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第三只眼看因果
佛,不是神,也不是萬能的上帝(事實上茫茫宇宙中也沒有什麼真正萬能的上帝),更不是什麼宗教家。 佛,是一位教育家,一位擁有絕對無上智慧的三界導師。佛教,就是佛對世人宇宙大徹大悟的教育。教導世人要作一個明白人,要徹底破除迷信,啟發真智,使能明辨真、妄、正、邪、是、非、善、惡、利、害,建立理智、大覺、奮發、進取、樂觀、向上的慈悲濟世的人生宇宙觀,圓滿解決眾生一切苦難,獲得真實永恆的幸福。 說到因果,世人大都認為是是封建迷信而不屑一顧之,其實,因果,是自然法則,並非佛教創造。不管世事如何變遷,科學如何發展,其因果運行規則是永遠存在的。世間上的萬事萬物,莫不是在因果中循環。 那麼,什麼是因果呢?因就是業因、起因,果就是結果、果報,其相互間的關系是“因於果起,果由因至”,這裡面有著至簡至深的內容。因果之簡,簡得僅三歲的小孩都能知道:肚子餓了要吃飯,吃了飯後肚子飽,其中,肚子餓了是原因,導致了要吃飯之果,吃飯是原因,導致了肚飽之果;因果之深,深得連八十老翁也了不得:為何善是福之因,福是善之果?為何生是死之因,死是生之果?怎樣才能了善、了福、了生、了死、了因、了果? 眾生在六道中輪回,世人在因果裡循環。現在所受的果報,是應果前之因所成,正如《因果經》所說法義的“欲知過去因,見其現在果。欲知未來果,看其現在因。”那樣。既然現在之果是過去之因所成,那麼,因果是否就是宿命或是命運而不可改變呢?並不完全是這樣,因為當人在受果報的同時也在起心動念進行造作,也就是說,果報不但受制於過去的因,也同時相約於現在起心動念的造作,這兩者的結合構成現在的因,要去結以後的果。我們從中不難看出,起心動念是因果的關鍵,有了起心動念便有造作,有了造作便形成業因,會受到果報,故人們以後要受到什麼樣的果報,關鍵在於人們現在起心動念的造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