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王陽明:你這麼驕傲,終有一天會毀了自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

  王陽明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這不僅是我們身心修行的法寶,還是解決我們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

  1.做事是最靠譜的修煉

  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感悟: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門,如果心不靜而躁動,這些躁動就會在做事時被充分地激發出來。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勢必要盡量調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這,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砺。

  2.與朋友相處,懂得謙讓很重要。

  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感悟:是人都有私心,都會注重自己的利益,每個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報的,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朋友之間以彼此謙讓為基礎,不僅每個人的利益不會受損,雙方在互幫互助、互利共贏中還能使彼此獲得更大的利益。兩人之間的交情,也會隨之越來越深。

  3.越不想做什麼,就越要耐著性子去做

  日間功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

  感悟:膚淺浮躁的心,總是會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貪戀舒服,就越不會成長、成熟,甚至還會更加膚淺浮躁。所以要扭轉這種狀況,就要逆著自己的性子來,越不想做什麼,就越要耐著性子去做。這正是對自己心性的磨砺。

  4.克己修身,來不得半點妥協

  克己須要掃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則眾惡相引而來。

  感悟:克制自己,是為自己泛濫如河的私欲築起一道堤壩,勢必要固若金湯、滴水不漏。如果留存一點私欲,就如同在堤壩上豁開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壩的決堤。因為這時你整顆心都還是欲望主導的,只是潛伏了下來。所以克己修身,是來不得半點妥協的。

  5.悔悟是人生最好的藥

  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藥發病。

  感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就是人生的常態,稀松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裡,這就是完整的成長過程。

  6.工作生活忙亂,皆因得失之心

  凡處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頓失次之患者,皆是牽於毀譽得喪,不能實致其良知耳。

  感悟:當今社會,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腳亂、越忙越亂,把事情弄得一團糟,自己也困頓不已、狼狽不堪。為什麼會這樣?王陽明一語道破天機——那只是因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結果,恐懼得到壞的結果,於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顆本來能泰然處之、平和應對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態,盡力而為、順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態度。

  7.只知逃避永遠沒出息

  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感悟:王陽明所說的情況,放在現在叫“逃避”,而不是清靜。事情是要面對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遠沒有出息的。

  8.對朋友少指責、多鼓勵

  大凡朋友須箴規指谪處少,誘掖獎勸意多,方是。

  感悟:朋友犯了錯誤或者遇到難處,本就心裡懊惱痛苦,規勸其實沒什麼用處,指責更無疑是在傷害朋友、毀滅友情,雪上加霜。只有開導和鼓勵,才是最有情有義的做法,才對朋友真的有用。所謂“患難見真情”,王陽明告訴我們的是基於人性和情義的交友之道。

  9.蒙蔽心靈的,永遠是物欲

  若無有物欲牽弊,但循著良知發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但在常人多為物欲牽蔽,不能循得良知。

  感悟:王陽明口中的“良知”,等同於“本心”。本心人人都有,王陽明則告訴了我們為什麼多數人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便是因為物欲的蒙蔽。當今時代,這點尤其值得人們重視。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義,是陰暗而糊塗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麼用?唯有本心呈現,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10.要善惡分明,更要愛恨分明

  人但得好善如好(hào)好(hǎo)色,惡(wù)惡(è)如惡(wù)惡(è)臭(xiù),便是聖人。

  感悟:很多人都以為聖人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即。王陽明則告訴我們,聖人其實很簡單、很平常,就是知善惡,並能從善如流、嫉惡如仇,這就是大道至簡。可說起來容易簡單,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11.別在打扮自己上花費太多時間

  人只有許多精神,若專在容貌上用功,則於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

  感悟:如今是個看臉的世界,顏值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注重。是人都會老,顏值也會有保鮮期。而內在氣質卻不會,它會如酒一樣越陳越香,時間越久,反而越發“光鮮亮麗、耀眼奪目”。分多一點時間,去多關照和修養下自己的內心吧。

  12.好學+堅持=涵養

  人須是知學,講求只是涵養,不講求只是涵養之志不切。

  感悟: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王陽明這句話的意思基本也是一樣,但要更深一些——學不僅關系到才,更關系到涵養。所以人是不能不學的,如果學不下去,那就是你的意志不堅定,志向不牢固。

  13.心正就是少發怒

  凡人忿懥(zhì),著了一分意思,便怒得過當,非廓然大公之體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感悟:王陽明這句話其實是在告訴我們:易怒、愛怒、暴怒,那都是修養不足的表現。修養不足則意不定、心不正,既失去了廓然大公的本心,也違背了中正之道。這樣的心,有兩個詞可以形容:偏激,邪氣。注意和克制自己的怒氣,則正是矯正涵養之路。

  14.要想快樂,須哭出來

  須是大哭一番了方樂,不哭便不樂矣。雖哭,此心安處即是樂也。

  感悟:假如天天吃肉,也就不覺得肉香了;如果天天都像過年,真到過年時也就沒有年味兒了。王陽明說的道理,完全合乎陰陽辯證之道。不要害怕生活中的痛苦,那正是在為明天的快樂打基礎。如果實在忍不住,就哭出來吧,發洩也是一種放松身心的好方式。

  15.這個世界沒有對不起你

  汝若以厭外物之心去求之靜,是反養成一個驕惰之氣了。如若不厭外物,復於靜處涵養,卻好。

  感悟:為什麼厭棄外物就是驕橫怠惰?因為那背後是你對這個世界的鄙夷,以及不屑為伍。而世界只是自然,運作只依造化,又有什麼可鄙夷和不屑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心的問題,你以為你是被辜負,其實不過是你的私心私欲沒被滿足罷了。所以,擺正心態是第一步。

  16.遇到惡人,最好的辦法是置之不理

  凡文過掩慝(tè),此是惡人常態。若要指谪他是非,反去激他惡性。

  感悟:對於那些不地道的人,講理是沒有用的。要說服他們等同於改造他們的整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跟他們探討下去,不但說服不了,還會不斷憤怒失態;如果跟著嗆,他們就會變本加厲;所以如果碰著這樣的人,趁早置之不理。

  17.好好吃飯,就是修行

  今人於吃飯時,雖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寧,只緣此心忙慣了,所以收攝不住。

  感悟:一個忙慣了的人,一旦閒下來就會百無聊賴、無所適從。人這樣,心也是這樣,平常胡思亂想慣了,腦筋就閒不下來,吃飯時、睡覺前也會胡思亂想。怎麼辦呢?就從安安靜靜做好和享受當下開始,吃飯的時候就好好吃飯,走路的時候就好好走路,睡覺的時候就好好睡覺。這些,正是收攝心思,正是修行煉心。

  18.人最怕一個傲字

  謙者眾善之基,傲者從惡之魁。

  感悟:謙為什麼是眾善之基?因為一個能謙虛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寬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養的,他的行為必定是有教養的。那麼他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語,必定都是合乎仁禮的,自然都是善的。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狹窄陰鸷、封閉自恃,言行之間充滿私心私欲。一謙一傲,值得深思。

  19.诋毀他人,耽誤的是自己

  以言語謗人,其謗淺。若自己不能身體實踐,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謗也,其謗深矣。

  感悟:耽誤人的其實不是诋毀,而是看不到自己的狹隘戾氣,不夠寬容和涵養,又把精力放了太多在诋毀上,那麼就既在加劇心中惡疾,又沒有時間精力去改善這種狀況。那麼久而久之,自然就把自己耽誤了。人心不正,則事事不正,處處都會耽誤自己。其中的值與不值,一目了然。

  20.你只是不夠全神貫注、全力以赴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閒話,管閒事?

  感悟:王陽明這一句話說到了點子上,你為什麼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總是容易三心二意開小差?不是那些讓你分心的人和事的問題,而是你的心不夠定、志不夠堅,這才是根本。要牢記一點:一切的問題,都是心的問題,都要從心上找原因。而這原因,往往都是心不夠定,心性不夠沉。

  21.事不虛應居中守正

  所謂居中守正,就是為人處世端正莊重,公平正直,恪守正道,光明磊落。這樣的人安順守正,真實無妄,不偏不倚,有著穩重成熟的處事方式,在為人處世的時候,不會為了一時的虛榮而隨便輕易許諾。

  古人曰:“言必信,行必果。”一個人如果動不動就拍著胸膛承諾,卻每每一番慷慨激昂之後便沒了下文,更不要說有什麼行動與結果了。這樣的人,誰會相信他呢?一諾值千金,許下承諾就要守信去做,這是為人之本,諾而無信,是得不到別人的信任的。

  一萬句承諾抵不上一個實在的行動。古人曰:“千人之谔谔,不如一士之諾諾。”不一言既出,驷馬難追。答應了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去幫其實現,否則就不要輕易承諾。凡是把握不了的事情,還是不要承諾好,那樣既累己又誤人,也終招怨。

  22.願莫輕許,讷言敏行

  每個人都有願望,希望事業有成、希望家庭美滿、希望身體健康,於是把這些希望寄托在神靈身上,希望可以保佑自己。但其實這些願望都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的。宋代詩人蘇東坡曾與方外交佛印禅師同游杭州寺院。東坡見大殿上的觀世音菩薩手持數珠,東坡覺得奇怪,便問道:“彼自是觀音,自誦其號,未審何謂?”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

  能夠依靠自己的能力做成的事情,就不要去許願。努力做事,讷言敏行,一步一步走過,你的願望就會實現。

  《論語·裡仁》中說“君子讷於言而敏於行”。話是不能隨便說的,話說多了肯定會有失言的時候,因此要做到當說話時就說,不該說時永遠也不說。這對我們平常的言行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說話謹慎,恰到好處,少說廢話,套話,才能不至於把話說絕,給自己不留一點余地。但也不能謹慎到不說話。行動敏捷是說要及時解決當下面臨的問題、不要把想法只停留在口頭上,要付諸行動靈活做事,多干實事,才能讓自己的願望早日實現。

  23.江西剿匪記

  王陽明——王守仁,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的哲學絕非是書齋裡的空想,而是實實在在的可以學以致用的東西,用到政治上,王陽明成了第一流的政治家,和王陽明較勁的對手們不管多強大,最後都敗給他,用到戰爭上,王陽明則成了最可怕的、所向無敵的軍事家。

  王陽明的哲學,稱陽明心學,認為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只有療救人心,才能拯救社會,才能解決現實社會問題。其“心學”並不是紙上學問,而是實踐中的智慧。他的一生,就是心學的最佳代言。他是思想的巨人,也是行動的巨人。

  江西剿匪記

  王陽明的軍功實在可以寫成一部小說,從正德十一年(1516年)開始,王陽明平定內亂,戰功赫赫。他巡撫江西、福建、湖南、廣東等地,剿平了四省邊境多年擾民的頑寇,平定了江西的寧王叛亂,還征服廣西土酋,開拓南疆,綏靖邊陲。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守仁到達江西,開始履行巡撫的職責。他的轄區當時盛產一種特產—土匪。

  這幫土匪絕不是那麼簡單。他們不但人多勢眾,而且作戰勇猛,消息靈通,每次官兵出擊,不是撲空就是中埋伏。很少能夠展開作戰。

  土匪怎麼可能知道官兵的行動?答案只有一個——臥底,在官府中有土匪的臥底。

  王守仁決定解決這些人,不久之後,他突然發布命令,表示最近要集中兵力剿滅土匪。然而大家忐忑不安地等待了很久,卻沒有得到開戰的命令。與此同時,身邊的一些同事突然失蹤,之後又被放了回來,而且個個神色慌張,怎麼問也不開口。

  這是王守仁的詭計,他先放出消息,然後派人盯住衙門裡的各級官吏,發現去通風報信的就記下,回來後全部秘密逮捕。但他最高明的地方在於,這些人他一個也不殺,而是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再問清楚他們家庭住址和家庭成員,聊幾句諸如“希望你的母親、子女保重身體,我們會經常去探望”之類的威脅性話語。軟硬兼施之下,這些人乖乖答應當官府的臥底,成為雙面間諜。這下子土匪們就抓瞎了,很多頭目因此被一網打盡。

  王巡撫卻意猶未盡,他決心把這場“江西剿匪記”演到底,他拿出了絕招——十家牌法。所謂“十家牌法”,通俗點就是保甲連坐,十家為一個單位,每天輪流巡邏,如果出了什麼事,大家就一起完蛋。這一招實在太狠了,搞得本地土匪過年都不敢回家,只能躲在深山裡一邊啃樹皮一邊痛罵王守仁。

  土匪們再也無法忍受了,軟的不行就來硬的!與其被王大人整死,還不如起來拼一拼。

  可惜王大人實在是一個軟硬不吃的人。

  土匪們不會知道,王守仁先生不僅會讀書,還是軍事天才。

  所謂軍事天才,就是不用上軍校,拿一本盜版《孫子兵法》也能打仗的人。王守仁就屬於這一類型,他不但會打仗,還打出了花樣。他的用兵方法可以用兩個字形容—詭異。

  王守仁創奇特兵法

  王哲學家卻大大不同,他從來不與敵人正面交鋒,從來都是聲東擊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經常搞得敵人暈頭轉向。

  不按常理出牌也就罷了,有意思的是,這位仁兄還有個不合常理的習慣,即使兵力再少,他也敢出戰。士兵不夠他就玩陰的,什麼挖坑打埋伏,那是家常便飯。更為奇怪的是,即使他占據絕對優勢,把對手圍得如鐵桶一般,也從不輕易發動進攻。如果時間允許,總要餓他們個半死不活,誘使對方突圍,鑽入伏擊圈,才開始發動總攻。基本上這幾招一路下來,神仙也受不了了。

  公正地講,在日常生活中,王巡撫確實是一個正直忠厚的老實人。可到了戰場上,他就會立馬變得比最奸的奸商還奸,比最惡的惡霸還惡。

  土匪們很快結成了同盟,集合兵力准備和王大人拼命。王守仁的手下有些擔心,勸他早作准備,王守仁卻滿不在乎,“一起來就一起收拾好了,也省得我去找他們,有啥可准備的?”

  土匪們也聽到了這句話,他們雖感覺自己的人格尊嚴沒得到承認比較生氣,但這也同時明白王守仁輕視他們,暫時不會動手。對他們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准備時機。

  其實土匪們應該記住一個真理,在戰爭時期,王守仁先生的話,是要反過來理解的,否則你被他賣了還要幫著數錢。

  就在他們躲在深山中休養生息的時候,王守仁突然調集軍隊主力大舉進攻,土匪們措手不及,被堵在了贛南山區,全部被包了餃子。

  王守仁包圍了他們之後,卻突然不動彈了,一直置之不理,仿佛這事就不是他干的。土匪們急得不行,糧食也不夠吃了,是打是抓,您表個態啊!

  沒辦法了,逼上絕路的土匪們准備突圍了。可他們剛向包圍圈發起沖鋒,後路卻突然出現大批人馬,退路隨即被切斷,他們又一次掉進了王守仁設置已久的陷阱,很快被打得潰不成軍。大部投降,小部逃竄。

  經過這一仗,王守仁真出了大名了,那些逃回去的人又大肆宣傳,王巡撫長了八個腦袋,九條胳膊,厲害得沒了邊。於是剩下的土匪們一合計,這個閻王是惹不起了,不如先服個軟,暫時招安,反正你老王總是要走的,到時候再鬧也不遲。

  土匪頭子們手牽手、肩並肩地到了巡撫衙門,表示願意服從政府管理,改當良民。其實這一招倒也不壞,可到王大人那裡,實在是過不了關。

  因為王大人有一個好習慣—查檔案。在剿匪之前,這些人的老底他早摸得一清二楚,真心假意他心裡有數。

  沒過兩天,王大人突然發難,殺掉了其中幾個人。而這幾個人都是曾經受過朝廷招安的,這種老痞子,王守仁是不感興趣的。殺雞給猴看,這一招用出來,就沒什麼人敢動了,於是假投降就變成真投降。

  就這樣,煩了朝廷十幾年,屢招不安、屢打不平的江西土匪被徹底掃平。王守仁先生在幾個月的時間裡,連打帶拉,連蒙帶騙,終於解決問題。

  知行合一的真意

  江西剿匪記在明代歷史上並不起眼,但對於王守仁而言,卻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要知道大凡歷史上干哲學這行的,一般都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智商要過剩;第二,必須是有足夠的空閒時間。

  別人我不敢說,至少王守仁先生是符合這兩個條件的,他已經成為一個哲學家,而這幫贛南土匪正好為他提供了另一個機會——突破的機會。

  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王守仁終於發現光懂得哲學是不夠的,整天談論“心學”並沒有什麼效果,“心學”並不能打跑土匪。他隱約地感覺到,要想理論聯系實際,成功立業處事,還需要另一樣神秘的工具,那就是實踐中的智慧。

  萬物之理,古人稱之為“道”,中國是一個講“道”的國度,從春秋起,便為此爭論不休,老子講天道,孔子講人道,莊子則說盜亦有道……

  人在道中,而不知其存在,就如同魚在水中,不知水的存在,但我們也如同魚離不開水一般,無法脫離道而存在。人身難得,至道難聞,平凡人一生能參悟到幾分道的非“因緣,慧根、福報”三者具足不可。

  而王陽明卻以“致良知”三字道破“我心即天理'之天地人之道,“聖人之心,人人本心具足”之聖人之道。

  王陽明----致聖之道

  王陽明在貴州龍場頓悟天地人心之道後,提出平凡人“致聖之道”的四次第: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指出聖人之學的方法是:正諸先覺、考之古訓。王陽明從百死千難的實踐中、從12歲立志為聖賢的一生不懈探索追求中,悟出“致良知就是致聖之道”。

  一語道破聖學之天機“區區所論致知二字,乃是孔門正法眼藏,於此見得真的,直是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考諸三王而不謬,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此者,方謂之知道;得此者,方謂之有德。

  異此而學,即謂之異端;離此而說,即謂之邪說;迷此而行,即謂之冥行。雖千魔萬怪,眩瞀變幻於前,自當觸之而碎,迎之而解,如太陽一出,而鬼魅魍魉自無所逃其形矣。尚何疑慮之有,而何異同之足惑乎!

  孔子——為人之道

  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人要本分,富貴不能YIN,貧賤不能移。做人要誠實,誠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嚴以律己寬於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樂也……處高,處低,居安,局危,孔子都能告訴你,怎樣真正為人。

  老子——處世之道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寬容是處事第一法;

  寡欲是養心第一法;勿言無益身心之語;勿為無益身心之事;

  勿進無益身心之人;勿入無益身心之境;勿展無益身心之書;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

  潛其心,觀天下之理。

  莊子——養性之道

  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以喜悅之身,養喜悅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義准則。所謂快樂,不是財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為先,才能為次;做事,明理為先,勤奮為次。在莊子的逍遙裡,學會平和心,喜樂心,慈悲心。

  孟子——君臣之道

  君臣相比,君屬於強勢,臣屬於弱勢,其關系由強勢君主導。君講禮,臣講忠,故君臣之道在於禮。君禮於臣,臣必忠;臣忠於君而君不禮,其忠必退。

  荀子——學習之道

  一是蛻:學習不能滿足於已有的成就,應該不斷地有所發明,有所進展,日漸而月進,並且使之產生質變。

  二是虛:虛指的是學習態度。虛者,虛心、謙虛也。

  三是一:“一”是專一、專心致志的學習,“學之道,貴以專”。

  四是靜:“靜”,指的是心要靜,而摒棄一切雜念。

  五是積: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六是師:“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有了好的老師,便可以好學,“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

  七是友:荀子提出,學者應“親友”,以求得在治學上的“好善無厭,受谏而能誡”,即不斷地得到批評和指正,而日有所成。

  孫子——韬略之道

  韬略猶如雙刃古劍。輕用其芒,動即有傷,是為凶器;深若藏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願學者得其精髓,重其所用,發揚古道,利國利民。孫子兵法十三篇,感受“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的用兵法則。

  管子——教練之道

  管子重視和提倡民眾的道德教育、職業教育、生活教育、軍事教育。並把教育、育人作為國家存亡戰略的“百年大計”,加以倡導和施行。教練不是單純的知識訓練或者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拓展信念與視野的能力和習慣的培養。禮、義、廉、恥是國之四維,便是管子教練之道的最佳體現。

  韓非子——統馭之道

  統馭理論:“精誠為道,運籌為術,組織為器,人才為本,制度為體,文化為魂”,跟韓非子修煉六個方面的能量,掌握攻城略地、運籌帷幄的法門。道是變化的,天地是變化的,人是變化的,社會是變化的,治理社會的方式方法也是變化的。統馭之道,“法”、“術”、“勢”缺一不可。

  鬼谷子——權謀之道

  權謀,是指在爭奪、鞏固、發展權力的過程中使用的一切靈活應變的手段。權力,是指能夠直接支配他人,使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的力量。

  權謀天然地不受一切仁義道德、公平正義的約束;它甚至沒有任何原則可言,唯一的原則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權謀的合理性取決於權謀的結果,即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是也。

  人類史上有兩種哲學家,一種是不停奔走,向各種各樣的人和物請教、傳播自己的學說,比如柏拉圖。另一種是不喜歡走遠路,只是安靜地坐著,從自己心坎上說起,比如中國理學的大師們,王陽明也是其中之一。

  我們都知道,想讓自己忙碌多年的心靜下來其實很難。所以靜坐有很多門道。

  首先要有個好環境,這個環境應該不受外界干擾,非常安靜,如此才能比較容易靜下來;其次,要將身體安放好,也就是靜坐的姿勢。坐姿可有很多種,盤坐、立坐皆可。佛家和道家喜歡用盤坐。立坐就是“正襟危坐”:雙手平放膝上,背挺直,全身放松。王陽明心學用的是此法。最後,調整呼吸。不能張著嘴,應純用鼻呼吸,一面呼吸,一面數呼吸的次數,最後讓呼吸平穩。

  做好這三件事後,王陽明說:

  教人為學,不可執一偏。初學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欲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懸空靜守,如枯木死灰,亦無用,須教他省察克治,……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搜尋出來,……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

  王陽明要人靜坐有兩個步驟,第一步是“息思慮”,也就是讓自己的心進入空寂境界。讓心空,佛家和道家會念口訣,儒家沒有口訣,但“天人合一”“陰陽變易”“貴和尚中”“知行合一”都是最好的口訣,念口訣時須念念相隨連綿不斷。如此可取得以一念代替萬念的作用,時間一久,自然入靜。

  如果僅停留在此,那就是枯禅。所以有第二步“省察克治”,先省察哪些是私欲,良知會干脆地告訴你答案:好色、好貨、好名都是私欲。然後是克治,以前有這些私欲不要緊,現在我就把它滅了,斬釘截鐵,絕不姑息。當然,不能總盯著這些私欲不放,還要想天理。堯舜氣象,仁、義、禮、智、良知,這都是天理。

  在腦海中不停地過這些畫面,時間一久,心胸自是廓然大公,必有浩然之氣貫注其中。個中妙不可言,只能是實踐者才能知道。

  大部分講心學“靜坐”的人,都在此留步。他們認為靜坐無非就是這兩個步驟,王陽明則認為,這兩個步驟中必須要有兩件武器保駕護航,否則,靜坐要麼成為枯禅,要麼不如不坐。這兩件武器就是“誠意”和“謹獨”。

  誠意,就是正念頭,誠實地踐行良知給你的答案,一個念頭出現,良知自然知道好壞,好的保留,壞的去掉,這就是誠意。王陽明說,誠意就是“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喜歡善如喜歡美色,厭惡惡如厭惡惡臭一樣!

  聽上去簡單,做起來實在難。比如一念雖知好壞,然不知不覺就流走了。我們知道不義之財是壞的,可有時候卻經不住誘惑去取了。一旦取了,這就不是“好善惡惡”的心了。正是因為我們總不誠,所以王陽明才大力提倡“誠意”:

  惟天下之大誠,能立天下之大本。

  在靜坐中,我們揪出一個私欲,馬上就克掉它,這就是誠意;如果我們揪出一個私欲,卻姑息它,甚至不想克掉它,這就不是誠意了。那我們的靜坐也就失去了意義。

  謹獨就是慎獨,原意是,即使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要注重自己的行為,嚴於自律,我們靜坐時就是謹獨時。在王陽明這裡,謹獨其實就是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包含了諸多要素,王陽明說,靜坐時只要把這些要素一一排列,就是謹獨了。

  第一是分析,我有什麼私欲;第二是目標,我要通過什麼手段克掉這些私欲;第三是信心,我要堅信自己能克掉這些私欲;第四是毅力,必須具備強大的意志力,一日不成就兩日,兩日不成就三日,不可半途而廢;

  第五是心態,在克私欲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能為克而克,更不能想克掉私欲的目的,一旦有這種心態,就是新的私欲了;第六是學習,所謂學習只是通過各種手段光明自己的良知,以良知的巨大力量來幫助自己完成自我管理;

  第七是檢驗,當你確定自己把私欲克掉後,要去實踐中檢驗;第八是反思,我為何會有這種私欲,這一私欲產生的基礎是什麼。你只有反思到位,才不會再犯同一錯誤。

  如果在靜坐過程中沒有誠意和謹獨,那不坐也罷。

  如果一個人不能通過靜坐誠意和謹獨,那他就無法光明良知,自然不能知行合一。這樣的人就會失去自我,隨波逐流,永不可能獲取成功。

  由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確信學習陽明心學的關系鏈:立志—謹獨—意誠—知行合一—良知。

  意思是:我們先立個真切為善之志,專心致志於此,然後從謹獨處下功夫,就是自我管理,久之自見意誠境界。只要你意誠了,自然會認識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認識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體。悟到自己良知是怎麼回事,天下事也就在我心中,在我股掌之間!

 

上一篇:戒塵法師:我與虛雲上座
下一篇:佛說八大人覺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