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起了一個善念,就會在心地中留下一個好的種子,起了一個惡念,會在心地留下壞的種子。遇到適當的因緣,就會開花結果。
善的種子結的是快樂和吉祥;惡種子結的果實是苦惱和災禍。所以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開不了心地。”
我們凡做一件事,說一句話,甚至起一個念頭,都是在種因,在造業。根據所種的善因或惡因,即造的善業或惡業的不同,都會受到不同的果報。
概括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具體地說,有什麼樣的善因,就什麼樣的福報;有麼樣的惡因,就什麼樣的苦報,這都是有一定的。這是客觀的規律,稱為因果規律。
宋代的高僧法演禅師說得好:“福不可以享受到盡頭,假如福享受盡了,幸福和快樂的泉源就會枯竭!”所以,要好好愛惜我們的福,絕不暴殄天物或丟棄任何能用的東西。
例如:我們絕不剩過多的飯菜,每餐都不可在碗裡留下飯粒。吃剩下的飯菜寧可留到下一餐食用,千萬不可吃得過飽。吃得過飽和丟棄食物都是折福。吃得過飽不但傷胃,而且損壽致病。
不但飲食方面要惜福,其他日常衣著和用具也都要惜福,不要看到東西就想買。因為如果買的東西不實用,再便宜也是一種浪費。買東西也不是便宜的就好,要考慮到東西的價錢和品質耐用是否恰當。同時要敬惜字紙,不要隨便或丟棄字紙。總而言之,要時時養成敬事惜物的心。
布施就像把錢存入銀行,接受別人的施捨就像領取存款,享受福報就像把領出來的錢花費掉,所以施捨越多的人福報就越大。
常接受別人的施捨就是在消福。所以聰明的人喜歡施捨,而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施捨。當他接受別人的施捨時,他是為了廣結善緣,而且會很快把所接受的財物又轉施出去。
真正會施捨的人不會愛好名利,而且不貪求福報。因為如果為了求功德而行善,為了福報而施捨,那麼他施捨的善行將是虛偽而且有煩惱的。行善希望果報和名利,只不過是利己主義為求其私心之滿足所做的表現而已。
所以我們施捨行善時,要把積功德的念頭和貪求名利果報的意識一並摒棄,這才是真正的大施捨。這種無心的善行才是最自然、最高尚的。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施捨不為人知,才是真正的善行。只施捨了財物,而不能捨棄了名利果報,並不是完全的施捨。
所以說:心地清淨才是真正的施捨,心地清淨才是最大的福氣。
關於接受別人的施捨,古代有一副對聯:“三心未了水難消,一念不生金易化。”這意思就是說:有了貪心、憎恨心和愚癡心的人,縱使別人只給你一杯白開水,你把白開水喝下去也是很難消化的。假如你心地清淨,沒有絲毫的妄念,縱使別人給你貴重的金子,你也是很容易消受的。
又有一首類似的詩偈:“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這首禅詩告訴我們:假如我們的智慧和德行不好,隨便接受了別人的一種施捨,來生縱使自己變成了畜牲,還是要償還的。
勤積陰德比享受福報好多了,所以先聖先賢都教導我們要努力行善助人。例如:印送經書,修建寺院、造橋鋪路、救災濟貧、待人寬厚、矜孤恤寡、敬老尊賢、見寒施衣、見饑施食、見病苦施捨藥材、施茶水以解除行人的口渴和煩熱,點夜燈以便行路,造船筏以渡人過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