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為緊那羅王說法,第一個,菩薩雖然了知空性,一切都是假的,但是,還是有應該憂慮的事情,你不能說,一切都是假的,然後什麼都不管,空是沒有個人、不自私,山河大地卻事實存在,也願所有的山河大地、有情都離苦得樂,這才叫空性;而不是說,我知道一切都是幻化、假的,但是我就不去幫助別人、利益眾生,所以第一句話我們念一下,緊那羅王白言:「世尊!若其菩薩有憂悒者,是則不名為菩薩也。何以故?世尊!能忍憂悒是名菩薩。世尊!雲何菩薩有於憂悒?」菩薩怎麼會煩惱呢?會煩惱就不叫菩薩了,但是,佛不是這樣講,所以說要能忍憂悒,(比如說)今天我知道親人生病很苦,但是你能夠忍受,但是也因為苦所以你更積極的為他修功德回向,所以這裡面緊那羅王就問世尊:菩薩有什麼憂悒呢?第二段我們來念一下,佛告緊那羅王:「菩薩成就四法則有憂悒,應當覺知。何等四?
一、聞有無量無邊眾生心生驚畏;
二、聞受無量無邊生死,心生驚畏;
三、聞佛,如來無量智慧,心生驚畏。
四、聞集無量福德莊嚴、滿足相好,心生驚畏。
緊那羅王!菩薩成就是四法者,則生憂悒。」所以,這個世間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在輪回痛苦,所以知道了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是都在痛苦,我們應該去幫他,所以菩薩看到眾生的苦,內心也起了這個驚畏怎麼辦?要怎麼去利益眾生,乃至你要為了利益眾生,你也要陪著所有眾生無量無邊地來生死,你要去度,無量無邊的受苦眾生,你就要受了無量無邊的生死,所以心生驚畏;第三,你要成佛才能夠幫助眾生離苦,所以聽到佛、如來有無量的智慧,我如何追求?心生敬畏;乃至成佛以後,才能夠真正利益眾生,所以了解要累積無量無邊的福德莊嚴,然後要滿足相好莊嚴,才能夠利益眾生,所以心生驚畏。所以我們做一個菩薩各位要去思考這個問題,如何才能夠把這個痛苦轉成一種利他的修行;第三段念一下,緊那羅王!菩薩成就四法心無憂悒應當覺知何等四?一、聞有無量無邊眾生,我當安置於涅盤道,而無憂悒;二、聞無量生死而不驚畏,修諸善根,心無憂悒;三、聞佛、如來無量智已,我當成滿如是大智而無憂悒;四、聞集無量福德莊嚴成滿相好而無憂悒。是為四。所以有一句話叫化悲憤為力量,所以一個人會精進就是因為體悟到自己或眾生的苦,所以他就有一個精進的動力。
第一個菩薩聽到有無量無邊的眾生輪回痛苦,所以,我一定要把所有的眾生安置在涅盤道,涅盤就是不苦的階段----讓他解脫、讓他去極樂世界,而無憂悒!所以,他把悲憤變成一種力量,所以各位,佛陀他以佛性累積了資糧,知道這個世間所有的眾生的苦,他就要來安頓眾生的,而來努力,所以安置於涅盤道,像剛才各位吃飽了,叫肚子涅盤了,沒有饑餓了,那就無苦的階段,所以,讓眾生走入無苦的道路;
第二,聞無量生死而不驚畏,所以,生死之間才可以累積功德、累積善根,就像你要出國去玩,你賺了很多錢,你就准備帶十萬美金去買,所以叫你換一個國家、換一個地方,對你來講沒關系,你這一輩子的努力,下輩子你更多的善根、資糧來利益眾生並不會痛苦;
第三,聽到佛、如來有無量的智慧,所以,我就要追求佛陀的智慧,我當成就圓滿如是大智,所以各位要廣學一切法----世間法,出世間法都要圓滿;第三也因為如此,安置眾生離苦,然後,在生死裡面累積善根,追求佛的智慧、相好莊嚴,所以他生命就有動力了,所以反而能夠累積無量福德莊嚴成滿相好是菩薩生命的動力,這樣我才能夠究竟,所以菩薩就沒有這樣子的憂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