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若教子」,可見把孩子教好是家中的頭等大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犯錯是在所難免的,長大後自然會改正。有的家長對孩子護短、對孩子的偏愛,結果只會越護越短;也有的家長會忍不住用打罵這種粗暴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打罵過後,往往又會後悔,覺得不應該這樣對待孩子。這兩種處理方式,都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其實教育孩子是門大學問,要用智慧解決問題,而不是感情用事。
有一所學校,午飯後會給學生準備水果,這一天準備的是西瓜。吃飯的時候,很多同學都盯著最大塊的西瓜看,狼吞虎嚥地吃完飯,立即飛奔過去拿起大塊的西瓜就開吃。老師在旁邊看到這一幕,很沉得住氣,並沒有加以指責。
第二天上課,老師就問:「各位同學,昨天最大塊的西瓜甜不甜呀?假如今天我們都要搶那塊最大的西瓜,請問會產生什麼效果?」吃大塊西瓜的同學都慚愧的低下了頭。老師接著說:吃飯的時候狼吞虎嚥,這樣會把胃弄壞的,這是「身有傷,贻親憂」。當我們在拿最大那塊西瓜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其他的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孔融讓梨的故事嗎?
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聽完故事後,孩子們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要學會謙讓;如果我們總是想要大的,其他同學也會覺得你很貪心,不願意跟你做朋友,塬來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自己的聲譽。
接著老師又分析說:「同學們搶到了一塊大西瓜,能快樂多久?」吃下去的時候很快樂,可是時間久了可能就會養成貪心的習慣,假如下一次最大塊的被別人搶去了,那你會不會很生氣?在平時凡事總想要最大、最好的,以後得不到的東西可能就會想用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得。
老師如此一分析,結果第二天吃水果時就發生了很微妙的變化,同學們都是挑那個比較小的來吃。假如老師那天當場嗬斥,效果肯定不太好,但是如果我們用一些善巧的方法把道理分析給孩子們聽,他們自己就會有所領會。
假如孩子一犯錯,我們馬上就發脾氣,這樣就把教育的機會給斷送了,正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裡」。所以心平氣和才能契機契理,要很理智的觀機,因勢利導,讓他從中汲取教訓,這樣就會經一事長一智。
《禮記·學記》裡面講:「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這句話提出了教育的兩大主軸。我們在幫助孩子改正壞習慣的同時,還要長養孩子的善心,這個善心就是孝心。所謂:「百善孝為先」,孝為百善之首;孝為先導,百善皆隨之。
當一個孩子有孝心,他就會處處為父母著想,進而也會為別人著想。孝是一個人仁慈之心的開始,從愛敬父母開始,從而擴展到對一切人的愛敬。《孝經》講:「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他也會敬一切人的長輩;「教以臣」,你教他為人部屬的態度,他就會「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孟夫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從親愛父母、親愛家人,延伸到對一切人能設身處地;他對人能有仁慈之心,進一步對天地萬物都會珍惜,這是一個人德行的次第。
假如一個孩子的孝心沒有養成,他人生中的情義、恩義的態度就很難形成。恩德莫大於父母之恩,假如對父母之恩都無法感念,又如何去感激其他人?正確的沒學到,一定是學到錯誤的。一個人情義、恩義的態度沒有形成,則利跟害的態度就會形成,對他有利的,他會很積極;對他沒有利益的,他就可以翻臉不認人。
所以作為父母,在生活中就要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知曉做人的本分,孩子才不會游手好閒,最後誤入歧途。要真正修正孩子的錯誤行為,首先要從父母自身開始修正,這樣上行下效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