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常州一婦范氏,年少便已守寡。亡夫遺下了一歲的兒子和七十歲的老家姑。她家貧,故只得日夜紡織以養活家姑和幼子。有一舉人喪妻後,見該婦貌美,想娶得她,便請媒人前往探問。范氏說:“我姑老子幼,怎麼忍心離開他們?況且婦道應要從一而終,豈敢失節”。舉人仍未心息,便給重金予媒人,慫恿她的父母和恐嚇她的家姑。范氏盡力拒絕,但彼仍苦苦相迫;沒有辦法之下只得終日哭泣。
有一日,媒人又來叨叨不休。范氏怒火中燒,便立即將頭發剪下,對天發誓說:“舉人是富有人家,又是有功名的人,何愁沒人嫁他?若你們再恃勢強迫,我便唯有一死而已!”媒人見她如此節烈便走了,再也不來。不久之後,該舉人得暴病而死。
范氏的兒子後來得到貴顯,共享晚福。子孫綿延,書香不絕。
122、汝南郡有一位少年,被邪魔侵害而病入膏肓,家人延醫來治療,醫生都束手無策,使得他的父母親日夜煩惱,憂慮不休。
有一天來了一位道士,進門就自己說他善於醫治怪病,特地來為少爺治病,家人請他來到了病榻前,只見道士一聲不響,立即拿出一枝鐵錘,約有數十斤重,對准病者頭額捶將下去,他的父母見狀立刻阻止之並哭著說:“我們半輩子就只有這個寶貝兒子,今天又害病害成這個樣子,你用那鐵錘捶下去,豈不是要將他的腦袋敲碎?”
道士聽了笑說:“你們盡管放心吧!絕對不會傷害他的。”說完並立即將鐵錘捶下,可是病者就好像沒有知覺一樣,毫無反應。不一會兒,有一位美女,高約有數寸,從病者口中跳出來而立即消逝,就這樣捶了百余下,跳出百余位美女後,少年的病立刻就痊愈了。
可是道士,卻一轉身即不見形影,少年的父親心想必是神仙來相救,立刻焚香跪禱拜謝,當晚就夢見有神明告訴說:
“你的兒子前生,眼睛喜歡看黃色YIN書,嘴巴愛談人閨阃之事,身體常到青樓酒館,心中常想些YIN欲邪念,所以今世被所有冤孽纏擾著,若等時日一久,必定會發狂,以致觸怒長官,被刑罰至死。因為上個月,你獨自在旅館中時,拒絕了一位年少孀婦的私奔,並贈她銀錢,勸她守節,善心感動了上天,所以特派神仙來用仙錘解除你兒子的夙孽的,以後多多行善,必有美報。”
123、上洋有一童子,自小就刻苦讀書修身。道光丙申二月的一天,他閒步路過一書坊,停步問:“什麼書看了爽快舒適呢?”書商說:“只有風流詞曲了。”童子說:“什麼是風流?”書商於是拿了一本濃情艷史給他,童子便租了下來拿回家中。 童子把書看了一半,歎息道:“世間只要有這樣的書,我就必定要毀掉。”
第二天便又來到這家書坊,索要所有的風流書籍,店主拿出了數十種,說:“你想要看,可以慢慢來租看。”童子說:“我要將這些書全買了。”店主說:“我租這些書能得到很多利息,怎麼能讓你買去呢?”童子一直糾纏不休,店主說:”我今天有急用,你如果能拿三十兩銀子來,我就全部賣給你。”
童子跑回家告訴母親,母親以為他需要用經史典籍,便賣掉钗簪臂镯給了他錢。結果童子將那些書全部買了回來,又拿到書館中一把火燒了。家人告訴了他母親,母親又吃驚又生氣。第二天收拾打掃紙灰時,童子居然從裡面撿出了兩個元寶送給母親,母親這才轉悲為喜。
沒過幾天,童子突然得了重病,群醫束手無策,只有等死了,此時有神人借童子口說話道:“你本來命運平常,不會科舉登第,但因為你年紀輕輕能夠銷毀YIN書,讓世人免受無邊惡報,天帝因此嘉賞你,賜你福相,他日將功名大顯。”
話音剛落,童子就醒了過來,他的形態容貌一時全變了,全身蛻了一層皮,疾病全無。這時空中響著嘹亮的音樂,有仙鶴聲在庭堂中回蕩,異香數日不散。
124、元朝的秦昭,是揚州人,二十歲那年准備到京城游玩,都已經登上船了。他的朋友鄧某,趕來為其持酒送行。正在喝酒間,忽有一絕色女子被抬到了船上。鄧某令該女拜見秦昭,並介紹說:“此女是我為京城某部某大人所買的小妾,想籍您出行之便,將此女帶到京城。”秦昭再三婉言拒絕。
鄧某不高興地說:“你為什麼這樣固執?不就是一個女子嗎,路上你若不能把持自己,此女即歸您了,不過二千五百錢而已。”秦昭不得已,答應下來。
當時天氣已經很熱,蚊蟲很多,此女苦於沒有蚊帳,秦昭只好讓此女和自己同寢於一個帳內。從內河出發,歷經數十日,到了京城。
秦昭先把此女安頓到店主娘那裡,自己拿著鄧某的書信尋訪某大人。找到之後,此大人問秦昭:“你可帶家眷來?”秦昭說:“沒有,就我自己一人。”其人勃然怒現於面,然而因有鄧某的書信,不得已勉強令人將此女接到家中。
這天夜裡,方知此女未破身。該大人慚感不已。第二天,馬上寫書信,答謝鄧某,信中大贊秦昭的德行。隨後,前往秦昭處拜見,說:“閣下您真是盛德君子啊,千古少有。昨日我還非常懷疑您,真是以小人之腹測君子之心,太令人慚愧了!”
秦昭之心,如果不能毫無邪念,正念淳厚,則與此絕色女子,日同食,夜同寢,經數十日之久,能毫不動心嗎?秦昭固然是盛德君子,此女亦屬貞潔淑媛。此二人懿德貞心,令人景仰。
125、趙子龍,三國時代劉備部下大將軍。在進取四川之時,奉命攻打桂陽城,守將趙范戰敗,獻城投降,趙范仰慕趙子龍英勇超群,又是同宗,要求結拜為兄弟。結義當日,趙范備酒席慶賀,酒至半醉,忽然一位美如天仙的少婦,為趙子龍斟酒,趙子龍問她是何人?
趙范答道:‘她是家嫂樊氏,家兄剛去世不久,又沒有兒子,常勸她改嫁,但是至今未有合她心意之人。而且聲言,必須如將軍這般相貌堂堂,名震四海的人,才願意下嫁。今天適逢將軍,真是天緣巧合,若是將軍不嫌棄,家嫂願意終生奉侍將軍’。
趙子龍聽了大聲嚴厲斥責趙范說:‘你我既然已經結義為兄弟,你嫂即是我嫂,怎麼可以如此**,不仁不義……。’趙范被趙子龍嚴詞義正一番話,說得羞愧無地自容,趙子龍憤憤離席而去,其凜凜正氣,備受世人敬佩。趙子龍助劉備攻取四川,屢建奇功,建立蜀國後,被封為五虎將之一,英名蓋世。
後人作詩贊趙雲:
雖非認義哥哥,也仿著關公秉燭。
不學多情叔叔,羞殺他曹植占甄。
126、晏嬰,字仲,谥平,習慣上多稱平仲、晏子。山東高密人。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他愛國憂民,敢於直谏,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博聞強識,善於辭令,主張以禮治國,曾力谏齊景公輕賦省刑,漢代劉向《晏子春秋》敘錄,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並論。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輔政長達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西元前500年),晏嬰病逝。孔丘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現存晏嬰墓在山東淄博齊都鎮永順村東南約350米。晏嬰頭腦機敏,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谏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
一天,晏嬰下朝回家,正在房內休息,忽然一個年輕漂亮的婢女輕輕推門進來大獻殷勤。見他毫無反應,便十分露骨地獻媚說:“奴婢本是東郭人,久慕大人,自願獻身,終生服侍大人。”晏嬰一聽,頓時拉下臉來,嚴肅地規勸她好自為之,千萬不要妄生雜念。那婢女又羞又愧,只好低頭匆匆離去。
一天,齊國大夫田無宇路過晏嬰家門口,看到晏嬰站在大門外,便湊上去打招呼。這時,只見屋內走出一位顫顫巍巍的老婦人,滿臉皺紋,滿頭白發,身上穿著粗布做的衣服。田無宇等那婦人走遠後,問晏嬰:“剛才那位老婦人是誰啊?”晏嬰說是自己的妻子。田無宇聽後哈哈大笑,說:“您位至卿大夫,食田七十萬,為何不另娶一位妙齡阿嬌,卻同一個老太婆厮守在一起?”晏嬰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不屑一顧地回答說:“我曾聽人說,‘拋棄年老的,是為不守禮義;納娶年少的,是為**。何況是見色忘義,因富貴而失人倫,簡直可稱得上是大逆不道’。難道你希望看到我有**之行,不顧人倫而另娶,做那些倒行逆施、寡廉鮮恥的事情嗎?”一席話,說得田無宇面紅耳赤,無地自容。
齊景公有一個心愛的女兒想要嫁給晏子,景公就到晏子家去飲酒。酒喝到暢快的時候,景公看見晏子的妻子,說:“這就是你的妻子嗎?”晏子回答說:“是的。”景公說:“哈!又老又丑啊。我有一個女兒,既年輕又美貌,請讓她嫁給先生充實先生的居室吧。” 晏子離開坐席,恭敬的回答說:“我的妻子現在是又老又丑,我與她一起生活已經很久了,所以也趕上她既年輕又漂亮的時候。她年輕的時候托身於我直到老年,漂亮的時候托身於我一直到變丑。她將終身托付於我,而我也接受了她的托付。君王想把女兒恩賜給我,而我怎麼可以辜負我妻子的托付呢?”晏子拜了又拜,辭謝了。
晏子拒賜成為千古美談。也許正是這樣高尚的品格,才使後來的司馬遷發出這樣的感慨。“假如晏子還活著,我就是為他執鞭駕馬,也是心向往之啊!”
127、五台山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做殊像寺。明天啟六年,在寺後西北角一個偏僻的地方,建造了一間 客堂。此客堂被後來的清庭三公主看中了,把它改為“善靜室”,作為“習靜”之處。三公主為那拉氏所生,清世祖順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媽。
相傳,清室定鼎後,為羁縻有力的漢大臣,便將三公主嫁給 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當地人講是吳應龍)。因吳三桂叛清,康熙勒令將吳應熊及其子世霖絞死,那時候 ,三公主不能再另嫁他人,於是來五台山殊象寺。當時殊 象寺被譽為“瑞象天然”,是五台山很有名氣的寺院。
當時寺內有一青年和尚,因遭失戀的打擊,心靈 受到重創,懷著一顆灰冷的心,來到這裡削發為僧。由於這位青年和尚儀容非凡,精通內典,所以常和 三公主在“善靜室”研討以文。久而久之,流言四起,說他們之間有了“愛戀”。
這話傳到京城康熙皇帝的耳朵裡,認為有損皇族聲譽,於是派專人來到五台山殊象寺放火焚寺,策謀將她倆和寺院同歸於燼。但出人意料,大火燃燒三天,全寺片瓦無存,唯三公主和那位年青和尚“坐靜”的“善靜室”卻巍然獨存 。
“善靜室”之所以獨存,康熙認為這是文殊菩薩證明他們之間無“愛戀”一說,甚為歡喜,即用巨款重建殊像寺。重建後的殊像寺,有人提議,把寺名改成“清白寺”或“無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純潔。由於五台山是文殊菩薩道場,“殊像寺”即意味著寺院裡有文殊菩薩的塑像,故重建後的寺院,仍叫殊像寺。
128、公元249年 曹魏正始十年夏侯令女下嫁給曹文叔【是曹爽堂弟】,曹文叔早死,夏侯令女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夏侯令女之父夏侯文寧勸夏侯令女改嫁他人,夏侯令女為堅持守寡,用刀割下自己雙耳,以表明自己拒改嫁的決心!
曹文叔死後,夏侯令女只好依靠曹爽;但是曹爽被司馬懿誅殺後,夏侯令女的族人上書給中央政府說:跟曹爽和曹家斷絕一切往來,包括夏侯令女的姻親關系!夏侯令女的族人並再度逼夏侯令女改嫁,夏侯令女知道後,暗地裡躲在自己的寢室,用刀割下自己的鼻子!
夏侯令女的族人見狀後,都感到驚訝、駭人聽聞又憐憫夏侯令女的方法拒嫁!夏侯令女的族人勸說她【夏侯令女】:『人生在世間如一顆塵埃般渺小,落在草上也毫無反應!何必如此苛求自己到這個樣子?而且你夫家全滅亡了,幾乎一個不留!你在替誰守寡守節呢?』
。夏侯令女回答:『內心有愛的人,不因其君主的興衰榮枯而有所改變自己的態度;有忠義之心的人,絕不會因其君主的存或亡而有所動搖自己的立場!過去,曹家興盛時我已守寡守節,而今曹家衰敗,我怎麼能拋棄曹家而改嫁他人呢?你們這種行為如同禽獸,我絕不能做!』
司馬懿得知這消息後,心中居然升起敬佩之意!並准許夏侯令女可以任意收養兒子,作為曹家的後代!夏侯令女女士用這種駭人聽聞的方式來保持名節、不願聽其族人之言改嫁的態度,可算是女中豪傑!比起那些牆頭草的政客,更能顯示出令人可敬之行為!
129、明朝有一位書生,在南京參加科舉考試,寓所的對面是一位指揮使的官邸。指揮使的女兒見到這位書生後,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一等考試結束,就派婢女傳信,約他在晚上相會。這位書生怕損傷陰德,就拒絕了。
但與他同住的一個朋友平時比較輕浮,就冒充書生前去赴約。婢女在夜色中分辨不清,把他領進指揮使女兒的房中,兩人睡在一起,忘了關門。恰好指揮使早上回來,突然進門看到,不禁大怒,揮劍殺了兩人,然後去官府自首。第二天正是發榜的日子,這位留在寓所沒去赴約的書生名列榜首。
130、席匡小時候特別聰明,悟性甚佳。一日,遇到一位看相的對他說:“你面上有一條紋路延伸到口角,這是餓死的相,明年就會應驗。”席匡聽了很憂愁。一日,他遇到有人談及閨閣房事,而且關系到當事人的名節,於是他就嚴厲地呵斥了他們,談者見狀,心生愧懼,馬上住口。這件事因而沒有傳揚開去。一年後席匡竟安然無事。後來又遇到那位相師。相師驚怪地問到:“你做了什麼大陰德的事,為何面相與原來大不相同了?”席匡後來做了很大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