個東西,迷了叫做情,覺悟了叫做智,名字換一換,實際上一樁事情。智是什麼?智是永遠不變真實的情,你說那個情,情是把智迷惑了,所以不是個好東西。
佛法給它重新建立一個名詞,佛法講慈悲,慈悲是理智的,世間愛情是迷惑顛倒的。實在講,慈悲跟愛情是一樁事情,怎麼能說佛無情?佛才有真實的感情。從前方東美先生我跟他學哲學的時候,他跟我說,他說一個哲學家是感情最豐富的,沒有感情不能學哲學。再告訴諸位,沒有真實的感情不能成佛,不能成菩薩,一樣的道理。假情假意是不能學佛的,學佛要真實的感情。真實的感情,換個名詞叫做智,所以智跟情是一不是二,一個是覺,一個是迷。此地講以情分別,迷情,情執分別一切法,一切法皆邪。離開迷情,你分別一切法,一切法都正,這個要知道。
所以底下講「今簡情取理」,簡是揀別,把它區別出來,什麼是迷情?什麼是理智?「是為經體」,佛說經就是根據這個道理來說的。「應知實相全體照明,稱為真心,亦名本覺,覺體遍故,諸法皆實」,這幾句話好懂。真智就是真心、就是本覺,覺體就是自性、就是真心。真心遍滿法界,法界裡一切萬相都是真心變現出來的,所以諸法皆實,沒有一樣不是真實。覺悟了,那就《金剛經》上的話反過來,「凡所有相,皆是實相」。迷了的時候,你有情執,「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情執一斷,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就那一念之差,真妄就顯示出來。
「若指其要,不離現前分別之念,念即本覺,覺即經體,無別經體以為所诠,以此覺心,觀於依正,能所即絕,待對斯忘,妙觀之宗,自茲而立。」這不僅是本經之體,所有一切大乘經體統統都是這樣的。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對於大乘經才真正生起清淨堅固的信心,曉得大乘經理論依據是最真實的。這叫指要來說,最要緊的、最扼要的,給我們指出來,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念頭。我們眼能見、耳能聽這個「能」,能見能聽的這就是本覺,這就是心真性起用,能見、能聽真性起用。在見聞覺知裡面起分別執著這是錯誤的。隨順眾生起分別執著,自己本身沒有分別執著,是佛菩薩。自己從內心真的起了分別執著,這叫凡夫,這個是迷。內心清淨沒有分別執著,隨順眾生分別執著,這叫大慈大悲普度眾生。佛說經是依這個原理而說的。
下面我們都可以把它省掉。底下一段在六十五頁,有兩句話,一定要牢牢的記住,六十五頁第一行最前面這個兩句。「情想叵忘,本性難顯」,意思就是情想要不把它捨棄掉,你就沒有辦法見性。這個兩句要牢牢記住。這是我們學佛,拿念佛人來講,我們為什麼不能得一心不亂?最大的障礙,就是這兩個字,「情想」。你的情太重,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你怎麼能得一心?所有一切修行的方法,無非是把情想斷掉而已,各宗各派無量法門,就是方法手段不一樣。在我們淨土,我們現在取的是持名念佛,用這個方法把它打掉。會用功的人,情想念頭才起馬上就換成佛號,不讓這個念頭繼續增長,這叫用功。一念起是迷,伏念起就是覺,覺就對迷。所以迷不怕,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要覺悟得快,不要讓妄想逐漸增長。妄想一起來馬上就覺察,一覺察,這句佛號就把它換過去,把妄念變成阿彌陀佛,要換得快!這個方法就是伏煩惱。功夫用久了,情想自然就少,自然少的時候功夫就得力,心清淨了,智慧就增長。你在處事待人接物就不像從前那麼迷惑顛倒,看事情也能看得清楚,做事情也不像從前老出錯誤,錯誤就少了。這是現前得到的利益。心要清淨,清淨心就生智慧,《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生實相就是生智慧,就是見到一切萬法的真相。所以這個兩句很要緊。
底下一段,這是「體」第二個意思。「書家解,禮者訓體也,體有尊卑長幼,君父之體尊,臣子之體賤,當知體禮之釋,是貴極之法也。」這個解釋就著重在最後這一句,體是極其尊貴之法。為什麼?因為一切法都是從這裡出來的,它是個母體,所有一切法都是從它變現出來的。體就是真如本性,現代的術語講宇宙萬有之本體。所以用禮來解釋,訓就是解釋,禮是最尊貴的,因為它講求尊卑上下。注解裡面,我們看這一頁最後的兩個字。「體指法身,諸佛所師,萬法朝會,體非修證,理絕言思,欲使標心,強稱貴極,斯是本覺,非寂非照,又是法性,非廣非深,第一義名為本性,法身德也」,這幾句就講得很清楚。體是什麼?是法身。師是師范,就是學習的榜樣。諸佛跟誰學?順法性,順著法性就成佛。所以從順法性就有師的意思,就是師法的意思,這個前面也說過。所以它就是經典裡面講的本覺,就是講的本性、法性,名詞很多,實際上都是指一樁事情。雖然指一樁事情,名字不同,意思也有小小的差別。因為本性是萬德萬能,往往一個名詞不能涵蓋它整體的德能,所以建立許多這些名詞,顯示它有無量的德能,是這個意思。
末後給我們講「令修觀者,以此體德,體彼依正,一一貴極,成妙宗矣」。學佛的人一定要知道,佛所說的法,理論之依據就是真如本性。知道這個理論依據,然後依這個原理我們來看所有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性德,普賢十願裡面「禮敬諸佛」我們才能夠做到。為什麼?普賢的禮敬是建立在清淨平等的理念上,這個清淨平等的理念從哪裡能夠得來?是你真正知道諸法實相,自然就現前。因為它是性德,它不是修德,靠修修不來的,一定見性它自然就現前。圓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所以從圓教初住以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所修行的叫普賢行。普賢行歸納其綱領就是十大願王,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修的,也是西方極樂世界諸菩薩所修的。西方世界從下下品往生到上上品,統統都修普賢十願,這是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的。
底下一段,是從「底」來解釋體的意思,我們看疏文。「復次,體是底也,窮源極底,理盡淵府,究暢實際,乃名為底,釋論雲,智度大海,唯佛窮底,故以底釋體也。」這個底是什麼?我們中國有個俗話說「打破砂鍋問到底」,這就是根源,追根究柢,這個底;換句話說,是宇宙萬有的根源。根源還是法性,還是本性,所以它有底的意思,追根究柢這是真正到了底。經上說得好,「唯佛與佛究竟窮底」,徹底明了,沒有一絲毫疑惑;換句話說,等覺菩薩還沒有到底,還差一點。必須要究竟窮底,對於宇宙萬法才是真正明了通達,達是底下的意思。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無論在理論、在方法、在境界,所有一切大乘經上都未曾說過的,實在很難叫人相信,就是它那個理太深了,一直到底。等覺菩薩都還搞得不太清楚,你說怎麼能叫人相信?這個難信不是普通人講難信,是十方諸佛感歎著難信!諸佛說難信,不是說他難信,除他之外,等覺以下難信,這是真的。等覺菩薩不信這個法門的很多!他要相信,他就往生淨土了,還沒往生淨土的那都還不信。所以這是難信之法。
可是修行很容易,難信易行,就是他沒有能夠窮盡根源。所以一般人接觸這個法門能夠深信不疑,我們也不曉得什麼緣故,要不是佛在《無量壽經》上講的,我們怎麼會曉得?佛說的,這個人是過去生中無量劫來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這樣深厚的善根,接觸到這個法門他能相信,他能發願。這是他過去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現在十方諸佛菩薩冥冥當中加持他,成就他這一生的信願行,他這一生往生作佛了,這多難!經上講阿闍王子,阿闍王子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遇到這個法門只發了一個願,希望我將來成佛跟阿彌陀佛一樣,還沒有發願念佛往生。發了這麼一個願,這一生是不是能往生?還不一定,因為他沒有發願修行。就曉得供養四百億佛是少善根,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才是多善根福德。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不相信,沒有什麼稀奇!遇到這個法門相信了那真的稀奇,這個人過去生中,就像佛所講的,曾經供養無量無邊如來。
底下有幾句話我們把它念一念。六十七面第二行,從底下看起。「今圓人」,圓人實在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之人,如果不多善根多福德,他不可能是個圓頓的根性。因為淨土宗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專中之專,這是古大德贊歎的,不是圓頓根性的人的確很難受持。「從名字即,以信解心窮智度底,乃至唯佛與佛,究竟窮底,以此底義,釋於經體。」這是講圓教善根、福德、因緣非常的深厚,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所以他一接觸這個法門,一接觸是「名字佛」,所謂名字就是這個法門聽說了、聽懂了,聽懂了就相信就發願,就肯認真念佛求生淨土,這一類的。這一類雖然他的智沒有能夠像諸佛一樣究竟窮底,也差不多了,他不懷疑了。諸佛窮底是對這個事情不懷疑,他沒窮底也不懷疑,那也就差不多了,他這一生決定能成就。這是教我們修行人知道這個法門之深度,只要我們深信切願,雖然沒有達到這個深度,與這個深度他就相應,功德利益分分自得。
下面是就「達」的意思,達是通達、明了,這第三段。「復次,體是達義」,達是通達,「得此體意,通達無壅」,壅是障礙、是阻礙,沒有障礙,通達無礙,「如風行空中,自在無障礙,一切異名別說,皆與實相不相違背,釋論雲,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故以體達釋經體也」。實在講,沒有智慧怎麼能通達一切法?唯有真智現前,才一切通達無礙。所以,「達」也是性德,特別顯示性德裡面的智慧。這是解釋體的三個意思。
這一段後面有句話,我們要把它記住,在六十八面第一行第三個字看起。「若識此體,則於諸法通達自在,復於世間及出世間一切異名,一中解多,多中解一。」我們讀到這個地方就可以了,這是非常重要的句子。關鍵就在一,禅宗也講一,一要是得到了,一切就得到了。一是一心,一不是數目字,不得已強名為一。淨土宗的方法,它是直接的,修什麼?修一心不亂,這個一就是一心。只要得到一心,一切法自然通達,世出世間法統統都通達。現在跟初學的人講,他不相信。所以叫他學一部經,他不甘心、不情願,他一開頭是什麼經論都要學,學得什麼效果?是一樣也不通,是一樣也不達。為什麼?他不能修到一心,亂心亂學永遠不能通達。在古時候教學是忌諱這個事情。現在人觀念跟從前人不一樣,這是我們中國人不幸,中國人今天受這麼大的苦難,這個苦難還要繼續受,還沒受完。什麼時候中國人才不受苦難?到什麼時候中國人真正覺悟,再去念孔老夫子的書,再去用古人那個方法來學習,中國人就不遭難。我們是把自己的東西捨棄掉,學外國的,外國並不好!諸位要到世界上各國常常去跑一跑,我跑的地方很多,沒有中國好,比我們差遠了。所以我現在到外國,要教外國人念孔子書,學中國古老的方法,他們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不念古書不行!
古老的方法,儒跟佛都是叫我們從一心下手。童子學習,沒有聽說過同時學兩樣的,沒有!同時想學兩樣、三樣,老師不教你,不收你這個學生。現在學生怎麼樣?你不讓我同時學個十樣八樣,我不跟你學。有什麼法子!所以現在老師找不到學生,學生也找不到老師。我過去在李老師那裡,李老師的規矩,學經只能學一部,學兩部決定是不可能的,他決定不教你的。我在台中住了十年,只了學五部經,你們現在念佛學院的,一年都不止學五部,我十年才學五部。李老師那個標准比起古人是寬得太多了,沒有古人那麼嚴格,所以我們得的利益也比不上古來的祖師大德,不夠嚴格!但是他再嚴格,我們都跑掉了,不會跟他學。這也是看到我們的根性,沒法子,再嚴的話我們決定會跑掉。跟他學,心裡有的時候都不服,感覺到老師跋扈、專制、不講理。其實他是真講理,他講的是正理,我們想的是歪理,錯還是我們錯,他沒錯。到以後我們自己才覺悟,他是正確的,還覺得他不夠嚴格。
所以學東西一定是「一門深入」,決定不能夠學兩門,兩門是很大的忌諱。你看祖師注疏裡面、諸佛經論裡面,都給我們講像這一類的話「一中解多,多中解一」,一定要從基本的方法上訓練。一定是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先修無知,然後再修無所不知,所以一開頭學習不能去讀一切經論。現在人跟古人完全是顛倒,現在一下手就要讀很多的經論,學什麼?學無所不知。結果學了一輩子,真的什麼也不知道。這實在講是完全違背了佛的教訓,佛教給我們的次第是先斷煩惱,後學法門。四弘誓願這個程序就指給我們,第一你要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要發這個大願,捨己為人,為佛教、為眾生。從哪裡做起?先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斷掉之後,再「法門無量誓願學」。
沒有說煩惱不斷就學法門的,煩惱不斷學法門,就前面所講的,統統是邪知邪見,統統是魔事。為什麼?你心裡還有一點沒放下,還有情執,只要有情執,你所學的統統是魔事。清涼大師在《華嚴經》注解解經題裡面講,煩惱不斷要學這些法門統統是邪知邪見,增長邪見。不斷煩惱也不學法門,清涼大師講增長無明。煩惱沒有斷,學一切法門是增長邪見,你就曉得斷煩惱多重要,煩惱是障礙,先把障礙去掉。去掉障礙之後,學法門很快,一看一聽立刻就通達。像六祖大師心地清淨,《法華經》他沒聽過,他沒讀過。法達禅師《法華經》念了三千部,不解法華義。六祖說你把《法華經》念給我聽聽。他只念到第二品,《法華經》二十八品,他只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祖大師說好,不要再念了,我統統知道了,就給他講。你想想看,這就是得到一心就通一切法,哪裡要一部經看完,看一點點全部就了解,全部就通達了。
所以,今天大家不從根本修,從枝葉修,永遠修不成。我們給他講真話,他還說我騙他,還反過來問,你從前不是也學了好多?還說我騙他,說我嫉妒他,怕他將來學成了超過我,你說冤枉不冤枉!我從前所學的,給諸位說,叫盲修瞎練,練了那麼多年,現在才把路找到。我給你講真話你不相信,你要去學我從前那個樣子,你學三十年未必像我這樣,這是我敢說的。你今天要聽我的話,不要三十年,十年之後你一定超過我。我希望你超過我,為什麼?超過我,佛法才有前途,眾生才有希望,都像我這樣就完了,我是希望後來的都能夠超過我。但是你不聽我的勸告,那就沒法子,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現在世間人認假不認真,聽騙不聽勸。我要是騙你,你什麼經論都要研究,不研究不能成就,他相信。我叫你什麼都不要去研究,天天念一本書,也不要求解義,他不相信。這個沒有法子,講真的他不相信。
好,我們「辨體」就介紹到此地。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十三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13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八頁倒數第二行:
「三明宗」,這是玄義,也就是全經概要第三個大段。「宗謂要,此經之要,在修心妙觀,感於淨土。」前面所講的辨體是理論的依據,這一段講宗旨是修行的方法,也就是全經修學的總綱領,這個非常重要。如果說是理論明了,不曉得修學方法,還是得不到受用的。它修行方法就是在觀,十六妙觀。我們接著念下去。「心觀,即是一心三觀,釋名之中,其相已委」,委是已經給我們解釋了,前面已經說過。「感土之相,此文備論」,修一心三觀感得四種淨土,這個四種淨土要在這段裡給我們說明。「今經妙宗,在此因果」,一心三觀是因,感於四土是果,修因證果。我們看底下的文。
「次明經宗」,再其次,就是第三個段落,說明本經的宗旨,「初簡宗體,次正明宗」,這分成兩個段落。我們看本文。「有人言,宗即是體,體即是宗」,有人這樣說法,把宗跟體看成是一樁事情,其實不然,宗跟體是有差別的,「今所不用」,不主張這個說法。「何者,宗既是二,體即不二,體若是二,體即非體。」本體確實只有一個,不能有兩個,有兩個本體就不叫做體了。「宗若不二,宗即非宗」,宗是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方法確實每部經有每部經的方法,它絕對不是一個。「如梁柱,是屋之綱維」,這舉比喻說像蓋房子,蓋房子梁柱是非常重要的。先把屋架架出來之後才能蓋。「屋空,是梁柱所取」,房屋之用就是在用空,如果沒有空間,這房子就沒用處了,所以說用空,「不應以梁柱是屋空,屋空是梁柱」。舉這個比喻好懂,這是比喻宗、體確實不是一個,它是兩個。但是它的關系非常之密切,宗必須依體而建立的,離開體哪裡來的宗!
下面《鈔》裡面講,就是注解裡面,這兩句話很要緊。「宗是因,果屬事」,這裡面就因果的關系,修因證果。所以宗是修行的綱領,果報是西方四種淨土。「體是一性屬理」,因也是根據這個理,果還是根據這個理,理是一個,「雖不相捨,二義須分」,確實因果都是基於一個原理,但是我們還是要把它辨別清楚,不能含混一談,所以二義須分。「執定是一,於義乖違」,如果說執著這個是一,跟教義就相違背。執定是一講是能講得通,可是怎麼樣修行,怎麼樣證果,那就難了,所以必須要把它辨別。底下一段,注解諸位自己去看,我們看下面一段,「簡宗體異」,這就說明它為什麼不能夠合而一談,一定要把它辨別清楚。在七十面倒數第二行。
「宗體異者,則二物孤調,宗非顯體之宗,體非宗家之體。」實在講,宗、體有密切的關系,就是理跟事是一體的關系,離了理,哪來的事;沒有事,理也顯示不出來。宗跟體的關系就是如此,這樣的密切。所以此地講,若說宗體異,那就真正變成兩個孤調,宗就不能顯體。體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確實一切眾生本來具足,雖然具足,顯露不出來,迷了。必須要以修德才能夠顯出性德,性德是體,修德是事,不修不能成佛。一切諸佛說實在話也都是修成的,他怎麼修成?本性是本來具足的,因為他有佛性,所以他只要肯修決定能成佛。這是把體跟宗用關系顯示出來。因此不能執著是一,也不能執著是二,執著就錯了,我們曉得它當中的關系這樣就好。
底下這給我們正說了,這是指示,在七十一頁倒數第四行。「今言不異而異故有宗,不一而一故有體也」,這說得很好,這才是把事實真相跟我們說出來了。我們看注解。「普賢觀經雲,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諸法實相是,實相因果,不異而異,非倒有印,此為妙宗,因果實相,不一而一,非事外理,此為妙體。」這一段解釋,解釋得很好,言簡意赅。離開實相沒有一法可得,實相簡單的說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理體。我們修行必須順著它,依著它,我們證果也是它。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曉得,一切諸法確實是歸一,像禅宗所講的,萬法歸一,一是什麼?一實相。
佛法修學終極的目的,就是教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認識宇宙真相,佛法修行證果就圓滿了。所以諸位要問佛法是什麼?這簡簡單單幾句話,把整個佛法都說盡了。我們現在問題的結症,就是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但不知道宇宙人生,連自己是什麼也搞不清楚,這個叫迷、這叫顛倒。所以,我們種種想法、看法、作法都發生錯誤,錯誤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痛苦。我們學佛就是要認識自己、認識宇宙、認識人生,真相大白,我們的思想、見解、作法就不會再有過失。沒有過失就沒有痛苦,苦難就沒有了,這是佛法教學、修學的目的。本經方法非常的巧妙,宗就是修行的宗旨,是一種巧妙的修行宗旨,這個妙宗它的果德就是妙體。
下面是把本經的宗旨,給我們直截了當的說出來。在七十二面第二行。「今此經宗」,此經就是《觀無量壽佛經》,這部經的宗旨是什麼?修行的要領是什麼?「以心觀淨,則佛土淨,為經宗致」,致是達到了極處。這句話非常重要,正是《淨名經》上所說的,心淨則佛土淨。諸位同修修學淨土,不管你用的是觀想、觀像、持名、念佛,最要緊的是要達到心清淨。心如果不清淨,你觀想、觀像、持名都得不到結果。好像在學校念書,雖然很勤奮的去讀,考試都不及格,為什麼?你沒有抓到重點,這個重點就是心清淨。我們今天說老實話修行功夫不得力,什麼原因?我們肯念經,一天念好多遍;肯念佛,一天念幾萬聲,心不清淨。一面念一面還胡思亂想,一面還是非人我,還要看人家的毛病,找人家的碴,這怎麼行?他不知道念佛修行,就是把我們這些煩惱、習氣、毛病把它修掉,去掉之後心就清淨了。恢復到心地清淨,我們修學的目的就達到,現前得到的是身心清淨、自在安樂,將來是往生淨土,你說這多重要!
我們看注解,這一段注解就非常要緊,與我們現前修學我們的期望有密切的關系。「大乘之法,其要在心」,跟小乘法不一樣,小乘法著重在事相,著重在生活上瑣碎的事相。大乘法著重在清淨心,這個是不一樣的。「心具易知,色具難解」,具是具足,經上講的,心裡頭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我們聽了好像能懂得的樣子。色是色相,色相裡面也具足這就不大好懂,就難懂。「故止觀雲,因通易識,果隔難知」,果是果報,果報有十法界;因,因是講十法界是基於一個因,就是心。十法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是心之用,不是心的體,是心的作用。心作用就有順、有違,有順性,有違背了自性,順自性就變四聖法界的果報,違背自性就變成六凡的果報。什麼叫順違?我們起心動念,順清淨心就叫順性,起心動念心不清淨,就違背自性。我這樣講法,諸位比較容易懂。
什麼是真性?我用清淨心來說,其實這個說法也不為過,因為《無量壽經》經題上就是清淨、平等、覺。所以實在講,《無量壽經》修行的宗旨就是清淨、平等、覺,說了三個,三個實在講就是三寶。我聽說今天有不少同修要發心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清淨就是僧寶,平等就是法寶,覺就是佛寶,所以這三寶都在《無量壽經》的經題上,這就是大乘修學的總綱領。所以《無量壽經》好,實在講它整個體、相、作用都在經題上,「無量壽」就是真如本性,就是體。「莊嚴」就是相。莊嚴是什麼?西方叫極樂世界,極樂是莊嚴,完美無缺的莊嚴。莊嚴簡單講就是形象。順性,這個形象善,不順性這形象不善。造五逆十惡,變現地獄、餓鬼、畜生惡相的莊嚴,不能說不是莊嚴,也是莊嚴。所以莊嚴這個名詞范圍非常的廣泛,十法界依正都可以稱之莊嚴,莊嚴裡面好丑不一樣,善惡不一樣,總名為莊嚴。所以莊嚴是相,無量壽是體,清淨平等覺是修因,我們應該怎麼樣去修,才能證得極樂的莊嚴,那是究竟圓滿的莊嚴。
「故觀自觀他,皆修心觀」,這個兩句話我們不但要記住,要會用。觀自就是禅家常講的觀心,觀自是觀自己的起心動念,能夠知道自己起心動念的善惡,這是覺,就不迷。觀他,觀別人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觀他就是觀自,觀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會不會影響我?譬如說人家贊歎我,我就很高興、很歡喜,我就被他動搖了。人家罵我幾句話我生氣,氣好幾天都消不掉,這就是自己作不了主,被外面境界所轉。被外面境界所轉,我們中國人講風水,風是什麼?外面的,水就比自己的心。風一吹,我們心動了,馬上起波浪,風水就是這個意思。幾時外面境界風怎麼吹,我心如如不動,給諸位說,外境轉不動你,你從此以後不要再看什麼風水了,因為風水對你不相干了!觀他是觀這個,我們還受不受外境的影響?可以說觀自、觀他都是修自己的清淨心,都是修自己的清淨、平等、覺,這個叫會修行。
「今觀淨土,須求於心,心能具故,心能造故,心垢土垢,心淨土淨」,這個幾句話非常重要。果然懂得這個方法、道理去修行,沒有一個不成就的;不知道這道理、方法修行,怎麼樣用功,功夫都不得力。這是真正把修行的綱領告訴我們了。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心本具的,極樂世界是自心造的,娑婆世界也是自心造的,心造萬物。心不清淨,土就是環境,環境就不清淨,心清淨環境就清淨。這是真的。佛在《楞嚴》上講了多少,講得很透徹,「若能轉境,則同如來」。現在問題就是我們這個心是能轉環境,還是被環境轉?說我們的心被環境轉,給諸位說這是假的,這是錯誤的,那是迷,決定不是覺。心轉境這是真的,這一點都不假,為什麼?一切唯心造,「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性就是性體,一切萬法的本體是心造的、心變的、心現的。這兩句話,心具、心造,心垢、心淨,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原理,十法界依正莊嚴的實相、真相。
我們今天講環境不好,怎樣轉環境?從心地上轉。現在世間人想盡方法美化環境,不曉得從心地裡轉環境。外面環境裝飾得再美,心裡的憂愁、牽掛、煩惱更重,縱然有美好的環境,不能欣賞。心地果然清淨了,外面環境不必刻意去美化它,那有天然之美。古人詩句裡面說「綠滿窗前草不除」,你看多美。那是什麼?外面雜草亂生,不去整理它,不管它,它有一種自然之美在裡面。我們今天刻意是人工的造作,不是自然之美,說老實話,自然生態都被破壞了。這個幾句話教給我們修行重在修心,修心重在心地清淨,做到心地清淨,必須要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你不把這個東西放下,你的心怎麼會清淨?所以我們的心,說老實話起心動念就是是非人我,不是為自己的自私自利,就是別人妨礙我們。天天起這種念頭,這是修行重大的障礙。
所以,這部經裡面教我們的方法,起心動念想佛、念佛。我們是凡夫,無量劫來業障習氣很重,不能不想,他會想,這個想是止不住的,胡思亂想,這個病就很重。今天教給我們把這些胡思亂想歸結成想一個,想阿彌陀佛,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念頭一起不想別的。如果想別的,馬上把那個亂想放下,我想極樂世界、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用這個方法恢復到心地清淨。否則的話,念這個佛號、念這個經有什麼意思?是用這種方法恢復清淨心,把一切妄想伏住而已。
「此猶通示,未是的論」,這個沒錯,這是講一個原理,所有一切大乘法統統是根據這個原理。這部經可說精要之精要,這部經是「的在一心,頓修三觀」,這就講到淨土宗。淨土宗修行方法,古人稱為大乘之大乘、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它確實把這個精要掌握到,那就是「一心三觀」。三觀不是次第修,是頓修,一修一切修。「此觀觀於安養依正」,安養就是極樂世界,依正,依報是環境,正報是人物,我們觀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看看那邊的佛與諸菩薩,佛菩薩是正報。「畢竟清淨」,拿現在話來講,佛菩薩是人事環境,樹木花草、宮殿園林這是居住的物質環境,人事環境清淨,物質環境清淨。這叫我們觀他,看他的清淨,用這種方法把我們的清淨心引發出來。「名心觀淨,此觀能令四佛土淨」,佛土有四種,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余土,凡聖同居土,四土統統是淨土。「如是方為此經宗致」,這才是本經修行的宗旨、修行的原理。
我們這個世界,無論是人事、是物質環境都不清淨。不但不清淨,在我們這個時代可以說染污嚴重到了極處。這對我們心理的影響非常之大,因為我們不是聖人,會被外面環境影響的,這是凡夫,心被境轉,修行無論是哪種方法都非常困難,不容易成就。用淨土這個方法,在一切方法裡面確實有它殊勝之處,但是要會用功,不會用功的還是不行。理論、方法有不少人知道,知道應該要這樣作法,可是偏偏不肯這麼做,為什麼?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這個理論實在講沒有徹底明了,他有懷疑,想做不敢做,這就是障礙,佛門叫業障。業障除不掉,想做而不敢做,恐懼,恐懼什麼?身命不保,怕明天會挨凍,怕明天會挨餓。我一切都放下了,我明天生活怎麼辦?誰來照顧我?所以知道應該是這麼做,結果都不敢做,還去搞六道輪回,還做生死凡夫。
有一絲毫放不下,心就不清淨。這也就是說知易行難,知道容易,做是太不容易了。知易行難,我們聽聽也滿有道理,其實這個道理不是真理,真理是什麼?真理是把它翻過來,「知難行易」,那是真理。你這個知易行難,是你知得不夠徹底,要是真正知道得徹底,放下容易,成佛不難!你看看依照這個經的方法,《彌陀經》跟《無量壽經》講得更清楚,若一日到若七日就成佛了,成佛有什麼難?不難!難在你不肯放下,難在知得不夠徹底,又不老實。真老實的人,老實的人什麼都不知,但是老師教他怎麼做他就肯做,他不懷疑,他就真肯干,教他放下他就徹底放下,他能夠做到。他雖然是理論不懂,他肯做,那叫老實,那是善根深厚。我們又比不上這些人,這個修行就真正是難了。
下面就給我們講四種淨土,這是果報,只要你肯修因,必定能證殊勝的果報。「四種淨土,謂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也。」這是先把四土名字說出來,然後說「淨穢之相」。「各有淨穢」,這四種淨土,實在講他講淨穢是比較說的,在我們來看實在是清淨至極。「五濁輕重,同居淨穢」,這是講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裡面必定是有五濁,《彌陀經》上都講得很清楚。五濁裡面,真正重要的是見濁、煩惱濁,為什麼?這兩種是是它的因,其他的三種都屬於果報。只要這兩種能夠斷除,其他的三種都沒有了。見是什麼?見解,思想,思想、見解錯誤了就生煩惱。濁這個字用現代話來講就是染污,我們的清淨心被種種思想染污,被種種見解染污,被貪瞋癡慢染污了,貪瞋癡慢是煩惱。
諸位同修要能聽懂我這個話的意思,你在學佛上就排除了很多障礙。我們被種種思想染污、被種種見解染污,你要明白這個話,那最好一切書刊、報紙我都不看,為什麼?避免染污。不但這些東西不能看,佛經也不能看,為什麼?會被佛法染污。所以佛說這些法也害死人,這不是好事情!你看禅宗裡面,不要說是佛法染污,經典染污,連一句阿彌陀佛都染污。他說念佛一聲還要漱口三天,怕被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染污。清淨心中一法不立,哪有阿彌陀佛?本來無一物,有個阿彌陀佛就有一物。如何把思想、見解的染污把它清除掉?禅宗用的方法很徹底,連根都把它清除掉。佛法尚且不能看,世間法更不必說,佛法的染污是比較上輕一點,世法的染污就更重。
所以講到心地清淨不受這一類的染污,住在沒有開化地區的那種人,對於世間種種一切學說、思想他都不知道,日出而作,日沒而息。他沒受過這個染污,他的生活過得也很自在,也很幸福,過著原始生活。他能不能成佛?不能成佛,為什麼原因?他還有一個大障礙沒有法子突破,什麼?無明。我們這個染污叫邪見,佛法念多了也生邪知邪見,原因在什麼地方?原因是你不懂佛法,你誤解了佛法。像我們這樣學佛法,三世諸佛看到都會流眼淚,喊冤枉。為什麼?你把佛的意思全都錯解了。怎麼叫錯解?你認為佛法裡頭真的有意思就錯解了,所有佛講的一切法統統沒有意思。所以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有幾個人能解真實義?真實義是清淨心,真實義是完全沒有意思。
所以佛、菩薩教給我們,教給你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那就對了,那就一點都不錯。佛看到就生歡喜,你真正懂得如來的真實義,沒有解錯義,叫你一樣都不能執著。佛說一切法是破我們執著的,結果我們不但執著沒有破,又把佛法拿來執著,這不是糟糕嗎?所以諸位要知道,這個原理原則,心淨土淨,心垢土垢。如果我們染著了一大堆的佛法,心也是不清淨,土當然就不淨了。所以這「五濁輕」就是同居淨土,「五濁重」就是同居的穢土。我們今天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這個阿彌陀佛,你要是真正明理,會念的,雖然念這句阿彌陀佛,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清淨心裡面,這個阿彌陀佛一個字也沒有染著,那就是純淨土,那是純淨。
執著真的有個阿彌陀佛,真有西方極樂世界,這樣能不能往生?能往生。你心地染著的有阿彌陀佛,染著著有西方依正莊嚴,那就是凡聖同居土裡面的穢土。穢土也好,也是無量壽,跟我們這個世界不一樣。所以淨很難,這個穢比起一切諸佛穢土,還算是淨土,我們也應當要去,應當要修學的。那個極高的不能成就,這個一定要把它抓住,千萬不能夠把這個搞錯了。執著這個好,擇善固執,這是至善,止於至善。我們就這個層次來講,這是至善,最善不過了。我們執持名號,執著西方有淨土,決定要求往生,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境界往上提升,未必我們能做到,這是我們決定可以做到的。好,我們休息幾分鐘。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十四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14
請掀開經本,七十三面第二行。
這個文有四句,就是說明四種淨土淨穢的標准,第一句是從五濁輕重上來分,凡聖同居土。第二句是講方便有余土,就是「析體巧拙」,從這個地方說方便有余土的淨穢。析是分析,體是體會,從分析認識萬法皆空,這個方法比較上笨拙一點;當下能夠領會,這就是根性比較利一點。所以,體空觀是方便淨,析空觀是方便穢,是這麼樣分法。第三句是講實報土,這是講三觀,次第三觀就是實報穢,一心三觀就是實報淨。常寂光土是「分證」跟「究竟」,分證,從圓教初住到等覺菩薩都叫做寂光穢土;究竟覺那就是成佛了,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斷盡了,這是寂光淨土。所以有些大乘經上說,「唯佛一人居淨土」,那就是常寂光的淨土。這是略說,我們應當要知道的。
底下一段文是給我們講,就是詳細說明四種淨土。在七十四面第一行、第二行,這是說明同居土。七十五面第三行這一段是說的方便有余土。在七十七面第一行,這有四行,給我們說的是實報莊嚴土。在七十八面第三行起這兩行零一句,是給我們說的常寂光土。這是經文以及注解比較詳細的說明。這個四種淨土,我們在《彌陀經》裡面講過,在《無量壽經》也講過,所以這段文我們就把它省掉,並不很重要。因為我們講座時間比較短,我們要選擇重要的,與我們修行有密切關系的我們多說一點。
後面總結,在七十九面倒數第四行。「故以修心妙觀,能感淨土,為經宗也。」我們翻開八十面,看注子。八十面第一行,從第四個字看起。「釋題三觀,為被何人,為何處用,須知正為生同居淨故說三觀。」這是佛說經之目的,以及祖師大德給我們講解這部經,用意全在凡聖同居土。為什麼?因為凡聖同居土,說實在話我們確實有分。上三土不見得有分,這個一土確實有分。但是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讀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那個實報土上上品的受用我們也能得到。這是非常不可思議!一切經裡面沒有這個說法,一切諸佛剎土裡面,也沒聽到佛有這種說法,這是西方世界之殊勝。所以,一切諸佛都勸眾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換句話說,十方世界諸佛淨土是不平等的。釋迦牟尼佛有淨土,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絕對不亞於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它不在一起。西方世界四土在一起,一生一切生。這是我們本師淨土不如阿彌陀佛淨土的地方,不是本師沒有淨土。我們要知道這個事實的真相,才明白世尊為什麼不勸我們生他自己的實報莊嚴土,而去生阿彌陀佛的凡聖同居土,理由就在此地。
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這部經裡面所講的修行的方法,什麼人有資格來修?「為被何人」,什麼人有這個條件有資格修?「為何用處」,修學這個法門有什麼利益,有什麼好處?底下給我們講清楚了。須知,必須要知道,正為生同居淨,故說三觀,我們今天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確實它正說就是凡聖同居淨土。「隨其惑斷淺深之處,自然感得有余等三,非僅為感實報寂光,說三觀也。」正為是佛意,所以才能夠普度九界眾生,就是連惡道、五逆十惡、地獄相現前都能夠得度。這是如來徹底悲心,顯示這個法門廣大無邊。至於往上去的那三種淨土,那是隨我們自己修行斷惑淺深了,如果我們的斷惑程度深,自然就往上提升;斷惑程度淺,也能生方便土,總而言之,統統都能往生。這才是佛給我們說這個法門真正的用意,祖師大德給我們講經、注解,目的都在此地。
底下一段是講用,「論用」。前面講宗是修因,這個地方是講結果,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修行,修了之後有什麼用處?就是有什麼好處,這個地方要給我們說好處。「四論用,宗是自行所修之法」,是我們自修的方法,「用是利他所施之法」。用主要是講利益,既能利他當然自利,自己得不到利益,如何能夠利他?所以這個用簡直就可以說是講修行的利益,利益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行趣理」,自己明理證果,「故明妙觀,利他攝機」,利他是可以幫助別人,我們自己得到這個好處,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好處介紹給別人,不可以自私自利。自私自利不是大乘心,與阿彌陀佛、與諸佛菩薩的心不一樣。心不一樣,換句話說,跟他就不是同志。不是同志,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沒法子相處,為什麼?心不一樣,不能相處。我們想法、看法、作法都不相同,這怎麼能住在一起?所以,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跟阿彌陀佛、跟大眾,我們的想法、看法、作法大致都相同,志同道合,這才能夠歡喜同住在一起。
佛教給我們修六和敬,西方極樂是六和敬最圓滿的一個僧團。我們如果不修六和敬,西方極樂世界去不了,念佛念得再好,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去不了。六和敬在哪裡修?現在就要修,千萬不要以為我現在不修沒有關系,到西方極樂世界再修。現在沒有這個基礎,西方世界人不要你。所以六和非常重要。阿彌陀佛建立西方世界,他的用意就是要普度十法界有情眾生,我們要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是我們受持《無量壽經》、受持淨宗五經一論,目的也就在此地。
「合通眾善,他宜妙觀,亦須教修,自行助道,豈廢眾善,是故宗用,法必齊等,但有自行化他之異耳。」自行就是化他,化他就是自行,自行化他是一樁事情。化他要有機緣,機緣不成熟的,自己充實自己。機緣成熟了,一定要盡心盡力幫助別人。可見得自行是化他的准備,化他正是自行的大用現前,實在是一樁事情。一樁事情在形象上是有差別的,這個一定要知道。知道之後才曉得自行不是自私自利,不是小乘,是因緣還沒有成熟;自己本身德行還沒有具備,現在努力的來修學。在修學的初學過程當中,有化他之願,沒有化他之行,行的力量不夠,所以先要充實自己。不是不准你博學多聞,在第一個階段是要你先斷煩惱,所以把博學多聞放下。斷煩惱的時候,決定不可以博學多聞,博學多聞斷不了煩惱,只是增長邪見;增長邪見,換句話就是增長煩惱。我要斷煩惱,再增長煩惱,怎麼能斷得了?
所以修行第一個階段是修清淨心,萬緣放下,把心定下來,不要去攀緣,這個時候好事不如無事,要修這個。到自己真正充實了,有能力了,有緣一定要去幫助別人,不幫助別人就沒有慈悲心。那個時候是博學多聞,利益眾生。所以,自行化他是有階段的,有次第的,這是一定要知道。這個次第要是亂掉了,那真的很可惜,我們的時間、精力浪費,到最後一事無成,這是很可惜的。
下面這是給我們正式來解釋論用。「次辨經用,用者力用也,生善滅惡,為經力用。」「鈔雲,行者應知體宗用三,別明三法」,從形相上、作用上來講是三樁事情,要從體上講是一樁事情。「乃從一性」,這三樁事情都離不開自性,「起於二修,體是法身,所顯性也,宗是般若,能顯智也,用是解脫,所起力也」。體是一個,二修就是般若、解脫。「二雖修成,須知本具」,修成的實在是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如果性要不本具,雖修也不會成就。無量的智慧是自性本具的,正因為是本具,所以佛在大經上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修成佛了你得到什麼?一樣也沒得到。一樣都沒有得到,是一樣都不缺乏;一樣都不缺乏,原是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得的,外面沒有一法可得。真正明了外面沒有一法可得,我們才真正回過頭來修性,修自性。外頭沒有一法可得,要記住。
現在大家把這個事情忘掉了,都向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求得什麼?求的全是別人的。譬如學講經,他不修自性,不修自己清淨心,去找別人的注解。看釋迦牟尼佛的經典去研究,講一輩子是釋迦牟尼佛的,不是自己的。依照古人的注解,全是古人的東西,與自性毫不相關,這個就錯誤了。真正會修的人,雖然展開釋迦牟尼佛講的經,經典一展開跟自己自性相應。把我自性《觀無量壽經》藉著他這個經本,把我自性的經引出來,我講的是自性裡面的《觀無量壽經》,不是釋迦牟尼佛的《觀無量壽經》。自性本來具足這個經典,跟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經典是一樣的,無二無別。要這樣修法!這是佛教給我們的,佛真正的意思。
像蠟燭一樣,這個蠟燭點亮了的,我本身是這一支蠟燭,我借它的光點亮,這就對了。借它的光點亮了,是我本身放光,所放的光明跟它的光明是沒有兩樣的。絕對不是我跟著它的光走,永遠在它的光明照耀之下,自己不能放光,這就錯了。諸位總要明了這個意思。生善滅惡,惡就是指的妄想執著,善就是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無量智慧德能。也可以說惡就是本性上面的種種障礙,把這些障礙去掉,使我們本性智慧德能再現前,這就對了。這是真正生善滅惡,這是本經的作用。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八十一面的疏文,倒數第五行。「滅惡故言力」,因為經的作用能幫我們斷一切惡,從這個意思,我們說它有力量,說它作力。「生善故言用」,它能夠把本性性德顯發出來,這有用處。「滅惡故言功」,功德兩個字的定義,在此地也很明顯的顯示出來。什麼是功?功是滅惡。什麼是德?德是生善。現在有很多人把功德兩個字搞錯了,認為做功德是什麼?到寺廟裡面去捐一點錢,這我們做了很多功德。你錢捐的再多,好事做得再多,你的惡念有沒有斷掉?性德有沒有現前?如果做了很多好事,我惡念沒有斷掉,性德沒有現前,這是一點功德也沒有。
達摩祖師剛到中國來的時候,正是梁武帝在位的時候,梁武帝是佛門的大護法,在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他以帝王之尊、以國家的財力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度了幾十萬人出家,他供養。達摩祖師來,梁武帝見到之後,他向達摩祖師請教: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說了老實話,並無功德。從功德這個定義講,他沒有功德。梁武帝一生氣就不護持他,所以他跑到少林寺去面壁九年,才等到一個慧可。實在講,梁武帝做的是什麼?是福德。如果他要說我福德大不大?那福德是真大,功德沒有,功德是斷煩惱顯本性,這個是功德。
所以諸位要曉得,持戒是不是功德?持戒要得定,那個戒是功德;持戒若不能得定,持戒是福德。實在講,我這個講話還有毛病,定要開慧,定是功德,定要不開慧,定還是福德,定既然是福德,戒當然是福德。所以,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一定要開慧,前面的戒、定是功德;如果慧不開,戒、定都是福德。定生色界天、無色界天,不能出三界,不能出三界不算是功德。這個名詞裡面的含義,我們要搞清楚。所以持戒,怎麼樣才能得定?持戒要不管別人就會得定。自己戒很清淨,看到這個人破戒,那個人犯戒,心裡就不高興。你想想看,他怎麼會得定?他這個戒律自己很清淨,常常生煩惱。看別人破戒他心裡不舒服,他要罵人、要批評人,心裡面生貢高我慢,「我戒律精嚴,你不如我」,他搞這一套。
這個毛病自古以來就有,祖師大德都免不了。我們看傳記裡面,你看中國律宗始祖唐朝終南山的道宣律師,他就有毛病,律宗始祖。窺基大師去訪問的時候,窺基是大乘法師,窺基法師對小節不重視,很隨便、很馬虎,好像看起來戒律不莊嚴。他是戒律精嚴,感動到天人送供。戒律精嚴天人佩服,每天中午,他是日中一食,那一餐飯天人來送供養,每天給他送供養。窺基法師來的時候,他瞧不起窺基法師,認為窺基法師學問是很好,講經也講得不錯,不守戒律,所以瞧不起。窺基法師到山上來,他也是覺得今天可以做給窺基法師看看,「天人送供養給我,你沒有,我的戒律比你高」。結果那一天天人沒送供來,他就餓了一天。到第二天,窺基大師走了。第二天天人送供養來,他就問他,昨天你為什麼沒有送供養來?這天人就告訴他,昨天有大乘菩薩在山上,全山護法神保護,我進不來。道宣法師聽了,身上流冷汗,慚愧!才曉得自己貢高我慢,真正求忏悔。
所以,大小乘不一樣,小乘重在事相上,大乘重在清淨心上。他雖然表面上好像不守戒律,心地比你清淨,你戒律很端嚴,心地沒有人家清淨。所以大乘法、大乘戒律論心不論事,大乘戒戒在心上,事相上不講求。小乘戒律,論事不論心,小乘戒律注重外表,心地清淨不清淨,不論這個。所以結罪也是如此,比如說殺生,在小乘戒,殺害眾生身命這是破戒;心裡想殺並沒有殺,這個不破戒。他論事不論心,跟我們現在法律斷案一樣,完全要有事實證據,心裡怎麼想法那個沒關系,那個不犯法的。大乘戒律不一樣,大乘戒律是論心不論事,心裡面動了這個念頭,我要殺他,就破戒了。事實上有沒有殺?沒殺,沒殺已經破戒了。假如說大乘菩薩殺了一個人,心裡沒動一個念,並沒有想殺他,這個不犯法,不破戒。他是論心不論事,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不一樣。所以,大乘斷惡生善完全從心性上來說,不像小乘,小乘從事相上來講的。
所以,功德跟福德我們也要把它辨別清楚。福德要不要修?要修,不能沒有福,沒有福做什麼事情都有困難,有福做事情方便。像我們就是,我是沒有修福,過去生中是修慧不修福,所以這一生很苦,生活過得很苦,幫助眾生緣也不足。確實要福慧雙修。
我們把這個文再看下去。「此皆偏舉,具論必備也。」這個地方講力、講用、講功、講德,一個字一個字分開來說,這是偏舉,可是在作用上,力、用、功、德都是圓滿的。「苦是惡果,貪恚癡是惡因,惡因不除,果不得謝」,苦就是六道輪回,這是真苦。苦的因是什麼?就是貪瞋癡,恚就是瞋恚,貪瞋癡這是把苦因,苦因很多,這三個是最重要的。要細說,貪瞋癡底下有傲慢,有對於聖教的懷疑,對於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教訓不能夠信受,這叫疑。再有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那叫惡見,這就多了,這都是苦因。苦因要不拔除,你想離苦得樂是決定做不到的。「是故此經能令五逆罪滅,往生淨土,即是此經之大力用也。」這部經能夠叫五逆,五逆是最苦的,苦到極處了,都能夠離苦得樂,可見得這個經的功德、力用實在是殊勝無比。這些殊勝究竟是什麼?就是本經裡面所講的理論、所說的方法。理論如果我們不清楚,我們的懷疑就不會斷;方法要不明了,我們就不曉得怎麼修法。這個經擺在面前,雖然第一殊勝,對我們還是起不了作用。因此,必須要真正明白它的道理,要曉得它修行方法。
我們的講席實在因為時間短,要真正說這個本子是略本,不是完全的本子,完全的本子就是送給諸位精裝那麼厚的,那一大本。那一大本才是完全的本子,這個本子是從那個本子上節錄下來的。但是那個本子諸位看看那麼多,如果我們要好好的把它細細講一遍,每天講一次,像通常我們講經講一個半小時,至少要講一年,沒有一年講不下來。我們現在講《彌陀經疏鈔演義》,你們看看那個本子,這一本從頭到尾講一遍要講四百多次,一次一個半小時要講四百多次,講一年多,天天講。像我這緣不足,要常常到外面去跑,一年只能在台灣住上四個月,所以這部經要講很多年才能講圓滿。希望大家真正能發心,好好的學,學個兩、三年學成了,國外你們代我去講。我不要出去,坐在這個地方,那這樣的大經一年講一部還可以講幾部,對於同修有真正的利益,有真實的利益。
實在講,學講經不需要辦佛學院,中國自古以來沒聽說過辦佛學院的,我們在中國歷史上沒查到,在各宗語錄、山志裡頭也沒有看到。人才是怎麼訓練出來的?是講小座訓練出來,就是復講。譬如我晚上講經,真正學講經的人,我晚上講你們好好聽,到第二天白天,你們復講一遍,是這樣學成的。我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學,也是講小座,就是復講。李老師那時候講《楞嚴經》,他講一遍,我也從頭到尾講一遍。他講的時候是講堂裡講給大家聽,我講的時候是六個同學聽。我一個班只有七個人,包括我在內,我講,他們六個人聽。但是六個都是學講經的,都是內行的,所以我講了之後,他們六個人要批評,要給我指教。這樣互相切磋琢磨才能夠學成功。所以不是佛學院。
真正學講經,一定要覆小座,覆小座就是學講。老一輩的法師都是這個方法出來的。演培法師是觀宗寺覆小座出身,他老人家自己告訴我的。他也是很小出家,跟著谛閒老法師,他的基礎是谛老給他奠的,也就是講小座,叫他復講。以後,谛閒法師圓寂之後,他跟太虛法師。跟太虛法師,你看太虛法師講很多東西,《太虛法師全書》有不少演培法師記錄的,替他整理紀錄的筆記。是這樣出身,這個出身才真正踏實、堅固。這一段注子裡面也注得不少,我們把它念一遍好了。諸位看八十二面,從第一行最後一句念起。
「須知滅惡,極於阿鼻」,阿鼻是阿鼻地獄,這個講惡,惡到了極處。什麼樣的罪業墮阿鼻地獄?造五逆罪業。五逆是殺父親、殺母親。父母對自己生育、養育之恩太大了,一生報答不盡,殺父母這個罪非常之大,這是墮阿鼻地獄。阿鼻是梵語音譯過來的,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無間地獄,就是他受苦沒有間斷的,這樣的地獄。「生善,至於妙覺」,生善,最善是成佛,妙覺是成佛,比等覺還高。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換句話說,他的善還沒有到頂點。成佛,無明煩惱統統斷干淨了,生善到了極處。「方是圓經力用功德」,大乘圓教的經典力用功德這才是到了究竟圓滿。這是講大乘經,像《華嚴》、《法華》、《圓覺》、《楞嚴》都是屬於這一類的,淨土三經也是大乘圓教,都有這樣大的力用。
底下告訴我們,滅惡要滅惡因,惡的果,從果上沒有用處,果除不了,要在因上下手。因是什麼?因講到總綱領,就是妄想執著;要講得粗淺一點,就是錯誤的思想、見解,跟貪瞋癡慢的煩惱。諸位要是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讀書不能隨便讀,聽人講東西也不能隨便聽,為什麼原因?這個書是不是一本好書?這個書是幫助我們斷煩惱的,還是增長我們煩惱的?這個要知道!假如這個書它可以幫助我們心地清淨的,這是好書;這個書是幫助我們生起妄想的,這個書就不是好書。從前帝王時代,現在有很多人反對帝制,說帝王時代帝王專制怎麼怎麼的不好。實在講,我認為帝王時代好。我在新加坡講經,演培法師有一天跟我聊天,他說法師,你是贊成皇帝,還是贊成民主?我說我贊成皇帝。民主固然有民主的好處,但是兩下一比較,民主不好的地方多,好的地方少,帝王制度好處多,不好的地方少。
譬如講這個思想上的染污,從前帝王專制時代,言論不自由、出版不自由,這是真的。你出版一本東西要經過國家審查,你這裡面言論、思想對於國民沒有妨害的,不至於引導他邪思邪見,才可以讓你流通、讓你出版。現在好了,一切都自由都開放,這一自由開放,什麼樣邪知邪見、奇奇怪怪東西統統都出籠。我們沒有定功、沒有智慧,一接觸都以為那是真的。所以,現在這個世界思想、見解的染污,比地球的染污還要嚴重。帝王時代不自由,我們還能過太平的日子,現在自由了,太平日子都過不到。你們想想哪個好?所以,我還是贊成出皇帝好。好,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十五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15
請掀開經本,我們看八十二面倒數第四行,從最後一句看起:
「謂惡之重者,無過五逆,五逆是業,從於上品煩惱而起」,這個上品就是很重的煩惱,非常粗重的煩惱,「招無間苦」,無間是無間地獄,前面講的阿鼻地獄。「此經大力,能滅此等極重三障,即生淨土,若障性非三德,何能無間轉為極樂,從極鈍根,且論十念生最下品,若從利根,非不能生上之八品,以其五逆,體是寂光,故可於此淨四佛土」。這個一段很要緊,我們在《大經》的時候曾經說到,往生品位的高下確實是遇緣不同,此地這一段可以給我們做為證明。如果我們遇的緣殊勝,不但極重的罪可以消除,而且能夠增高品位。
緣有兩種,一種是善友,經上講的善知識,我們一般講的老師,這個老師是不是真正有修有證;換句話說,他對於淨土是不是真正徹底明了,幫助我們斷疑生信,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緣。另外一個緣,就是修學的環境,環境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同參道友。一個人的成就,一個是師,一個是友,有好老師,沒有好的同參道友,不容易成就,因為老師不能陪著你一起共修,陪著我們一起共修的是同學。所以要有真正好的同學,可以常常在一起切磋琢磨,這兩個少一個都不容易。所以,遇到好老師,還要有好同學。再其次的就是修行的環境,這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前面的兩個條件。所以,有好老師,又有好的同參道友,再加上好的修學環境,道業必然是增長。
學佛的人,古時候講參學,參學實在講就是找這三個條件。到處多看看、多聽聽,當然還得要適合於自己的根性,與自己志趣相投。有這麼好的條件,特別是條件具足,他會留在那個地方,一生都不會離開,這是我們在《高僧傳》裡面常常看到的,這三個條件統統具足。在我們現前這個社會裡,所謂是功利的社會。說老實話,從前的社會是屬於道義的社會,就是做強盜土匪也有道,盜亦有道。現在是功利社會,功利社會太可怕了,沒有道義;換句話說,這三個條件就很不容易統統都得到。遇到好老師未必有好同學,有好的同參道友,沒有好的老師指引,在修學的環境就更難了。
在這種情形之下,說老實話,學其他法門就非常不容易,唯獨老實念佛還行,我們這個目標還能夠達得到,真正老實念佛。念佛就是忏悔業障,我們曉得罪業很重,現在總算是明白了,罪業是什麼?就是起心動念、邪知邪見、貪瞋癡慢,這就是業障。業就是造作,就是動作。障,障礙了本性,障礙了清淨心,使我們念佛功夫不能成片,一心不亂得不到,障就是障這個。能老實念佛,念頭一起,都把它用一句佛號取而代之,佛號念得很勤,不中斷、不夾雜、不懷疑,確實是消業障最殊勝的方法。經論上告訴我們,極重的業障,所有一切方法都消不了,念佛這個方法能消。我們在這段又看到了,極重的罪業都能夠往生西方世界。
極重罪業又是極鈍根,他還能生到下品,這個難得!極重的罪業,假如說是利根,他還可以生到上面八品,上面八品最高的是上品上生。這我們聽了就奇怪了,造極重的罪業還能上品上生?能!阿闍世王在本經裡面講的,是造的五逆重罪,殺父親、害母親、破和合僧,破壞僧團,這是墮阿鼻地獄的罪業。《大藏經》裡有部《阿闍世王經》,佛就是專門講這個人,這個人到臨命終的時候才覺悟、才忏悔。他本來要墮地獄的,因為他的根很利,忏悔的力量很大,他往生西方世界上品中生,真正是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往往看到有很重罪業的人,也不能輕視他,說不定他一念忏悔,往生品位還比我們高,我們念了一生佛,甚至於還沒有他品位高。這樣我們才曉得往生是兩大類人,一類就是平常念佛,積功累德,這是一種正常往生的。另外一種是忏罪往生的,就是忏悔往生,臨終時候他才後悔,他才徹底改過自新,這個力量很大。兩種,兩大類往生的。
它的理論依據,就是無論是善惡、罪福,從體性上來講都是真如本性,因此禮忏的功德就不可思議。禮忏,諸位要曉得,不是我們照著忏本,在佛菩薩面前念念拜拜就行了。拜個梁皇忏、拜個水忏、拜個大悲忏,罪業是不是都消掉了?有沒有拜掉?有沒有把罪業消掉,不要去問別人,自己太清楚了。就是你拜完之後,你心是不是真的清淨了,是不是真的後悔了,改過自新?在禮忏的時候,自己心裡面真正能夠悔改,改過自新,這個業障可以消除。究竟消多少也不一定,有人消得多,有人消得少,有人,我看過,不但沒有消還增加,愈拜罪業愈多,為什麼?拜忏他還生煩惱,這就是拜忏增加罪業。怎麼生煩惱?大家在一塊拜忏,譬如說敲法器的人,這個人法器敲錯了,他就生氣得不得了。怎麼這個地方又錯了!那個地方聲音大,這個地方聲音太小,你看一面拜忏一面還在打架,那怎麼行!這個沒有用處,這往往在道場裡面都看得到的。
論用,我們就介紹到此地。下面是教相,就是「判教相」,在八十三頁第二行,第五段「判教相」。「上之四章」,前面釋名、辨體、明宗、論用,上面講的四章,「皆是言教」,這都是教。「謂诠名教,诠體,诠宗,诠用之教也」,這是略說前面四章。「若以其相而分別之,別令覽者,觀之顯了,故約五時二藏頓漸,以示其相。」他這樣的講解我們初學的人不容易明了,我們要拿現代的話來說,教就是現在學校裡面用的教科書,大家就好懂了,經典就是教科書。前面給你講的名教,诠名、體、宗、用,這是教科書的內容。
教相是一回什麼事情?就是我們仔細觀察這部經典,佛是在什麼時候說的?在佛經分類,它分在哪一類?佛經分類得很早,現在圖書分類分得很精細,對於我們讀書人的確帶來很大的方便。最早在中國,可以說圖書分類是我們佛教開始的,把一切經分做三大類,就是三藏,經藏、律藏、論藏,這是分類。因為我們佛教裡面分類對於一般世法裡面影響很大,像《四庫全書》的分類,就模仿佛經的三藏,它分為經、史、子、集。經裡面以十三經為綱,底下再分細目,這都是分的時候愈分愈細。佛經是最早分類的,它在經典裡面分類屬於哪一類,這些是給後人教學一個參考的資料,也就是這部書到底是適合於初學,還是適合於老修行?好像這個教科書,在學校裡排課程,應該是排在中學?還是排在大學?是排在第幾個年級?用什麼方法來教學?判教主要是提供我們這個意思。但是古來判教的人很多,看法不一樣,有人認為這個經典適合於初學,有人認為不適合初學。所以,判教不是佛判的,佛沒有講這些,是後人判的。因此判教我們參考古大德的看法,提供自己做參考,不可以死在古人說法裡,這樣才好。但是他們畢竟是有修有學,是值得我們參考的。
「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攝」,佛教大分分為大乘、小乘,小乘就彷佛是小學,大乘彷佛是大學。勉強加個中乘也可以,中乘通常講的是什麼?是從小乘分出來的。因為小乘裡面有兩類,一類是聲聞,一類是緣覺,緣覺證悟的境界比聲聞高。如果講三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如果講二乘,就是小乘、大乘。小乘,就把聲聞、緣覺歸納在一起,都稱為小乘。本經是屬於大乘,就是二乘裡頭,屬於大乘;如果三乘裡面,它屬於菩薩乘。
在十二分教裡面,它屬於方等教。十二分教是講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他采取的方式。這個方式就像我們現在寫文章的體裁一樣,它總共有十二種方式。這十二種方式,本經是屬於方等。要是從形式上講,它是散文的題材,就是屬於長行。方等是在五教裡面所講的,這是講時間,佛在什麼時候說的。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第一部講的經是《華嚴經》,二七日中,也有人講三七日中,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講這部經,是佛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說的,不是給我們人間說的。我們人間看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底下打坐,哪裡曉得佛在定中講《華嚴經》?所以有資格去聽經,都要到佛定中,才能夠有資格去聽經。因此小乘人不相信大乘,小乘人說大乘非佛說,是後人編的,不是真正的佛教。他們反對大乘,因為什麼?他們要肉眼看到才算數,定中那不算數,我沒見到不算數。所以小乘認為鹿野苑釋迦牟尼佛講四谛法度五比丘,說佛開始說法從這個時候,他不承認「華嚴時」。
《華嚴》出現得也晚,經上給我們說,佛說完《華嚴經》之後,大龍菩薩把這個經拿去收藏在龍宮裡面。一直到六百年後,龍樹菩薩出現於世,他到龍宮裡面去參觀游覽,看到這部經,才把它帶到世間來,我們這個世間才有《華嚴》,才曉得有這麼一樁事情。龍樹菩薩所帶來的是「下本華嚴」,他所看到的有上中下三本。上本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他說這個分量太大了,閻浮提眾生沒有能力接受。看看中本,中本是少了很多,但是也不是我們人間能夠接受得了的。再看看下本,下本有十萬偈,有四十品,這個可以,我們世間人能夠承受得了,就把下本帶到人間。但是我們現在中國翻譯的《華嚴經》不完整,只有全經的一半,我們稱為「略本華嚴」,有八十卷。所以這個經不完全,傳到中國來散失很多。但是經本雖然不完全,意思大致上差不多,能夠看得出來。現在在這個世界,《華嚴經》流傳在世間,只有中文本可以說是最多的,梵文經典已經喪失了。
第二,就是「阿含」,阿含之後佛講「方等」,方等是第三個時期,此地講方等這是第三個時期。第四個時期講「般若」,最後一個時期講「法華、涅盤」。這是講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說這些經教他的次第。這一部經是在第三時說的,方等時。「赴機攝化,廣略不同,大本二卷」,大本就是《無量壽經》,「晉永嘉年中,竺法護譯」,我們在講《無量壽經》的時候提到這個本子,竺法護的譯本。但是這個譯本兩卷現在沒有了,喪失掉了,此地所看到的文字是智者大師說的,智者大師在世的時候還見到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失傳了。《無量壽經》一共有十二種譯本,七種失傳,這是失傳的七種之一。從這個文字我們可以證明,竺法護的譯本是在唐朝以後失掉的,現在《大藏經》裡面沒有。「此本」,此本是指本經,「是宋元嘉時,畺良耶捨於揚州驿」。這是跟我們介紹《佛說觀無量壽經》這個本子是在劉宋的時代,這個宋不是趙宋,是劉宋的時代。元嘉年中畺良耶捨法師,這是個印度的高僧,到中國來弘法的,他在揚州翻譯的。「兩經皆在王捨城說」,這部經與《無量壽經》都是釋迦牟尼佛在王捨城講的。「復有小本,名阿彌陀,在捨衛國說」,就是鸠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佛說阿彌陀經》,是在捨衛國講的。這是淨土三經。「阿彌陀,無量壽,彼此方言」,前面已經讀過,阿彌陀跟無量壽是一個意思,我們中文稱無量壽,梵文稱阿彌陀。
下面再跟我們介紹,在三藏裡面、二藏裡面它是屬於哪一類。我們看八十四面第四行。「二藏名義,菩薩藏收」,二藏就是阿含藏、菩薩藏,也就是大乘法、小乘法。它是屬於大乘,屬於菩薩藏。「漸頓悟入,此即頓教」,再從悟入來看,這個法門是漸教還是頓教?淨土法門,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的看法,可以說是肯定一致都認為是頓教。為什麼?一生成就,不必等第二生。不但一生成就,如果看《彌陀經》、《無量壽經》,七天成就,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七天成就,沒有比這個更頓。頓就頓超,沒有次第的,確實是頓超。
講快速的成就,沒有任何法門能夠跟淨宗相比。密宗講「即身成佛」還是一生,這個法門七天成就,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很多同修修了多少年還沒成就,對七天成就懷疑。其實經沒有錯,我們自己搞錯了,自己錯在哪裡?自己不想成就,甚至於自己害怕成就。假如我們這邊打個佛七,上面掛個牌子「七天往生」,看看有沒有人來?一個都不來了。這還得了,七天就要死了,還敢來?沒有人敢來。可見得我們講成就,口是心非,不是真心。真正想成就的人,古時候看到,那是一點都不假,真正想往生。你看連前年在美國華盛頓DC周廣大居士,念佛三天三夜,可見得這是頓教。周先生一生沒有聞過佛法,他是得了重病,沒有辦法好了,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算是很有善根,聽了之後他就相信,叫他太太、兒子、女兒統統念佛,幫助他求生西方,他不要求病好。念了三天三夜,他是西方三聖從雲端裡面下降,接引他往生。可見得若一日到若七日不假。我們今天念,沒見到佛,佛也不來接你,知道你不肯去,佛來的時候嚇死了。佛知道我們的心,我們起心動念他都曉得,你是假的,他就不來;如果你是真的話,他一定來。這個是屬於頓教。
「正為韋提希及諸侍女,並是凡夫,未證小果,故知是頓,不從漸入」,這就講得很清楚了。佛在本經裡面所說的,是以韋提希夫人為首,後面我們會讀到。宮廷裡面有五百宮女同時聽佛說法,當時聽完就證無生法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她沒有證小果,沒有菩薩位一級一級往上提升,沒有,所以沒有次第,這就屬於頓。注解裡面我們把它念一念。「此非化儀論漸頓也」,化是教化,拿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教學,儀是儀式,就是教學的儀式。像我們現在所講的課程的排列、課程的標准,這就叫做化儀。此地不是講化儀的頓漸,化儀的頓漸那法華是頓、華嚴是頓,其他阿含、方等、般若都是屬於漸教,都是次第修學的。
「今經判在方等,非化儀頓」,所以不能照一般教學的順序來看。「今之頓者,乃於化法」,法是教學的方法,「以圓為頓,乃頓教相,非頓教部也」。如果是頓教部,那它不歸華嚴部,就是歸法華部,那是頓教部的。它這是在方等部,但是它的方法屬於圓頓,在一般排列它沒有排列在頓教部裡面。「故就韋提,即身得忍」,韋提希夫人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導,經聽完之後,就能夠證得無生法忍,這就是頓超。無生法忍在最低的境界來說,也是圓教初住菩薩,嚴格的來講,這是七地以上才證無生法忍的。可見得她這個地位是沒有經次第,一下就提升到這麼高。底下說了,「且無生忍位,在別地圓住」,別教是初地,圓教是初住,「別教凡夫,經無數劫,方至此位」。要想證得這個地位,通常我們一般講,要經過兩個阿僧只劫之後才能證得,這是講凡夫要證到這個果位。她也是凡夫,她突然之間就證得這個果位,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底下講,「唯有圓人,即生可入」。可見得這個聽教的人他是圓頓種性,他是這種根性,所以一聽他就開悟,一開悟他就契入,就入了這個境界,入就是證。
什麼叫做悟?什麼叫做入?悟是明白了,完全了解了,明白了,這叫開悟。入是把這個道理、這個方法立刻就變成自己的生活行持,就真正得到受用,這叫入。有人悟是悟了,但是自己得不到受用,自己還是凡夫,還是苦惱,那就是雖悟不入。佛法貴是貴在要契入。我們今天也特別強調這一點,所以勸大家念《無量壽經》。念《無量壽經》要入阿彌陀佛的境界,怎麼入法?就是把《無量壽經》講的道理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無量壽經》的教訓變成我們生活行為,那就入了。如果理論方法都懂了,我們做不到,那是只悟不入,這個沒有什麼大用處,得不到真正受用。真正悟入,現在一定離苦得樂,馬上自己生活就改變,確實改變,命就轉了,立刻就轉,將來決定生淨土。這才是真正學佛。一定要把理論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教訓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這個重要!
我們在一切經裡面,選擇《無量壽經》也是很有道理的。《無量壽經》是一切諸佛所提倡的,這是第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是《無量壽經》分量不多,它所講的是面面都周到,這個很難得。比如《金剛經》,《金剛經》完全是理,明理可以,怎麼樣應用在生活上?這個沒有講,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拿那個做根據就很難。《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怎麼樣孝順父母、怎麼樣尊敬師長、怎麼樣跟社會大眾相處,它統統講得很清楚,這是非常之難得。尤其是當然它講得很多,幾乎一大半的經典上這些都講到,專門密集的來講處事待人接物這些教訓的,是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這五章是全講這個。所以我們今天早晚課,早課我們念四十八願,晚課我們就念後面這五章。念後面五章就是希望都能夠應用到生活上,我們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有個依據,遵照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的教訓來做。讀四十八願,希望我們的想法、看法跟阿彌陀佛相同,我們的心、願與佛相同,我們的解、行與佛相同,這個叫契入。
經文不長,容易!講一遍也容易,讀一遍也容易,做都不難。如果是其他的大經,像《華嚴》是好,方法說的也很多,比《無量壽經》還多,理論講得還詳細,但是經太大了。太大了受持就不方便,沒有這一卷經來的方便,所以,特別選這部經。尤其我們目的要求生西方淨土,這是西方淨土最主要的一部經典,所以有許多的理由選擇這部經,而不選擇其他經典。
「若將結益判教」,結是總結,益是利益,就總結、利益上來說、來判教,「偏圓,最為明顯」,它是圓教,它不是全圓,它是偏圓。它不是純圓,純圓是《法華》,全圓是《華嚴》。給諸位說,《無量壽經》是純圓、是全圓,這個地方為什麼偏了?因為它講的東西偏重在淨土的理論、方法、因果,並不是把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做整個介紹,整個的介紹是《無量壽經》。像這個經上沒有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就是不圓滿,《無量壽經》裡面講的有理論,講的有三輩往生,有往生正因。此地講的是三輩九品,這跟《無量壽經》講的一樣,但是《無量壽經》講的簡略,這裡講的詳細。雖然講的詳細,但是它講的並不是完全圓滿,圓滿的是在《無量壽經》,這個可以做為《無量壽經》之補充,做為補充讀本。「是故今文就益定之,是頓非漸」,從它的利益來講它是頓教。
「題稱佛說,簡異四人」,佛法是非常開明的,是有極大的包容性的,它不自私。不是說佛經,只有佛說的才叫佛經,別人說的就不可以稱佛經嗎?佛說可以,只要你跟佛說的宗旨、理論、依據相同,佛都承認,你說的跟我說的一樣,這就是佛經。所以,佛經是五種人說,有佛說的,佛自己說的,有弟子說的,佛的學生說的,有諸天說的,有仙人說的,還有變化人說的。這麼多人都可以說,但是那些人說的經要得到佛的同意,都算是佛說的。但佛現在也不在世,如果這些人說了,誰給他證明它是佛經?佛不在世,就有所謂法印,法印是講原理原則的,原理原則跟佛講的相同都可以稱之為佛經。小乘有三個原則,無我、無常、涅盤,如果不違背這個原理,這些人說的我們都可以稱它為經,跟佛說的宗旨沒有兩樣。大乘經典就是實相,符合實相我們都可以承認這是佛經,不一定要佛說。你看在我們中國,《六祖壇經》不是佛說的,是惠能大師說的。惠能是中國人,沒到印度去過。他的承傳是五祖忍和尚傳給他的,五祖忍和尚也是中國人,也不是印度高僧傳給他的。他說的,我們中國大乘各宗各派的祖師大德都承認可以稱之為經,為什麼?他老人家所講的,跟佛在大乘經上所講的宗旨決定不違背。這就是個例子。
本經經題上冠上「佛說」,加上這個字是佛親口說的,不是其他四種人說。其他四種人說,經題上不可以加上佛說,加上「佛說」的話一定是佛自己說的。這是在經典題目上冠「佛說」兩個字,是有它的原則的,這是佛親口說的。另外就是正宗分,正宗分第一句話是佛講的,通常像這樣的經典冠「佛說」。如果正宗分上,雖然是佛說的,正宗分第一句話不是佛說的,在經典上就不冠這個字。像《金剛經》、《妙法蓮華經》上面不冠佛說,這都是佛跟弟子一問一答,第一句話不是佛說的。如果第一句話是佛說的,這個經典通常經題上要冠上「佛說」,使我們一看就了解這個經是佛親口所說的。
往下我們就講到經文了。好,我們休息幾分鐘。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十六集) 1990/12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16
我們這個講堂是長年講經的道場,所以有許多地方可以省略的。像這個經開三分,序、正、流通,每一部經都一樣的,這個也可以不必說了。我們看經文,八十六面倒數第二行:
【如是。】
八十七面倒數第二行:
【我聞。】
經的一開端,『如是我聞』,這個地方注解裡面有幾句話很好,我們看注解。「如是者,諸法實相,古今不異,名如,如理而說,為是,決定可信,故雲如是。」一部經的序分,可以分成兩部分,前面一部分叫證信序,後面一部分是發起序。證信序可以說是每一部經都相同,發起序則不然,發起序是每一部經有它特別的因緣,特別的因緣那是說明這部經的發起,是部部經都不相同。「如是」這兩個字涵義非常深廣,這個地方只用兩句話,解釋得非常精當,這個很難得。諸法實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永遠不會變,這個叫「如」。佛講一切經就是把一切法的真相為我們說明,所以佛說什麼?佛就是說的「如」,深說、廣說,無有一法不如,長說、短說,總不出這個范圍之外。所以,佛講經是如理而說,這就叫「是」。
實相如理而說這是我們決定能夠信得過的,所以這兩個字在證信裡面把它擺在第一,叫「信成就」。佛法如果我們不相信就無法接受,不僅僅是淨土宗強調的三個條件,信、願、行,所有一切大小乘經論,你不信決定得不到受用。所以,一分誠信就得一分利益,十分誠信就得十分的利益。要曉得佛菩薩講的是諸法實相,一切諸法的真實相,幾個人知道?我們今天展開經典,還要批判它、批評它,我的想法、我的看法,這怎麼辦?這沒法子!我的看法、我的想法都不是諸法的真相,來批評諸法真相,這沒法子,這是佛經上講的「一闡提」。一闡提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沒有善根,不能接受聖人的教誨,沒善根。所以這是信成就。
八十七面第四行有幾句話也很好,我們從第二句看起。「唯圓初心,即了諸法一一中實,當處皆如,稱此而談,無非曰是。」大乘佛法裡面,最難得的是圓頓根性。圓頓根性從哪裡來的?當然要講到根本,是過去生中總是多生多劫修學這個法門,這一生遇到圓頓的經論,一接觸就心開意解,自然就生歡喜心。這是過去世的善根深厚,這是基本的因素,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其次,就是遇到圓頓的緣分,遇到圓頓的教學,經過相當長的時間薰習,圓頓根機現前,於是乎能夠接受這個法門,這樣的情形也不少,也相當之多。我們在中國歷史上許多祖師大德,實在講,在經教裡面經過多少年之後豁然開悟,入到這個法門,就是根性成熟了。要不是這個原因,那就相當之難。
哪個人不希望自己是圓頓根性?能有這一念,有這個意念,都是過去世有善根。現在我們圓不過來,也頓不起來,那方法就要對圓頓的經典多下功夫,在助緣上加強。有個若干年後,也就變成真的,見解、思想就圓融了,不會再執著,不會再去鑽牛角尖,這思想就開了。心開意解,圓融貫通,這要靠大乘圓頓經教的薰習,這些經教在中國最普遍的就是《華嚴》、《法華》、《楞嚴》、《圓覺》,像我們淨宗《無量壽經》都是屬於圓頓大法。這是圓教初心可貴,他一接觸他就明了,就不懷疑,就能夠接受,逐漸體會到,一切諸法沒有一法不如,法法皆如,法法皆是,這種思想、見解非常可貴。雖然距離佛還很遠,但是與佛相應,與佛接近。怕的是你不肯學,愈學愈接近,而且接近的速度是加速度的往前進,所以是非常之可貴。最難的就是他的疑慮重重,聽到這個說法,「我不以為然,這個人是這個說法,那個是那個說法」,這就困難了,他的障礙太多。簡單就跟諸位介紹到此地。
下面這一句「我聞」,我聞是「聞成就」,不但是聞成就而且是表師承。佛法跟中國古時候的教學都重視師承,不但是儒家、道家,就是社會上做工藝的,做個泥水匠、做個木匠在從前都有師承,你是跟什麼人學的。都是做學徒出身,都有老師,真正接受老師的指導。此地也表這個意思,注解裡面,「親承有在」這句就是講的師承。經上這個「我」是阿難尊者自稱。佛當年只有說經,佛說,佛沒有著作,佛沒有寫一部經留給後世,佛沒有,是佛說的。誰去把它編輯、記錄成文字流傳於後世?是阿難尊者的事情。所以「我」是阿難尊者自稱。聞是親聞佛說,不是輾轉聞,不是聽說的,是自己親自聽佛所講的。這個話都是為我們作證,決定可信。
第三句就是:
【一時。】
經文開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這是屬於六種成就之一,為我們證信。『一時』這兩個字在八十九面,這是說經之時。阿難尊者,我們曉得經典上記載他是多聞第一,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經,他全部聽到,一部都沒有漏掉。可是經上跟我們說,阿難尊者是佛堂兄弟裡面最小的,他們堂兄弟一共是八個人,堂兄弟排行,釋迦牟尼佛是老大,阿難最小。阿難是佛成道那一天出生的,二十歲之後才跟佛出家,做佛的侍者。佛講經已經講了二十年了,前面二十年所講的經他沒有聽到,怎麼能說四十九年所說的經他統統聽到了?他出家,跟釋迦牟尼佛提了一個條件:你從前二十年所講的經,你要講一遍給我聽,我才跟你出家,你不講給我聽,我不跟你出家。佛就答應了,從前所講的經都給他說一遍。同時佛沒有說的,還有他的學長,同學當中有學長聽到的,也給他說。所以說佛一生講經,阿難聽得最圓滿,阿難的記憶力最好,幾乎像現在的錄音機一樣,聽一遍之後永遠不會忘記。這是博聞強記,是佛弟子當中非常稀有的。
因此佛滅度之後,同學們就著急了,佛一生講這麼多經典,如果不流傳後世就太可惜了。於是就請阿難升座,把佛所講的經重復講一遍。一面講,底下的同學就記載、就記錄,整理成書。第一次集結的時候,是五百阿羅漢,這五百個人都是親聽佛說經的。現在阿難升座重復講,復講,五百阿羅漢個個點頭,「阿難講得不錯,佛是這麼說的」,才可以記錄下來;要有一個人不同意,這一句就不能記錄。不像現在,多數通過就可以了。集結佛經的時候,一個人覺得有問題,這一句就不能夠記錄下來。為了是取信於後人,使後來的人對於經典的可靠性,換句話講,有百分之百的可靠性,一點懷疑都沒有。所以,參與集結的人,一個人反對都不可以。這是說明佛經集結的嚴肅、嚴格。
佛在什麼地方講?什麼時候講?阿難當然也很清楚。為什麼不記錄下來佛是在某年某月某日,處所是講得很清楚,記載很清楚,唯獨時間含糊籠統,說一時?我在最初讀佛經的時候,對這一句很不服氣,為什麼不把它記載清楚?雖然看到古人注解裡面也有很多解釋這兩個字,說當年佛在世的時候,印度沒有統一。沒有統一,它是個部落民族,就像我們中國周朝,周朝的時候沒有統一。周朝時候有八百諸侯,就是八百多個國家。我們讀《論語》、讀《孟子》,大國方圓一百裡,方圓一百裡就是大國,小國二、三十裡,小鄉村,它裡頭有個酋長,他就是國王,那就是一國。因此言語不統一、文字不統一、度量衡也不統一、歷法也不統一。中國到夏商周,說老實話是歷法統一了,雖然諸侯地位都平等,諸侯當中推舉一個德高望重做為領袖,我們大家用他的歷法,所以這個叫「頒正朔」。在從前什麼是歸附於我?你用我的歷法,就是我的屬國。在印度沒有這樣,印度的歷法很亂,因此記載年月日時的確是不方便,每一個小國家都有它不同的歷法,這是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實在講這是就事上說的,依舊很難服人。
最後我們看到,要從理上講這就正確的。理上說,就是在這一段注解末後這幾句話,在八十九面倒數第二行,我們從當中看起。「但是眾生機熟,佛應說經,機應合一之時,亦是谛智合一時也,故雲一時。」這個說法我們看到就沒有問題了,這個說法非常正確。眾生機緣成熟,佛這個時候說就恰到好處,機緣成熟,他能接受,聽了會開悟、會證果。緣不成熟,你給他說了沒有用處,縱然他相信、理解,他不肯修行,他覺得這個對他還不需要,緣不成熟。所以這是師資道合、感應道交的這個時候,眾生有感,佛就有應,這個說法是很圓滿的。同時時間觀念是假的,不是真的,是個抽象的概念,絕對不是個實體。我們地球上時間觀念的產生,是因為地球自轉一周,一面向著太陽,一面背著太陽,這樣一個白天一個晚上,從這個觀念上產生時間的觀念。如果我們是離開地球,這個現象沒有了,時間觀念也沒有了。所以現在人到了太空,太空當中就沒有時間觀念。
同時每一個星球,如果像這種觀念產生時間觀念,時間長短也不一樣。像月亮,月亮自轉一周跟它繞地球公轉一周時間是相同的,所以月亮裡面一天,實際上就是一個月,一個白天一個晚上,那個長短就是一個月。每個星球自轉的速度都不相同,即使在地球上,我們時間觀念說一個白天一個晚上叫一畫夜,這個時間也不相同,為什麼?你到南北極,半年出太陽,半年是天黑,那麼南北極的一畫夜就是一年。這是在我們地球上,沒有離開地球,時間觀念就不相同,就不一樣。如果認定白天晚上,這個差距就太大了。現在由於交通發達,不像從前,交通發達,我們很短的時間就可以繞地球一周。現在大家曉得每個地方時間不一樣,就有時差的觀念了。在從前時差沒有人懂,怎樣會有時差?現在知道有時差,確實是存在。這些都不是事實,都是抽象觀念上產生的,有這個事,但是不是事實,不是真實的。
所以,「一時」如果真講,我們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一心。一是真的,一心是能感,一真是能應,感應道交。因此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讀到「藥王菩薩品」的時候,他老人家就入定了。在定中他到靈鹫山去了,釋迦牟尼佛還在那裡講《法華經》,他還聽了一座。回來,出了定之後告訴人,靈山一會現在還沒散,還沒散場。這樁事情被現代科學家證實了,如果時光能夠倒流,過去的統統存在。因此,真正得定的人可以到過去世,也可以進入未來世。過去未來他都知道,他怎麼知道?確實這不是假的。我們之所以看不到過去,更看不到未來,就像看電影,我們看銀幕,銀幕一幕一幕過去,很近的還有點印象,遠了印象就模糊了,未來的完全不知道。有定功的人他不是看銀幕,他是看底片,底片一看,前後統統都看到了,全部都看到。就彷佛是這麼一種情形一樣。
所以,經上用「一時」,是活活潑潑。我們功夫到相當程度,諸佛菩薩無論是什麼樣的法會,我們都有機緣參加。如果一定說某年某月某日,過去了我們怎麼能參加?像智者大師參加靈鹫山法華一會,智者大師去釋迦牟尼佛差不多將近一千五百年,一千五百年前那個法會你怎麼能參加?定功上可以參加。正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在甚深禅定裡面,可以參與釋迦牟尼佛的華嚴法會。所以得了定,時空界限就打破了。我們今天講四度空間,四度空間是加上時間,這是可以解釋佛法的,佛法到底是多少度空間?無限度。這是我們看起來不可思議。
底下一個字是:
【佛。】
『佛』是說法之人,所以這個題上講「明化主」,在九十面。「明」是說明教化的主人,就是老師。此地,佛就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前面跟諸位說明,佛的德號就是教學的目標、教學的宗旨。諸佛菩薩統統沒有名號,名號是因眾生根機建立的,不是自己想起什麼名字,是因為眾生的根機。從這個地方我們肯定、認識佛教絕對不是宗教,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稱「本師」,本師是根本的老師,就是創教的老師,創辦這個教育的老師。正如同我們中國從前念書人,尊稱孔老夫子為大成至聖先師,稱先師都是稱孔老夫子。接受佛陀教育的,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我們自稱為弟子,弟子是學生。所以我們跟釋迦牟尼佛的關系是師生關系,這個要搞清楚。所有的菩薩是我們的學長,菩薩都是佛的學生,早期的學生。我們是後期的學生,我們跟菩薩是前後同學,同一個老師,這些關系要搞清楚。
我們今天看到出家人稱和尚,實在講太恭敬了,恭敬過了頭,稱錯了。和尚不能隨便稱,普通稱法師可以,和尚是什麼?直接教導我的這個老師,稱和尚。和尚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像現在大學裡面稱指導教授,他跟我關系非常密切,他負責真正教導我的,我才稱他作和尚。像一個學校,學校老師很多,幾百個老師,真正上我課的只有幾個老師。但是那是我們學校老師,我們都要尊重他,直接授課的老師,這不一樣。所以,在佛門裡面稱呼有和尚、有阿闍黎,和尚是直接教導我的,是教導我的,是負責任教導我的。一個寺院在從前就是一個學校,佛教的學校,和尚就等於現在我們講的校長,他要負整個教育責任。阿闍黎好比是教員,教員是執行教學任務的。整個教學的規劃、教學的設計、教學的方針是校長訂的,誰教你?校長教的,那些人是幫助校長來執行他的教育計畫而已。所以和尚只有一個,沒有那麼多。我們現在看到剃了頭都叫和尚,這還得了!這是佛學普通的常識,我們要知道。從這個稱呼上來看,在宗教裡頭沒有這個稱呼,沒有這些關系,它的確是教育、是教學。我們把它認清楚,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
佛在此地是「主成就」。這個法會裡面,講經說法教學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主講人。
【在王捨城耆闍崛山中。】
這是處所,經上常常用一個『在』字,它不用「住」,住、在有差別。「在」此地注解的是「暫時曰在,久停曰住」。佛經上都說佛在某個地方,沒有說佛住某個地方。如果說佛一住,那就不能叫出家,為什麼?住一定有家,你家住在哪裡?他出家,沒有家了,沒有家沒地方住。沒地方住,你現在在哪裡?在跟住就有差別,就不一樣。一出家,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我們的家,這個家就太大了。所以這時候就不能說住,你在什麼地方。從前皇帝,皇帝他是以一個國就是他的家,國家,國就是他的家。皇帝在什麼地方沒有說住的,叫「行在」,他現在行在什麼地方。為什麼?他沒有離開家。譬如說你在家裡,你從這個房間到那個房間,你住在哪裡?不能說住,你在哪裡?我在房間、我在客廳、我在廚房,用在;不能說我住客廳、我住廚房,不能這麼說法。皇帝以國為家,就不能說你住哪個地方,說在哪個地方。佛是以盡虛空遍法界為家,當然更不能說住哪裡。這是文字上的涵義,我們要知道。要曉得這是佛在靈鹫山講的,這些地方我們也不要多說,他的注解也注得很清楚。
注解後面有幾句話,我們念一念,這是值得我們做參考的。在九十二面倒數第五行,從第二句看起。「凡聖各各有能住之法」,這個講到在跟住,凡夫聖人,這個住是你心裡安住在哪裡?你心住在什麼地方?「且如比丘修戒定慧,乃以天梵聖住,住於房捨,若破戒,則以地獄畜生住於房捨。」這個房捨是個比喻話,不是真的。此地我們要留意的,就是要檢點、要反省,我們自己的心到底住在哪裡?說住在哪裡,就是你心裡頭常常記念著、牽掛著的那個,那就是你心住在那個地方。如果你的心念念都是戒定慧,好!你是住在佛法上。勤修戒定慧,斷滅貪瞋癡,這個好!假如你的心念念都是在貪瞋癡,那你就是住在貪瞋癡上。住在戒定慧,果報是人天;如果心裡面一天到晚想的都是貪瞋癡,果報在三途,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你心想什麼它就變什麼,你想的力量愈強,轉變也就愈快。「如能修一心三觀,則所住處即空假中,豈非楞嚴為能住法。」這是講大乘菩薩住,住在三止三觀上;人天、小乘住戒定慧。「初心尚爾,如何果佛,唯論身住,推之,若我侪能精持佛號專修淨業,當處無非極樂淨土矣。」末後這句話重要。曉得這個道理,我們心裡面一天到晚憶佛念佛,那我們住在哪裡?我們住極樂世界。人雖然沒到極樂世界,心已經住極樂世界,心住極樂世界,哪有不生極樂世界的道理?這個很重要。所以,於這個世出世間法千萬不要掛念。
我自己最近這十年來,實在講常常往外面跑,對我自己修學有很大的利益,利益在什麼地方?沒有住處。這裡住兩個月,趕緊收拾行李又要走了,最長兩個月,回台灣住最長兩個月,兩個月就要走了,沒有住處。在美國,我們經常去講經的地方有十幾個,遍及全美東南西北。美國我們淨宗學會就有十一個,每一個會我都要去給他們講淨土法門。現在地方太多了,如果說每個地方每一年都要去一次,平均一個地方住十天,我一年的三百六十天就沒有了。所以現在有很多地方三年才輪到一次,去住一個月,每個地方住一個月,三年輪到一次。這十幾年,對於住的觀念沒有了、家的觀念沒有了,哪兒是家?沒有,過兩天又走了,都在旅行。所以到娑婆世界來旅行,老家在哪裡?老家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還不是老家,為什麼?到了極樂世界又到十方世界去旅行了,永遠沒住,永遠沒有一個住處。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確實盡虛空遍法界不斷的去旅行,把住的觀念打掉了。這個東西是煩惱,執著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是我的家,對它產生感情,產生貪戀,對於你解脫都是很大的妨礙。每天在外面旅行確實有很大的好處。最重要的是心地的安住,二六時中不離開名號,時時刻刻想念著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這個好。
再看下面一句,「眾成就」,在九十五面。
【與大比丘眾。】
靈鹫山我也不解釋了,王捨城、靈鹫山都不必解釋了。九十五頁『與大比丘眾』,我們看解釋,這段我們要特別留意,要認真的學習。「與者共義」,就是與大家共處。「一處」,這是處所,在一個處所,「一時」是同一個時間,不是前後相差,同一個時間,「一心,一戒」,一心是見和同解,我們這一個道場大家在一起修一個法門。譬如我們這個道場是念佛法門,我們依據《無量壽經》,淨土雖然是五經一論,如果這個地方,我們依據《無量壽經》,他依據《觀無量壽經》,就會打架,同是淨土法門也不行。淨土五經一論,六部經論就要開六個道場,這六個道場不能合在一起,合在一起會打架,為什麼?見解不相同,會有爭論。決定是依一部,見解才相同,大家沒話說,一起都得要遵守。所以,同是修淨土的道場,我這個道場是依《無量壽經》,他那個道場是依《阿彌陀經》,那個道場是依《觀無量壽經》,這可以,都能成就。成就沒有高下,決定是平等的。但是不能合在一起,合一起決定是有麻煩。如果這個念佛,那個參禅,那個念咒,那麻煩更大了,那是決定不能成就的,這是諸位同修要知道。
中國自古以來,每個道場有他道場的學風、道風,所以他都有成就。學風就是依據經論,道風是修行方法,必須完全相同,才真正是志同道合,才是好同參,同參道友。我們今天修學環境最難的就是找不到這樣的場所,自己想修學的場所不容易找到。道場雖然是多,但是要講到道風、學風都沒有。現在許多道場,我們看到很多住眾,各人修各人的,大家在一塊共修是什麼時候?就是早晚兩堂功課。兩堂功課是漠不關心,實在講對於修學幾乎毫不相干。所以,道場裡面意見就多,甚至於派系很多。幾個人一派,他弄幾個信徒他那一派,彼此互相斗爭,互相摩擦,斗爭堅固!這個都不叫道場,如果叫道場的話,斗來斗去將來都是三惡道,那是修三惡道的道場,不是佛菩薩的道場。在那裡修什麼?修貪瞋癡,將來果報是地獄、餓鬼、畜生。這是大錯特錯!
一心、一戒,戒就是生活的規律,統統要遵守,生活規范。「一道,一見,一解脫」,道是方法,見是理論,見解、理論,解脫是自在,「等」,等字就多了,這是略舉幾種。「皆一」,統統要遵守的,「故名共也」,這才叫共。佛給我們制定基本的戒條,大眾在一塊共處的基本的戒條是六和敬。五戒、十戒、沙彌戒、比丘戒是自己遵守的,不是要求大家遵守的,每個人自己要拿這個戒條來約束自己;與大眾在一塊相處的基本的戒條是六和敬。四個人在一起共修,四個人以上,能夠修六和敬,這叫僧團。所以,僧團就是佛弟子共住的團體。這樣的團體,十方諸佛護念,一切龍天護法鬼神都擁護。為什麼?那是名符其實的道場,是佛菩薩的道場,至尊至貴,在一切世出世間法裡頭極為尊貴。所以,破壞這個僧團罪過是阿鼻地獄。
但是現在,就是兩個人住在一塊,意見都不相同。四個人住在一塊,意見、見解相同的,我學佛這麼多年沒見過,中國、外國從來沒見過。六和敬的僧團沒有了,這不得了!我們台灣,說老實話,出現一個六和敬的僧團,我們寶島就有福了,為什麼?諸佛菩薩護念,龍天護持,這塊土地上決定不遭難。為什麼不能修六和敬?就是自己的利益不肯放棄,自私自利,這就沒法子了。找到四個人真正能夠把自私自利捨棄,我們來為兩千萬同胞祈福,發這樣心的人都沒有。還說發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嘴皮上度,心裡不度。難!實在是難,幾個人肯發心?所以六和敬是基本戒條,真佛弟子;不能守六和敬,說老實話不是佛弟子。自稱為佛弟子,是你自稱,佛菩薩不承認,龍天鬼神也不承認。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的。
六和敬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前面兩條,第一個就是見解、思想要相同,真正是志同道合。第二個「戒和同修」,就是生活有秩序、有規范。大家在一塊總要有個規矩,這個規矩可以自己訂,就是我們佛門講的清規。清規是戒律的現代化、是戒律的本地化,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們這個場所、這個處所,處在這個環境當中,我們應當怎樣做法?本著佛教給我們的精神、原則,至於怎麼做法細節我們自己可以來訂,訂了之後大家要遵守。所以,每個寺廟有每個寺廟的規矩,「常住公約」那就是本地化、現代化的清規,都是遵守戒律的精神。
「身同住」,同住,一個人一個寮房不叫同住,一個人一個房間不叫同住。同住是什麼?像軍隊一樣睡通鋪,那是同住。一個人睡一個房間,修行很難成就,為什麼?我們煩惱習氣非常重,人多的時候我們得很規矩,像個樣子。沒有人看見時候就放肆了,毛病都出來了,沒人看到。晚上睡覺睡通鋪,還是一個看著一個,你睡覺也得規規矩矩,老老實實,不可以亂動,能收得到效果。所以,軍隊一定要睡通鋪,不睡通鋪就會造反。在軍隊是一個班一個單位,十幾個人一個通鋪,班長帶著,他就不會造反。學生,像我們從前在學校念書,抗戰期間我們都睡通鋪,一個老師帶著,好管。一個人一個房間會造反。出家人也是如此,一個人一個房間絕對道修不成,他在人面前是一個樣子,背後又是一個樣子。所以在大陸上從前道場都是睡通鋪的,沒有房間的。房間是老修行,六十歲以上,行動遲緩,動作比較慢,跟不上大眾了,這樣的人可以睡一個房間。還有執事退休的,替常住服務很多年的,像方丈、住持、當家師、知客師,他們負有責任的,他們有一個房間。清眾都是要睡通鋪的,清眾是真正修行人。同住是這個意思,要不把它搞清楚,往往都弄錯了。現在寺廟有錢,蓋得很大,裡面寮房很多,都還有衛生設備,有套房,一個人住一間,要想往生很難,很不容易;要想得定不容易,成就三昧很困難,這是講真話。那樣的生活要能成就,是佛菩薩再來的,不是我們凡夫修成的,佛菩薩再來的。
「口無诤」,大家彼此在一塊決定沒有诤論。「意同悅」,法喜充滿。「利同均」,四事供養大家是平等的,很難做到。好,我們下課。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十七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17
請掀開經本,九十八頁,倒數第二行:
【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個是「眾成就」。前面介紹過這個法會時間、處所、主講,這個地方介紹聽眾。此地一千二百五十人是世尊的常隨弟子,幾乎一生都沒有離開釋迦牟尼佛,所以在每部經的前面都會把他們列入其中。這個一千二百五十人怎麼來的,注解裡面有說明,不必多介紹。這些是聲聞眾,也就是我們講的小乘弟子。下面這是菩薩眾:
【菩薩三萬二千人。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這裡有個錯字,「法王子」,他這裡寫成「五」,法五子,這個「五」是個「王」字,法王子。
聲聞眾一定是出家人,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出家人,菩薩眾不一定出家,在家眾就很多。像在我們中國示現的四大菩薩,只有地藏菩薩示現出家相,其余的像觀音、文殊、普賢都現的是在家相。所以菩薩眾裡面,在家的多。菩薩眾的上首是文殊師利菩薩,這是代表智慧第一。本經,聲聞眾裡頭沒有列上首,只有菩薩裡面列了一個上首,這是因為這部經發起的因緣非常特殊。
通序就介紹到此地,下面是別序,就是發起序。我們看一百頁第一行。發起序裡面有兩段,第一段是「對辨不同」。對辨不同裡面又分兩小段,第一段是「泛舉差別」,第二段是「正顯今經」。發起是講這部經,本經的因緣。通序幾乎所有一切經大致上都相同的,發起序是每一會不一樣,都有它特殊的因緣。我們看本經的因緣,在這一面的第二段,「正顯今經」。「今經正以殺父,以為發起」,所以這個發起非常的特殊,阿闍世王殺父害母,因緣從這個地方起。「何故舉此逆事為發起耶,為彰此界極惡,令人厭棄,親所生子,猶尚危害,即欲令人同欣淨土。」這是發起的意義之所在。實在講在古時候這種違逆之事有,自古以來就有,但是總是少數。在近代的社會裡面,我們看到不孝、違逆的事情就太多了,簡直不能算是新聞,到處都有。
在古時候,過去李老師給我們講一樁事情。不曉得是哪個朝代,我也記不得了,他講的時候是講得很清楚,時間太久了記憶很模糊了。他說在古時候,有個地方,兒子不孝殺了父親。這是一樁大事,所以地方官吏呈報到朝廷,皇帝下命令,把這個省,就是相當於現在的省長記大過。縣長撤職處分,你這個縣怎麼會出這樣一個不孝的人?不但縣長受撤職處分,從前縣都有城牆,城牆拆掉一個角,皇帝下命令城牆拆掉一個角。這個意思表示,你們這個地方出了這麼一個壞人,是整個地方上的羞辱。從前對這種逆倫的事情看得多麼嚴重!不像現在,現在甚至於發生這樣的事情,報紙都不願意報導,太多了,報不勝報。從前少,現在多。在古時候,說兒女不孝,父母請求官府治他的罪,只要一告狀,政府不要審判,就治罪。父母對兒女愛護是無微不至,父母不要這個兒女了,這個人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在民國初年,我們法律上還有親權處置這個條文。親權就是父母,父母說我兒女不孝,告到縣官那裡,請縣官把我這個兒子槍斃掉。不要審問,拉去就槍斃。所以那時候兒女對父母不敢不孝。這個法律好像是在民國二十幾年廢除的。過去對這種事情看得很重。
從親生兒女都犯這種大逆不道,可見得這個世界確實像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五濁惡世。使我們對於這個世界沒有留戀心理,令人厭棄,不希望在這個世界住,向往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絕對沒有這些惡事,不但沒有惡事,就是惡名都聽不到,哪裡還有惡事?這樣殊勝美好的一個處所,我們為什麼不去?何必留在這個地方受罪?這是以阿闍世王的逆行為發起的大意。實在這個發起的因緣也是真正不可思議。
我們看底下這段文。「下韋提希,願為我說無憂惱處,不樂閻浮提濁惡世」,這個「下」是講下面經文。韋提希夫人是阿闍世王的母親,連母親都厭棄兒子,厭棄這個世界,求佛給她說一個無憂無惱之處,她想到那裡去往生。「發起因緣,大叵思議,逆罪本是無間獄因」,這是五逆之罪,果報在無間地獄,「隨因趣果,沈阿鼻獄中,受極重苦,至輕須一大劫」。這個幾句話我們也要記住,五逆罪造作之後必定墮地獄。地獄罪苦之事,大家念《地藏經》就知道了,《地藏經》可以說是廣說地獄裡面的情形、狀況。在地獄受罪要受多久?最輕的罪是一大劫,時間太長了,非常可怕。佛在《楞嚴經》裡面給我們講六道輪回,對於地獄這一段講得特別詳細,幾乎占六道文字裡面的一半。為什麼說得這麼詳細?就是叫你要真正了解,千萬不能造地獄罪業,地獄容易進去,不容易出來。這個苦是極重,我們無法想像,時間太長,非常可怕。
「今為淨土作發起緣,匪惟韋提希叵思議,即阿闍世亦叵思議也。」是以這種因緣來發起這個經,所以淨土經也稱為不思議經,小本《彌陀經》裡面,題目就講的很清楚。跟《華嚴》沒有兩樣,《華嚴》稱為不思議經,我們中國人一般稱它為大不思議經。「具見逆事能用,即是性惡法門,性惡融通,任運攝得性善,由性惡而起修惡,甚之為地獄因,能用之為法門,轉而為淨土種,豈非自性中本具之德耶。」實在說,阿闍世王要不殺父害母,佛就不會講這部經,我們對西方極樂世界認識也就不會圓滿。再說個老實話,他的母親也不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許還要輪回多少劫都不一定。兒子一殺父害母,母親反而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這個不可思議的因緣。是一樁惡事,結果變成極好之事,結果非常之圓滿。
可見得善與惡的確是很難講,必須要看結果。善的因,如果得的惡果,這個善就不是真善。惡的因得極善之果,阿闍世王的功德很大。你看叫他母親一生成佛,伺候他母親的五百宮女,也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度了這麼多人;經典流傳到後世,不曉得度了多少人。他這一念惡,反而叫這麼多人成就了,這個不可思議。所以他到臨終的時候後悔,忏悔往生,生上品中生,是滿有道理的。所以,善與惡要看後果,要用智慧的眼光去觀察。在中國,幾乎每個人都曉得岳飛是個民族英雄,不幸被秦桧害死。自古以來對於秦桧就是恨之入骨,這麼一個壞人。實際上,他兩個人的功德都相等,怎麼說相等?岳飛是教給我們應當要效法他盡忠報國,要學他。秦桧做的樣子,是叫我們人不要學他,學他那個樣子是遺臭萬年。一個正面教,一個反面教,兩個都是好老師,都是功德無量。這就是看後果,後果對於社會有深遠教化力,有正面的影響力,這是功勞,這是功德。我們從佛法這個觀點上看,跟世間人看法就不相同,曉得它確實對後人教化產生了正面的影響。阿闍世王這個情形也是如此。
所以,善與惡都是從真如本性起的,就看我們怎麼用法。惡用,那就是果報在阿鼻地獄;善用,成佛作祖。由此可知,我們現在生活當中有順境、有逆境,我們所遇到的一些人有好人、有惡人,好人固然好,惡人也不壞,順境固然好,逆境也好,就看你怎麼樣運用,你要會用,順、逆都是增上緣。就跟《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有善、有惡,都是真正的大善知識,都能夠幫助你成就無上菩提。也正證明了蕅益大師所說的,境緣無好丑,好丑在自己的心,不在外境。自己的心純善,善良,所有的一切境界都善,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反省的。唯有從這個地方真正覺悟,我們心才會清淨,才會平等,不管與什麼人相處,與什麼環境相處,都能得到清淨自在,修行的功夫都能夠得力。他是把它轉變成法門,轉而為淨土種,說豈非自性中本具之德。
「今之逆事,其種子即是性具之緣因佛性。」這是講韋提希夫人,她遇到這個事情,使自己真正覺悟這個世間無常,這個世間險惡,她悟到這個事情。這是智慧,這是覺悟。不遇到這個事情她不覺悟,遇到這個事情,她覺悟了,這是緣因佛性。緣是什麼?過去生中的修行,就是過去生中的善根,與佛結的緣。現在受這個境界的影響,把無始劫的佛法種子激發出來。「造逆心即是性具之了因佛性」,了因是明了,一看這個事情完全明了,世出世間法的真相,一接觸明了了,明了是智慧。緣因是過去生中的種子,我們一般講善根。「而正因佛性,終日不變,終日隨緣,終日隨緣,終日不變。」正因就是本性,就是佛性。緣因、了因、正因在佛法裡面稱之為「三因佛性」。我們對於這個世間要能夠很冷靜的觀察,實在講,時時處處都能夠啟發我們的覺性。
我在上個星期參觀中央研究院,看甲骨,董作賓先生室。董先生從前有個好朋友,嚴一萍先生,跟董先生在一起研究甲骨文的,他是台大的教授。我就問起現在這邊主持的負責人,他就告訴我,他說嚴先生五年前就過世了。我都不曉得,嚴一萍跟我很熟。以後他開了一家書店,藝文印書館,我們中國古書是他家最初印,我第一次看十三經、二十五史就是他家印的。我到他那裡去買書,跟他很熟。開書店賺了錢,在最初大概十年當中賺了很多錢。賺了錢,他學校的事情他就不做了,他把教授辭掉,專門做生意。大概在十年當中他買了五十棟房子,租給人家收租,那時候房子便宜,現在還得了。以後專門搞房地產。我跟他二十年沒見面了,在我想一、兩百棟房子是一定有的,可惜他沒有壽命,死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財產不曉得多少億了,開書店賺錢就買房子。我這麼多年沒見他,沒想到他五年前就死了,這是人事無常。有錢不曉得做好事,那麼多財產,死了以後一分錢也帶不走,一棟房子也拿不去,還得隨業流轉,很可憐!
我那個時候剛剛開始學佛,有一天他跟我談起來,他說佛經,《金剛經》我看過。我說怎麼樣?「沒什麼意思,像兩桶水倒過來倒過去,重重復復。」大學名教授!我聽了直好笑,愚癡顛倒。像這些事情常常看到應當是常常要覺悟,常常要提醒自己,世法無常。能有覺悟,我們修行的信心、願心就會堅固,就會認真!
這底下幾句話很重要,「苟能全性起於順修,則緣了二因,成為福智莊嚴,是故行人成佛,而有相好無邊,智慧無邊」,這個幾句話很重要。要順性起修,性是什麼?性是清淨、平等、大慈大悲,這是我們要記取、要修學的。清淨心中沒有一絲毫的染污,這比什麼都重要。所以,順性修緣因、了因,緣因是多生多劫的善根,了因是現前的智慧明了,也可以說覺性。我們現在講某人悟性很高、警覺心很高,覺性現在人講警覺性高,他不迷,這是了因。修成功之後,就變成相好無邊,相好無邊是緣因變的;智慧無邊是了因變成的,全是性德自在現前。「從全性起於逆修,則緣了二因,成為罪蠢莊嚴,是故眾生墮獄,無論獄之大小,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所有苦具,自然而至,此皆叵思議之惡莊嚴,不從外來,亦自性之本具也,故曰無法不具,無法不造。」可見得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是自性本具的,都是自性變現的,造就是變現,都不是外來的,就是你一念順性,一念違背,差別就在此地。順,是不是全順,或者是部分順?這就有四聖法界的差別。完全順就成佛,部分的順就成菩薩,少分的順就是聲聞、緣覺。違背也是如此,完全違背,阿鼻地獄;多分的違背,三惡道;少分違背,人天兩道。就看對於自性的違順。這是十法界為什麼會形成,道理就在此地。這段說得很好。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文,看一百零二面第三行。這是科文,不是疏文,印應當要第一個字低下去,他這是抬起來,這是錯誤的。科裡面說「就中為二」,在這個大題裡面分成兩個小題,「初爾時下,正明殺父,次問守門人下,明欲害母」。這是敘說本經教起的因緣,是阿闍世王殺父害母。我們看經文。底下這些注解,諸位看看不難懂,不必介紹了。經文在一百零三面倒數第三行。
【爾時王捨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闍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於七重室內。制諸群臣。一不得往。】
這樁事情在現在講就是政變,宮廷裡面政變。這個政變是兒子奪父親的權,不是旁人,兒子來奪權。實在講父親的王位將來一定傳給他的,他等不及,還沒傳,他就要做王了。為什麼他等不及?有人在當中挑唆,這個人是誰?提婆達多,遇到這麼一個人。提婆達多是阿難尊者的哥哥,親哥哥,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這個人非常聰明,佛有三十二相,他有三十相,所以長得也非常好,非常聰明。但是心術不正,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喜歡出風頭,是這麼一個人,不太老實。因此,他對於釋迦牟尼佛就相當的嫉妒,希望自己將來成佛,取而代之。他想學神通,釋迦牟尼佛不教他,他就找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連、捨利弗這些人也都不教他。最後找到阿難,阿難因為他是他哥哥,阿難只證到須陀洹初果,沒有能力觀察他哥哥的根性,就把修神通的方法教給他。他沒有多久就修成五通,利用神通來誘惑阿闍世太子。跟他商量,他說你把你的父親殺掉,你做國王,我把釋迦牟尼佛害死,我成佛,你是新王,我是新佛,我們兩個共同在世間教化世人,這不是好事嗎?阿闍世王聽了這個話,就中了他的圈套,真的就把他的父親囚禁起來,囚禁於『七重室內』,就是七重關卡。下命令任何人不准接見,不准去晉見,目的是把他父親活活的餓死,用這個方法。這是講這麼一段因緣,這段因緣注解裡面也說得很詳細。
注子裡面有幾句,要跟同修們交代一下。一百零五面第五行,從下面兩句看起。「如此等事,皆是大士善權現化,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眾生根性不同,入道有異,一逆一順,宏道益物,示行無間,而無惱恚,闍王現逆,為息惡人,令不起逆。」這段文的意思,就像我剛才對於秦桧害岳飛那個看法一樣。所以境界裡面事情,確實沒有善惡是非,善惡是非的確是在我們自心裡面的分別執著。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才能看出世出世間的真相。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有些眾生要用柔和善法接引他,他能夠入佛門來;有些眾生要用惡法,才能把他接引入佛門來。你看佛門裡面這些諸菩薩示現的相,就以觀音菩薩來說,觀音菩薩在我們中國示現的,相貌非常柔和,多半都是女相,慈悲憐憫,現這個相。你去西藏、印度看看觀音菩薩塑像,有的時候青面獠牙,恐怖極了,那也是觀音菩薩相。真的,應以什麼方法得度就示現什麼方法,有善度,有惡度,但是到最終極的目標是一個。
這一會,說實在話,阿闍世王真的是這個樣子嗎?不見得。菩薩再來,唱戲,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他們在唱戲,在表演給我們看,令我們覺悟。他演的就是世間相,使我們從他表演當中,對於世間相體會更深刻,認識更清楚,這才能真正醒悟過來,於世間法斷絕貪戀,一心修道。所以這些人都是大權示現,但是他所表演的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譬如他示現這樣的惡行確實應當墮無間地獄,後來忏悔還能夠上品中生,絕對不是說他是菩薩再來表演的,未必是真的,我們這樣就錯了,他表演是真的。即使我們造了五逆重罪,至心忏悔也能往生,這個與本經經義相應,不相違背,這個法門確實能度地獄極苦眾生圓成佛道。極惡極苦的眾生,他至心忏悔念佛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品位?不一定,不能就斷定他是下品下生,未必,看他忏悔的力量。他忏悔的力量要特別大,品位立刻就超升,這也是很不可思議,真的是難信之法。有人說,這個人修行一生都修得很好,品位高,這大家認為是沒有問題的。做那麼多的壞事,一念忏悔品位也高,這不公平!我們怎麼看都不公平,總是想不通這道理之所在。
其實這個理很深,確實有圓滿的理論依據,我們不曉得。因為我們肉眼凡夫,只看到表面的示現,理不明了,過去的因果也不明了。他這一生是惡人,他多生多劫是好人,多生多劫修了不少功德,那個不能一筆把它抹殺。我們沒有神通,不知道這個眾生過去生中的修學。所以末後注解裡面提示我們,在一百零六面第三行,末後一句。「調達」,就是提婆達多,「阿闍,頻婆,韋提,皆是大權,現逆現順,利益眾生」。大權就是菩薩來示現的,是大乘菩薩權巧方便示現給我們看的。就像唱戲,他們在戲台上扮演什麼角色,其實統統都是大菩薩。所以佛當年出現在世間,就是唱一台戲,給我們這些迷惑顛倒人看的。提醒我們這一點,使我們對於這些人物,心地能夠生起平等的恭敬心,目的在此。不要分別執著,他是好人,他是壞人,你不要起這個念頭,起這念頭就錯誤了,為什麼?就落到分別執著上去,這就錯了,我們的心就不清淨。
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
【國太夫人名韋提希。】
這就是王後。
【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麨。用塗其身。諸璎珞中。盛葡萄漿。密以上王。】
國王既然被幽禁,什麼人都不能見,飲食斷絕,那生命就垂危。皇後很聰明,這個時候除了她之外沒有人能夠去救他。但是吃的東西,飲食帶不進去,守門關卡很緊,不讓帶進去。用什麼方法?用『蜜』,『麨』是我們本省人講的面茶,用蜂蜜和著這個塗在身上,進去檢查不到。到裡面再取下來給頻婆王吃。『璎珞』是戴的首飾,首飾裡面是空的,就裝牛奶一類東西,飲料裝在這裡,這樣子帶進去。所以,頻婆王能夠得到飲食,他生命能夠保全。
【爾時大王食麨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闍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為王說法。】
國王遭這個大難也是痛苦不堪,雖然飲食是秘密的送達,得到了,在宮廷裡面也忏悔,求佛幫助他。但他是求佛,還沒有求生淨土,沒有起這個念頭,只想求佛給他授戒,授八關齋戒,就是在家人修出家人的行法。八關齋戒的期限是一日一夜,一日一夜就滿了,第二天再受要重新授,可以天天授的。如果沒有老師,沒有出家人,自己可以在佛菩薩面前自受。所以它有開緣,有出家人給你授很好,沒有出家人,可以自己在佛菩薩前發願受持。這個八戒,戒八條,齋一條,所以叫八關齋戒。齋是日中一食,不過中食,真正八關齋戒,早晨吃東西也不行,早晨也不能吃,一天就是一餐。中午之後,過中之後,可以喝水,水裡面不能有沉澱物。像牛奶不能喝,牛奶會沉澱;豆漿也不能喝,豆漿也會沉澱。可以喝什麼?可以喝蜂蜜,蜜和水不會沉澱。喝糖水可以。所以八關齋戒,齋非常之嚴,齋、戒都嚴。那是佛陀在世出家人的生活,我們過一天。
中是日中,不是午,現在人講持午,這是錯誤的。午是午時,十一點到一點鐘都是午時,一點鐘太陽早已過中。所以他是過中不食,而不是午時。每天的日中時間都不一樣,在從前用日晷來測量太陽,來測量日中的時間。現在比從前方便,現在要用什麼?如果持午的人就要用天文日歷,天文台每年都有發行。天文日歷上記載每一天幾月幾日,今天日中的時間是幾點幾分幾秒,它寫得很清楚。一定要在這個以前,過了一秒,齋就破掉,八關齋就破掉了。所以這是很麻煩的事情。現在有很多人持午,那是有其名而已,其實統統都破掉了。晚上吃個水果,破掉了,有渣,晚上喝杯牛奶也破掉了。他並不曉得那東西都不能吃,凡是有沉澱的東西都不可以吃。這是過一天出家人的生活。
國王被人家幽禁在裡面,痛苦不堪,想起來我要修修福,過去生中罪業造太多,沒修福,求目犍連尊者。佛,不敢求佛,希望佛的學生來幫他授戒,目犍連跟他有親戚的關系。他一動念,佛就曉得,佛馬上就派目犍連給他授戒,滿他的願。又派富樓那去給他說法,開導他,免得他非常寂寞痛苦,胡思亂想。佛想得很周到,派這兩個人去照顧他,去幫助他。好,我們休息幾分鐘。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十八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18
請掀開經本,一百零八面,我們看經文,倒數第三行:
【如是時間。經三七日。王食麨蜜。得聞法故。顏色和悅。】
由這樁事情來看,無論是頻婆王還是韋提希夫人,可以說都是遭遇到逆緣、逆境才發心學佛,從這個地方覺悟。緣雖然是逆惡,但是所得的後果卻是正面的,是至善。尤其是韋提希夫人希望求生淨土,這是稀有難逢的機緣,沒有想到在這個地方成熟,這是很難得。這些地方如果我們常常能夠記住,來觀察世間,提醒我們自己,在世間種種遭遇應當像他們一樣能夠提起覺性,認真努力修學。所有的逆緣都是最好的增上緣,人在苦難當中,求道的心實在講比較上殷切。一切都是順境,縱然遇到佛法也很難修持,善根深厚,生起個歡喜心而已,認真修學非常困難。所以,逆境實在講並不是壞事,佛在經上常常教我們「以苦為師」,苦難當中確實容易成就。
國王雖然被幽禁,幽禁了三七二十一天,這時間很長。他飲食得到,又能夠遇到目連跟富樓那給他說法,他能夠得到法喜,所以『顏色和悅』,得到的法喜。再看底下經文:
【時阿闍世問守門者。】
經過二十一天了,他要來查問一下,說:
【父王今者猶存在耶。】
他就問他父親還在不在?問問守門的,還在不在?有沒有死?
【時守門人白言。大王。】
這個『大王』就是稱阿闍世,阿闍世是現在的國王。
【國太夫人。身塗麨蜜。璎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為王說法。不可禁制。】
守門的人事實情形他都知道,他也不敢隱瞞。他說皇太後每天給他送飲食進去,把這情形告訴他。國王當時禁止是禁止其余的人不能見王,沒有說禁止王後不能進去,沒有提這個話。所以,王後進出很自由,就沒有阻擋她。目連、富樓那他是神通,從空中飛來飛去,他也無可奈何,阻攔不住,沒有法子。這個都是無法禁止的,他們權力都辦不到的,只有把這個事情老實的告訴阿闍世王,他的父親現在沒死,還在。
【時阿闍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為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
這我們中國人所講的利令智昏,為了一己的私利,完全喪失了理智,不但要害父親,現在也要殺母親,這真是惡逆至極。我們看底下經文,一百一十一面,頂格的經文:
【時有一臣。名曰月光。】
他有一個大臣。
【聰明多智。及與耆婆。】
『耆婆』也是一個大臣。臣子當中有這兩個人,這兩個人非常賢能,國之賢人,在國家裡面非常得人望。
【為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
這不是佛經,是婆羅門的經典。
【劫初已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
這就是說兒子奪父親權位的,自古以來有,有聽說這個事情。
【未曾聞有無道害母。】
至於殺母親的,還沒有聽說過。
【王今為此殺逆之事。污剎利種。】
這個不是「汗」,這又是個錯字,應該是「污」。染污剎帝利,剎帝利就是王族,這是王族的染污、王族羞辱。
【臣不忍聞。是旃陀羅。】
『旃陀羅』在印度四個種姓裡面最低的,是殺豬宰牛的這種行業,就是最不好的一種行業。
【吾等不宜復住於此。】
今天國王做這個事情,我們實在不忍心,這個事情是惡逆到了極處,我們不能在此地再住下去,也就是不能再幫助你了,我們要離開。
【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
這兩個人就准備離開他,要逃到別的國家去了。這個阿闍世還算不錯。
【時阿闍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為我耶。】
你們不能夠輔助、不能幫助我了?
【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
他說你要多想想,多思考思考,決定不能害母親。
【王聞此語。忏悔求救。即便捨劍。止不害母。】
這兩個人可以說是非常聰明。當時他政變,把他父親囚禁起來,他為什麼不來勸告?這個裡頭我們想像一定有原因。阿闍世非常聰明,也非常能干,而且也到成熟的階段了。老王年歲太大了,可能辦事情也有些糊裡糊塗的,所以他雖然是把老王囚禁起來繼王位,也許對老百姓不至於有害處,有好處沒有害處。所以不出來勸阻,還是幫助他治理國家。現在他要害母親,這是大逆不道,這是必須出來勸阻。勸阻不聽,一定是捨棄這個國家,逃到別國。這個事情在印度有,在中國古時候也有。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國王無道,賢人出走是常見的,中國歷史上也常見。他這兩個賢臣在這個時候出來勸導國王,國王也算不錯,接受他的勸告,不去殺害他的母親。
我們看底下的經文,一百一十四面倒數第二行:
【敕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復出。】
『敕』是敕令,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聖旨,皇帝下達命令。雖然不殺他的母親,也把他的母親幽禁,不讓她自由行動。把她閉置在深宮,使她跟國王往來斷絕。這一來,不但他母親有難,他父親的難就更重,他父親飲食斷絕,母親行動失掉自由。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
她這個憂慮實在講不為自己,是為她的國王,國王沒有人再送飲食,這個不得了,這真是命在旦夕,非常憂慮。
【遙向耆闍崛山。為佛作禮。】
在深宮裡面不能出去,對著佛講經說法的道場,向著這個方向禮拜。
【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恆遣阿難來慰問我。】
國王、王後在當時都是世尊的護法,也是世尊的在家弟子,所以佛常常派遣阿難來給他講經說法。
【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
佛是老師,不敢勞動他老人家,希望佛能派遣目犍連、阿難尊者,來給她見面。
【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
這樣祝願之後,再禮拜。我們再看底下經文,一百一十七面。
【未舉頭頃。】
她拜下去,頭還沒抬起來,這是講時間的快速。
【爾時世尊在耆闍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
世尊心地清淨能夠照見法界,一切眾生起心動念,佛沒有不知道的。正像《大經》裡面講的,西方世界的菩薩,即使下下品往生都有這個能力,十方世界眾生起心動念無所不知。所以眾生有感,佛就有應,這一動念,佛就曉得了。
【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
應她所求,她求目犍連、阿難跟她見面,佛就派這兩個人來。不但佛派兩個人來,佛自己也來了。
【佛從耆闍崛山沒。於王宮出。】
佛也來了,帶著這兩個人來。
【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凡護世諸天。在虛空中。】
這個『釋凡護世諸天』是指一切護法神,護法神在空中。
【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護法神在空中散花供養,這是說夫人一念,佛、菩薩在王宮當中出現。佛之來,曉得因緣成熟了。國王求佛,佛只派弟子去給他授戒,去給他說法,佛自己沒去。夫人一動念,佛自己來了。這就是說王與夫人,每個人的願望不一樣,所求不相同。一個只求授戒,佛派弟子去就可以了。一個人要求離苦得樂,這個非佛自己來不可。所以,他的心念、願求不相同,感應也就不一樣。
谛閒大師在這一段注解後面,敘說我們現在所供的佛像他有意見,他的意見就是從這段經文而來的。我們把這個念一念,免得同修們看到這一段,心裡面起懷疑。在一百一十九面第三行,第二句看起。「我國各處大殿」,這就是佛的寺院裡面大雄寶殿上,「供的一佛二侍者像,相傳都道迦葉阿難」,一般相傳都是一邊是迦葉尊者,一邊是阿難尊者。很多地方供像確實是這樣供法的,一個是年輕的,一個是年歲很大的,供這兩個人。「我則素言不以為然」,我是谛閒法師說的,「雖不見有人公然否認,但心中猶未誠肯耳」,有些人看到這個供法不以為然,但是也不便說。「夫古人建殿供像,必有所本」,就是要有根據,為什麼這樣子供法?「試問迦葉阿難,出於何典」,在經典上找不到依據。「我曰非者,乃本於今經也」,谛閒法師說這個供像可能不對,這個不對就是根據此經,根據這一段的經文。「經中分明說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侍右,左面相傳言迦葉者,以盲從盲也。」老和尚他的看法,他說左面應當不是迦葉尊者,應該是目連,就是根據這部經上所講的。
老和尚這個看法固然是有道理,可是我們覺得人家一邊供迦葉,一邊供阿難,我們想想也沒有供錯。雖然經典裡面沒有,經典裡面沒有的事情很多,只要在表法意義上能講得通,未嘗不可。迦葉傳的是宗門,禅宗,阿難傳的是教下,用他們兩個代表宗門、教下也講得通,也並不是完全沒有理由。這是一般供像裡頭有這種供法。谛老說的有道理,供阿難、迦葉也有道理,都不能算錯,我們不要執著,不要偏執就好。在大乘法門裡面,供的時候不供阿難、迦葉,釋迦牟尼佛在當中,通常供文殊、普賢,供這兩大菩薩。像西方三聖,是供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是這樣的供法。
再看底下這段經文。這個經文科題,一百一十九面倒數第二行,科題裡面有一個字有問題。它是第三段,「傷歎請法二,初問往生因」,這個「往生」有問題。是問「宿生」因,宿世,就是問過去世中的因緣,經文是問宿生,不是問往生。所以,這個「往」字是個錯字。
【時韋提希見佛世尊。】
這是沒想到佛自己來了。
【自絕璎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
佛來了,那是感動最深,把身上佩帶的璎珞都拿下來,向佛頂禮,痛哭流涕。
【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
我過去生中造什麼樣罪逆,生出這個不孝的兒子,要殺父親害母親。這是問過去世的因緣。
【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為眷屬。】
說佛世尊您過去什麼因緣,怎麼提婆達多跟你是兄弟,堂兄弟,這是什麼因緣?我兒子跟我是什麼因緣?這兩個人聯串起來要害佛,要害父母,做這個大逆不道。
接著底下就是問往生的處所,在下面這段經文,第二段在一百二十一面第四行:
【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
這個念頭在此地她才說出來,前面她並沒有說出來,沒有說出來就有這個意思,佛就知道了。不要等你說出來,佛就來了,要替你解決這個問題。現在佛來了,她說出來了。這樁事情非佛親來不可,為什麼?這是大事因緣,《法華經》上說「一大事因緣」,了生死出三界,一生成佛,沒有比這個事情更大了。頻婆羅王沒有這個意念,沒有想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他沒有這個願望。他的願望只求授戒,只求聞法,解除他現前的苦難。夫人這個願望是永脫苦難,一了百了,這兩個人的願望不一樣。所以,佛對於國王,只派弟子去就可以了,就能夠滿他的願。夫人,非得自己來,願望才能夠圓滿,所以世尊自己到皇宮裡面來。這就是說出她自己不願意再住在這個世間。下面說:
【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這幾句話顯示出夫人遭這個難徹底覺悟了,這是真覺悟。這個世界確實是地獄、餓鬼、畜生充滿,你說我們沒見到!你沒見到是果沒見到,因見到了。貪欲是餓鬼因,瞋恚是地獄因,愚癡是畜生因。我們看看這世間人充滿了貪瞋癡,所造作的也是貪瞋癡,將來的果報就是地獄、餓鬼、畜生,怎麼不充滿?這個實在是太可怕了。『多不善聚』是講人事的環境,這個世間善人太少了,真正覺悟的人、明白的人太少了。不但世間人如此,學佛的人也不例外。看清楚這個環境才知道往生要緊,早一天離開這個世界,早一天得福,早一天得安樂。這個世間有什麼值得留戀的?菩薩在這個世間多住一天,目的是多度一個有緣人,絕對不是留戀這個世間。一切的設施、一切的作為,都是幫助有緣眾生早生極樂。除這樁事情之外,諸位想想,還有什麼理由在這個世間多住一天?希望在世間多住一天,就是迷惑顛倒,就是愚癡。有智慧的人、真正覺悟的人,他決定不希望在世間多住一天。我們在這個地方看到韋提希夫人她覺悟了,她明白了,這個世間住不得。我們看她的覺悟,再想想自己,她真正了解這個世間苦,我們今天遭的難還不夠,還不覺悟。
現在這個世間人可以說全世界陷於非常的不正常。什麼是正常?我們中國儒家的教化,五倫五常,倫常是正常的社會,倫常捨棄了就是不正常。全世界都不正常,苦難愈陷愈深。所以,這個世間還有很大的災難,在眼前,愈來愈接近。西方基督教的預言,基督教講世界末日是哪一天?一九九九年。他們講世界末日是一九九九年,今年是一九九0年,如果連頭帶尾不算,還有九年世界就末日了,耶稣要下來審判世人。這是基督教的預言,這個世界還有九年就沒有了。從前外國信基督教的人,現在都不相信,現在外國信基督教的人愈來愈少。雖然有很多還到教堂去做禮拜,但他們都不相信,疑問很多。我見到很多外國的基督徒,他們來跟我講,他們每個星期天還是上教堂,可是對於聖經裡面所講的問題懷疑的很多。在我們中國古老的預言當中,說這個世界恢復到正常的秩序,要以公元來算,大概是公元二0二0年到二0三0年之間,這之後這個世界才恢復到正常的秩序。東西方預言在過去並沒有在一起研究商量過,居然這樣的接近,相差不過三十年的樣子,這麼接近。
我們再看看現前這個環境,從哪裡看?從人心看,從一切人的造作上看,世界確實有災難。大概這個災難是非常嚴重的災難,這個災難之後,人會很冷靜仔細去想想應該要怎樣做法。如果不能夠恢復倫常、道德,不能夠遵守佛菩薩的教誡,一切眾生痛苦災難決定不能夠避免。什麼時候大家才能夠相信接受?就必須還要受大苦難的時候,他才會相信接受。像韋提希夫人,遭這麼大的劫難,她才醒悟過來。她想求一個,她也不知道極樂世界,只想求一個沒有苦難的地方。不但這些苦難的事情不要叫我看到,聽都不要讓我聽到,我希望有這麼一個地方能讓我去。把自己的願望說出來了,下面這就是請求,在一百二十二面,經文,正式向世尊提出這個要求。就是第三個小段「請往生因」。我們看頂格這一行經文:
【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忏悔。】
忏悔,大概過去生中造罪業太重,生了這麼一個不孝的兒子。是忏悔這樁事情。
【佛願唯曰。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這一段經文是求往生的因。夫人雖然啟請,但是佛所用的方法善巧至極,佛並沒告訴她,從娑婆世界西方,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那個地方怎麼樣好,你可以往生到那邊去,佛沒有說。佛用的方法是把十方諸佛的淨土統統示現在她的面前,讓她自己去選擇。這種作法就像我們今天講的民主開放,你自己選擇,你選擇好了,我再教你怎麼樣修法,怎麼去法,這才真正滿她的願望。夫人的選擇實在講就是代我們選擇,佛不是主動介紹給我們的,是讓我們自由自在去選擇。這個方法善巧,這個方法使我們求生西方,真是心服口服,出於我們自己願望。這種教學的方式我們應當記取,為什麼?我們常常勸人念佛,勸人求生淨土,人家為什麼不願意,不能接受?看他不能接受,就不能勸他。跟他講佛法的好處,跟他講做善的有善報,讓他多接觸多了解,逐漸叫他自己把淨土法門殊勝之處發現、找到,甘心情願去修,目的就達到了。
回歸到淨土是決定有可能的,為什麼?淨土是屬於自性淨土,自性彌陀,都離不開自性,都離不開自心,哪有不能覺悟的道理?不過是一時迷惑而已,這一時迷惑,所以才不想求生淨土。實在講不想,這裡面也有些因素,這個因素就是觀念上錯誤。有些人想「我的修行,將來要超佛越祖,我何必要往生?」正如同阿彌陀佛在世間自在王前面所發的願,我將來成佛要超過諸佛,要超過諸佛,何必要求生佛的淨土?可是問題他能不能超過?這是個問題。有些人發願慈悲心很重,「這個世間苦難的人很多,我生生世世做法師在這裡教化眾生就好,淨土雖然好,我現在還不想去」。所以,有許多錯誤的觀念。還有人「淨土很好,我現在還不想去,將來到臨終,我再求生還來得及」。殊不知到臨命終時,也許有一個因緣會錯過了。太多的因素,障礙了往生淨土。這些事情我們都必須要知道。要把這些障礙從現在就要把它排除,臨命終很難講。
韋提希夫人不知道過去生中造的什麼罪業,『求哀忏悔』,我們自己怎麼曉得過去生中造的罪業?我們哪一天死,怎麼個死法,怎麼知道?在香港我們佛門有個大護法,也是很有錢的,雷太太,曾經到過我們道場。生意做得很好,香港九七共產黨要收回去,所以她在那裡賺的錢在加拿大買地投資。前年她告訴我,我在溫哥華在她家裡住過,我那年去的時候大概是一九八五年,世界博覽會在溫哥華開的時候,大概是一九八五年。她已經買了有七十多畝地,好大一片。前幾年我碰到她,她告訴我她又買了一百多畝,那個地要蓋好幾條街,太大了!今年車禍死了,她自己開車,車禍。她大概也是有心髒病,車禍的時候送到醫院就死了。她跟她先生兩個,先生受傷,先生眼睛不好,視力很差,白天可以開車,晚上不敢開車,她開車,死了。這次我在香港,在香港開悼的時候我去參加。很有錢。這種是什麼?這個叫橫死!驚慌失措,還曉得念佛嗎?佛號忘記掉了,這樣子不能往生,驚慌失措。所以我們曉得我們有什麼罪業,將來什麼樣情況?不知道!
因此,念佛求往生,一定要把握到現前的時間,這才靠得住。決定不可以想到我將來要怎樣怎樣,像雷太太都是想將來要怎樣怎樣,她買那麼大的地,她還想蓋道場。蓋道場,發的心是好心,道場也沒有蓋成,自己橫死。所以,過去世這些因緣自己不曉得,發的心不但別人不曉得,說老實話自己也不曉得。發心蓋個廟、建個道場,廟她有能力蓋,沒有問題,蓋了廟以後有沒有道?場是有了,這個場將來要做什麼?都有問題。如果這個場沒有道,不但沒有功德,福德也沒有。如果這個場蓋得很大,讓這些出家人在裡面去爭權奪利,不但沒有福,還造罪業,不蓋比蓋還好,不蓋好!
所以,你要從多方面去觀察你就曉得,念佛求生刻不容緩,不能等待將來,不能等待明年,明天都不能等!這是韋提希夫人在這個會裡給我們示現的,捨離娑婆,求生極樂,刻不容緩。所以釋迦牟尼佛只有自己來,才能幫助她達到這個願望。好,我們下課。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十九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19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二十五面: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台。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
這是世尊接受韋提希夫人的請求,示現諸佛剎土,叫韋提希夫人自己觀察,自己去選擇。這也是放光現瑞的一部分。諸佛剎土並不相同,下面經文就看出它的差別相。我們翻開來看一百二十六面第一行:
【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這一段是略略的顯示諸佛國土的狀況不一樣,都是佛淨土,讓韋提希夫人看得清清楚楚。這個地方我們知道韋提希夫人,經上說得很清楚,她是與五百宮女,所以這個見是大家見的。佛當年示這個相,阿難在旁邊,目犍連也在旁邊,韋提希與五百宮女都親眼見到的。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
這是她對於諸佛淨土的贊歎。
【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十方國土在她比較之下,她就是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比較之後選擇出來的。由此可以證明,彌陀淨土確實是比諸佛淨土殊勝。此地是佛沒有介紹,是展現出來,讓她自由的去選擇。選定了,怎麼去法?這個要求世尊教導。底下一科是「正請修因」,我們要修什麼樣的因,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這就提出要求。注解裡面說「疏雲,思惟是願」,《疏》是智者大師所說的,思惟是發願,「願思是業,正問其因,正受者,非邪曰正,領納名受,即第二問觀行」。這兩句話簡單的講,一個是問願,怎麼發願?一個是問怎樣修行?這非常重要。底下是四明尊者的解釋,「鈔雲,此請淨土正助二因,初教我思惟,若不思惟,不成願樂,有願之思,乃成業因,此請事善助道之業也,次教我正受,離邪倒想,領納所緣,此請修行淨土觀法,即正觀也」。這一段是疏鈔裡面的解釋。底下一段,「竊謂」,這一段是谛閒法師的話,「據疏意,思惟是願,觀行是行,是以願導行也,鈔據答文」,四明尊者是根據世尊答覆韋提希的啟請,答覆的文還在後面。「先示淨業是助,次明妙觀是正,是正助雙修也」,釋迦牟尼佛的答覆,是先答覆三種淨業,那就是思惟,後面再答覆十六觀,這十六種修法,那是講正受。這是四明尊者根據經義來寫的。這兩種解釋都符合經義,以願導行,正助雙修,正是淨宗修學的綱領。
我們看經文。從經文上,世尊教學方法的善巧可以很活潑、很生動的看出來。佛知道韋提希的意思,也知道她多生多劫的善根今天起現行,所以他特地到皇宮裡面來,顯示無比的歡喜。這是成佛機緣成熟,所以佛來度她真是無比的歡喜。用這種方式讓她自己去選擇,實在說,佛知道她一定是選的極樂世界。選出來,提出問題,問修行的方法。我們看底下世尊是怎麼答的,在一百二十八面: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
這個『微笑』裡面含的意思就很深。微笑是歡喜,是顯示出她善根成熟,選擇非常正確。不但她自己得到利益,而且將來有無量無邊的眾生都能夠得到這個利益。經過她這一問一選擇,許多人得到往生淨土的利益。
【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阿那含』是小乘三果,你看國王在那裡持戒、修行,證小乘三果。下面的注解,先看智者大師的開示。「從此以下,酬前淨業」,酬是酬答,前面韋提希夫人提出問題,佛要在此地給她解答。「近答思惟正受,三種淨業」,這是先答覆她,「散心思量,曰思惟,十六正觀,名正受」。思惟、正受,這個解釋也很好,什麼叫思惟,什麼叫正受,這與我們現在修行有關系。散是散亂心,散亂心憶佛念佛都叫做思惟;一心專稱,那是正受,差別就在此地。放光,佛在沒有說法之前先放光,光裡面代表的意義很深,不僅有表法的意義在,而且有滅罪、斷惑的功德在其中。像淨宗經裡面,玄奘大師翻譯的《彌陀經》的經本,雖然《彌陀經》的梵文本裡面沒有「一心不亂」這個字樣,梵文本裡面是「一心系念」。羅什大師把它翻作「一心不亂」,玄奘大師沒有認為他翻錯,是因為往生的人,在往生的時候佛來接引,佛來接引先放光注照,放光注照的時候就把他念佛的功夫提升了一倍。因此,羅什大師翻的「一心不亂」,在意思上來講就沒有錯誤。
一心不亂的功夫有淺深之別,我們念佛念到煩惱伏住,這才有往生的分;煩惱伏不住,不能往生。能伏住煩惱,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這信念具足的時候,佛來接引,接引的時候就把你的功夫提升了一倍。所以,佛光有滅罪、有斷惑的功德。提升了,從功夫成片就提升到事一心不亂,這樣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在理論上才講得通。相當於圓教初信位的菩薩,圓教初信位的菩薩斷八十八品見惑,思惑還沒有斷,所以他還是在凡聖同居土,他不能到方便有余土。幾時再把八十一品思惑斷盡,這才能往生到方便有余土。所以,凡是往生的人,即使下下品,蒙佛光照注,他的地位在一般講應當相當於小乘初果,大乘圓教初信位的菩薩。此地佛一放光,對於韋提希夫人來講,也有這個力量,對頻婆娑羅王也是給他加持。他在那裡精進、用功的修行,遭這個大劫難,他修道的心特別的殷切,修道的心特別真誠,所以他進步非常的快速。佛光一照,他就能夠證到阿那含果。
谛閒法師在此地有幾句話,解釋經義說得也很好,他的注解在一百二十九面倒數第二行最後一句。他老人家的話上加了兩個字「竊謂」,有這兩個字下面就是谛閒老法師的話。「佛因頻婆,果熟蒂落,時至理彰,故先放光照觸,令其出樊籠,而成聖果,況彼小機,自成小果。」這就是國王、夫人這兩個人根性不相同,所以他們心思也不一樣。頻婆娑羅王是小乘根機,就是過去生中修學小乘時間很長,小乘的習氣很重,這一生親近世尊還是證小乘果。他的緣也成熟了。「不比韋提,是本經發起人,又是當機眾」,夫人是大乘根機,不但是大乘根機,是本經的發起人,是當機者。「頻婆二事俱無,故令先脫也」,國王不是本經的當機,也不是本經的發起人,所以他是先證小果。
「佛於未放光前,先微笑者,喜於中,而形於外,謂出世與世,兩俱不可思議也」,這個因緣非常不可思議。出世是跟根熟的眾生要說一生成佛的法門,這個不可思議。世間法,就是阿闍世王這次政變,引發出這麼個因緣,也是不可思議。底下說,「頻婆若不生闍世,未必現生,即成聖果」。這是真的,他不那麼專心、用心去修道,不專心,一生未必能成就。是因為生這個不好的兒子,反而叫自己證了聖果,這是不可思議。「即使現生得成,亦未必有若斯之速」,即使這一生能夠修成,沒這麼快,不可能現在就證阿那含果。「闍世若不逢惡友」,就是阿闍世他要遇不到提婆達多,「未必便有殺父圖王之念」,提婆達多不挑唆他,他也不會動這個念頭,「無此極惡之心,斷不作此逆事」,他沒有這個惡心,不會做這個壞事,「以世間極惡之苦因,助成出世證聖之善果,豈非不可思議者欤」。這是講阿闍世王、提婆達多、頻婆娑羅王他們這些因因果果,不可思議。
「頻婆因親生子,殺父圖王,由是塵念若灰」,對於這個世間真是灰心到了極處。「及至關於七重室內,國政纖芥不聞,此時還他本來面目,兼之以奉戒聞法,三學齊修,是故斷惑證真也,宜矣。」這是講國王的因緣,國王平時政事煩瑣,現在被兒子囚禁起來,真的是一切都放下,身心清淨。遭這個劫難,對人生沒有一絲毫留戀,全心全力在修行,這是個很難得的增上緣。所以谛老講此時還他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什麼?是身心無事,無事就是本來面目。無事要找許多事,這就不是本來面目了。清淨心是本來面目,這總是要記住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本來面目。頻婆娑羅王被幽禁起來的時候,正是他本來面目恢復了,沒有平常這麼多事情纏繞。所以他三學增上,三學是戒、定、慧三學,是故斷惑證真。
「頻婆證果,佛心舒暢,所以微笑者也」,沒想到頻婆娑羅王因這麼一樁事情,是快速的、加速度讓他證到小乘三果。這是佛微笑的一個原因。「光有五色者,表從佛法性五陰體上,顯露妙光,照破頻婆五陰,轉變而成五分法身果也,所以王雖幽閉,而內外心身無不舒暢」,他得的是法喜充滿。「七重房壁,萬不能遮,雖曰遙見,如在目前,作禮之頃,即證三果,梵雲阿那含,華言不來,謂已斷欲界九品生因,可以不來下界受生也。」三果叫不來,不來是不到欲界來了。他住在什麼地方?住在四禅五不還天,他到那裡去修行,到五不還天修行去。諸位要曉得,到五不還天修行不是身去,他的神識去了。國王被關在那裡,也沒人送東西給他吃,在我們看國王是餓死了,實際上國王到五不還天去了。這是佛先度他。阿闍世王殺父親的目的達到了,沒有想到父親生五不還天,四禅天去了,已經證了聖果,他對這個世間已經毫無留戀。
像這個,肉眼凡夫看不出來,佛在此地不給我們說明,這個問題也沒法子交代,國王到底是活著,是死了?到底情況怎麼樣?這一交代就清清楚楚了。三果羅漢,三果也稱為羅漢,具足五種神通,所以他看到佛在王宮給王後說法,他在那裡頂禮拜佛,就證了三果,他是五種神通都具足了。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
佛度兩個人幾乎是同時的,放光當中同時加持這兩個人。告訴韋提希夫人:
【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
這講西方極樂世界。
【汝當系念谛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這一段話顯示啟請的功德無量無邊。首先,安慰、告訴她,你選擇的彌陀淨土,去此不遠。想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系念谛觀彼國』,「系念」是答覆她思惟,「谛觀」是答覆她正受。在這個地方雖然沒細說,就是告訴她,不但她得利益,『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今天你所選擇的這個法門,別人看到了一定羨慕,一定也想往生彌陀淨土。這種利益都是你在此地選擇而引發的,這個功德利益就太殊勝了。
此地,智者大師的解釋,為什麼說『去此不遠』。「疏雲,去此不遠者,極樂去此十萬億剎」,極樂世界跟我們娑婆世界的距離是十萬億個佛國土。一個佛國土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當中距離是十萬億個大千世界,怎麼能說不遠?這個答裡面有兩個意思。「答有二,一以佛力故,欲見即見」,佛今天以他的神力,把十方諸佛國土都展現在韋提希夫人的面前,不遠,你看得清清楚楚,你剛才看見了。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光中現土,顯於佛頂,一念能緣,言不遠也」,恆沙諸佛國土,佛都能在佛光當中展現出來。所以,我們心一動念就能到達。如果從世間事相上來說,確實是十萬億佛國土,十萬億佛國土一念就到達。這一念究竟能達到多大的范圍?給諸位說,能達到盡虛空遍法界。十萬億國土太近了,就好像放射的電波一樣,電波一放射是盡虛空遍法界,十萬億的距離的確是很短,不算是很長。
所以,念頭不可思議,經上常講「念劫圓融」,一念展開是無量劫,無量劫濃縮是一念,一念就是無量劫,無量劫就是一念。這也就說明,時間不是真的,空間也是假的。我們今天講時間、空間,時間空間在佛法裡是不相應行法,換句話說,就是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實。因為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一念就是心識起用。所以,一念能變虛空法界,再遠也是一念就到達。不要說彌陀淨土,比彌陀淨土更遠,無量無邊恆河沙的大千世界,也是一念到達,不需要二念、三念,只一念就圓滿到達。所以說不遠。
下面谛老法師給我們開示。「佛言不遠者,顯極樂乃唯心淨土,何遠之有,疏指佛頂光中彌陀,固是,佛不一定彌陀說在光中,如果是光中彌陀,與韋提觌面相見,佛亦不問知之與不,據佛意謂,爾前言樂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去此不遠,不難往生,祗要系念阿彌陀佛,谛觀彼極樂國土。」谛閒法師重在這兩句,這兩句解釋非常親切,確實比智者大師說得清楚,說得中肯,說得好!遠近不是要緊的事情,要緊的事情是怎樣去,決定去,這個才要緊。谛老根據經意來解釋,只要系念阿彌陀佛,「系念」根據前面的意思就是信願求生,求生之心非常的懇切,這就是系念。求生之心懇切,我們這個世間自然就淡薄,這個世間不論你是處人接物、對人對事,你不會去計較,也不會去認真,為什麼?一心一意想到極樂世界去。想捨離這個世界,還會跟這個世界有什麼過不去?沒有!這就是所謂萬緣放下,這是真放下。系念就是放下萬緣,一心一意求生極樂世界。
谛觀就是憶佛念佛,十六觀把它總括起來說,就這四個字。前面十五觀是憶佛,最後一觀是念佛,憶佛念佛,大勢至菩薩給我們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才曉得谛觀是包括了修行的方法。憶念的范圍是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系念,即思惟,助道也,谛觀,即觀想,正行也」,持名念佛是屬於正行,它是屬於觀想的范圍,十六觀范圍之中。所以諸位要記住,持名不是助念,持名是正念,不是助道的,是正行。「二俱淨業」,佛給我們講的二種都是淨業,「正助行成,臨終決定往生,可無疑貳」。正修助修,正助雙修,臨終決定住生,這是毫無疑問的問題。
下面佛是先要給我們講系念,系念的三種淨業。我們把這個文念下去,這個非常重要,這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所以科題上講「正示往生正因」,裡面兩段,第一段是正因。所以這是非常重要。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管是積功累德修行的人,或者是臨終忏悔往生的人,『三福』一定具足。阿闍世王以後也往生淨土了,他殺父害母,他有沒有修「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給諸位說有。現在是沒有,臨終一忏悔就有,一忏悔就具足。想像過去對父母那種態度,心態、行為真正是錯了,徹底改過自新。這一下改過自新,他這個福就具足了,為什麼?他再不會用這個心態、用這種行為對待父母,真正改過。我們中國人有個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他真徹底悔改了。阿闍世王到臨終才悔改,所以他必須具足這三種淨業,沒有這三種淨業是決定不能往生。這是諸位同修要記住的。
我們現前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沒有關系,學阿闍世王,到臨終我們再來忏悔往生」。如果抱著這種心態,叫投機取巧,這樣的心態決定不能往生。為什麼?你臨命終時沒有機會忏悔,必然墮落。佛教訓我們,我們在沒有聽到佛法之前造作的罪業,是迷惑顛倒。聽到佛法之後,尤其是接受三皈、眾戒之後,再要造作罪業,是罪上加罪。所以,四重戒不通忏悔,忏悔的機會沒有,這是諸位一定要記住。決定不能存個僥幸的心理,那就大錯特錯了,從今天起認真的修學。
這個三句,第一句裡面有: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四樁事情。第二:
【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樁事情。第三: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四樁事情。
總共十一樁事情。第一是人天福,注解裡頭說第一是「共凡夫」,人天福報,第二是「共小乘」,第三是「菩薩福」。所以這個三條後後勝於前前,後面一定包括前面,前面不能包括後面。如果細說總共十一句,後一句包括前面一句,前面一句不包括後一句。換句話說,不孝父母決定不可能『奉事師長』,沒有這個道理的。不能夠奉事師長,慈悲心一定沒有,不會有慈悲心。沒有慈悲心怎麼可能修十善業?沒有十善業怎麼可能『受持三歸』?受持三歸的人決定是圓滿的十善。你從這個地方來看,就曉得淨土宗是易行道,實在也不容易!要容易,那是一萬個念佛的一萬個都往生,為什麼李老師常說,一萬個念佛的人當中,只有兩、三個往生?那兩、三個往生的人你仔細去觀察,他真的做到,他確實做到。凡是不能做到,陽奉陰違,不能往生,不管你是在家出家,你想生淨土沒那麼容易。佛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是我們自己沒有去照做。
此地的注解我們簡單跟諸位念念。這段不必細說,因為我們剛剛在講堂當中說了不久,我記得是講了三次,把這個三條講完。希望大家把那個錄音帶找出來細細去聽聽,非常重要。得生與否這是關鍵,沒有這個基礎,那一句佛號怎麼能念得好?怎麼能念得相應?我們今天念的阿彌陀佛不相應,愈念煩惱越多,念到最後都不想念了,念不下去,就是沒福。這是三福。一句阿彌陀佛念得相應,是有大福報的人,這才能念得相應。
我們看一百三十四面倒數第二行,從第三句看起。「總之欲修淨業,父母不能不孝,師長合宜奉事」,合宜是應該,「身口意業,不得不慎」,慈心、十善就是身口意業,十善是身三、口四、意三,要謹慎。「是凡夫分所當行,故曰共凡夫」,這是人天基本的德行,這個地方做不到;換句話說,人天的資格來生都得不到。來生得不到人天,到哪裡去?當然到三惡道去了。能把這個四句真正守住,做到了,來生決定不墮三惡道,人天福報。父母,這個沒有話說,養育之恩怎麼能不報?師長,這裡頭有問題,我們親師、擇友要選擇。父母不能選擇,沒法子選擇的,老師可以選擇,要選擇真正善知識,親近他,拜他做老師。拜他做老師要聽話,不聽話沒用處,奉事師長最重要的是依教奉行,所以選擇老師要慎重又慎重。
佛門裡面,皈依的師父沒什麼關系,皈依的師父、剃度的師父、受戒的師父都不重要,那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個等於說介紹我們入佛門來的,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什麼?是指導我修行的師父,我們佛門裡面講傳法的師父,這個弟子叫法子。這個師父在佛門裡面非常重視,這叫師承。我不是在他那邊歸依的,他也不是我的戒和尚,這個沒關系。我跟他學法,他傳法給我,這就是我的和尚,親教師,這個重要!在家修行也是如此,一定要選擇善知識。實在選擇不到,哪個是真正善知識,我們也不認識。愈是真正善知識,你去求他,他愈謙虛,「我沒有東西教你,我自己生死都不能了」,愈謙虛、愈客氣。那個不是善知識的,「我修行功夫好,我可以放光,我有神通」。今天真假不容易辨別,在這個時候怎麼辦?所以我常常勸同修我們以古人做老師,這個沒錯,用這個方法。
最好的老師是阿彌陀佛,那還會錯得了?直接跟阿彌陀佛學,阿彌陀佛不在,那怎麼辦?淨土五經就是的,依照淨土五經去學,你就是拜阿彌陀佛做老師、拜釋迦牟尼佛做老師,這個老師決定錯不了。如果說這個太深,我還不懂,淺一點,找近一點,印光大師。印光大師雖然不在世了,《文鈔》在。我天天讀《文鈔》,依教奉行,他教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印光法師是我們的老師,這是准錯不了的。要好好的選擇老師,選擇同參道友,我們這一生才會有成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二十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20
請看一百三十五面第一行。這個開頭是接著前面,就是第一條所講的四句。「肯慎就易,不肯就難」,問題我們肯不肯慎重?肯不肯認真去做?底下一句這是解釋第二福。「道俗根本戒法,尚且十人九犯,少露多藏,況微細行」,這就是講持戒。三皈是修行的總綱領,這綱領在《無量壽經》裡面就在經題上,這是佛、法、僧,就是覺、正、淨。在經題上,清淨是僧寶,平等是法寶,覺是佛寶,所以三皈都在經題上,這是修行的原理原則。下手是從持戒下手,就是「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戒律的范圍非常之廣,佛在經論上只能講一個原則,雖然有些項目,那是佛在世,在那個時代那種生活環境之下,大家必須要遵守的規則。時代變遷了,地域不相同,但是戒律的精神決定是不變,戒律是超凡入聖的標准;換句話說,它超越了國家的界限、超越了民族的界限,甚至於超越了六道種類的界限,一切有情眾生都要遵守的。
戒律的精神是什麼?把它整個歸納起來,只有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戒律的精神。什麼是惡?什麼是善?在佛法裡面,實在講有許多不同的標准。在當前,不同的標准就更多了。每個國家對於善惡的觀念不相同,認知不一樣,每個地區也不一樣,每個時代也不一樣,這些我們統統要懂得。佛只跟我們講原則,畢竟我們是現代人,生活在現代的環境裡,我們不是古人,也不是未來人,所以一定要懂得原則,要遵守習尚,就是大家習慣上的崇尚,我們要遵守。戒律真正的意義,就是要求我們與大眾和睦相處,這是戒律的目的。是希望我們自己斷惡修善,能夠得到清淨心,戒律最大的目標就是得定,「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你要知道這個道理,然後才曉得戒律我們應當要怎樣遵守,幫助我們得定,幫助我們把一切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
可是戒律很難,難在什麼地方?無始劫以來我們的煩惱習氣太重,一個是煩惱,一個是邪知邪見,就是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這樣一來,縱然國家訂的法律很好,我們還想盡方法去鑽法律的漏洞,這就是不守法,這就是不持戒。那些人都是很聰明的人,他會鑽法律漏洞,這種聰明佛法裡面講世智辯聰,不是真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奉公守法,不但是法律規定的條文他決定不犯,縱然法律條文裡面沒有,而是為社會道德所不容許的,他也不會犯。由此可知,持戒是真難!所以說,「道俗根本戒法」,道是出家人,俗是在家人,根本戒法是什麼?五戒,五戒是根本戒法。根本戒法可以說不但它的精神永遠不變,戒條也是永遠不變。其余的戒律,可以因時因地來修改,改成像我們中國人講的清規,常住公約,都是屬於戒律的現代化。可是這個五條不會改動的,為什麼?走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在任何一個時代都行得通,充其量解釋的范圍有寬狹、淺深不一樣。所以,五戒是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都不變的,這真正是根本的戒法。
「尚且十人九犯」,這是真的,幾個人能把五戒持好?比丘戒、菩薩戒都是些樣子,好像不去受個菩薩戒,我在佛教地位就比人矮一等,我不是菩薩,他們都是菩薩。這都是著了名利相,好名、好利。真正持戒,把五戒做好就不得了。所以佛在《無量壽經》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你仔細去觀察一下,就是講的五戒十善。我們能夠做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沒有問題。這樣明顯的大戒尚且做不到,何況微細的戒行?「又況三千威儀,比丘五篇七聚,共二百五十條,持犯,皆依行住坐臥四儀,每儀具二百五十,四共成千,歷三世,成三千也。」過去現在未來,這叫三千威儀,幾個人能做到?蕅益大師告訴我們,蕅益大師生在明朝末年,他老人家圓寂在清朝初年。所以,我們今天看到他的書裡面,有的寫明朝,有的寫清朝,都可以寫,他經歷二個朝代。他對於戒律很有研究,相當於我們近代的弘一大師一樣,對戒律很有研究。他說中國從南宋以後就沒有比丘了,比丘沒有,哪來的比丘戒?真正成為一個比丘,最低限度要有五個真正比丘傳戒,你才能夠得戒。一個比丘都沒有,由此可知,傳的戒只有形式,沒有實質,實質沒有了,就是個樣子,樣子還存在。
近代弘一大師跟我們講得更明白。他在閩南住的時間很長,在閩南佛學院,就是廈門南普陀寺,你看他給佛學院裡面的開示所講的,他講得真是透澈。他說戒要不要去受?要受。受,但是自己心裡要清楚,決定不能得戒,只是受個形式而已。為什麼受個形式?免得世間人批評,你這個人,僧不僧,俗不俗,人家毀謗。所以就受個形式戒。同時受個形式戒,自己好好的去研究戒律,明了一條我們就守一條,這是真正的受戒。所以戒壇是形式,出家人戒壇都是形式了,何況在家,這就更清楚了。我當年學佛,親近章嘉大師的時候,章嘉大師對於持戒非常重視。他老人家告訴我,持戒是你做到一條,叫持一條。他沒有勸我,哪裡傳戒,你去受戒,沒有。他教我去遵守、去照做,做到一條,你真正就受了這條戒。可見得這些真正善知識,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不要緊,實質要緊。
所以,「言不犯,誠非易易」,不犯戒實在是不容易。特別是小乘戒,小乘戒完全從事相上結罪,很難!大乘戒,跟諸位說,大乘戒就更不容易。大乘戒是從起心動念上結罪,比小乘還要麻煩,還不容易。小乘,我只要形式上做到,真的就持戒了;大乘在起心動念。所以大乘戒,大乘表面上看起來是開放的,無論在思想、見解、行持上都是屬於開放的;小乘是拘謹、是保守的,非常保守。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形態。但是那個開放,心地的清淨超越小乘;換句話說,佛是主張開放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佛也提倡自由、平等,跟我們現在要求民主自由完全相同。我們今天只講民主自由,不講清淨,這個不得了,不講身心清淨,所以自由平等裡面有許多的弊病。佛的自由、平等、民主是建立在身心清淨的基礎上,那不一樣,是建立在高度智慧的基礎上。所以他自在,他不妨礙別人自在,這才叫真正自在。我平等,不妨礙別人平等,一切眾生皆平等。
所以,現在人心目當中尋求的民主、自由、平等,佛門裡有真正的東西。可是這些東西哪裡來?必須從小乘基礎上奠定下來的。佛教傳到中國,說老實話小乘的經論傳到中國來是相當完整,我們《大藏經》的阿含部,跟巴利文藏經相差很少,幾乎小乘經典我們全部都翻譯過來。但是小乘教,在隋唐的時候只盛行很短的一個時期,以後就沒有了,原因在哪裡?原因是被中國儒家、道家代替了。你讀孔子的書,老莊的書,足以媲美於小乘法。因此中國從前學佛的人,都有很好儒、道學養的基礎,就不需要再浪費時間去學小乘教,直接就入了大乘。
可是到最近,這一百年來就可憐了,小乘教早已經捨掉,不作興了,你要是讀小乘經,一般人都瞧不起你。儒家的書也不念,道家的書也丟掉了,這樣直接學大乘,下面落空,所以大乘法怎麼修,修了一輩子都不能成就。你說這怎麼得了,這是我們今天學佛最困難的一個問題。我們今天是不是要從小乘來奠定基礎?在中國人來講,實在不需要,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念小乘經,不如念儒家的四書、五經、十三經,不如念這個。這是中國人的東西,我們念起來的確是方便、好讀、容易學。小乘經典是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翻得不好,沒有大乘翻的這麼樣流暢,這樣的順暢,所以小乘經不好讀。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知道了之後,我們才曉得我們今後的路怎麼走法。真正學佛,說老實話,四書是不能不念,為什麼?代替小乘。當然更好能夠讀五經,說五經分量太多了,我沒辦法受持。再少再少,少得不能再少,四書。這是朱熹給我們中國讀書人在許多經典裡面選擇出來的,他選擇的構想很圓滿,四書裡面有理論、有方法,還帶表演的。實在講,我們只能夠推測、猜想,因為沒證據可尋,我沒有去研究朱子,他的生平我不太清楚。四書的編輯、構想很像《華嚴經》,他是不是從讀《華嚴經》得到的靈感就不知道了,非常像《華嚴經》。《華嚴經》有理論、有方法,還帶表演。《華嚴經》前面是講理論,「離世間品」是講修行的方法,「入法界品」,就是善財童子與五十三位善知識做給我們看,把它理論、方法完全表現在生活上,就好像演戲一樣,演練出來給我們看。所以,這樣的教學真是圓滿到了極處。
四書就像這個樣子,《中庸》是理論,《大學》是方法,孔老夫子、孟子就像善財童子跟那個五十三位善知識一樣。你看,怎樣把學、庸理論方法應用在生活上,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換句話說,孔老夫子做到了,孟子做到了。這兩個人就彷佛是善財童子表演給我們看,是中國人的典型、中國人的榜樣。中國人像什麼樣子?孔子是中國人,孟子是中國人。我們學做中國人,就是以孟子、以孔子做為模范,學得像他那樣子。他們的德行實在講不亞於小乘,他們的智慧超越了小乘,智慧跟心量超越了小乘,非常接近大乘。所以從儒入佛,比從小乘入佛、入大乘好的太多了,這就是四書不能不念,沒有這個基礎不行。自己修行尚且需要這個基礎,何況弘法利生要給別人講解佛法,你要沒這個基礎那怎麼行?
我在美國教學,我訂了七門課,這七門功課最低限度都要能夠背誦。七門功課裡面有四書,要能背,不能背,沒有資格講經。我七門功課裡面,經是四種,《無量壽經》、《彌陀經要解》、《普賢菩薩行願品》、《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是一部小乘經。經,三部大乘,一部小乘。另外三種,《了凡四訓》、《感應篇》、四書,我選的這個七種,這七種東西要不能念到熟透,沒有資格講經。你自己修行,不需要這麼多,經典裡選一種,四書要讀,背不背沒有關系,你自己修行。要發心弘法利生,這個七樣是基本,我也是選得少得不能少,沒法子再少,已經把標准降到最低的限度。這是同修們真正要知道,要真正想發菩提心弘法利生,那就真要拼命去干。底下說,「發菩提,信因果,誦大乘,皆自利,唯勸進句,是利他,二利具備,固是大乘」。這個意思我們在介紹《疏鈔》的時候,都給諸位同修說過了。我們再看後面「結歎」,後面的經文: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這一段經文必須要記住。我們想不想成佛?想成佛前面這十一句,三福,一定要修,要認真修,不修成不了佛。過去佛、未來佛、現在佛,沒有一尊佛不守這個原則;換句話說,沒有一尊佛是例外的,不修這個他能成就?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成佛,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管他是積德往生的,還是忏罪往生的,也要具足這三福。不具足三福,你今天念佛,念阿彌陀佛,只能說結個法緣,這一生不能往生。這一生要想往生,這個要記住,要依教奉行。
注解後面,谛閒大師幾句話囑咐也很重要,在一百三十六面第二行下半段看起。「竊謂」,竊謂是谛閒大師的話,「三種既雲諸佛正因,具見諸佛」,具是具體,我們能夠看到一切諸佛,「不僅修大乘,即小聖凡夫之行,亦所當行也」。前面那十一句,沒有一個人不是依教奉行的,認真在修學,這樣才能成就。我們今天前面二段都不要,我把「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上,我只要一條,就成就了嗎?好像蓋大樓一樣,下面兩層不要,我要蓋第三層,你怎麼蓋法?這個想法都叫邪知邪見,不知道從根本修,那樣發菩提心,菩提心是假的。真正發菩提心,是從孝順父母做起,那是真正覺悟,徹底覺悟。
所以佛法,特別是大乘佛法,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中國儒家的教學,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由此可知,世出世間的教學統統是以孝道為根本。今天我們講教育失敗,失敗在哪裡?根沒有了。學校裡面不教孝道,這是教育徹底失敗。人不孝親,就不會尊師,不孝親、不尊師,就決定不會忠於國家、愛護老百姓,不可能。學成之後怎麼樣?自私自利。每個人都求他本身的利益,這個國家社會怎麼不亂?彼此互相爭利。從前的教育是捨己為人,求什麼?求社會的安和利樂,是求這個,不是求個人,講求捨己為人。從前的家族是大家族,現在是小家庭。大家族裡面,倫理道德的觀念非常重要,沒有這個就不能維系,這個家就會亂。所以現在把這些東西統統捨掉,捨掉之後怎麼辦?唯一的只有小家庭。小家庭還是有問題,問題在哪裡?你看鬧離婚的多少!你要問這什麼原因?沒有教育,不知道人與人的關系,夫妻什麼關系?父子什麼關系?兄弟什麼關系?統統沒有了。我有利、我有錢,只看到這個是關系,除了名利之外,其他的都沒有關系,這還得了!這個不得了,這太可怕了,唯利是圖。所以這是教育徹底失敗的地方。
可是這個教育已經錯了這麼多年,現在大家都不覺悟,認為現在這個發展是正常的,不知道回頭;回頭是落伍,那是封建教育。所以必定有大災難,大災難之後,人會好好的想想,想想我們災難發生的原因?再去找根,找到最後還是古人的教育對。這個大災難是這個世界上的人要死一半到三分之二,人才會覺悟,才會醒過來。不是這樣的災難,迷惑顛倒,永遠不會回頭。今天在世界上的這些領袖,我很佩服李光耀,李光耀有遠見。所以在新加坡,學校裡面念中國古書、念佛學,學校裡面開的有佛學課程。我們只聽說他贊歎中國固有的文化,我聽新加坡同修告訴我,說李光耀在電視廣播裡頭曾經說過,他很可惜的,自己受的是英語教育;他說如果他受中國傳統教育的話,新加坡今天的治績要超過現在很多倍。這也是受過慘痛的教訓,回過頭來反省,對中國文化有點認識了。
所以這一段文,是我們這部經裡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十六觀裡面就是第十六觀持名,本經裡頭把這兩段掌握到,全經的功德利益你就都得到了。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
本經發起當機是韋提希尊者,佛還又叫著阿難,阿難與這個經有什麼關系?阿難關系很大,為什麼?因為這個經是在皇宮裡面說的,佛說這個經,佛的弟子只有兩個人聽到。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沒聽到,他們在靈鹫山沒有跟來,沒聽到。可是開經裡面,我們看到聽眾,他們都聽到了,他們怎麼聽到?佛在此地叫著阿難要仔細聽,回去把我所講的話告訴他們,所以他們都聽到了。這是叫阿難的原因在此地,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阿難將來是集結經藏,傳法之人,所以他一定要仔細的聽。所以兩個人跟他一道來,他沒有叫目犍連谛聽,而叫阿難谛聽,『善思念之』。佛在此地說法,也就是『為未來世一切眾生』,想修淨業,希望往生淨土,這個法門就有了很大的幫助,能令一切眾生人人滿願。末後又非常贊歎韋提希夫人,你問得太好了,你這一問,不曉得多少人得利益。
我們看谛老和尚的解釋,在一百三十七面第一行,末後這一句看起。「竊謂,詳如來意」,詳細、仔細觀察釋迦牟尼佛說話的意思,「三種淨業,專為末世眾生而說」。谛老認為,特別強調的是末法時期的眾生,為什麼?確實像第一福,佛沒在中國出現,我們儒家都做到了。今天我們把儒家的教育捨棄,才覺得佛這幾句話重要,在從前大家念這個,統統做到了。學小乘教的,「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他們也都很老實的做到了。所以在當時,佛講的那特別是強調菩薩法。佛特別要把這三條統統說出來,確實針對末法眾生,末法太苦了!像我們現在遭受這個難,實在是太苦了,史無前例,古今中外歷史在過去沒有過的。不要眼看著我們今天科技發達,台灣財富這麼多,展開歷史,比任何一個時代都痛苦,都顯得貧窮。貧是什麼?沒有智慧;賤是沒有地位,在社會上沒有人尊重你。從前做官還得了,老百姓誰不敬畏?又恭敬又害怕。現在連總統都有人指著鼻子罵,你說真是沒有意思。以前行政院長、縣市長還得了,現在走出去誰理他?連街上擺攤子的,見到他都不理他。這天下大亂,整個社會秩序脫節,社會秩序毀掉了,這個不得了。
禮崩掉了,禮就是上下尊卑有序,今天禮徹底的崩潰掉,禮崩樂壞,天下就大亂。老子當時在世教學就說「道失而後有德」,道失掉了,有德來維系,「德失而後仁,仁失而後義,義失而後禮」。禮是最後的、最低的一個階層,禮要失掉,天下大亂。孔子之後,實在講每個朝代對於禮它都維護,一直到滿清末年。國家在教育裡面非常重視,所以稱教育有稱之為禮教,也是有道理的。到民國初年,這些留學生到外國去,認為外國自由平等,中國禮教太約束人,禮教是吃人的禮教,要把它打倒。打倒之後,才有今天這個結局。共產黨統治了中國大陸,我們今天社會這樣的動亂,這都是禮教崩潰之後的結局。雖富,富而不樂,心不能安,真正得不到快樂;換句話說,物質上不缺乏,精神上非常空虛。沒有精神生活,這個多苦。我們仔細觀察、仔細去反省,要把病根找到。不能救這個社會,至少要救自己,要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充實自己精神生活,無過於讀孔孟書,讀大乘佛法,然後才會覺得我這一生過得還有點意義,人生還是有點意義、有點價值。如果不念孔孟書,不讀大乘佛法,這一生空過了,人生沒有意思,沒有價值。有錢,能值幾個錢?不值錢!這些地方我們都要注意的,要留意的。在此地,曉得佛說法的用意,正是為我們現代這個時代人所講的,所以在此地特別強調三種淨業。
「以滅後眾生,障大賊強,法身慧命夭傷,不有三種淨業,誰能保任,故雲為未來世等」,這個話說得很好,交代得非常的清楚,非常的明白。佛滅度之後,在中國,孔夫子死了以後,正知正見的人少了。障大賊強,障是業障,賊是煩惱,煩惱愈來愈重,業障也愈來愈深。法身慧命夭傷,法身慧命幾乎斷絕。學佛,要想成佛、要想往生,往生成佛是法身慧命,如何來維系法身慧命?這三種淨業。所以,這三種淨業不僅是修淨土一定要遵守,修學大乘佛法,不管是哪一宗不管是哪一法門,如果不從這個十一句上下手,可以斷定他不會有成就。我們自己修學也是一樣,念佛也好,參禅也好,持咒也好,無論你修哪個法門,這十一句做不到,你所修學的只能說修一點人天癡福。說人天癡福是對你很恭敬了,說不定你這一點癡福到三惡道去享。惡道也有很有福的,畜生道有福的,我們就看到很多。你看外國人養的那些寵物,真有福!主人伺候它無微不至,死了之後,葬在公墓,常常還去給它插個花,還去悼念,真有福!那些畜生都是前世念佛修行人。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阿難汝當受持。】
這句話很重要。你看每一段都特別叫阿難,釋迦牟尼佛還沒開導,就特別叫著阿難,『汝當受持』。
【廣為多眾宣說佛語。】
交代他要傳法。
【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這是特別囑咐阿難尊者,受持、弘揚以及接受這個法門,修學所得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從這一段文證明這部經是圓頓大教,因為他證『無生法忍』沒有按照次第,一下就能夠證得,這是屬於頓教。跟《彌陀經》裡面講的若一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亂,是同樣的意思。修行的人是以自己真誠之心求生淨土,眾生有感,佛就有應。佛在應的時候,佛可能現身,給你做證明,現瑞相,所謂是「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個地方講『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這是沒有往生之前見到的。像過去慧遠大師,他老人家一生當中,就見到三次西方極樂世界,所見的狀況跟經上所講的一樣。
遠公在世的時候,《觀無量壽佛經》還沒有翻譯,《阿彌陀經》也沒有翻譯,他老人家所依據的是《無量壽經》,只有《無量壽經》。淨土三經,《無量壽經》到中國來的最早,當年遠公大師就是依一部經修持,在廬山建立蓮社,淨土宗在那邊建立。他志同道合,就是專修淨土求往生極樂世界的,一百二十三個人,在廬山念佛。他老人家三次見到淨土,《楞嚴經》上講的「現前見佛」,他現前見佛。在過去念佛人,或是在定中、或是在念佛堂、或是在自己修學行住坐臥的時候,見到阿彌陀佛的聖像、見到西方世界的寶池、見到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這些記載很多。在近代,人比較少了。近代我知道的,就是在舊金山,甘貴穗居士,他在念佛的時候見到蓮花,蓮花上有他自己的名字,這個跟經上講的相應。這是佛以神力來給你做證明,你修行到相當一個程度,現相來給你做證明,加強你的信心。
我們在修持見不到相,換句話說,佛知道你程度還不夠,如果佛現這個相來,你會發狂。一見到這個瑞相就自己覺得很了不起,貢高我慢,「我修行成就了,你們看,你們都沒有功夫,你們都沒有見到」,這人就發狂了,發狂就是煩惱生起來,清淨心馬上就失掉。古人見瑞相的時候,見如不見,他不但完全不動心,他也不會告訴人。到什麼時候告訴人?他往生的時候,大家送他往生,他會把他以前這些經驗告訴大家。像遠公是臨往生的時候告訴同修們,「西方境界我又見到了,過去曾經見到過兩次,現在見到,我要走了」。這個時候才宣布,境界從來不告訴人的。現在見到一點點,連見點影子就趕緊到處宣揚,怕人不知道,還要寫書,你說這怎麼得了!甚至於還有沒有見到的,怕人家說他沒有功夫,還要去欺騙人,我見到見到什麼。騙人的,造謠生事。這些事情在中國、在外國太普遍、太多了。
凡是聽到的,你要注意,決定是假的,決定不會是真的,為什麼?真的,他怎麼肯輕易告訴你,不可能輕易告訴你。真遇到這個境界,對什麼人可以說?大多數是對自己的老師,求老師給印證。同參道友通常都不說的,怎麼肯對大眾宣布?對大眾宣布一定是造謠生事,無非是求名聞利養,今天講打知名度。用這個方法來打知名度,欺騙一切眾生,這是決定不可靠的,這點我們要知道。
什麼叫無生法忍?我們下次再來研究。
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二十一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21
請掀開經本,一百三十七面倒數第二行。時間過得很快,明天我們就圓滿了,所以今天起要趕進度。實在說我們這是長期講經道場,尤其是專講淨宗,有許多地方讀讀都可以明了。如果在其他的地方需要細說,我們這個地方可以參考《無量壽經》、參考《彌陀經疏鈔》,意思大致上都是差不多的。
這一行要跟諸位特別介紹的就是「無生法忍」,實在講無生法忍最重要就是那個「忍」字。佛說法有無量的善巧方便,在《仁王經》上,他把菩薩位次分成五大類,這個五大類統統用忍來代表。由此可知,忍實在是非常重要。我們在《金剛經》上所看到的,菩薩修學的綱領有六條,六度,《金剛經》裡面特別強調的是六度當中的布施跟忍辱。你看其他的四條說得很少,布施說得多,忍辱說得多。由此可知,這六大綱領裡面最重要的還是布施跟忍。布施就是放下,如果放不下,就不能忍,不能忍就放不下,這是一定的道理,真是互為因果。
五忍,在《仁王經》裡面,第一個是伏忍,第二個是信忍,第三個是順忍,第四是無生忍,第五是寂滅忍。在《仁王經》上,把五忍配在十地菩薩,伏忍是三賢位,信忍是初、二、三地,四、五、六地是順忍,七、八、九地是無生忍,十地、等覺是寂滅忍。「信」這個字標准就很高了,確實在真正講到菩薩,應該是有這樣的標准,沒有入初地,還都不能認真講信佛。但是《仁王經》上所講的,是別教,不是講的圓教,別教的初地就是圓教的初住。所以此地第一行,「疏雲,無生法忍,是初住初地」,初住菩薩這是講圓教,初地是別教,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時候能夠稱得上是無生法忍。但是要是嚴格的來講還不行,《仁王經》上講的比較嚴格,嚴格的講,七地菩薩證的是下品無生忍,八地是中品無生忍,九地是上品無生忍,這是講正式證得的。由此可知,初住、初地所證得的無生忍是相似的無生忍,為什麼?他是信忍、順忍,相似。伏忍都還談不上,伏是什麼?伏煩惱。在淨宗裡面講,伏煩惱這個階段就是功夫成片,信忍才是事一心不亂,到無生忍是理一心不亂。信、順都是事一心,事一心裡頭有淺深程度不同。理一心是無生忍、寂滅忍,都是屬於理一心,寂滅忍,理一心功夫深,無生忍,理一心功夫比較淺。特別重視忍這個字。
《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世出世間法不能夠忍耐就不能成就,可見得六度裡頭忍辱波羅密是成敗的關鍵。忍才能有精進,精進才能得定,要以淨土宗來講,定就是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得定之後才開智慧,所以忍辱確實是關鍵。譬如我們今天講修學,修學在古時候,跟現在不一樣,古時候修學都是一門深入。一門就要忍,其他的法門我暫時都要放下,一切經論我不能看,也不能聽,我只好乖乖的學一門,這就是要忍。一門深入,一門就是精,多門就不精;多門那種進步叫雜進,不叫精進。雜進,得定就難,換句話說,得清淨心就難。精進,得清淨心就容易。因此,古來祖師大德門庭施設不同,常常稱贊自己這個法門,貶低別的法門,那是一種權巧的手段,絕對不是輕視其他法門,有這個分別執著,不是;他是用這個方法強調,加強初學人的信心。參禅的,從禅一門深入,不能再去學教、再去念佛,為什麼?那就變成雜。念佛的人也不能學教,也不能去參禅。總而言之,法門一定是一門才能深入。
門門都好,為什麼?門門都可以明心見性,都能達到目的,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是我們要牢牢記住的。這麼許多法門裡面,我們只能選擇一門,這個重要,如果同時選定多門,很難成就。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教導他的學生,每個學生也都是學一門。佛講經他們都來聽,那都叫旁聽,來當影響眾,拿現在話來說就是護持道場,使道場聽眾人數增加,初學的人能夠加強信心。如果佛講經,只有三個、五個聽,人家看到這個場面都不相信,信心失掉了。所以這些菩薩、羅漢們幫助佛莊嚴道場,加強初學的人信心,目的在此地。他們坐在那裡,聽與不聽不一定的。有時候佛講經,他在那裡念佛,根本一句也沒聽見。這是莊嚴道場,這是我們要曉得的。諸位明白這個道理就好了。
至於什麼叫做無生法忍?我在此地略略的說一說。「法」是一切法,無生法忍是一個法,法是指世出世間的一切法。「無生」是一切法不生不滅。你幾時證得一切法不生不滅,你承認、你同意、認可,覺得佛講這個話決定沒有問題,是事實,你就證得無生法忍。我們現在看一切法有生有滅,看到動物有生老病死,看到植物有生住異滅,看到礦物有成住壞空,一切法是無常的,這是我們的看法,我們覺得這是事實。佛今天跟我們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我們聽不懂,我們聽了懷疑,為什麼?跟我們的觀察完全相反。佛的境界跟我們不一樣。為什麼我們的看法跟他看法不一樣?我們是用生滅心看一切法,一切法就變成生滅的了。佛用的是不生不滅的心,看一切法,一切法不生不滅。從這個地方也證實,一切法是唯心所變,一切法唯心所轉,是心轉境界,不是境界轉心,證明這個理論。所以佛教我們見到一切法的真相,就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不生不滅的。
怎樣才能夠見到諸法實相?那要甚深的禅定。甚深禅定就是心定。淨到極處,這個心是不生不滅的,常住真心,看到外面的境界是真實的境界。所以這是佛與大菩薩的境界,七地以上菩薩,見到一切萬法不生不滅。這不是我們凡夫境界,因為我們沒有辦法用真心,我們用的都是妄心,妄心就是生滅心,就是心裡面有念頭。什麼時候心裡頭沒有念頭了,妄念都沒有了,這恢復到自己的真性。這也是說明,佛法修行不管是哪一宗,無論是顯教密教、禅宗教下,修學最後的目標就是明心見性。如果不是這個目標,那就不是佛法。佛法無論多少法門、多少宗派,只是方法、途徑、手段不相同,他的方向、目標一定是一致的,成佛。成佛是什麼?明心見性就是成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決定是一致的。在淨土宗裡面講,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就是見性成佛。只是各宗使用的名詞術語不相同,其實是一樁事情。所以學佛簡單的講就是修清淨心,就是修一心不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見色聞聲,處事待人,在這裡頭修清淨心,修一心,這就對了。
初心的人,就是初學的人,因為習氣重、煩惱深,在一個復雜的社會裡面修行沒有辦法,功夫不能得力,所以要選擇環境。想當年佛陀在世的時候,教誡弟子住「阿蘭若」,阿蘭若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沒有吵鬧的地方。「阿」翻作無,「蘭若」是喧嘩熱鬧,不是一個喧嘩熱鬧的地方,拿我們中國意思說就是寂靜處,非常安靜的一個環境。阿蘭若的標准,佛教裡頭有個很簡單的例子,他說牛叫的聲音聽不見。因為從前修行人都是鄉下居多,鄉下耕種都是用牛,牛叫的聲音很大。農夫家養的牛,牛叫的聲音聽不見,這就很安靜。要是現在就是車的聲音不見,這個就比較安靜,鬧區一定要避免。這個定義也應該隨著時代標准不相同,從前牛叫的聲音很大,現在火車、飛機的噪音比從前是要大得太多了。這些噪音我們統統聽不見,這個地方叫做阿蘭若。這是便利於初學。
可是真正心地清淨了,不能老住在這個地方,老住在這個地方心地未必是真清淨。清淨一個程度之後還得到鬧區去,到鬧區看看心還清不清淨。鬧區裡面,這個心立刻就受影響,就要退回來,那個地方不能住。如果在鬧區裡頭不影響,心還是清淨的,就可以住下去,動靜一如,染淨不二,那是真正成就。所以,小乘人不敢接觸城市,大乘菩薩修定是在市廛裡面修。你看《華嚴經》,鬻香長者修禅定的,在哪裡修?經上講在市廛。市廛是什麼意思?就是商業區,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他在那裡修禅定。他在那裡修禅,是不是在那裡盤腿面壁?不是的。他在那裡去逛街,這也看看,那也看看,那叫修禅定。我們看到完全看不出來,他在那裡修禅定,他在鬧區裡面轉來轉去,他是定慧雙修。他都看,像現在新的產品他都知道,都知道是慧,他樣樣都曉得;看了之後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定,他在那裡修定。不像我們凡夫看到,這個好,趕緊買回去,動了心,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所以他是常常去逛街,常常逛熱鬧的場所,他樣樣都曉得,慧成就,看了之後如如不動,定成就,人家定慧是在這裡修的。這是小乘人決定不敢的,那就是說功夫到了家,修行的方法跟我們普通修行方法不一樣。
大小乘的差別,簡單跟諸位介紹到這裡就可以了。我們看底下一段。這正式教她修學的方法,就是十六妙觀。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韋提希夫人我們從跡象上去看,她跟我們一樣是凡夫,也是迷惑顛倒,也是感情很重、煩惱重重,跟我們是一樣的。所以『心想羸劣,未得天眼』,妙觀就不能成就。但是佛有力量,加持她、幫助她,『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要想見淨土,一定要佛力加持,這是指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凡夫修行,說實在的話,即使有小小的定功,也見不到西方淨土。像我們前面講的,遠公大師一生三次見到佛的淨土,那是諸佛如來的勝異方便加持他,使他見到了。遠公能見我們也能見,佛加持他,佛也會加持我們。可是我們不要有一個心念念求見,為什麼?念念求見,心就不清淨,功夫不得力。不求見,到時候偶爾佛加持令你見到,這是給你做證明,加強你的信心,你走的路沒錯。見不到也不要緊,不要常常懷疑,我這個沒見到,恐怕功夫退步了。這就打妄想,這就錯誤了。要曉得這個法門特別重視的是修清淨心,因此即使見到,也要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如不見,對你的清淨心毫無妨礙,這就對了。所以修淨土的人,不但修淨土,修大乘佛法的人,決定不能貪愛神通。
昨天下午有個居士來看我,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夫妻兩個都是從事於教育的工作,他說他的太太最近出了問題,不曉得在親近哪個道場,現在著了魔障,來找我。我就勸他,我說你最好叫她不要再去接近這些人。他說講了她不聽,喜歡神通。凡是著魔的人都是喜歡神通。你如果對於神通,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看得很淡薄,不去理它,妖魔鬼怪找不到你,沒辦法接近你。你貪、喜歡神通,好奇,妖魔鬼怪就抓住你這個弱點來戲弄你。我們在國內、國外看到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看到都非常優秀的年輕人,學了沒有一年半年,最後入精神病院,精神分裂,一生的前途都毀掉了。實在講,那不是佛教,邪教!妖魔鬼怪在作祟。他是不是真的看到放光?真的看到,那不是假的,說放光離地三尺,這真的,一點都不假。妖魔鬼怪現這些神通讓你看到,你愈看到愈覺得他了不起。我們跟他說他是假的,你不如人家,要不然你放個光給我看看?正法他不相信,他要相信那妖魔鬼怪,愈迷愈深。這個帶來不是他自己的痛苦,帶來一家人的痛苦,很可憐,這是我們要注意到的。
黃念祖老居士一再勸勉我們,學佛,道場重質不重形式,修行貴在清淨心,絕對不在神通感應,連感應都不要求。真正修行人就是修清淨心,我煩惱一天比一天少,心地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天比一天快樂,法喜充滿,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智慧增長是從哪裡看見?處事待人接物不像從前那麼糊塗,一天一天好像是有點智慧了,這都是進步的現象,這是好現象。說每天見到好多鬼,見到好多神,那危險,那不是好現象,那快要進精神病院。有的時候見到,見到怎麼辦?見到不要去理會他,不要去想他,多念佛、多讀經,以後見的機會就少了。從前簡豐文居士常常見到,一個月都見好多次,他來給我講。他不是說假話,他從前喜歡打坐,打坐當中見到許多奇怪的境界,他見過十殿閻王。以後我教他,我說你以後見到這個東西不要去理會,不要在意,多念佛。以後慢慢就少了,現在這一、兩年見不到了,沒有了,恢復正常。
這決定不是正常,不是好事。不要說見到妖魔鬼怪不是好事情,見到諸佛菩薩也不是好事情。你去看看《楞嚴經》,五十種陰魔,妖魔鬼怪變現佛菩薩的境界,簡直叫你沒有辦法辨別他是真假。《楞嚴》上佛教我們一個原則,「不作聖解」,這是好境界,根本不要理會他,這是好境界。如果你認為是真的,那你就上當了,「即受群邪」,你就被這些妖魔鬼怪玩弄,上他的當。《楞嚴》那個境界真的我們沒有辦法辨別是真假,像現在這些東西我們一看就曉得是假的,絕對不是真的。
這是講一個修行人,在菩提路上必然會遇到這些境界,遇到這些境界的時候決定不要理會。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常常勸勉同修們,你們供養佛像供一尊,我天天就看這一尊佛像,這點大家要知道。一切妖魔鬼怪他會騙人,他騙人,你願意上當、你願意聽騙,這個實在講也並不犯什麼大法。他變現的這些佛菩薩形相,他不敢變本尊,這就是說他不犯法。他雖然可以做冒牌的,他冒牌是相似,他不逼真,這就不犯法。譬如商標,我這個商標設計跟你樣子差不多,但是有一點不同,我沒有冒牌你,為什麼?我設計的那一點跟你的不一樣,這不能算冒牌,法律上不能治罪;完全一樣那就是冒牌,仿冒,這個要治罪的。所以妖魔鬼怪不敢現本尊。
我供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我的本尊,妖魔鬼怪不敢變阿彌陀佛。他變其他的佛菩薩來誘惑你,絕對不敢變阿彌陀佛。我供養觀世音菩薩,天天禮拜觀音菩薩,稱念觀音菩薩,他不敢變觀音菩薩。變這個,護法神是決定不許可的。變一個相似的,不是真的,護法神也不管他,為什麼?他畢竟沒有真正犯法。護法神就跟警察一樣,他不干涉他,不抓他。我們供一尊阿彌陀佛,一生就供一尊,這個形像我們看得太清楚了。他要變一個阿彌陀佛,跟這個樣子不一樣的,我們就不要理他。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決定是我們供養這個樣子,這使我們自己一點懷疑都沒有。我天天看這個像,到最後果然佛現前,他來帶我們走,這哪有錯?絕對不會錯的。這就是供養菩薩形像供一尊的好處。現在供一尊是很容易,我們出門,我們把自己佛像照成一個照片,可以隨身帶著,走到哪裡我們都可以供養。不必帶雕塑的像,尤其供很大的,攜帶不方便,我們把他照成照片就很方便。像我們這裡的佛像,我們都印出來,觀音菩薩相也印出來,卷成一卷放在行李上,走到哪裡都可以帶走。每天所看到的佛像是同樣的佛像,這個好。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一百四十面最後一行。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雲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這是韋提希夫人慈悲,她是因為釋迦牟尼佛以神力把諸佛國土展現在她的面前,她見到西方世界。她是凡夫,沒有天眼,是佛力加持讓她見到,讓她選擇。所以她就想,佛將來滅度之後,到末法時期,五濁惡世,這個時候的眾生他怎麼能夠見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濁惡』,注解裡面引用的《無量壽經》上面所講的五惡五痛五燒。這些經文我們念得很熟,所以這一段內容都像《大經》所說的。這裡看到夫人的慈悲,自己得度之後,就想到一切眾生如何得度,跟頻婆娑羅王的見解就不一樣,你看一個大乘,一個小乘。小乘自己得度就可以了,沒有想到別人;大乘菩薩心,自己還沒有得度,馬上就想到別人。釋迦牟尼佛還沒有教給她修行方法,她就想到別人,別人怎麼能有這種機緣也能得度。這是大小乘心量不相同,思想不一樣。
我們看下面經文,在一百四十五面。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系念一處。想於西方。】
這個經文裡面含義非常之深遠。『汝』是指韋提希夫人,『眾生』包括我們都在內,只要後世有緣讀到這部經典的人,就包括在其中。由此可知,佛這番開示,對韋提希夫人,也對我們每位同修。韋提希是當機者,我們展開這部經典、讀誦這部經典、接觸到這部經典,也是本經的當機者。所以佛的教學是一體等同,教我們『應當專心系念一處,想於西方』,這句話是勸修。「專心系念」,妄想才能夠捨掉。一般人為什麼不能伏妄想?就是他念頭不專。念要專一,其他的妄念自然就不生。凡夫不可能沒有念頭,佛的方法很巧妙,就是用你這個念頭去止妄念,用這個方法。叫你念頭想一樁事情,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想一樁事情,想西方極樂世界、想阿彌陀佛就行了。以念止念,教給我們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修學就方便多了。
下面則是佛教給我們的想法,一百四十六面。
【雲何作想。】
怎麼個想法?
【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
這是舉一個例子說,怎麼個想法。一切眾生如果不是『生盲』,「生盲」就是生下來眼睛就瞎了,那叫生盲。如果不是這種情形的話,他一定見過太陽下山,落日這個景觀他應該見過。實在佛講這個是在從前,從前見到太陽出山、落山的,特別是住在鄉村,我們常常見到。現在住在都市,住在大樓,可能有一生沒有見過日出日沒的,他修這個觀想就很困難,沒有這個經驗。現在住在都市人,到阿裡山去玩的時候,看看太陽出山,看看日出。看日出的有,看日沒的好像還沒有聽說過。所以佛先教我們觀想的方向,想西方,太陽落的地方是西方,想落日的情形。
底下一段經文在一百四十七面最後一行。
【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觀於日欲沒之處。】
『谛觀』是仔細去觀察、去看,看太陽下山的地方。
【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
太陽將要落山的時候,只看到一個紅的太陽,像個鼓一樣,像『懸鼓』,像鼓掛在空中一樣。
【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
觀成功是這樣的一個境界,眼睛閉下來,太陽在面前;眼睛睜開,太陽還在面前,這叫觀想成功。如果眼睛睜著,太陽在面前,眼睛閉了就沒有,這沒有觀成功;或者閉著眼睛,這個形像在面前,張開眼睛又沒有了,這都不能算觀成功。就是這一觀就很不容易。觀成之後,不管在什麼地方,眼睛張開,太陽確實在面前,眼睛閉著,太陽還在面前,這是第一觀觀成。十六觀裡面,這一觀是最初的,最容易觀的。你們試試看,你有沒有本事觀成功?能觀成功就能往生。這個十六觀只要有一觀成功,都能往生,不必十六觀每一觀成功,只要有一觀就行了。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做到,如果不是專心到了極處,這個境界就不能現前。
【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這是十六觀裡面的第一觀。後面注解注了很多,注解裡面無非說明這個原理。天台大師以一心三觀的道理來說明這個事實,如果不是到一心三觀,這個境界就不能現前,所以觀成非常不容易。觀成之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還要把這個妄相拿掉,為什麼?清淨心中本來無一物,怎麼會有個太陽?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四種念佛,持名第一殊勝。我從前就這個問題曾經向李老師提過,李老師告訴我,觀很難成就!觀成,你想那個印象多深刻。好像我們想念一個人一樣,時時刻刻想念他,這個人就在面前,這是多麼深刻的想念。阿賴耶識是多強的一個力量才會把這個現象現成!但是這統統是妄相,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之後還要把這個相拿掉。觀成難,以後拿掉也難,去掉也難,為什麼?印象太深了。所以他說不如名號,名號把它去掉容易,曉得名號是假名。所以,執持名號往生西方世界容易,生到西方世界之後,把名號去掉也容易。比觀成以後再捨掉這個觀,這裡頭難易我們自己想想就知道了。
這是他勸我們,知道觀想念佛的理論、方法,不必去用它,還是取持名念佛,取這個好。持名與實相相應,這個方法與實相不相應。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難,還不相應。持名念佛容易,與實相相應,這是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為什麼特別強調、提倡念佛法門,道理就在此地。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二十二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22
請看第一百五十一面,「水觀」:
【次作水想。】
這是第二觀,我們看經文,在一百五十二面第三行。
【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
『無分散意』就是一心三觀。
【既見水已。當起冰想。】
第二觀是觀大海結冰。
【見冰映徹,作琉璃想。】
結成冰之後就像琉璃。琉璃是透明的,顏色帶點綠色,我們中國人講翡翠,綠色的玉。海水是藍的,所以要結成冰,確實像琉璃一樣。
【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
這觀想要觀成之後,大地就是琉璃,西方世界大地是琉璃的。如果這個觀想觀成了,無論在什麼地方你看到地決定是琉璃地。如果看到我們這還是磨石子地,這觀想沒有觀成功,絕對沒有觀成功。觀成功之後,地是琉璃地。由此我們也可以能夠明了,佛在經上所說一切法由心想生,這是真的,心確實能變境界,就看你想的程度。我們今天變不了境界,是想得太淺了,一會想這個,再第二個念頭又想別的地方去了,所以就變不成境界。如果專注想一樁事情,真的會變境界,一切法都是心想而生。西方地下面還有很多寶藏,我們地下頭也有寶藏。
【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
我們知道地球是個球形,球形裡頭有個軸心,這個軸心就像此地講的,樣子像幢,『擎琉璃地』。
【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
下面有寶,寶放光,有無量的光明,所以西方世界地放光,大地有光明。我們想想我們地球有沒有光明?實在講也放光,也有光明,我們肉眼看不見。現在我們用儀器來探測發現了,它的光波長短不相同。我們肉眼能見得的光,光波是非常有限,比這個波長的我們見不到,比這個波短的也見不到。不是不放光,統統都放光。今天用科學儀器去探測,我們測到的像有x光、有紅外線、有紫外線,這都是探測到的,地面、空中都有光,是我們肉眼不能見。西方世界人心清淨,各種光波統統都能看見,所以那個世界就不一樣了。假如我們是各種光波也都能看見,這地下也是透明的,也看到下面,這就是我們講的天眼。有天眼通,他沒有障礙,他可以看到地下面。現在有些人說有天眼,那個天眼很有限。有許多實在講沒有天眼,自稱為有天眼,不見得是真的。真的天眼,這個牆壁阻礙不住,我們在家裡坐著,外面走來走去都會看得很清楚,那才叫天眼。如果外面的人在那裡活動,我們不知道,這不是天眼,天眼沒有障礙的。這是看到地下面的情形。
【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台。樓閣千萬。百寶合成。】
這是地面上的莊嚴。『黃金繩,雜廁間錯』這是隔成界線,像我們這裡磨石子地當中也有銅條把它間隔住,我們這邊沒有間銅條,是間的塑膠的,一塊一塊,這是莊嚴、美觀。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但是人家間錯的是用黃金,不是像我們這裡用的塑膠。它地面是琉璃,隔成花紋是用黃金,黃金把它間隔出來的。
【於台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為莊嚴。】
這是天樂嗚空,這些樂器用不著人演奏的,自己會演奏。現在我們科學進步,那個電子琴我去看,也不需要人演奏,按一下鍵盤,它自己就在那裡唱,就在那裡彈奏。我們知道這個情形不會見怪,如果這個東西要拿到大陸偏僻的地方,他們從來沒見過的,他會嚇壞。他認為是鬼彈琴,沒有人彈,它怎麼會響?這就是見聞廣狹會引起人的錯覺。但是我們今天科學上發明這些東西,它所演奏的還有范圍,為什麼?我們演奏的歌曲都輸入電腦,在那裡控制。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不需要用這些東西。因此他所演奏的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千變萬化,沒有限制。這真正是天樂,不是人造的。
【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是為水想。名第二觀。】
天樂怎麼會響?這個地方也給我們出來了,是從佛光當中產生的『清風』鼓動樂器,樂器演奏的是佛法,是講經說法。如果我們再要深究,這都是阿彌陀佛神力變化所作。不但佛說法,佛變的這些眾鳥說法,後面我們會看到有情說法。這是屬於無情也說法,情與無情,同演妙音,這是西方世界無比的莊嚴。這是第二觀。再看第三觀「地觀」,在一百五十五面倒數第三行。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為麤見極樂國土。】
從這個經文我們得到一點消息,極樂世界是我們心想變現的。極樂世界如是,十方一切諸佛世界沒有例外的,真真實實一切法從心想生。唯識經論裡跟我們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在這個經上也得到了證實。今天這個世界是我們亂想變現出來的,所以這個世界很亂,胡思亂想,想出這個世界也是亂七八糟。西方世界的人他專想,所以他的世界清淨。他是專想,我們是亂想,變現兩個境界就不相同。阿彌陀佛專想,現的這個清淨莊嚴,凡是往生的人也要像阿彌陀佛一樣的專想,才能夠現同樣的境界。所以,心不清淨不能往生淨土,縱然念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往生的基本條件,是「心淨則土淨」,這樣才能夠與西方極樂世界感應道交。底下是這一段的總結,在一百五十六面。我們看頂格,經文。
【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為地想。名第三觀。】
這是總結。一定要『得三昧』,那看得就清楚。沒有得三昧是『麤見』,見的是相似的境界。要得三昧,三昧這個地方也是屬於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念到一心不亂,這個境界就非常清楚,看得很真切。底下這是講利益。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捨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這個注解,《疏》是智者大師說的,智者大師是一位修行證果之人,所說的話決定不會錯。在中國歷代傳說,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化身再來的,此話若真,那智者大師所講的話就是佛所說的話。「疏雲,前水是想,不能滅罪」,前面日觀、水觀是想像變現出來的,不能滅罪。為什麼?那個相完全是幻相,睜著眼睛在面前,閉著眼睛也在面前。「地觀是實,故能斷除也」,地觀觀成是實實在在的。實在也不是講是真的,實不能算是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在是我們有一種真實感,有一種感觸,好像我們現在看著大地,我們看到桌椅板凳,手去模摸有個真實感,它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是這個意思。不像心想看到太陽,你看到別人看不到,你睜開眼睛看到,閉著眼睛看到,別人睜眼、閉眼都看不到,同在一起都看不到,所以他不能滅罪。這個有真實感,功夫比前面深,因為他已經得了三昧,當然滅罪。
四明尊者的注解,就是《鈔》裡面說,「鈔雲,蓋托此方水成冰事,但是假想,故名麤見,今成三昧,實見彼地,則名實觀,言假想不能滅罪,是大師順經策進,令行者三昧速成,全非假想不能滅罪,何以知然,日觀尚類下下滅罪之數,豈麤見地全不除愆麼」。所以,智者大師這個說法是勉勵我們精進,也就是說日觀成就、水觀成就統統都能往生,十六觀任何一觀成就都可以往生,往生哪有不滅罪的道理?只是滅罪程度有淺深不同。智者大師的意思希望我們提升境界,所以有這個說法。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鈔》裡面講「觀與經合,則稱性見,名為正觀,見相乖經,是發魔事,故名邪觀,下去皆然」,向下遇到這個句子都是這個意思。換句話說,修行一定要依據佛在經典上所講的理論與方法,這是正確的。如果我們修學違背經的理論、違背方法,所見一切境界都是魔境。見到境界與經相應,這是好境界,與經不相應的是魔境。最近在香港,好像最近在台灣也看到了,出版有一個小冊子,聽說現在還有圖畫,我在香港見的還沒有圖畫,只有文字沒圖畫。說是大陸上有位法師到極樂世界去了,去了又回來,把極樂世界的事情說了很多,告訴我們。現在這個小冊子愈傳愈多,愈傳愈魔,最近在大陸上也有了。大陸上認為這是邪知邪見,不准流通的,我這次到大陸聽說到,不准流通,在海外流通量很多。
我第一次見到的是在香港,暢懷法師拿給我看,暢懷法師很懷疑,他說恐怕不是真的。我一看這個小冊子,一翻就是假的,怎麼是假的?他說極樂世界有女人,這個與經上不相符合,從這一句,這就是假的。他在極樂世界看到這一切眾生,這一切人的相貌都不一樣,這是假的。經上明明說的,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相貌是完全相同,怎麼可能不一樣?所以這決定是妖言惑眾。聽說現在很多人迷在裡面,佛講的經不相信,那個人講的經相信,這糟糕不糟糕?真是信邪不信正,聽騙不聽勸,沒法子。眾生罪業、業障多重,這就看出業障。
我們再看下面第四觀,四觀是寶樹觀,在一百五十八面: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
我們看經文,一百五十九面。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
實在說,這個樹觀就相當之難。往下去,愈觀境界愈殊勝,境界愈微細愈不容易觀想。要把這個樹觀得清清楚楚,樹又這麼高『八千由旬』。一由旬,我們講最小的,印度講由旬是長度的單位,有大、中、小。大由旬合我們中國八十裡,中由旬六十裡,小由旬四十裡,算小由旬,四十裡一由旬,八千由旬,單單想這個高度恐怕都想不出來。這個樹干、樹枝、樹葉、花果怎麼去觀想?所以,確實相當困難。古人講,我們這裡,凡夫心粗境細,觀想難成,很不容易把它觀成。再看下面的相,這是細相,一百五十九面倒數第二行。
【一一華葉。】
每一朵花,每一片樹葉。
【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
玻璃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水晶。古時候沒有玻璃,水晶稱玻璃,就是現在的水晶。
【瑪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綠珍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妙珍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
我們一面讀一面想像這個境界,想不出來。我們雖然是凡夫,韋提希夫人也是凡夫,她聽佛講,一面講就隨著佛所講的她就入觀,這部經講完了,韋提希夫人就證得無生法忍,得理一心不亂。這夫人善根深厚,心細,所以她隨文能入觀,我們今天觀不出來。『五百億妙華宮殿』,宮殿裡面還有。再看下面一百六十一面。
【諸天童子。自然在中。】
宮殿裡面有人。
【一一童子。】
每一個童子。
【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璎珞。】
每個人身上都配得有『璎珞』,「璎珞」則是微細到了極處。『釋迦毗楞伽摩尼』,注解上有,簡單的講是如意寶珠,如意寶珠穿成的璎珞。
【其麾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
這美好都說不出來。
【眾寶間錯。色中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
這個『畫』就是樹葉的紋路。
【如天璎珞。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湧生諸果。如帝釋瓶。】
這個景觀不要說細想想不出來,粗想也想不出來。谛閒法師在這段裡面有幾句話給我們說明,在一百六十二面倒數第二行,從最下面看起。「竊謂」,這就是谛閒法師的話,「樹網非情法也」,非情就是無情,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物質,是物質的環境,寶樹羅網。「童子有情法也」,這是人。「今網間出宮殿」,這是寶樹,寶樹很多,上面覆蓋著寶網,網中放光,光中現宮殿,宮殿裡面有童子,所以今網間出宮殿。「宮殿出諸童,情與非情,何嘗一定」,這完全跟《華嚴經》上所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是相同的境界。「因有性具,故有事造,即以樹觀,露出不思議境界,非凡小所推度耳」。實在講,連權教菩薩也歎為觀止。這種境界還是真如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無量的德能,是當我們心地清淨的時候,這個殊妙的境界就現前了。我們今天說這個境界,實際上境界不能現前,佛給我們講,我們想都沒有方法去想像,是我們的煩惱、無明、業障太重了,本性裡面功德透不出來。這還不算,還有更妙的。看底下這段經文。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
這尤其不可思議,光明當中現幢幡寶蓋。
【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
所以說生到西方世界就生到十方一切諸佛世界,為什麼?在寶樹裡頭,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都看到,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我們坐在家裡,全世界哪個地方發生的事情,我們在電視螢幕統統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樹光明裡面,可以看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的剎土,可以看到一切諸佛在那裡講經說法,度化眾生,也可以看到一切眾生家庭裡面生活瑣碎的事情,全都看到。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好!我們在這個世界,譬如說我老家在大陸,我看不到家裡人,到西方極樂世界都看到,天天看到,時時看到,完全沒有障礙。還告訴諸位,到西方極樂世界,不但現前這個世界看到,過去也看到,未來也看到。十方三世、情與無情統統現在光明之中,這個不可思議!你真正了解西方世界的狀況,哪裡有不求生的道理?兩個世界比較一下,總是希望趕快去。去到那個地方才真正叫一切成就,一切滿願。我們心裡想的願望統統實現,還沒有想到也現前。末後一句,這是總結,在一百六十四面。
【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接著下面是第五觀,五觀是觀七寶池。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
『八池水』是八功德水,八是八功德池水,是這個意思。
接著看經文,一百六十五面第三行。
【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
這是叫我們觀七寶池,池有大小方圓。西方極樂世界像這樣的七寶池也是無量無邊,西方世界是屬於法性土,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所以,古今對於西方世界懷疑的人很多。十方世界的眾生都往生到西方世界,西方世界到底有多大,能容納得下嗎?尤其從經上看,西方世界的人身相都那麼大,樹木也那麼大,多大的地方才能容納得下?所以妄念是愈來愈多。無論他怎麼樣去想像,也沒有法子想像出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也無法證實,這就是不曉得理論的依據。不像十方世界諸佛國土我們統統講是法相成的,法相土;西方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法性,就像《華嚴》上講的,一多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相有障礙。
我們這邊的一切物質怎麼來的?它變現的過程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從無明生三細相,業相、轉相、境界相。業相是動相,這是本性《楞嚴》上講的「不守自性」,不守自性是屬於阿賴耶的業相。不守自性就立刻變成見相,就變成能見,我們講四分裡面講見分,見分要見就變成相分。相從哪裡來?相是從見分變出來的。十六觀的原理就是根據這個,你一心一意要見,相就現出來。所以物質從哪裡來的?物質是從精神變現出來的,心物同源,精神跟物質都是從自性裡面變現出來的。不但相分是虛妄的,見分也是虛妄的。見分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二十四個不相應,這都是屬於見分,相分是十一種色法,色、心二法都是自性變現之物。這是從法相上講的。西方極樂世界是法性,所以這個境界是不思議境界。
如果將來我們就是在念佛當中,念佛念到心清淨,緣成熟,佛力加持,這個境界我們見到,見到之後一定要想到,像經上講的一樣。你看到七寶池中的水,如同經上講的完全沒有違背,這是好境界,這是正觀。如果見的跟經上講的不一樣,這個七寶池水從哪裡來的?就像我們這邊,像泉水一樣噴出來的。『如意珠』是水源,這個水源噴出來之後是十四支。如果你一看是十三支,這就不對了,這個就不相符合。如果看到十五支、十六支,那也不對,決定是十四支,決定不會錯。這才是你真正見到淨土,這是正觀。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就是邪觀,這就錯了。水不可思議,我們再看一百六十七面的經文。
【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
這個境界不可思議。我們這個地方的水只看到水往下流,沒有看到水往上流的;他這個地方的水是可以上下,不但往下流,也往上流,這就非常之美觀了。
【其聲微妙。】
水不流沒有聲音,水一流動就有聲音,這個音聲又說法。
【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這個經文在一百六十八面第二行。『苦空、無常、無我』是小乘法,像我們凡夫、小乘發心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煩惱習氣沒有斷,聽到佛、菩薩、情與無情說法多半說這些法,幫助我們轉煩惱成菩提,聽了這些話。如果是圓頓根性的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聽到的法是『諸波羅蜜』。所以這一句,大小乘佛法通說,決定是應機說法。我想聽什麼法,正是我們需要、正是我們想聽的,聽了之後就得法益,這是不可思議。
【復有贊歎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嗚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
這種境界跟小本《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完全相同。注解裡面很好,雖然文字不多,注得相當詳細,諸位同修可以做參考。末後這是總結,一百六十九面。
【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底下是第六觀,「總觀」,在一百七十面倒數第三行。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
這是說樓閣。
【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嗚。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這是『寶樓』,樓閣當中有音樂的演奏,樓閣外面虛空當中有天樂,這些音樂都是在說法。講經說法聽久了枯燥無味,這又載歌載舞,在娛樂當中受佛法的薰修。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教學要用我們現代話來說講藝術,西方世界藝術的運用可以說達到了登峰造極。所以喜歡唱歌的人、喜歡跳舞的人、喜歡看戲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西方世界載歌載舞,跟小乘完全不一樣,小乘是禁止去觀聽,西方世界到處都是的,隨時都看得到,隨時都聽得到。他的內容純粹是佛法。
在我們《大藏經》裡面,劇本有,歌譜失傳了,歌詞有。我在《中華大藏經》第二輯裡面看到不少本歌詞,都是唱的,唱的歌詞,內容非常豐富,劇本是平劇的劇本,《歸元鏡》。這一次我到南部去,看到台中蓮社印成單行本,我那天一看就很歡喜,就問他們要了十幾本帶回來。這個《歸元鏡》我在二十多年前就看過,裡面的內容是我們淨土宗慧遠大師的故事,這是第一段,第二段是永明延壽大師的故事,最後一段是蓮池大師的故事。他們出家、修行、弘法都搬到舞台上表演去了,那個詞也寫得好,從前人編的,已經就把佛法搬到這個舞台上去表演。我那時候讀了那東西之後心裡就動個念頭,如果有學戲劇的這些同修,他們真正要肯發心,把《大藏經》編成電視劇的劇本,搬到電視台上,叫每個人在家裡統統學了佛還不知道,這個方法好。
西方極樂世界已經把一切佛法用歌劇的方式來教化眾生,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學佛活潑,不是那麼呆板的,一天到晚念佛念得好辛苦,西方極樂世界學佛是可以載歌載舞的來學習。末後我們把這個念掉,這一段就結束。
【此想成已。名為麤見極樂世界。寶樹。寶池。寶池。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下面還有一段,這是「利益」,在一百七十二面第二行。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好,我們就講到此地。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二十三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23
請看一百七十二面,最後一行,「七觀觀正報」,這是「華座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這段經文裡面,『谛聽』是聞慧,『善思』是思慧,『念之』是修慧,聞、思、修三慧。經上明白的給我們說出來,『除苦惱法』,我們大家都感覺到很苦惱,「苦惱法」怎麼樣把它除掉?佛在這一章裡面就教給我們除苦惱法。如果我們學會了,我們的苦惱也能夠像韋提希一樣的可以能夠除掉。看經文: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世尊在《無量壽經》教阿難及大眾,要想見阿彌陀佛,應當一心頂禮、稱贊,阿彌陀佛就現前。在這個地方,前面是佛以神力將諸佛剎土示現給韋提希夫人看。經講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西方三聖在此地現身,這都是給我們證明這個法門的真實性。當時見到的,在《無量壽經》上,菩薩眾不算,單單算與會的大眾,天眾都不算,只算人間眾的時候,二萬人參與這個法會。出家的比丘是一萬二千人,包括居士、國王、大臣,二萬多人。這個地方是在皇宮,是韋提希夫人被幽禁的時候,宮中只有五百宮女侍候侯皇後的,這個地方見到西方三聖,是阿難、目連、韋提希夫人及五百宮女。所以都不是一個人見的,大眾見的,我們應當要相信。不要認為,經上這樣寫的,我沒有看見,我們自己沒看見的太多了。這麼多人看見的,我們應當深信不疑,西方世界彌陀三聖決定不是假的。我們看經文: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雲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韋提希夫人見到西方三聖,立刻就頂禮,『接足作禮』是最恭敬的頂禮。注解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這不是禮拜西方三聖,是禮拜釋迦牟尼佛,下面的話是對釋迦牟尼佛講的。她見到西方三聖了,未來眾生怎樣才能夠像我一樣有這個機緣得佛力加持,見到西方三聖?可見得夫人心量是不一樣,自己才得利益,馬上就想到一切眾生。不但想到當時,還想到以後未來世的眾生,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值得我們效法的。這叫做大乘心,這叫做菩提心。我們看經文:
【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
這是教給我們觀想佛菩薩的方法。看經文:
【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
前面說的是觀佛,現在是先從蓮花想起,先觀佛座下的寶蓮,從這邊觀起。再看經文,一百七十六面。
【一一葉間。】
這是蓮花葉與葉之間。
【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遍覆地上。】
這是花體的莊嚴。花與葉兩間交處,還有許多珍寶裝飾,而且樣樣都放光。『一一摩尼珠』都放光,實在講花也放光,是葉也放光。
【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台。】
這個前面我們看過,就是如意寶。
【此蓮華台。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珍珠網。以為校飾。】
『校飾』就是蓮台上的裝飾,『甄叔迦』,後面有個注解,是赤色的寶。再看經文。
【於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
從經文段落上來看,先給我們說明蓮花的顏色、數量,然後再講花間的寶珠光明,再觀花台寶網,再看到台上面的裝飾。蓮台上面的裝飾,有寶幢、有寶珠,都放光明。底下一段是講它的作用,在一百七十八面。
【一一金色。遍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台。或作珍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這個地方有一句要特別注意。我前面講的種種莊嚴,這還沒有講到佛像,只是看佛的蓮花、蓮座、蓮台而已。『施作佛事』這一句很重要,佛事是教化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叫做佛事。這是佛的蓮座,這樣的莊嚴,蓮座也能夠叫眾生見色聞聲、睹其光明都能夠滅罪增福,都能夠破迷開悟,這才顯示西方世界依正莊嚴不可思議。下面經文,告訴我們這種種莊嚴的來由,請看經文。
【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本是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所以結歸到最後,還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成就的。在《無量壽經》裡面我們看到佛發願,五劫修行,成就莊嚴的世界。在這部經上我們所讀到的、所看到的,都是四十八願的成就。看一百七十九面。
【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
這個『念』就是觀想念佛,在沒有觀佛像之前,先觀華座。
【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這一段注解裡面有幾句話,我們讀了之後就明了,而且曉得修學專一的重要。「首句念,作觀看」,就是觀想念佛,「觀想須專,一不可夾雜,少一不慎,觀即不成」。經中所講的境界實在太微細,想想古人講的話,我們閻浮提眾生心太粗,境界太細,觀想很難成就。觀想愈往後是愈精細,花台我們已經無法觀想了,底下再講到聖像,那就更不容易,就更難了!在這個地方我們知道一個原則,就是要專,決定不能夾雜。說實在話,我們今天修學犯了最大的過失就是夾雜,所以修學經歷長時而不能成就。讀經、讀古大德的開示,雖然時時這樣提示我們,我們都是很含糊籠統就看過,不曉得這句話的重要性關系我們一生修學的成敗。
念佛是十六觀之一,此地講不可夾雜,念佛一樣的也不可以夾雜。所以我教給同修們的方法,你要真正肯做,說老實話功夫成就也不過是三年、五年就可以辦到,辦不到那是你自己錯了。那就是這一句佛號決定不能夠間斷,不能夾雜,三、五年是決定會成就。不夾雜這是真正功夫,起一個念頭就是夾雜,夾雜必然中斷,中斷就夾雜,不是夾雜妄想,就是夾雜無明。這是心不能專一,就是此地所講,『少一不慎,觀即不成』,稍稍不謹慎,功夫就失掉。所以先勸諸位念經,把經念熟,念到能背誦,背誦得很熟,然後再開始修行。修行,那就是這部經從頭念到尾,不能有一個妄想。這個經不長,我們選的是《無量壽經》,不長!念到能夠背誦的時候,這部經從頭到尾念一遍也不過是半個小時。半小時裡面不起一個妄念,這功夫就算不錯了。起一個妄念就不算,這個經就不算,從頭再念起,看看一天能念幾部。
如果一天能念個五部、十部都不起妄念,在五忍菩薩裡面,你第一個伏忍就得到了,我們淨土宗講功夫成片。然後你不念經,專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就行,那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功夫才得力!我們念佛號功夫不得力,就是一面念佛是一面打妄想,夾雜了,所以「觀即不成」,念佛也是觀,也不能成就,道理在此地。如果念成功,就滅罪了,諸位曉得罪是什麼?罪就是妄想,妄想沒有了,罪當然就滅了。罪滅了心就清淨,清淨心是福,清淨心起作用是慧,福慧都現前,哪有不生西方的道理?我們再看下面一段,底下一段重要,這是第八觀「聖像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
『見此事已』是講蓮花花台。
【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觀無量壽經》裡面,這一段經文最好是要把它念背,前面的三福要念背,這一段要念背。三福,說實在話是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從凡夫修學成佛之道這個路要怎麼走,你不記得還行嗎?這一段是講成佛的理論,為什麼念佛會成佛?不管你是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理論都在這一段,就是這三行經文,這個三行經文一定要把它念背過。你看古來祖師大德,注經、講經常常引用這一段的經文,原文在此地我們看到了。底下『所以者何』,這要給我們說它的原理了。『諸佛如來是法界身』,諸佛如來有沒有相?沒有相;有沒有身?沒有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諸佛如來的身是盡虛空遍法界,這是講佛的法身,「法界身」就是法身。法身,梵語稱為毗盧遮那,翻成中國意思叫遍一切處,因為他遍一切處,所以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個是原理。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想佛,你心就作佛。想佛如此,想菩薩就作菩薩,想天就生天,想人就人道,想五欲六塵、貪瞋癡慢,就變畜生、變餓鬼、變地獄,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是心想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講修德,「是心是佛」是講性德。本性裡面就具足十法界依正莊嚴,樣樣都不缺,你想什麼變什麼。『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這是十法界舉一個,佛法界是從心想生,菩薩法界也從心想生,六道依正莊嚴沒有一樣不是從心想生。這個原理我們要知道。知道這個原理才曉得佛法裡頭沒有迷信,佛法講的句句是真實話,確實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自己知道得太少了。
這段注解裡面有些重要的東西,我要跟諸位提示一下。我們看注。「鈔雲,欲想佛身須知觀體」,觀是修行的方法,體是依據,你這個觀想你所依據、根據的是什麼?「體是本覺,起成能觀。」這個不假,本覺在哪裡?本覺是自己,就是自己的本性。佛教給我們是順著性成極善的果報,我們凡夫是違背了本性;換句話說,將你的本覺錯用了,所以才有六道輪回,才有煩惱、惡報。底下給我們說明,「須知本覺,是諸佛法身」,我剛才提到的法界身就是法身,諸佛法身就是我們自己的本覺,由此可知,我跟諸佛同一個法身。這經上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個不假。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們凡夫跟他同不同?也同。不但一切凡夫跟佛同一個法身,所有一切萬物也同一個法身,「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是一個東西變現出來的,這個東西在佛法,這是不得已才給它起名字,實際上哪有名?叫做本性、叫做真如、叫做法性、叫做第一義,佛經這個名詞有好幾十個!
我們要問,既然是一個東西,起一個名字就好了,為什麼起這麼多名字?起一個名字怕你執著,執著就錯了。佛說種種名,意思就是不要執著,只要是一樁事情,你怎麼說都可以;一執著就錯了,就迷了。這是佛說種種名的意思,破執著,不要執著名字相。底下說,「以諸佛無所證,證於眾生本性故」,這也是大經常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楞嚴》上說的。到最後成佛了,成佛得到什麼?《心經》上講得好,成佛是「無智亦無得」,智是能證,得是所證,到那個境界上,能證的智跟所得的菩提涅盤都沒有,那就真正證得了。只要是有智有得,還沒離開能所,成了佛,那是什麼佛?叫藏教佛、別教佛、通教佛。藏、通、別佛都是有修有證,圓佛沒有。因為前面這三種佛,別教佛最高,別教佛在圓教裡面相當於第二行位的菩薩。二行位的菩薩,上面還有三行、四行到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那還遠之遠矣。所以他是有修有證,他真的是證得成佛。到圓教的佛是無修無證。
底下這個話很重要。「若始覺有功,本覺乃顯。」由此可知,要想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十方、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要知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全在始覺有功,本覺就顯,本覺是自性。本覺乃顯這一句就是禅家講的明心見性,性就是本覺,顯就是見性了。「故雲法身從心想生」,我們現在是用妄心、是用妄想,就用妄想行,你就想一樁事情,永遠一直想下去,到想盡還源就見性了。所以想不能亂想,不能多想,多想不行,還不了源,愈想愈遠。要專想,想一樁事情,專想,「思盡還源」,這就成功了。所以,從心想生。
「又彌陀與諸佛,一心一智,應用亦然,彌陀身顯,即諸佛身,諸佛相明,即彌陀體,是故泛明諸佛身,以為觀察彌陀觀體。」在這一段裡面,佛還沒教我們,沒有明著說想阿彌陀佛、想無量壽佛,只講諸佛如來,任何一尊佛都可以。你要能夠依照這個原理原則修,沒有不成就的,念佛成佛,理、事都在這一段經文上。專想,心就清淨,我們心怎麼不清淨?心是亂想。亂到什麼程度?自己不能控制。自己不能控制,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連晚上睡覺都不老實,胡亂作夢。夢從哪兒來?夢也是從想生的。所以從晚上作夢,能夠勘驗到自己心裡面的淨穢的程度。心稍為清淨一點,就不會作惡夢,作夢不會很亂,有一點頭緒,這也是念佛進步的現象。如果再進步,晚上作夢常常夢到念佛、夢到見佛、夢到聽經,這是什麼原因?阿賴耶裡面薰習種子它起作用,自然現行,這個力量強大了。業習種子哪一個強大哪一個就會現行,控制不住的時候自然會現行。心如果真正清淨,夢就少了,夢少是好現象。
這一段文非常重要,所以祖師注解得也特別詳細,這段我想同修們自己去看好了。請翻開一百八十六面第二行,這一行經文是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這是修法的總綱,非常重要。這個原理可以說三經一致,《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都不例外。
【是故應當一心系念。】
淨宗修學的方法就是在『一心系念』。
【谛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诃。三藐三佛陀。】
後面三號完全是梵文音譯的。『多陀阿伽度』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如來。『阿羅诃』翻做中國的意思是應供。『三藐三佛陀』翻成中國意思是正遍知,或者翻做等正覺。這是如來十號裡面的三號,是梵語音譯的。因此我們曉得,一切諸佛他是一體,是一體隨一切眾生心念,所現各種不同的現象,於是佛就有無量無邊。無量無邊是本性的德用,性德的作用,那是本性起用。在我們眾生分上,我們沒有見性,縱然見性,沒有圓滿,都屬於修德。圓滿見性之後是性德,經典上凡是用佛的名號是顯性德,凡是用菩薩的名號都是顯修德。性修不二,性就是本覺,修就是始覺,始覺合本覺,始本不二,這是究竟覺。所以彌陀與諸佛不增不減,《華嚴》上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即無量,無量即一。
既然是這個事實,我念釋迦牟尼佛不行嗎?我念釋迦牟尼佛就是阿彌陀佛,何必要念阿彌陀佛?理上講得通,事上不如法。怎麼不如法?不聽老師的話。老師,釋迦牟尼佛是我們本師,他老人家叫我們念阿彌陀佛,偏偏不聽!你想想前面三福,奉事師長這一條就做不到,奉事師長就是要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是念本師釋迦牟尼佛,順,順性。如果反過來,我念釋迦牟尼佛就是念阿彌陀佛,逆著性,理上講沒錯,不順師教,所以就難成就。你要找他真正原因之所在?不順師教就是不順性,不順性就是順煩惱、順邪見、順妄想執著,那怎麼能見性?像水一樣,水它能隨順,你給它裝入圓筒,它的形狀是圓的,裝在方的盒子裡面,水的形狀是方的。它如果一定執著,我是方的,我決定不能圓,裝到圓的裡頭我還是方的,這就不順性。所以為什麼不肯聽老師的話?為什麼不能接受老師的教導?這個很重要。
『一心系念』就是天台家講的一心三觀,在注子裡面有,在一百八十六面倒數第四行,最後兩個字看起。「一心系念彼佛,即一心三觀也。」我們不懂天台家的觀法不要緊,只要一心,一心的確很不容易,一心就是沒有夾雜,決無散亂。系念就是我們世俗人講的掛念,心裡面常常有,常常想著。這一句佛號叫你時時刻刻念,就是培養一心系念。古大德說,念佛的秘訣沒有別的,就是生處換作熟處,熟處換作生處,就成功了。眾生最熟的是什麼?妄想、胡思亂想,你看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最生的是什麼?這一句佛號,念念就忘掉了,很生疏!如何把那個佛號就像妄想那麼熟,你一天到晚都不會忘記;把妄想就像佛號那麼生疏,常常忘掉,就成功了。把生熟換一換就行了,那沒有一個不往生的。所以教你天天念佛,天天聽佛號不中斷,天天看佛像不要離開,無非就是把生處換成熟處,就這麼個道理。
你知道這個道理,你就曉得一切無有障礙。佛像哪個地方不可以供?不供,我忘掉了,我生熟換不過來。所以,除了你家洗手間不要供佛像之外,哪裡都可以供佛像。而這一句阿彌陀佛的音聲,實在講洗手間裡也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現在念佛機很好,愈做愈進步,這個功德很大。好,下課了。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二十四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24
請看一百八十七面,看經文: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
這是教給我們觀法。觀法先說明觀像,跟前面的日觀、水觀完全相同,必須開目閉目這個佛像都要在眼前,像經上講得那麼樣的微細,這個才是觀成。如果縱然心目當中有這個像,不能在眼前現出來,這個觀沒有成就。
下面這是「因像見土」,我們看經文,一百八十八面。
【見像坐已。】
阿彌陀佛坐在蓮台之上。
【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了。如觀掌中。】
古德給我們說,這樣微細的境界都是在一心妙觀之中逐漸轉生,所以看的境界愈看愈清楚、愈看愈明了。在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的,到真正觀察明了,實在是很清淨的心。我們今天講觀想念佛,這個觀,天台家講次第三觀,一心三觀。天台家因為智者大師當年建立了三止三觀的修行方法,這個方法是智者大師發明的。印度一些高僧到中國來拜訪智者大師,智者大師將他自己的修行方法說出來,這些印度法師佩服得不得了。告訴智者大師說,在西方有《大佛頂首楞嚴經》,裡面所講的修學方法跟天台家的三止三觀非常相似,很接近,就是《楞嚴經》上講的奢摩他、三摩、禅那。因此天台大師他就在天台山築了一個拜經台,每天向西方禮拜,希望這個經能到中國來。拜了一十八年,智者大師圓寂,這個經還沒有到中國來。可是以後確實般刺蜜帝法師把這個經送到中國來了。
這個經在印度稱之為國寶,任何經典都可以流通到外國,這個經典不可以流通到外國。這是印度人吝法,現在佛法沒有了,吝法的果報!般刺蜜帝法師把這個經送過來,海關上查得很嚴,偷渡幾次都沒成功。最後是把手背剖開,把這個經寫成細小的字藏在裡面,等傷口完全恢復之後,這樣到中國來,把經帶來。帶到中國來,再把手背剖開,經拿出來,《楞嚴經》是這樣傳來的。早期注解經的,因為受了這個影響,都用天台止觀來解釋奢摩他、三摩、禅那。一直到明朝交光大師才不用這個方法,直接用《楞嚴》裡面的講法,提倡「捨識用根」,這是非常符合經義。我們在交光法師注解的序文裡面看到,交光法師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是在臨終,阿彌陀佛來接引他的時候,阿彌陀佛駐在空中接引他往生,他向阿彌陀佛告假。他說《楞嚴經》自古以來注解,經義都不明,眉注沒有講得清楚,他向阿彌陀佛告假來注解《楞嚴經》,注好之後再往生。阿彌陀佛也同意了,准了他的假,他是告假做這個注解的。
他提出的原因在哪裡?就是天台家三止三觀都用的意識,一心三觀也不例外,《楞嚴經》講完全不用心意識,這是交光法師在注解裡給我們講清楚了。他這個稱之為新疏。所以《楞嚴》有新舊二派,舊派宗天台的三止三觀來解釋經,新派的不用三止三觀,用交光法師所說的捨識用根,不用心意識。本經這個《疏》是天台大師注的,他注用三止三觀;換句話說,還是用的心意識。心意識用得正確,用這個修行,《楞嚴經》上說可以證得阿羅漢果,可以證到辟支佛的果位;換句話說,在淨宗裡面講,確實能夠修到事一心不亂,能到這個境界。在事一心不亂,大概經上講的這些境界都可以能夠成就,這個觀想能夠成就。如果要到真正圓滿的成就,必須是理一心不亂才真正見到。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佛教給我們的原則是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注疏只是古大德修學提供我們的參考而已,我們用他來做參考是正確的,也不能夠完全死在注下,那就錯了,一定要依經。
我們再看第二段,「觀菩薩」。
【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
花台、蓮座是完全相同,佛菩薩統統一樣。當中是阿彌陀佛,左面的,就是阿彌陀佛左手邊的,是觀世音菩薩,右手邊的是大勢至菩薩。注解裡面,很有趣,注解裡講,「三聖設化,動靜必俱」,俱就是一而三、三而一,「一主二臣,非並非別,表乎三法,三妙融,真身既然,像合相似,觀二足佛,令妙觀成三」。這是觀西方三聖。在普通表法,佛是代表法性,代表真如本性,菩薩代表從體起用,就是自性的作用。自性作用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德用可以歸納成兩大類,一類是智,一類是行,在佛法裡面講解行,解是屬於智慧,行則是講生活行持。這就是二大菩薩,所以我們供佛像一定是一佛二菩薩,不會供成三個菩薩、四個菩薩,不是這樣供法的,因為他表法的意思圓滿具足了。
在西方三聖,觀世音菩薩代表行,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他代表行門。大勢至菩薩代表解門,代表智慧,唯有智慧才是真正的勢力,真正有力。所以,慈悲一定要以智慧為基礎,這才叫順性的慈悲。如果沒有智,這個慈悲叫濫慈悲,那會有負面的影響,反而不好。佛門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佛法非常重視大慈大悲、善巧方便,可是後人也有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是什麼原因?智慧失掉了!沒有智慧的慈悲,沒有智慧的方便,就壞了。佛法在今天,可以說衰微到這個樣子,就是理智失掉了,一昧的去濫慈悲。這是我們知道供養佛像他表法的義趣,實在講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他是代表一體的。下面再看「像放光」。
【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
這段很重要,也很容易記。因為我們常常想,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大,人那麼多,我們去能見得到佛嗎?都很懷疑。不要說別的,我們台灣不大,台北市更小,台北市兩百多萬市民,我們每個人能夠天天跟總統見面嗎?這都見不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人能夠計算得出來,那麼大,我們怎麼能天天見到阿彌陀佛、觀音勢至?看這段經文才曉得,原來佛菩薩的化身每一寶樹下面都有西方三聖,西方三聖的數量跟那邊人的數量相等。所以每個人天天都見到佛,天天都不離佛,這好!這個境界我們在十方世界沒見過,經上沒有這樣說過的,唯獨西方世界,彌陀觀音勢至的化身『遍滿其國』。所以到西方世界,是常常跟阿彌陀佛在一起,跟觀音勢至、文殊普賢、諸大菩薩天天見面,天天在一塊,這就是他們的化身遍滿佛國。
這一段注解裡面,我們看一百八十九面,倒數第四行,從第三句看起。「佛之身座,菩薩身座,三無差別」,菩薩身、菩薩座與佛身、佛座完全相同,這個跟《無量壽經》上講的一樣。「唯首相各不同耳」,在頭部去看不一樣,「佛唯肉髻,不戴華冠」,佛的頭上是肉髻相,「二大士雖同戴華冠」,觀音、勢至都戴帽子。這個帽子,華冠是相同,只有一點不相同,觀音菩薩帽子當中是一尊佛像,這個佛像是站著的,立化佛。我說有一天有個人照了一張觀音像,他頭上帽子的佛像是打坐在那裡,我說這個不對,這不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帽子像是站著的。我說你這是什麼菩薩,我不知道,你要是觀音,這是冒充的觀音,不是真正的觀音,是仿冒的觀音。這也是要注意到。大勢至菩薩像帽子當中是個寶瓶,也是立著的一個寶瓶。就是這一點不同,除此之外完全相同。這個跟《無量壽經》上四十八願講的都一樣。
我們再翻開來,看經文: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凫雁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恆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麤想見極樂世界。是為像想。名第八觀。】
這一段經文是說明在觀中聞法。水流、光明、寶樹這是無情說法,凫雁眾鳥是有情說法,情與無情沒有一個不說法的,在這段經文上我們見到了。修行的人無論是在定中,是入定或者是出定,統統聽得到。就像前面那個觀想,睜開眼睛、閉著眼睛這個像都在前面。這個地方說,定中或者不是在定中,音聲統統聽到。可是你所聽到的一定要與經相應,如果不相應,那就是『妄想』,相應的,這是『麤見』,見到極樂世界。這是要辨別清楚的,不能把魔境當做佛境。所以,經典對我們學佛的人有兩個用途。第一個用途,是教給我們修行方法。我們也不知道怎麼修,經典裡有理論、有方法、有境界,是教我們。第二個用途,是我們修到相當境界的時候,它來給我們做證明。到我們修成的時候,我們所見到的境界,要拿經典來對照,一樣不一樣。譬如說我們見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所見到的跟經上講的相不相同?如果完全相同,那是真的見到西方世界。如果不相同,那就不是的,那是假的。這個是很重要!經論上常常說佛佛道同,一切諸佛所說的經決定是相同。容或不同,那是言語文字,可以說這裡也許有一點不同,所講的內容決定是相同。為什麼?是諸佛親證的境界,哪有不相同的道理?
像這些地方如果我們多留意,現在這個世界假佛太多了,偽造的經典也很多,很容易受欺騙。遇到魔事的人太多了,我幾乎每個星期都有好幾個人來找我。著了魔,實在講找我,我沒有法子,我沒有神通,我跟鬼神沒有往來。著到魔,要找到與鬼神有往來的那些人,他也許有方法給你調解。但是調解也是有限度的,也得看緣分。所以我勸同修老老實實的念佛,跟鬼神往來是愈少愈好,為什麼?我們是凡夫,惹不起。這個鬼神,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你把他找來了很容易,以後你怎麼樣把他打發走,這個事情麻煩。他要不走,那給你帶來的麻煩就太多了,所以最好跟鬼神交往愈少愈好。我們不願意跟他交往,他也不會來找我們。我們喜歡神通,喜歡供養鬼神,喜歡跟他們往來,他覺得你還不錯,我們是好朋友,那交個朋友!這些都要注意到的。
念咒,咒裡面許多都是鬼神名號,你把他念來,然後你怎麼把他念走?你們想念楞嚴咒,念大悲咒,真正的咒語就是最後的幾句,從「怛侄他」以下那是咒語,幾句話。前面統統是鬼神的名號,一個一個把他們叫來,叫來之後你不能好好的打發他,這個很麻煩。古時候這些大德他們真正有道行,每天用咒語施食供養鬼神,他真正得到利益。我們心不清淨,沒有道行,去學這個咒子,把鬼神招來了。鬼神一看,你也沒有道德,也沒有什麼修持,他瞧不起你。瞧不起你,好的鬼神他走了就算了,不理你,壞的鬼神有時候他欺負你,那個麻煩就大了。你不惹他,他不找你,你惹他,他會找你麻煩。現在我們看到這個世間,中國、外國太多了。所以我希望同修們,遇到這些事情不要把他介紹來看我,我沒有辦法。我現在曉得,從前好像廣欽法師還有點神通,大家知道的。現在我曉得台南開心法師,他能夠看得出一些,他有一點感應。開心法師跟我也很好,我遇到這些疑難雜症,沒有法子,我就統統介紹給他。他實在講也不能怪我,我上次去看他,他送人名片,我說法師,你給我一張名片。他送我一盒。所以我現在有一盒名片,誰有疑難雜症我就送一張給他,叫他去找他。
這是觀想當中有正觀、有邪觀,不能不留意。所以學佛就是要真誠,依教奉行,不求神通,也不求感應,這樣你的心正、行正,鬼神不敢惹你。尤其是一個真正念佛人,諸佛護念,龍天護持,邪門外道這些鬼神根本都不敢接近你,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不敢接近,哪裡會著魔?所以念佛的人著魔,這真叫冤枉,這決定不是真正念佛人,真正念佛人不會的。著魔最容易的是學密跟學禅,因為禅定裡面,定中他能見到鬼神。密宗裡面咒語許多都是鬼神名字,所以他們跟鬼神就比較接近,往來比較密切,容易惹麻煩。淨宗念佛,照理說是不可能有這些事情發生。
底下一段是說「修觀利益」,一百九十一面,經文:
【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就是你觀想如果成就,現前就得『念佛三昧』,這個「念佛三昧」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就能夠得到。
底下這一觀,是本經裡面最主要的一段,就是觀無量壽佛,我們這個經題是《觀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佛是第九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
這是前面「聖像觀」,就是三聖像觀,觀成就更進一步觀無量壽佛。
【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
這個觀就相當之微細。
【阿難。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億萬夜摩天閻浮檀金色。】
佛的身相是金色的,經上講的金色,是取我們世間的黃金這種顏色相似而已,真正講起西方的金色,比我們這裡不曉得要超勝多少,我們這裡黃金跟他那裡不能比。但是我們這個世間再見不到更好的金色,不得已用這個來做比喻。所以此地講的不是講我們世人間的金色,講『夜摩天閻浮檀金色』。
【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
這是佛的身高。
【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
我們贊佛偈裡面,「白毫宛轉五須彌,绀目澄清四大海」,就是從這段經文裡面來的,白毫宛轉五須彌。
【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
佛的身相,相好光明,實在講是無量無邊,經上略舉二種,白毫相、佛的眼睛,舉這兩種。
【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
佛身上的毛孔放光,『演出光明』,像須彌山一樣。佛的圓光,這是講頭部的圓光,有多大?『百億三千大世界』。
【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這些贊佛偈全都是從這段經文裡面出來的。
【一一化佛。亦有眾多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所以十方世界念佛的人再多,往生西方世界,阿彌陀佛絕對不會把你漏掉的,不會把你忘掉的,沒有這個事情。你想想阿彌陀佛的化身無量無邊,我們這個地方眾生起心動念,他都曉得,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怎麼會忘掉?沒有這個道理!我們凡夫事情多的時候,有時候很容易把事情忘掉。昨天的事情,今天都記不得了,這是常有的。西方極樂世界諸佛菩薩心地清淨,智慧神通廣大無邊,我們凡夫動個雜念他都知道。所以說什麼時候往生他也知道,到時候自然就來接引你。這是阿彌陀佛的身相。
這個後頭這一句注解得好,在一百九十四面最後一行,我們從當中看起。「一一下」,這個一一就是經上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光明攝生」。四明尊者在《鈔》裡面講「生佛體同,雖土廣生多」,土是國土,十方諸佛國土無量無邊,這是講阿彌陀佛他教化范圍之大,是一切諸佛所不能比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般一尊佛的教化范圍是一個大千世界,也有佛教化范圍是兩個大千世界、三個大千世界,那都不多,唯獨阿彌陀佛的教區是盡虛空遍法界。因為他是一切諸佛國土裡面念佛眾生統統生到西方世界,這個事情要搞清楚!搞清楚之後我們才明白一樁事實,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像是個佛教大學,阿彌陀佛是校長,是在諸佛剎土裡面辦的一個佛教大學。十方諸佛都是在外面去招生,替阿彌陀佛招生,招來的學生統統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釋迦牟尼佛在我們娑婆世界招生,都送到西方世界去受訓去。才知道這個事情真相,才曉得這個法門之廣大無邊。不曉得實際狀況,無量無邊的法門擺在我們面前不曉得選擇,這麼多法門,我選哪個法門?真相搞清楚了,我們當然選擇這個法門,而且這個法門很容易去,也不困難。別的法門未必能成就,這個法門是決定可靠。所以雖然是土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生多,念佛往生的人多,「攝無一失」,一個都不漏,臨終時佛來接引,一個都不會漏。
這一句,就是一百九十五面第一行,它是注解,不應該頂格,經文才頂格,這個地方又印錯了。這個本子錯了不少,沒改過來很可惜,我們翻印應當把它改過來才好。好在這次印得不多,下一次印的時候希望把它改過來。在講座裡面,講這個本子還是好,這個本子精要。因為我們受時間的限制,比講《妙宗鈔》要方便得多,它是《妙宗鈔》的精要。
下面一科是「觀成能見」:
【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
要細說說不盡。
【但當憶想。令心眼見。】
這是教給我們怎樣去想,怎麼樣見到這個境界。
【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圓滿成就了。這是世尊親口為我們宣說的,見阿彌陀佛就是見十方一切諸佛,所以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生一切諸佛世界,這個事情不能不知道。有許多學佛的人,想見這個佛,想親近那個菩薩,一天到晚在胡思亂想,能不能見得到?實在是個問題。我見到有些同參道友,他們對於彌勒菩薩的感情很重,一心一意都是念南無彌勒菩薩,念《彌勒下生經》,想親近彌勒菩薩,修彌勒淨土。有沒有把握去?大有問題。你看看《虛雲老和尚年譜》,虛雲老和尚是修彌勒淨土的,他是往生彌勒淨土。在老和尚年譜裡面所記載的,他到兜率內院聽彌勒菩薩講經,他是在定中去的,見到往生的幾個人,他所認識的幾個人,不多,只見到幾個熟人而已!可見得他難,真難!
但是如果要修念彌陀法門,去見彌勒菩薩就太容易了。彌勒與淨土的關系非常之深,《無量壽經》後半部彌勒菩薩當機。所以,往生彌勒內院從西方極樂世界打個轉是近路,不要惹那麼多麻煩,很容易親近彌勒菩薩。而且彌勒菩薩對你還非常尊重,為什麼?你是阿彌陀佛的學生,他特別要尊重你。你修彌勒淨土到內院去,你是他的學生,他對你可以不必要容氣。阿彌陀佛的弟子,那是貴客,要好好的接待,不一樣。
【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後面這一句要緊。佛身我們很不容易觀成,在此地我們知道『佛心』,佛的心是什麼?佛心是無緣大慈。無緣就是無條件的,換句話說,就是從清淨、平等、覺裡面生出來的慈悲心。這個慈悲心要是拿俗話來講,就是愛心,博愛兩個字也是出在《無量壽經》上的。這就是無緣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要培養這個心。大慈悲心對待眾生是要成就眾生,真正幫助他、成就他。大慈悲心不是偏愛、不是溺愛,該罵的時候還要罵,該打的時候還要打,該送到地獄的時候,還要把他送到地獄。要知道眼前利益他,來世得不到利益,這個不是慈悲。今世、來世對他有好處、有利益,後世得不到利益,還不是慈悲。由此可知,真正慈悲,慈悲到極處,是勸他往生西方世界,那真是慈悲到極處。因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所以跟諸佛菩薩度化眾生的功德沒有兩樣。你用其他的法門不行,未必能成就,修不成,還是六道輪回,所以那個利益有限,功德很少。唯獨這個法門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底下一段這是「舉益勸修」,我們看經文:
【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
這是講修學的功德利益。捨身之後,來生在西方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無生忍』,這個跟《無量壽經》上四十八願講的也相應。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皆是阿鞞跋致菩薩,阿鞞跋致就是得無生忍,七地以上。
【是故智者。應當系心谛觀無量壽佛。】
這一句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苦口婆心勸我們,『智者』你有一點智慧的話,你不能把這個法門捨棄,『應當』是勸我們,『系心谛觀』,這是修學的方法,系心谛觀『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我們今天觀,沒有這個能力觀,我們執持名號,一心系念,稱念阿彌陀佛,跟觀阿彌陀佛這種修法沒有兩樣,成就的功德完全相同。所以,李老師在講《無量壽經》的眉注上講,不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他說「非愚即狂」,愚是愚癡,要不是愚癡,就是狂妄;換句話說,正常人,就是有一點智慧的人,沒有不發願求生西方的。李老師這個話,跟經上所說的、跟古來祖師大德勸勉我們的完全相同。
他就是讀到阿闍王子五百人這一段事情,他有三點警覺。第一個,你看看阿闍王子他們過去的因果。「住菩薩道,供養四百億佛」,還有隔陰之迷,還退轉。住菩薩道,可見得他從前是菩薩,現在是去做王子、去做長者,退轉了。過去生中的事情完全不知道,隔陰之迷,供養四百億佛還有隔陰之迷,還要退轉。善根還是少,還不夠厚,只是聽釋迦牟尼佛講西方極樂世界心裡很歡喜,動一個念頭,將來我成佛要跟阿彌陀佛一樣,只動這麼一念。並沒有真正下定決心,我這一生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念還沒動。所以,他能不能往生還不一定。這是警覺的第一點。第二點,雖然有這個因,如果緣不成熟,這一生不能真正求生;換句話說,還得要隨業流轉,六道裡頭還有很長時間要經歷,苦難還是要受。所以第三點他就講,若不求生西方淨土,那非愚即狂,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這一句經文非常重要。
【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間眉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
這教給我們觀法。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光明,光中又化無量無邊諸佛,從哪裡觀起?從『白毫』觀起,從一個相觀起,一相觀成,其他的相自然都會現前。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在授記。是為徧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邪、正需要辨別,見一佛就見一切佛,生一土生一切土,唯獨這個法門。
好,我們就講到此地。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二十五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25
請掀開經本,一百九十八面,倒數第四行,看經文。這是十六觀裡面的第十觀,觀觀世音菩薩: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
這是總結前面的觀法,觀阿彌陀佛觀成之後。
【次復應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身長十八萬億那由他由旬。】
『十八萬億』,這個在注解裡面有。
【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
菩薩跟佛也非常的相似,光中也有化佛、化菩薩。
【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
不但光中現諸佛菩薩相,同時也現六道眾生之相。
【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這是說菩薩戴的帽子,帽子當中有一尊佛像,這個佛像是站著的,是佛的立像。
【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現自在。滿十方世界。】
佛三十二相當中有白毫相,菩薩也有白毫相,而且毫相也放光化佛,變現自在。前面是說佛身光當中化佛變現十方世界六道眾生的相,這個地方說無量相好當中的一相,白毫相。實在講一切相好統統都放光,光中都化佛菩薩,遍滿十方世界。
【臂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璎珞。其璎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
前面講的是正報,都是屬於身體的,或者是全體,或者是部分。這個地方講的是依報,依報是身外之物,璎珞、衣服都是屬於依報。正是所說的依正莊嚴。
【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
手相裡面的畫,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指紋。他的指紋非常之微細,同時也放光,光明也普照一切。
【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自然化成有五百億光明台。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
末後這段是講的足底有『千輻輪相』,輪是圓滿,千輻也是代表圓滿。足指相好,從輪相當中,「千輻輪相」就是腳底的紋路,腳底下的紋路,一樣的也放光。不但放光,而且舉足、下足自自然然變化的蓮台,『金剛摩尼華』也是屬於寶蓮花。所以說是舉足、下足,這是自然變現的,不是作意,不是有意這樣變,自然變現的。他變現當然都有個理,都有理存在,這個理是屬於性德,真如本性,具足無量無邊的德能,證得自性之後,這些現象全是自然的。所以古人講,不讀《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也就是不曉得成佛的好處。世間法的種種莊嚴受用,是累世或者是今世修福所現的。諸佛菩薩的依正莊嚴是性德變現的,性德是自然的,是永遠沒有衰竭的,不像修德,修德是有盡的時候,性德是無有止境,無窮無盡。由此可知,性德裡面的福報比修德的要殊勝太多,這就是求慧求福都要從自性當中去求,這才是正確的。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經文,「與佛同異」。在二百零一面倒數第三行。
【其余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
其他的相好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
【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
菩薩示現的是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破,雖然相好同佛,仔細觀察還差一點,意思就在此地。
【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名第十觀。】
接著看底下經文。
【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者。當作是觀。】
『當作是觀』就像前面佛所教給我們的這個觀法。
【作是觀者。不遇諸禍。】
遠離一切意外的災難。常常想念觀世音菩薩、常常稱念觀世音菩薩,也就是憶佛念佛,常常能憶念觀世音菩薩,不會遇到一切意外的災難。
【淨除業障。除無數劫生死之罪。】
這是講觀想滅罪的功德。下面是講得福。
【如此菩薩。但聞其名。獲無量福。何況谛觀。】
我們把文念下去好了。
【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先觀頂上肉髻。次觀天冠。其余眾相。亦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注解裡面有段話,我們仔細看看,在二百零三面第四行,第二句看起。「行者觀於冠、髻、毫、面、身色、光明,一一須用心作心是,而為能觀。」行者就是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修行的人,怎麼個修法?你就觀菩薩戴的帽子、肉髻、毫相、面相、身色、光明,就像經上所講的,一樣一樣仔細去觀想。觀想要善於用心,不善於用心就打妄想,就不是觀想了。觀想跟妄想就差那麼一點點,不可以把妄想當作觀想,這是很重要。一般人實在講很多把妄想當作觀想,因此罪也滅不了,福也不會現前,這個就是錯用了心。怎樣才叫善於用心?底下這一句就重要了,「心作心是」,前面經文教給我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要用這樣的心。觀阿彌陀佛要用這個心,觀觀世音菩薩也要用這個心,是心作菩薩,是心是菩薩。實在講為什麼會滅罪、除障、生福?最要緊的就是把這種理論、方法,從觀佛、觀菩薩然後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去觀察一切萬事萬法,那怎麼不開智慧?智慧都開了,還不會生福嗎?福慧具足,哪裡還有罪業?當然消罪業,理是在此地。所以要會用心,這個才是真正用心,絕對不是去打妄想,打妄想那是大錯特錯了。
這一段把這個意思說得很清楚,所以一一須用,必須要用,每一個觀都必須要用心作心是。「心是」是能現,唯心所現,「心作」就是唯識所變,一切境界相都是自心所現,本識所變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諸佛菩薩統統是自性變現的,所謂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彌陀是自性,觀音菩薩又何嘗不是自性?知道諸佛菩薩淨土是自性變現的,我們眼前境界哪一樣不是自性變現的?你這樣去觀察,觀久了自然就明心見性,心地才能真正得到清淨平等,不知不覺自然就入佛境界。
用這個原則去觀想,「而為能觀,說在像前,用在此處」。說在像前是訓練,說在觀無量壽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經文是在觀無量壽佛那段裡面,在第九觀裡面說的。可是你要會用,現在講觀菩薩,你要會用這個原則去觀像,然後再把它推廣。「既雲作佛是佛」,既然說是作佛是佛,「豈不能作觀音是觀音耶」,是心作觀音,是心是觀音。「作髻作冠」,是心作髻,是心是髻,沒有一樣不是如此,「是髻是冠,皆可為例,不獨以佛例觀菩薩,亦須例於普雜三輩,豈唯以前例後,亦合以後例前,以令行人,始末經文,俱可修觀故」。這十六觀,從第一日觀到最後持名,都必須運用這個原則。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要用這種心態、原則去執持名號,的確跟一般人念這句阿彌陀佛不一樣。一般人念阿彌陀佛有口無心,無什麼心?不是無想念阿彌陀佛的心,因為想念阿彌陀佛是妄想,念阿彌陀佛,「我很愛阿彌陀佛,我很想見阿彌陀佛」,這是感情的心,這是妄心,這不是真心。真心是什麼?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就對了,就沒錯了。所以有口無心,向來我們對這個無心的意思沒搞清楚,從這裡我們搞清楚了。
這是真心,能現能變的都是真心,是心作心都是真心。不是真心,顯不出境界出來,也不可能產生變化。有人說,你們佛家講一切法唯心所變,我拿這個東西,你給我變一個禮物給我看看,你變得出來變不出來?變不出來,這個話是騙人的。他不曉得能變的是真心,我們今天講的心是妄心,妄心不能變,真心能變。此地講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作都是講的真心。這是一般人誤解了佛法,這是我們應該要曉得。曉得之後,逐漸慢慢去學習,學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在見聞覺知之中,這個受用就太大了。現前就可以得到自在解脫,確實能夠幫助我們斷煩惱、成佛道。
下面第十一觀,觀大勢至菩薩。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見此菩薩一毛空光。】
這個『空』是毛孔當中的空隙放光。
【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為大勢至。】
這一段經文首先介紹的是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形狀、大小、面貌都相同。菩薩名號之由來,在此地也跟我們介紹,為什麼他叫做大勢至?他還有一個別號叫『無邊光』,我們在這裡都見到。因為他能夠叫一切有緣眾生,遠離三途,得無上力,這稱為大勢至。大勢至名號,從這個地方建立的。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二百零五面,「與觀音明異同」。
【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台。一一台中。十方諸佛淨妙土國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
『缽頭摩華』是紅色的蓮花。
【於肉髻上有一寶瓶。】
這是跟觀音菩薩不相同的。
【盛諸光明。】
這個寶瓶裡面裝什麼?裝著光明。
【普現佛事。余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跟觀音菩薩不相同,就是帽子不一樣。
【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顯如極樂世界。】
這是菩薩行的時候所現的境界。
【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畟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
這一段是講菩薩行、坐,行是利益眾生的莊嚴。
【作此觀者。名為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
這段經文給我們介紹西方三聖當中的大勢至菩薩。經上說明菩薩行、坐,四威儀當中說到兩個,說兩個,其他兩個就含在其中,這個要知道。行、住、坐、臥全是佛事,全是一切震動。大勢至菩薩行住坐臥一切震動,觀世音菩薩有沒有?當然有的,不必說觀音菩薩那個文裡頭沒有說,大概觀音菩薩沒有。佛說經,有的說在觀音菩薩那邊,觀音菩薩有的,大勢至菩薩都有;大勢至菩薩說的有的,觀世音菩薩也統統都有,沒有兩樣的。
震動,說一切震動,不是像我們現在說地震,地震還受得了?那菩薩一來,不給我們帶來大災難了?這是錯誤。他講大地震動,這個地是心地,一切眾生的心地,見佛的光明,聽佛的說法,心地震動,覺悟了!從前這個心迷惑顛倒,現在這個一震動,心就開解了,心開意解,是這個意思。所以不要會錯了意,會錯了意那我們都不歡迎佛菩薩來,來的時候災難太大了。這是說心地震動,心開意解。所以這個動有湧的意思,湧是什麼?智慧往前湧,覺性往上湧。是表這個意思的。一切諸佛菩薩都能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總說。
底下一段經文說滅罪的功德,在二百零七面第三行。
【除無數劫阿僧祗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游諸佛淨妙國土。此觀成已。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注解裡面,總括言之這兩位菩薩只有帽子上,一個是化佛,一個是寶瓶,「二種有異,余相皆同」,其余的完全都相同,只有帽子上那麼一點點差別。相貌相同,威儀也相同,利生的功德當然還是相同,所以無論說在哪邊,兩位菩薩統統是一樣。
再接著下面是第十二觀,「普往生觀」。這裡面有兩段,第一段「作自身往想」。這是修淨宗的人,雖然不修這一觀,持名念佛最好也常常作往生想,對我們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很有幫助的。
【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見此事已。名見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後面還有一段把它念下去,在二百零九面第二行。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當來至此行人之所。】
這段是叫我們常常憶想自己往生。觀想是不容易,尤其我們現在煩惱很重,妄念太多了,所以用觀想念佛確實不容易成就。因此我們修行的方法是專采持名,以持名為主,也可以用觀想來幫助,這個很有利益的。用觀想幫助,我們能想多少就想多少,那就很方便。特別是晚上睡眠的時候,當我們躺在床上,就做往生想,就想佛來接引我們。常常做這個想,最大的好處,臨命終時沒有恐怖。一般人,實在說這是一切眾生都是這樣的,六道眾生可以說無不如是,貪生怕死。真到要死的時候,就是恐懼現前,真正能夠做到心不顛倒,遠離恐怖,那要很深的定力。臨終的時候,人真正是不顛倒、不恐怖,即使是不念佛的人他也決定不會墮三惡道。三惡道是怎麼去的?慌亂的才會去的,哪有頭腦清楚的人會去墮三惡道?不可能。只有在慌亂的時候,一切境界見不清楚,隨著業力牽引就進去了。神智清楚,不慌不忙,他對於境界看的很清楚,他會選擇,必然是人天福報。如果是念佛人,在這個關頭當中,他決定選擇西方淨土。只這一念相應,佛就來迎接了,速度非常之快。你這個一念相應,佛菩薩馬上來接引你。所以這種觀想,常常做往生的觀想,利益非常之大。
這段經文末後這幾句話說得好。就是在我們觀想的時候,還沒有到命終,阿彌陀佛、觀音勢至都會來現前,真正是「入我想中」,也就是前面經文上講的時候,「入眾生心想中」。心裡想佛,心就作佛了,想菩薩,心就作菩薩。注解末後說,「斯乃三觀一心,作是雙運,致令心佛,彼此往來,故知觀體,誠不可思議」。你常常能做如是想,與佛菩薩感應道交,這是屬於事,心作心是屬於理。理與事相應,理與事不二,這樣念佛、憶佛,功德就不可思議。由此可知,這個經論我們要不讀、不明了,雖然說這是易行道,往往我們也把它搞錯了。這就是念佛人多,往生人少的緣故。也正是古人所講,生到西方品位高下是各人遇緣不同,這都是給我們做證明的。我們遇的緣很殊勝,殊勝在哪裡?理清楚,方法明了,境界都知道,會用心,會用功,這個緣殊勝,往生西方品位就高。
品位高下,實在是講遇緣不同。這個話好像是善導大師講的,在《四帖疏》裡頭說,遇緣不同。善導大師這句話,的確對我們念佛人來講,給我們很大的信心。因為沒有聽到這個話之前,總覺到自己業障很重,我能不能往生,自己都沒有把握。即使往生,下下品我已經很僥幸,很滿足了,不敢往上面去想。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有把握,聽了祖師這些話心才定了,知道不但有把握往生,還有把握求上上品往生。因為這個與過去世的善根福德關系不大,這一生遇緣關系很大。再跟諸位說清楚一點,為什麼講與過去世善根福德不大?過去善根福德你已經具足了,你要不具足善根福德,不是多善根、多福德,你怎麼能相信?你怎麼可能有機會遇到?遇不到這個法門。你能夠遇到,遇到之後能夠相信、能夠發願,這就說明你的善根福德沒有問題,具足了。現在問題就是緣的問題,這個緣,就是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上的差別,你是上上品,還是上中品,還是下三品,是遇緣問題。
這樁事情我們自己搞清楚了,一定要發願與一切眾生做增上緣。我們遇到非常殊勝的因緣,我們自己可以升到高品位,還有一些念佛人不知道的。如果我們有緣遇到他,你能夠講解給他聽,使他也能夠提升品位,自行化他。千萬不要存一個心,「我遇到的緣好,我上上品往生,我可不能告訴別人,別人往生品位都比我低」。有這個念頭,這個念頭叫做吝法,悭吝心生起來。悭吝是最大的煩惱,屬於貪煩惱,貪瞋癡煩惱生起來,就障礙你往生,不但你品位不能提升,還有障礙,你未必能往生。除非是沒有緣,有緣就要勸人,有緣就要給人講解。
給人講解,是不是耽誤了自己修行?沒有耽誤。你給人講解,自己還是憶佛念佛,不一定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才叫念佛。我勸別人念佛,也是在念佛,我心裡頭沒有離開阿彌陀佛。所以,念不一定是口念,心念、憶念、身也在念,身口意三業都在念佛。不單單是口,自行是念,幫助別人也是念。我一個人念這句阿彌陀佛,大家都在念阿彌陀佛,大家念阿彌陀佛就是我在念阿彌陀佛,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大經上一再跟我們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千萬要體會到這個意思。我們修行的方法才能夠像這個光明一樣,光光相照,這個光明才顯示出無比的廣大。
好,我們下課,休息幾分鐘。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二十六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26
上面是一個大段落,從第一觀到第十二觀是屬於觀想念佛。從十三觀則是屬於觀像念佛,這方法跟前面不一樣。我們看底下一段,二百零九面倒數第三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
科題裡面是「雜明佛菩薩觀,初觀丈六像」。前面所說的佛菩薩的身相都非常高大,實在很難想像。可是觀像念佛也得要很有福報才行,如果沒有福報很難修行。如果福報很大,自己也不要做事情,生活有人供養,家裡有個佛堂,佛堂上雕的佛菩薩形像一丈六尺。現在在大陸上許多佛像都是一丈六尺,很高很大。佛像供養在家裡,天天看他,觀像。可是如果離開佛堂,這個修因就斷掉了,所以要常常在佛堂觀像,那只好自己沒有工作才能做到。所以這是說明是很大的福報,現在不但是在家人不容易,出家人也很困難,要把一切放下,天天在念佛堂觀像,都很不容易。這是丈六金身。
注解裡面我們念一念。「行人於前依正諸觀,雖已精修,尚未得入」,這就說雖然像前面這種方法去修觀,觀不能成就,不能成就不能得力。「其求生之心,彌加敦督,名為至心」,但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非常之殷切。觀不成,但是我們很希望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怎麼辦?不得已佛再教給我們方法,勝應身觀不成,觀劣應身,就是丈六之身。「故令此人捨勝觀劣」,前面十二觀那都是非常殊勝,觀不成功,我們放棄,我們觀劣應身的像。「未觀二侍前想彌陀,故雲先當觀丈六也」,這一丈六的身,我們作觀就容易的多了。「行人欲托彼土蓮池,故令觀像在池水上」,我們雖然供養佛的形像,要想像佛的像站在七寶池寶蓮花當中。所以觀像裡面還有觀想存在,但是觀像為主,容易修成。「應知勝身,既心作心是,豈今丈六,非作是耶,圓人作為,皆了唯心。」由此可知,無論是觀勝應,或者觀劣應身,都不能夠捨棄這個原則,是心是、是心作。下面這個字我不說,因為它涵蓋一切萬法,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菩薩,是心是菩薩。心作、心是涵蓋世出世間一切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都離不開這個原則。再看經文。
【如先所說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前面所說,佛知道,很清楚,尤其是末世凡夫決定觀不成的。不要說佛的身相,連日觀、水觀我們都沒有辦法成就。
【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
念佛法門實在講全憑三寶神力加持,特別是阿彌陀佛願力不可思議,一定加持我們。我們的心願愈是清淨、愈是懇切,佛力加持力量愈是明顯。同修總要曉得,這是我們一條生路,是我們唯一的希望。六道是死路,六道裡面的事情一定要放下。六道什麼些事情?種種見解、種種妄想、種種分別執著、貪瞋癡慢,全是六道的事情,這要捨棄。不捨棄,那你修什麼?修六道。學佛的人,實在講表面上在學佛,真正在修六道的很多。怎麼很多?在佛門裡面嫉妒障礙、是非人我,口裡念佛,心裡還搞這個。那是什麼?在佛門裡頭修六道輪回,在修三惡道。我們看到別人有這個,不要去理他,自己決定不能起這個意念。
今天早上有幾個同修講到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普賢十願早晚課天天念,「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天天念。什麼叫順?恆順眾生,眾生,凡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相都叫眾生。一切人是眾生,一切物事也是眾生,桌椅板凳也都是眾生,沒有一樣不是眾生,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怎麼樣隨順?在一切眾生,換句話說,一切人事、一切物質環境,不管是善人惡人、好人壞人,境界順境、逆境,我們都不起心都不動念,這叫恆順。起心動念還順什麼?在一切眾生裡頭恆順自性。自性裡頭,六祖講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在本來無一物,恆順自性,一切眾生裡頭恆順自性、恆順物性。不起心、不動念就是順,起心動念就不順了,這個是要知道的。
隨喜是成人之美,看到人家這樁事情,於眾生有利益、於社會有利益,我們盡心盡力去幫助他、成全他。成全怎麼叫隨喜?成全而不居功,就是隨喜。不要名、不要利、不要功德,盡心盡力幫助他,這叫隨喜。如果這裡面有名利,又要爭好處,那就不叫隨喜。隨喜是完全義務,盡義務不求權利,這才叫隨喜。所以,菩薩修學這個綱目,就是科目裡面真正的含義,我們要搞不清楚,往往全都修錯了。我們看末後這一段。
【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
這是我們塑一尊佛像,或者是彩畫的佛像都一樣。可是有些佛像,特別是像我們現在所印的,塑的也一樣,那個像畫的很小,小的佛像隨身帶方便。但是我們面對佛像觀想,要想那個佛像很大,像真人一樣,一丈六尺,想到我們在佛像面前很小,要這樣子想法。不要想我們很大,佛像一點點大,這個觀想就錯誤。所以,像小一點沒有關系,總是想的時候我們人在佛像面前只有佛像一半,只有佛像一半高大,佛比我們大一倍,要常常做這樣的觀想。禮拜諸佛也要像這樣想法,這樣就很如法。
再看下面一段文,二百一十一面頂格的。
【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
現丈六身、現八尺身,現八尺身就跟普通人身完全一樣。
【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
這一段科題是「拂去眾疑」,注解裡面有。因為我們看到佛像,有大的佛像、有小的佛像,到底我們觀大像好,還是觀小像好?給諸位說大小都一樣。知道佛示現的相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佛所現的身相能大能小。大也是法界,小也是法界,只要我們以至誠恭敬心來觀想,這就正確,所得的利益決定是相同的。
再看二百一十二面,看經文。
【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於一切處。身同眾生。】
菩薩,因為示現的是與眾生同學的身分,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所以他一定要跟眾生現同類身,身相跟眾生相同。
【但觀手相。】
這個『手』字可能是個錯字,注解裡注得很清楚,這個「首」是頭部,是這個「首」,頭首之首,不是手足的手。因為看頭部的面像,我們就認識哪是觀世音,哪是大勢至,就能看得清楚。
【知是觀世音。知是大勢至。】
從手上看我們看不出來,大勢至菩薩跟觀音菩薩手是一樣的,但是頭上就不一樣了。
【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化一切。是為雜想觀。名第十三觀。】
注解裡面講得很好。「觀音冠中立佛,勢至髻上寶瓶,以此為別,若首作手,不是譯人失意,或是抄錄之誤。」這裡可能是經文,決定不會說翻譯的人翻錯,不可能,可能是後來抄寫的人抄錯。抄錯之後,後人不敢改,還要保持原狀,只能在注解上把它加以說明。這是對經典的尊重,不能隨意改進,雖然發現錯誤也不能改。觀像我們就介紹到此地,第十三觀是觀像念佛。下面我們再看第十四觀,十四觀是觀三輩往生。二百一十七面第二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
先說修因,這個就很重要了,這段很重要。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這是佛在本經裡面跟我們講的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這三心。這個三心是一個心,一個心,怎麼說三個心?『至誠心』是心之體,後面兩種是「至誠心」起的作用,所以說是有體有用。實在講,佛家講的菩提心,儒家也發菩提心。儒家講誠意、正心,誠意就是我們此地講的至誠心;正心,儒家是把深心跟回向發願心合起來,正心。正心就是誠意的作用。所以儒家也講體、用,跟佛法講的無二無別。前面曾經跟諸位同修報告過,佛法到中國,小乘經論雖然翻的那麼完全,我們中國人不要它,那就是以儒家、道家取而代之。儒家思想、修學境界絕對不在小乘之下,他的思想、心量尤其是接近大乘,所以用儒來入佛,比小乘進入大乘確實有它的方便處。這就是勸告同修們,「四書」不可以不讀。我們最近印的有一本中英文對照的「四書」,剛剛送來了一百本。我們印一千本,就是二百本是穿線裝的,不裝訂的,活頁的,這個書准備送到國外,我們要勸外國人念「四書」。活頁的,人多了,拆開來可以影印做講義用,方便,不要去拆書。另外八百本我們是裝訂成冊的,這二百本是活頁的。
我們勸外國人念「四書」,勸外國人念孔子的書。將來外國人都念了,我們不念,外國人來做我們的老師,我們要跟他學,這很慚愧。這些東西我在外國曾經嘗試了一下,外國人喜歡,一聽說,聞所未聞,非常歡喜,樂意接受,可見得就是沒有人去教他,沒有材料供給他。所以我們現在供給他材料,想方法去幫助他。這是發菩提心。
「至誠心」簡單的講就是真誠,真誠就是真心。真誠有沒有一個標准?曾國藩先生在讀書筆記裡面,對這個「誠」他下了一個定義,就是下了一個注解,「一念不生是謂誠」,這個注解下的很正確,跟佛法講的相應。心裡面沒有一個妄念,這才叫誠心,有妄念就不誠。你們念《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注解裡講畫符,念咒也是如此。畫符,符為什麼會靈?要用誠心畫。畫這一道符,裡面起一個妄念,這道符就不靈了。所以畫符的人,他畫符平常要練,練得很熟。很熟的時候,他一筆一點下去之後,一道符畫完成,心裡頭不起一個妄想,這道符就靈。念咒也是如此,所以咒愈長愈不容易念。你說楞嚴咒那麼長,從頭到尾裡面打了好多個妄頭,這個楞嚴咒還靈嗎?不靈。大悲咒很長,你們念一遍,裡面有沒有一個妄想?有一個妄想,這個咒就不靈了。誠則靈,不容易。一句阿彌陀佛好念,「阿彌陀佛」這裡頭沒有妄想,這靈。所以古人說念經不如念咒,為什麼?經太長,一部經那麼長,裡頭沒有一個妄念,難,太難了,不如念咒,咒短。念咒不如念佛,佛號更短,比咒語短的多,道理就在此地。所以,動一個妄念就不靈了。這是真誠。
『深心』就是自受用,深心就是清淨心、平等心,是屬於自受用。好善、好德,善德之極就是清淨平等。『回向發願心』就是大慈悲心,利益眾生。所以第三是我們真誠為他受用,他受用是大慈大悲。我們自己有一絲毫的善,我們自己不願意享受,希望把這個善的果實讓一切眾生來享受。回向發願,發願普度一切眾生,這是在《起信論》裡面稱為大悲心。《起信論》裡面的三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就是至誠心,深心是相同的,大悲心就是此地講的回向發願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不發心,不發菩提心是決定不能往生的。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第二種實在講就是前面所說的三福,淨業正因。可見得《觀經》裡面這個幾段文字是非常重要,一定要牢牢的記住,三福,跟此地講的菩提心。菩提心實在是不容易,在蕅益大師《彌陀經要解》裡面,他老人家告訴我們,他說真正發願求生西方淨土,這個願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是古人沒說過的,我們在古來典籍當中,的確這個說法蕅益大師是頭一個人。想一想他這個話對不對?真對!你把這個經這段文字,這是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一比照,他講的話一點都不錯,真正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三心就具足了。已經發了自己不曉得,不知道三心圓發,所以他老人家這句話說得好。我們自己要真心求生,不是假心假意,真心求生,這一念心是具足圓滿的大菩提心。本經也說一日到七日,與《彌陀經》、《無量壽經》都是同一個說法。由此可知,這個法門是頓教、是頓超。
我們看下面經文,二百二十面: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贊歎行者。勸進其心。】
這是說明修行人往生的狀況。所以只要一心一意去念,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也不要去想品位高下。為什麼?想這些都是妄想。甚至於一心不亂都不要想,只是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這叫老實念佛。真心真意求生淨土,你樣樣都圓滿具足了。往生的時候,這個境界太殊勝了,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與無數菩薩、聲聞諸天來迎接你。西方世界在哪裡不需要知道,他來迎接,我也不要去找路,也不要去找方向,這個自在。所以經上說西方,到底哪裡是西方?這個念頭不要生,到時候佛來接引我,准錯不了的。我現在在國外旅行,我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路,為什麼?走到那個地方都有人來迎接,我何必要記路?何必要記方向?不需要。到處都有人迎接,所以根本就不需要。一切他們都給我准備好了,機票,人家說法師,機票多少錢?不知道,不曉得,因為從來沒有問過,機票從來看都沒看過。
念佛往生的人好,佛菩薩都替你安排好了,樣樣不要操心,只要老實念就行了,老實念重要!我們自己只要做到老實念就行了,其他的佛菩薩都安排好了,一點都不要操心,你看這多殊勝,這是你做什麼樣的好事、修什麼樣的法門都得不到。修禅、修密修成就了,阿彌陀佛來迎接你嗎?有這麼多諸佛菩薩來迎嗎?沒有!由此可知,這個法門確實是殊勝無比。看二百二十一面的經文。
【行者見已。】
這個修行人看到這個境界,佛菩薩來迎接。
【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我們在這個經文上,諸位仔細去看,不要疏忽了,往生是活著往生的,這不死的法門。這個修行人見到這個境界,見是活的時候見的,不是死的時候,死的時候就見不到了,活的時候見的。福報大的,活的時候見到,很清楚,告訴助念的同修,「我看到了,佛來接引我了,我現在跟他去了」,會告訴你,會說出來,這是福報大的。福報差一點的,也見到了,想給你說,嘴巴在動,沒有聲音,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見到,往生了。我們看到臨終的人嘴巴在動,有時候我們覺得他在跟著念佛,實在講是他見到這個境界,他想給我們說說不出來,沒有聲音,這是往生。我們不曉得,以為他嘴動是跟著我們在念佛,其實他在告訴我們,佛菩薩來迎接,他看到了,很歡喜,跟佛走了,那個時候氣力很衰,嘴動沒有聲音。這說明往生是活著往生,不是死了往生。所以這個法門是不死的法門,一生成佛,我們往生不是死了才往生的,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佛。哪裡去找這個法門?找不到。捨這個法門不修,那真的叫愚癡,真是叫狂妄。李老師講愚癡、狂妄,沒說錯!再看後面這一段。
【生彼國已。】
這是講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了。
【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
就跟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境界完全相同。從前是聽佛說的,現在是親身見到,親自見到的。情與無情都說法,聞到佛法之後就開悟。
【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一聽就開悟了,就證無生法忍。
【經須臾間。】
須臾是極短的時間。
【歷事諸佛遍十方界。】
他的神通、道力馬上就現前,就能夠到十方諸佛剎土去禮佛、去聽佛說法。也許我們在這裡看到,就懷疑了,怎麼剛剛跟阿彌陀佛見了面,馬上就走了?諸位要知道,到這時候他的能力不可思議,他的身在阿彌陀佛那裡禮拜,他的分身已經遍滿十方諸佛國土,每一尊佛菩薩面前都有他的身在,有這樣大的能力。不像我們這個世間,修的再好,分身無術。他有能力分身,他有沒有離開極樂世界?沒有。沒有離開極樂世界,化身已經遍滿十方。這樣的快速成就,所以一般學教的人都不相信,難信之法,哪有這麼快!這裡才往生,那邊已經化身遍滿一切諸佛剎土,太快了吧!其實這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
【於諸佛前。次第授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真的在很短時間有這樣殊勝不可思議的成就,這實在是我們應當要覺悟,應當要修學。末後接著:
【是名上品上生者。】
這個文在二百二十二面。我們接著再看。
【上品中生者。】
這個修因比前面稍為差一點。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
前面是說上品上生的人有讀誦大乘,這個地方不必讀誦大乘,但是『深信因果』。因果是什麼?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他對於這個完全沒有懷疑,一句佛號念到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到上品中生,這個地位非常之高。以這段經文來看,谛閒法師以前那個念阿彌陀佛的徒弟,他什麼也不懂,就是一句名號念了三年。老法師教給他,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他念了三年站著往生,預知時至。我們要以這個經來判斷,這個人非常可能是上品中生,他有這麼高的地位往生,遇緣殊勝,什麼緣?老法師教他念佛這個緣,他真能完全接受,深信不疑,才有這樣殊勝的果報。他對於老師的教誡百分之百的依從,一點折扣都不打,三年不可思議的成就。緣之殊勝是在這個地方去看。
由此可知,我們同修遇緣不能說不勝,第一殊勝。讀誦大乘,讀誦《無量壽經》就好,能夠讀誦五經一論那就更好。五經一論嫌太多、太繁了,一部經就好,依教奉行,把經裡面的理論教訓統統做到,那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當然上品上生。這個是靠得住的,不必都讀,一部經就行了,一經通就是一切經通。所以,這一部《無量壽經》我一再跟諸位介紹,是《華嚴經》的濃縮,《華嚴經》是整個三藏十二部的濃縮。由此可知,讀這部經就是讀整個《大藏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要曉得,這個功德真正不可思議,這個話是古大德,古來祖師大德給我們講的,我們不能不相信。我們可以說,釋迦牟尼佛一代所說之法,都出不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你看看一部《無量壽經》所講的,全是在解釋四十八願,沒有一句違背了四十八願願文。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實際上就是《無量壽經》的詳細解釋,詳細的講解;一部《大藏經》,全部《大藏經》就是《華嚴經》的細說。到最後歸納,真的,歸納成一部《無量壽經》。經上教給我們讀誦大乘,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念這部《無量壽經》一點懷疑都沒有,原來我所有一切大乘經統統都讀到了。
這個人是雖然沒有讀經,他對大乘不毀謗,他只老實念佛,一句佛號成就無上功德,上品中生。我們遇的緣這樣殊勝,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上品上生、上品中生,那是很冤枉。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經文,二百二十四面第一行。
【行此行者。】
依照這個法門修行的人。
【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西方三聖與諸佛菩薩,這『千化佛』,諸佛菩薩統統都來迎接。再看下面經文。
【行者自見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贊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寶華。經宿則開。】
「花開見佛悟無生」,他比上品時間稍為長一點。上品的到那裡花馬上就開,這個地方是隔一天,第二天花開見佛。花開見佛就是七地以上的菩薩,沒有開是准七地菩薩,一開就真正是七地以上的菩薩,可見得成就實在是太快了。下面經文這說他利益。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
這個『目』是講心目。
【因前宿習。】
這是過去生中學習的。
【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谛。即下金台。禮佛合掌。贊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七天圓證三不退。
【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
與上品上生沒有兩樣。上品上生是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能力立刻就得到。上品中生的人七天,七天他的道力、神通、智慧跟上品完全相同。
【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
此地這『無生忍』是真實的無生法忍,就是七地、八地、九地,這屬於圓教。我們在此地看到,上品上生是一時證得,上品中生是一小劫才真正證得。這個原因在哪裡?我們在經文上應該明確的看到,一個是讀誦大乘,一個是沒有讀誦大乘,原因在這個地方。讀誦大乘宿習深厚,一聽佛法他就開悟了;過去沒有讀誦大乘,必須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聽經他才開悟,希望同修要牢牢的記住。我們看《六祖壇經》,法達禅師念《法華經》念了三千遍,六祖大師給他一說,他就開悟了。我們《法華經》沒有念三千遍,怎麼說也開悟不了,才知道讀誦功德利益不可思議。現在人怕念經,尤其我叫他要背誦,更害怕了,嚇的都不敢念了,這怎麼行?諸位從這個經文上你就體會到,讀誦與不讀誦差別有多大?回過頭看看我們這個世間,看看古人,一聽經幾句話就開悟了,底子都是在讀誦;我們今天聽經、聽開示不能開悟,沒有讀誦。讀到這一段總應該明了了,我勸你讀誦沒錯。
【是名上品中生者。】
好,我們就講到此地。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二十七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27
請掀開經本,二百二十七面,看「上品下生」: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
這個經文很明顯的給我們說明要發菩提心,『無上道心』就是發菩提心。
我們翻過來看經文,二百二十八面倒數第二行。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贊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這一段是說緣。前面中品,經上講有千佛,阿彌陀佛與化佛千佛來迎接,這個地方佛的數量少了一半,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問,阿彌陀佛是不是也有分別執著?為什麼上品化佛就多,下品化佛就少,是不是他也有分別執著?這個必須要知道的,往生的時候佛菩薩來迎接,這是真的。來的佛菩薩數目多少,是我們自己心裡有感,佛菩薩自然而應,阿彌陀佛決定沒有分別執著。見到這些佛,還是我們自性彌陀變化來迎的,所以一切確實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總而言之離不開自己心性的感應。品位愈低,來迎的人人數就愈少,品位愈高的,見的境界就愈殊勝,這個是自然之理。到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有四土九品的差別,每一土都有三輩九品,有這個差別。但是我們在《大經》上讀到,即使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神通道力、種種受用沒有差別,到達西方之後沒有差別。這是彌陀神力加持,所以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平等,就是說在物質生活受用上平等,內心斷煩惱、證菩提這個沒有法子平等,這是阿彌陀佛幫不上忙的,這個是要自己下功夫。
底下一段經文說往生。
【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這是往生的現象。
【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游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這是說上品下生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日一夜就花開見佛。雖然見佛聞法並不能立刻就開悟,要經三七日後他才明了,三小劫他才明心見性,真正證得初地的果位。我們看起來這個時間也很長,要經三小劫,實際上西方世界人的壽命是無量壽,由無量壽來看三小劫,如果像我們這裡人生百歲,大概看三小時的樣子,甚至於還不到,恐怕只有三十分鐘。他壽命長,三小劫在他們看起來很短,太短的時間。確實這個法門是當生成就的法門。
末後這一句是總結,二百三十一面第一行。
【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十四觀是講上三輩。下面是第十五,第十五是講中品往生,有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回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這是講他的修因。由此可知,上品偏重在讀誦大乘,中品這一看似乎是二乘人,小乘人回小向大,持戒念佛者,這一類的。他能夠受持五戒,五戒是佛法裡面的根本戒,無論是古今,這是講時間,無論在從前的印度,或者現在中國,乃至於其他國家民族,這是個基本的道德理念,都必須要遵守的。沒有說殺生是善行,沒有這個道理,沒有講偷盜是好事情,古今中外都不承認。所以,殺盜淫妄酒不是好事情。現在這個世界上雖然賣酒,劣酒也提出警告,這也不是很好的東西。可見得這個五條戒確實超越了時空,是一切眾生所公認的善行,必須要遵守。其他的生活規范,可以說是因時、因人、因地不同,這樣來制訂的。它的基本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就是斷惡修善,這是自律以及處世的規范。『無眾過患』,持戒很清淨,以這個善根回向,求生西方,這是中品上生之因。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贊歎出家。得離眾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台。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贊歎四谛。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是名中品上生者。】
這是說明往生的利益。根據這一段經文來看,在後面來看,小乘的果位是非常的清楚。小乘根性持戒念佛,回向求生西方淨土,得這樣的果位。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二百三十四面。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
『具足戒』就是比丘戒。
【威儀無缺。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
到這個地方是講生因。十戒是沙彌戒,沙彌戒跟八關齋戒非常的接近。八關齋戒是在家居士修出家戒一日一夜,八關齋戒的時間就是二十四小時,如果要再受,得重新再受,可以每天受。如果沒有法師,這個戒可以在佛菩薩形像面前自己受。有八條戒跟沙彌戒相同,有一條是齋,齋是過中不食,中是日中,每天日中的時間都不相同,過中不食。過中要再吃東西就破齋,八關齋戒就破掉了。實在講這是不太容易持,下午只可以喝水,連飲料都不能用。因為在齋戒裡面講,飲料裡面不能有沉澱,假如放一下它會沉澱的話,就不能吃。牛奶會沉澱,豆漿也會沉澱,果汁也會沉澱。蜂蜜不會沉澱,蜂蜜跟水調和起來不會沉澱,那個可以吃,糖水可以吃。著重在齋,日中一食,這個叫齋。早晨再吃一點的時候,這也破了齋,這個也不行,決定是日中一食。
所以有很多同修持午,持午實在講有沒有必要?諸位要曉得齋戒是形式,目的是得清淨心,目的在這個地方。齋戒持得很嚴,心不清淨,這個齋戒是世間有漏福報,不是生因。如果生因要是這樣說法,那西方極樂世界完全講外表,這是決定講不通的,這個理論是講不通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晚上少吃對自己身體決定有好處,我們中國古人講飲食主張的是,早晨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晚上要吃的少,晚上能不吃,的確是非常好。可是現在人的習慣不相同,晚上到半夜還要吃個宵夜。尤其是外國人,外國人一天的正餐是晚餐,我們中國人的正餐是午餐,他們正餐是晚餐。晚餐吃得很多,吃得很好,中午多半在工作,隨便吃一點,這是飲食生活習慣不相同。要曉得佛家飲食還是幫助我們修定,幫助心地清淨,目的在此地。這是講持戒念佛。
【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贊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
在這裡我們又看到一句經文,『隨順三世諸佛教』。持戒念佛求生淨土,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都是這樣教化眾生,勸一切眾生持戒念佛,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三世諸佛教。
【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這是往生。
【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贊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中生者。】
這個品位比前面更低,來接引的盛況比前面也差了很多,到西方極樂世界,經半劫才能證阿羅漢果。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阿羅漢,也沒有須陀洹,這個我們在《無量壽經》上讀到過的。說這些名詞都是比喻,他的果位等於他方世界的須陀洹跟阿羅漢,須陀洹就是見惑斷盡,阿羅漢是思惑斷盡。在大乘菩薩果位裡面,須陀洹相當於圓教初信位的菩薩,阿羅漢相當於第七信位的菩薩。到七信,就從凡聖土提升到方便土,到方便有余土。
再看底下這一段,在二百三十五面最後一行。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經七日已。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中品下生,在這個地方經文省略,並沒有詳細的給我們說明。這個生因是說這個人是世法的善人,臨終的時候聞到善知識為他說法,他就能夠相信。經上沒有說佛來接引,我們想想佛會不會來接引?不接引,他怎麼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讀這個經一定要跟三經合看,這樁事實我們才能看的圓滿,才能夠把一切疑惑斷盡。在四十八願裡面,這一點諸位要記住,西方淨土最重要的依據是四十八願。一切諸佛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如果與四十八願相抵觸、相違背,我們都不能相信,即使本師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一定要以四十八願做依據。四十八願裡面沒有說,中品下生以下我就不來接引,沒有這一句。臨命終時佛來接引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他一定來的,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佛也來接引。
尤其是在,這算前年,華盛頓DC周廣大居士,我們看看情形好像就是這個情形。他看到西方三聖來接引他,他沒有說許多佛菩薩,他沒有說,他只說是西方三聖從雲端裡面下降,接引他往生。他是臨命終時念了三天三夜,一生沒有遇到過佛法,就是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求生淨土,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這是距離我們不遠,也就是一、兩年的光景,有這麼一個人往生,這是決定往生。他自己見到佛,跟大家說佛來了,他見到,在雲端裡面下降,這不是假的,決定是真的。
像這個,我們一定要讀《大經》,才曉得經典裡面有些地方省略,這個地方省了,那個地方有,像《無量壽經》,這個本子省略的,別的本子有;別的本子有的時候省了一點,那個本子有。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說,這就是確實有會集的必要,會集等於是把所有的本子我們統統都看到了,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說的,我們全部都聽到了,意思才完整,才不至有缺陷。同樣的,三經會起來看,還得把所有本子會起來看。像《彌陀經》,玄奘大師譯本裡面就有些句子羅什大師的沒有,足可以補充羅什譯本之不足。這樣看才能看到完全,使我們許多的疑問能夠斷掉,這是很重要的。
末後一章第十六觀,「下品生觀」,下品往生著重在持名。我們看經文,二百三十八面最後一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從這一段,這是講生因,由這個修因來看,可以說中上輩往生都是修福的,下三輩往生都是造作罪業的眾生。前面都修福,在世間是善人君子,是有道德之人,以下三種這是罪業淺深不同,上品是罪業比較淺的,愈往下去造作罪業就愈重。他們修觀當然是不可能,觀想、觀佛都做不到,善友教給他持名念佛。在此地我們必須要知道一個事實,觀想、觀像這些方法,業障很重的人不能修,沒法子修,執持名號可以能度他。你們想一想,這三種念佛的方法,觀想、觀像、持名,哪一種殊勝?這應該可以知道。一切方法度不了的,這個方法能度,這個方法是第一殊勝,這個要知道。所以,十六觀裡面講的這三種方法,殊勝無比的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能度地獄極苦眾生,其他的都不必說了,就統統都度了,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沒有不提倡持名的。《無量壽經》上提倡持名念佛,《阿彌陀經》上也提倡持名念佛。為什麼不提倡觀想、觀像,你就曉得了,那些方法都能往生,度業障比較輕的。業障深重的就要靠這個方法,前面那兩種方法度不了,這才用最殊勝無比的方便法門,成就一切眾生。
圓頓教裡面主張的是,即使在最重的罪業,忏悔都能夠滅除,所以心裡面一念回心就能與西方極樂世界感應道交。但是一個人在一生當中遇善知識很不容易,那實在講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師生亦復如是,一個好的老師可遇不可求,我們到哪裡去找?找不到;老師要找個學生傳法給他也找不到。夏蓮居老居士一生就傳一個人,黃念祖老居士,就傳一個人,何嘗不想多傳幾個人,找不到,這是機緣,找不到。李老師當年在台中,我每一次見他,就勸他老人家多傳幾個人。因為我們在外面講經很辛苦,總感覺到太孤單,師兄弟多一些好,彼此可以支援。這個話我說了總有十幾二十遍,每次說了,點頭,是!最後一次我給他講的時候,他跟我說,他說你替我找學生!我從此以後不再說了,我知道了,找不到,到哪裡去找?學生什麼條件?百分之百的服從,我到哪裡去找?我找不到,現在這個社會,找個那麼聽話的學生確實找不到。
我這些同修們,跟我出家的,就是演培法師所說的話,都是同參道友,不能把他看做徒弟、看做學生,不可以,你要把這些人看做徒弟、學生,那就錯了,大大的錯了。同參道友,朋友,哪有學生?學生是百分之百的服從,那是學生。不能服從,大家住在一塊,相處歡歡喜喜的,朋友,彼此都要恭敬,都要客氣。我們稱都稱法師,真正徒弟沒有這麼客氣的稱呼,師父對學生跟父母一樣,稱名。所以對你客氣,就曉得我們現在社會不一樣,彼此在一塊同參而已。
師資道合,自古以來就是個難事,相當不容易。達摩祖師那樣聖人,在少林寺還面壁九年,等一個學生,一個傳法的。達摩一直到五祖,一代一代都是傳一個,惠能大師因緣聚會,那是緣成熟了,他傳了四十三個人。這是在中國禅宗史裡面過去沒有,一直到今天也沒有,傳了這麼多人。六祖以後,傳兩、三個有的,像六祖那樣殊勝的就沒有了。善知識實在難遇,我們自己求法也實在是不容易,所以要真正覺悟、徹底覺悟。徹底覺悟從哪裡做起?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是決定沾不得,一沾上這個,全部都毀掉了。今天這個社會處處充滿了誘惑,你能夠禁得起嗎?能不受誘惑嗎?這個就難。所以有人問我,要什麼條件才能夠弘法利生?我其他的條件都不談,我只說兩個條件,第一個,內心清淨不生煩惱;第二個,不被外境誘惑。你能做到這兩條,也許就可以了。這兩條做不到,好好的念佛,能往生就不錯了,就不容易了。所以這外面環境誘惑力量太大。這是說明忏罪往生。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你看這是西方三聖出現了,凡是來接迎,全都是化佛。上品上生的,雖然經上沒有說化佛,我們想想是佛本身來的?十方世界同時去往生的人太多了,阿彌陀佛這樣去迎接,那他受不了,那還得了嗎?所以全是化佛。不過化的那個佛是隨眾生心,佛不是我要化一個什麼樣子去接引,不是的,隨眾生心念而變化。佛有沒有心?佛沒有心,是我們自己心念,化佛,這個佛大小、相好莊嚴殊勝是不一樣,隨著自己境界來變化的。
就像我們敲磬一樣,我們敲一下磬就會響。磬響,它有沒有分別執著,我要怎樣響、怎樣應?沒有。你敲得重,它響的聲音大;你敲得輕,它響的聲音小。音聲大小、長短恰如你這個所感,感應道交,是這樣來的。所以,即使下下品往生,都是佛來接引,佛的化身盡虛空遍法界。這是實際上的事實的狀況,我們要曉得。下品上生,既然三聖都來接引了,那中品下生比這個高的多了,哪有佛不來接迎的道理?所以從上下文來看,前面決定是有。
【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
先見到佛光。
【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當華敷時。】
『敷』是開。
【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這是『下品上生』的人,在西方極樂世界十小劫之後就證得初地菩薩的果位。初地就是提升到實報莊嚴土,地上菩薩生實報莊嚴土。在這段注解裡面,二百四十面,我們把注解念一念。請看第二行,從第二句。「圓頓教說,罪無輕重,悔者皆滅」,忏悔力量非常之大,「如仙欲殺諸婆羅門」,這是舉經典上講的公案,欲是有預謀,這是講仙人有預謀殺了婆羅門,「地獄三念,知謗方等,心生改悔,即生佛國」。這是舉一個例子,造極重的罪業,如果不忏悔求生淨土,必定墮阿鼻地獄,就是這樣重的罪,真正悔改還能夠往生。下面是谛閒法師他老人家的開示。「竊謂,此人法雖不謗」,這是講這個下品上生的人他雖然不謗法,「其余一切惡業,無不具造」,十惡業他都造。「以其無慚愧故,無所不為也」,這是現前社會裡面普遍我們能夠見的到的,甚至於我們自己也不免是這一類的人,這個自己必須要覺悟,要回頭,「好在臨終遇緣,自非宿善所追,萬不能有此儌幸」。所以實在講,他這一生遇緣能悔改往生,還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在這個時候現行,絕對沒有僥幸之理。
「但聞諸經首題名字,便除千劫重罪,大法不可思議」,這是講聽到諸經的名字能夠滅罪。所以日本人他們不念經,他也不念佛號,日本人念《南無妙法蓮華經》,他就是從這兒來的。大乘經題就能夠滅罪,這是真的,經上確實是有這個說法。可是這也是一種偏見、執著,經題裡的含義他不知道,我到日本去訪問,問過很多人,他會念,問他什麼意思?不知道。那就很難了,一定要曉得意思,不曉得意思,利益非常之少。這就是像小孩唱歌一樣,三、四歲小朋友會唱國歌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什麼?他不知道,這個沒有用處的。
所以念佛名亦復如此。念佛名,名是經的總綱,名義要是明了,經義就思之過半了,這樣才能受持,才能夠得真實利益。哪有說聞名不懂意思的,這個不可能的事情,這個很難得到真實利益。譬如說我們這部經,這樣略略的介紹一下,對於我們念佛就有很大的幫助。我們要不讀、不研究、不去探討,名號往往念的自己沒有感覺到得力,天天念,念了沒有受用。明白一些了,曉得這個名號有起作用,好像念的時候心裡起了變化;不明了的時候,雖然念,念得很勤,心裡不起變化,可見得經題的意義一定要知道。一切經題,說實在的話,意義最明顯、最完備,無過於《大乘無量壽經》,它題裡頭確實非常的圓滿,《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所以確實,往生品位高低在遇緣不同。
下課了。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第二十八集) 1990/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3-02-28
請掀開經本,二百四十一面,看第二段,「下品中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祗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
這一段前面是講生因,後面是說往生的狀況,講生因講得很多。這一段我們看到的往生的人,生前是破戒,毀犯五戒及具足戒,這是破戒之人。經裡面特別舉出兩樁事情,一個是偷盜,一個是『不淨說法』。「不淨說法」是以說法這種手段取得世間的名聞利養,這一類都叫做不淨說法,所謂是稗販如來,目的是達到自私自利,所以果報都是在地獄。如果在臨命終時遇到善友,為他贊歎西方依正莊嚴的殊勝,勸他念佛,他能夠一念回心也能往生。但是諸位要曉得,實際上絕對不是這麼簡單,原因在哪裡?還是《彌陀經》上的一句話,「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說這個人一生造的罪業,他哪裡還有什麼善根福德因緣?諸位要曉得,那個善根福德因緣是過去生中所修的。他所造的罪業是他這一生沒有遇到善緣,沒有遇到善知識,交了一些壞朋友,這一生造的罪業,不是他前生善根不深厚。正因為前生善根深厚,也就像經上講的,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所以臨終的時候,一句話提醒他,他善根能現前。如果沒有那麼樣深厚的善根,臨終你勸他念佛,他不愛聽!這種事情我們也真的見過。
我初出家的時候,在圓山臨濟寺,臨濟寺有個念佛會,一直到現在還有,這個念佛會有三十多年了。念佛會的副會長林道奇居士,他那時候是台灣銀行的襄理,地位也很高,是我們臨濟寺的大護法,念佛會的副會長。他能敲法器,可以當維那,法器敲的很好。他得癌症過世,臨終的時候我們去幫他念佛,不聽,聽到佛號就討厭,就罵人!臨終業障現前,我們看他一生沒造這麼重的罪,才曉得往生的事情一定是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過去生中沒有這樣深厚的基礎,說是靠這一生就能往生,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一生當中就那麼容易往生,這個法門也不必叫難信之法了。確實是要深厚的基礎,現前三寶加持,所以他一念回心,眾罪就能夠消滅,這樣往生的。
這一段在注解裡面,「此品行人,有道俗二類」,就是有修行人、有在家居士。在家居士,「俗人或毀五戒八戒」,這是在家,「比丘或犯具足大戒,如此二類,皆是不智愚人」。講到偷盜,特別是常住,偷常住物,就是偷寺院裡面東西,這個罪太重了,這點諸位要曉得。因為他結罪不一樣,譬如我們偷一個人的東西,我們所犯的罪只對他一個對象,這一個對象好解決。如果我們要是偷政府機關的東西,譬如說是公共電話,這是政府設置的,是我們這個地方老百姓稅收、納稅裝置的。你要偷這個東西,結罪跟誰結罪?這一個地方老百姓,凡是納稅人你都偷了他的東西,這個麻煩大了,這個罪太重了,這搞不清楚的。如果這個公共設施是國家建立的,你要偷它,就是偷一分錢,全國的人你都要跟他結罪。所以結罪不相同。
『僧只物』,寺廟裡的物,從前寺廟叫十方常住,凡是出家人都有分。不但我們這個世界出家人有分,盡虛空遍法界,他方諸佛國度出家人也有分,因為只要出家人,沒有界限的,佛國度界限都沒有的,這個罪就永遠算不清了。所以,經論上一再勸勉我們,佛寺院裡面東西決不能盜取,這個盜取決定是阿鼻罪業;不是像你偷一個人的東西,偷兩個人東西,那不一樣。他結罪比偷國家東西的罪還要重,因為他范圍大,人數多,曉得這樣一個關系。當然了,現在寺院變質的很多,真正十方常住才有這麼重的罪,如果不是十方常住,罪就不會有這麼重。十方常住這個寺廟是一切出家受戒人所有,他來的時候都可以掛單,都可以受用。現在有很多寺廟叫子孫廟,子孫廟結罪范圍就小的多,就很小。是他寺廟裡頭常住,充其量是他寺廟這些護法、信徒,不可能再結罪結到外面去。為什麼?外面人來掛單他不准的,那就不是屬於十方常住。
在中國大陸,從前叢林寺院都是十方常住,以後演變為子孫廟。十方常住裡面,住持當家是選舉產生的,一任是一年,就是臘月三十辭職,正月初一新的執事上任。是選舉產生的,不是他喜歡交給那個就交給那個,不是這樣的。當然,老的住持可以推薦,但是要大眾同意才行。所以佛教裡面,自古以來就實行民主選舉的制度,不是專制的。這個罪是非常重。「不淨說法」這個罪重,因為他破壞佛法形象,這個罪是重大惡極。後面是講利益。
【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這段是講利益。
末後再看「下品下生」,下品下生這是造五逆十惡極重之罪。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
『稱』是稱念,前面那個『念』是觀想、觀像。觀想、觀像都來不及了,應該稱念『無量壽佛』。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這一段經文與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完全相應,十念必生。這是臨終十念,十念就是十句,不是盡一口氣一念,這是十聲佛號就能夠滅罪往生,而且是極重罪業之人。可是諸位還是要記住我剛才的提示,多生多劫的他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否則的話,在臨命終時,實在講造這樣深重的罪業,他臨終頭腦還清楚,還不顛倒,這個很難得。一般人一害病,病重的時候,家親眷屬都不認得,他還能念佛嗎?所以往生的人,第一個條件就是頭腦要清楚,這一點就非常難得。所以凡是這樣罪業悔過往生的,一定要具備三個要緊的條件,第一個是清楚;第二個是遇緣,有善友勸他;第三個條件,一聽了馬上就接受,沒有一絲毫疑慮,立刻就接受就照辨,就行。在這個時候要有疑惑,要考慮考慮,就不行了。你想想看這三個條件多難,沒有那麼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們同修不往生則已,要往生絕對不是下品下生,這是李老師從前說過的,不可能。為什麼?我們不具下品下生的條件。就像我們接觸這個法門很久,平常就在念佛,縱然有罪業,罪業沒有這麼重。真正念佛往生了,品位總是在下品中生以上,甚至於中品下生以上,這個都是非常可能的。下品生,像我們一般往生機會都不太大,這是應當要知道的。底下是講往生的利益。
【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發菩提心』就是圓教初住,就是法身大士,生實報莊嚴土。從凡聖同居土下下品生實報莊嚴土。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注解裡頭有幾句,我們要把它念一念,從注解第一行當中看起。「言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者」,這個人造作惡業,無善可成,「則毀壞三寶,謗大乘經,斷學般若,殺害父母等,無所不為,故言具也」,這是世間這樣一個罪業的愚人。「既有如是極重惡因,勢必墮於阿鼻地獄,出苦無期,此界壞時,轉寄他方,他方壞時,展轉相寄,從地獄出,復墮餓鬼,餓鬼畢已,復投畜生,故雲經歷惡道,受苦無窮。」這些事情,詳細說明都在《地藏菩薩本願經》,果報非常可怕。可是現在有許多人,不學佛的人則不必說,學佛的人不相信因果,不怕報應,現在還是為欲所為,真是愚癡到了極處;稍稍有一點智慧,不敢做。
我們今天勸導同修,為什麼特別著重在《了凡四訓》跟《感應篇》,我給我們同修訂的七門課程裡面有這兩樣,就是教大家要深深的知道因果報應的事實。不但不能做壞事,不能起惡念,一定要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緣果報決定沒有法子避免的。《感應篇》是善惡的標准,什麼叫善?什麼叫惡?我們不用戒律,戒律裡面講的深,境界很廣,看不清楚;《感應篇》淺顯,一看就懂得。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一生極力提倡,印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我們要能信得過。所以,這兩種書比什麼都重要。我們今天不讀小乘經,也不念孔子書,用這個東西來代替,用《了凡四訓》、《感應篇》來代替,彌補基礎之不足。這兩樣東西一定要熟讀,要依教奉行,改過自新,這個提倡目的是在此地。有這樣善根、福德,將來才是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糧。
下面說得好,接下去看。「不料於無量劫前,值佛聞法,種過善根」,這個惡業的人,臨終遇到善知識勸他十念能往生,是他過去生中無量劫來種的善根太深厚了,這一生當中迷惑顛倒,不是偶然的。我們也學他那個樣子,包墮地獄,決定不會往生,這個東西學不得的,不能僥幸干的,這是一定要注意。「但有聞思,未曾修習,後為煩惱覆障,竟被沉埋,直至垂終,為苦逼出,得遇善知識,安慰其心,先為說法,啟其心智,後令念佛,教以往生」,這是無量劫的善根,在末後這一剎那被苦逼出來的。就像唐朝的張善和,一生殺牛,臨命終時見到許多牛頭人來向他討命,這個時候他著急了,大聲喊救命。這就是他的緣好,剛好在喊救命的時候,一個出家人從他門口過,聽到他喊救命,就進來問問什麼事情。他說好多牛頭人來問他要命,這個出家人心裡就明白了,趕緊給他點了一把香叫他拿著,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他就大聲的念,念不到幾聲,他說牛頭人沒有了,又念了幾聲,他說阿彌陀佛來了,他往生了。這不容易,相當不容易,無量劫來善根成熟,這不是僥幸的事情。
所以我們自己要曉得,我們今天有緣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樣圓滿、這樣殊勝,可見善根福德決定不少;如果要少善根、少福德,我們這一生遇不到。對於教理多少明白了一些,方法也懂得,一定要認真努力的修學,決定不能空過。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切極重的罪業都能消除。怎樣消滅罪業?諸位要知道,就是你念念心裡頭有阿彌陀佛,就沒有罪業了。罪業的樣子是什麼?就是妄想、煩惱、憂慮,這是罪相,罪業樣子是什麼,總得要知道。妄想多就是罪業之相,心地清淨這是好相;一天到晚念佛,那你是佛相。連看相的人都說相隨心轉,你們念佛念多了,將來慢慢相貌都變成佛相,相貌好。相隨心轉,這是真的,相是可以轉的。末後一節。
【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
到這個地方是釋迦牟尼佛教給韋提希夫人往生的方法,教她正受,到這裡是講完了。
末後這是總結,我們看二百四十八面第一行。
【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
這個『逮』就是得到的意思。得無生忍是韋提希夫人,佛當時一面跟她講解,她是隨文入觀,聽了之後就是修行,就是開解。這是大乘菩薩根性,夫人是大乘菩薩根性,三慧具足,三慧是聞、思、修。聞是接觸,聽到佛的說法這叫聞,聽聞是接觸。一聽就明了,就開悟了,這個是思,是思慧。開悟了之後就不迷了,就不顛倒了,從不迷、不顛倒來講是修慧;換句話說,就是煩惱、習氣、妄想、執著隨著聽隨著就斷掉了。佛講經講完了,她的煩惱習氣也斷干淨,當時就證得七地菩薩。從凡夫位一下就證到七地菩薩,這個法門是圓頓大法,沒有經過次第,一下就證到這個境界。再看下面一段。
【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
這一句是說侍女她聞法所得的利益。夫人證得無生法忍,生了七地,侍女也不簡單,緣也非常深,聽佛說法,菩提心發現。『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前面所講的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三心圓發了,圓教初住菩薩的果位。佛講這個經是在宮中講的,聽眾只有這麼多人,個個得殊勝無比的利益。經文正宗分到這裡講完了。末後是本經的「流通分」,請看經文,在二百五十面第一行。
【爾時阿難即從坐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雲何受持。】
佛教韋提希夫人憶持,憶念、受持,統統都教完了。阿難尊者這是受命傳持佛法,所以他有責任,在這裡請教世尊,這個經應該提什麼名稱?『何名此經』,要怎樣受持?
【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這是佛說的經名。
【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汝當受持。無令忘失。】
這個經,佛講了兩個名稱。第一個名稱是從修學方法上建立的,觀西方三聖。傳到中國,翻譯的大師把題目簡化了,名題稱之為《觀無量壽佛經》。因為說到無量壽佛,當然極樂世界也包括在裡面,觀音、勢至也包括在裡面,所以題目簡化了。題雖然簡化,意思具足。另外一個題是從這個經的功德利益上來建立的,所以這個經叫《淨除業障生諸佛前經》,『汝當受持,無令忘失』。再看下面經文。
【行此三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
真正依照這個方法修行,成就念佛三昧,現前一定能夠見到西方三聖。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
這是說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不管你有心無心,你能解或者不能解,這一生當中有緣能夠聽到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南無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殊勝的功德利益,沒有能夠跟他相比的。何況我們能夠常常憶念?這個功德利益是更不可思議了。再看底下的經文,二百五十二面。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
『分陀利』是梵語,白色的蓮花。四色蓮花是以白蓮為最殊勝、最好,這是世尊對於念佛人的贊歎。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有些人輕視了念佛人,瞧不起念佛人。實在講,念佛人何必要他瞧得起?你看看觀音、勢至跟你做好朋友。有些人對觀世音菩薩很恭敬、禮拜,對念佛人沒瞧得起,這就是迷惑顛倒,認識不清。這些話都是佛說的,絕對不是妄語,絕對不是念佛人自己在這裡誇耀,佛說的。後面說:
【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這「得果超行」。真正念佛人必定往生,往生成佛,所以『坐道場』就是度化眾生;『生諸佛家』,見一尊佛阿彌陀佛就是見十方一切諸佛,確實是生諸佛家。這種功德利益,其他經論法門裡面我們都未曾見到過。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
這是囑咐裡面有勉勵,你要好好的受持『是語』。「是語」是指佛前面所說的。
【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句話也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這個意思很明顯,念這個經就是念無量壽佛,念佛跟念經功德等同無異。你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經》,跟念這個經,都是念阿彌陀佛,沒有兩樣。所以我們念經,有人說我到底是念經好,還是念阿彌陀佛名號好?都可以。念經、念名號都好,都是憶佛念佛。看看自己的修學狀況,如果能夠攝心,心地清淨,名號就很好了。如果名號還不能攝心,妄想、雜念很多,念經比較容易攝心,經念完了,就念阿彌陀佛名號。散念稱名,功德也不可思議,希望二六時中能夠保持不間斷就好。
【佛說此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這個經到這個地方是一個結束。但是經在王宮裡面講的,耆闍崛山裡面一些大眾還沒聽到,所以後面還有附注。
【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爾時阿難。廣為大眾。說如上事。無量諸天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阿難尊者隨著佛回到靈山之後,就將世尊在王宮裡面所宣說的,重復對大眾講一遍。阿難所說如佛所說,所以大家聽了之後是『聞佛所說』,不是聞阿難所說,其實是阿難宣說的。阿難一句也沒講錯,所以是等於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這些話我們就不必多說了,因為每一部經流通分裡面都詳細的說過。這部經我們到此地就講圓滿了。
經是圓滿了,希望諸位同修能夠依照經裡面重要的開示,憶持不忘,依教奉行。如果我們對於佛法稍有認識,就曉得世出世間一切法中,沒有比佛法更為寶貴的。尤其是佛法當中淨宗法門,第一殊勝無比,古人贊歎說「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我們今天遇到了。遇到,要不能緊緊把它抓到,這樣一生空過,太可惜了,你要說第二次再遇到,那又要經過無量劫,相當不容易。你要是把握到了,真正覺悟,放下萬緣。我們人身體,在這一生當中這太可貴了,只要我們吃得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足了,求往生要緊!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大自在,你再想回來到這個世界去幫助一切眾生,菩薩乘願再來,來去自由,這多殊勝。為什麼還要去搞六道輪回?還要去受這些苦難?這是愚癡。遇不到這個法門,那是沒有法子,想超越超不了,沒有條件;遇到了,所有條件統統具足,你要是把它放棄了,這個可惜,這個是沒法子。
所以希望同修們要真正發心,能夠發心弘揚這個法門,那當然是更難得。弘揚這個法門,說實在話,要把世間法要遠離,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要捨的干干淨淨,不要去搞這些。弘法利生是要遇到緣熟的人,看看他真肯接受,真正能夠聽懂,真正能夠依教修行,一個人我也要給他講。給他講了,他這一生念佛往生成佛,這個不得了!決定不能說我要搞個很大道場,要幾千幾萬人來聽,那是什麼?那是作秀,是表演,是出風頭,這個事情我們不能做的,這毫無意義,完全做外表,這個做不得。
真正共修,實在講人數是貴精不貴多,人多了,搞熱鬧,沒有效果。我們這個道場在此地建立這麼多年,也有不少同修來找我,找到杭州南路講堂,要送地給我,送這個送那個,我統統不要。為什麼?哪裡去找人?廟蓋了,蓋好了之後爭權奪利,斗爭道場,果報在三途,我們不能做這個事情。所以,我跟館長說,我們這個小地方夠了,聽眾太多坐不下,我們不要宣傳,夠了,不可以再擴大。道場小,開銷小,不要求人,心安理得。我們這一生能往生就好了,決定不在這個世界出風頭。要老老實實,死盡偷心,我們把佛法這個責任擔負起來,真正能夠繼起弘法,說實在話人不要多,三個、五個就不得了了,有十個、八個,淨土宗就能傳遍全世界。問題就是誰肯把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統統放下?真放下,過的生活,你們說是很苦,我說是最樂,我們苦樂的標准不一樣。你們是有錢有勢,那個叫樂;我們是心地清淨,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憂慮,這個是樂。身心清淨就自在快樂,無拘無束,什麼也沒有,但是什麼還能過得去,沒有什麼太大的缺乏,怎麼不快樂?這個就是苦樂標准不一樣。所以,真正徹底放下,有真樂,不是世間人所能夠想像得到的。
好,我們這一座就到此地圓滿。謝謝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