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覺菩薩還有過失,什麼過失?一品生相無明沒斷,就是他的毛病,就是他的過失,他還要改過自新。
由此可知等覺菩薩還要改過,何況我們?我們看到這裡應該覺悟了,修行、修什麼?
就是改過。
從現在起發心改過,一直到等覺菩薩還是改過,過失都沒有了就成佛了。有過失就不能成佛,所以菩薩叫覺有情,菩薩是有情眾生,不過他覺悟。
覺悟,就是知過能改。我們凡夫有情不覺。不覺就是不知過不會改,認為自己樣樣都是對的。想想自己有沒有毛病?想了半天,一個毛病都沒有。所以常說凡夫沒有毛病,菩薩毛病很多。菩薩常常檢點,知道自己毛病很多,不斷在改,三大阿僧只劫都還沒改完。你想想看,這毛病多少?
凡夫居然沒毛病。這怎麼得了!就是什麼叫做[覺],什麼叫做[不覺]。知道自己一身毛病,這是覺悟的人,就是我們佛家講的菩薩;不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就是佛家講的凡夫。這很好懂!菩薩不是神。菩薩是一個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常常改過自新的人,稱為菩薩,意思是覺悟的有情眾生。
如果我們能更進一步改過自新,又能發阿彌陀佛之願。我們天天念[無量壽經],把[無量壽經]念得很熟,這只是初步工夫。第二步工夫就拿[無量壽經]當作一面鏡子,每念一遍就是照一次。照一次就是對照一下,去尋找自己的毛病。
我們照鏡子曉得那個地方髒了,趕快把它洗淨,洗淨就是修正。心裡面骯髒不能覺悟,要讀經。經是一面鏡子,這個鏡子照一照,知道我們心裡那些地方有毛病,趕緊把它改過來。所以第一步是念熟,第二步是依教奉行,就是依照[無量壽經]來修行。
修行第一要發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仔細想想我們有沒有?我們要把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願心,咱們跟阿彌陀佛是同心同願,真正的同志。同願、同志,就是一個人,換句話說你也變成了阿彌陀佛的化身。
所以阿彌陀佛是榜樣,我們要照這個樣子來塑造自己,把自己改變成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心一樣、願一樣。你想想,你怎麼不能往生,決定往生!心願相同,然後言阿彌陀佛之言,言語相同了。平常處世、待人、接物,念念不忘阿彌陀佛,念念不忘勸人念阿彌陀佛,這就是言阿彌陀佛之言,行阿彌陀佛之行。
我們的身、語、意三業都像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就是阿彌陀佛乘願再來。這比“義理再生之身”高xxx多。這是即身成佛,成了阿彌陀佛了,把我們凡夫身搖身一變,成了阿彌陀佛再來。本來我們是業報身來投胎的,現在一變,變成了阿彌陀佛,乘願再來!這是改造命運最殊勝、最上乘的改法。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數。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
其實這裡面的重點是講妄念,妄想執著。身與數實在講不相干,真正有關系的是心。身是受心的影響,主要的是心地。凡夫的心地,總而言之,自私自利。這是凡夫心,一定墮在數量裡。如果拿佛法來講,若用意識心,亦決定墮落在數量裡,也就是用八識,八識是有為法。佛菩薩為什麼能超越?轉八識成四智。他不用八識,所以不落在數裡面。
[義理之身],自己覺悟之後,用的是覺心。前面[血肉之身]用的是迷情。如果用的是覺智,[豈不能格天]![精誠所至。金石為裂。此至誠所以格天也]。這有一個典故。漢朝名將李廣,有一次行軍時,路邊草很深,草裡面有一塊大石頭。他看錯了,以為是一只老虎。他拔弓箭射它,用的力很猛,箭射去插得很深。下馬一看是一塊石頭,自己也很驚訝,想我的力量這麼大,箭能插得這麼深!
再射一次就射不進去了,才知是[精誠所至]。正像羅什大師七歲時舉大鼎一樣,沒有心、沒有念頭時把它舉起來。再一想我人這麼小怎麼能舉得動?再舉就舉不動了。李廣把石頭當成一只老虎,不知道它是石頭。知道以後箭再也射不進去了。這是比喻一個人以真誠之心,真誠沒有妄念,所以金石為開。
由這兩則小故事也能證實[華嚴經]講的[事事無礙]。事事無礙是心地清淨到相當程度,才沒有妨礙;如果心不清淨,事事都有障礙。所以觸事成障,心地清淨就沒有障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