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靠習慣生活的,道理僅是用來指導生活。能改變人生的不是你聽過的大道理,而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
道理不是萬能藥
一生那麼長,我們聽過數不清的道理。不論是親人前輩的心得教誨還是朋友的善意提醒,亦或是每天通過手機、雜志等各種媒介接收到的形形色色的心靈雞湯、人生哲理。
聽了這麼多道理,但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過好一生。
能改變你人生的不是道理。你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由大道理勾勒出來的,有意義的人生都是踏踏實實的點滴積累起來的,這個點滴生活都是由你的習慣決定的。
我們常常期待著自己聽到一個終極道理,幾天或幾個星期之後就能對自己的人生造成根本性改變。但聽到之後不去行動,這才是我們普通人真正面對的問題。
道理一說就懂,但並不是所有人的人生都會因大道理而發生改變。舉個簡單的例子,要健康,懂得多少健康的道理都沒用,關鍵還是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
清末風起雲湧,隨時代變化的還有層出不窮的學說,漫天飛舞的各式道理。生於變化的歲月中,梁啟超也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道理。面對這些道理、學說,梁啟超並未照單全收。
《楞嚴經》裡面講:理可頓悟,事須漸修。能改變人生的從來不是具有普遍適用性的道理。
道理是抽象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但生活不是,人生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甚至人生的這一刻與下一刻也千差萬別。
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著獨立人格的個體,而不是一個依靠他人指引生活的盲人,別人的道理用在自己的身上,並不見得會產生好的效果。
不是道理沒用,而是習慣不好
“知易行難”,聽道理簡單,按照道理執行卻很難。
習慣是人生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歌德說“最好不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幻想什麼,而是在旭日出生的時候即投入行動”。道理聽了千萬次,不如邁出一步,讓道理變成習慣。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沒有誰一開始就擁有超人的能力,也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獲得成功,成功的秘訣在於生活的點滴,在於平時養成的習慣。
有人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習慣是生命的基石。
人是靠習慣生活的。有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
同一個動作,重復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的動作;同一個想法,重復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想法。習慣一旦產生,就會影響人的潛意識,進而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的行為。
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梁啟超出生於廣東新會,在他出生前,梁家在此處已經生活了近二百五十年。梁啟超的高祖、曾祖一直以農耕為業。
在那個年代沒有人不明白讀書入仕光宗耀祖的道理,但直到梁啟超的祖父這一代,才“始肆志於學”,真正將道理落到實處變成一種習慣。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誰都知道的道理。梁啟超談讀書時,不空談讀書有益,只勸人要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不是道理沒有用,而是你沒有養成知行合一的好習慣。道理與改變人生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知行合一是穿越這道鴻溝的橋梁。如果道理沒有真正被你用起來,當然不會對你的生活有任何改變。
所以,聽多了道理沒有用,將道理內化成你的習慣,變成你的信念才是重要的。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道理需植入習慣中
習慣不是最好的僕人就是最壞的主人。成功與平庸間的不同,並不在於懂得道理更多,而是擁有更好的習慣,能把一個又一個的大道理,轉化成一個又一個良好的習慣。
只聽道理不能改變人生,腦子懂了的同時,身體還要懂,要動起來,將道理植入習慣中,只有這樣才能將道理內化成行為,才能發揮道理的改變人生。
只聽道理對人的影響往往昙花一現,將道理植入其中的好習慣卻是人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在不斷升值,人整個一生都可享受它的利息。
《易經》中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做人做事要通達,這個道理誰都懂,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將通達的道理融入生活,變成一種習慣。
你做不到,梁啟超卻做到了。“多變”是後人評價梁啟超最常用的一個詞,確實,梁任公一生觀點變化無數,道路變化無數,但這不正是將通達的道理發揮到極致,將道理植入習慣中的一種表現嗎?
真正改變你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習慣。聽過再多的人生哲理,不把它變成你的一種習慣行為,對你人生的改變也無濟於事。吸煙有害健康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可依然有這麼多人戒不掉。
能讓你人生發生改變的從來不是寫在紙上、聽在耳裡的大道理,改變的發生要靠自己的行動,改變壞習慣,形成好習慣。
把道理記在心裡,用行動表現出來,把良言變成自己的好習慣。當你擁有了一個又一個的好習慣,何愁自己的人生不越變越好呢?
(轉載)
持續放生者,受佛菩薩、天地一切神仙贊歎護佑,必然有求必應。
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
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惡念惡口惡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願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學佛網、轉載者、各位讀者;此文若有錯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願斷惡修善、廣積陰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持戒念佛、求生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