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星雲大師:講《金剛經》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剛經 第11品上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上)白話文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雲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譯文:

  「須菩提!像恆河中所有沙數,每一粒沙又成一恆河,這麼多的恆河沙數,你認為算不算多呢?」

  須菩提回答:「太多了,佛陀!如果以一粒沙表示一個恆河,恆河尚且無法計數,何況是恆河裡的沙數呢?」

  「須菩提!我現在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拿了七寶積滿恆河沙數那樣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來布施,他們所獲得的福德多不多呢?」

  須菩提回答:「非常多,佛陀!」

  佛陀進一步告訴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對這部《金剛經》能夠信受奉持,甚至只是受持四句偈等,能夠將經義向他人解說,使別人也對這部經生起無限信仰之心。那麼,這個法施的福德勝過七寶布施的福德。

  講話:

  佛陀在第八分以三千大千七寶布施的福德,與般若的福德性作校量,表明珍寶布施的福德是世間有漏的果報,般若性德則是出生無漏的善法功德。第十一分佛陀再次申述,以恆河沙數珍寶的布施,比不上無為福德的勝因。   經文中,佛陀告訴須菩提,如果用恆河中所有的沙數來做比喻,一粒沙喻為一恆河,那麼所有的恆河中的沙數是不可計算。如果有人以一粒沙做為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再用七寶充滿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以此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所獲的福德是很多的。

  一、財施破悭獲福無量

  佛陀以三千大千世界的恆河沙數七寶的布施,比較有為無為的福德差別。財布施可以使我們放下財物的貪戀,以此破除內在的悭吝,佛陀並非完全否定資生布施的利益,在佛陀本生譚中,佛陀捨王位、國土、財寶、童僕、車乘、妻妾等等,看似有相的布施,但是以恆順眾生,心不起瞋怨,也能感應到三輪體空,無為功德的法喜。

  《諸福德田經》有七法布施,名為福田,可得生天:

  一者興立佛塔、僧房、廟堂。

  二者建立林園、果樹甘泉。

  三者常施醫藥,療救眾病。

  四者作牢堅船、濟渡人民。

  五者安設橋梁,過渡羸弱。

  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飲。

  七者造作圊廁,施便利處。

  這七法皆從方便利行眾生,心存慈佑悲愍而來的,我們知道天人的特點之一是身形巍巍,五欲滿足快樂。其實能施與的人,所行就如同富有的天人,內在充滿濟渡眾生莊嚴的心念,自然獲得快樂滿足的回報。

  因此,我們讀誦《金剛經》不要只讀半部經,佛陀雖是強調無為福德的勝妙,並非完全否決有為布施的福德,而是付囑我們從財施的階位,再上一層樓去開發無為解脫的性德。財富是毒蛇是黃金,端看運用者的智慧,財富能自利利他,也能令父子、兄弟、宗親等怨隙叢生。

  有一天,波斯匿王來到佛陀的座前,向佛陀禀告:

  「佛陀!捨衛國內,有一位長者,名叫摩诃男,他擁有金銀珠寶數千萬億,無法稱量,並且有許多房捨田產也難以計算。摩诃男坐擁財寶千斛,良田萬頃,這千千萬萬的富有,他卻無法享用。每天吃粗糠米渣,殘余腐酸的食物;穿著粗劣的布衣;乘破舊的車。他從不供養沙門、婆羅門,更不施捨貧苦的乞丐。每到吃飯時,一定要把門窗鎖緊,恐懼有人上門向他乞食。

  「佛陀!巨富的摩诃男,卻如此貧窮恐懼的生活,我們對於財富要如何運用,才合乎正道?”

  「大王!如摩诃男等人,內心充塞無知的邪見,雖得到豐富的財利,卻不能自己受用,又不知孝養父母,及供給妻子、宗親、眷屬;也不救濟奴婢僕役;不施與知識朋友;更不知供養沙門、婆羅門,以此種植福田,長受福樂。摩诃男獲得財富,不懂廣為應用,借此得到世間的喜樂和出世間的功德。

  「大王!悭貪者就如一塊硷地,雖有少許池水,但由於本質硷苦故,沒有人願意飲用,最後干涸枯竭。布施者,譬如聚落裡的一泓清泉,流出好水,滋養周圍的林木繁茂,並生長柔軟的香草及種種鮮花和果實。一切眾生,都能在水池洗浴,渴乏時可以撷取清泉和美果。林間的鳥獸,也能無懼的快樂嬉戲。

  「大王!擁有財富者,要如滢澈的泉水,使人得到歡喜飽足的受用,如此,生活自然富足自在,死後能生於天界,享受福樂。”

  人的一生又有多長?不過如晨間的露水,空中的電光,水中的泡影,瞬息的火焰。財富的生命,又能綿延持續多久?如何從有限的財富經營,看到精神性靈的財富,做一個永續經營的智者?

  (一)經營人情不經營利益。

  (二)經營分享不經營個人。

  (三)經營善友不經營錢財。

  (四)經營知足不經營五欲。

  有形的財富終有散盡毀壞時,人與人的情義相助,彼此分享成果的交流互動,善友的護念提攜,聞法知足的安適等,是永續經營我們內在的財富。

  二、受持讀誦第一供養

  經文中說:「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在第八分中我們已說明財施與法施功德之差別,及受持四句偈的殊勝法益,此分以「為他人說”的法布施,進一步做闡述。《華嚴經》說:

  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

  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

  說法者如燈炬,為人照見種種寶珠,再微妙的佛法,沒有人演說,智者也難以入解脫門。財施與法施的方法,對象、利益各有不同。

  一、財施簡易可行;法施唯有智者,能廣說法義。

  二、財施一般對象即可;法施則須具有善根者,才能信受奉行。

  三、財施利害參半;物質的施與,易令眾生起貪心和懈怠;法施普施利益,令眾生開展覺性,生慚愧勇猛向道心,不只自利也能利他。

  四、財施享用有限;一時的救濟,並無法使眾生永久身心安樂;法施則是救濟眾生的心,正觀的播種,令眾生今生後世利益無窮。

  五、財施功效短暫。財施僅能利益色身,無法令人見性成佛;法施的一言一偈,如醍醐灌頂,令眾生轉凡成聖,頓開佛慧。

  已判別財法二施功德的勝劣,對於「法”要如何受持?我列舉出受持《金剛經》的十法行。

  一、書寫:恭敬抄寫經文。

  二、供養:供奉經典於塔廟、佛殿。

  三、施他:印行經典流通。

  四、谛聽:專注聆聽經教法義。

  五、宣說:為他人講解經文,解除文字義理的障礙。

  六、受持:奉行教義,應用於生活中,自利利他。

  七、開演:廣開演說微妙經義,令他人開悟自性。

  八、諷誦:專心稱誦,持念經文。

  九、思惟:深入法海,靜默思惟,以悟解奧妙之處。

  十、修習:由思惟深解義趣,因此發起大行,證入聖果。

  受持十法行,可以做為我們日常修持的指導。為了增長受持《金剛經》功德的信心,我用一則故事說明。

  以前,有一個苦行僧,每天耐煩做種種勞役苦行,一有空閒,不和人攀緣戲論,一天定課六十卷的《金剛經》,數十年如一日,從未荒廢休息。

  有一天,和以前的師兄重逢,師兄已是個鼎鼎大名的大和尚,四處有人邀請,前往講經說法。十幾年沒有見面,師兄關切的問他:

  「師弟,這十幾年來,你是怎麼用功呢?”

  「師兄,除了寺裡的勞役工作,我每天只有讀誦金剛經。”

  師兄聞語,氣惱他沒有多多學習經教,十幾年來還是做雜役的事務,搖搖頭就要和他告別。

  「師兄,我們難得見一次面,我就誦一部金剛經來祝福您吧!”

  苦行僧就席地而坐,開始誦念。從一開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頓時空中響起梵樂絃歌;誦到「一時,佛在捨衛國”,四周異香撲鼻;再誦念到「爾時,須菩提即從座起”,只見天雨曼陀羅花,紛纭四落!

  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師兄能演說經教,如人有眼目,師弟奉持經教,如人有足,能感天華梵樂,稱揚歌詠。成佛之道,教義如地圖,其中的端嚴曼妙風光,唯有生起行力,邁開腳步,才能印證經典所言的涅槃聖境。

  一個做小偷的父親,有一天兒子問他:「爸爸!你老了,我怎麼來謀生呢?你總該傳授我一點秘訣吧!”父親說:「好啊!今天晚上傳授給你!”到了夜靜更深的時候,父親叫兒子隨他出去,找到一家就下手偷東西,他們偷偷的跳了牆,進了室內,打開了櫃子,父親叫兒子先藏在櫃子裡,忽然父親大叫:「啊!有賊!有賊!”主人聽到後,馬上醒來捉賊,老賊已經跑了,小賊就關在櫃子裡面,心想:父親真是豈有此理,怎麼把我關到櫃子裡,就大聲一叫跑掉了,叫我怎麼辦呢?這時候他只能靠自己才能脫離這個危難。情急智生,他想一個辦法。在櫃子裡學老鼠叫,叽叽喳喳……。主人拿著燈在找賊,聽到老鼠叫也就松懈了,「唉呀,這是老鼠叫,賊跑掉了。”當他們防守一松,小賊沖出去,把燈用力吹滅。主人立刻隨後追趕,小賊很是著急,糟了,後面又追來了。他又想了一個辦法,走到一個古井邊,拿一塊石頭丟入井中,主人追到井邊說:「唉!今天出人命了!”說完就走。這小賊就這樣安然的回家。”

  回到家,就責問爸爸說:「你今天怎麼這樣捉弄我?”爸爸問:「我怎麼捉弄你?”兒子說:「你把我關進櫃子,大叫有賊!有賊!”爸爸就問:「那你怎麼出來的呢?”兒子就如此這般一說,爸爸聽了很高興,說道:「兒子!我有傳人了!你悟到隨機應變要靠自己啊!別人是不能傳授我們什麼啊!”

  受持《金剛經》的十法行和功德,都已說明了,如何獲致這無上法寶,就像故事中小偷的父親所說:只能靠自己,別人是不能傳授我們什麼啊!

 

上一篇:淨空法師:怎麼把冤親債主變成我們的護法神
下一篇:只要能看到他的臉,就算只不過一刻,七世的業障一定會被淨除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