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學佛法要拿出真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學佛法要拿出真心,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往真的做。不像世間人,半真半假,有時說點真話,有時說點假話。修道人時時要講真話,做真事,不打妄語。每一念都要除我們自己的毛病,自己往昔無量劫習氣都要改掉,無量劫以來的罪業都要忏悔。

  為什麼學佛法學得很久,卻都沒有相應呢?就因為保護著我們的過錯,不肯拿出真心修行,所以把光陰都空過,也沒有開真正智慧,也沒得真正的定力。時間空過,自己道業也沒成就,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在道場裡,要節省一切物質,所謂:

  愛惜常住物,如護眼中珠。

  「常住物」,譬如所吃的米、油、醬、醋,要愛惜,不要糟蹋,不要浪費。所用的甚至一根草,一塊木頭,一張紙都要愛惜保護它;在這上面若不小心,不知惜福,就把功德都漏掉了。所謂:

  所修的,不如所造的;所得的,不如所丟的。

  再者,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不要傷害到其它的人,口上也要存德,不說绮語、妄語、惡口、兩舌,口德特別要注意;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意念裡不犯貪、瞋、癡,不要盡為這臭皮囊著想,心心念念要為它偷東西吃,心心念念想要把這臭皮囊裝飾得好看一點,心心念念想叫這臭皮囊享受一點,快樂一點,這都是顛倒。我們若想出離三界,脫離六道輪回,都要把這習氣改掉。情愛也要把它看空了,才能遂心滿願的成就你的菩提道果。

  「修道不能享福」,要記得佛教的老祖宗--釋迦牟尼佛當初修道時,貴為太子,富可敵國,他能毅然出家修道。以他的身分來說,雖然出家仍然可吃好的,穿好的,住一座好房子,可是他沒有這樣做,他跑到雪山那裡,忍苦、忍餓、忍寒、忍熱,在那兒修行了六年,在這六年之間沒有吃過什麼好的東西,也沒有各處去叫人供養他,就是在那兒受苦。

  以釋迦牟尼佛那種富貴的身分,尚且自己願意受苦來修行,我們又是什麼身分呢?不過是很普通平凡的人,為什麼要穿好、吃好、住好,貪圖享受,受不了苦,怕受苦?想想,比起釋迦牟尼佛,我們是不是要生大慚愧?

 

上一篇:《釋迦牟尼佛廣傳》四、持戒品50、湖中大魚
下一篇:夢參老和尚:出家後的四種修行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