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行為有「身、語、意」三業,一切行為的緣起就是「起心動念」;從一念無明起造種種罪,所以改過也要從心裡改起。
培福、佈施如淡化罪業,但不能根本消業。誦經、抄經如暫時停止不好的波動,但不代表能消業。是要借著清淨法水入心時,轉業、轉念、轉化為正能量。保潤在心,滋潤身心,若此種種法門不能用上心,就要再轉換法門來用。八萬四千法門最沒有壓力,最沒有負擔,效果最好,隨時隨地都能用功的就是反省,忏悔!簡單地說,心的本體是佛性,心的妄動是念頭;所以心的作用是念頭,心的本體是佛性。
我們習以為常,將念頭分兩邊善念和惡念。反省,忏悔就是針對念頭的,所以要和所有帶有自我執著性的念頭保持著客觀與洞察。有錯即改,有錯即覺,有錯即不再犯,才得以清淨。在客觀和洞察當中就有了剝離,剝離掉所有的所執,要能做到無所分別,不思善,不思惡。就看它在,看它起作用,看它剝離,看它消失。
罪業的本質如《華嚴經》說:「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忏悔。」《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也說:「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如以上修正,相信罪業的本質如經典所述,何罪不滅,何慧不生。諸佛菩薩不打妄語,只怕我們心不堅。
願見聞者早日悟得「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忏悔六情根。」得以自在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