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身的病苦不是真苦,只要我們肯忍耐,自然就有力量去承擔一切病苦,而在病時不覺病,苦時不覺苦,自覺忍耐的力量可以應付一切。
——星雲大師
忍不但是中華傳統美德,也是佛教所有修行中的最大修行,那些無量的功德,均在於一個“忍”字。
闵子骞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名損。母親在他幼年時期便去世了,父親為了照顧他,又娶了一個妻子。
然而,後母對闵子骞並不好,尤其是當自己生了兩個孩子之後,她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了親生兒子身上。冬天到了,後母給兩個弟弟用棉花做了厚厚的棉衣,卻給闵子骞用蘆花做棉衣。蘆花做的棉衣看起來很厚,實際上卻絲毫抵擋不住風寒。一日,寒風凜冽,父親讓闵子骞陪自己外出辦事,並讓他駕馬車。馬車跑起來後,寒風吹透了“棉衣”,闵子骞凍得瑟瑟發抖。
父親見闵子骞穿著如此厚的棉衣,卻如此之冷,感到十分不解。於是他用手去摸闵子骞身上的棉衣,發現有些異樣,便揮刀將棉衣劃了一個口子,露出了裡面的蘆花。回家後,父親立刻叫來闵子骞的兩個弟弟,看到他們穿著貨真價實的棉衣後,明白了一切。於是父親對後母說:“我娶你,本是希望你能夠照顧好我的兒子,沒想到你卻如此狠心地對待他。你不配當一個母親,你走吧!”
闵子骞聽到父親的話後,立刻跪在地上祈求父親不要趕後母走,並對父親說:“有後母在,只有我一個人挨餓受凍;如果後母走了,我和兩個弟弟都要挨餓受凍了。”後母聽到闵子骞的話,悔不當初,當即表示以後一定把闵子骞當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
闵子骞用忍耐換回了後母的悔悟,如果生活中的每個人都能像闵子骞一樣,那將會減少許多因為斤斤計較而發生的沖突。正如佛陀所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可以見得,忍耐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課。孔子所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能夠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必定能夠成為人上之人。《金剛經》中所講到的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去四肢,心中卻沒有一絲嗔恨。這位忍辱仙人,就是佛陀的前世。真正的忍耐是力量的象征,就如星雲大師所說:“人要有力量才不會被人打倒,其中最重要的是忍耐的力量。忍耐力強的人,不因一時一人一言而影響自己的情緒。”
忍字心頭一把刀,忍耐是一件讓人十分難受的事情,可它卻是對一個人智慧和毅力的考驗,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