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寺、廟、祠、觀、庵各有區別,不能混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寺和廟是不一樣的。廟是中國古代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皇帝有太廟,民間有土地廟,龍王廟等等。而寺是古代的行政單位。比如大理寺,是主管考核官員的。鴻胪( lu顱音 ) 寺,是主管外交的。永平十年,漢明帝派特使把兩位法師迎請到了中國,開始就是鴻胪寺負責接待的。後來因為佛教受到朝野普遍的歡迎,就把兩位法師留在了中國,另設一個新寺,叫白馬寺。這是中國第一個佛寺,是當時朝廷直屬的行政機構。它的目的就是翻譯經典,再一個就是指導大眾共同修行。

  歷史上的佛寺,相當於現在的大學,它的目的是普及教育。佛寺裡面有藏經樓,起到了現在公共圖書館的作用。裡面不單單佛教經典,儒家道家的經典都有收藏。很多讀書人,象王陽明、朱熹、范仲淹這些大儒,都曾長時間在寺院裡掛單讀書。而且寺院定期有佛法的講座,當地老百姓都可以去聽,這是起到普及佛法的作用。也是大眾共同修行的一個場所。

  寺院裡的出家人,相當於現在大學裡的專職教授。學佛選擇出家或者在家,這是分工的不同。出家只是選擇做專職弘揚佛法的工作而已。這就好比現在有人選擇在學校裡教書,也是專職做傳播知識的工作,這是一樣的道理。但是學佛不一定非要出家,就好像學知識不一定非要當老師。出家人也不一定比在家人高明,就好像當老師未見得一定比其他職業知識淵博,這是同樣的道理。諸位可以讀讀《居士傳》《女居士傳》,這些在家人的成就甚至還超過出家人。

  中國大陸近百年佛教受到很大的破壞,大眾甚至佛教徒對於傳統佛教都有很大的誤解。最明顯的誤解,一個是供奉佛像,一個是給廟裡捐錢。寺廟裡供奉佛像,相當於私塾裡供孔子像,又好比美國人把四位總統像雕在巖石上,或者是在蠟像館收藏。塑像的一個目的是紀念老師,再一個就是見賢思齊,用老師的形象提醒自己用功。並不是把佛像當神明看待。至於寺院捐錢,這是印度僧團乞食制度在中國的本土化。中國古時候,有兩種職業是不明碼標價的,一是老師,一是醫生。老師教學生,或者醫生看病,學生和病人都是隨分給的,有錢多給一些,沒錢少給一些。前面講了,佛教寺院相當於是社區大學,它本身也不明碼標價。就擺一個功德箱,大家也是隨分給,相當於大眾集資辦學。因為中國不象印度,印度是在佛教出現之前就有比丘行乞的風俗。而中國的文化背景不同,形式需要根據環境而改變。因為寺院的錢是用來辦教育的,給寺院捐錢相當於支持教育,這是做了很大的好事,但卻談不上功德。按佛法的原理來講,功德是從定中來的,不是從布施做善事來的。歷史上梁武帝造四百八十寺,達摩祖師也說並無功德。

  再說和尚。現在和尚成了通用名詞,泛指出家人。其實佛門裡面,和尚是個非常尊貴的稱呼。一個寺院的主持,或者是一方的道場的主講人,才稱為和尚。再說合什,合什是佛門一個禮節,它是代表把紛亂的心思收束住。我們平時十指是張開的,現在把它合攏在一起,這就是代表集中,代表定。定是佛法修行的核心,所以這個禮節有很深的寓意在。佛門一舉一動,都有它的寓意,但這裡面沒有神秘和迷信。

  “寺”的本義是宦官和官吏辦公的處所。《經典釋文》中說:“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奄即宦官,後來稱太監,故“寺”最初的本義是從“侍”這一意義而來的,乃是宦官的意思。《說文》雲:“寺,廷也。”《漢書》注:“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如漢代的御史府,也稱御史大夫寺,中央一級的常設機構有太常寺、大理寺等。秦漢兩代建立的“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稱為“府”,九卿的官署稱為“寺”,即所謂的“三府九寺”。漢代,九卿中有“典客”,後又改稱為“大鴻胪”。鴻胪卿的職責是布達皇命、應對賓客,其官署即“鴻胪寺”。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跟隨漢王朝派往西方尋找神佛的使臣,用白馬馱著佛經和佛像來到了洛陽。這兩位印度僧人被安排到接待諸王和外國人的鴻胪寺居住。第二年,漢明帝下令在洛陽城雍門西面,按天竺僧伽藍摩(該梵語的意思是“僧眾所住的園林”)樣式為這兩位印度僧人建造了一些房屋,這些房屋依照當時的習慣,也被東漢王朝稱為“寺”。因為寺內的經書是用白馬馱來的,朝廷便將其命名為“白馬寺”。這樣,洛陽的白馬寺就成為中國的第一座佛寺。隋唐以後,寺作為官署的稱謂越來越少,而逐漸演變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用名詞。

  “廟”的歷史比“寺”更為悠久,因為它是中國人供祭祖宗神位的屋捨,故又稱為“宗廟”。《禮祀·祭法》中說:“天子至士,皆有宗廟”、“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在古代,“太廟”是帝王的祖廟,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廟”。漢代以後,廟逐漸成為祭祀中國的一切聖賢、神靈的處所,如孔廟、武侯廟、關帝廟、岳王廟、龍王廟、孟姜女廟、屈原廟、媽祖廟、山神廟、土地廟、城隍廟等。中國古代,差不多每一座城池都有一個城隍廟,而廟中所建“屍主”,大多有姓名可查,如上海城隍廟的“屍主”為元末明初的“東海名士”秦裕伯,昆明城隍廟(原址在今“五一電影院”)的“屍主”為明代大忠臣於謙。另外,皇宮的前殿也稱為廟,所以朝廷也稱為“廟堂”、“廟廊”。如宋代著名文學家范仲淹就有名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寺、廟、庵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廟,尊先祖皃(mao貌)也。”

  清人段玉裁注解說:“古者廟以祀先祖,凡神不為廟也,為神立廟者,始三代以後。”

  中國習慣,一般祭祀神靈的場所統稱為廟。

  佛教的廟宇,統稱為寺院;道教的廟宇,統稱為宮觀。

  古代官署叫"寺",如太常寺、鴻胪寺之類。

  佛教傳入中國漢地,是由漢明帝派遣使臣前往西域,請來攝摩騰等到洛陽而開始的。攝摩騰初到時,被招待在鴻胪寺。因為鴻胪寺是掌握賓客朝會禮儀的。其後政府為攝摩騰創立了館捨,也就叫作白馬寺。後世佛教的廟宇因此也稱寺。一寺之中可以有若干院,其後建築規模較小的寺便叫作‘院’。比丘尼住的寺院多稱作‘庵’。

  庵堂

  和尚們住的地方叫寺。院。庵。堂

  道士們住的地方叫宮。觀。廟。祠

  喇嘛們住的地方和和尚們住的地方的叫法一樣,因為喇嘛就是藏傳佛教對藏區和尚的尊稱。

  以上的叫法只是人們習慣的叫法,也有不同的,院:有些地方道教也叫“院”,比如杭州西湖邊的“抱撲道院”就是為紀念葛洪而建的。

  “庵”,比如陝西西安東關的“萬壽八仙宮”在1900年以前就叫“八仙庵”後慈禧逃難來到這裡暫時居住,才改名叫“萬壽八仙宮”的,慈禧親手題匾

  和尚 廟

  喇嘛 寺

  道士 觀

  旅游中,人們常常會看到寺、廟、祠、觀、庵等建築。有些人把這些建築物統稱為宗教建築,這是錯誤的。又比如俗話講“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其實這也是錯的,和尚並不住在廟裡。那麼,寺、廟、祠、觀、庵有什麼區別呢?

  寺《說文》雲“廷也”,即指宮廷的侍衛人員,以後寺人的官署亦即稱之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審判機關,太常寺則為掌管宗廟禮儀的部門。西漢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稱為“府”,九卿的官署稱之“寺”,即所謂的“三府九寺”。漢代,九卿中有鴻胪卿,職掌布達皇命,應對賓客,其官署即“鴻胪寺”,大致相當於後來的禮賓司。相傳東漢明帝時,天竺僧人以白馬馱經東來,最初住在洛陽“鴻胪寺”。後來鴻胪寺改建,取名“白馬寺”。於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稱。梵語中,“寺”叫僧伽藍摩,意思是“僧眾所住的園林。”隋唐以後,寺作為官署越來越少,而逐步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用名詞。

  廟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時,對廟的規模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禮記》中說:“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太廟”是帝王的祖廟,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廟”。漢代以後,廟逐漸與原始的神社(土地廟)混在一起,蛻變為陰曹地府控轄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人死曰鬼”,廟作為祭鬼神的場所,還常用來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廟——孔子廟,武廟——關羽廟。

  祠是為紀念偉人名士而修建的供捨(相當於紀念堂)。這點與廟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孫祭祀祖先的處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現於漢代,據《漢書·循吏傳》記載,“文翁終於蜀,吏民為立祠堂。及時(指誕辰和忌日)祭禮不絕。”東漢末,社會上興起建祠抬高家族門第之風,甚至活人也為自己修建“生祠”。由此,祀堂日漸增多。

  觀《釋名》雲:“觀者,於上觀望也”。觀就是古代天文學家觀察星象的“天文觀察台”。史載漢武帝在甘泉造“延壽觀”,以後,建“觀”迎仙蔚然成風。據傳,最早住進皇家“觀”中的道士是漢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漢元帝頑疾而被引進皇宮內的“昆明觀”。從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築稱之為“觀”。

  庵古時是一種小草屋,即所謂“結草為庵”。舊時文人的書齋亦稱“庵”,如“老學庵”、“影梅庵”。漢以後建了一些專供佛徒尼姑居住的庵堂,於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專用建築名稱了

  庵(庵)ān

  ⒈小寺廟。多稱尼姑居住處:~堂。

  ⒉圓形的草屋。

  庵

  庵:庵,原是一種草名,叫做庵闾,老了之後可以蓋屋。中國僧人在靜僻處蓋屋時,也常用庵闾,成為一座小小茅棚,日子久了,便稱這些小屋子為‘庵’,庵字以後又變成‘庵’,據說是用瓦蓋屋之故。今日尼姑所住之處多稱‘庵’,俗稱尼姑庵。和尚住處多為寺院。(當代佛教網--佛教文化網)

 

上一篇:人間天:家裡為小孩辦滿月酒,怎麼辦?
下一篇:高傲的薩遮尼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