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宜積厚德,蔭蔽子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令友七祖兄弟,乃一父所生。五祖兒孫,皆一曾祖遺胤。二間邊屋之交涉三百余元之出納,便欲經官理論,當必花錢。而诤訟一事,唯逞口辯,彼無理更欲反為有理。使彼起惡心,發惡言,俾旁人世人,謂彼家祖德已衰,故此等子孫同室操戈,阋牆見詠,其辱及先祖罪孰甚焉。家庭之間,屑小事體,當上顧祖恩,破格從寬,不得如同世人一樣論。即屬世人,尚有舉行義務,唯欲人各得所,雖千金不顧惜者,況同一曾祖遺胤乎。且七房各有產業,其家中用度,固不靠此以為過活,何得彼此效尤,各不相下。為爭此數十元之故,經官理訟,未必七房一元不花。縱一元不花,無如祖德已喪,其辱甚於破家敗產。彼一房自己,尚自給足。以祖業公產,欲為獨得,致六房群起不平之心,已是棄祖先於度外,唯欲為子孫謀富耳。夫背祖德,犯眾惡,莫道三百余元,即三百萬元,亦非子孫之福,乃為子孫招禍以企滅者也。讀書明理,何暗昧如此。試觀古今凡屬濟人利物,尊祖敦族者,其子孫莫不居高位,享厚福,世德相承,綿綿不絕。其唯知利己,不顧祖宗國民者,莫不三世而滅絕相續也。何以故。其根本心地已壞,如以毒水灌溉花木稻菽,不唯無益,而又害之。彼既如是,其他六房,何可效尤。而必欲所行相埒,絕不肯高占地步,而決定要同彼同廁足於卑污濁穢之中乎。當思先祖若不留此屋,將不復為人乎。又先祖幸有厚遺,若一貧如洗,其將共誰爭乎。以此思之,讓彼堂兄弟數十元,有何不可。范文正義田為周族人,況同堂乎。范氏從宋初至清末,科甲不絕。乃由文正公厚德,及子孫能世守以修祖德之所致也。令友同房兄弟等,皆是書香子弟。縱佛法甚深道理未聞,此等事想亦曾聞。何不見賢思齊,以培祖德為事乎。祈將光此書遍示令友各房,或可各念祖德,歸於舊章。否則勸令友將己之資,為公用之,以期息事。渠無子女,亦當作為子女用之,則有光祖德,有光法道矣。過此以往,非光所知也。(三編·復周群铮居士書)

  問,大兒因本身夙業,與弟子夫婦遺傳之關系,缺少慈和,異常偏執。本擬寄托江易園居士教化,家庶祖母慮其路遠,倘有疾病,無人料理,不欲令行,故遂中辍。蓋亦此子福薄,不得早受善知識之陶镕。然心願已發,或終有遂順之日欤。答:遠從易園,不如在家自教好,祈永息此念。光於世故閱歷已熟,汝尚難教,易園當更難教,以不敢認真苛責故。彼果是有根器的,在外也好,在家也好。否則,在外不如在家多多矣。(印光法師文鈔三編補·復念佛居士書二)

 

上一篇:印光大師:人死之後則告了脫,並無善惡果報之說,這樣認為對嗎?
下一篇:淨空法師:最偉大的哲學家給我們的智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