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定力(清淨心)決定去向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問:修行的時候會被果報所障礙,怎麼才能知道這些果報的因是什麼?有什麼方式可以對治這些果報呢?

  師:當果報現前的時候,再去追究它的因,已經沒多大意義了。所以果報現前的時候,第一要忏悔,第二要轉變心態,盡量用智慧去化解痛苦,轉化業力。並不是像一般學佛的人所說的那樣,要一味地忍耐。如果只是忍耐,你會永遠痛苦,所以要學會化解。人之所以有很多痛苦,是因為心態轉變不了。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十有八九的事情都不能令我們滿意,如果仔細分析,會發現不是外面的人與事讓我們不滿意,而是我們自己不會圓融,心態轉變不了,心靈的空間沒有打開,成見太深,太固執,太狹隘,凡夫評論事情的好壞,往往是看自己是不是喜歡,是否能接受。如果智慧打開了,任何道理、任何事,我們都能接受,都能看懂。

  為什麼佛什麼都能包容,所有眾生來到他面前,都能和他相應呢?因為他內在具有大智慧。而凡夫心胸狹隘,內在的智慧太少,所以無法和外界的萬事萬物相應。有時候生活中出現的一些令人傷心、痛苦的事情,是為了打開我們心靈的另一道大門;有時候正面的教材對我們沒有多大觸動,往往需要用反面的教材,或者另外一種手法。就像過去的祖師教育眾生一樣,跟你講道理講不通,你接受不了,就不跟你講道理,而是用香板打你,逼著你接受。當你接受以後才恍然大悟:原來祖師說的是對的。為什麼說學佛首先要除掉我執呢?因為學佛最忌諱的就是用個人的成見給眼前的一切下定義,做判斷。佛曾經說過:眾生之所以不了解佛菩薩,是因為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角度看問題,其結果就如同螢火蟲照虛空。試問,以螢火蟲的光怎麼能照亮虛空呢?所以你想要了解什麼,一定要讓自己融入其中。

  好多人認為佛是沒有七情六欲的。如果佛沒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他怎麼能感受眾生的痛苦,怎麼能拔除眾生的痛苦,我們整天向他祈求,他又怎麼會有感應呢?之所以他有感應,是因為他有人性的一面,也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一個明師、一個佛菩薩不僅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而且比眾生的還要細膩、強烈,只是他把它轉化了,升華了,變成了慈悲和博愛。因為他能付出,能奉獻,所以喜怒哀樂、七情六欲在他身上就成了悲心和博愛。而我們凡夫恰恰相反,我們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欲不是給予,而是索取、占有。

  當一個人越向外追逐,越索取,他就越痛苦,內在越空虛。

  有好多人說學佛很難,實際上學佛比在社會上做事容易得多。因為學佛只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只要管住自己的身口意,學佛就會進步,就能上路。而在社會上做事,通常要八面玲珑,方方面面都要做得很到位。所以在社會上工作是最好的訓練。如果在社會上你的工作做得不好,事業不成功,你想學佛是很難的。你能在自己工作的領域裡做得很成功,游刃有余,你入佛門學佛也會游刃有余。只是我們沒有完全深入到學佛的領域,對它不了解,所以把它想象得很復雜。過去的祖師一輩子幾十年只做一件事。你們在家菩薩如果幾十年做一件事,同樣也會很成功。

  問:我的膽子小,走夜路的時候老是懷疑後面有什麼東西。這種情況怎麼才能改變呢?應該怎麼做才能去掉這些不良的心理暗示?

  師:古人講膽由氣生。陽氣足,膽量就大。實際上什麼都沒有,怕什麼呢?通常都是自己嚇自己。

  問:我也知道是自己嚇自己,但就是改變不了。

  師:心念改變不了,一直住在這上面,所以就痛苦。如果你的心念能轉變,不住在上面,就不會有這鐘痛苦了。所以對任何一件事情執著,不轉移,就會痛苦;即便是一件好事,你住在上面,很快好事也會讓你痛苦。人不能進步,也是因為對某些事情過於執著,一直住在上面。天地間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地變化,如果人不能隨著變化而變化,第一是不能進步,第二是會痛苦。

  學佛有很多方法,一路走過來,並不是一個方法能解除所有的痛苦。所以我們早課有一句話叫“法門無量誓願學”,在不同階段,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需要不同的老師。佛門的八萬四千法門,是為了對應八萬四千種類型的眾生。就如同在修行途中,身心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反應,對治的方法也很多,不是一個方法就能治百病。尤其在修行的基礎階段,選擇的方法很重要。但是,當你超越了方法,進入心靈的核心以後,任何方法都是多余的,你只要每時每刻看住自己的起心動念,把握自己的起心動念就可以了。所有的宗教修煉到一定深度,都會歸到這上面——看住自己的起心動念。

  很多人剛開始念佛,身體出現反應的時候,他會說:“念佛怎麼不管用呢?”如果你真的不在意身體的反應,身心完全放在念佛上,把身體擱置在一邊,身體的反應很快也能過去。問題是有幾個人的心理能不受生理的牽引呢?如果這時候你懂得對治生理的方法,反應很快就會過去。凡夫的心理都是受生理的制約和牽引,對凡夫而言,要降伏心,首先要降伏身體。按佛教的說法,修完四禅八定以後,才能降伏自己的心理,才能達到“唯心所造”,在此之前全都是唯生理所造,受生理的主宰。修道無非是修生理和心理,道離開了生理和心理,還有什麼可修呢?雖然我們信教的人知道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東西,可是眼前的、當下的、我們的身體都超越不了,主宰不了,又談什麼修心性呢?就像剛才那個同修講到晚上不敢走夜路。這樣的人即便打坐,他的心也沒辦法安,他也主宰不了,因為身體上有問題。如果他的心力很足,就可以轉變。問題是他的心力還達不到這個水平。所以必須先從身體上下功夫,提升精氣神來解決問題。

  學佛的人往往喜歡好高骛遠,基礎的東西不願意去學,不願意去做,總想當下馬上就能成佛。雖然頓悟確實存在,但那是因為有一個長時間量的積累,才產生了質變。就如同開智慧一樣,我們連最基礎知識都沒有,能開什麼智慧呢?有相當一部分學佛的人認為文字般若會障礙修道。文字怎麼會障礙修道呢?是因為不懂,一知半解,執著文字,才會被障礙。

  是不是李白說過一句話,“不怕聰明能誤人,就怕聰明未透頂”?過去的聖人有兩種,一種是讀了很多書,一種是沒讀多少書,但生活閱歷很豐富。實際上豐富的人生閱歷比讀書更容易獲得智慧,更容易讓人開智慧。古人講讀書是其次,我們更應該學會讀社會,讀自己。如果只會讀書,不會讀社會,讀自己,這種人叫做書呆子,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他都很有主意,發生在自己身上,就不知道怎麼辦了。這就是因為缺少生活閱歷和人生經驗。

  佛教稱文字為“文字般若”,連文字般若都沒有,想進入實相般若是很難的。的確,有一部分人書看多了以後,總在文字裡面打轉,跳不出來。這只能說明他的文字還沒有通透,超越不了文字。佛教講“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讓你多看多聽多學,有個比較。

  過去出家人到一個叢林參學三年,師父就會叫你離開這個叢林,到其他寺廟繼續參學。如果你不去參學,就沒有比較。而且每個人學佛的因緣不一樣,所以過去修行,雲游參學是非常重要的。今天雖然也有參學,但已經完全落入了形式,到一個廟呆一段時間,看不慣,不適應,不喜歡這個環境,就走了,根本不是為法而來。過去學佛的人真的是為法忘軀,只要這個地方、這個人有法,他馬上就能把“我執”丟掉。而現在學佛的人總是帶著挑剔的眼光,喜歡和人辯論,總認為自己有的會的,對方還沒有還不會。這句話固然沒錯,人各有所長,但我們到一個地方參學,是去學人家的長處,如果你總看人家的短處,每個人都有短處,那你到哪裡也找不到明師。學佛的人都知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他參學的途中,遇到很多在社會上身份很卑微低賤的人,但很有智慧,善財童子也向他們參學。這種行為在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就是現在也還有很多人不理解。古人講“下下人也會有上上智”,就是說一個不起眼的老百姓,一個貧賤的人,他的口裡也會有真理。所以不應該以身份、外表形象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智慧。如果你沒有智慧,你去參學也學不到東西;如果你有智慧,你處處都會發現真理,處處都能遇到有智慧的人。

  如果每個人都能把身邊的人當佛看,我們學佛修行進步就會很快。問題是我們恰恰相反,把身邊的人都當凡夫看,以這種心態,即便明師來到眼前,我們也會否定他。為什麼佛教講虔誠心、恭敬心是入門的鑰匙呢?如果這兩點你不具備,即便你很有智慧,佛門裡也把它叫做“狂慧”、“邪慧”。即便你入了道,這條道上會有很多岔道,由於你的狂慧,你就會脫離主道,走進旁道。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有一種人很聰明,做事轉向很快。而另一種人,你告訴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我們說這種人一條道走到黑,不會拐彎。實際上這種人做事往往更容易成功。真正大智慧的人跟前面這兩種人都不同,他不會被任何方式方法所限制。只是這樣的人有多少呢?

  大智慧也是通過累生累世慢慢積累而來的。如果我們能把真正的虔誠心、恭敬心培養起來,龍天護法就會把明師帶到我們身邊。龍天護法是干什麼的?就是護持真正的修行人,渴望真理的人。你們學佛是否有感受到龍天護法的存在?很多人相信他們存在,但是感覺不到。為什麼感覺不到呢?相信和感覺的區別是很大的。如果你僅僅是相信,當遇到事情的時候,關鍵的時候,你還是會動搖。必須親身經歷過,發生在自己身上,明白了,這樣的信才是正信,你的信心才會堅定。正信包含了正知正見。迷信往往是因為沒有親身經歷過。

  世間上有看得見的,就有看不見的,往往看得見的是受看不見的影響,甚至主宰。中醫有這樣一句話:陽性的力量受陰性力量的主宰,補陽就要先補陰。實際上整個宇宙的運行規律都是如此,有形有相、看得見摸得著的,都是受無形無相、看不見摸不著的主宰。我們修行就是要捕捉到無形無相的力量,和它融為一體。只有無形無相的力量才是無窮無盡的。

  生活中會碰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對道深信不疑,當遇到逆境的時候,可以找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把身心調到最放松的狀態,在飲食上不要吃太飽,一個人靜靜地坐著,通過祈禱的力量來轉變眼前的逆境,或者觀想眼前的逆境消失了。大家千萬不要小看觀想的力量,世間上任何事情是否能達成,都是由背後那股力量決定的。如果你先和背後這股力量溝通了,日常生活中有形有相的事情就很容易解決了。可是現在學佛的人總喜歡追求方法,忽略了在祈禱上下功夫。當一個人在虔誠地祈禱時,他的我執是最輕的,很容易和靈性的力量溝通。當你入道了,虔誠就可以暫時告一段落,這時候再開始使用方法。所以在修行途中,不同階段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千萬不要迷信一個方法能治百病。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方法,過去的明師就不需要不停地學習,到處去參學了。

  問:祈禱是不是祈求?

  師:也算是祈求,但它們之間是有區別的。祈求沒有把自己完全融進去。而祈禱是讓自己消失,完全融進去了。一個有我執,一個沒有我執。當一個人用我執祈求的時候,也可以說是祈禱,但這種祈禱往往不會有感應。當一個人祈禱時,是帶著一顆單純的心,所以才會有感應。

  問:忏悔和祈禱有區別嗎?

  師:有區別。忏悔是事情已經發生了,果報已經現前了,通過忏悔將自己跟所做的業分開,有接受果報,永不再犯的意思。祈禱是某些事情還沒有發生,是一種想達成的願望。當然,果報現前以後也可以祈禱佛菩薩加持,使自己的承受力增強,來轉變眼前的因果,讓不好的果報早日消失。

  一般人學佛會有三個階段,剛學佛的時候,覺得學佛特別好,非常有價值,“這麼好的東西我學到了,我要讓身邊的親朋好友都能得到”,於是逢人就談佛法,逢人都像拉客似的想把人拉來學佛。他認為自己得到了,掌握了真理。第二個階段是越學越沒有底氣,越學越覺得自己離道很遠,甚至因為沒有信心而放棄了。如果能熬過這個階段,下一個階段就是總想出去和人較量、過招、交手,喜歡和人家斗法、辯論,認為自己辯才無礙,天下無敵。這時候你確實上了道,開了一點小智慧,對學佛修道有了個人的知見。但是往往就是這個階段你很難再進步,會一直沉迷下去,因為你認為天下已經沒有明師了。如果你有福報,可能會碰到和你有緣的明師,只有他說的話你才會相信,只有他才能把你從這種狀態中拉出來,否則到臨死前,你都認為自己已經大徹大悟了!

  過去叢林裡那些開悟的祖師是怎麼對待這種人的呢?你一開口,他就打。因為這時候你確實很會辯論,無論人家怎麼說,你都能對答如流。實際上無論你怎麼說,都遠離了核心。但外行人以為你已經證得了究竟。所以祖師不會跟你講話,辯論,辯論只會讓你更狂、更邪。

  在學佛的第一階段,如果你很虔誠,在沒有開小智慧之前去參學,可能還學得進去,還會受益。如果你到了第三階段,即便佛再來,你也不會相信,去參學根本不會受益。我們往往在最初剛聞到佛法的時候非常精進用功,願意多聞多學。學佛修道,包括做世間上的任何事情,如果前五年你的底子打好了,路子就正,格局就大,以後修行做事就會順利。如果前五年你的底子沒打好,這輩子想再改變,所謂的“回小向大”,是很難的。

  一個人一輩子是否能遇到明師和善知識,可以說是注定的。這個“注定”也是由你累世對真理是否渴望和尊重來決定的。一個對善知識,對真理不尊重的人,在他的人生中很難碰到有智慧的人。你渴望什麼,尊重什麼,在你的人生中才會遇到什麼。你不渴望,不尊重,是遇不到的。為什麼有“心想事成”和“感應”一說呢?如果你對道,對真理真的很渴望,佛菩薩和龍天護法就會讓明師出現在你的眼前,怕就怕我們對真理不是真正的渴望。很多人學佛修道只是在嘴巴上喊一喊,實際上可有可無。如果你屬於這一類型,你是很難遇到善知識的。

  問:學佛修道為什麼要專一、專注,把思想集中在一個點上?

  師:因為我們的頭腦太活躍了,一分鐘,甚至一秒鐘都停不下來。《彌陀經》上講一個人念佛能念到七天一心不亂,那簡直是不可能的。對凡夫來講,不要說七天了,能做到七分鐘一心不亂,都要恭喜你了!既然頭腦不能停止,不能專注,我們干脆不用它,想辦法放棄它。

  我們頭腦儲存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即便活到一百歲,裡面也只儲存了一百年的信息。可是我們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國度已經輪回了很多世,這些生生世世的信息都儲存在我們的自性裡,也就是我們的自性裡面什麼樣的信息都有。如果我們能通過一種方法進入到自性裡面,就能把裡面的信息調出來,輸送給頭腦。但是對於凡夫來講,要進入自性是很難的。

  這個道理就如同我們晚上做夢,夢中發生和經歷的事情非常清晰,醒來後常常卻忘得一干二淨。什麼時候你能學會把夢境的信息傳輸給頭腦,頭腦就會有所記憶,就可以把夢境回憶出來。我們之所以夢醒後就忘了,是因為自性的信息沒有傳輸給頭腦。

  我們學佛,一是把自性的力量和信息輸送給頭腦,二是不用頭腦,隨時把自性的信息調出來使用。可是有一種修行人,當他進入某個階段,處在自性裡面,也就是處在功態裡面,出不了這種功態,我們就說這個人說話神神叨叨的,聽不懂,說他著魔了。如果你處在功態裡面,用這種狀態是無法和一個沒有練功、不信教的人交流的。我們身上有三種力量——身、心、靈。正因為要和不同層次的眾生溝通,所以才具備了身心靈這三種力量。不同層次的人,就用不同的力量和他交往。所以修行如果有功夫的話,可以隨時出一種狀態,進入另一種狀態。不會變化,就不能起用。真正的大智慧都在自性裡面,頭腦儲存的只是這一世的信息,只在這個空間裡面才有用。為什麼佛教說要“無我”呢?無我就包含了要能變化,不能始終保持一種狀態,只有變,才能生妙用。

  問:是不是找到了自性,修行就成就了?

  師: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並不是找到了自性,就大功告成,或是成佛了。我們通常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在世間考大學,你拿到了入取通知書,算不算是一個大學生?明心見性,找到自性,跟這個道理一樣,你拿到入取通知書,的確是通過考試,可以讀大學了,也算是個大學生了,但又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大學生。即便成佛了,還需要學習,還需要繼續修行。很多人會說:“已經成佛了,證到三身四智了,圓滿了,還學什麼?還修什麼?”因為眾生的業力是無窮盡的,佛的智慧當然也是無窮盡的。佛是不停地修智慧,眾生是不停地造新殃。

  有很多人說既然成佛了,佛應該是萬能的,我們就不用修了,佛把我們全部度走就好了。如果佛真的能把眾生度完,就沒有今天這麼多的凡夫俗子了。為什麼現在的眾生越來越多,成就的明師、善知識越來越少呢?現在學佛的條件這麼好,為什麼修行成就的這麼少;過去物質那麼匮乏,沒有保障,修行成就的卻那麼多呢?這說明了一個問題:物質豐富不僅不能助道,反而會障道。因為這個時代的文化都是滿足感官享受的,很少是為心靈而設的文化。古人的文化,古人做任何事情,首先考慮的是心靈,而不是感官——眼耳鼻舌身意的滿足和享受。所以這個時代的文化都把人往外引導,而不是把人往內,往心靈上引導。一個人越向外追逐,內在越空虛,越搖擺不定。只有找到內在的自性,才會有真正的定力,才是真正的富有。

  明心是看到了方向。見性是看到了道,但還沒有完全得到它,和它融為一體。我們現在所知道、所掌握的道理,只是一些知見而已。但是,如果你的知見通透,也不失為一個修行方法。問題是我們的知見都沒有串聯起來,都不圓滿,達不到圓融無礙。過去的修行人,一旦認定了一個明師,確定了一個方法,出去參學之後,在一個地方一呆就是十年二十年。過去的出家人是十年住一個廟。現在的出家人是一年住十個廟,似乎對真理更渴望,亟不可待地尋找善知識,到處參學。可是以這種浮躁的心,怎麼可能修道呢?在沒有明心見性之前去找善知識都是瞎碰。什麼都不明白,怎麼會碰到善知識呢?現在學佛的人總喜歡聽別人說,自己不願意去閱讀經典、祖師語錄。

  成佛沒有捷徑,只有老老實實、踏踏實實地把基本功練好,基礎打牢後,才有可能頓悟,才有可能十地頓超,否則,一邁步就偏離了道。

  過去佛教很少在民間傳播,普通老百姓連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沒有保障,怎麼可能真正用心去修道呢?真正修道的人在物質上是已經徹底滿足了,超越了,不會在修道的時候還留戀、貪戀世間的物質享受。所以只有士大夫、貴族以上的階層才會真正渴望開發內在的精神領域。但是,未必所有的士大夫、貴族階層都渴望開發自己內在的精神領域,還有一部分仍然會沉迷於物質領域的享受。也有極小一部分挑擔賣菜、砍柴的老百姓會進入精神領域。所以過去傳教,善知識通常會先問你一句話。你答得出來,他就跟你談道;答不出來,他說一通你聽不明白的話就走了。

  佛法進入中國,說中國有大乘氣象。因為中國人特別喜歡談玄說妙,所以大乘思想確實在中國得到了繼承和傳播。中國自古以來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任何外來文化到了中國都消失了,融化了,被吸收了,最後體現出來的還是中國文化、傳統文化。中國文化這個熔爐太大了。今天中國的佛教看起來似乎很興旺,但真正真修的、有成就的、證果遠遠趕不上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小乘南傳佛教。

  問:是不是只要別人需要,我們去幫助他,就是慈悲?

  師:什麼叫慈悲?佛教對慈悲的定義是怎麼下的?我們只會背一些概念性的東西:“慈”是給予眾生安樂,“悲”是拔除眾生的痛苦。概念上這樣講沒有錯,但是一個真正慈悲,真正做慈善的人,首先是一個大智慧的人。也就是他能分辨是非,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如果你分不清是非,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你以為你在做好事,做慈善,實際上很可能你在造惡。

  判斷一件事、一個人的好壞,首先要有智慧。你沒有智慧,想做一個好人,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有些人干脆說:只要別人需要,只要眾生痛苦,我們就去幫助他。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可是若說需要,在座的恐怕沒幾個人說我不需要。你不需要這個,可能需要那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

  所以不是一個人需要,我們就應該去幫助他,滿足他。有時候他需要,我們去不滿足他,是對他最大的幫助,最大的慈悲。我經常說對弟子有求必應的明師不是一個好明師,對子女有求必應的父母不是合格的父母。但是有些信徒認為有求必應的明師就是好明師,有求必應的父母就是好父母,實際上大錯特錯。教育的方法很多,有求必應固然是其中一種,但有求不應也是一種教育方法,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更適合有求不應。在大街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乞丐,有時候我們的悲心生起來,就會投給他們一些錢,投了以後,我們可能會想:這個人是不是一個騙子?的確路邊上有些是職業乞丐,他們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可是,誰不想活得風光體面,誰不想做個人上人,誰願意以這種方式生存呢?如果你真的想做好事,做善事,不帶任何目的,只是單純地想幫助這個人,不管他是真窮,真需要,還是不窮,不需要,是裝的,只要你是帶著一顆清淨心(無所求、無所住的心)做了這件事,對你來講,它就是善事。至於受者是真需要還是假需要,佛教講因果要辯證地看。相反,如果你帶著一顆有目的、有所圖的心來做善事,雖善也不善。所以善與不善自己最清楚。為什麼佛教講要無相布施?它指的是用一顆清淨的心無相地布施,才會獲得真正的功德、福報和善緣,否則連善緣都得不到。所以做善事,心態非常重要。

  問:現在天災人禍越來越多,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避免呢?是不是成了佛,有神通了,就能避免?

  師:世間各個角落,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天災人禍,電視、報紙每天都在報道這些新聞。如果某一天所謂的“世界末日”真的來了,大家都死了,就你我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就算我們修得好,得道了,成仙了,但眾生都死了,我們幾個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佛之所以是佛,就是因為眾生都是凡夫,佛的存在才有價值和意義。如果眾生都成佛了,也就沒有佛了。所以眾生都成佛是不可能的。有些人並不想成佛,只想做一個人,相信持這種想法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如果你能做一個安分守己的人,你就是一個快樂、自在、解脫的人。既然你已經快樂、自在了,你就是佛了。我們通常說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固然有一種佛是這樣。但是,還有一種自在、快樂、無所求的佛,這種佛,當下我們就可以做到。佛就是一個解脫自在的人。

  很多有特異功能的氣功大師也有神通,但最後往往生病,得不治之症死了。即便沒死,神通越大,活得越痛苦。因為他對眾生表演得多了,眾生的胃口越來越大,每個眾生都想看到。只有自己的眼睛看到,耳朵聽到,才會相信;只要一個沒看到,都說是假的。眾生恰恰就愚昧在這裡。你的眼睛能看多遠,你的耳朵能聽多遠?難道你看不到的、聽不到的,就不存在了嗎?實際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是我們看不到、聽不到的。

  一個人把希望寄托在未來,不如放在當下。正因為我們當下不能解脫,才寄希望於未來。可是你當下都不能解脫,未來又如何能解脫呢?你今天擔憂,明天還會擔憂,後天更會擔憂。如果你今天不擔憂,今天解脫了,明天、後天怎麼還會擔憂呢?

  天災是免不了的,人禍也免不了。實際上天災是地球,是大自然自我調整的一種方式。如果大家注意一下就會發現,凡是有溫泉的地方,就很少,甚至不會發生地震。因為地熱已經得到了釋放。人禍也是一個團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自我調整的一種方式。沒有人禍,這個國家的法律、制度就不會制定和健全。很多事情人想不到,只有當事情發生以後才會想到,才會制定出一系列對治的措施和方法。有的人身上長瘡、長膿包,那也是身體在自我調整,經過了這個過程,身體會變得更健康。地球自我調整之後也會更長久,並不是發生了各種自然災害,就意味著地球要毀滅。用佛教的觀點來講,世間萬事萬物都遵循“成住壞空”的規律,任何事物從形成的那一天開始,就意味著有空亡的一刻。但是,即便空亡也是一種調整,也是為了更好地成住,今天的空亡是為了明天更好地成住。所以天災人禍不需要去擔憂,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安住在當下, 就是對社會,對人類最好的回報和保護。為什麼佛教強調修行就是管住自己的身口意?如果每個人都管住了自己的身口意,這個社會不就安定、和諧了嗎?可是每個人都不想管住自己的身口意,只想管住別人的身口意,所以社會就不安定。

  問:走路入定是怎麼達到的?

  師:剛開始還是先學會一心一意地工作,在你的工作中入定。工作一心一意和念佛、打坐一心一意有什麼區別呢?只是形式上的區別,實質上都達到了。我是通過盤腿打坐達到一心不亂,你是通過走鋼絲達到一心不亂,彼此的一心不亂有什麼區別呢?沒有區別。你會說:“你這種一心不亂能了生死,到西方淨土。我這種走鋼絲的一心不亂不能了生死,到不了西方淨土。”如果你走鋼絲真的達到了一心不亂,你想到哪裡就到哪裡。並不是信教的人都能到天堂,都能往生西方淨土,沒有達到一心不亂,是往生不了西方淨土的。但是只要你達到了一心不亂,無論你通過什麼方式,臨終的時候,你想到哪裡就能到哪裡。所以臨終往生的去向,取決於生前是否達到了一心不亂,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定力。你有了定力,想到哪裡就能到哪裡。

  有的人修定,結合他的職業和工作,非常容易達到一心不亂。如果你硬讓他放下他的工作,跟你一樣吃齋念佛打坐,訓練一心不亂,往往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比如一個舞蹈家,一個音樂家,在歌唱舞蹈的時候,他已經與音樂、舞蹈融為一體了,忘我了,你再讓他學盤腿打坐,對他來講是非常難的。既然這樣,為什麼不他就通過他的工作來訓練禅定呢?佛教講凡是用心達到一心不亂都是禅。所以帶著覺知,認真投入地把你的工作做好,就是修行。

 

上一篇:不用通過算命!三種方法讓學佛人知道自己的凶吉禍福
下一篇:呷絨多吉上師:《佛子行三十七頌》講記(62)牢記上師就是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