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善導大師釋“芬陀利華之文”
(一)念佛超絕,非雜善為比
“芬陀利華之文”共三十八個字,這段文善導大師是怎麼解釋的呢?善導大師說:
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善導大師說這段文正是在顯示念佛——“專稱彌陀佛名”的功能、功德力用是超越的,超越定善、散善,超越諸善萬行。“超”是超越,“絕”是絕待,不是相對的,是絕對的。既然是絕對的話,就不是能夠比較的。如果能夠比較,就表示仍是相對的了。
“實非雜善得為比類”,念佛不是其他的善所能並肩、比類的。這種立論是非常讓人訝異的,因為從文獻的記載中,在自古以來淨土宗的祖師大德的著述裡,很難看出有這樣卓越的解釋。
以《觀經》的鋪陳,在這段文之前,是用很長的文字在解說十三種觀,同時也說明三福及其功能,也就是說,三福為因,九品(上品生、中品生、下品生)為果(善導大師說“三福九品,名為散善”)。亦即,從行文看,《觀經》從一開始,文文句句都是在講解十三觀(定善)與三福九品(散善),可是到了流通分,善導大師卻解釋說,念佛不是其他的雜善所可以比較的。雜善是什麼呢?就是念佛之外的八萬四千法門,濃縮起來就是定善、散善。所以,這裡的雜善就是定善、散善,定善、散善開展出來就是八萬四千法門。
念佛,看來似乎毫不起眼,非常簡單,有嘴巴就可以念佛,甚至鳥兒也可以念佛,小孩子無知無識也可以念佛,可是卻有這麼超絕的功德力用。
在十三種定善中的第九觀中,有一段經文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善導大師對這十六個字特別加以解釋說:
自余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自余眾行”也就是雜善的意思;“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若是跟念佛比較的話,根本不能比較。這裡的念佛,當然就是付囑文所講的“持無量壽佛名”,而不是“觀無量壽佛像”的觀想或觀像。
(二)名號是彌陀正覺功德
為什麼念佛這麼簡單,功德卻這麼殊勝呢?完全都是這句名號的功德力用,他不是一般凡夫的名號,不是一般人、事、物的名號,它是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句名號涵蓋著阿彌陀佛的正覺功德在裡面。
不過,這句名號跟阿彌陀佛本體的關系,義理非常深,一般人理解不來,理解不來就無法相信,因此說淨土法門易行難信。
(三)念佛人中芬陀利華
這句名號的功能,能使念它的人次生(下一輩子)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因此,釋迦牟尼佛就預先以“芬陀利華”來比喻、贊歎而言:“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不管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出家、在家,不管大人、小孩,不管人類、畜生,不管天上、地獄,只要他能夠念佛的話,阿難你要知道,你不要輕易忽略,不要輕看念佛人,當知這個人就已經是人中的芬陀利華了。”
人有惑、業、苦,無量劫以來含藏的煩惱、業障,導致無窮無盡的六道生死輪回之苦。可是,只要他念佛,願生極樂,人間也好,天上也好,雖然尚有煩惱、業障,但是煩惱、業障不再能污染而使他下一輩子繼續輪回受報。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的光明始終不離地攝取保護著他。他一旦命終,阿彌陀佛就會現身迎接他到極樂世界;而極樂世界是成佛的境界,到了極樂世界就必定成佛。所以,釋迦牟尼佛就用芬陀利華來比喻念佛人。
以通途的次第來說,成佛必須經過五十一個階位,直到等覺一生補處。所以,如果想下輩子成佛的話,必須現生是一生補處的階位。就好比將來想要登基成為國王,必須現在成為東宮太子。
菩薩為勝友
因此,釋迦牟尼佛接著就說: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一生補處的菩薩,念佛人跟一生補處的菩薩是同等級的,所以觀音、勢至是他的朋友。
一生補處
《無量壽經》說,到極樂世界都將成佛,都將證得涅槃的果位。但是極樂世界只能有一尊佛,要成佛的話,都是到十方世界去,所以《阿彌陀經》就說:
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鸠摩羅什譯本)
現今所發現的《阿彌陀經》梵文版是怎麼講的呢?“往生極樂世界,都是清淨、不退轉的一生補處菩薩”,這令我們聽了會感到很訝異而不敢承當,但這卻是很自然的。
夢中虛假喻
所謂煩惱業障、六道輪回,是真實的還是虛妄的?是虛妄的。就像做夢,夢中的苦樂是真的還是假的?是假的。可是對於一個沒有醒過來的人而言,就一直在做夢,所謂大夢未醒;如果醒過來的話,他看夢中的人,就清楚那是顛倒的、虛假的,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我們眾生都有病,種種的煩惱、計度、籌量、分別、執著,在一個心性比較平靜的人來看,那些都是虛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