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第十八願善導釋》 073 雜善難生幾種意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雜善難生幾種意義

  從以上幾段法語可以看出,這句“隨緣雜善恐難生”含有好幾種意義:

  一、隨自他意。

  二、隨自不生,隨他得生。

  三、隨自回向亦可得生,然而甚難。

  四、雖可得生,平生不蒙光攝。

  五、生在胎宮,以疑惑心,修諸功德,生彼宮殿,壽五百歲。

  六、權實廢立(下文“專復專”即是)。

  一、隨自他意。“自”指自己,“他”指彌陀。也就是說,雜善是隨眾生自己的因緣,不是隨彌陀的因緣。所以,凡是隨自己的因緣、不隨彌陀的因緣,不管怎麼修都屬於雜善。如果隨彌陀的因緣,就只有一,沒有二三。不雜修,就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也就是“念彌陀專復專”。

  如果沒有專稱彌陀佛名,就是沒有隨阿彌陀佛的緣,都是隨凡夫自己的緣。自己遇到哪個法門,就學哪個法門,作為往生的因;或者隨宿世以來的根機去修學其他法門,這也是隨自,隨自己的緣。隨自己的緣所修的,就是雜善,也是少善,也是自力,也是難行,不可往生。如果隨佛緣念彌陀,那就是多善,是他力,是易行,決定往生。

  昙鸾大師《往生論注》的結論就說: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緣佛願力”也就是隨順佛的願力,依靠佛的願力。怎樣隨順,怎樣依靠?就是“十念念佛”,也就是“乃至十念”的念佛,也就是“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聲、一聲、一念”的念佛,這樣便能往生極樂世界。

  善導大師也說: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這兩句法語都說隨彌陀的緣,就是念彌陀的名號,靠彌陀的願力,是屬於他力,也就是佛力——佛的願力,佛的功德力,因此就容易往生。

  寶庫取寶喻

  比如我們到一間寶庫去取寶物,作為自己的家產,所取的寶物,除非是取摩尼寶珠,不然的話,永遠都是少,不是多。摩尼寶珠就是如意珠,本身是清淨無垢、不受污染的,而且能夠消除垢穢,能夠變化眾寶,也能夠消除災難,這就是摩尼寶珠。因此,相比之下,取任何其他寶物都有所不足。從這裡可以看出,如果是“念彌陀專復專”的話,那不只是多,也是大,也是勝,也是無上,正如梵語“摩诃”,有大、多、勝的含義。

  古來對《阿彌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句經文的批注各不一樣,都沒有像善導大師所解釋的那樣要簡不繁。《阿彌陀經》所說“少善根福德因緣”,有的拆開來解釋,“善根”是什麼意思,“福德”是什麼意思,“因緣”是什麼意思;善導大師並不加以拆解,而是整體解釋為“隨緣雜善”,可說精要確當。隨緣而修的善就是雜善,雜善必定是隨自己的緣,不是隨佛的緣。

  如果以同本異譯的《阿彌陀經》來對比的話,更能顯示出善導大師所作的解釋是非常精要、非常確切的。玄奘大師的異譯本,名為《稱贊淨土佛攝受經》,這段經文玄奘大師翻譯為:

  非少善根諸有情類當得往生。

  “少善根福德因緣”七個字,玄奘大師只翻譯為“少善根”三個字,簡單講就是“少善”,不能以少少的善作為往生極樂世界的根本,作為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

  如果就梵文,也就是上個世紀從尼泊爾找到的兩種版本的梵文《阿彌陀經》來看,一種版本說:

  不可唯以下劣的善為根本的。

  鸠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這裡說“不可唯以下劣的善為根本的”。另一種版本說:

  眾生不因此世所做善行得生彼國。

  眾生——願往生的人,不能以在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自力所修的任何善來往生的。

  所以,無論從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還是兩種梵文字所講的,都跟善導大師的解釋是一致的。也就是:自己所修的,都是“雜善”,都是“少善”。

  對此,我們可以比量得知:以五戒為因,所得的果就是生而為人,五戒就是“為人”的正因正果,若欲生天,則善少而不能;如果以五戒的善要往生極樂世界,那就更不相應,更是少善,而不是多善。如果以十善來講,十善之因,它的正果就是上生天界,要將之作為往生極樂世界的因,就太少了。以四禅八定的功德來講,這個因只能獲得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果,如果要作為往生的因,那就同樣不可能,因為這種善依舊是少,而不是多。所以,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所修的,梵文《阿彌陀經》就說,此世所修的善行,都是不足以往生極樂世界的

 

上一篇:遇到任何境界,不要逃避業力,多念經拜佛來忏悔業障
下一篇:邪YIN共業,家道衰落,放生善業,買車買房,家和萬事興!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