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怡西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一)-3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怡西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一)-3

  [而佛教之化貪吝。誘賢良。其旨亦本於此。]

  「佛教之化貪吝」這句,「貪」是貪心。「吝」是吝啬,自己有的捨不得給別人,以為不給別人,自己都據為己有就是自己的,拿到手裡就是自己的福報,實際上他不懂得幫助人能修得大福報,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不僅是修福報,還是拔煩惱之毒的妙藥。眾生的病根就是貪瞋癡,三途地獄的根本,所以貪吝要連根拔除。

  貪有多種,不只貪財叫貪,對於一切東西,只要心生愛染就是貪。貪財物、貪名譽、貪美色、貪美食、貪逸樂……,這些貪取的念頭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輪回的世界,只要有一個世間法沒有捨離,這個沒有捨離的東西就成為下一世輪回的因。佛的教化,使我們明白到底是什麼東西害我生生世世出不了六道輪回,害我墮三途地獄,正是這些平日裡愛不釋手的東西。

  凡夫的惡習,以貪為首,三毒煩惱都是毒害人法身慧命的惡賊。佛教從理論的高度講明了三毒煩惱產生的原因,又教給我們用布施的方法來對治。這個方法不但能去掉煩惱惡賊,而且還能修積功德福報,自他兩利。

  「誘賢良」這句,儒家的教學指向成聖成賢,佛家教學的終極目標指向成佛,其目的都是引導大眾走向至善圓滿。儒家強調人貴乎立志,志向是成為聖賢的人,自然就以聖賢為榜樣,就逐漸趨向於聖賢。佛教強調所有佛弟子有共同的本師,以佛為本師,自然以佛為榜樣,就逐漸趨向於成佛。

  [其旨亦本於此]這句。勸善固然重要,但是勸善的目標指向性更重要,特別是對於濁世凡夫眾生來說。儒釋道三家的教學都把目標指向引導大眾成為聖賢方面,特別是佛教,引導大眾成為最至善圓滿的聖賢之人,這絕對不同於其他普通世間的勸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一個要成就佛道的人,在世間必定是賢良之人。

  雍正皇帝真的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來談教育的。中國自古以來,儒釋道三家肩負起社會教育的使命,確實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歷代帝王,推崇三教的教學,用教學來幫助社會達到長治久安,也幫助帝王垂拱坐致太平,這在歷史上很明顯的能夠看到。

  我們一般會認為說:某一個時代政治清明,國力強盛,則那個時代佛教就興旺;相反的,某一個時代國家衰弱,佛教就衰敗。這種說法不夠准確,確實國家強盛和佛教興旺總是相伴隨的,但是孰為因?孰為果?以上的說法好像佛法的興衰是隨著時局的,實際上正是佛法的興衰決定社會的治亂。佛法興旺時一定是善人多,老百姓自動守持五戒十善,結果必然是社會安定,天下大治;佛法衰微的時候,善人少,老百姓都不信因果,不懂得知恩報恩,連父母尚且不孝,如何能心系國家?社會不安定也是必然的。

  這從歷史上可以得到清晰的證明,比如說鑒真大師東渡。鑒真大師東渡的原因,是由於當時的日本社會,僧人廢馳戒律,老百姓跟著仿效,原本興旺的佛法衰敗了,社會開始動蕩不安。日本皇室認識到社會動亂的源頭是因為佛法的衰敗,於是派使者禮請南山律宗第四代祖師——鑒真大師東渡日本,整肅僧綱。事實證明,大師到達日本後,從整頓佛教戒律開始,一步步恢復佛教教育,將佛法恢復起來,社會跟著就恢復了繁榮昌盛,安定祥和。

  日本皇室能夠清楚地認識到佛法興衰與社會長治久安的關系,中國歷代帝王當然也能認識到。他們推崇三教的教育,我們就以佛教為例來說明。唐代李世民,一代名君,當玄奘法師西行求法歸來,這位當時最強盛帝國的皇帝,給了玄奘法師極高的禮遇,並且全力支持法師翻譯佛經、著書、弘法,進行這些佛教教育事業。李世民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夫婦繼續支持玄奘法師,甚至武則天將自己所生的皇子,滿月的時候交給玄奘法師剃度,拜玄奘法師為師,並且女皇武則天親賜玄奘法師非常名貴的袈裟等等。玄奘法師去世後,舉國罷朝進行哀悼,唐高宗親自書寫碑文。唐高宗和武則天以後的唐代皇帝,繼續十分尊崇已故的玄奘法師,甚至到了唐武宗時代,武宗下令滅佛法,毀壞全國的佛教寺廟,逼迫僧人還俗。但是唯有長安的大慈恩寺不敢動一分一毫,武宗下令不許毀壞,必須完好的保留。玄奘法師靈塔也安全地保護下來。

  一定要明了教育的重要性,三教的教學是因,治亂是果,這個因果關系是非常關鍵的。國家、社會、家庭、企業都需要以教育為先。

  儒家提出「作之師,作之親,作之君」,君親師這三個字不單單是對國家各級政府領導人講的,而是對每一個眾生講的。任何一個人想要在一生當中,成就德行,成就事業,都不能離開這個原則。

  「作之君」,是領導他。「領」是率先,「導」是帶領,跟領的意思接近。走在前面,帶領著走正路,使跟在後面的人不會走上歧途。領導人要有責任感、要有智慧,要有德行,要有善巧方便。若以佛教所講的三種布施來劃分,領導屬於無畏布施。

  「作之親」,「親」是布施恩德。「作之親」屬於財布施當中的內財布施。領導者要以父母愛護兒女的心情,愛護下屬。以親情愛護照顧,員工哪有不盡忠的道理?

  「作之師」,「師」是教導。領導像老師那樣去教導下屬,「作之師」屬於法布施。

  領導者對於這三條,要有智能的應用。「作之親」要有原則,確實要有父母愛護兒女的心情,但不是坦護和溺愛,不包庇,不溺愛。生活中給予關照,學業、道業上不馬虎,否則是教育不出優秀的兒女的。要將下屬引領向何方,這是領導者的責任,有沒有能力來「作之君」、「作之師」,是領導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能將這三個使命做到,個人德行就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這是儒家所贊歎的三不朽。你做不到是你不懂這個道理,沒有認真去奉行,懂了之後,人人能做到。

  歷代帝王明白這個道理,他們是從小有人教的,知道所有聖賢的教學理論基礎相同,方向目標相同,只是方法手段不同,原因在於教學的對象不一樣,正如我們佛教中說的八萬四千法門,針對不同眾生根基而施設,實際上對於佛法本身來講,哪有二法?

  宋文帝跟何尚之的對話,把這些相同與不同說得非常明確。雍正皇帝總結說:勸善是治天下之要道。佛家對於勸善的理論方法說得非常透徹,非常周詳。可以說是教學當中,最究竟、最徹底的教學了。

  [茍信而從之]

  [茍]是假設,[從]是依教奉行,如果你真正相信,去依教奉行。

  [洵可以型方訓俗]

  [洵]是深信,一絲毫懷疑都沒有。[型]是模范,[方]是地方,[訓]是訓導,[俗]是平民百姓。意思是說,對於三家的教學深信不移,依教奉行,一定可以成為社會大眾的榜樣,訓導黎民百姓,轉變社會風氣。

  [而為致君澤民之大助]

  [君]是國家領導人,[澤]是恩澤,[民]是人民,[助]是幫助,[大助]就是很大的幫助。三教的教學是幫助國家領導人治理國家的大助力,也是幫助萬民獲得真實利益的大助力。做為帝王來講,在全國尊崇推行教育,以教育作為布施來恩澤於人民,這是非常高明,非常有智慧的作法。

  中國歷代帝王,差不多十之七、八,都是佛門的皈依弟子,都禮請當代高僧大德在宮廷裡面教學,稱為「國師」。他們自己以身作則,全心全力推行三教。

  [其任意诋毀。妄捏為楊墨之道之論者。皆未見顏色。失平之瞽說也。]

  社會上的人,對於三教教義不了解,[其任意诋毀]就是

  隨便诋毀,這主要是說佛、道之間。

  [妄捏為楊墨之道之論者],這一句是講儒家的,儒家把佛跟道都指為是異端,是邪說。

  [皆未見顏色,失平之瞽說也],[皆],全部。[顏色],指真實。[失平],失去公平。[瞽],眼盲,不能識別。[瞽說],就是瞎說。

  這一句是雍正皇帝針對上述互相诋毀的狀況,說的公道話:沒有見到真實,隨便這樣說是不公平的,純屬就是瞎說,胡說八道。

  這種互相诋毀的原因,一開頭雍正皇帝就說明是因為不能通達所致。對於任何一件事,假如要是去批評它,那一定是在對它深入了解之後,具有比它更高遠的見地,更甚深的智慧,至少是這樣才有資格去批評。假如根本不了解,只是一知半解,懂點皮毛,請問有什麼資格去批評?

  這一點一定要引起注意,這也是我們凡夫眾生最容易造作過失的地方之一。張口閉口都要評價,都要批評,特別是對於聖人教學,以凡夫的心智妄自揣度聖人的境界,然後自己心裡就演繹出另一番景象,口就說出不好的言語,這有大的過失的。

  當年世親菩薩著有小乘五百部論,確實博學多聞。但他對大乘法的境界不了解,他一直毀謗大乘。結果聽到他哥哥誦大乘經,一下子就了解了大乘法原來具有這樣高遠的見地,這是佛所說的極高智慧的凝聚。深深後悔自己原來毀謗大乘的行為,想把自己的舌頭割下來忏悔罪業。他哥哥對他說:既然原來是用舌頭毀謗大乘,現在何不用舌頭贊歎大乘?他後來又寫了大乘五百部論,合起來成為大小乘千部論的論主。

  就連世親菩薩那樣的人物都會犯這個錯,我們更得要多多注意。世親菩薩所示現的由於不了解而毀謗,由於通達而贊歎這件事情,正好就是這裡雍正皇帝提醒的意思。

  雍正皇帝在《十善業道經》前面加上這一篇文章,等於是序言一樣,可見他對於《十善業道經》的重視。這部《十善業道經》在前清時期,特別是康雍干盛世時代,是佛法教化眾生非常重要的一部經論。經文不長,普遍流行,利益國家,利益社會,皇帝這麼重視,社會大眾應該是都在推廣學習,當然這是個因,正好得到的果就是康雍干盛世時代。

  以上我們學習了雍正皇帝的《上谕節選》,接下來開始學習《十善業道經》,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導。正式開始學習本經之前,我們還是有必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十善業道經》是行經,是要落實執行的。聽到本經的經題,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在外邊要多行善事,但是忽略了向內,關於這一點,講經之前先要達成共識。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成佛以後,他第一句話就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所有的眾生,不僅是指人類,還包括六道眾生,都跟佛的智慧德相沒有不同。德是福德,相是相好,這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本性本善。現在看起來這些智慧能力全部都發揮不出作用,無奈之下,隨波逐流,隨業流轉,連自己當下的命運都不能把握,更談不到過去、現在、未來。一生當中,如果用四個字做個總結,恐怕[無可奈何]是再合適不過了,什麼事都把握不了。這是說智慧能力方面,至於相好更不能提了。

  佛說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妄想執著。妄想執著讓我們不能彰顯本性中的如來智慧德相。

  要回歸本性本善,不是讓我們去增加什麼,也不可能依靠向外去尋求什麼,只把惡業放下,把妄想執著放下,本性本善自然現前。

  《十善業道經》裡面的十善,都是放下惡業即為善,不殺生,就是善業,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這些惡業都不要做,當下就是善業。

  跟佛戒當中的止持,道理上同出一轍。本性本善不是向外去營求能夠求到的,本性本善是本有的,只要不造惡業,放下妄想執著,就自然現前。

  聽到這裡,有些人又誤會了,不向外去求,那就是外面的事都不要做,做了也白做,就念佛吧,什麼都不做,在家藏起來,念佛等往生。

  佛教是積極的,外面的事都不做,《無量壽經》何苦教我們修“淨業三福”?要知道修福做為成佛的資糧,法藏比丘就是榜樣,修福要修“淨業”的福,修福的時候持十善業道,在修福的同時止息惡。如果不是這樣,雖然跑去放生,印經,在道場服勞役,一邊做事一邊被十惡業的煩惱所燃燒,那怎麼能叫淨業的福呢?

  世尊成佛之後,示現不放過給盲比丘穿針這麼一點小小的修福報的機會,我們大家更是千萬不能放棄,內心謹慎守持止息惡業的十善業道,等於是持戒,持戒念佛,修淨業三福,這是往生成佛的資糧。片面地理解成什麼都不做,就等著往生了,不符合《無量壽經》的教義。

  好,下面我們正式來學習本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上一篇:怡西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一)-2
下一篇:怡西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二)-1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